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方法
浅谈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方法
曹军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要求中小学小学教师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一、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等;2、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突破重难点,丰富知识,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4、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5、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6、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有趣;7、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8、实现了资源共享,特别是课件、教学视频和教学实录等的重复作用;9、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
二、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我县教育局电教站在近几年内,在全县中小学都安装了电子一体机,这极大地改善了我县的办学条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开展课堂教学已成现实。而当前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则是:
1、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少,有的学校一般只有1—2个多媒体教室,甚至其中一个还兼作会议室,农远教室使用率不高,而对于电子白板、微格教室、网络教室、全媒体、电子图书等新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更无从
谈起;
2、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少,实践少,有的中青年教师不会使用PPT演示文稿;
3、教师没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和习惯,大部分教师只是在开公开课才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二、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措施
怎样使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学得会、用得上,不但能减轻其负担,而且能提升其劳动的创造性,甚至能促进他们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1、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提高师生交往的效率,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为人的充分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直接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然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更不容易更新。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激励教师们学习的源动力。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特性,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亲身感受”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观念更新改变其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是评职称教师的“专利”,也应该是中青年教师迫切需要的技能。当然全体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和使用。
2、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要点
教师可熟悉以下方面:(1)信息的检索技术,主要是网上信息检索;(2)知识管理技术;(3)表达展示技术,功能强大的集成演示工
具,如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硬软件的使用;(4)基本软件使用有Word、Powerpint,其他会简单操作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通过上述软件融合可轻松制作课件;(5)实践反思技术,主要指导教师叙事研究和反思交流,一些交流平台的使用;(6)思维汇聚技术,主要指学习方法和笔记方法;(7)其它探究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等。
3、以赛促进,借赛相长
比赛就像作一项目,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解决这些困难,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会有质的提升,实践中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每年可举行各种、各类比赛:(1)各级举行的公开课、说课比赛。如组织教师参加通用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和案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等,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2)课件制作比赛。如举办全县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课件作为比赛的一项)、全县优秀教研论文、精品课和优秀教学课件评选活动等;(3)组织开展全县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课题研究方案等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些比赛可有效促进教师与教师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大大提高。
4、资源共享与交流
通过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既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吸收了别人的成果,特别是教育专家学者学术成果,又达到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目前资源共享和交流的主要渠道有:(1)QQ群:现在,国家为中小学教师举办了各种培训活动,如省级、国家级的骨
干教师培训,可以建立培训班学员的QQ群,通过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帮助解决在日常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困难。比如我在录制微课时,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通过QQ语音聊天,向一中的孙永杰老师请教,获益很多.(2)网上课件、教学实录:对于中小学各科,都有高质量的课件和教学实录,通过自己观看,可以部分、全部,创造性的吸收使用,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提高:年轻教师学教学经验,年长教师学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特别是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上的典型课,他们的教学实录对热爱这职业的教师影响是具大的.5、实施高效培训
(1)、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虽然现今每年都有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但参与培训的人毕竟很少。学校可以利用在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和计算机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引导教师培训。培训内容: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根本。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讲座法,观摩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资源型学习法等。在培训过程中,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创新。培训途径:集中培训、寒暑假培训、小长假培训、举办短期讲座、邀请专家讲学、组织教师观摩教学示范课等,也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进行在线培训,使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优质培训,享受丰富的网上优质资源。另外,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题研究也是加速提高教师队伍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①激励机制:培训教师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来高效使用是中小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采用一些激励措施可以鼓励教师员工花时间去学习技术并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高效。学校和政府提供合适的教材、适宜的基地、高素质的师资,让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对在应用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就或论文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给予他们提供外出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对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学习信息技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教师给予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鼓舞。②约束机制:对教师培训过程中,让教师上交自己学习过程的录像,这种录像可以通过电子教室轻松来完成,录像把教师在电脑一定时间内做什么事全程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有效检查他们的作业,更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总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大家不断探索,就会涌现出既精通学科教育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进而提高我县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二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论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成为改革的关键。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成为改革的关键。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使我们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元化。那么,教学硬件设施提高的同时,教师应用现代技术的水平是否也相应的提高了呢?
