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入厕习惯的探讨
如何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入厕习惯的探讨
内容摘要:
刚入学的智障儿童在入厕中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不是随地大小便就是屎尿兜一裤,往往忙得老师直皱眉。经过观察分析智障儿童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厕所与家里的不一样,智障儿童不知该怎么上;二是有些智障儿童在家仍用痰孟,宁愿尿裤也不愿上学校的厕所;三是贪玩忘了说; 四是不会脱裤子;五是觉得好玩而随地大小便。我们在一日生活和教学中让智障儿童自己学会脱裤、穿裤,教儿童正确穿脱裤的方法。入厕时鼓励智障儿童,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儿童。对于入厕困难的智障儿童,我们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在家里让儿童自己脱裤解便,多让儿童自己动手。关键词:
智障学生
良好
入厕习惯
主动入厕
正文:
入厕是特殊教育学校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生活环节,它能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早期对智障儿童进行入厕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增进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智障儿童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从小培养智障儿童的入厕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智障儿童的良好入厕习惯教育是智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障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智障儿童认知水平低,高级心理的调节功能薄弱,加之他们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应急能力差,若忽视了对他们的入厕行为习惯的教育,则会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适应,加重父母的负担,也会给智障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智障儿童入厕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工作,力争把智障儿童培养成一名适应社会、被社会接受的合格公民。
刚入学的智障儿童在入厕中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不是随地大小便就是屎尿兜一裤,往往忙得老师直皱眉。经过观察分析智障儿童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厕所与家里的不一样,智障儿童不知该怎么上;二是有些智障儿童在家仍用痰孟,宁愿尿裤也不愿上学校的厕所;三是贪玩忘了说; 四是不会脱裤子;五是觉得好玩而随地大小便。
自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对智障儿童进行了入厕方面的训练。首先对智障儿童进行了入厕前测,测查的内容包括能否听从老师指令入厕、独立穿脱裤子、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打湿裤子、能否主动入厕等几个方面。根据测查的结果,老师的观察分析,我们找到了原因就有了解决的方法。首先,我们带智障儿童认识厕所,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认识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自己应该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让智障儿童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并挨个教智障儿童上厕所的方法,使智障儿童了解新厕所的上法。其次,及时提醒智障儿童入厕,集体入厕的次数。如,每节课下课由担任本节课的老师提醒儿童及时入厕,并一帮一,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第三,在智障儿童入厕时,教师教儿童脱、提裤子的方法。对于尿湿裤子的孩子,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对于因好玩而随地小便的孩子,则在监督之余运用故事、图片等提醒儿童不要随地小便。
我们在一日生活和教学中让智障儿童自己学会脱裤、穿裤,教儿童正确穿脱裤的方法。入厕时鼓励智障儿童,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儿童。对于入厕困难的智障儿童,我们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在家里让儿童自己脱裤解便,多让儿童自己动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智障儿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班上有一部分智障儿童能够顺利入厕。儿童这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解决后,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田x喜欢上学了、能较大方地跟老师、同学问好,从不会表示、不敢表示到勇敢地向老师提问,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提高,其他生活能力也在提高。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培养智障儿童主动入厕的习惯:
1、我们首先营造一个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
智障儿童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教师应为智障儿童创设一个家庭式的环境,给孩子母亲般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他们会用语言主动向教师表示入厕的需求。
2、以个别交流为主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培养智障儿童的入厕能力。
刚入学的 智障儿童入学时间不长,入厕中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贪玩而忘了说,才尿湿裤子;二是因不会脱拉裤子;三是换了陌生环境不愿在学校大小便。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对症下药”,如对情绪紧张的孩子,多去跟他说说话,经常抱抱他、多鼓励他,从而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对于尿湿裤子的孩子,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并多观察其神色,及时提醒。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小故事,如“明明真能干”,让智障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入厕的方法。,每次入厕后对一些自己入厕的孩子予以表扬鼓励,另外带他们看哥哥姐姐小便等,从而让其他孩子模仿学习入厕。这样,多数孩子学会了入厕后可以一帮一,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入厕,并带动他们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便后记得冲厕所。
3、家校共育,共同培养智障儿童的入厕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了家长的配合教育那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家校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也对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让孩子学习入厕,这样家校一致形成合力,大多数孩子很顺利地学会了入厕。
