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佛学思想的一些感想
1、从本质上讲,色空之说,并不否定物质的第一性,空是色中产生的,而空又反作用于色,空无色不生(佛曰,不入红尘,怎言出红尘),色无空不化。就像哲学没有对具体科学的反思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而具体科学没有哲学就会迷失方向,不了究竟。
2、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疑”的态度,是修炼智慧自觉的最方便法门。“疑”是空化色,“观”是色化空。
3、智慧自觉的本质是什么?是空的自在,即“见性”,“性”即无差别,不着于色的纯的创造力。要见证智慧自觉可取一种“疑而不解的”态度,在“凝固的疑”中体会“空”的自在。
4、智慧自觉表现为一种明亮的空。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为体,色为用。色是空的环境,空是色的主体。色之大者必为空也。凡者只见色而未见空,顿悟者虽空(有过空的体验),入色则易迷而失其空(无明),即不能化尽一切色;佛者,空色无异,入色而不迷其空,色空交融,空如磐石,愈迷愈空,悟后正修,修的正是色空交融的境界,不能入红尘的空是顽空,小成而已。
6、人人有佛的智慧,不同的只是其用的不同,不同的用处,产生是不同的“心”。一般情况下,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所谓“见性成佛”当然不在一般之内,这是对人类自身本质属性的观照,一种自觉,这是人类自身的一次内在的超越(如尼采的OVERMAN),而现代社会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人类智慧的外化过程,两者是一对矛盾,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会使人类活动的创造性浓度降低(如果人类不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创新,也就是对智慧没有一种自觉的话),所以社会化渴望智慧的自觉,反之亦然,这本质上是一种“层”和“级”的辨证统一关系。
哲学是一种智慧自觉的一种外在形式,其本义“爱智慧”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人只有对智慧自觉的观照才会产生对它的爱。
智慧的隐没(即非创造性状态)即是苦的根源。未进行创造性活动,而保持创造性的状态,在于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这正是佛所说的证三昧后的正修状态。
能做到对事物无条件的“疑”,是智慧自觉的表现。
7、我也许一向以来热中于感性到理性,非语言化到语言化思维,而理性到感性的回归型思维没有得到锻炼。
8、人的本质是内在的一种创造动力,也正是佛所说的智慧,其一般表现未灵光一闪的灵感,能捕捉到灵感,使其长时间驻留,即佛所说的见性。其实灵感在人的思维行为中普遍存在,人类思想行为中的非重复性部分(非习惯性部分),也就是说创造性部分,其特点是自发性,不可言性,无规律性,不可重现性,难长住性(佛曰,无常),也正是佛所说的人的“本来面目”。
9、悟后正修,如明灯照路,虽有明灯,不照路之黑暗,如何知明灯之明。“悟”者如学得知识,而正修者如把知识用于实践。见性如得一个“空”的种子,必须使其置于土壤之上,不离不淹(离则停滞不生发,淹则腐灭),精心观照,则必开花而得正果也。所以,悟后正修者乃居于空而观于色也,目的在于使空壮大,而使色化解也。
10、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是人类固有智慧的外化过程,相互产生合力的过程,而人类个体的固有智慧并未有质的改变,这中固有的智慧外化顺利时,人就表现未快乐,而受挫时,人就痛苦,其实苦乐根源于这种固有智慧,这种固有智慧被激发时人就快乐,而抑制时则痛苦。
11、人的需要是分不同层次的,佛学中的“三毒”就源于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贪字在物,噌字在人,痴字在美。
这三种层次的需要后者往往包含前者,升华前者,但也不尽然。这里痴是最高需要产生的迷惑,升华之后直接就是悟了,能使人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美,这种美是升华了“贪、噌、痴”而形成的无分别之美,所以包含了“色”,而又不同于“色”(入世而不执着),所以才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说。
“贪、噌、痴”是一个产生的次序,是一个“级”的关系,后者全息了前者,后者一旦产生就不会消灭,不会因为前者的影响而隐灭。
第二篇:对佛学的感悟
我对幸福的解悟
姓名:肖航学院: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一班学号:
20130114144
通过佛学中的幸福心理学这一门课我了解了许多佛学的知识和幸福的来源,有时候我都想这堂课成为我的主修课,让我在大学的生活中了解幸福,接近幸福和努力奋斗创造幸福。我先来讲讲我对老师讲的幸福内涵总解析的观点,首先,老师把幸福总结成了一个公式,其中有很多的元素来促成幸福,我个人的观点分为五点来阐释我对幸福的感悟。
首先,人在不断的提高自身价值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提高自己被他人利用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如果可利用价值很高,能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提高自身被别人利用的价值,因此我们一直是在做一个被需要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被需要,应该是相当悲哀的。所以这里的所说的正是公式中的“被需要”,我们要增加这种自身价值,正如同我个人亲身经历,当我在高中时,有很多的同学来问我问题,我就感觉十分的快乐,我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被别人所需,帮助别人所提高,也是自己心理感到幸福,自己做了一有用的人,惠敏法师也说做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要扬善止恶,林火旺教授说心态放正,人应该怎么活,要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增加自己被需要的价值。在这里,视频中还强调了别的方面,惠敏法师强调的寂灭为乐,无事忙中老,自己多做事,使自己忙起来,慢慢的感到快乐,从而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从而获得幸福。
第二点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认同程度,自我价值是人的生活事件对于社会的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至于用什么衡量?是没有定义的。幸福是建立在自我满足的一种情况下,两者是有一定联系的,在个人思维中,认为达到一定的自我价值后就会有幸福感的存在,就好像我感觉到我的价值实现了,带来的幸福感,举一个例子,我去参加某种活动,我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于是我就感到十分的自豪和幸福。林火旺教授曾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观,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有好的心态,还有帮助他人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李连杰先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我们在实现自己的价值时,要不以自我,不以自己为中心,做一个小时的佛,每天都实现一小时,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法修行,最后证悟道果。