2010年9月5日《扬子晚报》的一条新闻把这一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9月1日,投资1.1亿余元的苏州某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学校配备了众多先进的教学设施。其中多媒体教学专门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触屏一体机。但当记者问起该机器日常如何使用时,校长表示,因为是新引进的教学仪器,以前没用过,她也不是很清楚,而学校其他教师目前也有这个困难。当然,作为教师,面对新的教学设备做如此表态很无奈,也很尴尬,但这件事从另一方面表明:国家为教育投入的硬件提高了,但教师使用这些教学新仪器的能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虽然上述事实在这篇报道中只是寥寥数语,但通过报道我们不难体会: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技术的专业化水平,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先进的教学设备不能物尽其用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问题,主观上,许多教师对于运用多媒体设备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畏难情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本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快捷、更直观的服务,从而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为什么更多的教师却对其束手无策,反而视多媒体设备教学为一种负担呢?许多一线教师表示:网络资源虽然看上去很丰富,但要找到需要的信息却并不顺利,有时花费很多时间却一无所获。作为教师,每天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所剩时间已经少之又少,如果不能迅速的从网上获取所需信息,自然就越来越不愿意用了。再者,由于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每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所以大多数时候会与所找到的教学资源不相匹配,而修改起来,需要教师熟悉一些诸如photoshop、flash、powerpoint软件,就目前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而言,并不是人人轻而易举、信手拈来就能做到的。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更不要说普通的教师了。所以信息化教学大多数还只能是在公开课、评比课中的作秀,而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普及运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网络时代下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提出了新的内涵,它已不再仅仅是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求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的更高水平。笔者认为在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增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信心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是首要任务。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上机操作等多种途径,让教师切身体会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使教师认识到: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使教师树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信心,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力度
各级各类的教育部门在加大教学设备投入的同时,也应该把提高教师使用教学设备的能力放到同等高度,加大培训力度,使广大教师通过培训了解这些新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通过学习使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用。培训可分为普通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培训两个层次进行,培训重点各有侧重。对一般教师的培训主要针对日常教学及其一般软
件的应用操作,逐渐由易到难,而专业教师培训就可以提高深度和广度。务求通过培训,使每一层次的老师得到不同程度的技术提升。
三、鼓励教师钻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在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环节,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操作进行探究,再到网络化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由疑惑而探索、从探索到发现、在发现中提高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现代课程理念的碰撞与融合,鼓励教师将不同学科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最终使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提升自身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
四、通过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学校可以逐步形成信息化管理体制,如: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师可以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教案、总结、论文等文字性材料。运用excel记录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等,从而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过创建校园网、教师博客、网络研讨等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技术的高速传递与互动功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活动无限延伸。
五、加大力度,制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激励方法
学校在指导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应用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双向措施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频率,并真正提高使用效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要勤钻研、勤思考、勤实践,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试卷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试卷
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说明】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
[教学对象]某城市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25人 女生:20人)[教学环境]教室内有黑板、多媒体演示台、麦克、音响、投影仪 [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云和天气的关系,品味课文中语言的准确、生动。
本试卷共30题。基础知识(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
[教学对象]某城市实验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25人 女生:20人)[教学环境]教室内有黑板、多媒体演示台、麦克、音响、投影仪 [教学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云和天气的关系,品味课文中语言的准确、生动。
本试卷共30题第1题(多选题)(多选题)李老师一直很关注我国现阶段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以下关于李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恰当的是(BE)(3分)A.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B.新课程改革鼓励中学生忘记传统,努力学习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种知识和思想,让自己成长为现代化人才
C.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
D.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E.新课程改革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考试,掌握考试的技巧和方法
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教育技术中“技术”的理解,哪一个观点是比较全面的(A)(3分)
A.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既指上课用的硬件技术如电脑、投影机、幻灯机等,也指软的技术,如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等智能性的知识 B.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就是指电脑、投影机、幻灯机等有形技术 C.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以及其中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D.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指的是帮助老师处理分析教学信息的软件工具,如编写教案的Word,制作课件的Powerpoint等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看云识天气”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是一份“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方案设计,第3—9题嵌于该方案中。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看云识天气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中二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者分析
第3题(多选题)讲解本课之前,王老师对他的学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是()(3分)A.学生是否学过说明文
B.学生是否对预测天气感兴趣 C.学生是否善于观察事物
D.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 E.学生具备哪些天文知识教学目标
第4题(单选题)王老师结合该单元的知识点和课文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目标,请问下列目标中属于知识目标的是()(3分)A.学生能够观察和积累说明文使用的语言 B.学生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C.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D.学生能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教学重难点
√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第5题(多选题)该课的重点也是本课难点,上课前王老师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讨论如何把握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讨论观点正确的是(AE)(3分)A.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一致的,都应慎重对待
