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摘要
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类别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有的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如自然环境;有的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颇大,如微观环境;有的对幼儿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自然生成的环境。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其物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相反,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幼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关键词
户外环境
户内环境
创设
对幼儿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著名典故,俗语中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所有这些都表明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他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可以说,环境对人的生命全程都有影响,但在不同的阶段其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同的。越年幼的人,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越大。在成人中似乎还存在“出淤泥而不染”的情况,但在幼儿时期却是“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也就是说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规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适宜于他们发展的物质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大量的自主活动和探索的机会。怎样创设一个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呢?这样的环境创设又会对幼儿有哪些影响呢?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含义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是一个系统。作为系统它必然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现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就决定了它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合理的结构会出现理想的功能,反之则不然。作为系统,它必然也具备目的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
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构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长丝、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格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由这些物质配置而成的系统其目的性主要是:一切有利于幼儿完整地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可持续地发展,幸福地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要能发挥其作用,即培养出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充满幸福的儿童。
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
从环境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宏观环境)、整个活动室的环境(中观环境)、各活动区角的环境(微观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中环境。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为的设计改造而成的环境。从环境创设的目的性强弱程度来看又可分为:预成环境和自发生成的环境。从环境存在的时间维度来看,可分为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可以根据当地资源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利用,让幼儿有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功能
以上不同类别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既有共同的,又有特殊的。有的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如自然环境;有得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颇大,如微观环境;有得则对幼儿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自发生成的教育环境。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幼儿园的建筑具有教育功能,因为它属于造型艺术,反映或象征一定的理想与精神。建筑的色彩要明快、鲜艳,这样与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吻合,容易引起共鸣。建筑风格的多样、同意、均衡、协调都对幼儿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样使幼儿活泼,统一使幼儿安稳,协调使幼儿舒适,均衡使幼儿踏实。幼儿园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均可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幼儿园影院里繁忙的马路或接到,原理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源污染,教师也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作为一个系统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因此,每一种物质环境的要素,其功能发挥的状况都要受到整体环境的制约。同时,环境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如果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环境的功能。所以,要优化幼儿园物质环境,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对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每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彻底优化。物质的条件就好比心里的条件,对激发学生的动机是重要的,要从注意外观、场所、安全和学习环境的舒适程度维持一个愉悦的气氛。
4.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适宜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获取物理知识经验、络技术学经验以及其他各类经验的源泉,是激发和表现幼儿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要素的工具和场所。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呢?首先强调安全和卫生,无论是玩具、建筑材料、家具、设备、场地、水电、门窗,还是这些武平的空间布局等都要安全可靠、干净卫生,这两点,对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儿童化,即环境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的身高、大小等;再次是教育化,即环境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和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最后是绿化和美化,即环境中包含大量的绿色植物,空气清新,富有美的韵味。除此之外,在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时,应坚持如下原则:(1)适合性原则
包含两个方面: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要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对前者而言,首先要使环境同区划,能深深打动和吸引幼儿;其次要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小班环境要解耦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对后者而言,就是要使环境个性化,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使每个儿童都能感受到环境中也有令他着迷的食物。(2)挑战性原则
即所提供的玩具、视觉材料等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有新收获、新提高。(3)启发性原则
将让儿童感知“这是什么“转化为启发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使得幼儿在与环境作用时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环境的启发性不仅包含对思维的激发性,而且包括对幼儿想象、创造、操作的激发性。要注意的是,在对幼儿进行启发时,要适当得体,不要提出太有深度的问题,以免让儿童产生不良情绪。(4)丰富性原则
即充分利用幼儿园课室内外的地面、墙面、空间,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等,以充分利用幼儿无意识的学习能力,促进潜能显现。在创设时,既要体现丰富性,还要展现艺术性,不要杂乱无章,让幼儿视觉疲劳。(5)平衡性原则
强调环境提供的各种知识信息要平衡,激发各种技能发展的因素要平衡,激发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发展的内容要平衡,提供的只是与能力获得的机会要平衡,促进身心共同发展的内容要平衡。即遵循协调均衡原则。(6)系统性原则
即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不能盲目或随意。活动材料的更替要由简单到复杂,操作由易到难。(7)动态性原则
实施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要求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更新,以使幼儿每天都有新收获。这里强调幼儿的主体,可让家长参与其中,避免重结果、轻过程。(8)主体性原则
这里强调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全过程均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9)效用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实质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在教育上的投资,因此要讲求投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这就要求做到一物多用,一地多用,一室多用,使每一设施设备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此外,要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追求高档而不适用的设施设备。
坚持以上原则和要求,就能创设出富有童趣和教育性的物质环境。
二、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
陶行知先生坚持以“生活教育”为理念而创办幼稚园,而生活教育中,户外活动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既然知识来源于生活,对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有哪些要求?
