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一、教育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
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就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子主张“节用”、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再比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这些优良品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
二、教育学生做爱国的中国人
首先,要教育学生了解祖国。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既要了解中华民族在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了解在近代所遭受的种种屈辱;既要知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现在的国际地位,也要了解我们国家在前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只有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祖国,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爱国的责任感。中华民族的无数脊梁,无一不是“以天下为已任”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人,从战国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南宋陆游的“死去原知万能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爱国遗训,都将唤起和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责任感,使他们自觉以民族昌盛为已任。再次,教育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更是一种执著的行动。近代以来,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的“探索”,这些富有开拓精神的行为折射出深深的爱国之情。历史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新人
首先,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华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首先,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华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其次,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在教学中,要运用这些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青年学生,让他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教育学生做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
首先,要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的胜利,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阻挡的。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每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历一个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虽几经风雨、几度起落,但总的说来,前进性仍占主导地位。要教育学生用历史眼光看问题,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其次,历史教学还应热情讴歌革命领袖和革命前辈,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为目标,他们为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典型材料。
历史教学中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丰富的历史感性材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做人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辨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几个特点。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该主要在人格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两个领域开展工作,并强调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操作层面上应该注意现实性、生活性和客观性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的昨天,才能更好的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热爱祖国的今天。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青少年的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等方面。对于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社会各方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应该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意见》中将历史教育列为德育任务第一条,是很有深意的。
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实用主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既然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完成德育的任务,那么德育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摆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外延也有很多,如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至很多人一听到德育这个词,马上就与爱国主义等同起来。德育内涵外延的无限扩大,容易使德育工作陷入“大象无形”般的空洞。德,顾名思义,就是道德,品德。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左丘明的“德,国家之基也”到王充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和司马光的“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德”,并未包涵思想政治之意。延续至今天,德应该指的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德育应该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在很多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文件中都被解释成为“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是一种明显的误读。德育不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指德育的过程中不允许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在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与道德教育并列的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意到其蕴含性、渐进性、评判性等特点。
(一)蕴含性。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蕴含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德育必须有所依附。历史教学有其固有的知识载体,论从史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中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寓教于史”,德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另一方面,知识能力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反映德育的内容。“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准确的把握史料,寻找适合的德育切入口,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重要舞台。
(二)渐进性。德育的目标宏大而艰巨,一个完善的人,绝对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可以造就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教学目标动不动就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守法知礼诚信,这样的目标看似无比正确,但是却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大而无当。过大过难的目标更加增加了实施和实行的难度。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德育的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协作,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虽然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但是在学术层面还属薄弱,在实践层面就更少引起关注。德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历史教学中 的德育必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三)评判性。不论是对历史人物是褒是贬,对历史事件是颂是斥,所谓鉴古知今,都是在一定的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评判,因而在将历史引申出其蕴含的事理时,必须明确自己所站的立场。如在评价秦桧时,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曾经是坚定的抗金派,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谓不成功。但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背道而弛,以致遗臭万年,汪精卫,蔡京等人皆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有才无德是小人”之言非虚。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过往的历史进行重述。作为历史工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过往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传统永远不应该是忘却的对象。
三、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第一是人格教育,第二是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于培养中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其中自信又是人格健全的基石。自信心态的培养,从大处着眼,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自信心态的培养,从中学生个体本身出发,则应注重从中外古今的历史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加强理想教育,情感教育、及意志毅力教育。
先辈们的历史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理想教育方面,《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一思想虽然发端于古代,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作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益借鉴。青少年一味追求个性张显,甚至犯罪行为日益严重,自私自利的观念和行为随处可见,究其根源,都来源于信仰的缺失,没有树立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没有认识到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存在的意义,自然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古代历史名人中树立起崇高理想而青史留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学生们很喜欢也很熟悉的岳飞,在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谱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又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又如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通过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大多数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才是会得到他人认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
在情感教育方面,应该将生命价值推到新的高度。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
因为人性论的发展。”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中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历史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之时,永远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注意“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意志与毅力培养方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讲述吴越之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讲述西楚霸王旷世壮举,自然少不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还有诸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在狱中写出伟大著作《史记》;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等等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语文课中的某些素材,如,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可助一臂之力。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一个意志坚定,积极乐观进取的人。深刻挖掘这类史料背后深藏的意义,将有助于纠正现代中学生怕吃苦,只是贪图玩乐的心态。
其次,传统美德的养成在于使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于“礼”,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在近几十年,中国人在国内外的公共场合“失礼”的报道不绝于耳。在中学生群体当中,言语粗鲁,顶撞父母,不尊敬师长等现象屡见
不鲜,很难想象这一代人按这种情形成长下去,能够与他们未来强大中国的主人翁身份相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名人的成长故事、言行举止、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等,去教育感化青少年,陶冶青少年的性情,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培养青少年从小做起,从小处做起,明是非、辨好坏、善与丑,讲文明、讲礼貌,讲道理,树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知法守法,真正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和谐社会。
四、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原则
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失于空泛。在操作层面上,也缺乏系统深刻的总结。德育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却又无从下手。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现实性、生活性原则。例如有教师在讲到赵州桥屹立一千三百多年而不倒时,一方面注意提醒学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另一方面又与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桥梁坍塌事件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坍塌事故在建筑技术先进的现代发生,也体现出来某些人责任心的丧失。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需注重客观性原则。不少老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开始讲起。一味报喜不报忧。事实上,地大物博也好,文明辉煌灿烂也罢,都是相对的。对于祖国的感情不应该只是来源于对