B.教学难点是相对于知识的复杂程度而言的,就本课的知识点来说,没有难点
C.应该把教学难点放在首位,突破难点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D.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一致的
E.备课时的难点往往也是教学时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解决难点,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资源
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雨声音频文件,各种云的图片。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导入课文第6(单选题)上该课之前,王老师播放了一段音乐,让学生描述该音乐的场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请问这种教学策略属于哪种教学策略(B)(3分)A.启发教学策略
B.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C.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D.协作学习策略 教学活动2
赏读课文第7(单选题)王老师讲解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王老师不宜采取的教学方法是(B)(3分)A.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B.让学生做笔记
C.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D.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第8题(多选题)在该课程讲解过程中,王老师设计了如下活动,合理的是(C)(3分)
A.进行说云和天气关系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 B.听音乐,描述音乐描述的画面
C.让学生背诵课文,把每种云和天气的关系都背诵下来 D.分小组讨论,把云和天气的关系用表格表示出来
E.让学生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第9题(单选题)王老师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常用一些媒体辅助教学,在选择媒体时,王老师把握的原则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C)(3分)
A.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B.选择的媒体要与所讲授的内容相符合 C.选择的媒体越先进越好
D.选择的媒体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10题(单选题)王老师在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突然断电,来不及保存而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请问哪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A)(3分)A.使用WORD中的自动保存功能,把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调得短一些 B.利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建议王老师换一个制作工具软件,比如WPS OFFICE D.王老师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第11题(单选题)王老师从网上搜索了一篇关于“云与天气”的文章,将其复制下来粘贴到Word中,并命名为“云与天气.doc”但是文档格式已乱,王老师想把文档美化一下,请选择正确的选项(7分)(1)想把文字的字体由“楷体”改为“宋体”,下列操作中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的是(D)
A.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字体。
B.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同时使用快捷键Ctrl+D,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字体
C.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字体
D.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字体。
(2)想把全部文档的行间距设为单倍间距,具体的操作方法是:(A)A.用鼠标选中全部文档,点击菜单栏的“格式”→“段落”,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行距。
B.使用快捷键Ctrl+Z,单击右键后点击对话框中“段落”,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行距。
C.用鼠标选中全部文档,点击菜单栏的“格式”→“文字”,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行距。
使用快捷键Ctrl+A,单击右键后点击对话框中“文字”,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更改行距。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25分)
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课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演示文稿。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2题(多选题)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总结了如下经验,请问不正确的是(BD)(3分)
A.给学生展示图片可以借助于幻灯、多媒体投影等教学媒体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B.播放与课程相关的配套CD光盘时,多媒体电脑达到的效果会比CD播放器达到的效果好,因为多媒体电脑的功能更加强大
C.播放音频文件,具体选用哪类媒体取决于材料的存储方式,如要朗读课文的音频文件是保存在磁带中就使用录音机,如果是保存在光盘中则使用VCD D.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最好的首要条件是图形图文并茂的,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至于课件的内容则不用考虑太多
E.可以提供话筒、扬声器等设备扩大音频文件的声音,让全班的同学听到
第13题(多选题)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听觉媒体和视觉媒体,下列选项中属于听觉媒体的是(CDE)(3分)A.录音机
B.图像、图片
C.录像机、电视机 D.收音机 E.CD机
第14题(多选题)王老师对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老是分不清楚,以下有关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3分)
A.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属于教学资源的一种,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B.教室里的桌子、椅子、讲台等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C.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一些教学软件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
D.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一些教学软件既属于教学资源,又属于教学媒体
E.教室里的桌子、椅子、讲台等既属于教学资源,又属于教学媒体
第15题(多选题)王老师在处理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对自己使用过的软件功能汇总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C)(3分)A.Photoshop――图片处理工具 B.FrontPage――课件集成工具 C.迅雷――下载软件
D.Snagit――抓图、抓视频软件
E.影音传送带――专门下载音频、视频文件,但不能下载其他类型的素材
第16题(多选题)王老师在准备资源时,搜集到了很多云的电子图片,下列格式中是图片格式的有(ACD)(3分)A.bmp
B.wmv
C.gif
D.jpg E.avi
第17题(填空题)王老师所在学校为了教学的方便,新买进了一批多媒体设备,其中一类的图形如下图,请问该媒体的名称是什么(实物投影仪)(3分)
第18题(多选题)王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该课件中包括动画、图片、文字资料、链接网址等,帮助学生来理解抽象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王老师认为下该课件能带来如下教学功能,其中正确是(ABDE)(3分)
A.该课件中视频和图片文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B.多媒体课件中的作业练习部分,有很好的交互,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C.该课件包括大量与该课有关的信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D.课件中的连接可以把学生带入与云和天气相关的资源网站,从而拓宽了学习路径
E.该课件能够通过多种媒体的刺激,顺利完成本科的教学目标
第19题(单选题)王老师在制作电子教案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软件来制作其所需要的数字教学资源,下列对应关系中,哪个选项中的软件不能达到其对应的目的?(B)(4分)A.Word——静态插图 B.Flash——制作三维动画
C.超级解霸——音频截取、视频截取 D.Cool3D、Photoshop——标题字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20分)
在教学实施环节,需要考查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实施教学、利用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20题(单选题)王老师去一所缺乏多媒体设施的农村中学讲该课,为了形象的表达各种云和天气的关系,王教师决定选择某种直观教具作为其教学手段,下列给出的选项中,王教师最可能的选择是什么?(A)(3分)A.各种云的图片
B.教学录音带和录音机 C.教学软件光盘 D.幻灯机
第21题(单选题)王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云和天气的关系时,发现一个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天气适合出去旅游,请问王老师最好采用哪种措施让他们集中讨论主题(C)(3分)
A.给组员安排任务,告之一会儿提问
B.批评该组学生,命令他们讨论给定的主题 C.参与其中,适当提问,引向主题
D.不理不睬,任其讨论
第22题(填空题)在讲这堂课之前,王老师想去网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关于云与天气之间关系的资料,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请问王老师可以使用什么搜索关键词()(3分)
第23题(多选题)单选题)王老师在准备该课的资源时,从图书馆找到了一些扩展阅读资料并复印了下来,上课前还没来得及将其内容整合到课件中,请问王老师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最方便快捷地共享给学生?()(3分)A.通过扫描仪(学校已有)把这些阅读资料扫描成图片放在电脑上,打开图片让大家阅读
B.将这些阅读资料复印成45分,每人发一份
C.上课时,老师阅读,让同学们记录下来,再让学生自习阅读
D.课上老师再上网搜集一些和该阅读资料一样的文本文件供大家阅读
第24题(单选题)电子邮件是进行异步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下面各种方式中王老师不能用来收发邮件的是(D)(3分)A.登陆邮件服务器网站,采用Web方式; B.使用Windows自带的Outlook; C.使用国产软件Foxmail; D.使用Word;
第25题(单选题)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常常需要保持信息沟通。这个星期六学校要开家长会,所以王老师现在需要使用Email和几位家长联系,通知他们有关周六家长会的有关事宜。请回答下面问题:(5分)
