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23: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 《归园田居(其一)》 所属课程: 人教版 高中语文 所属专业: 高中语文 授课课时: 1 课时 设计人: 王海侠 工作单位: 河北定州中学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中的第三首

诗,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以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 新我的颂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

定的了解,能够粗略了解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特点和隐士思想。但学生在准确理解诗歌中的

景情关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另外在物质富裕但精神极度缺乏的现代社会,学习陶渊明

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也需要深入挖掘。设计思想:

这节课以“研讨诗歌中的景情关系”为重点,以“挖掘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为

难点,力图清晰有效地分层推进使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非常到位,同时又为不同层次、不同兴

趣的学生搭建积极活动的平台,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条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诗歌。

2.激发想象和联想,再现丰富诗歌画面。

二、过程与方法

1.分组研讨,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丰富诗歌画面,并以此为平台来理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

2.借助小练笔,深入挖掘学习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的祥和安宁。

2.多方面汲取陶渊明及其诗歌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教学重点:借助想象和联想理解诗中的景情关系。教学难点:挖掘学习陶渊明及其诗歌的现实意义。教学准备:自助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启发诱导、学案导学、任务驱动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梦田》(三毛作词)。

导入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每个人心里的这一亩田,其实是每个

人的精神家园。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过陶渊明那些犹如畦垄般整齐的诗行,去领略他的精神世

界,看一看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在自己的田园里种下了什么? 本环节设计意图:营造诗意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一、诵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

1.预习检测:结合导背词,齐背诗歌。

导背词是每句的第一个字,即“少„„,性„„”等 20 个字。2.学生范读。

本环节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诗人诀别官场回归田园的心路历程。

二、品读诗歌,细味田园诗意 1.联想和想象——解读诗歌的金钥匙

本环节设计意图:理论说明,突出强调联想和想象对解读诗歌的重要性。

联想与想像是审美实现的关键,没有联想与想像,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 中得到美的享受。而诗歌又是很有张力的一种文体,所谓张力就是能够用有限的词汇句子,勾起读者无限的遐想,留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白空间。所以,我们要想真正领略到诗歌的美丽和妙处,就要善于放飞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诗

歌进行再创造,使自己思想如“万斛泉源”。

方法指导:对诗句的联想和想像落实在语言上,大多是运用细腻的描写性语言或采用

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现丰富画面。2.唐诗素描欣赏

本环节设计意图:用例子示范如何对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把学生带入景物描写的

情境,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像个顽皮的孩子,躲进云层躺了一会儿,又迅速钻出了圆圆的头。莹莹月光涌进树

巢,惊醒了一群睡熟了的小鸟。它们扇动着薄薄的羽翼,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

一只鸟叫了,又一只鸟叫了;一些鸟叫了,又一些鸟叫了。在溪边,在树上,在空旷幽

远的山谷里,这群小小的精灵,又在深夜弹奏起春天充满希望的序曲。(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

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3.借助联想和想象解读《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景情关系 本环节设计意图:实战演练,用联想和想象解读诗歌景情关系。(1)学生齐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方宅十余亩

虚室有余闲”。(2)分析诗歌中的景情关系

分组赏析:(1)再现丰富画面(借助想象和联想)(2)概括景物特点(用一两个词语)(3)概括诗人情感(用一两个词语)要求:按日常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表述研讨成果。

学生成果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那十几亩地是诗人的生命之源,那里有他播

撒的汗水,也满盛着他收获的喜悦;这八九间草屋整整齐齐,虽然简陋,却是属于诗人自由 的天地。写出了居住地的宽敞、整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敞亮、闲适。教师适时顺势升华情感:乐守清贫、怡然自得。

学生成果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可谓“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后院繁

盛的榆树、柳树掩住了房檐,剪碎了阳光,投下了斑驳的光影;堂前的桃李也巾帼不让须眉,满院的花开,满园的芳香都为诗人绽放。眼前绿树成荫,诗人赏心悦目、怡然自得。

教师点拨景物特点:放飞想象的翅膀,拉长时间的丝线,“桃李罗堂前”好一派花荣实 繁的景象!