我还尝试在一日生活中观察智障儿童的入厕情况,把每个孩子入厕的时间与次数都一一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记录,我发现孩子们小便的间隔时间多数在四十分钟左右,而且第一次入厕总是集中在来校时间。所以每天孩子们来校后,我通常先提醒他们去厕所,然后每隔半小时,再提醒孩子们去一次。同时并记录哪些孩子小便了,哪些孩子没有小便,而且还有意识的提醒那些刚才没有小便的孩子及时去入厕。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与提醒,智障儿童们尿湿裤子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的教育在智障儿童们逐渐养成了按时入厕的习惯后,我开始有目的地延长孩子的入厕时间,从四十分钟过渡到一个小时,从成人提醒到孩子自己要求主动入厕。就这样,大部分的孩子在来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养成了较好的入厕习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能有的放矢了。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所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智障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智障学生的良好入厕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在养成策略和措施方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更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作为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就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摸索、研究甚至以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出适合智障学生主动入厕养成教育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之,智障儿童的入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智障儿童的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如何使智障儿童的入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和途径。参考文献: 中国特殊教育网
张文京,许家成等著《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2 3 《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2/10)
第二篇:浅谈幼儿良好入厕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入厕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入厕习惯的培养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点,是生理、心理迅速、连续发展的时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正确的培养就可以为其将来的发展,在其身体、心理、智力和品德等素质奠定很好的基础,因此,入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根据现代保育观为我们提出的:“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不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与护理,身体的保健和养育,而且应使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更加快乐、随意、自主的生活,保育工作更多关心的是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原则,我尝试创设宽松、民主、尊重的心理氛围,对幼儿良好入厕排便习惯的培养。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常规培养,幼儿在入厕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各方面的动作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天气冷的时候,孩子们的衣服开始逐渐穿得愈发的厚、多,这在无意中对原本入厕有困难的孩子们来说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入厕习惯的培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幼儿的自信心。一般不同的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个体差异较为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男孩子不会用正确的姿势解大便;
2.入厕排队等候的时候喜欢大声喧哗、吵闹;
3.入厕后不会随手系好裤子;
4.裤子系好后喜欢绕着教室奔跑、追逐。
针对上述这几个问题,我将在本学年实施以下几项措施以便于正确引导、鼓励、帮助幼儿逐步改掉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1.开设生活小剧场
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必须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加深幼儿的映像,可以查找有关良好入厕习惯的小故事、儿歌等,教师也可以自己编一些相关的故事,从中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入厕。
2.每次入厕前提出明确的要求
有时听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入厕常规,需要教师不断的向幼儿提出要求,强化幼儿正确入厕的意识。那么针对入厕所出现的情况,我列出以下几点要求:
1)学习“小猫任何活动开始前必须向幼儿讲清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入厕作为幼儿生活常规的一部分,活动前也同样需要教师耐心的讲述。由于孩子的记性不是特别好,走走走”,入厕时轻轻走、慢慢走
2)上厕所要排队,不推也不挤,必须站在正确的位置上入厕
3)入厕后要将裤子系好,不会系的也要自己尝试系,然后让老师帮忙整理。
4)裤子系好的小朋友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
3.幼儿入厕时,教师应顾及到每个幼儿
除了要在入厕前向幼儿讲清要求,教师自身也应该做个有心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包括在盥洗室内的幼儿和在教室里的幼儿。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部分幼儿到了盥洗室就会变得很兴奋,在里面又唱又跳,因为他们认为在盥洗室里老师看不见听不到,所以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入厕时尽可能去顾及到全班幼儿,稍不留神幼儿很容易在盥洗室里发生矛盾、碰撞等等,这些后果是难以预料的,也是无法想象的。
4.坚持正面教育。
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还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从正面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在幼儿入厕后,教师可以针对每天不同的入厕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奖惩,表扬入厕习惯较好的幼儿,同时对于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鼓励幼儿学习好的榜样,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只要我们更加耐心、细心地教育,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成为一个能干的宝贝。
第三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智障学生学习效率[范文]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智障学生学习效率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的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
我所面对一群智商在40以下的智残儿童,这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致使大脑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因为这样,所以父母对这些孩子就尤为的溺爱,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多方面的不良习惯。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因此,对于我班的智障学生来说,改正不良行为至关重要。
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下面,就我的一点心得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
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要教育智障学生,必须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对智障学生来说,养成一种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也就不容易于改变。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在家长的支持下,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等习惯的培养。那么回到家以后,就要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再一次进行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一开始一定会比较困难,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学生的进步。经过几学年的坚持,我班学生现在基本上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劳动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加之孩子又是智力有障碍的,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办事靠自己的意识。劳动习惯,同样是十分重要地行为习惯。