老师说人的心智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很大,人本身所具有的贪嗔痴慢疑见,以及各种心智上的缺陷都会对幸福产生影响,同时也有从心智下手改善心智,根据东方佛教传统修行方式及理念提出的,继而出现很多类型的心智觉知训练,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提升个体幸福感水平。内观禅修作为一种传统的心智觉知训练方式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重视。在视频中讲到如何追求幸福,有一句,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心跟事合一要么双亡,心智在追求幸福中,要稳住自己的心态,把握住自己的心智,从而更有力自己去追求幸福。心中无事可烦,人的心智可分成三大类。对于幸福感的境界,最低的是“半熟而复杂”,其次是“未熟而简单”,最高的是“成熟而简单”。看尽世理,领悟生活,造就成熟而简单心境,是最棒的幸福灵魂。
第三点,布施精进(1)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2)指佛教用语,人的行为。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种类有三种:法施,财施和无畏施。布施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项主要内容,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是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也是悟入唯识性的因和果,何为布施精进?精进: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学会布施精进,学会拿捏。惠敏法师说,惜福,知福,培福,广种福田。将自己的福气珍惜,知足,培育,并用来布施。在布施的过程中精进,从而开辟一条属于自己通往幸福的道路,在布施的过程中体会幸福,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如何布施: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心,则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布施有所住,有所执着,不管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之任何一种,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这种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只有布施而无布施波罗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脱。有智之人有五种布施:
一、至心施。即以至诚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
二、自手施。也就是亲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让他人之手,所得福报也要经过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
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报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
四、时节施。依时节因缘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时节施。譬如要以对方之所需要而行施,当对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医,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时节施。
五、如法求物施。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而来的财物来布施。通过布施和精进,就更能了解幸福
第四点 厌离,佛教术语。俱舍论卷二
十五、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即指有厌非离、有离非厌、有厌亦离、有非厌离等四句。盖所谓‘厌’,系指观苦、集之现象而厌斥之行相;所谓‘离’,系指既厌斥之,乃生起断惑离染之作用。厌与离各有广狭之不同,故成四句分别。被厌离,即被别人所厌,产生离开的倾向,从而被孤立,感受到不幸福,所以我们要避免被厌离,学会爱别人,做好事把矛盾和误会消融放下,严总裁在视频里面提到,人要安置,安置自己,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利用别人,把自己扩大到影响别人,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甚至归属感,做到避免被厌离。
一个人感觉对幸福影响很大,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快乐,你就幸福,你感觉不开心呢,你就不幸福,我觉得幸福与人的心理平静关系很大,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很多,有的来自挫折,有的来自嫉妒,有的来自孤独。甚至有研究表明和生理健康(比如说营养、疾病、药物)密切相关。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是时有发生的。大凡遇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自已的行为。这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侵扰心理不平静导致的烦恼,使得自己厌烦,做事也变得自我,容易导致被厌离。使自己感觉更加不幸福。林火旺教授说,心态要正确,把心理上升为道德,在道德的高度严格规范自己,使自己变得有价值。如何把握幸福,必须意识到你所遇到的烦恼是生活中难免的。心理补偿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人都有感情,遇到不痛快的事自然不会麻木不仁。没有理智的人喜欢抱屈、发牢骚,到处辩解、诉苦,好象这样就能摆脱痛苦。其实往往是白花时间,现实还是现实;明智的人是承认现实,既不幻想挫折和苦恼突然消失,也不追悔当初该如何如何,而是想到不顺心的事别人也常遇到,并非是老天跟你过不去。这样你就会减少心理压力,尽快平静下来,对那件事作个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五点,持戒忍辱,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忍辱就是持戒,大师曾说:“忍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为何呢?人的本性呗!谁爱听不爱听的话呢,所以,逆耳忠言与污言秽语一样令人讨厌,生气,并由此生起瞋恨心,但是迈出修行的第一步就是从学习忍辱开始,读读下面宣化上人的开示,你就会明白学习忍辱对修行人是多么的重要了”不光是修道之人,我们普通人也要学会,忍辱负重,当雨过天晴后也会有幸福的彩虹。