(1)以下有关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哪项是不正确的?(D)A.利用浏览器登录自己的邮箱服务器网站收发电子邮件 B.利用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
C.利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D.利用CuteFTP收发电子邮件
(2)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正确的是(C)
A.S-zhang@163.net,这是一个标准的E-mail 地址,其中,S-zhang 表示的是用户名,163.net 表示计算机所在的位置,即计算机的IP地址
B.一般只能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收取电子邮件,使用Foxmail 就属于这样的方式
C.常用收发邮件的软件有Windows 自带的Outlook Express、国产软件Foxmail等
D.发信的服务器一般叫做POP3服务器,收信的服务器一般称为SMTP服务器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18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本环节中,需要考查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26题(多选题)最近通过看《教学评价新理念》这本书,王老师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他的看法,请问哪些是正确的(BCDE)(3分)A.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去掉评价的甄别和选拔作用 B.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如学生、教师、被评教师等 C.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不应该仅仅以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为依据 D.分析评价数据应该从“质”性和“量”性两方面考虑,揭示本质并提供数据支持
E.评价方法不应该仅仅限于考试,要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如课堂表现、学生日常活动的参与情况
第27题(单选题)下列对教学评价的各种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B)(3分)A.按照评价的基准分,教学评价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是教学评价按照功能分类的一种,也称“过程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也是教学评价按照功能分类的一种,学期期末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
D.按照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分,教学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其中自我反思就属于自我评价
第28题(多选题)以下教研组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说法恰当的是(BCD)(4分)
A.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有许多创新点,虽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实施,但仍然属于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
B.该教学设计方案体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都很明确,而且前后一致,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方案
C.该教学设计方案教法的设计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D.该设计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E.该教学设计方案提到了很多先进的媒体,凭借这一点,它成为了一份很好的教案
第29题(多选题)平时王老师总是搜集一些信息用于期末评价学生,请问如下选项中属于作品类的评价数据是(ACE)(4分)A.平时作文比赛获得的奖品 B.期末考试成绩
C.学生平时学习每课后的心得体会 D.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E.参加数学竞赛获得的证书
第30题(多选题)对教学的评价,一般是从教室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下面关于数学教学评价涉及的主要内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4分)A.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步情况
B.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程度)C.教师的数学专业能力 D.教师的教学技能
E.教师是否有自己的个人网站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教学人员考试大纲(初级)(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 2006年4月
简
介
一、考试性质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ational Teacher’s Skill Test of Appli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NTET,以下简称NTE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应,NTET分为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大类,教学人员水平考试又分为初、中、高三级。本大纲适用于教学人员(初级)。
二、考试目的 以“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为目的,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考试实施的组织管理,由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考试的宏观指导,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制定考试大纲、组织考试命题,考务组织与管理、研制开发考试平台、印制并颁发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证书等工作。
教育部考试中心领导下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ST)专家委员会”协助完成拟考试大纲、审核考试命题、评估考试结果等工作。
考试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考试机构设立承办机构,负责本地区的考试工作的实施,根据规定,设置考点、组织评卷等。省级承办机构下设考点,负责考生的报名、考试及相关管理工作。
四、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为机考,考试及评分均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
考试以学科教学为载体,考核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中列举的教学案例和选用的素材针对不同学科、学段,并由此形成考试科目。应试教师可在报名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类见表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试题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以“任务导向”方式展开,题型包括教学解决方案选择、教学内容填充、常见软件问题解决策略选择、视频教学片段分析、应用软件操作等。考试中所涉及到的软件种类及版本见考试要求中的相关部分。
表 1 考试素材分类与考试对象
序号 科目编号 对应素材来源 考生 1 T101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
T102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
T103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师T104 小学科学(自然)小学科学(自然)老师T105 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T106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教师
T107 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教师T201 中学语文 初、高中语文教师
T202 中学数学 初、高中数学教师
T203 中学英语 初、高中英语教师
T204 中学物理 初、高中物理教师
T205 中学化学 初、高中化学教师
T206 中学生物 初、高中生物教师
T207 中学地理 初、高中地理教师T208 中学思想品德 初、高中思想品德教师T209 中学历史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高中历史教师
T210 中学音乐 初、高中音乐教师
T211 中学美术 初、高中美术教师
T212 技术 信息技术教师
五、考试日期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ST)”一般每年举行两次,时间分别在寒假和暑假,具体考试日期由考试中心在考试前6个月向社会公布。开始报名时间为考试前40天。
六、考点
考点资格由省级考试行政部门按标准认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各省在考试报名前1个月,向社会公布考点信息。
参加考试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或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其它相关培训。
七、合格证书
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八、其他
关于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的详细考务信息,请咨询教育部考试中心,或省级考试承办机构和考点。
总体要求
参加考试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或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其它相关培训。
具备初级教育技术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意义。
2.了解教学过程的基础知识,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予以应用。
3.了解教学资源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字教学资源获取、存放与整合应用的方法。
4.了解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应用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完成教学设计方案。
2.能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数字教学资源。
3.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设计方案。
4.能应用教育评价有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能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能够遵循和传授与技术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意识。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按照典型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组织,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以及教学环节中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1.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内容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求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
