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成果资源
小学体育教学成果资源
通过这一期的国培,我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收获,希望对我们的同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新的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改革的目的。
二、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设计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体育的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教学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其中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参与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是可能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进行投掷教学,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劳。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每变换一种器材,每更替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2.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在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
从学习环境中得到体验,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感是从他接触的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环境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学习环境,另一类是隐性的学习环境。显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场地。器材、教具、学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物情景等;隐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教学中的模拟情景等。小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景中游戏玩耍。他们的学习环境往往需要把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有机结合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景,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单、双脚跳”教材时,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故事,通过游戏贯穿全课。课的导人采用图片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视。听和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练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
3.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本身给学生造成的问题,例如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体力问题,学习动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也有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发生冲突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勿庸置疑,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把宏观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并变成可操作性的内容,逐渐减少理念和行为的差距。努力的方向是真正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发展,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动态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机制。
第二篇:如何因地制宜开发体育教学资源
如何因地制宜开发体育教学资源
目前开发区的大部分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比较陈旧,甚至有的学校都是土操场或碳渣操场,导致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体育大纲的教学内容就无法进行,因此,作为开发区的体育教师就应该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能正常的进行。以下是我在来开发区学校5年的时间里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探索出的一些体育教学心得。
一、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开发
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开放思维,挖掘体育器械的多元功能。
1、我们自制的橡皮筋,粘贴上五颜六色的彩带,增加了器材的美感的同时,可以做跳、钻等活动外,还可以摆造型,舞蹈道具等;
2、还有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用来做固定“靶子”,可以用它做“保龄球”,可以用来做球类教学的障碍标志,也可以用作“手榴弹”教学等等。
3、投掷课,按照大纲的要求要用实心球。在课前我就设想把实心球改成了用废纸揉成的纸团,再用透明胶布缠扎好。对学生掌握技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加强了安全教学。
4、在投掷课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费纸叠成飞机,让他们在操场上进行飞行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高,看谁的飞机飞得远!在学生充分活动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的飞机飞得既高又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把投掷的要点都说了出来。最后让学生把小纸团合在一起揉成了一个大球,这样就让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的足球赛了。
二、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开发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设了富有个性的体育校本课程,从智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1、对游戏教材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演变出来的。有着鲜明的教育内涵。深受学生的欢迎。它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何设计、修改、创新游戏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自己创编了花样跳绳游戏,通过实施,深受学生喜爱。
2、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可采用体能分组、男女分组、男女合组和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学生更大地参与运动;改革传统的课间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避免了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又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
3、对传统体育的挖掘
如流星球、滚铁环等,都可引进现代课堂,以此补充校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学校在流星球教学中投入的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以三年级的学生为试点教学,在大型演出中进行表演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
对本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吸引更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
一、有效的利用小学体育设施
1.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利用体育设施值得深入思考,体育设施的作用在教学中不可或缺,其功能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拓展思维挖掘其功能。体育器材不仅包括常用体育器械,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例如饮用奶箱和水桶可以用来制作障碍和训练力量。
2.合理使用运动体育场地,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合理的设计和利用我们现在的场地,可以很好的增加体育教学的合理性。比如说,教师可以把一些体育器材,比如:排球、足球等有特定的活动区域,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还体现了器材使用的多样化。
