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通过对比诵读走进作者心灵
如何通过对比诵读走进作者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初中阶段每一单元后都遴选了名家的篇目进行诵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学生的积累、阅历都不够丰富,对蕴含的感情没有太大的感觉。学生应通过诵读方式的改变,诵读才有效率,才能走进作者心灵,才能深入持久。【课例片段】 《乡愁》
师出示自己写的《乡愁》:对比赏析,品味乡愁。
师:老师写的《乡愁》和余光中的《乡愁》哪个更好?说明理由。男生读《乡愁》,女生读《乡愁》改写。
《乡
愁》改写
小时候,乡愁带着悠悠的牵挂,聚焦在母亲的视线中。
长大后,乡愁裹着涩涩的愧疚,飞落在新娘的花窗外。
后来呵,乡愁蒙着浓浓的伤悲,守护在母亲的遗像前。
而现在,乡愁载着长长的期盼,定格在海峡的天空上。生:我认为余光中的《乡愁》好,因为余诗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特定的意象表达出来作者复杂的感情。师:你能说说什么叫意象吗?
生:简单点说就是将抽象的感情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老师的意象选取的是视线、花窗、遗像、天空,没有原诗的典型形象,但也不错。生:原诗读后仿佛有四幅形象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师:你能将这四种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体会其中的不同。师:你们还能说说哪个好,并阐明理由吗?
生:原诗用“这头”“那头”,看似平常却能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到广阔的时空中,给我们无尽的想象。而改诗虽词语丰富一点,但没有这样的效果。
师:你能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包含深情的朗读,将平常的句子所蕴含的深意读出来了。师:还有谁说?
生:原诗用了“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词语,这些词语看似轻描淡写,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情怀,特别是“浅浅”用反衬手法,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作者的赤子情怀。而改诗叠词的运用虽然也较好,但没有这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艺术效果。
生:原诗还运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数量词,不仅准确的表现了物品的形状,体现出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课例评析】
一、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有着十分传神的语言,那么如何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妙处,从正面试着赏析是一种方法,但我认为这种方法不是太深入,而通过比较赏析的方法能很好的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如文中叠词的运用,数量词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妙。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诵读比较,细心体会,这样让学生确切的走近文本,走入文本,体会到经典篇目用词的魅力。
二、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构思的巧妙、不入俗套
诗中构思的巧妙集中体现在四个有代表性的意象上。但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到。让学生通过比较改后的诗,然后诵读知道这些意象的选择看似平常,实则作者煞费苦心。虽然是在短短的20几分钟完成,其实是积作者一生积累。通过讨论探究,理解这四个比喻的精当,理解到这四个意象的不可替代。
三、在比较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伟大
这首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由此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愁。特别是到了第四节诗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窄窄”更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样,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
好的课堂应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采用通过比较让学生主动发现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真正的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二篇:走进作者心灵 感悟慈母情怀5
走进作者心灵 感悟慈母情怀
──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语文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感悟文字魅力的场所,语文的教学过程也应是师生情感滋养的过程。
本节课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走进一位作者,走进一个心灵纯美的世界。感悟慈母情怀。在三个层次的读中,使学生行于文字,情动于中。整合《慈母情深》和《秋天的怀念》,给孩子创造一个主题下的平台,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是学生与文本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对话。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通过角色换位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拜之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慈母情深》
(一)创设情境,语言激情。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学生轻唱。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
听着这歌声老师想起了一段话“花开花谢几度秋,滚滚江水向东流,人生世代新换旧,唯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天长地久至死不休。”
[以音乐烘托情感,教师语言激情,使学生走进情境,在母爱的注视中走进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课文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品读鉴赏:
1.走进作者,用敏感的心描文字之“像”。
合上书,回忆课文,捕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镜头,读出你的感受。[捕捉文本,走进文字表象。]
2.走进文字,用细腻的心品文字之“味”。
[品味语言,指导朗读,读中升华情感。] A.重点词语的品析 B.再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令你感动的原因。交流汇报。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及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以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B 引入材料,体会生活背景,感受文字情怀。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母亲每月27元的工资,平均每天多少钱?而我却一次向她要一元五角钱,要她辛苦一天也挣不到的一元五角钱,带着你此时的感情再读这一幕幕镜头吧。
C 配乐《睡莲》再次激情,在音乐中师生共读每一处感人的镜头。让画面流动于心,让情感流泻于声。[审读赏析感受文字熏陶。] D 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我不忍,我多想转身跑掉,可是──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听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的话中有她的期待,自豪,骄傲。一句朴素的话包含着怎样纯粹,无私的爱啊。
母亲的那句话,时时在我心头萦绕,时时在我耳畔回旋,时时给我力量,催我奋进,终于我成了大作家。(出示梁晓声简介)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是我今生今世听到的最美的声音,这是母亲给我的一股无穷的力量,这是滋润我生命的清澈的甘泉,这是普天下母亲共同的心声。这如但丁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3.走出文字,用感恩的心抒文字之“情”。
[迁移训练] 母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细细清清的流淌在我们生活的处处角落,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生活中令你感动的每一处镜头用你的文字书写感恩之情。