了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2.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要求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含义
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3.学习理论 内容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要求
了解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的主要不同之处
二、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内容
(1)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2)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求
了解推广教育技术的意义与作用 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
内容
(1)学习者分析
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认知能力)
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2)教学的环境条件分析
硬件设施(DVD播放机、电视机、计算机、卫星教学收视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视频投影机、学科教学设备、学科实验仪器)
教学软件平台与常用的工具软件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处的学科、学段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2)正确使用所处环境中可供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
3)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软件平台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功能
2.教学目标分析
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的描述
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教学重、难点的提炼
教学序列的组织
要求
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对教学序列进行合理安排
3.教学策略初步选择
内容
(1)教学活动的排序
(2)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3)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求
根据给定的教学要求在提供的教学策略中进行恰当选择
4.教学媒体选择
内容
(1)依据学习目标
(2)依据学习内容
(3)依据学习者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要求
根据给定的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5.教学评价方案制定
内容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要求
制定初步的教学评价方案
二、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
1.电子教案的特点、结构及制作工具
内容
电子教案的特点
电子教案的基本结构
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
要求
了解电子教案的特点
理解电子教案的基本结构
了解电子教案的常用制作工具
2.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
内容
新建、输入并保存电子教案
编辑电子教案
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
图像和页码的插入
公式与特殊符号的插入
表格的插入与编辑
查找与替换
要求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或WPS Office)在给定的模板中完成电子教案
资源准备
一、资源准备的基础知识
1.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
内容(1)教学资源的定义
(2)常用教学媒体
挂图、标本、模型、实验仪器
教科书、文献资料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
光盘(CD-ROM、VCD、DVD)、硬盘
网络
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求
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
了解教学媒体的类型及来源
了解常用教学媒体的特点
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范围和优势
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2.常见数字教学资源格式
内容
可执行文件格式(*.exe)
文档格式(*.doc *.ppt *.xls)
音频格式(*.wav *.mp3)
视频格式(*.mpg)
图像格式(*.jpg)
要求
区别常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格式
掌握常见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
二、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1.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
内容
数字教学资源获取方法
① 截取计算机屏幕上所需的教学图像
② 利用录音软件录制教学音频素材
③ 查询、收集网络上的数字教学资源
数字教学资源的分类查询和关键词查询
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和“历史记录”收集常用网站 ④ 下载与保存数字教学资源
下载与保存链接的文件
下载与保存需要的网页、文字、图像
树立教学资源的版权意识
要求
了解教学资源可用的获取方法
掌握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获取数字教学资源时记录出处,引用时自觉注明
2.数字教学资源的存储与组织管理
内容
⑴数字教学资源的存储
⑵数字教学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要求
掌握存储数字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使用文件夹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三、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
1.教学演示课件
内容
演示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制作教学演示课件的常用软件
PowerPoint WPS Office 要求
了解演示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道可用于制作演示课件的常用软件
2.制作教学演示课件
内容
(1)模板与版式的选用
(2)文本的输入与编辑
(3)图形、图像、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4)幻灯片中动画与幻灯片间切换方式的设置
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利用常用软件(如PowerPoint或WPS Office),制作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
1.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内容
(1)教学准备
(2)在实施中感受、理解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支持作用
(3)评价反思
要求
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理解教育技术对新课改的支持作用
根据教学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及相关内容
2.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
内容
(1)集中讲授
(2)自主学习
(3)协作学习
要求
了解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
3.教学信息呈现
内容
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与方式
合理借助媒体呈现教学信息 要求
了解教学信息呈现的要素
利用技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呈现教学信息
二、教学设施的使用
1.辅助教学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内容
(1)教具或仪器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2)DVD播放机和电视机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3)计算机、网络和显示设备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要求
了解辅助教学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掌握辅助教学的主要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2.常用软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内容
(1)Word、WPS Office(2)PowerPoint(3)Windows Media Player(4)IE 要求
根据数字教学资源类型选择相应的软件
三、教学中的交流
1.对教学交流的认识
内容
(1)交流及互动的重要性
(2)交流的内容
日常教学信息
要求
认识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能根据特定内容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2.交流工具的使用
内容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批注和修订文档
会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包括附件)
要求
掌握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或WPS Office)进行批注与修订
掌握利用电子邮件与学生、教师或其他人讨论与交流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
1.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内容
(1)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基准分类(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分析方法分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要求
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
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2.教学评价的内容
内容
(1)教学资源
(2)教学效果
要求
了解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内容
数据的收集
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结果
小组协作学习的各类文档及成果
调查问卷
数据的处理
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和成绩排序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工具的使用
Excel WPS Office 要求
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对评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统计结果的分析与公布
内容
评价数据的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语
表格
统计图表
要求
了解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与内容
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内容