祖国的辉煌和灿烂,还要告诉他们祖国不足的地方,若不然,他们走出校门,或者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发现老师教给他的,与事实并不相符,这样学生就会抛弃老师教给他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觉得上当受骗了,进而否定他们认为的骗子教给他们的所有一切,包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长大成人之后,也许历史老师讲给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已经忘记大半了,但是历史教师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却永远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他们立足于人世间的支柱。这才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真正应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王锡君.利用家校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J].甘肃教育.2006.3.[4]邓学东.宽容:新课程观点下的育人理念[J].甘肃教育.2006.5.[5]孙志学.浅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6]朱莲英.教师在反思中成长[J].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2007.1.5
第三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当城中学 周河莲
历史教学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来谈一谈在历史教学中是怎样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寓德育教育于故事讲述之中
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历史,讲述故事,在讲述故事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学生从中认识到: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击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讨论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讲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我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对历史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只看到了他们的功绩,看不到他们的过失。为此,我引导学生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在班上展开大讨论。使学生既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绩,又看到他们不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既要学习历史人物好的品质和优点,又要摈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寻找感悟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人、英雄、仁人志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涉及。这些人物令学生敬慕崇拜。他们迫切想了解探究,甚至想一睹为快。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开展读书活动。开展了“伟人少年时代”演讲比赛。“英雄在我心中”讨论会。“革命先烈”故事会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学生们四处找书借 书。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刻苦读书、求学,寻求探索革命真理的艰难曲折历程,常常吸引着学生,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以至在讲故事听故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榜样引路,教育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学生以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为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在讲《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这两位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榜样,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围绕我们应向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思学习什么展开讨论。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以下三点:第一、应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为人类谋幸福;第二、要勤奋学习,服务社会;第三、好好锻炼身体,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革命导师的崇高品质,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通过分析比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讲《辛丑条约》时,引导学生将已经了解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从时间、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意义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了软弱无 能的清政府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再通过这三次条约的赔款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受苦受难,生活在深水火热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分析比较中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越来越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使学生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教育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对于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良好的道德把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目的之一。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即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能够挖掘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为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依葫芦画瓢,长此以往,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使学生也养成了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即要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只有这样,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当今,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2.1寓德于教,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例如,教材有《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教学内容,这是教学内容结合对学生进行计算机道德行为教育的好材料,可用以教育学生认识“计算机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含义,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对于保障计算机安全,防止和制止计算机犯罪引起足够的重视。又如,在讲完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小结时,直接说明或通过提问题方式,再一次向学生指出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个程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利益。因此,程序的编制者已构成了犯罪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今天学习编制程序,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创造财富、改造社会,绝不应该做出不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
2.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进入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比如,有的学生对“黑客”行径充满了神秘感,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是犯罪,反而认为这是有能耐,把“黑客”当成偶像来崇拜。有的学生甚至跃跃欲试,为模仿“黑客”而去钻研有关的技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色情的、暴力的东西,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引导,把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教育学生看待网络要有辨证的思想,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趋利避害,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3学会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精神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没有良好的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不可能获得学业、事业的成功。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就要具有组织、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某一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与个性特长,将学生分组,或由学生自由组合,再给各组布置有利于巩固学习的又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协作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有的活动可由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书如果没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到位,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让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Z].[2]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朱江山
摘要: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一直被每一个国家所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现行教育过分重视才智教育而忽略了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可见德育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本文从历史教学的角度阐述了通过历史课堂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历史教学经历总结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及开展方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青少年,德育教育,影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既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较为全面地、准确地说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简称德育。而多年的历史教学我对渗透德育教育有了以下的思考:
一、历史课堂德育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中学历史教育渗透德育的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要想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一名优秀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四方面的要求:
1、寓心于教:
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融入自己的内心从而形成一种职业习惯。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让教师有更丰富的思想,更真诚的心对待历史,对待历史教学。只有寓心于教的历史教育才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融入学生的内心。
2、寓情于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鲜活的人物事件,更是有丰富的情感贯穿其中,这些情感因素需要历史教师在德育渗透中必须以情感人。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要使学生情感的波动随着德育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就要给学生喜怒哀乐的不同刺激。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将这种情感印记烙于自己的内心,升华自己的思想。
3.寓德于教:
太阳因为自己的发光,才可以普照大地。以德教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首先自己必须学会做人。一句话,就是要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4、寓识于教
俗话说: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碗水。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任何问题都不被难倒的老师也最有魅力,只有博学才能让学生折服,信赖,跟从,努力学习。
二、历史课堂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比较对比法。
1.中外对比:如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指出中国在二三千年就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创造了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等,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古今对比,如讲到封建社会农民对国家的负担有田租、摇役、兵役等项,即使是“盛世治世”也不能幸免,从而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勤奋的学习。
(二)课外活动法。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定期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历史小丛书、历史参考书、历史名著等书中的有关章节给学生阅读;或组织历史故事会,让学生看了书后讲历史故事;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补充.二者巧妙的结合,作到事半功倍。
(三)联系现实法。
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德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契机吗?例如,讲儒家思想的时候,我设计了当今“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世界各地广泛建立?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不但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也影响巨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望。
(四)、榜样的力量
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思想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德育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爱国、诚实、谦虚、坚强、勇敢等良好的思想品质。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学德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蕴含的美德内容。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林肯为还给顾客的零钱而体现的诚实;刘备三顾茅庐的谦虚态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无私品质;这些史料均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身上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学生在学习这些史料时,这些美德就会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从而慢慢发芽、茁壮成长,变为学生自身的优良美德。
三.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项漫长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历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正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德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巧妙运用各种方法,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