学生成果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茂盛的榆柳含情脉脉地庇护着房子,桃李有

秩序地排列在堂前,像是站岗的哨兵,守护着房子,陶老住在里面是多么安心、踏实、惬意

啊!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生机勃勃。

教师点拨:照顾到景情关系的同时又点明了手法,非常好!学生成果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薄雾笼罩着天地,远处宁静的小村庄蒙上一

层面纱,让人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青烟袅袅,缓缓地上升俯视这宁静的山村。写出了诗人

居住环境的安宁、祥和、清幽以及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学生成果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站在广阔的田野中,依稀可以看见远处静静

矗立的一座小村庄,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村落里升起轻柔而缓慢的炊烟,浓郁的人情味扑

面而来。写出了生活环境的朦胧、恬静,读来让人感到很温暖,更何况是置身其中的诗人自 己呢?

学生成果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条小狗在幽深空寂的巷子里叫着,要把这

沉寂的空巷重新激活;一只鸡飞到了桑树顶端,鸣出了浑厚的声音,鸣出了新的一天:一派

鸡鸣狗吠的景象。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静谧,诗人很是乐享其中。

教师补充:“鸡鸣桑树颠”,古代的鸡晚上住在桑树上,说明这里的田园生活犹如桃花源 般纯朴、自然。

学生成果 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儿的叫声在曲折幽深的小巷中曲折流传,早晨鸡的鸣声好像把桑树的叶子都要震落了,表现了一种幽静辽阔的田园景象。写出了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钟情、陶醉。

学生成果 8:“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里没有官场的应酬,也没有世俗杂事的烦

扰,日子过得清静闲暇。写出了生活环境的纯粹干净以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

4.教师总结景情关系:

平淡“田园”因被诗人注入了“情感”便化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意!田园是诗人自由的天地、自在的王国。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田园描写中处处洋溢着诗人身处陋室却心满意足的欣慰。5.再读诗歌,体会景情关系

有“舍”才有“得”,请同学们放开声音,饱含感情地读,要读出陶渊明“舍”弃官场之后回归

田园“得”的愉悦,读出那种此生别无他求、犹蒙大赦的心满意足、怡然自得。

三.走进诗人,了解人生经历

本环节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归田后的心绪。过渡衔接语:身处陋室却有心满意足的快慰,原因只能到他的人生经历中去寻找。

★时世艰难—社会**、政治腐败 ★贵族出身—曾祖父陶侃开国元勋 ★身世坎坷—8 岁丧父、12 岁丧母 ★时隐时宦—为官 13 年、三次辞官 ★决裂官场—五斗米 ★笔耕田园

四.走出诗歌,关注社会现实

本环节设计意图:挖掘诗人及文本的现实意义。

1.纵使时光流逝,在物质富裕但精神极度缺乏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其人其诗仍在多方

面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请以“陶渊明给予我们的精神营养”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精练精彩。学生当堂展示写作成果。

学生成果 1:暮色微凉,触不到,心烦躁。有时候,就这样为了生存,渐渐淡忘最初的

本意。沉思默想,只有淡然了,才能无所顾忌地做那些本该做的事;只有宁静了,才能空下

心来留意窗外的世界。细数,生活竟可以如此美好,只是从前看不到。学生成果 2:一壶酒,一箪食,隐居田园的生活固然艰苦,但若能逃脱官场的牢笼,回

归内心的宁静,对陶渊明来说,是值得的。只要心中有追求,何必拘泥于世俗,活得洒脱,就是真理。活出自己的个性与精彩,这就是陶渊明给我们的精神营养。学生成果 3:“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仕途,归隐田园,收获了南山的两畦豆苗,更

有带月荷锄归的清闲。时光流转,在今朝,有舍,才有得。或许,与其为了那所谓的虚无缥

缈而奋不顾身,不如放下,还自己一份淡然。

学生成果 4:陶渊明的诗清新自然、通俗天真,抚平人们心灵的躁动和在官场上遗留的 伤痕,是人们可以去寻找人生之路或自我安慰的地方,是古今失意之人必求之物和精神食粮,使无数曾经失意的人又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了自己心中的园田,找回了自己心灵的那份率 真、正直与宁静。

