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陈宜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被提上日程。历史教学改革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历史教学改革也确实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围绕教育理念,围绕课程教材,围绕考试评价,围绕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围绕研究性学习„„改革的根本是抓住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掌握知识铺就一条捷径。然而,这种改革内容中似乎总缺少点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一幕幕让人不得不陷入沉思的场景:面对长者、弱者而肆无忌惮的行为、恶人行凶而百人围观时的麻木神情、一个个巨贪中饱私囊侵吞国家亿万资财的大手笔、影视明星制造的“日本军旗事件”和体育明星面对众多外国记者而大谈不知“沪沟桥事变”为何物时的坦然,真是古有“商女不知亡国恨”,今有“明星不知亡国恨”的悲哀。
此时,才陡然醒悟,是国人的道德意识滑坡,才使那些有损社会风气和民族尊严、利益的情况出现。于是社会疾呼、国人疾呼: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这样的呐喊早已响彻耳端,然而,呐喊毕竟代替不了现实,有时它越响亮,越说明它本身的低效、苍白!
为提高国人的道德素养,国家提出了“以德治国”作为“以法治国”的重要补充的决策。《江泽民总书记致国家教委领导的一封信》中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无疑是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项任务也艰巨地落在教育工作者的肩上,特别是历史教师的肩上。要求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忽视德育的存在。
其实,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博大精深的中华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礼义廉耻、明礼诚信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古代优秀科技成果特别是四大发明的创造,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金戈铁马、折戟沉沙的古战场上驰骋纵横的英雄精忠报国的气慨,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让他们明白国家的强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从而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的信念;历史上为一己之利而出卖民族大义的龌龊之辈,最终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利益、正人正己„„
这些史实都可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一、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引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达到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如在讲授“百家争鸣”各派思想主张时,就可以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做人原则,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声情并茂的语言。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富于情感的教学,讲课时声情并茂,往往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达到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目的。如在讲述中国“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讲“南京大屠杀”时,语言悲愤、低沉,但要深沉有力,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目标。
三、观看影视、图片展或参观革命基地。
此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寻求适当的方法,灵活机动,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德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并重,创新必须以德为本,千万不顾此失彼,否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就不能局限于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范围,而要以德育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的人文理想、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从而造就每一个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也应坚持不懈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如此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的坚强卫士,才能赋予历史教学以无限的生命力。
第二篇:历史教学要重视和抓好教学后记
历史教学要重视和抓好教学后记
摘 要: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太关注教学后记。课堂教学本是一种实际操作的过程,无论课前准备得如何充分,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往往有着差距,操作中总会有许多随机应变的做法。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后记中写下自己每堂课中你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写出自己在教法运用中的不足之处,以备日后借鉴、改进。课后,把你认为成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后记中记下来,以便于和同事共同分享、改进。久而久之,你的学生就会在历史学习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抓好“教学后记”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打下基础。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后记
抓好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普遍重视备课、上课的环节,而往往忽视了历史教学操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后记。
何谓“教学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将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与今后有所改进的设想记载下来,作为今后教学的参考。简而言之,是指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本是一种实际操作的过程,无论课前准备得如何充分,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往往有着差距,操作中总会有许多随机应变的做法。正如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每天要写“训练日记”一样,历史学科的教师都应写好“教学后记”。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课的教学,在完成中学教育的总任务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写好“教学后记”正是这种事业心的体现。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知识和经验在于积累。只要坚持不懈地写教学后记,就会有所收获,就会使自己的历史教学艺术步入一个新境界。教学后记,是教师在授完一堂课后,通过对整堂课教学过程的回顾、思考,将感悟的“得”与“失”简明扼要地记下来,以指导今后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师如果能坚持长久而认真地写教学后记,不仅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教育或教学思想。教学后记,既是前一堂课的延伸,又是后一堂课的先导,因而在提倡“关注课堂”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关注教学后记”。那么怎样写好教学后记呢?本人就历史课的教学后记的写法,谈几点意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记教法的运用是否贴切、多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与教法的运用是否贴切、多样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课题固然有不同的教法,即使是同一课题不同的老师常有不同的教法,即我们所提倡的“同课异构”,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后记中写下自己每堂课中你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写出自己在教法运用中的不足之处,以备日后借鉴、改进。在讲造纸术的发明时,学生对科技文化课的枯燥表现出了厌倦,我适时讲了一个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用去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去的故事,马上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后我在教学后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严肃的史实,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来穿插。”同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有疏漏与不足,如表达含混、处理欠妥、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当,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等。教师应知上好一堂令学生、自己都愉悦的课绝非易事,但“要让每一堂课使学生爱听并使主要内容易于使学生掌握”是自己从教以来不变的宏愿,于是,“后记”应成为反省与自励。
二、记学法的指导是否恰当,有效
一堂课除了应运连用贴切,多样的教法外,还要考虑学法。这往往是有些老师备课的薄弱环节。我们习惯于钻研教材、讲求教法、准备教具,以为教师讲明白了的问题,学生就会听懂,其实未必。像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等,尽管教师费力讲解,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有时教师不觉得是很难的地方,学生总是在此犯错,像罗斯福新政学生总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相混淆。所以备课时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还要考虑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观点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长期受用,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学法指导方面多下苦功,积累经验。课后,把你认为成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后记中记下来,以便于和同事共同分享、改进。久而久之,你的学生就会在历史学习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学课程中,历史课是一门识记量很大的学科,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识记,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就显得尤为关键。例如,在学战国七雄的内容时,我指导学生按方位记:东—南—西—北—中—,齐—楚—秦—燕—赵—魏—韩(自上而下)。这样,既记住了七雄名称,又记住了中国朝
