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00:4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

第一篇: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

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情景和课后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使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德育;教学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规定:在初中阶段,要进行道德、民主和法制、纪律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那么,政治教师如何把教学中的“空洞说教”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有机结合,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本着这些,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授课之前——调查研究

组织学生上课之前进行社会调查,不仅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他们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我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讲授政治课的过程中,我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作一些课前的调查研究。

如在讲《多彩的情绪》和《与快乐相伴》这两课时,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哪些人因为情绪积极、心态乐观而一直保持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收集历史上、生活中能够勇敢承受挫折的事例,分析他们的心理和品格修养,并用书面形式谈自己的体会。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是增强教学效果,求得讲课生动活泼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授课之中——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将德育寓于活泼的课堂形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精心设计德育形式

把课前调查得来的材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上课时,根据教材需要,让学生谈谈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和心得体会。如在讲第一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以及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树立起一个信念:自己要做有道德的人。这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我经常收集和制作一些图片、图表和漫画等,在讲到有关内容时,就将它们作为教学材料出示,这不仅让教学内容更浅显易懂、形象直观,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组织课堂讨论,学、思、议结合,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如第十二课第三节,主题是研究“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其中举了环境污染这个例子,可在学习完这节后,立即让同学们讨论“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与我无关”这一心理现象,同学们经过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通过讨论,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培养起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

(二)高度重视氛围感染

讲故事、树立榜样。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征,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穿插师生讲故事环节。如在讲《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一课时,我适当补充了“依法纳税”这一知识点,并讲了中学生小明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转让费后主动交纳税款的故事。学生从这些故事中领悟所要掌握的道理,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利用歌曲,激发学习热情。音乐家们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催人奋进、激动人心的歌曲。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有关歌曲让学生精神抖擞地唱,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如我在讲第二十四课前,让学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导入新课后,再让学生欣赏《走在新时代》这首歌,学生备感振奋。当他们唱着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抗争、渴求光明的国歌时,当他们听着旋律优美、振奋人心的赞歌时,一种对国家的情感、一种作为中国公民的神圣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学习热情大大地被激发。这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懂得:我们是祖国的小公民,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该承担起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重任。

让学生即兴表演。初一学生活泼好动,较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而新教材上正好有许多漫画和故事都可以编排成情景短剧来进行表演。例如讲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时,漫画《公交上的冲突》,我就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讨论、准备三分钟,然后进行即兴表演。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锻炼了,对学习内容也更感兴趣了。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懂得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生活需要宽容友善,为人要豁达大度等道理。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重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学了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如春风化雨,似涓涓细流,于无声中育出芬芳桃李。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三、授课之后——开展多种活动

生动、活泼、新鲜、有趣而又有意义的课后活动,是使教学逐步深入,强化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如:1.配合学校、年级、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和经验交流会等。2.配合班主任搞好操行评定工作,如在学习生活中,守纪律,做好人好事的就加分;违反纪律、有不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就扣分。这样,学生起初是为加分而表现很好,争做、抢做好人好事、守纪律,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就形成了。3.充分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如校园里醒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教室内伟人、名家画像高悬,名言警句荟萃;饭厅内漂亮的美术字赏心悦目;板报中时事新闻、青春寄语等等。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觉悟,较好地完成了初一政治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为落实全国中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近几年来掀起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育才十诀》,《陶行知全集》

2.《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

第二篇:《感恩》思品课教案讲解

《感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感恩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曾经为培养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的现象十分普遍。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容易接受和模仿发生在他们周围的现象和新生事物,这将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感恩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做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充分理解感恩教育的伟大时代意义,才能使得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感恩教育中做到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因此我设计这个主题,意在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我的设计理念是遵循教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二、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在许多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被遗忘和丢失。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故感恩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教学目标:

通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祖国等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周围的各种爱,学会关心父母和老师,关心同学和朋友,更要爱集体和祖国。从而让爱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设计思路

整节课按学生认知和接受的逐步深入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识恩)

(二)启发联想,深化认识(知恩)

(三)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感恩)

(四)深化拓展,升华情感(报恩)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认识

上课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故事《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二)启发联想,深化认识

1、感恩父母

(1)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就是古语:鸦反哺,羊跪乳。是啊!动物尚且知道这些道理,我们怎能不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呢?板书课题:《感恩》

据我了解,多数同学今年十岁左右,你们可曾想过,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你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你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你们,是你们长大成人。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2)师现场提问:

“知道自己生日的人请举手。”

“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的人请举手。” “每年过生日的同学请举手。”

“在父母生日时,给父母送过生日礼物的请举手。”

师:看,我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但很多同学却记不得爸爸妈妈的生日,甚至没有给他们表示祝贺。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你对父母的挂念有多少?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是否想到真诚地给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呢?在他们生日时,给他们说一声祝福的话。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为人之本,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板书:父母)

(3)师引导:今天我们的父母虽不在现场,在此,我提议,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全体请起立!(随着师说,师生鞠躬)

一鞠躬,感恩世间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二鞠躬,感恩忙碌的父亲,今天才知道您的严厉是我们进步的车轮。三鞠躬,感恩亲人的关注与爱护,有了你们的鼓励与赞赏,我们幼小的心灵充满了阳光。

谢谢!非常感恩每位同学的真情流露(教师请全体坐下。)

2、感恩老师

(1)过渡:同学们,除了父母家人,和我们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人还有谁呀?(老师、同学)

(2)师:大家留意过老师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吗?能举出具体实例来说说吗?(生答)

在你的心中,老师像什么?

(可能答:老师像春蚕、老师像蜡烛、老师像园丁、老师是月亮、老师是泥土……)

(3)师:孩子们,你们用诗词般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老师,使我觉得很温暖、很幸福。有一个人他对老师也充满感激之情,每次走过老师的窗前,他都心潮起伏,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吧!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我曾经和大家一样,是我的老师把我培养成了你们的老师,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也是心存感激。我们敬爱的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我们该不该感谢他们呢?(板书:老师)

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多辛勤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由衷地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学生跟说)谢谢您!我们爱您!”(学生跟说)

3、感恩大众

之所以我们能在美丽的校园愉快地学习,不仅要感恩父母的悉心照顾,感恩老师的辛勤教诲,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你们能用善良敏锐的心想出他们都是谁吗?

农民伯伯,建筑工人,交警叔叔,保安叔叔,保洁阿姨……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却在日日夜夜做着很不平凡的事,平凡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平凡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人生态度让很多很多人记住了他们。(板书:劳动人们)

4、感恩社会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图是他们的流血牺牲,铺平了胜利的道路 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万家团圆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为孩子们搭桥 是他们的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夜以继日 是他们的起早贪黑 是他们的汗流浃背 是他们的除暴安良 是他们心系祖国,让我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是他们用汗水谱写了人生的乐章,是他们用努力铸就了中华的铁骨脊梁,更是他们,我们炎黄子孙的共

同拼搏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让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我们更应该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升旗台上,9岁小女孩林妙可演唱《歌唱祖国》,用可爱大方的形象,美妙的嗓音,打动了全中国人的心。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经历汶川、玉树地震之后的中国人民,在歌声中更加感到祖国的美好和繁荣,生命的珍惜和宝贵。在我们面前是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让我们为她自豪,为她喝彩,为他骄傲!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让我们的心每天都充满着感恩的情怀吧!

(四)、加深拓展,启发导行。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千古名句让我们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虽然年龄小,做不了感天动地的大事,但绝对可以用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请大家畅所欲言,你怎样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生答,师补充)力所能及的帮助、一句“谢谢”、一种眼神、一个微笑、一次拥抱、一张卡片…

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感谢爱过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下面把《感恩歌》献给天下所有爱我们、我们爱和所有需要爱的人。

六、板书设计

感恩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什么是感恩教育?“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怀念恩师,就是报效祖国,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感恩教育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在整堂课上,我认为,应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谐社会就要求每个人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责任心、责任感,同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恩教育就是德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

强化感恩教育可以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得青少年懂得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这样才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让社会在和谐中向前发展。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我注意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二、感恩教育的过程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1、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知恩于心。

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2、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于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开展感恩家书、感恩宣言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3、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存报恩之意和谢恩之行。

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可布置“感恩作业”。“作业”可大可小,小到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别人一个微笑、加入志愿者队伍、随手捡到地上的一片纸屑.......大到学会自理,学会自强。让学生从“感恩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培养感恩之心,这无疑是一些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看待感恩,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从而对自己今后的行为起到导航作用。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是比较成功的。但由于时间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真正为身边的人做些回报恩情的事情,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一段时间,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那么收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好;这也说明学校教育要和社会社会相结合。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这个载体,必须为它培植适宜的土壤,才能让德育教育有其蓬勃发展的基地。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应该积极加入到“感恩教育”中来,使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三篇:领悟思品课改精髓讲解

