第一篇:郭竹青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商州区上官坊九年制学校
郭竹青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更为合理的途径。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扎实有效地备课
俗话有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必须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有效的备课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1、分析课程标准。教学不是随意无序的行为,它是有一定依据的,而这一依据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大法”。教师只有知法守法用法,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相关活动。
2、分析教材。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以适应教学。对教材的研读,要立足文本,紧扣作者本身的写作意图,切不可牵强附会。对教材的研读,要紧扣学生心灵,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的研读,要紧扣时代脉搏,使课堂充满时代气息。
3、分析学生实际。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需求,关注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学习,学有所获。
4、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师应参考课程标准、挖掘教材自身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活动形式,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教师要积极创设学习情境,用具体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用关注的神情和鼓励的言行激励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教师要努力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环境中进行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就会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效果自然会不断提升。
三、时刻关注学生。
教学活动需要预设,但也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语文教学活动的最终价值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心中装着学生,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留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细微的神情变换中判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需求、认知能力以及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活动、变换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教学实际,实现教学目标。
四、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自主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尊充分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给予他们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间,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风光无限。
教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应该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能解决的知识,教师就要真正地放手,要让学生动起来,自主感知文本,自主提升能力,自主体验情感,自主品味思想,这才是教学的价值所在。教师只要牢牢掌控全局,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可。
总之,语文课堂就是运动场,教师只能是裁判员、教练员和观众,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运动员。教师应该配合学生,通过合适不拘一格的的引导,让学生推动课堂的进一步深入,而不能越俎代庖。
五、搭建平台,让学生学有所用。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具备一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用独特的眼光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语文学习一定要落实到应用,不曾应用的知识,没有任何价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教师要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心中所想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在表达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商州区上官坊九年制学校
郭竹青
联系电话 ***
邮编
726000
通讯地址 商洛市商州区上官坊九年制
学校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 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改 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面临的最大挑战,出现了课堂低效的现象。那 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 在备课之前,我找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 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 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 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我努力做到 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 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 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二、制订适宜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 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 重要。我们若想实现有效教学就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结合自 己学生的特点 “找准”“吃透”,再 “对症下药”。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 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在钻研课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注重 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 生实际的联系与融合,精选教学内容,为每一学时制订可行的课程 目标,使每一节课既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又 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三、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状态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会既要有感性认识,还 要有理性认识,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课型的内在要求,使每个学
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 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 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 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 意做好引导的准备。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我认真地备好 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 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 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 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 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 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 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 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五、有效上课 我们知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 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 有效性。教师的讲是语文课必需的,但只有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作用的讲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就是干扰和阻碍。在 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觉得知识的学习与 复习不要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利用小组合作反复练习,掌握 重点。对于难点知识应依据学生的能力,老师适当点拨,然后再进 行小组合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节约了时间,避免 了时间的浪费。
六、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 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上的教学要想高效,也离不开课下的一 些工作。例如课堂测试后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对于出错率高的题目 要及时汇总,利于以后的教学。另外,每节课后的教后记,也是必做 的一项工作。对于每节课的优点,要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学资料保存好,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而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也要记录 下来,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上的看法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都 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从中考试题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陈建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各省市中考语文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中考语文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分别从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五个板块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难易适中,灵活开放,不仅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强调了语文学习注重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和语文知识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我就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意图、考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剖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我对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一些想法。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1.命题意图
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综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连续五年的语文试卷都有8到9个小题,涉及字词的读音、写法、词语的实际运用、古诗文的积累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内容。这与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基本理念是完全一致的。病句辨析修改题,考察的方式有直观的选择,也有具体改错的题型,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两条不仅指明了写作的方向和要求,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总体要求。根据答题情况看,此题得分普遍不高。原因在于考查对象对语法知识的极度贫乏。2.教学策略
鉴于以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参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上,我觉得应该采取主动参与式的教学策略。
这个策略就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强调两个词语:听和说。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作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一个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出更深刻的思维和反应。如果对语言不能很好地进行注意、感受、思维和反应,即缺乏“听”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智力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思”并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谈上运用,因为古人早就说过:“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感悟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那么在课堂上具体怎样做呢1.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2.教给学生说的方向紧扣课文内容说结合自己经历说联系身边现象说。3.提示学生说的方式运用关联词语说提示开头说词语串联说提示概要扩张说等等。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1.命题意图
纵观近几年各市语文中考试卷,文言文的命题重视学生古诗文积累的考查,材料选自课本,是考生所熟知的篇目。试卷从文言文字、词、音、义,材料内容、作者观点等几个方面设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古文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迁移能力。适度设计了一些提供具体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默写的试题。试题既保证了学生的基本得分,也对古诗文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有较多的语言障碍,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较遥远,许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就一字一句地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扼杀了,许多学生碰到课外文言文束手无策。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自能阅读的目的。①、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②、借助工具,学生自读
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读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离不开这一步;即使是古文大家,也经常用这一方法,以求证自己对字词句义的理解。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③、相互合作,学生猜读
通过学生复述,教师可以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猜读的原则是: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上挂下联,要言之成理。猜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高潮。
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了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这“推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正是阅读一切文章的重要能力。
④、独立思考,学生默读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词句,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主旨,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为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所以质疑问难与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读文言文也如此,如果能“疑义相与析”,岂非一大快事?