我班的这些新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我就要求他们按时到校并打扫教室卫生,教育他们我们的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每天带领学生扫地,冲洗抹布、擦桌椅,冲洗拖把、拖地,倒垃圾等。
刚刚开始,还真是忙得浇头乱额,一会儿要在教室指导丁欣竹如何擦窗台,一会儿还要赶紧赶到水房叫李路文和田国龙如何冲洗拖把,把冲洗后的拖把如何拧干。一会儿还要再赶回教室看看丁欣竹,注意他在教室里面的安全。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学生们慢慢地适应了、接受了、学会了。现在,学生们打扫卫生基本上已经成了定式。每次卫生检查,我都会组织学生们自己说说,为什么检查中没有扣分,为什么扣分了,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从而调动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在教育他们从哪里拿的东西要放到哪里去,不能乱丢。由于家长在家里的溺爱,使得班里的学生非常没有规矩,东西,只要自己喜欢,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要拿。像铅笔、书等。特别是不要将垃圾丢在地上。拿完物品后从不归还到原位,而是随手一放就完事,垃圾到处扔。于是我就在课上、课后不停地嘱咐、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就采用“跟我学”的办法,就是每到我有垃圾时,我会对学生说:我要丢垃圾了,看我丢在哪里呢?同学们回答:“丢在垃圾桶”。需要什么东西时我都会对学生们说:“看,现在我要用粉笔写字了。”然后让他们看着,等我用完了,我会再说:“现在我用完粉笔了,我要把它放回它原来的地方了。”再在学生们的注视下放回原位。一段时间坚持下来,班里的学生很少出现丢东西的现象了。
三、文明礼貌习惯—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
要帮助孩子确立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
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人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人是否具有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容受到侮辱和岐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争取获得好的社会评价。正常人都有自尊心,智障学生也是如此。欲自尊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很难想象,一个丧失了自尊心的人会具有什么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改正学生的不文明语言,三年级时,我坚持每天带领学生朗读并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无论哪个学生出现问题时,我都会细心、耐心地与她先谈心、交流再开导,最后才是教育。因为我将教育放在最后,将谈心交流放在最前面,这时学生往往都会放松心情与你敞开心扉,并虚心接受最后的教育。慢慢地学生们也不再用打骂来解决问题了,班里学生逐渐养成了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品质和一定的独立性。田家伟,她母亲怀孕和孩子出生时均无异常情况。她3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长才开始带他检查,但各项检查结果都是正常。做过的检查有脑图、脑干测试、听力检查,染色体、CT、核磁共振。最后到北京儿童医院确认说是智力发育迟缓。2009年10月14日带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遗传代谢系统和染色体检查,但目前无明确的检查结果。做什么事都没有规矩,而且语言特别不文明,脏话不离口。整天在课上又闹又笑、骂骂咧咧的,也不能跟同学友好地相处。因为她的“野蛮”,班里的学生也很害怕他,不愿意跟他玩。
于是我首先教会她如何使用礼貌常用语:①见到大人要称呼“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②早晨和老师见面时,要说“您早”、或“您好”,不能不打招呼。③当客人要走时,要说“再见”。④当需要她人帮助时,要说“请”。当别人帮你做完事时,要说“谢谢”。⑤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别客气”。⑥当别人向你道歉时,要回答说“没关系”或“不要紧”。为了让她养成习惯,于是每天早上我都会主动地先与她打招呼,让她在我的带动下说出“老师好”,“您早”、或“您好”,放学的时候我都要提醒她说“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等话语。
带领她到同学们的游戏中去,让她感受到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告诉他:“只要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你。我们要多说‘你好’,‘谢谢你’,‘请帮帮我’这样的话,你才是文明合格的小学生,我们要按照《守则》、《规范》里面的条例要求自己,对吗?”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听着她一声声“谢谢”“对不起”,我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地融入到大家的队伍中,我是那么地感动和高兴。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形成更难。在此,感谢各位任课教师的辛勤付出。看到学生们一天天的改变,一天天的进步,我看到了我们努力付出的成效。我愿意为了这些智障孩子奉献我的所有,也希望他们的生活和人生因为有了我而更加美好。
第四篇:班主任如何培养低年级智障儿童的劳动习惯
班主任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教育
文章摘要:劳动创造了世界,改造了自然。班主任对智障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以后走向社会至关重要。劳动能力是智障学生生存的基础。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调动他们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自理自立,长大后适应社会劳动和家庭生活,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关键词: 智障儿童 班主任 劳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要求“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他们能否体面地做人、幸福地生活,关键在于习得在准社会或社会环境中生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低,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是劳动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是最简单的劳动教育。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劳动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必要的良好习惯。让智障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使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长大后适应社会劳动和家庭生活,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日后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生活知识、技能,使其能回归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劳动教育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者和领路人。作为智障学校的班主任,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责无旁贷。具体措施如下:
一、激发劳动兴趣,培养主动劳动意识
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老师机械的说教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渗透,才能培养他们的主动劳动意识,激发对劳动的兴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如:讲故事“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歌曲欣赏理解《劳动最光荣》;念儿歌《别说我小》;利用多媒体观看视频、幻灯片等;做角色扮演游戏,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会扫地擦桌子等基本的劳动技能,通过游戏联系生活回归主题,逐步完善生活和劳动经验。