禅定般若,禅定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禅定。世间禅定是讲四禅八定;能够修成,将来就能够生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是高级的天界,须要禅定才能得到。何为般若,所以般若智慧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在前五度上。这就是我们要学菩萨行(就是菩萨的生活):对于一切法明了、通达,且于一切法不执著,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一点在严总裁和林火旺教授的言论中都有提到心理想着他人,为别人做点什么,不做旁观者,用两面的观点看问题。当你帮助完他人时,自己也收获一份幸福。
这就是我对幸福的感悟和从老师的所讲和视频看后的体会。希望人人都能幸福,用李连杰先生的一句话,每天只做1个小时的菩萨,使自己的幸福发光。
第三篇: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对思想政治课的感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党红刚
上了6周的思想政治课,前后有4位老师给我们这些即将上研的准研究生代课,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的大学生已不在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科性人才,我们得了解国内外的趋势,现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我发现我们已经对社会上的表面现象与本质难以区分开来,就拿近期的黄岩岛说吧,网上的群众在谴责国家领导人软弱的同时,说要对菲律宾实行军事制裁,而有的专家便站出来分析目前的形势不宜开战,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大学生这一祖国的后备力量就得学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然而,我们却对我们所热爱的祖国的现状了解不清楚,国内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还有差距么,还是已经到了可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程度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显然了解的还太少。
有人说过,电视台上的新闻联播是结婚照,而网上的新闻是生活照。的确,电视上的新闻是描述国内的美好现状,什么GDP又增长了,中央下发多少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网上的新闻却是社会上所暴露出的问题,今天政府要员携款外逃,明天又报道出食品中化学物质严重超标。我们在这矛盾的现状中该怎样了解到国家的发展?我们既不能光看到人民生活万分美好,也不能只顾着这些社会上的负面问题。但是,我们大学生总得需要有一个渠道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于是,我觉得开设这个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是非常合时宜,并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的。
说起来,我们学政治课的时间应该是最长的,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中,高中,大学,现在我们不学语文数学了,却还在学习着这政治课,然而,每一时段政治课的学习都是不同的,初中高中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努力的背政治,大学临毕业前我才发觉我原来对中国的政治一无所知,我才发觉我需要一种途径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政策,方针,现状和问题。我总显得后知后觉,但是我也很庆幸自己发现的不晚,并且有政治院的4位教授来教我去了解,去思考,去完成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现在,我也来说说我从政治课上学到的一点东西吧。
一、中国当代政治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做法,再加上党内极“左”思潮的泛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弊端和问题,直至出现了十年文革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唯心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束缚着人民的思想,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基本判定。因此,在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心在拨乱反正的同时,重新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及中心其他领导人多次论及政治体制改革,既指出了旧体制的弊端,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应该坚持并不断地加以巩固,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背离正确的方向,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全盘“西化”。同时,他们积极主张,要改革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改革不合理的旧的体制,克服旧体制所带来的过分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等问题。在这一进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这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要加强党内民主、国家民主和基层民主建设;强调依法治国,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共产党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制度建设,反复重申制度带有长期性、稳定性,要努力建设并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依靠制度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制度来约束各级领导干部。
