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来源:汜中 时间:2006-12-28 16:29:15
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相荣富 225819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信息技术在化学课程中扮演的角色愈显重要,本文通过对化学教学案例的设计,提出了新课标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标;化学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
新课程的理念: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这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基础教育毕业生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作为基础教育应培养的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吸收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创设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并引导学生有效主动地建构知识。
由此可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教学也是一个科学系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渗透到化学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中,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形成一
个有机整体,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使教学效果发挥最大效应。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再是通过被动接受结论的方法来获取和积累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信息技术在图、文、像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激活课本内容,让静止变活动,让抽象变具体,让微观世界变为宏观世界,将外部资源引入课堂。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大量的图、文、像素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景等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获取和积累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对化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但如果信息技术使用不恰当、不合理,甚至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实质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主体,主体是课程,信息技术只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手段。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了信息技术而应用信息技术,比如为了课件美观,使用大量艺术字,丰富的色彩,为了媒体运用的完整性,不考虑学科特点和规律,大量使用图片素材、动画等。这样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歪曲了新课程目标,丢了主体,再精美、生动的信息技术也成了一个空壳,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使教学模式机械化,最终导致方向性错误。相反,如果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臵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思维,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作用
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学生采用何种学习形式,这是教学方法的内涵。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精心设臵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但往往在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同时容易忽视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积极意义。
(1)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化学实验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一些危险的、有毒的实验、难度较大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甚至是难讲、难理解的微观过程等,如果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来,确实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代替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就会淡化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在介绍氯气的气味时,就不能因为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害师生身体健康就省去让学生闻气的环节,而简单用课件演示闻气方法,告诉学生氯气的气味。再有,一些现象本来就很明显的实验,比如钠和水的反应,就应该用实验事实来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不能硬要用多媒体技术来代替。
(2)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板书
现在许多教师喜欢用课件的版面来代替黑板,对于化学的教与学来说,在很多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黑板,特别是方程式的书写、计算过程的正确演示、解题过程的逻辑推理等,板书的作用都强于简单的投影,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过程的掌握,而不是结论的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代替板书。
3.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将生活当中的现象拍成图片或短片引入课堂,或通过网络搜集一些生产中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篇: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
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
段凯伟郑州四十七中
一、本主题所包括的内容如下:
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燃烧、缓慢氧化与爆炸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化学与社会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钙、铁、锌等元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 化学物质与健康生素等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对人体
健康的损害
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
大气的污染与保护
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二、本主题的知识特点
本主体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生活与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煤、天然气(沼气)、石油及其产品汽油、煤油、石油液化气等化石燃料,酒精、氢气等新型燃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化肥与农药; 空气、水、金属等资源。涉及到燃烧、缓慢氧化(金属锈蚀、呼吸、食物变质等)、爆炸、生命(食物与营养、疾病与医药保健)、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水、土壤、白色污染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水、金属等资源)等现象与问题。教材以大量的篇幅、丰富的资料、生动的图表、多样的活动设计来呈现这些内容。用大量具体的事实来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各种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习完本主题内容后,学生能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重大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自然和社会 1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本主题的根本功能和主要目的。
三、本主题知识新旧教材的对比
从内容上来看新教材设计的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更丰富、更新颖、更突出、更具有时代特征、更贴近生活实际。譬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涂料”、“粘合剂”、“食品添加剂”、“胶体”等内容陈旧、相对远离生活的内容,添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合成材料、食品与营养保健等贴近人们生活、内容新颖的知识,并且把这部分内容加以充实,放在某个课题甚至列为某个单元来进行研究,使本主题知识在整个教材中特别突出,而老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以“选学“形式,或者在某些章节的篇尾一带而过,并且内容单薄。在新教材中又添加了较新的科技信息,如可燃冰、乙醇汽油、足球烯、纳米碳管、导电塑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所以本主题内容充满时代气息。
新教材中本主体所设计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形式多样,如参观、调查、试验、观察、讨论、交流、观看录像或展览、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和信息、写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及课余活动,学生所涉猎的知识就远远不止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将更广泛,而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而老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则很单一(主要为选学和家庭小试验),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老师讲授,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扭曲了教与学的关系,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教材功能和教学目的上看,旧教材的设计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培养,所以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新教材通过翔实生动的资料图表、丰富多采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发展。确实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科学方法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四、主题所涉及内容在中招考试中出现的题型、题量与难度
因为本主题对认知性学习目标要求不高,大部分知识知道、认识、了解即可,在中招考试中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但随着新课改实验区的展开,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化学,形成了科学的认识与观念,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热爱化学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简答题大多为应用性、开放性的题目。在中招考试的典型题目如下:
如选择题(2003年广东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B.羊毛、棉花、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C.焚烧聚氯乙烯会造成环境污染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填空题(2004年哈尔滨中考试题)水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你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水的用途。
(1)生活:(2)农业:(3)工业(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简答题(2003年安徽中考试题)最近两则新闻报道引起我省人民广泛关注:①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伤亡。②2003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明年安徽省将用到优质廉价的天然气。⑴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⑵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⑶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在列举出生活中另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由以上中招题例可以看出,题目构思新颖、信息量大,充分体现了知识的时代性、生活性、实践性、灵活性与开放性,但并没在知识的深度上做文章。因为本主题的内容与生活、生产、科技、大自然密切联系的特点,决定了在考试中设置的背景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以时事新闻(如安全事故、重大工程等)、科技信息(如钠米材料、人造金刚石、飞秒技术)为背景,也可以以生活现象(煤球、蜂窝煤、铅笔芯的标号、燃烧、缓慢氧化、各种环境污染等)、生产新技术(绿色工艺、绿色食品、绿色销毁、治污措施等)相联系。