二、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1.体育学科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多年来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是行不通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课程开发的空间,对教学中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良,创设一些独有的体育活动。比如说,在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之外,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项目,如象棋、跳棋,五子棋等,这些项目既能拓展学生的智力,又体现时代气息。
2.传统的体育项目需要进行部分创新,在游戏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性,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体育项目要进行一些改良,例如:低年级的足球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缩小场地,减少人数的办法进行,既能锻炼每个学生的运动量,又能快速的组织学生进行灵活的比赛。对于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体育项目,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我们要进行舍弃。
3.在体育活动中合理科学的使用体育游戏。让游戏为体育项目服务,体育游戏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同,是小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体育游戏,不仅给体育课程加入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在玩中学,学中乐。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设计游戏的能力,如何让游戏融入到体育活动中,让体育课有知识、有趣味,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思考。
4.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改革,对课堂的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健身强体,为学生良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5.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体育学科也要与时俱进。体育教学中要适时适当适度融入信息技术,例如:利用影像、音频让学生产生兴趣,参与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网络体育教学视频学习,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体育技能学习。
三、有效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和其他负责体育规划的人员。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使各环节发挥其作用。对于学生,要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起到指导与示范的作用,还要做好帮助与保护的工作,避免危险的发生,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发,促使小学体育课程多样化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大大提高,更多的学生能够踊跃的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一些现代化方法使用让体育课堂提高了效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强化了学生持续锻炼的意识。
第四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就是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提供了可能。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应从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同时要求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材的多样性,尊重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做学生健康发展的帮助者、服务者、指导者和提供者。在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力求创造出切合本校特色的项目和学习环境。围绕“健康第一”这一中心,抓目标、抓评价,而放开中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它给我们广大的基层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开发
1.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体育器械的多元功能。例如:短绳可以做绳操、捆绳投掷、踩龙尾、抓尾巴、角力、快快跳起等游戏;我们自制的自行车外胎,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在增加了器材的美感的同时,还加强了车胎的硬度,车胎除了可以做跳、转、滚、钻、抛等活动外,还可以摆造型,开火车等;还如喝剩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用来做自编沙瓶健身操,可以用来做固定目标靶子,可以用它做保龄球,可以用来做运球的障碍标志,可以用来做播种与收割游戏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很多简单的器材还是有很多使用的方法。
2.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
体育教学场地如果设计得趣味性强,针对教师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果您现在看到的是: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以10—15米为半径的大圆,每间隔1米处就放置很多沙包和垒球勇者投掷的子弹,这样组成的“攻占堡垒”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其运动参与意识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学中教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回家”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得到它,既完成了器材的发放又使学生感到好玩和刺激。
3.自制器械鼓励自制器械。
如:利用废旧的汽车和自行车轮胎进行跳跃、滚,搬运、角力等游戏,缝制沙包、折纸炮、纸牌,用可乐瓶作保龄球等等,这些器材制作简单又安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
4.废物利用
如:3年级的一节投掷课,按理要用实心球的。课前我就设想把实心球改成了揉成大团的报纸,对学生掌握前后抛技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加强了安全教学。在课的前半部分,我让学生把报纸叠成飞机,让他们在操场上进行飞行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高,看谁的飞机飞得远!在学生充分活动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的飞机飞得既高又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把投掷的要点都说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四组(男同学两组,女同学两组)让他们根据刚才说的要点,再重新组织一次比赛。在学生的兴趣出现回落之后。我又让学生把飞机改成纸团,让他们先站成一个大圆,随机找几个比较灵活的学生站在圆中,让他们对准中间的学生进行投准练习,规定只要砸中了,就可以加分!学生又是一个活动的高潮,在练习中,学生为了尽量投得准,想尽了办法!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从下向上抛!于是我叫了暂停,规定只许从肩上投!当学生玩得差不多后,我又让学生站成一排,进行掷远比赛,看谁掷得远!
利用一张报纸,让学生变换不同的玩的花样,学生没有感觉到在学习什么技能,却通通掌握了投掷的基本技巧与技能,学生在一种玩的情境中学会了知识,关键是愉悦了心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在投、掷、砸的过程中,发展了上肢力量,在奔跑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腿部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玩得开心,教师教的省心,一举多得。
二、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开发
1.对校本教材的引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设了富有个性的体育校本课程,从智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2.对运动竞技项目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的选择要善于“扬弃”。例如:排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太高,我们可以让球着地后再接起,或增加人数和缩小场地等。前滚翻教学不一定非按动作的技术流程和难点来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不同滚翻带来的乐趣,如左、右侧滚翻,单肩滚翻等,再“规范”教学,效率会更高。