江泽民坚持并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充实了新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心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使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了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健康有序地进行,党中心不仅提出了路线和大政方针,而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首先,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即各项改革必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推进;改革非凡是涉及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其承受能力,防止由改革带来不必要的动荡和麻烦;改革的结果必须是进一步营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发展与其他方面改革、发展的关系。坚持和维护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体方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要进一步推动而不是阻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沿着这一逻辑顺序螺旋式上升,逐步深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我们先抓经济体制改革后抓政治体制改革。同时,党中心又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要协调发展。再次,积极稳妥,渐进推行。党中心历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也就是说,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渐进地推进。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先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教训,再全面推广。在操作程序上把震荡小、收效大、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承受的领域作为切入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二、中国当代经济
我国经济在当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保八”增长目标,主要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的刺激经济政策,无论是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是改善民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和促进城市消费的措施,为完成“保八”增长任务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这也表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其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极其明显,但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主要的原因有下,首先,随着经济回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农民工返城、农产品出售得以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望继续提高。其次,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加速时期,汽车、旅游、文化及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呈现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之势,虽然住房购置不纳入消费核算,但房地产市场回暖将再一次带动家庭装潢、家具、家电等消费升温;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居民消费信心,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后,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公平的消费氛围,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此外,外贸出口逐步增长,全面恢复“道路坎坷”,长期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出口与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2010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外贸结构调整,外贸扶持政策鼓励拥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同时限制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以及简单的来料加工贸易商品出口。外贸结构调整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使得我国出口环境日趋艰难,而经济发达国家在饱受金融危机痛苦之后,生活消费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如今各国居民储蓄率都在上升。西方国家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最终也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因此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虽会有较大增长,但若想重新回到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出口增速道路艰难坎坷。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恢复性上升期,全年走势平稳,GDP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众多,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结合保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政府在2010年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应加大“促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力度,坚定不移地实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要继续发挥政府对改善投资结构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的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转变,则首先要打破投资领域内的体制制约,政府投资目标应立足于科技文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领域。针对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要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航空、邮政、通信、电力、能源等垄断行业,此外,还应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垄断行业的人为涨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等措施。