学生成果 5:如今,一看到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所追求的

平淡的田园生活。古往今来,人们追求愈来愈物质迂腐的生活,怎能不让我们痛心,而今天

重新咀嚼着陶渊明的诗,心中的杂念全部烟消云散,有的只是清幽自然,闲适平淡。正是陶

渊明给了我们精神的净化,给了我们精神的食粮,让我们的精神境界获得提升。

学生成果 6:陶渊明给予了我们精神养料,丰富了我们精神世界。其诗,打破黑暗,崇

尚光明,抨击世俗官场,迎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隐于世间,悠闲自得,入物我两忘之境:诗与人融于一体后自然就回归田园。2.教师总结:

学陶渊明终老园田的行为是难的,但学陶渊明的诗十分有益。陶诗能抚慰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能净化繁杂市声里浮躁的心灵,能消散喧嚣尘世中心 中积郁的块垒。

穿越时间的隧道,走进陶老的那一亩田,与崇高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 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附: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景:祥和安宁 情景关系

情:怡然自得 淡泊宁静 现实意义:心灵绿洲 精神营养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步骤简单,三个基本操作(景情关系—人生经历—

精神营养)统领了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在享受着一顿丰盛的精神套餐。课堂教学

充满生气和乐趣,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充分体验了挑战智慧的快乐。教师在课堂 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发现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无论是分

析景情关系还是当堂写作训练,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

供能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保证。因此,课堂中多向的、多种类型的信息交流产生

了,对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

交往中得到发挥。课堂上学生的有文采的丰富表达不断擦出思想的火花,学生沉

浸在发现的喜悦、和谐的欢愉中----这是本堂课创造的最大价值。

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归园田居(其一)自助餐

一、时代背景

★时世艰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统治阶级热衷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很多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四个称呼:“田

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私谥,品行高洁的人)”、“五柳先生(字号)”。

★贵族出身——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

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身世坎坷——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

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名士。他 “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

者。”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时隐时宦——青年时期,受家族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他曾有“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雄

心壮志。陶渊明 29 岁,开始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

职,直到 41 岁归隐。曾三次辞职。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13 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

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

十三年,是理想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的十三年。这十三年,也是他的自由和

个性被束缚,人格被压抑的十三年。★决裂官场——41 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

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

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

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

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解

印而去,辞职归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退隐之后,他

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笔耕田园——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

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又被称为“隐逸诗人”和“田园诗人”。主要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

二、《乞食》《<杂诗>其五》注解 乞食 原诗 注解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驱:驱使;之:到;何之:宾语前置,应是“之何”)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行:走;里:村落;拙言辞:拙于言辞,羞口,说不出)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遗赠:赠送;岂虚来:难道能白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谈谐:言谈相投;终日夕:自晨至暮;后一句:每劝必饮)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新知:新朋友;后一句:言咏之间便赋成这首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漂母惠:用汉韩信功成名就后报答在自己落魄时曾给予自己恩 惠的漂母的典故)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戢 jí:藏敛,藏在心里;冥报:在阴间报答)

写作背景: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

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这首诗就是他生活最艰难时的真实写 照。

杂诗(其五)原诗 注解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猛志:壮志;逸:超越;骞翮 hé:振翅高飞;翥 zhù:飞翔。

整句说有超越四海的壮志,期望展翅高飞。)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颓:逝;此心:指志四海、思远翥。)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值欢:遇到欢乐的事;每每:常常。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衰损: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壑:山沟;须臾:片刻;前句:喻自然运转变化的道理;整句:

即使想办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使自己逐渐衰老下去。)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涂:通途;几许:多少;止泊处:船停泊的地方,此指人生的

归宿。整句:不知我未来还有多少时光,也不知何处是我的归宿。)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阴,想到自己一生虚度了大半岁月的可怕。)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比较教学事半功倍

——关于《边城(节选)》教学的思考

德兴铜矿中学唐宝元

案例背景:本文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教授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课文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关键词: 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系统

案例描述:在进行《边城(节选)》的教学讲授时,我又像以往那样在大事渲染了边城中的人物美、人性美、环境美和风俗美之后,正认为将大功告成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为什么这么美的桃花源竟然会以悲剧结尾啊?”我也一时猝不及防,被问倒了。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学生们说:“这个问题还有待老师进一步思考。”

