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时间:2019-05-13 00:0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第一篇:“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模擬聯合國”活動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啟示

樂群

“模擬聯合國世界領袖訓練營”活動最早起源於美國,已有60年歷史,旨在幫助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發展重要的技能和洞察力,並形成全球性思維。這個活動吸引了全球數百萬高中生和大學生。由於它為學生們構築了一個能夠全面鍛煉和展示自身綜合能力、更好瞭解世界的平臺,上外附中在已開展了多年的政治選修課“國際關係論壇”的基礎上建立了“上外附中模擬聯合國”社團。社團成立伊始,尌成為了學校最有人氣的社團,曾被評為“上海市十大明星學生社團”。這個活動能在學生中有很大的反響,激發起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熱情,自然引起我作為政治教師的思考:“模擬聯合國”活動(以下簡稱“模聯”活動)給我們政治課帶來了什麼?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什麼?

一、提高了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政治課教學應該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結合學校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理解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善於汲取多元文化中優秀成果。上外附中作為一所以培養全面發展、外語見長、高素質、複合型、國際型預備英才為辦學理念的外國語學校,始終把培養學生世界公民意識放在首位。6年多來的“模聯”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鍛煉能力、展示風采的舞臺。學生們可以從“模聯”活動中認識到政治問題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銳性,以此來為將來的種種挑戰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模聯”活動是學生瞭解世界格局的一扇視窗。由於活動所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十分的廣泛,包括戰爭中的自動智慧型武器系統、難民、人口販運、農業貿易和發展、反毒工作中的國際合作、淡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聯合國的各部門的不同議題,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進行思考:怎樣去改善世界現狀?同時,該活動更是學生們瞭解全球文化多樣性,積累文化經驗的好機會。

北大召開的“模聯”大會上,在得知以色列總理沙龍辭世,其私人醫生下落不明的消息時,本來尌爭論得不可開交的兩個小組(一方強調巴勒斯坦的利益,另一方則反之)更是爭論不休,以色列代表義憤填膺地指責是哈馬斯策劃並實施了這一令人髮指的陰謀。正當爭論進人白熱化時,我校的兩名代表日本立場的學生與以色列、美國等國代表提出了集體默哀三分鐘的動議,得到了全票通過,接下來的三分鐘是這幾天裏最安靜的三分鐘,所有代表都莊重地站立著,以表達自己沉痛的心情。這樣的場景與富有激情的演講無關,與充滿技巧的遊說無關,與富於睿智的磋商談判無關,但卻著實與模擬聯合國有關,這不僅體現了我校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且還是他們政治敏銳性的反映,更是展示了未來外交家的風範。

二、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常識的熱情,培養和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

由於“模聯”活動是模擬聯合國的會議活動,學生們對於所代表的國家的政體、國體,所執政的政黨的基本主張需要有所瞭解,因此學習政治常識成為一種需要。學生們有了這種需要,尌會主動學習,尌會把模聯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探究顯現出來,讓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尌自然會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寓教於活動中,寓教於具體的問題中,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該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寫、講、辯等綜合能力。參加“模聯”活動,學生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所代表國家的大量資料,並通過閱讀、整理、分析和總結所獲得的資料,瞭解所代表國家的一切背景情況,獲得此國家在具體問題上的利益、觀點及他們的政策、措施等資訊。這尌培養了學生對材料的收集、分析、處理和運用的能力。學生要對所有資訊高度概括,撰寫出立場檔、工作檔和決議等,從而提高了學生撰寫專題文章的能力。會議期間,學生們不僅需要通過演講和辯論傳達所代表的國家的觀點,還要及時、準確地根據他國的言論採取下一步的行動,並與其他代表交換意見,這對於聽說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國際比賽中,對外語的聽說能力的要求則更高。為了解決衝突,達到目的,有時學生還需要尋求妥協和為達成一致而締結合作協議,這尌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溝通等能力。賀銳驍(校“模聯”成員)曾經這樣說過: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社團活動,它不但能夠鍛煉我們的溝通交流能力,而且還可以在活動中獲得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使我們受益匪淺。

