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党红刚
上了6周的思想政治课,前后有4位老师给我们这些即将上研的准研究生代课,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的大学生已不在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科性人才,我们得了解国内外的趋势,现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我发现我们已经对社会上的表面现象与本质难以区分开来,就拿近期的黄岩岛说吧,网上的群众在谴责国家领导人软弱的同时,说要对菲律宾实行军事制裁,而有的专家便站出来分析目前的形势不宜开战,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大学生这一祖国的后备力量就得学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然而,我们却对我们所热爱的祖国的现状了解不清楚,国内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还有差距么,还是已经到了可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程度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显然了解的还太少。
有人说过,电视台上的新闻联播是结婚照,而网上的新闻是生活照。的确,电视上的新闻是描述国内的美好现状,什么GDP又增长了,中央下发多少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网上的新闻却是社会上所暴露出的问题,今天政府要员携款外逃,明天又报道出食品中化学物质严重超标。我们在这矛盾的现状中该怎样了解到国家的发展?我们既不能光看到人民生活万分美好,也不能只顾着这些社会上的负面问题。但是,我们大学生总得需要有一个渠道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于是,我觉得开设这个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是非常合时宜,并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的。
说起来,我们学政治课的时间应该是最长的,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中,高中,大学,现在我们不学语文数学了,却还在学习着这政治课,然而,每一时段政治课的学习都是不同的,初中高中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努力的背政治,大学临毕业前我才发觉我原来对中国的政治一无所知,我才发觉我需要一种途径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政策,方针,现状和问题。我总显得后知后觉,但是我也很庆幸自己发现的不晚,并且有政治院的4位教授来教我去了解,去思考,去完成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现在,我也来说说我从政治课上学到的一点东西吧。
一、中国当代政治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做法,再加上党内极“左”思潮的泛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弊端和问题,直至出现了十年文革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唯心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束缚着人民的思想,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基本判定。因此,在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心在拨乱反正的同时,重新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及中心其他领导人多次论及政治体制改革,既指出了旧体制的弊端,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应该坚持并不断地加以巩固,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背离正确的方向,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全盘“西化”。同时,他们积极主张,要改革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改革不合理的旧的体制,克服旧体制所带来的过分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等问题。在这一进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这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要加强党内民主、国家民主和基层民主建设;强调依法治国,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共产党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制度建设,反复重申制度带有长期性、稳定性,要努力建设并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依靠制度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制度来约束各级领导干部。
江泽民坚持并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充实了新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心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使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了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健康有序地进行,党中心不仅提出了路线和大政方针,而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首先,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即各项改革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推进;改革非凡是涉及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其承受能力,防止由改革带来不必要的动荡和麻烦;改革的结果必须是进一步营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与其他方面改革、发展的关系。坚持和维护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体方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要进一步推动而不是阻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沿着这一逻辑顺序螺旋式上升,逐步深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我们先抓经济体制改革后抓政治体制改革。同时,党中心又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协调发展。再次,积极稳妥,渐进推行。党中心历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也就是说,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渐进地推进。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先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全面推广。在操作程序上把震荡小、收效大、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承受的领域作为切入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二、中国当代经济
我国经济在当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保八”增长目标,主要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的刺激经济政策,无论是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是改善民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和促进城市消费的措施,为完成“保八”增长任务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这也表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其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极其明显,但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主要的原因有下,首先,随着经济回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农民工返城、农产品出售得以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提高。其次,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加速时期,汽车、旅游、文化及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之势,虽然住房购置不纳入消费核算,但房地产市场回暖将再一次带动家庭装潢、家具、家电等消费升温;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居民消费信心,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后,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此外,外贸出口逐步增长,全面恢复“道路坎坷”,长期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出口与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2010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外贸结构调整,外贸扶持政策鼓励拥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同时限制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以及简单的来料加工贸易商品出口。外贸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使得我国出口环境日趋艰难,而经济发达国家在饱受金融危机痛苦之后,生活消费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如今各国居民储蓄率都在上升。西方国家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最终也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因此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虽会有较大增长,但若想重新回到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出口增速道路艰难坎坷。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应加大“促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力度,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航空、邮政、通信、电力、能源等垄断行业,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等措施。