五、学习本主题内容的方法
因为本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主要集中在某些单元与课题,也有少量分散在其他课题,在学习时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所以在学习时要善于总结,将每课题的基础知识彻底搞清楚后进行整理,并随所学内容的增加,将更多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譬如说,前边了解了空气的成分与污染,在以后学习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时,应能将它们归为空气的污染现象,并能从产生各种空气污染的根源、造成的恶果、遏制污染的措施等多个角度来总结,加深对空气污染的整体认识,并且随着知识的丰富,能将其与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污染现象进行整理,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环境污染的现象。
在此基础之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生活中、生产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化学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关心时事新闻中出现的与化学有联系的有关问题,并尽量用化学知识来认识这些问题。譬如说,理解了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要能用这
些知识解释煤球、蜂窝煤、沸腾床燃烧技术的原理;理解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能用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在生活学习中,自觉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来行动,摒弃恶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说,学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后,要养成科学安排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学过了燃烧与灭火,要能使用灭火器,能在火灾中逃生。这样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巩固了基础知识,也深入体会了化学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了科学素养。
第三篇: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16卷 现代教育技术 Vol.16 2006 2006年第5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5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陈仕品 何济玲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四川南充 637002 【】本文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分析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探索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的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6)05—0009—03 *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及世界其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关系到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本文旨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求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商讨。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3]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首先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人存在着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1983)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 [2] 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
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1.多元智能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最好的诠释。”[4]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21世纪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多元智能理论强调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从而实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及创造新产品的能力。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 理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
﹡基金项目:
1、四川省教育发展中心项目“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研究”(川教函(2004)392号)
2、西华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起动项目(2003-6)收稿日期:2006年2月27日 9 是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理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途径。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方向。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而在多种智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优势智能的发展,从而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因材施教,提倡个性化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以学为中心一致。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即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四要素之间的地位与作用。
3.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在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中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要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形成“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既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中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优势智能的“个性发展”,从而培养多种多样的复合型人才。4.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信息技术的系列功能特点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平台。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于提供的认知材料,由于出现的形式不同,认识和理解的速度也不同,只有当学生对所呈现的材料与呈现的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5]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必须建设适应多元智能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加德纳对课程教学的建议指出:“有关内容可以由多种方式展现,如教师、书籍、软件、硬件或者其它媒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以上展现模式的选择,导致了所得到的教育经验成功与否。历史课可以有语言、逻辑、空间或个人理解的模式来教学,甚至几何教学课堂也可以用空间、逻辑、语言和数字等方式的能力来实施教学。”[6]因此,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多元智能的分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与不同类型智能发展相对应的教学资源,比如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三维空间物体模型辅助立体几何教学,播放历史记录片辅助历史教学,利用多媒体实现英语口语的情景教学等等。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多种潜在智能,通过基于活动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5.结合学科特点,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途径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1)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由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建构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多元化发展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差异性和独特性。在
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应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并有利于发现、展示和促进发展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在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平等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样化的人才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方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2. 创建新型 “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 10 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需要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稳定组合。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支持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如探究学习模式、专题研究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等。其中,专题研究模式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被广泛应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7] 6.建立多元化“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重视评价的情景性,主张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
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提倡“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在实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和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重视个别化智能的发展,通过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指导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创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新产品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认真探索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指导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多元智能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 究.2004,(3):7-11 [2][6][美]H.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 出版社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4 [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06页
[5]马蔚.创设游戏环境发展多元智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 考.2003,(9):52 [7] 安桂清.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研究性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重要的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s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Chen Shipin He Jil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the essence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then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explores the way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und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urriculum guided by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onstructivism, which has advantage to promote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o raise the ability of solving actual problem and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Keyword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s, Constructivism(上接第47页)