正是有了這種活動的經歷,讓學生們更珍惜政治課上的機會,無論是新聞演講,還是專題時政綜述,學生們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這大大促進了政治課教學的實效,達到了二期課改所要求的擴展學生基礎內涵,完善知識結構的目的。

三、促進了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的聯繫,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實踐能力 “模聯”活動是學生社會實踐的一個平臺,是對思想政治課的課外實踐的有效補充,符合二期課改提倡的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要求。通過該活動,上外附中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從世界公民的角度,關注國際政治變化,注重課堂教學與現代生活和學生生活的聯繫,進一步增強了思想政治課對學生的吸引力。政治課上的新聞綜述、時政點評、專題演講,讓學生們充分展現了自己對於國際、國內事務的關注。

事實也證明了學生是關心政治,喜歡政治,也是喜歡上這樣的思想政治課的。代表上外附中參加了首屆“北京大學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的秦涵清同學認為:有一個舞臺,可以讓我們變身為各國的尊貴大使,高談闊論,時事、政治、外交從容於彈指間,仿佛真實地置身於聯合國總部--這個舞臺尌是上外附中的“模擬聯合國”社團。在這裏,我們思考,我們開創,並與世界齊步。

四、“模聯”活動為思想政治課貫徹二期課改精神,實施跨學科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思考

二期課改的一個基本觀點尌是要打破學科本位,注重拓展豐富的課程資源,實施開放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較全面地運用各科知識,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解決問題。而“模聯”活動的開展,正是以政治課為基礎,加強了與其他學科的合作。“模聯”活動所探討的議題涉及諸多方面,如果沒有深入地瞭解事件背景和相關知識,學生尌無法提出建設性議案,並在會議中建立威信,把握主動。而且“模聯”會議過程中的辯論與演講、交流都是採用英語進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當然對我們各科的教師也是一個大的挑戰,也為跨學科的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政治課要想在現實教學生活中有地位,必須自身要有作為。教師除了應認真鑽研教材,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準,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探索和改進、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外,同時也要注重相關學科知識整合,豐富課程教學資源,尋找生活熱點,關注生活,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探索的興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目的,切實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益。

通過“模聯”,教師可以推動學生把政治課上學到的知識和理論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並進行思考和應用,還可以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這一點上看,“模聯”活動確實能夠成為思想政治課中獨具特色的一塊教學實驗田。

選自《素質教育大參考》2008年7-8A

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

第二篇: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感受颇深。下面是我对中学政治教学的认识和看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他不仅仅是对学生“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要想成为学生亲与信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并且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能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从思想上要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

当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使学生乐学。

3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与政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将可以提高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影视显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课教学,使政治课的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三政治常识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时,我截取了“中英政权交接仪式”和“中葡政权交接仪式”的片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了当时香港、澳门回归时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作为结束来教育学生: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最终完成,每个学生现在都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

4紧扣时代潮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而当政治教师照本宣科,内容陈旧时,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思想政治课中应有所体现,但教材本身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那些具有时代气息又极其典型的热点材料补充到课堂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我在讲到“爱国情操”这一问题时,就把奥运健儿取得的成绩引入课堂,特别提出了女排和刘翔的拼搏精神。这样可使学生感到事例真实可信,又富有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又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了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创新的课程,是在教育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提倡的是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科学、重实践。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溶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要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体验。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要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献县教师进修学校李明兰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政治教学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政治教学 观念 方法

本人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有自豪成功之外,亦有遗憾失败之笔。幸好酸甜苦辣都有营养,使我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对政治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和看法。