三、中国当代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要求。和一切人类文明一样,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从广义上讲,所谓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人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这种精神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与凝聚,大致包括思想道德与科学教育和文化两个主要部分。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要求。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成效怎么样,必然影响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批评和反批评。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注意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政治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学术问题,要提倡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相互切磋。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双百”方针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科学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创新,都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竭源泉。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扎根亿万人民群众之中,从中提炼创作的选题,激发创作的灵感,挖掘创作的素材,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是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上的种种只是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些感想,如果说还要有什么感想,那便是老师们所交给我们的种种信息与经验,那些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那些课堂之中,书本之外的知识;那些引人发笑却又深深思考的东西;那些指引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去评判,如何去思考的准则。我相信,我们不仅学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用知识与经验去评价、去看待的态度。经过短短6周的授课,我相信我开始学会了不再偏激,凡事去思考正负两面的习惯,网上的和电视上的新闻,我会有取舍的对待,在对未来有渴望,有憧憬的同时,也看到我们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但不会抱怨,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再说,每个国家都有问题的存在,每个人的观念稍有不同也都会导致问题的存在,我们大学生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想着解决的方法。相信我们如果学会了这种态度,这种观念,我们才不失成为国家栋梁的可能性。
第二篇: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学号
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到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以及自然的、人类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这种内容的广阔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仍保持着课堂教学知识获取情况的封闭性评价观念,忽视了学生课外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缺少对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注,忽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把考试和评价等同起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实际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得不到真实地反映,出现了学习活动实际效果和评价结论不一致、不协调。如有的学生平时经常不遵守组织纪律,而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却是优秀。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意义不大、空洞、不实用、更不实惠,甚至产生思想政治课:“讲过去 的过时,讲现在的不真实,谈将来的不现实。”的错误看法。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理科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下边躺的抵触情绪是一大特色,造就教师上课也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陷入低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形成良性循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而非主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现代师生关系则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要构建轻松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和师生平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因对老师的畏惧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但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并不多,怎么办呢?为此,我经常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并告诉他们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不知道知识才需要学;因为我们有不能够完全理解的问题才需要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因担心说错而遭老师批评的疑虑,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导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如果学生学习有了兴趣这种内部动力,那么,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虽苦犹乐;如果仅靠外部力量的推动,难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设置一个好的导入:“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教师就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一个好的导课,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像磁石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导课技能有: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典故导入等等。抓住社会的存在的一些政治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国企改革,医改,政改,保障房建设,宏观调控为什么越改越糟,人民币升值会有什么后果,等等一系列社会热词,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
三.设计小结,升华主题
课堂小结做得好,不仅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第三篇: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古人说“不破不立”,“学贵质疑”,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张试卷是有许多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代表性,对于试卷的评讲能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积极引导学生的高效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对这堂课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批改,详细分析——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前提。
2、创设民主宽松、思维碰撞的课堂情境——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重点。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如把学生的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试题难度相对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激发其内在兴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地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在教学中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请学生献计献策。
3、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
第四篇:政治课感想
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初探 李筱永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100069 摘要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一项新政策没有在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和支撑,必将存
在很多隐患和风险,甚至会导致这一政策名存实亡。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风险有几方面:医师多点执业的身份合法性存在 质疑、多点执业的行为可能被界定为非法行医、多点执业的医师可能直接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等。本文力图从法律角度进行
研究,架构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制度。关键词 多点执业:法律风险: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DoI.IO.3870ⅣxYSH.2010.10.030 The A眦lysis of Legal Hazards and P1.even蜥e Mea鲫他s仰‘Multi-site Physician’’ LiXiaoyong College ofM锄agem铋t&Educ鑫tioll'Capi协|Medical Univefsi劬BeOing'lo0069 Abstract lt is suggested t0 explore the pr∞tice of physiciaIl at di仃erent medical insticutes.It is∞e of sociaIhot topics at present.If a policy don’t have supporting of law,it will have some legalhazards aIld exjst in name only.There existed some船pect such as the legitimacy ofmulti-site physician’s identity is questioned;the behavior ofmulti·site physician is defined unlawfhlly pr牡tices medicine;physician at di二
fe佗nt medicalinstitIltes shall bear civilliabilities directly.The anicle advanced ttle preVentiVe measu化s粕d legislatiVe adVices.