3.对游戏教材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有着鲜明的教育内涵。深受学生的欢迎。它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何设计、修改、创新游戏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学生在课余喜欢追逐打闹这一不良行为,我就创编了《冰人》游戏,通过实施,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不良现象,增强了学生的耐久跑,快速跑的能力。
4.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可采用体能分组、男女分组、男女合组和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学生更大地参与运动;改革传统的课间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避免了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又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其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练习时间充足,真正使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
5.对民族体育的挖掘
民族体育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既有各自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如武术、花色跳绳、踢毽球、滚铁环、抽陀螺等,都可引进现代课堂,以此补充校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
6.实现体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多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练习时则可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找朋友一起练等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指导高年级学生上网浏览相关体育信息等。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资源,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自主学习。
三、对体育人力资源的积极开发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组织者,参与者。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校医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课间活动中,课外活动中请他们作示范、当辅导员等。在校外还可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请他们辅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家庭,应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督促、帮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既倡导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体育课程发展多样化理念,又弥补了现阶段体育教学条件的不足,吸引更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就是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提供了可能。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应从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同时要求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材的多样性,尊重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做学生健康发展的帮助者、服务者、指导者和提供者。在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力求创造出切合本校特色的项目和学习环境。围绕“健康第一”这一中心,抓目标、抓评价,而放开中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它给我们广大的基层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开发
1.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体育器械的多元功能。例如:短绳可以做绳操、捆绳投掷、踩龙尾、抓尾巴、角力、快快跳起等游戏;我们自制的自行车外胎,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在增加了器材的美感的同时,还加强了车胎的硬度,车胎除了可以做跳、转、滚、钻、抛等活动外,还可以摆造型,开火车等;还如喝剩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用来做自编沙瓶健身操,可以用来做固定目标靶子,可以用它做保龄球,可以用来做运球的障碍标志,可以用来做播种与收割游戏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很多简单的器材还是有很多使用的方法。
2.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
体育教学场地如果设计得趣味性强,针对教师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果您现在看到的是: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以10—15米为半径的大圆,每间隔1米处就放置很多沙包和垒球勇者投掷的子弹,这样组成的“攻占堡垒”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其运动参与意识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学中教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回家”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得到它,既完成了器材的发放又使学生感到好玩和刺激。
3.自制器械鼓励自制器械。
如:利用废旧的汽车和自行车轮胎进行跳跃、滚,搬运、角力等游戏,缝制沙包、折纸炮、纸牌,用可乐瓶作保龄球等等,这些器材制作简单又安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
4.废物利用
如:3年级的一节投掷课,按理要用实心球的。课前我就设想把实心球改成了揉成大团的报纸,对学生掌握前后抛技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加强了安全教学。在课的前半部分,我让学生把报纸叠成飞机,让他们在操场上进行飞行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高,看谁的飞机飞得远!在学生充分活动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的飞机飞得既高又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把投掷的要点都说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四组(男同学两组,女同学两组)让他们根据刚才说的要点,再重新组织一次比赛。在学生的兴趣出现回落之后。我又让学生把飞机改成纸团,让他们先站成一个大圆,随机找几个比较灵活的学生站在圆中,让他们对准中间的学生进行投准练习,规定只要砸中了,就可以加分!学生又是一个活动的高潮,在练习中,学生为了尽量投得准,想尽了办法!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从下向上抛!于是我叫了暂停,规定只许从肩上投!当学生玩得差不多后,我又让学生站成一排,进行掷远比赛,看谁掷得远!从足球场的一端开始掷,看掷几次能掷到另一端!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我让学生把报纸叠成纸牌,让他们在塑胶跑道上进行砸纸牌游戏,学生更是达到了一种另外的高潮。
利用一张报纸,让学生变换不同的玩的花样,学生没有感觉到在学习什么技能,却通通掌握了投掷的基本技巧与技能,学生在一种玩的情境中学会了知识,关键是愉悦了心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在投、掷、砸的过程中,发展了上肢力量,在奔跑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腿部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玩得开心,教师教的省心,一举多得。
二、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开发
1.对校本教材的引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设了富有个性的体育校本课程,从智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2.对运动竞技项目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的选择要善于“扬弃”。例如:排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太高,我们可以让球着地后再接起,或增加人数和缩小场地等。前滚翻教学不一定非按动作的技术流程和难点来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不同滚翻带来的乐趣,如左、右侧滚翻,单肩滚翻等,再“规范”教学,效率会更高。