以上“四读”以“学生自读为中心”,通过训练,逐步使学生能“自读”文言文,我们认为这样才能适应中考对文言文的考试变化,也才能真正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三、现代文阅读 1.命题意图
《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这一版块的考试目标中,一共有六条目标阐述: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
近两年来,为与新课改接轨,各市中考语文命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变化最大,其中渗透了不少新课改的思想,主要表现为:阅读材料稳中求新;考查重点由侧重文体阅读转向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有淡化文体的趋势;考查内容体现人文性和教育性;考查方式更趋向主观表达,新题型不断出现。2.教学策略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会恰到好处地运用阅读技巧。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多重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营建发问型课堂,从多元解读的角度出发,倡导个性化阅读。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展体验式阅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切的感悟,获得真切鲜明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培养体验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1.命题意图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探究与学习”的指导思想,设置综合性学习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会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凸显语文立体化整体推进式发展。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语文学习的能力,看学生能否将知识活学活用。2.教学策略
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对课本设计进行改造和拓展,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也是一种开放性和选择性的范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敢于打破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创造性的去利用和丰富课程资源。甚至还可以重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拓宽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五、写作 1.命题意图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主要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几种类型。命题体现课标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总目标。要求考生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2.教学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在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引领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著名教育专家钟启泉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上也明确指出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那么如何避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做到更加有效呢?
作为一名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一线语文教师,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我的一点薄见。
一、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设计有效的教案学案
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须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作为语文教师,要弄清楚在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要全面铺开,否则就会“语文课模糊,学生迷糊”。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弄清楚课文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能,然后设计教案学案,引领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
1、把握文章的重点
阅读教学中,以文章的重点段落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对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情感抒发容易把握,提高学习效率。朱自清的《背影》讲述的是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父子情深。文中对父亲的背影的描绘是教学的重点。文章四次出现背影,每次情况都不同,但思想感情确是一脉相承的,而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又是最突出的,抓住了这四次背影,体会每次背影出现时作者的情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2、剖析文章的难点
人教版教材精选的散文,语言及写作手法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就可以此为切入点。如教学高尔基《海燕》一文,在简介作者高尔基和社会背景后,就要让学生了解象征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以此为难点进行引导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交流体会中弄明白其意义。乌云象征沙皇的反动统治、大海象征广大群众、海燕象征革命先驱、海鸥等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人、暴风雨象征推翻沙皇反动政权的革命运动,把这首散文诗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搞清楚了,散文诗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了。从文章的难点处“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难点解决了,整篇课文的教学也将迎刃而解,可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3、解决文章的疑点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的特点,教学中可从文章中让人产生疑问处为切入点。如《旅鼠之谜》一文,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旅鼠是什么东西?它身上有什么未解之谜?解开了没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调动起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进而展开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
三、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很好的学习方式,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可全班讨论,可小组讨论,可学生之间讨论,也可师生之间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几种耗时低效的讨论现象: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讨论,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三是讨论没有扣紧目的要求,成了“放羊”,听之任之,老师不作为,名为讨论,实为闲扯;四是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具体要求,使得一些学生等、靠,自己不动脑,参与度不高。
“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往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有情,启发心智,令人信服。”(于漪语)如果合作探究讨论沦为形式,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活动效果,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习得”多少,才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最终参数。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段内安排合作讨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都分别是谁,这些事情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到位,合作活动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情境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或思想深邃,或感情横溢,或字字珠玑,对学生的语言、思维、道德、情操、审美等能起多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娱目、悦耳、动情、激思等方法,带领学生进入作品营造的情境,进而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获得深刻的体验。