三、中国当代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要求。和一切人类文明一样,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从广义上讲,所谓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人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这种精神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与凝聚,大致包括思想道德与科学教育和文化两个主要部分。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要求。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成效怎么样,必然影响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批评和反批评。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注意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政治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学术问题,要提倡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相互切磋。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双百”方针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科学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创新,都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竭源泉。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扎根亿万人民群众之中,从中提炼创作的选题,激发创作的灵感,挖掘创作的素材,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是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上的种种只是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些感想,如果说还要有什么感想,那便是老师们所交给我们的种种信息与经验,那些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那些课堂之中,书本之外的知识;那些引人发笑却又深深思考的东西;那些指引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去评判,如何去思考的准则。我相信,我们不仅学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用知识与经验去评价、去看待的态度。经过短短6周的授课,我相信我开始学会了不再偏激,凡事去思考正负两面的习惯,网上的和电视上的新闻,我会有取舍的对待,在对未来有渴望,有憧憬的同时,也看到我们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但不会抱怨,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再说,每个国家都有问题的存在,每个人的观念稍有不同也都会导致问题的存在,我们大学生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想着解决的方法。相信我们如果学会了这种态度,这种观念,我们才不失成为国家栋梁的可能性。
第四篇:佛学对苏东坡的影响
佛学对苏东坡的影响
摘要: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思想、人格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并与儒家、道教思想融合,构建起卓然独立的思想和人生境界。关键词:苏轼,佛学,禅宗思想
中国佛学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多是通过禅宗悟道之思想而反映。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称为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苏轼自命为“居士”,自称“洗心归佛祖”(《和蔡景繁海洲石室》),他的禅话被收入禅门语录,他本人也被看作是临济宗黄龙派慧南弟子东林常总的法嗣(陈中浙 著:《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而苏轼的人格和人生确实与佛家的影响有着深切的关联。
(一)对内容素材的影响
苏轼经常将佛典禅语作为诗文的素材,其作品中比比皆是,以下仅举几例用得比较巧妙的。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如梦令》
即是用词来说明《维摩经•佛道品》“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花,浴此无垢人”的道理,喻一切本自清净。这和六祖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的是同一种道理,即“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也就是说,一切皆空。色即空,空即色。作为尘世人,苏轼是参透了这些本真的。来去本无一物,所以就算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但“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断肠处,仍有月明如水。
像《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中的“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其前句借用了《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说法,后句则化自《维摩诘经》的“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此类例子说明了苏轼对佛典禅语的运用极其纯熟,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二)对写作手法的影响
1、以“妙悟说”澄怀静心,诗法合一
“妙悟”是佛家“解脱论”的重要法门,指以非理性的直觉体悟来追求对佛理实相的领悟。用在文学上是指超越文字的限制,以虚静之心来体悟意境。苏轼自己认为文学创作者惟有象参禅一样,澄怀静心谛观万物,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创作心境,表达出精深的意境。苏轼在《送参寥师》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苏轼认为要想让诗达到妙,最好能做到“空”与“静”,因为“空”可以容纳大千境象,“静”可以把握万物之机。苏轼的很多诗文就是以这样空静无碍的参禅心境来创作的。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东坡诗善于空诸所有,又善于无中生有,机括实自禅悟中来。”这说明苏诗的思维方式与禅悟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诗法不相妨”,好的诗文也可以引发禅悟,正如苏轼名句:“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2、以“无住说”灵动文思,随物赋形