3.对游戏教材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有着鲜明的教育内涵。深受学生的欢迎。它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何设计、修改、创新游戏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学生在课余喜欢追逐打闹这一不良行为,我就创编了《冰人》游戏,通过实施,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不良现象,增强了学生的耐久跑,快速跑的能力。
4.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可采用体能分组、男女分组、男女合组和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学生更大地参与运动;改革传统的课间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避免了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又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其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练习时间充足,真正使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
5.对民族体育的挖掘
民族体育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既有各自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如武术、花色跳绳、踢毽球、滚铁环、抽陀螺等,都可引进现代课堂,以此补充校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
6.实现体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多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练习时则可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找朋友一起练等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指导高年级学生上网浏览相关体育信息等。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资源,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自主学习。
三、对体育人力资源的积极开发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组织者,参与者。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校医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课间活动中,课外活动中请他们作示范、当辅导员等。在校外还可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请他们辅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家庭,应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督促、帮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既倡导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体育课程发展多样化理念,又弥补了现阶段体育教学条件的不足,吸引更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篇:小学教学资源建设
杨马学校教学校本教学资源库简介
校本资源库指的是由学校组织和规划,由学校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以满足学校师生工作学习中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为目的,通过整合转化一切可以得到的教育资源而建设的能适用于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支持系统。是一个人人知晓、人人会用、人人会建的本土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可以在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解决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不协调、建设与应用不同步等问题。
现在全国已建成了很多通用资源库电教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较难满足学校的需要。
一、教学资源库发展的现状
1.资源只讲“海量”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教学性。
一味错误追求教学资源的容量,内容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量大为王深深地影响着那些商业化教学资源库,是各大资源库的一块通病;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的指导下,应该从量大繁杂的资源堆中选择并组合适合学校本身,适合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相统一的新式教学,而不是一味追求资源的容量,这是现存资源建设不容回避的问题。2.资源数据的生产不标准、不规范。
各类资源库产品互不兼容,从而导致了资源的利用非常不便,大大地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交流性、互动性差。
若是网络资源库,目前的资源库大多只能浏览,而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即使能发表观点,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若是光盘资源库,就无法交流和互动。
二、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可以形成根据每一所学校实际情况而建设的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而且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教育设备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应用瓶颈问题。所以说,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并不在于资源库本身,而更多的在于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校本资源库建设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理解,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三、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应遵循的观念
1.系统观: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综合学校政策、硬件配置、人力等来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避免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必要因素。2.校本观:以校为本,“一切为了学校,一切在学校中,一切基于学校”,这是校本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的一种观念。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一切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尽量依靠学校全体教师的力量建设 “学校自己的资源库”。从资源的选择到评价再到整合,从资源的应用到信息的反馈,从资源的分类到资源库的整体架构,都要充分考虑学校当前所需,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只有心中有学校,才能把资源库建设成为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3.需求观:建设教育资源库应充分考虑教育的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辅人员能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各科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各科教师提供的资源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
4.动态平衡观: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能一步到位,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依靠全体教师合力而为的长期工程,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校本资源库永葆青春,随着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校本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也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四、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原则 1.教学性原则