语言描述法创设情境。教师的教学艺术最多的体现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追求给人以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材中一些与学生心理年龄、时代特征、实际生活有距离的文本,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排演课本剧创设情境。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故事性强,情节生动,适合排演课本剧,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加强有效的教学反思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在他的《语文退思录》里这样写到:我从事语文教育已有四十余年,然而,退思往事,失误之处不少,不只是方法上的失误,更要紧的是观念上的因循和迷惑。观念指导行为,行为决定成败,专家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在教学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有效教学的水平;退而思之,不如思考在前。因此老师在备课与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在课堂教学中一要及时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所提问题或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活学生思维;二要反思教学难点是否通过分析已经解决,提问和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再补充实例进行讲解;三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特别要注重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一要总结精彩之处,反思遗憾片断;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有伤害;三要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我县在教研活动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写教学心得,尤其是教学反思,还安排征集教学反思比赛,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发现不足,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趣、理的挖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结合现在开展的“卓越课堂建设”,我们将在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第五篇: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及手段之一。作者根据语文作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难题,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善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有效性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和难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提高初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作文教学,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身及周边世界的万事万物,从语文视角出发,对人生和世界进行体悟和思考,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反思,最终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在写作体验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完善和升华自我精神世界。写作是初中生用以书写自己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的重要手段,但是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导致作文教学的低效化,不利于初中生语文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笔者从作文教学的难题入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二、作文教学的难题和解决措施
首先,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导致作文教学的无序和低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依靠范文为学生讲解作文写作的要求和要点,这种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局限于对范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且教师对范文的解读着重于文章的结构、意境和语句修辞的应用,侧重于让学生模仿范文写作的方式和优点,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意识局限于作文选综合提供的范文,自己每次看到作文题目就无从下手,没有独立系统的写作意识和思考,只能回顾自己熟悉的范文,参照范文的格式甚至是案例和句子进行写作。这不符合新课标作文教学对初中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要求,也不利于达到“以我笔写我心”的作文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作文教学要求,制订相关的作文教学计划,为学生制订实用且目的性强的系统化作文教学计划,组织初中学生系统学习语文写作知识,熟悉一篇作文的架构和必要的写作技巧,通过必要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基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作文课程教学计划,将作文教学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包括文学体裁的学习和应用,文章结构的设置和详略安排,修辞等写作手法在作文中的有效应用,等等,将它们以专题的方式进行阶段式教学,并以范文或者经典、优秀的作文节选为案例,让学生熟悉不同的文学体裁的优势和特点,对文章篇章结构和情节设置、详略描写把握得当,在适当的作文训练中,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文采,等等。教师可以搜集其他教师的作文教学成功案例,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在有序的教学中实现系统的作文教学,扎实学生的作文理论知识基础,摆脱仅仅依靠范文的单一教学,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写作思维和理念,促进初中生语文想象力的发挥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兴趣教学的作用,而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导向,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由于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到写作的主要意义,帮助学生实现“以我笔写我心”的写作宗旨,而是一味地让学生完成大量的写作练习,这就导致学生将写作视为一项苦工作,失去写作兴趣,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必须在作文课堂中引入兴趣教学,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焕发对写作的热情,乐于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心声,为自己打开另一扇作者与读者的窗口。教师要在班级中倡导和鼓励班级的写作文化,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意义,认识到写作是一个抒发自我感情的渠道,是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的记载与证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固定写日记或者周记,将自己认为在一周之内有意义或者有趣的经历写下来,并且写出自己针对某些事情的思考和感悟,在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中,使得自己的思想更趋成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世界,比如说利用作文课堂和学生讨论一些最近的时事热点,与学生一起针砭时政,分析新闻事件的起因、背景及背后隐藏的道理,让学生在解读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开拓新思维,产生新观点和新看法,锻炼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或者组织带领学生参观科学馆、附近的名胜古迹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正实现“我以我笔写我心”。
最后,教师要注意增加学生的写作知识积累,并引入多样化的写作素材。丰富知识积累是初中学生写作功底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与语文阅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随时随地随手积累语文知识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尤其是开放性写作等,通常以材料引入,考查学生的写作思维和人生思考,此时教师可以班级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写作理念。比如,素材内容为:上帝要求你在一片果园中选择出最大的苹果,教师就可以展开班级讨论,让学生在班级讨论中引发思考,引导学生以开放性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进行题目的解读和文章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2013,02:168-169+165.[2]曾丹宁.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方法探析[J].新课程(下),2012,01:88-89.[3]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