回到办公室,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是啊,在教学《边城(节选)》时,不光是学生对作品的主旨难以把握,就连身为教师的我也总觉得难以讲清,为什么如此美丽的沅江、善良的人们、淳朴的风情,还会以悲剧结尾?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和每一丝情都如此的纤尘不染,几近是想象中的桃花源,可是结局却那么的凄冷甚至苦涩。作家沈从文究竟想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这个问题,一直处在纠结之中,没有得到非常合理的解释。

案例分析:直到讲授《祝福》时,我眼前一亮,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各自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思考与选择,并寄寓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但最终走到了一起,真可谓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悲剧。

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一生充满血泪耻辱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不合理社会的彻底否定,对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似乎在鲁镇,在祥林嫂的周围没有一个好人!从鲁四老爷到一个短工,哪怕是那个微带怜悯之心的“我”也是懦弱怕事之人。这对学生来说都好理解,因为封建社会的没落,尤其是中国现代文人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腐朽与没落在历史资料中早有详尽的描述。那么,沈从文为什么却要写出与同时代相去甚远的化外世界呢?

在翻阅对比比较他们的背景资料中,我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测:鲁迅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他的作品多是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物。而沈从文虽然从小历尽苦难,可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在湘西凤凰度过的童年在丑陋的大都市中越发显得清纯和美丽。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淳朴的小镇,清新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沈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然而,牧歌式的诗意描绘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奈:人们淳朴健康的人性中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的痼疾,即信天命的迷信思想,人与人之间仿佛于冥冥之中因果报应地由猜疑酿成悲剧。试想,这种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 1

自己的命运,一代一代重复着悲凉人生的农耕文明以及所伴生的道德价值还有什么重建的必要?

在这番比较之后,我对《边城(节选)》的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思路。于是,我对我原有的教案作了如下调整。

教学目标除了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沈从文所要传达的美的背后那深沉的悲。

教学过程除了介绍沈从文还加入简介鲁迅,让同时代的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他们不同的美学风格,不同的思考与选择。在复述了边城情节之后,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的小说结构之后,加入一些比较探究的问题:

1、《边城(节选)》与《祝福》人物之比较:翠翠、爷爷都是作者人性美的理想化身。祥林嫂是被生活折磨而麻木空虚的被吃者,鲁镇中的各色吃人者。

2、《边城(节选)》与《祝福》环境之比较:边城所展示出的乡村风俗自然美。一个充满了新年祝福气息实则却冷漠无比的鲁镇。

3、《边城(节选)》与《祝福》结局之比较:美丽清纯的翠翠永远地守候着那个未知的未来,结局凄清悲惋。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孤寂地在新年的祝福中死去。哪怕是在牧歌式的化外之境中也终难逃离现实的网罗。

最后引出,化外之境的梦幻与遥远和现实的无奈与悲凉的主旨。

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课文内容进行相互比照,以突显各自或其一的特质,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头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如果,我们把有某种联系的课文内容合理有机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定然能完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孤立地教授一节节语文课,而应把这些课放在整个语文的教学系统中,进行一些比较对照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既体现在解疑释难中,又体现在生存技能的学习中。在此笔者列举自己的两则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案例一:

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你表姐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学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

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又被派到名牌大学进修,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你的表姐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

这样机智地为学生解疑释难,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印象。

●案例二:

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触龙见到太后时并不直接谈长安君做人质之事,而是问饮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论王位承袭,最后才谈到人质,这时,有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好假哟!”

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来了!于是这样阐释道: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看待事物,我们也应看到事物的本质。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为了说退秦师,烛之武虽然时时刻刻想着郑国的利益,却口口声声说为秦国着想,终于保全了郑国。你能说烛之武对郑国的赤诚之心是假的吗?如果说坦言相告而让郑国灭亡成真,那么我想郑国的百姓宁可要保全郑国的假,也不要将带来灭国之灾的真吧?

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人质问题,而是采用高超的进谏艺术说服赵太后,换来了齐国的救兵,保全了赵国。你能说触龙对赵国的耿耿忠心是假的吗?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知道邹忌也没有直接谈及兴利除弊之事,而是从闺房小事说起,让齐王采纳了建议,换来了齐国的强盛。你能说邹忌对齐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假的吗?