教学性原则是一切教学资源、教育软件都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教学资源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课程资源,并且要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数学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这样才能建设出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内容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2.实用性原则
校本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就是实用性原则,我们认为建库的目的和最终意义在于应用,是为用而建的,没有实用的资源可用,校园网这条“高速公路”上的“车”就无“货”可拉,校园网就会出现空耗的状况。
以前购买的资源和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资源,种类繁多,有的资源内容陈旧,已成为过期的信息。校本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单纯追求资源的数量,首先考虑是否有使用价值。注重资源内容的实用性,讲究能用,在资源的编排上,注意考虑师生使用的方便性。
在资源的内容选择上,我们不管这个资源来自于什么地方,只考虑对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有价值。当前师生的教育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如新课改培训的各类资料,培训的专家讲座,优秀课例等,可以满足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外活动的需要,我们也兼收并蓄,归类存放到资源库中,供师生们使用。3.整合性原则
学校购买的资源有K12资源、中学学科网、中央电教馆资源库等几套资源库,加上学校收集的一些已有资源,如教师自制,教师下载等,这些种类繁多的资源,我们在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在结构上,我们打破原有几个原有资源系统的结构,重新整合,建立一套新的资源应用体系——校本资源库。
在内容上,我们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原有资源库中的有些内容,不适应当前需要的,就不再作为资源放到校本资源库中。由于新课改,没有的资源,或收集,或自建,逐步完善起来。
在每一资源的呈现及使用方法上,去繁从简,购买和收集的有些课(学)件资源结构复杂,我们就把资源从多级目录下提出来,重新收进资源库,以我们自己的方法和格式,让所有学生和教师,不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只要会简单的操作,点击就启动资源,尽量使师生用起来更加简便。4.开放性原则
校本资源库是为用而建的,是面对所有使用者的。让师生参与资源库的建,对所有的师生开放,是我们必须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保证资源库“永葆”的不二法则。
首先,校本资源库的结构是开放性,灵活的。库中的每个模块,可以随着使用过程中师生发现的问题和新的建议而进行修至删除重建。资源也可以在各大模块和栏目间自由转移。
其次,校本资源库的内容是对师生全面开放的(暂不对校外用户开放)。校本资源库内容的增添,是全动态的,教师可以通过“资源上传系统”即时上传,并求对每一资源添加尽可能详细的说明。
第三,加强校际交流。在各种区域性的研究活动中,与其它兄弟学校交流,为校本资源库增添鲜活的资源。在征得其他学校上课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他们上课用的课件及时收入校本资源库。而且我们也会向他们介绍我们的资源库,既宣传了学校和我们的资源库,也是一种交流和资源共享。5.规范性原则
资源的建设要遵从一定的规范,便于整个系统的管理以及资源本身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对各模块相关技术作了要求,统一标准扩统一格式。6.实践性原则
校本资源讲究实用,资源进库后,所有资源都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用过该资源老师的评价,即用实际应用来检验资源是否实用,是否有错,怎么样改进等。
校本资源库建设坚持了实践性原则,坚持为用而建,以用促建的原则。所有资源都要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好的就保留,结构不严密、主题不好内容单薄不能用的,一律不收入资源库。
五、资源的筛选与收集
有几类资源可以优先考虑:(1)对系统要求低的资源,这能增强资源的适用性;(2)带源文件的资源,因为使用者可以随时修改以适合自己使用;(3)与教材相关的素材,这种资源能较好地融入课堂。
资源的收集可以有多种途径:(1)各类比赛课件入库。如各级“优质课比赛”、“课件比赛”和“说课比赛”等;(2)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中使用的课件资源均可收进资源库;(3)充分利用已经购买的资源库,从中找出有价值的资源填充进校本资源库;(4)网络资源下载。保证校本资源库永远有新鲜的血液注入。(5)大力鼓励教师们自行制作优秀课件填充校本资源库并给与一定的报酬。
六、校本资源库的结构和功能 1.校本资源库的结构
资源库结构设计方面,主要依据就是《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根据规范,将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教案、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等六大类资源作为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本资源库主要有11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基本理论、视图中心、精品课件、权威题库、优秀教案、论文检索、名家风采、动态资源、教学软件、在线备课和论坛社区等,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对于媒休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通过视图中心(包括视频、音频和图片)、优秀教案以及论文检索模块来进行组织、管理和发布。
试题库,包括同步训练、章节训练和综合测试等,用以进行教育教学的测量。
课件主要分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单机课件只有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才能够进行学习应用;而网络课件则可以直接在线应用,也可以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进行学习。
对于媒体素材中的教案部分,则对应资源库中的优秀教案。这一子系统用以管理和发布教师自己制作的或收集到的其他优秀教案、案例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论文检索子系统所管理的资源类型属于文献资料的范畴,它可以实现所有与各个科学专业相关的期刊或杂志论文的检索、查询与下载等。
名家风采、动态资源和教学软件则属于相关资源范畴。名家风采主要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及其成果、事迹等;动态资源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弊端,变成支持教学的素材,在该模块管理并发布。教学软件模块主要收集并介绍与教学、实践、实习相关的软件工具,并提供上传以及下载管理。2.校本资源库的功能
(1)从管理角度来讲,它应包括:资源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审核等)、用户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审核等)、系统配置维护、统计分析等。
(2)从使用者角度来讲,它应该包括:资源的一般浏览、检索、上传、下载、评论或利用该资源库开展网络课程等。
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功能,在此暂不讨论。此处重点介绍的是第二方面的功能。具休如下:
资源浏览:是按照资源分类路径(按年级、章节、知识点的层次等路径)方便地浏览自己需要的各类资源。在资源浏览的同时,系统还提供资源的“上传”、“下载”,、“评沦”等功能操作。
资源检索:是提供按关键字、标题等资源属性信息快速查找所需资源的功能。该功能能够使师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避免多次查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劳动量。
统计分析:是对资源库中的资源按浏览次数、下载次数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对资源的统计、对用户反馈信息的统计等,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对该资源库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该资源库最优化的主要依据。
网络教学:本资源库严格依据中学课程标准的设置要求,以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潜在依据,所选取资源应符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符合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网络为基础、以资源为核心、以应用为目标、以服务为特征的资源库的建设在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们也已经开始意识到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而以前固定模式的、封闭的资源库已经不能够满足老师们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需求,建设一个优秀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