(一)户外环境创设的一般要求
1.户外环境的设置应与大自然接近,使幼儿能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田园风光的陶冶。因此,可种植花草树木,饲养多种易存活的小动物;可设置小山坡、草地、小溪、鹅卵石、小道等。简而言之,户外环境要在考虑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充分地绿化、美化和自然化。
2.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每位幼儿至少有2平方米的空间,以保证他们的肌肉有足够的运动。
3.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条件。对寒冷地带,应设有挡风避寒设备,对多雨季热带地区,应设置风雨棚和遮阳设备等,以保证幼儿在各种天气情况下都能进行户外活动。
4.因地制宜,充分发觉户外活动材料,如木块、轮胎、梯子、绳子、木箱、圆桶等,来刺激幼儿创造性地开展体育运动。
5.设置丰富、全面的大型玩具与其他活动器材,而且要坚固安全。
(二)户外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 1.户外生态环境的要求
户外活动是接受空气浴、日光浴等的最佳方式,通过接收阳光的照射,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的刺激等,增强幼儿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因此,幼儿园在选址或改造环境时应坚持做到:(1)避开噪音、污水、毒气、臭气、各种烟尘等污染源及交通要道;(2)邻近绿化地带,保证空气清新;(3)避开高层建筑,保证日照充分;(4)地势适宜,排水良好;
(5)邻近文化教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动物园、植物园等;(6)提高幼儿园的绿化面积与绿化率。2.对活动场地的要求
户外游戏与体育活动场地,对于满足幼儿喜欢奔跑、追逐、攀、爬、钻、跳等活动需要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提高幼儿的体质、体能以及身体运动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速度等运动素质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必须设置各班专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应不小于60平方米。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割措施;应有全园共有的室外游戏场地。”在保证户外活动场地面积的同时,要精心设计其布局。在设计时,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条件包括资金和气候等做到因地制宜,而不应盲目地追求欣赏效果而搞形式主义。3.大型玩具的创设要求
(1)大型玩具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使幼儿身体各部位、各种运动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应配备攀登架、滑梯、秋千、跷跷板、木马转椅、平衡木、钻桶等相对独立的大型玩具或综合的多功能现代大型玩具。为培养幼儿的大胆勇敢和探索精神,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设置绳梯、吊桥、轮胎秋千、滑溜梯、隧道等设备设施;(2)每样大型玩具应设置安全玩法的标志或说明;
(3)提高大型玩具的利用率,不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为由,限制幼儿自由使用大型玩具和特殊的玩法。
4.园艺区的创设要求
园艺区不仅是幼儿认识植物世界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进行美的熏陶的手段,更是幼儿园实现绿化、美化以及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然需要。为使园艺区发挥最大的效能,应坚持如下要求:
(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尽可能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等,要保证幼儿园四季都有绿色。热带地区的幼儿园要四季都有花盛开。
(2)植物的形态、颜色、种类、高矮等要有一定的艺术造型,形成整体的和谐之美。花坛里的花草色彩的对比度要强,排列要层次分明有规律,构成丰富多彩的色彩图案。
(3)园艺区应与幼儿园的建筑和户外场地分布相配合、协调,使幼儿园坐落在植物园里,建筑的色彩与植物的色彩交相辉映。
(4)室外用地狭小的幼儿园要注意垂直绿化,可在建筑旁多种植攀缘植物,可设置盆景,以增大绿化面积,如爬山虎、金桔等。
(5)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设置花房,使幼儿在冬季也能欣赏到植物。(6)每种植物都应挂上显著地标签。(7)避免种植有毒的植物,如夹竹桃等。5.种植区的创设要求
种植区是城市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用地。它与园艺区的主要区别是,这是幼儿亲自耕耘的地方。它能使幼儿深入了解植物世界,培养劳动观点、责任心,体验收获的喜悦,锻炼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为很好地发挥种植区的重要作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班都应拥有一块小园地,每位幼儿都有参与种植、培养和收获全过程的机会。(2)种植的种类既要全,又要易存活。这样既能保证幼儿认识较多的植物,又能体验收获的喜悦。(3)每种植物旁边都要插上标签,标签可以儿童化,不仅可以引起幼儿对植物的兴趣,而且方便幼儿认识和记住植物的名称,又进行了识字教学。
(4)积极引导幼儿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状况,并开展一定的种植实验,如实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植物是靠什么吸收营养的?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有什么不同?