代,我又编写成歌谣的形式: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显神通。
三、记点滴心得体会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没有固定的模本,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有经验的老教师如此,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次。教师若能勤于记下每堂课后的点滴体会,零碎经验或教训,长此以往,便可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便指日可待了。
首先,要留意记下成功的经验。任何一个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总有其成功的闪光点如:教法选用恰当,气氛活跃,教学环节紧凑等等。并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反思也应各有侧重点,记下的成功经验尽量避免雷同。时间长了,你上的课越多,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就越丰富。例如,我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课时,从学派,代表人物,主张,著作四大方面入手,列成一张表格,它统括了全课的主要内容,简洁而又醒目。课后我得到的一条成功经验是:繁杂的内容,可以借助简表来表达。而在讲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后,我又得到了另一条成功的经验: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还要勇于记下自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一堂课下来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不随意放过。你寻找的问题越多,你的教学就越趋向成熟,目的就更易达到。问题找到了,先记下来,马上能解决的,在下一堂课上立即改正。若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和同事们共同切磋,以商对策。对自己一时不能找到的问题,还要“不耻下问”,向同行,特别是主动向学生征求意见。师生配合越好,问题就越你得到解决,原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变成不成问题的问题。
四、记自己精心设计的提问
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效果一定较好。相反,一堂课下来,只讲不问,即使教师讲得生动丰富,也总嫌课堂气氛单调,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既然提问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从提问的数量、难易程度、提出的时机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
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简化了很多,往往一堂课的重点部分通过一到两个高质量的提问就能解决。而这一到两个提问往往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在课后的教学后记中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这一到两个提问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从中悟出提问的技巧。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中,当学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侵略者为非作歹,你们的心情如何?有何想法?”问题一提出,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表示,对英法强盗的仇恨;有的认为清政府无能;有的表示长大要当兵,保家为国„„课堂气氛顿时被推向高潮。课后,我悟出了这样一个真谛:提问一定要适时。假如我等到巩固小结的时候,才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所谓适时,就是教师在提问时,不能提前,也不能太晚。什么时候体问要根据当时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学生对知识感应的程度等,做到恰到好处。于是我在教学后记中记下了这个提问,并在旁边注明:一定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当然,有些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够成功实践,也要记下来,以便寻找原因。
五、记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以往相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训练,鼓励质疑,激发创造。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使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这是教师经常碰到的情形,不足为怪。例如学生在阅读“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后纷纷提出:什么是太平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信仰太平道?东汉政权既然已经腐朽不堪,为什么还能把黄巾起义镇压下去?„„学贵知疑。从学生的提问中,使我看到他们智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增强。对于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事实求是,能在课堂上回答的,尽可能耐心解答,自己一时难以说清的,最好是留到课外或下节课前作答。这就要求老师:一是要认真在教学后记中记下这些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三是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实记下教学中来自学生的意外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是负责的;(2)可以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水平;(3)避免类似问题在日后的教学中再成为意外;(4)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在历史教学中抓好“教学后记”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做好“教学后记”,第一,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水平的提高。从学生群体看,可培养学生更加热爱历史学科;从学生个体看,使学生在开放式
的教学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第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并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论其观点是否正确,经过学生的思考而形成的见解,正是创新本质的体现。第三,有利于教师创新观念的弘扬,有利于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教师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自己的发展。
2010-10-2
第三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朗读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篇: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说到怎样教,对学生还得有所认识,不认识他们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怎能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如何认识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除了学习钻研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外,更要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活动为出发点,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分析和总结。通过反思,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优化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与反思的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在反思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受到大的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一、反思的重要性:
(一)、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能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细心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最终能够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
(二)、课后反思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
首先,教师把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到的新颖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者对偶发事情处理的巧妙方法等,在课后认真记录下来。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探究性学习不够到位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另外,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恭于倾听看课教师和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或者认真观看录像全程记录。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收集、处理这些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动笔反思,优化教学。
(三)、课后反思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这与不够重视课后反思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二、反思的形式:
1、学习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经常性的开展校内外同学科和不同学科的听课交流,研究学习他人教学长处,有条件的可观看著名教师、特级教师、较大范围内评优课获奖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感受体会他们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整合,从中领略他们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论上的差距,解析教材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写教后记
教后记也称教后感,一般按照以下几种情况:
(1)课后感:即在每一堂课结束后,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或比较满意的地方一一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总结。记录问题紧紧围绕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可以是学生疑惑的、不明白、易错知识、实验中出差错的或者是现象不明显地方、教具使用不当、教学目标未完成、教学环节不紧凑、创设情景有问题等等。课后感对教师的教学业务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教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了比较好的原始资料和素材。
(2)章后感:即对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要从知识结构、知识联系、教学方法、解题规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反思,从而加深教师看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3)阶段感:即通过期中考试情况质量分析,不仅能发现学生一个阶段以来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现在许多学校的试卷分析表中体现了成绩分析和试题得分率及典型错误分析,我觉得这还不够,教师还要分析试题的覆盖面、难易度、试卷结构、科学性、与相关学科和日常生活联系性等。从而更好的审视自己教学情况。
三、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无论担任哪门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每一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整个“轮子”。课堂教学目标是单位教学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这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因此,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备课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意图,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和认知规律,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现在许多的课堂教学中缺少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和研究,许多教师通过传统的死记硬背,抄写,占用较多时间进行大量的重
复性、机械性的练习及讲评,达到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情感与技能的教学目标重视不够,学生的实验做的不够。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和贯通性
教师应该反思教材编排体系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性。多思考本章和本节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前移或这后移不行吗?在具体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应反思新旧知识之间的连贯性,用旧知识作为铺垫,来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
(2)要反思教学的进度与梯度
每一课时的教学进度的安排,都必须以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为前提,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教师在上课时急如骤雨,学生难以接受,欲速则不达,如上课速度太慢,迂缓拖沓,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前松后紧,虎头蛇尾,造成一堆“夹生饭”。这都体现了教学进度有问题。人的认识都是螺旋式上升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体现一定的梯度,使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有表及里揭开脑海中问题的面纱,达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内容太深、课堂费时多,课后占用时间也增多,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加累,结果事倍功半。课堂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必须建立在使学生能够接受限度的基础上,否则,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情况。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可以理解为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学历知识、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与实践以及合作交流情况,教师应该起着激励、组织、点拨、启发、引导的作用。例如;在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难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也可以用大小不同围棋子制作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等模型,帮助学生建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概念。
4、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现在许多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着重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把课堂教学活动分成具体的一些指标进行评价。当教师在校内外的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要与开课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课堂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问题,在探讨中时常有经过思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启发。作为开课或听课教师都要反思交流、探讨中所涉及到的掌握教材、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教法选择、课堂容量、师生互动等内容。除此之外,我觉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的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收集学生的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授完课后,可以利用学生自修的时间,到班级里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诚的交流,从中提取带有普遍性的或者是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将一周以来本门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以下来记:对某些化学概念的不理解,化学计算题不知道怎样计算,教师讲解中哪些地方听不懂,或者是不明白,作业是如何来完成的等等。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反思,能够使教师更好的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对学生学业的反思学生的学业通常包括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实验能力、单元测验几部分,教师对平常的课后作业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生答题是否抓住要点,可反映出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可反映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情况;通过错题统计和错误原因分析,可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答问题是否有条理、是否层次分明,可反映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等等。
总之,反思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实施中,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更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去研究。
第五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辨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几个特点。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该主要在人格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两个领域开展工作,并强调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操作层面上应该注意现实性、生活性和客观性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的昨天,才能更好的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热爱祖国的今天。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青少年的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等方面。对于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社会各方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应该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意见》中将历史教育列为德育任务第一条,是很有深意的。
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实用主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既然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完成德育的任务,那么德育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摆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外延也有很多,如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至很多人一听到德育这个词,马上就与爱国主义等同起来。德育内涵外延的无限扩大,容易使德育工作陷入“大象无形”般的空洞。德,顾名思义,就是道德,品德。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左丘明的“德,国家之基也”到王充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和司马光的“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德”,并未包涵思想政治之意。延续至今天,德应该指的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德育应该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在很多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文件中都被解释成为“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是一种明显的误读。德育不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指德育的过程中不允许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在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与道德教育并列的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意到其蕴含性、渐进性、评判性等特点。