二、补充学习《秋天的怀念》
1.资料导入: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去了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太辛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史铁生《合欢树》
看过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带上这份沉重的思念,一同走进史铁生《秋天的怀念》。2.自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动的语句,词语并作批注。3.交流汇报。[预设]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
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 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
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母亲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简单的话语包含着做母亲的对儿子的多少深情。有娘在就有儿在,母亲的话里沉淀了多少对生命的理解„„
母亲总是这样轻轻地,亲亲地,苦苦地爱。巴尔扎克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能得到宽恕。”
4.史铁生读懂了母亲的心,又是一个秋天,他会怎样呢?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有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5.读歌词《懂你》 你静静的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 我其实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的绽放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升华情感,激发感恩的心。]
师配乐朗诵:
当我是婴儿的时候,母亲为我托起我的整个世界,让我感受所有的温柔。
当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母亲为我引开一条蹒跚的小路,让我沿着小路去寻找生命里的自由。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母亲把我送入广阔的海洋,让我在里面恣意地生长。„„
在每个母亲眼里,儿女就像春天里放飞的风筝。
风筝在天空里自由地飞翔,母亲永远在另一头守望。
[在母爱的守望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第三篇:走进心灵
走进心灵,关怀人文
——从《心灵点滴》体会到的医学人文关怀
看完《心灵点滴》,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被他的勇敢、执着所震撼,被他的善良、乐观所感动,也被他所具有的医学人文情怀所感染。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影片,值得每一个医学生观看,从中,我收获了很多,对医者有了新的认识。
如今的医学教育大都只是讲疾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却忽视了作为一名医生真正面对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我们总是讲疾病的治疗要个体化对待,却忽视了与病人真正的沟通与了解;我们总被教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却忽视了作为医生真正的目的。医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一直认为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能把病看好就是一名合格的医生,然而这些想法当我听完老师的讲解、看完《心灵点滴》后彻底改变了。
我们常常把医生的职责定义为救死扶伤,我们常常把治好一种疾病当成一种成就,但我们却忽视了病人的真正感受;我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写病例,却很少花时间与病人做进一步的沟通;我们常常与病人划清界限,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变的冷漠、麻木,可我们忘记了医生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我终于领悟——医学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救死扶伤、治疗疾病,而是帮助病人、关心病人,积极与他们沟通,减轻他们的痛苦,分担他们的忧伤,改善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医生的目的只是治疗一种疾病,那么医生永远都是失败者,因为没有一种疾病可以完全治愈永不复发;如果医生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那么医生永远都是成功者,因为无论疾病如何发展,哪怕最终的结果仍是无法治愈,但医生最终都可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渗透,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患者来到医院不仅希望疾患得到治疗,而且更多的希望得到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如果患者从进入医院开始到离开医院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躯体的病痛得到有效的处理、减轻甚至消除,而且情绪情感也得到很好的安抚,心理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那么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信赖的、互相尊重的积极和谐的关系。那么患者作为被服务者的利益将最大化,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最高。根据心身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作用,我们知道这对疾病的恢复是最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患者在这里得不到尊重,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医护人员都高高在上,把患者当做没有思想、感情和意识的动物,那么即使患者的躯体病痛得到很好的治疗,他们的心理仍然是处于病患状态,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抚和疏导,心理需要被忽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怀疑的、命令式的不平等的消极关系。患者作为被服务者的利益最小化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最低,对疾病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人文性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要凸显人类医学与动物医学的不同,提倡人类医学中要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保障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格的肯定。医学人文关怀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病人不仅要提供必须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医学模式在转变、医学社会化,医疗服务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一预防一保健型转化。这些都促进了以“健康为中心”这一医学观念的确立,推动我国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医学人文关怀不仅要从患者出发,更要着眼于那些没有患病的群体。一方面,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普及与共享健康知识,可有效地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群众在无病的时候接受了正确的健康科普知识,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降低患病的风险,进一步有效降低疾病经济负担,减少疾病投入,有助于医改深化、推动新医改的实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群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信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形成健康信念、产生从医行为的必要前提。