佛家“解脱论”的另一重要方法是“无住”。《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坛经》曰:“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无住说”对苏轼突破束缚,无拘无束的文学创作手法起了很大的作用。苏轼作文时的那种尽情尽意的感受,正如他在《自评文》里描述的那样:“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苏轼作文的思路就如万斛之源泉,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其通无滞无碍、任意自然,若非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变化,这种畅快自由奔放的创作状态是很难达到的。而正是佛家的“无住”思想促使苏轼在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佛家认为,人的束缚由执着引起,能够不执着,才有获得真正自由的可能。万物千变万化,此心寂然不动,与万物接触却并不执着。“无住”思想运用在为文上,就是作文而不被文所累,如此才能通达无碍、自然奔放地进行创作。
3、以“翻案法”追进透破,翻新出奇
“翻案法”是佛家偈颂的常用手法,指推翻前人或多数人认同的某一的说法,反其道而行,表达出对佛法的领悟。“翻案法”体现了佛家特有的思想方法,佛家要学人认清形而下世间的真相,不被万法迷惑,不被陈规束缚,开放心灵,穷追不舍,去领悟形而上的万法实相。这也正是“解脱法”的真实精神。“翻案法”用在诗文中则是指,作诗者推翻诗中原先的说法,然后追进一层写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苏轼在诗文的创作上经常运用“翻案法”。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东坡诗推倒扶起,无施不可,得诀只在能透过一层及善用翻案耳。”根据刘石的研究,苏轼在诗文中使用“翻案法”有两类情形:第一类是“以禅家的翻案手法表现禅家思想”,第二类是“从内容上说与佛理无关,但其翻案法所独具的‘追进一层’的构思,仍能使人感觉到它们与‘禅悟’之间的某种内在契合”(刘石 著:《苏轼文学创作与佛学》,《有高楼杂稿》)。
(三)对作品意境、主题的影响
苏轼对人生的思考,自然包含着入世的思想,而更为明显的却是出世思想。苏轼的文学作品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说的:“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而这种要求解脱的出世意念,无疑与佛家思想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轼曾这样记取佛语:“佛云: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而况我在此空华起灭之中,寄此须臾贵贱、寿夭、贤愚、得丧,所计几何,惟有勤修善果以升辅神明,照遣虚妄,以识知本性,差为着身要事也。”(《苏轼文集 补遗十段 记佛语》)人生短暂,迷于“空华起灭”,则苦海无边永无解脱,而参透万法虚妄,识取本来面目,便能钩断一切挂碍,了悟生命终极价值之所在。苏轼一生任性随缘、放旷达观、超尘脱俗,以自己的人生实践了这样的“着身要事”,他不是禅师,却把禅和人生结合得浑然一体,让我们看到了佛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人中的巨大力量。苏轼这样的生活品行和人生境界,在其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境中得到了反映。从具体作品来看,有以下四个相关联的方面。
1、世间如幻,人生如梦
佛教将其教义总结概括为“三法印”,即“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而其中的“无常、无我”都在于说明世间万法现象的虚幻和不真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是佛家概括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现象,《心经》认为这“五蕴”都不实在。《金刚经》的名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及著名的“六如偈”都是讲,现实中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不真实的幻影。面对“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苏轼从照遣万物入手,悟出世事如幻、人生如梦的道理。因此,苏轼的笔下常常会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兄弟同父亲一起赴京赶考时,路过渑池,曾在一处寺院投宿。寺院里的老僧热情接待了他们。五年后,苏轼又路过此地,而物是人非,老僧已经去世。于是苏轼写下了这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无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世间的变幻何尝不是如此。曾经庄严的生命,化作沉默的墓塔,恍若一梦。
2、破除分别,不作拣择
苏轼从了悟世间如梦幻,进而参悟到世间万法的各种分别也只能是虚妄,“在此空华起灭之中,寄此须臾贵贱、寿夭、贤愚、得丧,所计几何”,因此,苏轼运用“不二法门”破除分别不拣择,世事万端不介怀。
“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淡酒可以醉人,草木可以饱肚,万法本空,本无不同。《维摩经》中说,世间万物“生灭不二”、“自他不二”、“垢净不二”、“善恶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语默不二”、“小大不二”。这种种差异很大、甚至对立的事物,都是“不二”,都是“一”,这便是佛家的“不二法门”。学佛者要参悟事物的本质,须从不二法门入,参破事物的种种分别。禅宗三祖僧璨《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苏轼食杞菊而甘之如饴,体悟到了“不二法门”的深义,“无往不乐,游于物外”而接近于形而上的高境了。
3、缘起性空,真实本性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从了悟世间如梦,参破一切分别,“照遣虚妄,以识知本性”,参悟到万法虚妄背后的真实本性,这本性即佛家说的“缘起性空”。一次,苏轼听友人抚琴,禅机大动,作了一首《题沈君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有琴无人弹则无法出声,有人无琴亦无以出声,琴与指因缘相合,遂有琴声。琴与指因缘相离,琴声遂灭,此诗表达了事物由因缘合和的佛理。
“缘起性空”是佛法“实相论”的核心内容。“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一切事物或现象,都依赖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而生起。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中阿含经 第四十七》)也就是说: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同时或者异时的互相依存关系中存在,亦即在某种关系和条件中存在,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绝对的存在。“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佛家对诸法实相的描述。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证。
4、处染不染,得大自在
参破万事虚妄,参得万法实相,在尘世间,苏轼最终能够处染不染,“无所得而畅快”“无所往而不乐”,得大自在。