领悟思品课改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说说我的2010年夏初中思想培训心得体会

靖江市斜桥中学 朱敏

2010年的夏天,我分别参加了泰州市和靖江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两次培训,负责培训的专家老师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神大餐。总体说来,两次培训说得最多的还是有效教学,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我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对于有效教学,有各种版本的说法,现在普遍认可的是所谓的有效也就是在课堂时间内,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再认或再现出来。何谓效,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效”?怎样才能算是有“效”?教育不同于经济,不同于企业,企业的效果可以用各种指标直接加以衡量,但是教育不是能够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俗话说:十年树林,百年树人,教育一个人,让一个人得以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衡量的,也不是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有时候,课堂上看似无效的讲解,却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给学生带来一生中难忘的财富,有时候教师的一句笑话能够激发学生对幽默的兴趣,甚至他将成可能成为小品的创作者、影视剧作家。从现实的名家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的“效”有时并不在课堂之中,而是在课堂之外。我们再回到之前的追问:何谓有效?个人认为有效的课堂并不仅仅是用成绩的分数来衡量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从课堂的节奏上表现出来的,有效的教学应该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够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教师的为人的理念永远记住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的效果。

从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是从学生的终身的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因此,教育教学的有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的发展,比如,从学习方式来说,学生从老师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并运用了老师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

二、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要角色,提高的思品课的有效性得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我们从教师角度出发,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准确地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有句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本身的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素质,来自于扎实的学术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更来自教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好的老师能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找学生谈心、说教就能做到的。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我有空就会去研究学生,从他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朋友圈,到他的家庭背景……跟学生谈话时,我也很少直奔主题,说你学习成绩如何如何。相反,我可能会问一下他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薄弱科目有没有进步等等。这种关心,往往比你直截了当的‘说教’更有感化力。”

“以为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价值理念。由于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生活历程、初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特长等方面千差万别,形成了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发展中学会读书,明白事理,感知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锤炼,心智得到发展开化。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我们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自己的孩子,爱他们,才能教好他们,包容他们,感化他们。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我们把学生的权利、教师的义务记在心间,把民主法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我认为在不同时期角色应该有所区别。当所学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讲解时,我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差不多属于专业型的学者。当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点拨指导,他们的活动需要指导时,我们就是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和他们一起学习,我们可能只是比他们成绩稍稍好一点的学长。

(二)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靠老师慢慢培养的。

1.教师需要一点幽默感。人们喜欢和有幽默感人的相处,因为他们使人心情放松,气氛融洽。学生喜欢谁?是一本正经、老讲大道理的思品老师,还是具有幽默细胞的老师呢?答案不言而喻。

2.教师语言需要生动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的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经济制度时,可以这样做:先出示经济成分图,接着说“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研究这个经济大烧饼,这个饼有多种馅料组成,你知道有哪些馅料吗?这些馅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一个原本比较抽象的东西经过我们这么一个形象的生动的比喻似乎变得简单而且好懂起来。当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经济之树等将这个知识生动化。再比如学习《处处保护》一课,同学们,你的眼睛够厉害吗?你能看见我们的身上始终有一把保护伞在随时保护我们吗?

3.教师授课内容生活化。基于生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是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对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应把它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要不断将时代信息引入课堂教学的园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用生动活泼的生活材料营造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使呆板的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空洞的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增添乐趣。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时,我以“煮蛋”这一生活小事作为开场白:用一个长宽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估计只能加50毫升左右),盖盖,打火,1分钟左右水开,再过三分钟熄火,利用余热著3分钟,日本人是这样煮蛋的。再看看我们怎样干的:打开液化气,放上锅,添进一瓢凉水(大约250毫升左右),放进鸡蛋,盖上锅盖。3分钟左右水开,再煮大约10分钟,才熄火。特别提示:据专家计算过,前者起码节约4/5的水和2/3以上的热能。从一件生活小事让学生看出中立两国在利用资源方面的差距,而中国的现状更需要每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从小就应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从每一个生活细节上约束自已,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学生回到生活,最后又高于生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联系社会生活,联系时事,可以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向大家报告新近发生的校内外、国内外大事,并简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相关解读。

4.创设情境,充分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实物演示情境,图片展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活动创设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