医学人文关怀是存在于医学行为之中的实践,是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物化”过程与结果,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的生命本体的现代人文理念。医学人文关怀是高于对民众心理、生理之上的精神层面上的关怀,他是为民族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在这一波医学人文带來的思潮之后,我想,作为一个医学生,对于一个医者应该有的素养和理想,理当是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甚至,我想大部分的医学生,心中都有某些共同的标准和模范存在,《心灵点滴》中的主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应该向帕奇学习,学习他的勇气,学习他的毅力,学习他的热心、乐观和幽默,更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人文气息,以一颗医者的仁心来真诚对待他人。
第四篇:愿经典诵读走进我们心灵
让经典诵读走进学生心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利用课堂和早读引吭诵读,充分展示经典文学铿锵高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等无穷美感,跟学生赛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师生沉入经典渲染的浓烈、深刻、理性、洒脱的文化氛围中,让历史先贤弘扬的真善美与我们现代生活热烈碰撞;贪婪吸收经典释放的丰富养分,与高贵灵魂亲密对话,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慷慨激昂、超凡脱俗。
经典诵读,并不强求深入理解,而是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因此运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促进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方法,习得能力,再向课外拓展,或独立或合作阅读,在状态中运用方法,在迁移中渐渐学会读书。可谓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
一、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1)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经典著作: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中华童谣100首》 《假话国历险记等;《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故事》《唐诗三百首》《元曲》《弟子归》《孟子》《长生塔》《爱的》等50本中外好书,阅读建议为“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论语》《中庸》《大学》《庄子》《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中外文学作品,通过“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加以落实。
二、指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好书信息”:以“教材作者”“文本内容”及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夹”等栏目为线索,寻找好书,阅读好书。
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利用课外拓展阅读课、“师生共读”活动,引导学生会精读、略读和速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圈点批注、书写读书笔记、查阅工具书的常用方法,逐步养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查结合,读书与用眼卫生习惯培养相结合等良好习惯。
四、多种措施促进阅读落到实处:规定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切实用好阅读记录本,将课内外阅读与积累、练笔结合起来,并做好单元课外阅读盘点。
第五篇:《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读后感
高二(7)班主任
薄慧杰
在李镇西《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里面,我看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老师的点点滴滴,还有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整本著作话语平静,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语重心长的说教,但读来却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在此之前,我对李老师一无所知,后来学校组织班主任听他的讲座,我才知道李镇西老师是名师,并深深地被他的论述所吸引,做了大量的笔记,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一个新班主任来说,能有李老师的现场指导实属幸运,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还读了他的《走进心灵》,通过这本书我明白李老师不仅仅是一位名师,而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探索的问题深刻与详尽,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的教育理论不是从书房里想出来的,也不是研究前人的理论推衍出来的,而是完全通过实践得来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对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提升自己的,以及如何处理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这样的书有着丰富的内容,读着里面的文字,就像在与名师对话,就感觉这位教育大家就坐在你的面前,向你娓娓道来。
一篇篇章节渗透着李老师在实践中的思考,他用大量的实例表述出来,读了让人有许多深刻的体会。在这些思考中,有一条主线就是民主教育理念,它贯穿于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在李老师的眼里,民主不是老师赏给学生的,也不是通过居高临下的管理得来的,它是由学生们自己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在书中,我看到了李老师是如何一次一次通过运用学生自己的错误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民主,如何实践民主的,是如何让学生对“法治”有了感性的认识。而这种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正是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正是因为有了民主教育理念,李老师对集体主义才有了自己崭新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李老师提出的许多口号触动了我。“让别人因你而幸福!”每个人都要充满爱心,举手之劳,向别人献出爱心,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关爱,为有你这样一个同学而幸福。如果班里的学生都能让别人因自己的一丝关爱而幸福的话,那这个大家庭中该是多么温馨团结。
“向学生学习!”这一章里对于师生关系的剖析非常精辟。我也有这种感觉,也时时被学生感动,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所谓的后进生。这个口号里所体现的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与肯定,正是教育的精要之所在。与此相应,李老师对于假德育的批判也是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另外,这本书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劝戒我们尽量避免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的绝望。要知道,不管我们平时对学生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储备,不管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目中有多高的威望,也不管我们以前对学生进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只要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也许是一记耳光,也许是一句辱骂,甚至也许只是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么,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值得深思的是,现在我们周围对学生动手的老师绝对是很少的了,但在另三个方面有意或无意去伤害学生的,应是屡见不鲜的现象。所以,我钦佩李镇西,因为他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谓“丑事”公诸于世;我感谢李镇西,又因为他这些真诚的忏悔给了我警示!李老师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修养,来源于他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或许这才是一个教育者身上最重要的素质。
“一本好书犹如一位智者,可以在瞬间点燃你的生命之火,也可以是一把引导你走向光明未来的火炬!”读这本书,我感觉收获很大,也找到了这样一把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