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

时间:2019-05-12 23: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

第一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

课程论文要求(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了解一些简单密码系统的加密和解密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能够设计一些简单的密码,并用来加密和解密 实验内容:

1、给定一段英文

Don't let anyone steal your dreams.What do you need, what do you want, Just do it!

1)自己设计一个单表密码表(明文和密文的对应规则),对上述文字进行加密和解密。

要求:写出你所取定的密码表、加密和解密的程序(程序设计语言自选)、和加密解密的结果。

2)选用自己姓名的汉语拼音作为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对上述文字进行多表加密。

要求:写出你的密钥、加密程序(程序设计语言自选)、加密结果。

3)选定一个整数可逆矩阵作为Hill2密码的加密矩阵,对上述文字进行加密。

要求:写出你所取定的加密矩阵和加密结果。

4)除上述加密方法以外,自己设计一种加密方法,对上述文字进行加密和解密,并说明加密解密的原理和理论。

2、写出你学习数学实验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提示:内容可以包括你对这门课程学习体会;或者这门课程中某个实验的学习心得;或者你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意见或建议;或者任何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想)

实验要求:

 作为结业小论文,本次实验必须写成论文的形式完成,论文标题自己定。 为了叙述连贯,可以在文中加入一些各种加密解密方法的理论介绍,和你对这种加密解密方式的评论。

 整篇论文要求条理清楚、结构清晰。

 论文结构和格式可以参考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格式。

 论文可以手写,也可以打印,若是打印稿,请将论文电子稿以附件方式发送至邮箱

feiwl@126.com(邮件主题注明“数学实验课程论文”,附件以“专业+学号+姓名.doc”命名。)

论文上交时间:第17周周五前统一上交,过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考试,不给成绩。

若前面的实习报告没有全部上交的,也一起上交。

第二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_实验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需求分析实验(实习)日期2011.3.20得分指导教师 李振宏专业年级班次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所选题目相关需求的分析,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2.掌握需求分析相关文档的组织规范;

3.完成一个小型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二、实验准备

1.熟悉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2.对所选题目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调查与分析

三、实验要求

完成所选题目的需求分析,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1.项目背景

2.任务概述

2.1产品的描述

2.2用户的特点

2.3实现语言

2.4限制与约束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3.1.1功能构成3.1.2功能描述

3.2性能需求

3.3输入输出要求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3.5故障处理要求

3.6其他专门要求

4.运行环境规定

4.1用户界面

4.2硬件接口

4.3支持软件

4.4通讯接口

五、试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了解了SELECT语句的实际应用,知道了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ELECT语句进行简单查询的方法,并且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第三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一、时 间:2018年6月20日

9:00

二、地 点:东苑体育馆

三、主持人:王尧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四、议 程:

播放VCR、大学生艺术团合唱《一生有你》,四块大屏同步直播;

1.主持人介绍主席台就坐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介绍参加毕业典礼的各学院毕业生、家长区嘉宾;

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开始,起立、奏唱国歌; 3.李北群校长致辞;

4.管兆勇书记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5.教师代表为毕业生赠言;

6.校友代表寄语;7.毕业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抒怀《南信时光》; 8.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

9.难忘师恩: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

10.校工作人员宣读学位授予决议;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北群校长颁发博士学位证书(一楼证书颁发区);(播放校歌MV,大艺团同步演唱校歌)

11.校领导、各学院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颁发学位证书;毕业生按学院依次到证书颁发区领取学位证书;

1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结束。

第四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创新大会文件

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牛生杰

2006年12月16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报告的题目是《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4月和7月,分别召开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要求把我省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实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贡献。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校成功实现了规模发展,由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成功完成院系建设,建立了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框架。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校“十一五”期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中国气象局、江苏省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颁发校科技进步奖和人文社会科学奖,表彰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高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学校“十一五”规划,研讨、修订我校科技工作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十五”科技工作目标。

“十五”期间,我校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省部级项目68项,项目经费达到2400万元;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国际奖励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多人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出版专著78部;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有了较大增长,论文被引次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质量明显提升,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校大气科学学科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云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应用气象、大气遥感探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光电子探测技术、3S技术应用、应用数学与统计数学、环境科学、过程控制、应用化学、图像识别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校体育教学拓展等研究方向。

2、有力支撑了学科建设

在优势、特色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新兴学科和人文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科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受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十五”期间,我校共增加硕士点11个,博士点3个。“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应用气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是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005年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零的突破。

3、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全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资助4项,《气象学》、《大气环流》等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499人,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

4、进一步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十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和职称结构的优化,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五年中,共有36人晋升为教授,67人晋升为副教授;有9人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4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0人入选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其中学术带头人培养人员8名),4人获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