其次我们再从学生的角度谈谈: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可见,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实施的一种教育。它重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如学习《环境问题》内容时,指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对环境为题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所学知识就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内容时,引导学生从喝牛奶谈起,对蒙牛牛奶和伊利牛奶之间的技术竞争和友好合作,并非互相拆台,恶意诋毁,最终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共同协作,而且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如果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则会让合作学习走向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正是合作学习应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如果任学生自由发挥,弊端很多。如果教师也投入其中,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活动有第一时间的了解,而且可以适时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就做到合作无处不在,符合合作精神的要求。课堂合作、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已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三)突出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以《礼仪展风采》为例,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我国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和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对待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以及怎么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由于课前做好了预习,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课堂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个框题是讲述“礼仪展风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站姿一定要比平时更加端正,更加注重礼仪。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观念的创新,有助于内容的创新,有助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学法的创新。

第四篇:谈多媒体课件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课件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车晓华(通识

甘肃平凉三期通识二班)[摘要]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课件为教学服务,课堂展示类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是多媒体课件的一条宗旨。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在思品课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则等方面谈谈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思品课教学

多媒体课件迈着轻盈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走进了思品课堂,并落地生根,雨后春笋般长着,给思品课堂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声色并茂、形象直观吸引着学生,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录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而也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近几年来在各个学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种类是很多的,从目前来看,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课堂展示类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演示型课件的特点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来展示现实世界难以实现或表现不清楚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转换,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其作用主要是用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用图形、图像、动画等表现一些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和动态演变过程,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由于这种多媒体课件 课件可以在配有多媒体投影机的电化教室中使用,也可以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中使用。而且比较容易制作,因而在现阶段是一种可行的应用模式,就课堂展示类多媒体课件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思品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思品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在教研人员和一些教师的努力下,中学思品教育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许多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很大一部分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旧十分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运用。如: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完成一堂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目标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乏味等等。这些应试教育时代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品课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学思品教师的重要课题。

二、思品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思品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重视理论的学习,更注重实践;既重视知识目标的落实,更注重行为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一)教学性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展示类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因此,首先要关注的是我们制作或利用某个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否有必要,即课件的教学价值。课件的教学性原则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上。1.表现在教学目标上,主要是要明确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课件要解决哪个重点和难点。2.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二个因素,第一是选取那些理论性强,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第二是选取教学目标高,教材内容少,现实材料多

(二)直观性原则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录像)、动画、照片(图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抽象内容)向学生展示,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无论选择何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方面要考虑其能否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思维接受能力,选择那些直观的,能让学生看得懂、说得出,看了之后,有感好发材料。而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三)现实性原则

思品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社会学科,其理论性和时效性是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思品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思品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二个因素:1.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所以,本人认为,如有真实图片,应尽量少使用漫画。2.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思想思品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正所谓“年年新教材,人人新教师”,因此,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时最近的、最新的,而不是三、四年前,更不是五、六年以前的。

三、思品课多媒体课件的编制

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借助于教学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与普通的电化媒体相比,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和生动,所传播的知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如何制作一个既具有丰富表现力,又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并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课件,就成为我们教师最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就思品课件的编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题的选择

课件为教学服务,这是多媒体课件的一条宗旨。根据课件的教学性原则,在选择课题时,通常要选择那些即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的,又要是运用常规手段难以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课题。也就是说利用课件是为了什么目标,要突出哪个重点或要解决哪个难点,在这些方面确定之后,才能在课件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所作的课件才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否则,课件只会追求美感、直观和动感而流于形式,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确定课题后,就要进行精心备课。包括确定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素材,设计哪些练习,都要精心准备。

(三)制作软件的选择

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近几年在教育界也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件制作能力仍然较低,许多课件都是上课老师提供思路,计算机老师完成课件,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难免就会引起计算机、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选择一种制作方便,操作简单的软件作为制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来看,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较多,如:Powerpoint、Authorware5.0、flash和方正奥思以及一些工具软件。其中,用的最多的自然是Powerpoint和Authorware5.0。就这两者而言,在链接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以及操作等方面并无多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演示文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学会,适合于制作一些主题比较单

一、内容不多、衔接严密的课件。而后者是一种基于流程图标的交互式多媒体制作软件,界面友好,交互性能强大,但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适合于有多个主题、容量大和学生自学的课件,如:系统讲座等。课堂展示类课件特别是思品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其容量不大,主题也比较单一,而且更为讲究知识点的连贯性和衔接的自然性,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评比或交互性特强),思品课课件的制作软件要以Powerpoint为主。