Keywords Mu博sne physici觚;Legal删;LegisI砒ive adVic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 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 医师多点执业”的问题。随后卫生部出台了《卫生部关 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医改发(2009)86 号)(下称《通知》)。该文件的颁布在医药卫生行业引 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医 师多点执业如果没有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规范和支 撑,必将存在很多隐患和风险,甚至会导致这一制度名 存实亡。本文试图从法律、法规视角来展开研究探讨 旨在为架构多点执业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l 厘清医9币多点执业的概念 1.1医师多点执业的概念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医师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 事诊疗活动,不包括医师外出会诊。医师多点执业 分为3类:①政府指令型。医师由所在医疗机构批准 执行政府指令任务,如卫生支农、支援社区和急救中 心(站)、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等:②医疗合作型。多个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整合医疗资源、方便患 者就医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目的,通过签订协议 等形式,开展横向或纵向医疗合作:⑨医师主动受聘 型。医师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应当向卫 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本文探讨的
作者简介:李筱永,法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事法学。医师多点执业以医师主动受聘型为主要内容。1.2多点执业与其他医疗行为区别
1.2.1走穴。关于走穴,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从这一定义可 以看出,走穴有两个特点:一是走穴是有收入的。二 是走穴是未经本单位同意的私下活动。其实,这种 行为并不局限于演员,从其职业特征看,它是在“自 由职业”者人群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所说 的医师“走穴”是指医师私自在注册地点之外提供医 疗技术有偿服务的行为。
对于多点执业的认识可谓多种多样,总体上主
要有两种:一是认为既然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就是给 医师“走穴”松绑,使医师“走穴”合法化。二是认为 医师多点执业与医师“走穴”完全不同。目前卫生部 的官方解释,支持后者的观点Ⅲ。
要厘清这二者的关系不能离开《意见》的精神和 原则。《意见》中提出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是以 公益性为原则,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 体系建设都要以公益性原则为前提,“把基本医疗卫 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所以,二者的区 别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走穴”,是受高额的经济利益的诱惑,并为自身的个 人利益所驱使;多点执业是为公益、为缓解基层的医 疗卫生需求而执业。二是监管机制不同。“走穴”往 往被认为是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个人行为,没有相
万方数据李筱永. 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初探 ·83· 应的监管机制;多点执业为了保障各方,尤其是患者 的利益,必须是在相应制度约束监管下的执业。122兼职。对于兼职的概念,《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
书》中解释为:专业技术人员不脱离原单位,在保证完成 本职工作任务和/fi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接受外单 位聘请,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简称兼职。聘请专业技术 人员兼职,一般要征得本人及所在单位同意,签定聘请 合『一(明确规定期限、工作任务、经济报酬及权利、义务 关系等),发给聘书。专业技术人员在兼职时一方面在 本人所在单位保持行政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与兼职单位 缔结了合同关系,而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与其兼职单 位发生了横向联系,建立了协作关系。根据《关于医务 人员业余服务和兼职工作管理的规定》:医务人员的兼 职是相对于其本职工作而言,并且是必须在认真做好本 职工作或完成本职工作定额的前提F,方可从事业余服 务和兼职,即医务人员从事的职业有主次之分。因此,多点执业不能等同于兼职,多点执业指医师受聘于2个 以上的医疗机构,医师应该在几个医疗机构之间平衡时 间,而且应该均衡、不能厚此薄彼。另外,医技人员在签 订合同时应将工作时间与在紧急情况下的工作日程安 排,落实在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只有这 样才町以保证医生多点执业的医疗服务质量。2医师多点执业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
2.1医师多点执业身份的合法性存在质疑 根据执业医师法,我国实行的是医生定点注册