从同一单元的三篇古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进谏艺术的魅力,亦即说话艺术的重要性。正如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多多学习烛之武、邹忌和触龙的说话艺术。与人相处时,希望同学们认真讲究说话的艺术;和人沟通时,希望同学们尽量做到“忠言亦动听,良药不苦口”。即使做不到,也应该有讲究说话艺术的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需要这种说话艺术和交际技能!

这样机智地利用教学契机,便可不露痕迹地教育学生学习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语文教学---机智案例欣赏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品细节,悟真情

——《项脊轩志》的细节品读

垣曲中学

张拥民

《项脊轩志》并不是一篇特别艰涩的文章,其中的情浓、文质朴,曾感动了无数读者。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究竟该如何处理,既照顾到了文言文的特点,又能让学生真正品文、悟情。我希望在这一课有所突破,打破文言文难教、学生死学又不爱学的怪圈。恰好那个时期,学校刚刚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布置学生写一篇讴歌亲情的作文。于是我大胆采用课题学习的方式来教学本课,并且把“《项脊轩志》细节描写 ”作为了本课的课题,希望通过品味细节,体味那份“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了: 通过学习文中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品味鉴赏,来理解感悟作者情感。

总体设计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鉴赏性阅读,通过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动自己的细节,对它进行翻译;

第二步评价性阅读,说出这处细节表达的思想感情,抒情时又体现了什么特点;

第三步扩展性阅读,通过文本精读,调动学生阅读细节的兴趣,进行扩展性阅读,进而有效指导作文教学。

目标及步骤选定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试着讲授这节课,惧怕学生不说不参与,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在谈到大母“喃喃自语”的细节时,班里竟传出了低低的抽泣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谈自己的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种浓浓的情感、深深地文化气味笼罩。到这里我不能不先展示一下我的开题过程:

我先背诵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买柑橘片段,(自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还不至于让学生倒胃口)体味细节描写的魅力。(明确此处状难写之意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在言外)然后告诉学生,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然后听录音,让学生找出感动自己的细节。(第一环节)然后要求小组讨论:要求找出最动人的细节,并且针对一个细节进行鉴赏分析。(要求:谈话要有一个话题谈,然后做出分析,先必须把自己选取的原句解释一下)

同时给出示例:融情于树,情深似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翻译

分析:前文讲到他曾与妻子有过一段短暂而又温馨的生活,他深爱自己的妻子,树市妻子亲身所植,因而弥足珍贵。而今物是人非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时光飞逝,人去物在更添悲凉……,包含一种浓浓的深情,深沉的忧伤!

(这个示例非常关键,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按要求、按步骤思考回答问题。)

之后短暂的“喧闹”之后,学生们纷纷起身谈感受,所选细节竟达16处之多,远远超过了我对学生的想象。有人从篱笆网与墙的变迁,想到了家庭关系;还有人从犬吠鸡乱飞谈家道败落,学生们谈着,我引着不知不觉一节课就下了。学生们意犹未尽,更多的同学注意到了枇杷树的象征意义,甚至

有人想到了自己故去的亲人等等。这里仅整理学生的几个观点。如:“篱笆变厚墙,篱墙寄喜悲”(255班 卢静)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翻译略)

分析: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人,人来人往其乐融融。而今家道败落,兄弟分家,先以篱笆做隔墙,尽管已经分开生活,各自划定了自己的“地盘”。但是毕竟透过有缝隙的篱笆还是可以看到彼此,兄弟妯娌还是可以交流、问候。墙一旦修起来就大不一样了,而且是“往往而是”本身不宽的小院被一堵堵高高竖立起的厚墙彻底分割开来,墙散发出来的冰冷空气冻结了亲人的心,冻结了每个冰冷的人,又夹杂着作者这个冰冷的人。我们从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那一堵堵厚厚的围墙背后,归有光沉重的声声叹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深深感觉:这样的文字并不艰涩,老师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告诉孩子,也可以不作为重点呈现。如何处理当然因人而议,但效果绝对有所不同。)