二、着眼实际生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理解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
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差的,在常人看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智障儿童却往往不能理解和接受。比如擦黑板,正常儿童几乎不需学习就能掌握该技能,而智障儿童要想把黑板擦干净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一件简单的劳动技能需要我们拆分成若干个、智障儿 童能掌握的小的环节,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首先让弱智儿童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例如: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书包,摆好自己的桌椅等一些日常的劳动技能,具体方法是先请能干的学生做一遍,然后老师再示范讲解正确的操作过程,结合劳技课比比谁做得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其次要求学生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在家里帮助父母扫地、擦桌子、收拾碗筷、拣菜等。在学校帮助老师擦窗台、摆桌椅、清扫包干区,定期评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劳动,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三、创设劳动环境,养成劳动习惯。
智障学生经常体验的是失败,所以他们的自信心往往很差,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因此一些老师也会像家长一样帮助、甚至代替学生做很多事。其实,在学校,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智障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很差,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的,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也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些行为举止。因此,师生共同劳动,既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意,又让学生从劳动中得到了学习和锻炼。
每周一次的大扫除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的最好时机。每次大扫除,老师都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干,而是和学生一起干,给智障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他们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劳动中要求智障学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步一步加深难度,并在此过程中适时的多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对学习劳动技能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轮流做值日生,要完成各项工作,像擦桌椅、清扫等,逐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改正一些缺点,熟练劳动技能。其次根据弱智儿童的劳动能力,要求每天到校后把教室内外打扫干净,老师天天检查督促,使学生慢慢地养成天天劳动的习惯,劳动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
四、运用激励机制,反复练习巩固提高,在竞赛中展开并验收训练。
每个人都喜欢表扬,厌恶批评,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在教育训练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表扬。表扬形式可以为口头表扬“你真棒!”、“你做得真好!”“如果再„„老师就更喜欢了!”;也可以从微笑的表情、惊叹的眼神、夸张的肢体语言里表现出对学生的赞美;或者是实物奖励,如在班内设立红花台,有时也可以用食物作为对智障儿童的奖励。值得注意的是,表扬需要一定的过程,由小表扬到大肯定,最后进行奖励,使激励机制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智障儿童掌握一项生活与劳动技能后,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比赛来加以复习巩固,通过比赛,增强了智障学生的荣誉感,在得到表扬后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通过竞赛学生得到反复练习,起到一个复习和检验掌握情况的作用,生活自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五、注重个别教学,各科知识相互渗透,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网络。
六、家校合作共同强化,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为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学习更重要。孩子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有智障孩子的家庭中,家长常见的有两种表现:要么一切都包办代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都俱备;要么觉得孩子没有什么培养的意义,学不学都无所谓,会不会更是不考虑。因此,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班主任首先与家长联系,使家长认识到培养智障儿童爱劳动、会劳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家里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做些小家务,由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家长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这时,家校配合是关键。通过家校联系,班主任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提高了家长的信心。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正确面对这些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采取多种积极性的策略,促进教师与这些智障儿童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的信心,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爱感召智障儿童,用心经营,有爱无碍。要使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劳动技能水平得到真正提高,还需要我们继续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茅于燕 《重视弱智儿童的劳动教育》 贵州日报 2000年 陈淑兰 《我们是怎样进行劳动教育的》 江西教育 6
年11期
1981
第五篇:关注留守儿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留守儿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儿童时期是人生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中缺少关爱监护,使其心理人格难以健康成长。孤单、失落,内心自卑封闭,性格脆弱或任性叛逆。他们不服管教,自制力差,有的甚至染上打架、赌博、吸烟的不良习气。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的甚至厌学,成了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学生”。留守儿童年龄小岁,父母在外打工,自从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学习习惯差,还经常逃学。老师教育、同学帮助都收效甚微。我仔细分析了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常规较差,缺乏良好的课堂学习的习惯、作业正确率较低,效果差、课前准备不足,缺乏基本的自学能力。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1、作为长期留守儿童的他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上课思想抛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而在家中,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2、在教师方面,“唯分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差等生的态度难免显得粗暴,特别是对差生中不服从管教者尤为突出。体罚学生的情况在所难免,且他不接受批评教育,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他在家受到的监护力度不够,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冷落,于是逃学,旷课。