“十五”期间,我校93%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作为主持人争取到的;90%以上的科技论文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撰写,100%的获奖科技成果都集中于这批优秀人才身上。可以说,“两高”人员为我校“十五”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是快速提升我校科技竞争力和科研水平的关键。

5、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条件建设

“十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科研平台,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显著改善了科研条件。

2004年,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气象卫星与雷达遥感探测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信息安全工程中心的建设,以及SGI 128个CPU的大型计算机、EOS/MODIS接收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广大教师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构建了优质科研平台。

6、进一步规范了科研管理

“十五”期间,学校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制定和修订科技管理办法9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2006年学校加大了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组织力度,申报课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课题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申报项目的资助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6年全校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60多项,获校外资助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其中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的一年,并且资助领域从以往的地球科学学部向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拓展。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中国科协重大科技政策招标项目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无论项目级别、数量和经费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首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20多人,其中教授6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学科门类较齐全,有利于组建创新团队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但目前我校实际承担的科研项目以传统优势学科居多,新学科、交叉学科承担的项目偏少;部分学科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团队相对松散,整体攻关能力和重大项目的承揽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满足学校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何不暇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科研规模亟待扩大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中,经费超过50万元的课题只有6项,只占总课题数的2%。横向和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比例偏低。从承担课题的级别和经费来看,与我校的发展要求和在宁知名高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1-2005年,在宁省属高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9项,我校仅有19项,居第10位。全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均亟待增加。

3、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两项中心工作,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由于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比例还不够高,研究经费相对偏少,本科生毕业论文中

属于研究型的论文比例较低,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还不够显著。

4、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学校科技活动的增加、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目标的提升,急需建立校院(部)两级结构优化、服务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完善科研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5、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

“十五”期间,学校实现了规模发展,教学任务较重,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科研政策主要以激励为主,还没有建立和实施科研业绩的量化考核办法,教师的科研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定地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的动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加速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使我校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一)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目标是:“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形成“人人想科研,人人争项目,人人谋创新”的校园科技氛围。

1、科技工作“上规模”

“十一五”期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要承担至少一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全校每年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项目20-30项、横向课题20-30项,横向项目经费数占总项目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到40%-50%。每年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在30%左右。SCI刊物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比“十五”期间翻两番。

2、科技工作“上水平“

力争建设1-2个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0个左右校级优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1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3项。

3、科技工作“上层次”

力争牵头承担1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或“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将江苏省气象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建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同时建设一批校级研究型实验室;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增强联合攻关能力。

以引进6个学院院长为契机,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评选校级优秀创新团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项目申报、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不断加大校科研基金规模,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科研预研,为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奠定基础。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型实验室并向全校开放。

3、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校内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择优支持。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积极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举办暑期研讨班;继续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建立学术报告制度。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做一场学术报告;每个学院每年至少聘请20-30位著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5、完善、优化科研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鼓励多出精品著作,促进学术繁荣。制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研经费总量的快速提高。

6、建立健全科研业绩量化考核办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7、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好、管理水平高、发展模式新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8、实行科技项目申报前的预评审办法,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申报前,应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预评审,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9、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重点做好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结、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做好科研成果评审、鉴定、登记、评奖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10、建设科研管理自动化服务系统,加速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11、建立校内外高层次专家信息库,加强联络、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我校科技工作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

12、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打造学术品牌。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完善编辑部管理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提升稿源质量,改善办刊条件,提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办刊水平,积极申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大气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打造学术品牌。

老师们、同学们: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五年;是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升格后重新定位、建设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五年。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是我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五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财政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我 国 财 政 收 支 分 析 实验(实习)日期 得分 指导教师 杨艳艳 系 会计系 专业 会计学

年级 班次 姓名 学号

[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手段和技术模拟实验经济参数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完整而清楚的陈述实验操作过程,要求理论逻辑和实验逻辑关系相一致,基本结论明确,分析说服有力。

3.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体现实验内容要求,描述基本结论及相关变量关系的详细分析。[实验内容] 利用经验数据,使用Excel软件,分析验证财政收支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使学生加深对财政经济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理解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要求学生掌握财政税收与GDP增长、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计量分析方法和软件。

利用我国的经验数据、使用Excel软件估算与分析我国GDP增长与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1990-2010年间的财政收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等数据,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并以相关的图表配合文字说明。分析我国二十多年来的财政收支的总体变化趋势,[实验资料]

[实验原理、方法] 根据《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利用经验数据,对课堂理论教学中的结论加以检验和证明。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课下上机操作,掌握相关问题的分析及计算方法。[实验步骤] 1.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依据老师课堂的演示操作收集相关的原始数据。