(四)素材的准备 思品多媒体课件的素材,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其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录像的制作。思品课的录像包括时事新闻图片、情景图片和漫画,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网上下载和从音像中截取和通过扫描仪获得。(2)视频材料。可以通过解霸五或视频辅助卡转换获得。至于动画,主要用来模拟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因此在思品课件中用的也不多。

(五)课件的编辑

确定课题、教学设计、确定制作工具、准备素材之后,就要开始利用著作工具进行组合,编辑成一个交互性好、操作简单、视听效果好多媒体课件。

四、要处理好的四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教学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有几年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也是我们广大多媒体课件爱好者要把握好的问题。

(一)板书要不要的问题

针对一些多媒体课没有保留板书的问题,近年来,一些人士指出,利用多媒体进行上课,必须保留板书,对此,我不敢苟同。要不要板书,不是绝对的。它是由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决定的。像数学、自然的定理和公式等当然是非要不可的;而像复习课之类的课件,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操作,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也就不太需要保留板书了。而对于我们思品课关键,在于使学生懂得知识要点,学会用有关观点分析现象,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分析得出结论后,应该出示结论的板书,但并不一定要自始自终的保留。不过,在课文小结时,应该出示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二)整堂课与使用片段的问题

有人认为,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解决某一重点和难点而制作的,因此不需要在整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只需使用某一片段就可以了。是的,多媒体课件一般是定位在辅助上,但在教学中是由电脑、课件、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必须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至于是使用片段还是整堂课使用,取决于课件能否很好的完成所有的课堂教学任务。如果课件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又为什么要用常规手段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反之,如理、化、生的实验课和劳动技术课,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使用片段效果会更好些。

(三)大量使用和适度使用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的效果明显,其使用频率也大大提高。公开课、优质课、说课和平时上课都追求多媒体。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请别人做,大有一哄而上的趋势,这并不符合实际。首先,硬件设施不具备。在目前条件下,一般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多的也只有两个或三个(极少数),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全校几十个班级都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于多媒体。在一个学期中,肯定没有必要所有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像我们一些多媒体课件,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黑板板书,用电脑视频代替录像,那就完全可以用简单的幻灯、投影器、录像机和黑板代替而非要用多媒体课件。有一位教师,不管是否需要,所有的课都在多媒体教室上,结果因学生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等原因,教学效果反而不好。第三,作为课件,需要教师花费很大工夫进行制作,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有一位老师,为了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课件,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效果当然不错。而我们平时用的课件,不用说三个月,三五个晚上总要吧。教师的工作繁琐,如果为了一节课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其他课肯定要打折扣的,这对学校、学生都不是好事。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要提倡使用,但要注意适度。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技术,我们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必须要懂得其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和制作(简单的制作),否则再好的技术也难以体现其优势来。但同时,也不要过分热衷。

(四)拿来和制作的问题

许多人一想到上多媒体课,就要自己制作课件,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前文已论述)。其实,要想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不必忙着去制作课件,先考虑怎样把别人的课件用好,实在没有现成的可用,那才自己做。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根据教学思路、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在使用别人的课件时,首先要弄懂制作者的思路,搞清楚每一素材的作用。其次,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当然,自己如果有好的课件,也可以上传网上,供大家共享。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吻合了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有人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整合,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我将不断求索。

第五篇: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讲解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做法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定,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开展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规定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开展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做法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一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成长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规定……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资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做法,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成长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成长,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现实,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做法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频繁不断地开展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做法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检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资讯,促进儿童成长。“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成长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地方的表现开展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办法、学习结果。”在检测时,要把《小学生日常做法规范》检测与思想品德学习检测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检测与做法能力的检测相结合;重在平时性检测,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法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办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下载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思品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讲解(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品课教学叙事

    思品课教学叙事(转载) ——在新课改中不断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组织教学应具有趣味多样性,提倡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样要注重......

    思品课教学总结

    思品课教学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转眼就要结束了,回头想想,我颇有感触,作为一名合格的思品老师,除了要熟悉教材,驾驭教材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学会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

    谈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导入

    谈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导入 大家都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思想品德课面临着别样的尴尬和困境。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对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语、数、英。另......

    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论文(推荐)

    摘要: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各小学思品课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下足了功夫,灵活地将诸如课题研究......

    8年级下册思品复习课教案讲解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1、 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 知道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3、 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二年级思品教案讲解

    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多彩的季节 1.南方的春天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越来越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使学生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是......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