(一)蕴含性。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蕴含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德育必须有所依附。历史教学有其固有的知识载体,论从史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中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寓教于史”,德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另一方面,知识能力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反映德育的内容。“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准确的把握史料,寻找适合的德育切入口,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重要舞台。
(二)渐进性。德育的目标宏大而艰巨,一个完善的人,绝对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可以造就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教学目标动不动就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守法知礼诚信,这样的目标看似无比正确,但是却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大而无当。过大过难的目标更加增加了实施和实行的难度。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德育的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协作,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虽然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但是在学术层面还属薄弱,在实践层面就更少引起关注。德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历史教学中 的德育必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三)评判性。不论是对历史人物是褒是贬,对历史事件是颂是斥,所谓鉴古知今,都是在一定的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评判,因而在将历史引申出其蕴含的事理时,必须明确自己所站的立场。如在评价秦桧时,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曾经是坚定的抗金派,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谓不成功。但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背道而弛,以致遗臭万年,汪精卫,蔡京等人皆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有才无德是小人”之言非虚。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过往的历史进行重述。作为历史工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过往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传统永远不应该是忘却的对象。
三、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第一是人格教育,第二是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于培养中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其中自信又是人格健全的基石。自信心态的培养,从大处着眼,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自信心态的培养,从中学生个体本身出发,则应注重从中外古今的历史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加强理想教育,情感教育、及意志毅力教育。
先辈们的历史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理想教育方面,《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一思想虽然发端于古代,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作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益借鉴。青少年一味追求个性张显,甚至犯罪行为日益严重,自私自利的观念和行为随处可见,究其根源,都来源于信仰的缺失,没有树立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没有认识到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存在的意义,自然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古代历史名人中树立起崇高理想而青史留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学生们很喜欢也很熟悉的岳飞,在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谱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又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又如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通过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大多数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才是会得到他人认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
在情感教育方面,应该将生命价值推到新的高度。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
因为人性论的发展。”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中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历史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之时,永远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注意“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意志与毅力培养方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讲述吴越之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讲述西楚霸王旷世壮举,自然少不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还有诸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在狱中写出伟大著作《史记》;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等等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语文课中的某些素材,如,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可助一臂之力。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一个意志坚定,积极乐观进取的人。深刻挖掘这类史料背后深藏的意义,将有助于纠正现代中学生怕吃苦,只是贪图玩乐的心态。
其次,传统美德的养成在于使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于“礼”,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在近几十年,中国人在国内外的公共场合“失礼”的报道不绝于耳。在中学生群体当中,言语粗鲁,顶撞父母,不尊敬师长等现象屡见
不鲜,很难想象这一代人按这种情形成长下去,能够与他们未来强大中国的主人翁身份相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名人的成长故事、言行举止、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等,去教育感化青少年,陶冶青少年的性情,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培养青少年从小做起,从小处做起,明是非、辨好坏、善与丑,讲文明、讲礼貌,讲道理,树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知法守法,真正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和谐社会。
四、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原则
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失于空泛。在操作层面上,也缺乏系统深刻的总结。德育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却又无从下手。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现实性、生活性原则。例如有教师在讲到赵州桥屹立一千三百多年而不倒时,一方面注意提醒学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另一方面又与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桥梁坍塌事件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坍塌事故在建筑技术先进的现代发生,也体现出来某些人责任心的丧失。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需注重客观性原则。不少老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开始讲起。一味报喜不报忧。事实上,地大物博也好,文明辉煌灿烂也罢,都是相对的。对于祖国的感情不应该只是来源于对
祖国的辉煌和灿烂,还要告诉他们祖国不足的地方,若不然,他们走出校门,或者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发现老师教给他的,与事实并不相符,这样学生就会抛弃老师教给他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觉得上当受骗了,进而否定他们认为的骗子教给他们的所有一切,包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长大成人之后,也许历史老师讲给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已经忘记大半了,但是历史教师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却永远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他们立足于人世间的支柱。这才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真正应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王锡君.利用家校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J].甘肃教育.2006.3.[4]邓学东.宽容:新课程观点下的育人理念[J].甘肃教育.2006.5.[5]孙志学.浅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6]朱莲英.教师在反思中成长[J].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