(5)植物区的地点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不能完全背阴。6.动物区的创设要求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设置动物饲养区,是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培养责任心、爱心以及提高观察力和探索兴趣的必要手段。为此,应按以下要求设置动物区:
(1)饲养可爱的、易于养活的各种小动物,如小兔子、小鸡、小鸟、金鱼、青蛙等,以便于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和习性。
(2)在成人的帮助下,让幼儿通过合作来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认真研究各类动物生活的条件、习性和生长特点等,做好观察记录。每种动物的旁边都要贴上标签。
(3)注意饲养动物的卫生与安全。(4)动物放要注意采光。7.操场的设置要求
操场是幼儿开展体育运动和做操的地方。其设置要求是:
第二篇: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呢?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瑞吉欧理论中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并能引起幼儿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而幼儿也正是在这种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了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的审美观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他们必须依赖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直观事物,所以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地大于装饰和美化对幼儿所起到的作用。透过视觉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心灵的归宿感,亲切感,舒适感和喜悦感,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通过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环境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很强,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因此教师能否在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上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是很重要的。以前,教师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比较注重童趣氛围和幼儿年龄特点方面,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审美价值,由此就使得环境的布置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欠缺了环境布置的延续性和目的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创设出适合本班幼儿年龄和兴趣取向的基本环境,在这个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增添具有“童心”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选择优美、淡雅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营造富
陈鹤琴先生‘活生活’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一切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也就是说,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他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所以环境的创设为幼儿通过主动活动获得知识经念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能使幼儿的自主活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老师不多加干涉,只在一旁观察,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选择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探索、尝试,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如:小班幼儿在“变变变”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中班幼儿在“玩水”的探索活动中,通过有洞的塑料袋装水、瓶子倒水发现水是会流动的,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了解水是没有味道的,通过搬一搬让幼儿知道水是用手捉不住的;大班幼儿在玩磁铁过程中知道,磁铁能吸起铁和带有磁铁的东西,在进一步的操作中使幼儿理解了很多地方带有磁铁。随着这些形式各异的区角活动的持续开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
幼儿时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各自有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和氛围,如
第三篇: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创设和优化幼儿园的环境。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幼儿为本
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对色彩鲜艳、形象鲜明、新异多变、生动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就应该色彩明亮、谐调,富有童趣,如:户外活动场地色彩鲜艳的大型运动器具,夸张的人物、动物形象等,会使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感到愉悦和开心。我觉得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要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这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针对教育目标,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体现出环境的教育价值。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例如,我们的结构游戏区中的积木,幼儿通
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完美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
二、将目标化于环境之中
幼儿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幼儿认知能力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决定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具体形象的协助,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与环境之中是幼儿教育的独特之处。如:我们在室内外的地面可画上各种图形、谜宫,涂写上颜色或数字、字母。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如在地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游戏,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就这样对照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当表现方式,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同化或者顺应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环境育人细无声的隐性作用。
三、因地制宜,遵循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体现自己的特色,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在此基础上加强环境的管理,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环境进行科学的创设,不断优化。
1、效用性原则
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利用环境设备发挥教育效应。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需服从于内容和需要,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能,将环境创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手段。如:我们为了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将文明礼貌编成了一些讲文明的小漫画画在墙上,当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有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自觉遵循墙壁上的文明行为去做,即使有的孩子一下子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文明,也会有小朋友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这样的环境创设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2、安全性原则