最后我用这样的话结束本课:归有光用了最熟悉的细节来表现最熟悉的亲情,同学们,等你们到了老师这个年龄,你们就更能体会一个中年男人的悲凉了,他少年丧母,壮年丧妻,家道败落,那种切肤之痛啊,恐怕我们每次读来,也要“长号不自禁”了。并要求学生仿造课文写法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片断。

那天课后,许多学生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写下了那天的感悟,在之后的感恩主题作文征集中,许多同学放弃了以往作文假大空的一贯写法,也不自觉地注意了描写细节,这让我倍感兴奋。

我深深感觉:这节课首先在选题有了新突破,打破了课堂的沉闷;再则

文章的文字不难,学生能读懂,得益于课前的预习才有今天的效果。

同时,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根本,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绝不能成为被抽干了灵魂的古汉语知识作讲解。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其内在原因除了其文字艰深远离社会现实之外,一定还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关。诚然高考只涉及字词与文段内容的考察,写作技巧很少涉及,但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考试、紧盯考试。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消除学习文言文的茫然,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感受文言文的审美价值。同样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文言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挑选的古代典范之作,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它对学生人文思想的濡染与美学熏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我们应创造性地选择与运用各种教学设计,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学修养。我坚信,只要能不断地提升个人学识素养,刻苦钻研教材,相信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能让教学诗意绽放。我们也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一定能有更多的课让我们久久地怀想!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每学期都组织“周研究课”活动。2014年10月,我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备课组组长,在这次活动中讲《滕王阁序》这篇课文。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开课。

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其音乐美。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设计难点突破时,我考虑到学生独立赏析难度较大,给学生提示了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形、色、声、动。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文的美,自己能够从不同角度揣摩、品味诗文的艺术性。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校语文教师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在那个班,学生反映很好,我对教材进一步熟悉,自我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诵读,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一切按我原来的设计进行。然而到赏析名句这一还节,虽然我已经提示了角度,但一大部分学生仍然露出茫然的神情,感觉无从入手,有些冷场。这时,我只好另辟蹊径,用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语句,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顺利回答。最后归纳:

点面结合:

作者首先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水天相连,浩淼无边。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一派宁静祥和。色彩绚丽:

水天相连,一片青碧而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 动静结合:

落霞、孤鹜写动态,秋水、长天写静景,动静结合,妙语天然。秋日佳景,跃然笔上,宛然在目

比拟修辞: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赋予画面以动感。声韵和谐:运用对偶句,韵律优美。

学生们终于领悟了千古名句,所言不虚。我又在学生啧啧称叹时布置学生将这两句扩写为一段散文,学生们热情很高,甚至下课时还大声背诵,有点意犹未尽之感。

第 1 页

课后,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持肯定意见,但我总觉若有所失。我总觉得,我在上这节课时,还是准备不充分。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怎样算是备好了教材?我觉得一是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要对所讲知识理解充分,能够联系旧有知识,让学生从浅出入手,习得新知。

所以,我想,所谓的教学艺术,绝对不是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这是我想到的第一点。

一篇课文向学生讲什么、怎样讲,可能每一位老师的处理都不同,所以每一节语文课都可能招来异议。而优秀的老师决不是把一篇课文只当成一篇课文。他把这课文当成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系统,它有些时候表现为朴素甚至是单调无聊的操作,有些时候表现为精彩纷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时候为精心的品读体悟,有些时候为深思奋笔疾书„„

语文教学可以看成是一项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还要复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精心安排,课文和知识点的网络更要精心构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从教学实践中来的教学思想再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王国。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它首先是对教材通盘熟悉的前提下,明确每一册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完成教学目标。

第 2 页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高中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笔......

    高中语文 《将进酒》教学案例

    《将进酒》教学案例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全诗的基调是......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反思

    《再别康桥》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借助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笔者一次课为例谈一谈在有效学习指导上的想法......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案例:《兰亭集序》 【案例背景】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最终5篇)

    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促进作用,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发现问题并促使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让我们同忧喜,共呼吸 ——新式周记,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红肚兜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语文组 李艳梅 在诸多语文教学形式与活动中,周记这种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课题:《项羽本纪》第三课时教学重点:利用传记材料,写好议论文教学步骤:一、教师导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我们都很熟识的荀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