执业。只有经过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才能成为 合法的执业医师,同时还指出了在执业中应该按照 注册的地点、执业类型、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即注册执业医师在注册执业地点以 外的地方行医并不受执业医师法的保护乜1。《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 规定:医师只能在其注册的地点行医,如果医师变更 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应当到 注册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同时,《办法》也 明确指出以下情况不需办理变更注册手续: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 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 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1年6月出台的《关 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提出医师 注册后有F列情况之一的不属于超范围执业:①对 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②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 法》等进行临床转科的;③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 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 诊等;④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但 是多点执业却很难归类到上述范围。
2.2医师多点执业的行为可能被界定为“非法行为” 非法行医一般指的是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
构行医、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无证行医。2008年 5月9曰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 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提出“非法 行医”是指:①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 从事医疗活动的:②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而开办医疗机构的;③被依法吊销医师执qk证书 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④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⑤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 外的医疗行为的。该解释没有明确注册的执业医师 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以外的地方行医是否属于非法行 医。但是,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监督发(2004)149号)的规定:“外地医务人员来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医疗活 动的,未对其执业证书变更登记的”,属于非法行医专 项整治的范畴,被界定为非法行医。尽管《办法》中第 25条规定:“医师执业地点在两个以卜.的管理规定另 行制定”。但是,目前与此配套的规定并没有出台。如果执业医师多点执业,那么执j№医师受聘于注册地 点以外的医疗机构行医就可能被定性为“非法行医”。如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被界定为非法行医,视情 节的轻重,多点执业的医师就要承担法律风险。一 方面,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 给予行政处罚,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另一方面,根 据《刑法》规定“非法行医”的多点执业医师如果严重 不负责任造成患者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 康的,还可能触犯刑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3多点执业的医师直接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风险 多点执业医师可能会增加医疗风险。医疗诊治
是一项系统工程,执业医师受聘的医疗机构,尤其是 一些中小型医院,其诊疗硬件条件不够完善、专业人 才配备良莠不齐,受聘医师面临的责任风险将会无 形增加。另外,多点执业医师在受聘医疗机构上作 不稳定,一旦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受聘医院诊疗护 理处理不当,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如发生了医疗纠纷,多点执业的医师可能要直接
承担侵权责任。虽然《通知》第4条第4款规定:医师在 执业前,应当与受聘的各医疗机构就发生医疗事故或 者民事纠纷时的法律责任分担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签 订协议。该规定只是解决了多点执业医师与受聘医 院之间内部责任的分担问题,却并没有解决执业医师 是否需要宜接面对患者、直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
《侵权责任法》第54条、57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 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