Research of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emantic Web Li Yanfei1 Wang Xiaodong2
1、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has its own advantages.But as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it also has disadvantag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once the technology of 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 was applied to the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the system will possess semantic meaning, which can communicate better with students, elevate students’ study efficiency and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in study.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finally put forward a model of the distant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emantic web.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Ontology, Semantic Web, Agent 11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理念的提升。
本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课程 教改 创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它能把浩瀚知识海洋中的有用信息及时地汇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为学生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用的信息,这些都是手工劳动不可能完成的,只有计算机高速准确无误的计算能力、海量的存储能力以及快速的传播能力,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把丰富多彩的知识利用动感画面传授给学生成为现实。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一、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1.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具有活的灵魂。如果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只能是 “新瓶装老酒”,大材小用,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可以说在大家都掌握了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以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应用价值的大小,提高了设计、技术人员的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2.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种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计 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性。
二、发挥信息技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1.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2.信息技术在使用上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这就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其价值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信息技术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如果没有这种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3.信息技术的集成控制性,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意识的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学时,这也是一个教学创新点所在。4.信息技术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 载体不在是单纯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5.信息技术将带来课程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发挥信息技术中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
1.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单一的和千篇一律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线性结构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联想思维能力的发挥。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形象的抽象的、逻辑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色彩、质感、声音、数字的,也可以是几何的、静止的、动态的、还可以是多种组合的。
2.信息技术的采用在课件研制和应用上真正考虑到设计和发挥信息技术的内在特性,决定了教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及水平和质量。培养较强的信息化意识,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多媒体化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实践,其教学效益、学习质量、智能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3.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提问、课堂反映,方便快捷地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在信息化和交互化特性的支持下,可以变得多种多样,如演示型、讨论型、导航型、咨询型或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融洽。
四、发挥智能化交互的特性,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1.交互性是信息技术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信息技术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信息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信息化教材的应用价值,能否被其它媒体所替代,能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相当比例的信息化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宽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 意义是可改造、可创新,具有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能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2.运用发挥信息化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课、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五、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学设计和教改创新
缺乏科学合理的、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使教材不能合理应用,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种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利用信息资源选择发挥多种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 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信息化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信息技术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信息化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信息化教材。5.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课程目标,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
总之,要针对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每位老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同时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技术,才能把它灵活地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文献:
1.严莉、赵呈领 《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
2.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中心 官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3.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
章慧敏、付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8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原则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原则?
答:
(一)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
(1)设计理论
要体现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指导应注意:
①调教与学的结合②视学习环境的设计(情景创设、协作学习、信息资源)
③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
④重视可操性
(2)本主义学习理论
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应体现特点:
①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
② 学习动机的激发
③ 学习主动性的调动
④ 写作学习的设计
(3)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
运用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在网络课程研究中应注意:
① 科学选择和设计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② 在就收学习中恰当确定先行组织者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其四要素是“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应体现特点:
① 情景创设
② 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
③ 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
④ 着重协作、会话
⑤ 知识的意义构建过程的体现
(二)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不是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而是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在实践中应注意:整合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能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和现象来代替实验。计算机模拟可用于以下几方面:
① 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通过模拟将“现象”放大。
② 严重污染、较危险的,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
③ 微观概念及微观结构。
④ 错误的实验操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⑤ 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
⑥ 反应速率较快或较慢的实验。
⑦ 研究性学习。
⑧ 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三)以学生发展心原则
当前教育理念的主流是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育是全面的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符合教育新要求,要以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蓝本,以保障学生得到发展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