(1)教师教学过程评价表
要求 从教学过程评价表中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反思
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与效率
教学反思的方法
撰写教学日志
观看教学录像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要求
初步形成教学反思意识
了解可用于教学反思的方法
通过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A、杜威 B、布鲁纳 C、斯金纳 D、伯尼.道奇
4.在交流与讨论中,()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
()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
()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 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1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C、合作性讨论 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15.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
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地()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16、下面的()不属于科学课程。
A、历史 B、化学 C、物理 D、生物
17、()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 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18、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19、()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A、客观题测验 B、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 D、论文题测验
20、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技术优先”的是()
A、分离模式 B、整合模式 C、锯齿模式 D、交替模式
21、帕金斯(Perkins,1991)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五个关键成分是()A、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支持系统 B、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C、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认知工具;任务管理者 D、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22、下面的结构图,是由()提出的。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23、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
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 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 C、交流方式单一 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
24、在()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
A、大纲视图 B、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普通视图
25、斯滕伯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26、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A、横排 B、纵排 C、环形 D、两侧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2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29、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内容描述的是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及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A、技术效能工具 B、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 C、基本操作和概念 D、技术通信工具
30、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判断题:
1、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
(对)
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错)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错)
5、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错)
6、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7、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错)
8、将气旋与反气旋运动过程设计成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结合运用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气旋中心气流以及反气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导致凝云雨或晴朗天气的全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气旋与反气旋。(对)
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
10、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错)
11、[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技术资源(如计算器、数据采集探测器、录像、教育软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并开展扩展性学习。(错)
1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对)
13、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错)
14、我国在2001年启动中小学“校校通”网络教育工程。(错)
15、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对)
16、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错)
17、在美国的“社区”案例中,“运用交互式的教育节目”的活动是NETS绩效的“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并举例说明想法、观点和情节”指标。(对)
18、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实现个别辅导。(错)
19、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对)20、电子邮件调查法属于被动调查法。(对)
21、理科课堂中的解题练习都属于操练和练习的范畴。(对)
22、利用信息技术的情景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23、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错)
2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习专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
25、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与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符号使用TCT交流运算结果。(错)
26、人们对于教师隐喻的微观层面指在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之中的地位,如“教师是蜡烛”。(错)
27、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
28、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对)29、2000年,陈至立同志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两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错)
30、自我调控是指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为、策略的效果。(错)
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2
一、选择题:
1、网上写作实验室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下面的___ __不是它的写作辅导方式。
A、实时性的聊天 B、电子邮件 C、BBS D、在线练习正确答案:D
2、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___ ___。
A、热现象 B、光的传播 C、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D、简单电路
正确答案:C
3、下面____ __是综合应用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的内容标准。A、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B、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C、能根据给出的在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D、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正确答案:D
4、___ __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A、基于问题学习B、有意义的学习C、资源型学习D、网上合作学习
正确答案:A
5、___ ___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
6、关于操练与练习型软件的教学反馈,说法正确的是__ ___。A、反馈时直接指出正误
B、采用图像和声响形式的反馈效果比文字反馈好。C、要提供即时的反馈
D、整个操练和练习的教学活动完成以后,不必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反馈与分析 正确答案:C
7、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___ ___的兴建而提出来的。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战略” C、“全国学习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正确答案:A
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设计指导原则不包括____ ____。
A、接近性原则 B、定向与回忆 C、反馈原则 D、强化原则 正确答案:B
9、下面的____ ____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 B、具体性 C、多样性 D、时空跨度大
正确答案:D
10、Powerpoint所提供的___ ___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正确答案:B
11、与“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___ ___。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正确答案:B
1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属于原有观念属于___ __。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B