幼儿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在环境布置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幼儿园里的一切玩具、设施都不可有尖锐的棱角,大型玩具要注意高度和地面保护装置。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仅要消除那些明显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还要注意消除那些隐性的不安全因素,注意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例如:我们为了防止开、关门时夹伤孩子的手,就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子装上多半瓶的水,然后在门的上方钉一个钉,用绳子一头系在矿泉水瓶口处,将瓶子吊在门上的钉子上,使瓶子刚好能挡住门的开、关,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开、关门时夹伤孩子的手,减少了安全隐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充分利用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幼儿,从而使他们能在环境创设中,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四篇: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2 年2 月,我园确立的研究课题《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 的研究》作为省级课题的子课题经过半年来的实践研究,在园长带领、全体教师 积极参与下,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第一阶段的目标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现 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思路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和引导。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在所有活动中,对幼儿来说比较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便是区域活动了。《幼儿园教育 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 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 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 发展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是一个 非常好的平台,它非常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创造力方面。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1、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课题实验夯实基础。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和研究规划。
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从“园长--教师--家长--幼儿”区域推进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本着规模由小到大逐步推开的原 则,每班挑选一位骨干教师组成首批实验教师队伍,对课题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制定实验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2)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 人格魅力的基石。面对新课题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 的实施策略,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教师唯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 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3)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详实的课题学习计划,收集、整理 幼儿创造力发展、区域活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即时反思,并于每月 举行一次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目的不是去掌握一定理念术语和时髦名词,而 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念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 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对于扎 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了解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需求与潜能,构建各年龄段 创造力发展目标,为课题研究提供方向。
开学初,我们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新《纲要》中的目标要求,收集各种理论 知识,深入挖掘语言领域中关于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 造力发展现状,并分别提出了园内教师和家长的指导要求,尽量做到科学、具体、可行。
3、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与年龄班幼儿培养重点,有计划、有过程地 进行实践研究。
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经过深入的调 查,我们拟订了几个子课题,供实验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实验教师都能在《目标》的引导下,选择符合自己年龄段特点的班级培养重点,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
总体来看,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方法、程序较为规范,可操作性强,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动态研究过程。幼儿园较注重过程性 管理,期初让教师填写研究对象的现有水平、个人专题研究计划,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幼儿发展目标及具体过程几个方面填写,每月教师都有专题活动记录,并把一月来的研究方法进行小结,每月进行课题研究对象的观察与记录,学期末 再填写研究对象的情况并形成一份个人专题研究总结,课题组会根据这些文字材 料及现场开展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
4、结合办园特色,多角度、多手段地设计班级环境和区域活动并开放活动 现场。
我们吸取幼儿园多年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经验,在学期中进行了班级 环境和区域活动的设计交流并开放活动现场。
5、围绕课题实验方案,进行课题成果展示及研究反思。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各教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一学期来课题研究实验 成果也通过园内展示课、教育随笔、专题论文等形式展现出来。另外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或收获进行了反思,撰写 了教育随笔和专题论文,在课题组活动中交流并积极投稿或参赛。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实验虽只进行了半年,但在园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念强化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态度、情感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1、通过研究,幼儿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虽然目前我们只是刚申报了课 题,实践研究时间不长,但教师和家长都欣喜地发现,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培养 幼儿创造力是可行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确实提高了创造力,习惯得到培养,素 质得到提高
2、通过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研 究,不再是盲目的,形成了研究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主动研究的意识 和比较规范的实践研究行为。
3、通过研究,促进了办园特色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思考
1、调查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科学,不利于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
2、在以后实验研究的每一阶段的中途,需要及时调整实验进度和内容,及时 收集分析统计资料,多思考,多总结。
3、对家长的宣传与指导尚未做到系统性,对形成家园有效的合力不利。
4、关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学习特点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 学习,才能深入到实践研究中去。
5、区域活动设计不够创新,应多收集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开展教师的头脑 风暴,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更有效地实到区域活动中。课题开展半年以来,我们的认识和收获尚处初级阶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加强思考,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有所突破,争取在下阶段研究中有更大的收 获。
一、标题:某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二、总结的开头可以简要地叙述一下自己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或者说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三、介绍一段时间以来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阶段研究任务(一般来说,原课题方案中有预设的)
2、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3、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4、阶段研究活动(为完成这个任务你具体开展了哪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些工作情况应进行梳理和归纳,不能泛泛而谈。)
5、阶段研究成效、成果(这也是课题小结中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即通过研究达到了哪些目标,取得了哪些成效和成果)