万方数据·84· 医学与社会2010年lO月第23卷第10期 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未尽到与当 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 疗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按照现有的医院人事管 理制度,医师只能与一个医院存在人事关系或者劳动 关系。医师多点执业后,其与受聘医院的关系,在与 自身所在的医院之外的受聘医院只能是聘用制的劳 动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这种聘用制的劳动关系 中,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 担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 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所谓连带赔偿责任,就是原告 可以选择雇主与雇员其中之一作被告,也可以把连带 一同推向被告席,如果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全部的赔偿 责任,至于被告之间内部分担,则在所不问。也就是 说现在的体制下医师在身份上只能属于某个医疗机 构,如果多点执业的话,医师就可能直接卷入纠纷而 增加诉累,这对多点执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嘲。3预防机制
一项政策的出台实际上就是对法律提出了立法 需求,我们应该要对《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 管理暂行办法》等重新修订,制定医师多点执业制度 以及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预防规避法律风险 的发生,使这项制度更好的得以实施。多点执业的 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多点执业的资质、区域范围、时间、薪酬、医疗责任等。
3.1多点执业的医师的准入制度
3.1.1准入条件。虽然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任 何有执业资格的医师都有权多点执业,但由于医疗 行业的特殊性,应该对多点执业的资质有严格的限 制。多点执业的医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法律必 须明确具备什么样的资质的医师才可以从事多点执 业。目前在多点执业试点的城市,主要是要求主治 医师以上职称的方可以申请多点执业“1。笔者认为: 多点执业的准入应不仅仅是职称,而应该是一个综 合素质的考量。医师准入的条件应该包括:学历、技 术职称、身体状况、工作表现、时间安排、奖惩记录、医疗技术水平和个人道德等。
3.1.2准入程序。如果说准入条件是医师多点执业 的实质条件的话,准入程序是医师多点执业的程序 要件。准入程序首先要明确由哪个机构或组织受理 医师的多点执业的申请。按照《通知》的规定,我们 可以看出卫生部将这项权限授予了各地卫生行政部 门;有些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应该是医师协会:笔者认 为:多点执业的申请性质类似于行政许可制度。行 政许可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等事务的手段。作为一种制度,行政 许可具有将所有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经济秩序以公 民权益的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体系的特点bl。所 以,将多点执业的申请受理、审查、是否予以注册的 决定权交由卫生行政部门更为适宜。多点执业的注 册程序包括:多点职业的申请、多点执业的审查、多 点执业申请的处理(注册与否)。
3.1.3准入后的调整和控制。为确保多点执业过程中 的医疗质量,必须对多点执业医师的从业行为进行严 格、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嘲。具体来说应建立多点执业医 师定期考评机制,考评内容可以包括多点执业医师的 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并制定出统一的标 准,定期对多点执业医师实行年检,并且实行社会公众 监督,向社会公布多点执业医生的个人资料和执业年 限、范围、地点及是否有违规、违法的不良记录。
3.1.4准出条件。每年进行的年检考核,假如不合格,主管部门应取消其多点执业资格,从而保证多点执业 医生的医疗质量。对于多点执业医生的个人资料、行 为记录等都要公开,对违规、违法的不良记录进行公示。3.2多点执业的范围、医疗机构的数量的规定 按照《通知》的规定,目前多点执业的医师原则上 应当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执业,地点不超过3 个。考虑到公立医院的医生通常都在超负荷工作,没 有太多精力到多家医院执业,所以多点执业的范围、医 疗机构的数量不宜扩大,应该是探索进行,逐步推进。3.3医疗责任的规定
实行多点执业医师和受聘医疗机构签约制,明 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哪些是医疗机构必须 提供的,哪些是受聘医师必须做到的,合约内容包括: 医生的工作时间、医疗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标准、医 院提供的报酬标准和支付时间方式、违约条款、侵权 责任的分担方式等,另一方面,受聘医疗机构与患者 之间签订医疗服务合同,而且应该告知医师多点执 业的信息。合同的内容应该包括:合同目的、应邀医 师的简介、疾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收费标准和方 式、争议解决途径等。参考文献
【l】王继红.医改方案视野下的医师多点执业研究【J】.中国医学 伦理学’2D10(2):112-113.
【2】彭媛嫒,邓世雄.我国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研究【J】.医学 与哲学'20019(11):49-51.
【3】徐江.医师多点执业的侵权法问题[J】.医院院长论坛,2D10(1): 57.58.
【4】王章泽,祝芳芳,杨金侠.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思考【J】.中国医 院管理'2009(10):4.6.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E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引.医师多点执业的积极作用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2):12.14.