13、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____ ___层次。A、形成价值观念 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 D、价值体系个性化
正确答案:A
14、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麦收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____ ____。
A、运用数学符号使用ICT交流运算结果
B、使用软件来考察经过平移和旋转后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C、使用电子表格或者数据库来记录、处理和交流他们的发现 D、使用WORD写作综合课研究报告
正确答案:C
15、[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三—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___ ___。A、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个别性 B、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全面性、倾向性、差异性 C、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倾向性、整合性 D、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当性、全面性、倾向性 正确答案:D
16、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网络的简单应用方面建议学生应学会____ ___。
A、各种网络搜索技巧、使用电子邮件 B、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使用电子邮件
C、各种网络搜索技巧、电子论坛使用方法 D、用浏览器收集材料、网页制作 正确答案:B
17、在教师的隐喻中,由蜡烛变为火箭的隐喻是____ _____变化的表现。
A、中心à边缘 B、成批生产à个性凸现 C、奉献à双赢 D、传递者à促进者
正确答案:C
18、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____ _____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正确答案:D
19、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_____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正确答案:A 20、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___ ___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A
2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英国建立了__ ___,是主要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教育通道。
A、校校通 B、全国学习网 C、教育科研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正确答案:B
22、甄德山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___ ____。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所教专业科学知识,普通文化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景知识;自我的知识
D、广泛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B
23、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___ ___。
A、备注页区 B、工作区 C、大纲视图区 D、幻灯片视图
正确答案:B
24、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发起的语言“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其主要内容不包括___ __。
A、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语文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
B、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C、在中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D、在大学阶段要求做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正确答案:D
25、教学环境中的物理环境包括____ ___。
A、教室物理空间和教学硬件、软件资源的安排和放置 B、硬件摆放和座位安排 C、课堂氛围和课堂管理 D、硬件安排和教室空间
正确答案:A
26、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___ ___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正确答案:A
27、英国的ICT总体战略不包括___ ___方面。
A、基建设施 B、内容 C、实践 D、教学
正确答案:D
28、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__ ___。
A、人本广义理论 B、建构广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正确答案:A
29、工业教育中微米的操作之类的内容包括在____ ___模拟之中。A、实物 B、物理 C、情境 D、程序 正确答案:B 30、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___ __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1、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错)
2、默里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错)
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对)
4、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错)
5、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不能称之谓发现。(错)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对)
7、[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3-5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电信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参与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为课堂内外的受众提出解决方案、创造知识产品。(对)
8、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错)
9、在地理课上,对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使用传统教学比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错)
10、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对)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四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错)
12、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以及通过这种研究程序获取知识的过程。(对)
13、美国“进入下个千年”案例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回顾世界历史,利用各种可视资源并结合文本的历史资料,给读者一个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的总体概念。(对)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错)
15、学习理论主要存在三大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派、建构主义。(错)
16、信息素养是由安德鲁。摩尔纳提出来的。(错)
17、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18、自我调节是自主学习的乁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涉及学习策略和控制过程。(对)
19、科学课程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的专题复习是科学复习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引入,仍然难以实现复习实验专题既省时又有好效果的目标。(错)
20、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对)
21、专题型学习网站包括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网上协调讨论空间和网上自我评价系统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
22、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有关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以下方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对)
23、听讲不一定就是被动的,积极有效的听讲者可从准备、听讲、总结三个部分入手。(对)
24、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5、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帮助。(错)
26、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题仍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可谓“旧瓶装新酒”,并没有改变以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错)
27、先行组织者包括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种是比较性组织者。(对)
28、多媒体计算机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镜,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对)
29、结构良好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正确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错)
30、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错)
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A.框架页 B.导航页 C.视图 D.备注
2.“U-S联合”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是指()
A.教师-家长联合 B.大学教授-小学教师联合 C.大学-中小学联合 D.教师-学生联合
3.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引起各国政府和科技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我国准备在2020年之前,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
A.国家信息空间 B.国家高速信息网 C.全国学习网 D.通讯技术网
4.下列正确答案中,()没能正确描述网上调查的优势。A.快速传播与多媒体问卷 B.组织麻烦、费用昂贵
C、便于对采集信息的质量实施系统的检验和控制 D. 24小时全天候的调查
5.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C.有指导的练习D.独立练习
6.()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
A.网上合作学习B.真实性任务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资源型学习