6、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7、课题下阶段研究重点及预期成果(1)研究任务(2)研究重点(3)预期成果。
一、课题基本情况简介 1.课题名称 2.2.研究目的 3.3.研究内容
4.时间安排、目前所处阶段 5.二、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情况
6.1、课题研究广度、扩展或缩小,未按计划的原因。
7.2.自开题至中期检查,这一阶段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针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途径和手段,并写清每一步研究工作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此部分要详写,与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区分开)
3.研究重点及研究条件是否有转变,原因是什么 4.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略写)
可从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档案整理、实验教师培训、交流总结、经费管理、激励措施等方面阐述。
四、阶段目标达成情况
自中期检查为止,该课题研究都取得哪些成果。)
第五篇: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
民族艺术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影响
1.少数民族色彩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幼儿对于生长的环境色彩需求很重要,能使他们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生长。调查发现,幼儿偏爱明亮的暖色调系列,能给他们以美的视觉享受。因此,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以诱发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且更易使他们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和借鉴。此外,通过设置明快的色彩对比,还可以使幼儿从中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各少数民族的色彩各具特色,如维吾尔族色彩:维吾尔族的服饰色彩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绚丽而悦目。维吾尔人通过对各种色彩的巧妙运用,大大地增强了服饰的艺术感染力。他们追求的是鲜明、强烈、多层次的颜色。例如,维吾尔族妇女的头巾颜色就异常丰富:有海棠红、荔枝红、绛红、蜜黄、九月菊、水仙穗子、桔黄等红黄系列色,此外还有果绿,水蓝等。维吾尔族妇女常用来制作筒裙的艾德莱斯绸,色彩绚丽、明快,常用翠绿、金黄、黄桃红、黑色等色。和田、洛浦等地的艾德莱斯丝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色彩简洁明快,常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红白、黑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草绿、桔红作点缀,使色彩变化多端,形成了一种色彩互补的审美效应。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其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通过欣赏各民族漂亮的图片,和幼儿一起去发现色彩的美,感受和欣赏色彩的美,引导他们说出各民族色彩的特点等。教师可以直接从民族色彩中直接提取图案色彩,并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去。
2.少数民族图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当中的应用。
图案既具有审美功能,也标志着某种信仰的涵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汉民族的服饰和饰物上发现可爱的小动物图案,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服饰和饰物上,是禁止绘带眼睛的动物图案的,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因此,在引导幼儿探究少数民族图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这些事项,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以更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民族图案。以维吾尔族为例,聪慧爱美的维吾尔人对美的追求转向对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也因为维吾尔族曾信奉过的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对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维吾尔族把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他们以各种花卉纹样,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生活,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建筑之美。在探究维吾尔族图案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接触维吾尔族特色布料———爱的莱斯绸,结果发现全班幼儿都非常喜欢。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理解,“小朋友看见爱的莱斯绸上有什么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像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后得出:巴达木形、石榴形、梨子形等水果类;周期性的链条、锯齿形等多种几何类型。接着,教师再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组合更多的造型,并用扎染的方式制作爱的莱斯绸,且为此创设了主题墙,以不断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实践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对于同样的物体,他们的想象各有不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束缚他们的思路,不能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接受,而应该打破常规,鼓励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样才不会压抑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以实现其思维的有效拓展。
3.利用地方民族节日创设幼儿园环境。
热烈、喜庆、欢快的节日活动环境氛围,不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能给孩子一种愉快、健康的心理影响。回顾各种各样的节日,不难发现,不管是物质上的追求还是精神上的信仰,人们的生活都是围绕着求得生存的主题。生存空间就是生活环境,每一个节日即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民族地区的节日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节日创设宽松、愉快的节日氛围,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墙。例如,天山天池哈萨克族的各种重要节日,包括肉孜节、古尔邦节、纳吾鲁孜节等都是宝贵的哈萨克族节庆的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活动都是幼儿分享、感受哈萨克族节日氛围的好时机。教师与幼儿一起穿上漂亮的哈萨克服装手拉着手、和着欢快调子,踏着节奏的舞步、幼儿不但可以听到乐器声,还可以参与打歌活动,通过为孩子创设了欢乐的节日氛围,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使之在欢乐的节日环境中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萌发其对大自然、大社会、对生活中人、事、物的热爱之情。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很有特点,教师、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民族特色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发挥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4.利用民族乐器和玩具创设幼儿园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初步感知了身边的社会现象,对生活中的民族乐器和玩具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乐器、玩具创设环境,在走廊和室内的墙壁上、在幼儿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挂一些民族乐器,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在区域角里摆放各类民族工艺品,如维吾尔族的英吉沙手工刀、彩绘葫芦、铜器、地毯、哈萨克族的骨制项链、骨制手链、牛角类、戈壁玉饰品等,小朋友们不但可以看到、摸到乐器,而且还能进行乐器演奏,能够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互相说说乐器的特点。这样的环境创设,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了表演创作的空间,创设了轻松、快乐的活动环境。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最丰富、优越的环境创设资源就是地方民族特色,创设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使幼儿从小就开始接触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母语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土地上播下民族意识的种子,为未来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亲身体验有特色的民族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多元文化习得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作者:王美溢 单位: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