苏轼自命为“居士”,但他并不看重佛教的清规戒律。宋时的公家应酬场合,常有官伎相陪,苏轼对此并不刻意回避。杭州大通禅师,戒律清严,一次苏轼竟然带着伎女琴操前去拜访,禅师很不高兴。苏轼提笔作了一首《南歌子》词,让琴操唱给老禅师听。词曰: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宗风嗣阿谁”是禅门的一个公案。有人曾拿这句话问临济宗杨岐派的开创者方会禅师,方会禅师回答说:“有马骑马,无马步行。”意谓杨岐派无固定的路数,随缘而发而已。苏轼此词是说,白发阿婆和妙龄女子都可以是参禅的契机。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苏轼的价值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更在于他那种形而下与形而上、入世与出世、治平理想与心性之学圆融自足的人格和人生境界。苏轼的人格和人生深受佛家的影响,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阐述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影响时说:“真正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佛学禅宗在理论上、思想上、情感上的超越的形上追求,给未出家当和尚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结构上,从而在他们的文艺创作、审美趣味和人生态度上所带来的精神果实。”中国传统文化对形上本体是有着特别追求的,苏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儒、道思想对他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精研穷究形上本体的佛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和作用则更加令人瞩目。文学体现的是人的精神,从文学看开去,我们看到的是佛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命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①郑春兴编译.《心经》[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②郭学信.试论宋代士大夫的入世精神[J].西北师大学报,2003(4):107-110.③迟宝东.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之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84-90 ④苏轼.东坡志林[M].王松龄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⑤苏轼.苏轼文集[C].孔凡礼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6.⑥沈智、盘运编著.佛陀的智慧明灯[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⑦方立天.佛教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第五篇: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感想
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感想
“自强、育人、教书”,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金字塔”。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不是被对手打败了,而是被自己打垮了。因此,构筑自己的精神堡垒,对每个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教育者来讲更是如此,而这个“构筑”的过程我想就是魏书生讲到的自强。“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一直是魏书生多年以来所提倡的。如果把它竖立起来,便成了一座“金字塔”。塔基是“自强”,塔身是“育人”,顶端是“教书”,每一层次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建造塔基的过程也就是自强的过程,其底面积愈大,稳度就愈高。育人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离开育人去构筑金字塔的顶端,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平时我们缺少了这个稳固的“自强”基础,支建造了上面的两级,结果才不理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在他的“尊重平等教育新的德育观”中曾经提到一个观点:“我们过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的时候,起点或开端往往是不恰当的,从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次序上来说,应该说是一个从自我向他人、从低向高的演进的过程”,即德育的“自我----他人”途径。这一观点,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尊严、有自身存在价值、又有社会责任的人,同时,和他在一起生活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的人,无疑是有道理的。假如我们再进一步探析,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一起考虑,那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想塑造“健康的教师”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教师自身找到了自己的支点后,心理才能建议一个平衡,才能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生沟通,因此,从广义上说,这一“起点”还应该前移。选择教育者的自强,更为合适些。
境界与享受,是魏书生的“自强”快乐观。境界是“事物所到达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享受往往是对人自身而言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对事物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和状态,那他从精神上就会得到一种满足,对自己来讲就是一种享受,否则,便是一种痛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有着特有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佳句,绝不是简单地抒情,而是因为他们经过陶冶,升华到了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在泰山,有一位根雕老人。当问及他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有活干,有饭吃”,就这么简单,这也是一种境界。南宗六祖慧能和北宗六祖神秀在五祖面前有一段偈语,北宗六祖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南宗六祖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南宗六祖悟到了佛的真谛,达到了一种境界,是一种享受。“误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仕途生活对陶渊明是一种痛苦,而弃官归隐的田园生活倒成了一种享受。从事艺术更是如此,只有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陶醉于管弦之间,享受于笔墨之趣,从中获得艺术带给人的快乐与享受。有一位书法家曾说过:“用刀割开我的血管,流出的并不是鲜血,而是墨”,可以想象他对书法的追求到了何种境界。“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化作水声听”,这是启功先生的境界,“学习是享受,工作是享受,尽责是享受,做人也是享受”,魏书生把生活当成了艺术,从生活中得到了艺术的乐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就享受到了生存的快乐与幸福。