7.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部分。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 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 语言技巧、语言知识、读写能力、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8.在FRONTPAGE中,通过()可随时查看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A.普通窗口 B.预览窗口 C.HTML窗口 D.视图窗口
9.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改革中,下图的()描述了教师开始走到学生中去,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注:圆圈代表教师,方框代表学生
10.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中得到了集中体现。A.情境性教学 B.直接教学 C.程序教学 D.随机进入教学
11.()是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相关行为和活动。A.课堂教学 B.教学组织 C.课堂氛围 D.课堂管理
12.按照教师所提供资源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可以将学习资源划分为()A.预设资源、相关资源和泛在资源B.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C.文字资源、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D.预设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
13.下面的观点(),错误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A.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本身就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时涉及课程文本与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涉及显性课程,不涉及隐性课程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立足点是课程,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
14.情境学习是()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15.根据认知主义理论,我们不能推导出增强学习的原则是()A.定向与回忆B.接近性原则C.个别化D.智力技能
16.下面的()不是历史课程知识的特点。A.过去性B.具体性C.现实性D.多样性
17.把信息技术作为探索研究工具,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MOVIE”主题的探索,这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运用形式
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18.下面的()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境来实现。A.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概念D.血液
19.在英国的ICT总体战略中,内容方面主要经营()
A.信息高速公路B.2016战略C.全国学习网D.国家高速信息网
20.关于问题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A.问题情境要有开放性 B.问题情境的创意要力求新颖
C.“情境”(CONTEXT)与“情景”(SITUATION)是一个含义 D.创设问题情境要考虑学生的先前经验
21.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1999)建议教师将()模型与数学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
A.列表B.模拟和探究C.图表D.图形
22.下面是帕金斯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关键成分,其中向学生提价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的是()
A.信息库B.符号板C.现象视窗D.建构工具箱
2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次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个左右的刺激单位。
A.17 B.13 C.10 D.7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五个层面()
A.国家、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B.国家、学区、学校、教师和学生 C.国家、学区、家长、教师和学生D.学区、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
25.使用一些诸如“到超市购物”之类的游戏软件或课件,可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丰富情境。
A.导数和微分B.空间和图形C.统计与概率D.数与代数 26.最适合网上小组合作的硬件排列方式是()A.横排B.纵排C.环形D.两侧
27.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A.多媒体阅读能力B.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D.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
28.()是学习者为了成功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整和控制的过程,也是学习者激励自己适当使用学习策略的过程。
A.研究型学习B.个别化学习C.自我调节学习D.自我反思学习
29.[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具备技术素养的绩效指标是()A.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输入输出设备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B.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C.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信息工具获取远程信息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
D.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
30.美国对新教师的学科知识要求中描述学科里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的是()A.理论知识B.概念知识C.内容知识D.科学知识
二.判断题
1.自我调节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涉及学习策略和控制过程。T 2.较好的操练和练习软件应当明确定义出它所要提高的可操作性的智力或行为目标。T 3.在接受学习中,教师以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新内容,将它们与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观念整合起来,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T
4.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提信息时代新型的写作方式。T 5.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一般要求与具体行为动词相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的。T 6.在当前国家的课程改革中,一切教学要以国家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教师需要参照课程内容标准,多参考几种版本的课本,深刻领会课程内容标准的内涵,灵活选择、组织各种版本中的材料,真正做到把教材当作例子、话题、题材,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T
7.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学校教育教学发考变化,这意味着教学中使用了住处技术,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F 8.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教师可以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练、练习、评价。F
9.大整合观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F 10.美国的“进入下个千年”案例,发展了学生的“时间”概念。T 11.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作为学习工具,二是作为学习环境。T 12.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行为、阅读对象、阅读方式。F 13.资源型学习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T 14.信息技术可以让一些实验数收集非常方便。有的实验,通过一些电子实验装置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将收集数据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收集完数据后,还可以直接用数据处理软件直接进行处理。T
15.为了进行有交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教学观,需要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T
16.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T 17.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上主要存在WORD阶段、AUTHORWARE阶段、INTERNET阶段。F 1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学技术所作的定义是:“为了学习,对其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T
19.信息技术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多媒体网络时代。T 20.不能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整合的方式来模拟变化不断的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F 21.POWERPOINT文件不能直接在网上运行,也不能将POWERPIONT文件格式转换成WEB文件格式在网上发布。F 22.在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全班学生讲解新概念或新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在自己指导下继续练习。T
23.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设计出互动软件,利用它来质疑,以形成教师、学生、软件的三方互动。T 24.教师的教学计划要依据课程标准而定,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相同的特点。F 25.教师用来增长自己整合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观摩或者案例分析适合于传授知识性的东西,讲演适合于掌握技能性的东西,反思或者活动适合于态度的转变。F
26.课程改革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F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构建者等新型角色转变。T 28.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分配任务、网上论坛的合作。T 29.知主义学习理论和直接教学模式没能在教学设计、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F 30.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知识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竞争。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