2、根据分析的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在实验报告里要详细说明数据的是如何处理的。

3、利用Excel软件计算相关的指标,包括财政支出增长率、GDP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名义增长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GDP名义增长率、GDP实际增

长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4、利用Excel软件,根据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绘出直观的图表,同时配合文字来说明,分析我国二十多年来的财政收支的总体变化趋势。

5、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试验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操作情况,在阅读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测评,[实验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体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年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体制变革使得财政体制的变动更为剧烈。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比重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1992年中共十四大和2002年中国十六大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经济的发展,财政收支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

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国民收入从1990年的18718.32亿元逐年增长到2010 年的403259.96亿元,特别是近几年增长较快,2010年收入比1990年收入增多了384541.64亿元。

中国GDP总体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2010年GDP 增长量高达61858.48亿元,但是1994年至1998年,2006年至2008年增长量有下降趋势。

名义GDP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而实际GDP是参照一个基期进行换算的。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实际GDP更有价值,名义GDP不考虑通货膨胀。所以1994年名义GDP增长率达到 百分之35以上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率的结果,名义GDP增长率起伏较大,而实际GDP增长率呈起伏较平缓,更具有说服力。

1990年至2010年之间,财政支出总是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适当的财政赤字对经济有益。从财政收支增长率来看,有的年份增长快,有的年份增长慢,而且在1994 年前后几年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如果与GDP 增长率变化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在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基本大于GDP 增长率

与财政收支实际增长率一样,1990开始,财政支出这名义增长速度总是大于财政收入名义增长速度。2007年两者皆达到最高点。

财政收支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1990年至2010年之间,除了2007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之外,财政支出均大于收入形成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事财政收入增加多少。1990年至1999年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基本大于等于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且两者变化幅度不大,1999年至2004年,09年至2010年之后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与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急速下降,2009年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达到最高,1999年财政收入增长边际与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都形成高峰,2003年-2007年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小于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则说明有国家财政有结余。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即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事财政收入增加多少。

1990年至2010年,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均大于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说明国家鼓励消费,出现财政赤字。90年至95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皆有下降,主要是那几年的高通货膨胀造成的,高通胀必然伴随资产价值的重估,资产价值的重估不是必然伴随税收的增加、或者不是同比例增加,前者要远高于后者,造成财政收入,支出占GDP比重下降。95年之后,两者兼平稳上升。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而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从图上可知,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与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一般相差不多,基本均衡,但是1999年两者弹性系数皆达到最高点。2001年至2001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小于财政收入增长系数形成结余。

总结,1990年至2010年,我国GDP呈逐步上升趋势,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好相对稳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紧张和经济稳定的增长,加上积极鼓励政策,财政收入也随着GDP 的发展逐步在增加。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是

与1996年开始停止下降的,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1998年-2002年5年间额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超过一个百分点。2003年转向稳健财政政策,随后几年虽然财政赤字逐年压缩,但是同时财政收入增长率却不断上升,因而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任然是上升趋势。特别是2009年由于骤然增加的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弹性系数上升2.51,边际倾向高达50%,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大。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的原因分析1.对财政收支绝对数增长的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30 年中GDP 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财源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其次,价格变动也是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财政收入会同比例地增长,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另一方面,我国采用了累进税制,“ 档次爬升”效应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也会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以“ 瓦格纳法则”最为著名,之后,又有皮考克和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和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则的经济发展阶段。此外,还有从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的,如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假说和选举权扩大增长论等。以上各种理论对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长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不能解释全部原因。

下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论文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日期2013.11.15得分指导教师张康宁 系公管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9班次1姓名学号一、初步调查的目标 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馆文案 一、序厅 (一)前言 (二)领导关怀:党和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接见我校师生照片 (三)历史沿革(从1960年说起) (四)历届领导(正职领导照片)、正副职领导任职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学术交流与暑期培训活动管理办 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团体、学术交流和暑期培训活动,活跃组织或参与学术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管理办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校科研项目的管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提高科研水平,实现科研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更好地肩负起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转正申请书

    转正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性别男,籍贯***,民族汉,****年*月*日出生于********。现在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共预备党员,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2012年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2011级财务管理指导教师:朱晓东 实验一:本实验素材(Excel 1)中提供了一个有关商店和区域销售的数据库,记录了每周在不......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2-2)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1. 要 求:按附录要求的格式,统一用实验报告纸,手写体,字数要求在2500字以上。2. 格 式: 1题目(自拟) 2作者 3摘要 4关键词 5引言 6正文7结论/......

    20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初试天气学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天气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5 科目名称:天气学 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 目标: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天气学)主要内容是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