3、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是“自强”的关键。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最奇妙的生命体。人人都在生活,但享受生活,也绝非一件易事。人人都想自强,可真正做到自强也不是容易的。魏书生提到如果要想自强,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里边包涵两层意思,其一,“适者生存”的观点。魏书生强调“人总以理想主义的态度鼓励自己去学习、去奋斗、去钻研、去思考、去工作,但不能用理想主义的标准要求社会”,“一是不神话任何人,二是不瞧不起任何人,三是与他人建立互助的关系”。其二,“超越自我”的观点。有人认为,魏书生的观点就是知足常乐,其实并不是这样。在他的理念中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他所讲到的快乐是建立在奋斗之上的,知足常乐并不乐,在奋斗中寻求生活的乐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他谈到:“道德是解放自我,其次是珍爱自我,第三是超越自我,这包括观念的超越、能力的超越、情感的超越、行为习惯的超越”,这一点与近代公民人文主义所探讨的积极活跃生活是相吻合的。
二、创新:魏书生教育思想不竭的动力
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这一词使用频率愈来愈高,翻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就会发现,这应该说是件好事。可是回过头来看看,又会发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并不多,“轻描淡写,换汤不换药”者居多。魏书生的一些做法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1、深入研究是创新的本质。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客观事物研究的深度。“创新不是遍地挖坑,而是往深处钻井”,“拿起眼前可为的平平常常的事业,自已瞧得起自己,全身心的钻进去,看到里面的无限广阔,发现他深层次的规律,越干越高兴,越快乐”。这是魏书生的主张,可以说通俗之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首先,科学教育需要创新。科学是为了求真,解决的是客观世界及其归宿的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小到平常人,都需要钻研,而后才能有创造性的突破。爱因斯坦曾写过一篇《悼念玛丽?居里》的文章,其中有两段话:“她之所以能够取得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元素的存在并把放射性元素分离出来,不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质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中国的科技水平同欧洲一些国家相差甚远,我想这种精神对我们就更为重要了。叶剑英元帅曾用五言诗激励后人,“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其次,人文教育更需要创新。人文教育不是人文学科知识简单的组合,而是以此为基础,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由于人文精神体现人性的本质,带有内隐性,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需要教育者去深入挖掘,确定人文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准切入点。譬如,学雷锋精神时代的新内涵。首先,雷锋是一个很自强的人,他深知现在的“甜”与过去的“苦”密不可分,因此,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了自己的工作,并从中获得了快乐。其次,雷锋酷爱学习,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享受到了快乐学习。因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的切入点,可能比出去做几件好事的效果要好。
2、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关键。创造性的思维是整体的思维。逻辑思维是这个整体思维的正确性的坚实基础,而形象思维则是这个整体思维的主要创作源泉。创造思维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更得益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魏书生先生的创新论,包含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人文社会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也在不断地启迪学习拓展知识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如“谈学习是享受”这一命题作文,学生写了90多篇,涉及面之广之深,令人赞叹。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果换个角度谈问题,可能会找到另一片天地。譬如,当语文教师讲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时,可以从光学角度用光的漫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凸现诗人对客观事物观察的仔细和严密性。学到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也可以动用流体力学原理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自横”,这样学生理解得会更深。当理科教师讲到牛顿f=ma时会说,这个公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概括是多么的简洁、协调、整齐和有序,超过任何语言。总之,教育创新需要深度和广度,更需要抛弃形式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守护心灵的净土”,构筑自己的精神城堡,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你会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这也许是我对魏书生思想的最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