(收稿日期20Im06’ll;编辑徐仲华)万方数据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初探 作者: 李筱永,Li Xiaoyong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100069 刊名: 医学与社会
英文刊名: MEDICINE AND SOCIETY 年,卷(期): 2010,23(10)
第五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作了一点思考: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关内容了解有多少?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吗?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这门课究竟该怎么上?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
思考
正文:新学期要教一门新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上学期我就在开始思索,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关内容了解有多少?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吗?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上这门课?这门课究竟该怎么上?
一、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现状的了解和思考 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完全没有概念,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似乎都知道一点,里面的不少内容在以前的有所接触和了解。他们认为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样的理论课是枯燥泛味的,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远,他们对这门课不感兴趣。
从学生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不高,民主意识不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有人说这是党和政府长期的政治教育造成的。我个人认为其实不然,凡是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老百姓对政治权利的漠不关心和对经济利益的斤斤计较。也正因为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长期的宣传和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不懈的宣传和实践,才使得中国有了今天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成就。如何才能让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意识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长期的努力,逐渐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逐步树立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的思考
经过阅读了解到这门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党和政府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
那么,职业学校的大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应该是学以致用。具体从这门课中我们的学生能学到什么?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过程。可是,这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什么用?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是为了学会思考。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结合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来思考分析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比如,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哲学与人生》,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精神的精华。拿起这一锐利武器,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和思考人生问题,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从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本学期所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得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认识,属于科学理论。它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中的运用的活生生的实际事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学会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对教学形式的思考
尽管党和政府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是我们这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需要探索的,如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抽象的理论不易为学生所掌握,可以借助于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图片,影像视频等。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播放大型系列纪录片《复兴之路》,《东方主战场》电影《辛亥革命》、《开国大典》等。学生在接受艺术洗礼的同时,无形中受到了民主革命教育的熏陶,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作为基础。我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网络上或者去图书馆找寻找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个人简介、传记和影视剧来看,了解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贡献。学生会因为对一个人感兴趣而对他的思想感兴趣。
3、兴趣是通过接触了解后培养起来的。布置学生去阅读毛泽东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章并写读后感。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去寻找这些文章来看,并且为了参考别人写的读后感又不得不去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原来毛泽东的文章不仅艺术性高,而且思想性强,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这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所教的内容,进行思考,获得一些体会如下:
1、哲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臂上。只有站在理论的高峰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正因为毛泽东他掌握了人类精神的精华,他才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2、参加实践的重要性。
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且又要回到实践的。理论之所以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是因为它来源于实践,是符合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但是理论毕竟是主观的,它要对现实发挥作用,必须为人所掌握,并运用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去,才能变成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力量。毛泽东不仅好学,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勤学苦练,学以致用。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正因为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同样因为脱离了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才会犯下一些错误,留下了血的教训。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鼠目寸光。不论是我们今天的学习,还是我们明天的工作和生活,都要立足于现实,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好理论的同时,要运用所学理论去研究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自己该做和事,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派。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照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当一条路走不通时,可以寻找新的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总有一条道适合自己,究竟哪条路适合自己,需要自己去探索,需要对现实环境和对自己主客观条件的了解和研究。因此,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没有人能为你全权负责。
4、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真理往往只要往前走上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例如,“人多力量大”就要具体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否则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计划生育将是一个长期的基本国策。优生优充是必须的,但是生多还是生少,一定要根据经济和人口发展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建立在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基础上。
反对腐败,人人有责。正因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权力和利益的无知,才导致对权力的监督不力,从而无法阻止腐败的产生。我们要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唤醒民众的权力意识和权利意识奔走,为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而呐喊。
作者简介:姓名:潘桂珍,出生年份:1966年,性别:女,籍贯:安徽无为,工作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职务:教师,职务: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曾在《职教论坛》,《思想政治课教学》,《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