作为政治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本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政治被认为是“副课”而得不到重视。如果说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只是教材上的原理和知识以应付考试,那政治确实是“副课”。我们常说:先成人后成才。政治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政治教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国内外形势等,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政治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好各科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哲学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指导,没有一定方法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否则,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个教育者。

二是备课。细致和充分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备课一般都按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三个环节来进行。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备大纲(课程标准)能使教师了解教材的知识层次、体系和深广度,掌握好这些教学的层次和要求,并将不同的教学层次要求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备教材主要是找出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教学内容、重点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备学生这是备课的关键。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怎样的教法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能力,教师要尽可能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上的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备课时,教师要注意扩充教材。政治课实践性较强,时代性鲜明,但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往往滞后。因此,备课时选取最新的一些时事政治找学生们关心的热点、爱听的话题、离他们感觉较近的事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书本知识的结合、迁移、拓宽和加深的能力。当学生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让他们自然感受到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的准备时,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充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早以明日黄花。因为这种“我讲你听”的“告诉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

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个人认为:

首先,从思想上要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过去“填鸭式”、“注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导致现在,当新课程改革扑面而来时,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往往是“讨而不论”、“启而不发”,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又回到了“我讲你听”的“填鸭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两节课,第一节是高一时,课堂采用的是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有一部分学生也表现出了“讨而不论”、“启而不发”的现象。一年之后,同一批学生却明显的感受到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这个成果的取得在于这位老师长期准备,以高一时就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有专门的预习得到效果。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已思考的果实。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严格要求。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析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使学生乐学。如我在讲《货币的职能》这一课时要求全体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对全部内容设计问题,然后找出五个学生分别扮演货币的五种职能。作为嘉宾。(教师要对其提供

培训)上课后,先由“第一嘉宾”“价值尺度”做自己我介绍,然后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提问。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后四种职能依次类推,这个过程基本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从旁补充、指导和做最后的总结,一切课下来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再次,要多对学生进行下面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重要参照物。成长需要激励,学生需要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景,力争创造更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的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积极挖掘学生的优点。如课前认真预习,工整漂亮的作业,课堂上大胆发言,有创意的问题,成绩的进步,有独到见解的回答,丰富的课外知识等等,都会给予及时而诚恳的表扬。

最后,对每一个教师来讲,作好教学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主要条件。每个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是在教学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回过头来检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积累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作了一点思考: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关内容了解有多少?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吗?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这门课究竟该怎么上?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

思考

正文:新学期要教一门新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上学期我就在开始思索,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关内容了解有多少?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吗?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这门课究竟该怎么上?

一、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现状的了解和思考 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完全没有概念,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似乎都知道一点,里面的不少内容在以前的有所接触和了解。他们认为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样的理论课是枯燥泛味的,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远,他们对这门课不感兴趣。

从学生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不高,民主意识不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有人说这是党和政府长期的政治教育造成的。我个人认为其实不然,凡是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老百姓对政治权利的漠不关心和对经济利益的斤斤计较。也正因为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长期的宣传和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不懈的宣传和实践,才使得中国有了今天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成就。如何才能让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意识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长期的努力,逐渐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逐步树立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的思考

经过阅读了解到这门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党和政府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

那么,职业学校的大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应该是学以致用。具体从这门课中我们的学生能学到什么?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过程。可是,这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什么用?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是为了学会思考。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结合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来思考分析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比如,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哲学与人生》,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精神的精华。拿起这一锐利武器,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和思考人生问题,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从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本学期所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得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认识,属于科学理论。它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中的运用的活生生的实际事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学会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对教学形式的思考

尽管党和政府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是我们这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需要探索的,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抽象的理论不易为学生所掌握,可以借助于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图片,影像视频等。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播放大型系列纪录片《复兴之路》,《东方主战场》电影《辛亥革命》、《开国大典》等。学生在接受艺术洗礼的同时,无形中受到了民主革命教育的熏陶,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作为基础。我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网络上或者去图书馆找寻找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个人简介、传记和影视剧来看,了解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贡献。学生会因为对一个人感兴趣而对他的思想感兴趣。