3、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他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往往只关心学生智的提高,却忽视了对其德、体、美、劳的关注,致使他思想散漫,体质下降,不服从管理,自以为是。“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针对留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并以身作则,促使孩子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一)培养留守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教师要严要求、常督促,做好留守学生的课堂常规管理工作。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培养留守学生勤思好问习惯,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留守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及时鼓励留守学生主动质疑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留守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培养留守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
(二)培养留守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端正留守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留守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教师用统一的书写要求规范全体学生的作业,要求全班学生一致,不合要求的要重做。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重视书写,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三)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研究,我们归纳整理了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自学习惯的“四法”: 1.指导自学法:在留守学生自学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沿此方向自己探索,从而获得新知。
2.操作自学法:让留守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从而获得新知。
3.模仿自学法:在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同类知识过程,然后让学生模仿,自学。
尝试练习自学法: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练习新知。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学习上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当然这些习惯也对他们的一生也是受用的。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须在长期的教学法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观爱,更多的鼓励,用爱心去包容他们,也用爱去教育他们。
二、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孩子在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据调查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孤独感强,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不能主动学习,没有主动看书、预习、阅读的习惯,常违反纪律,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做家庭作业,逆反心强,做事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差,怕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弱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落实常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整洁、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我们要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在每天当中认真督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2、要“善念紧箍咒”。对于一些意志力较弱,自觉性较差的儿童,我们不妨多提他(她)的问,让其怕出“洋相”。没有认真做作业,我们就要他重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就要严肃批评,提出一定的警告,等等。
3、要“特事特办”。我们在备课的时间,在想到要“因材施教”的时候,就要更多地想到这些留守儿童,想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就要多准备一份“情感快餐”给留守儿童。我们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应多给留守儿童几句关心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感到父母的温暖好像就在身边。
(二)要把课外作为关键。从周一到周五,留守儿童可能做得比较好,但到了周末,就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又回到了“解放前”。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变质”的情况,往往就是在课外,所以课外是关键。很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课外的习惯问题,课内的努力即将冰消雪融、前功尽弃。怎么办呢?
1、是要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不能让学生在家里长时间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没有一点学习压力。否则他们不是钻到游戏厅里去,就是会“吃饱了没事,学坏”。
2、是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要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到留守儿童学生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往往能够有更大的发现、更多的启示、更新的思考。
只要把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他们就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三,对留守儿童要多赏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待人发掘,而这些平时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赏识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意识的捕捉这些孩子一丝一毫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老师要多和他们说声“你一定行!”,给他们以自信。对于懒惰的孩子,找出他们的兴趣,委以重任。对于做事拖拉的孩子,限定他做事的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后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在关爱和信任的氛围里逐渐树立自尊和自信。
总之,只要我们把留守儿童时时放在心上,处处关注他们的生活点滴和行为习惯,把学习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像滋润万物的春雨一样,把他们培养好,让他们更加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关注留守儿童学习
张 庄 小 学
2015.9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