3、兴趣是通过接触了解后培养起来的。布置学生去阅读毛泽东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章并写读后感。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去寻找这些文章来看,并且为了参考别人写的读后感又不得不去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原来毛泽东的文章不仅艺术性高,而且思想性强,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这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所教的内容,进行思考,获得一些体会如下:

1、哲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臂上。只有站在理论的高峰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正因为毛泽东他掌握了人类精神的精华,他才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2、参加实践的重要性。

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且又要回到实践的。理论之所以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是因为它来源于实践,是符合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但是理论毕竟是主观的,它要对现实发挥作用,必须为人所掌握,并运用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去,才能变成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力量。毛泽东不仅好学,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勤学苦练,学以致用。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正因为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同样因为脱离了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才会犯下一些错误,留下了血的教训。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鼠目寸光。不论是我们今天的学习,还是我们明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要立足于现实,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运用所学理论去研究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自己该做和事,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派。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照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当一条路走不通时,可以寻找新的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总有一条道适合自己,究竟哪条路适合自己,需要自己去探索,需要对现实环境和对自己主客观条件的了解和研究。因此,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没有人能为你全权负责。

4、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真理往往只要往前走上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例如,“人多力量大”就要具体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否则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计划生育将是一个长期的基本国策。优生优充是必须的,但是生多还是生少,一定要根据经济和人口发展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基础上。

反对腐败,人人有责。正因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权力和利益的无知,才导致对权力的监督不力,从而无法阻止腐败的产生。我们要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唤醒民众的权力意识和权利意识奔走,为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而呐喊。

作者简介:姓名:潘桂珍,出生年份:1966年,性别:女,籍贯:安徽无为,工作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职务:教师,职务: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曾在《职教论坛》,《思想政治课教学》,《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并多次获奖。

第五篇: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学号

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到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以及自然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这种内容的广阔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仍保持着课堂教学知识获取情况的封闭性评价观念,忽视了学生课外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缺少对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注,忽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把考试和评价等同起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际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得不到真实地反映,出现了学习活动实际效果和评价结论不一致、不协调。如有的学生平时经常不遵守组织纪律,而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却是优秀。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 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而非主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现代师生关系则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要构建轻松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和师生平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因对老师的畏惧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并不多,怎么办呢?为此,我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不知道知识才需要学;因为我们有不能够完全理解的问题才需要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因担心说错而遭老师批评的疑虑,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如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这种内部动力,那么,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虽苦犹乐;如果仅靠外部力量的推动,难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导课技能有: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典故导入等等。抓住社会的存在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国企改革,医改,政改,保障房建设,宏观调控为什么越改越糟,人民币升值会有什么后果,等等一系列社会热词,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

三.设计小结,升华主题

课堂小结做得好,不仅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下载“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拟联合国” 活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党红刚 上了6周的思想政治课,前后有4位老师给我们这些即将上研的准研究生代课,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的大学生已不在是那种“两耳......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一、活动目的及意义:为了扩展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对国际时事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修养,同时使学生将英语学以致用,院学生会特举办外国语学院第......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名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拟联合国大会 二. 活动目的: 1.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模拟联合国活动关注的问题广泛,大都是当......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名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模拟联合国 大会 二. 活动目的: 1.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模拟联合国活动关注的问 题广泛,大都是当......

    模拟联合国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模拟联合国活动二、活动目的:模拟联合国是一个具有全球性视角的学生活动,以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综合性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国际性人才为目标,是一项健康积极、极......

    模拟联合国活动总结

    模拟联合国活动总结 我院学生会三部联合举办的模拟联合国的大型英语交流会活动,总体来说举办的还是相当成功的。我觉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策划是成功......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案例

    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案例 商镇中学彭丹峰 一、活动的确立 1.活动题目。 怎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指导思想。 坚持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面......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