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1: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

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

临海市巾山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系台州市(2005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TG05D53)课题负责人:戴国政

成员:蒋启鸿、周苗森、冯伟、洪海珠、潘琛晖、董欢、张珍珍 本报告执笔:戴国政

一、课题的提出

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智慧,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

国家正式颁布的《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2001年国家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特点之一,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从原来的30%增加到40%。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不仅包括韵律活动和舞蹈、小球类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加深,以及扩大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新大纲的说明中还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灵活性与选择性为发展本地区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

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综观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教学,无一不把本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是没有国界的。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引进吸收国外的,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有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是,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只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身教言传”而“代代相传”的,缺少文字记载与资料,更缺乏研究。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重视它,搜集和研究它,让其焕发时代的光芒。

二、文献综述

本课题组搜集的主要文献资料有:

1、课程指导用书。如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小学体育教学参考。这是本课题研究和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它明确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他如《新课程体育教学法》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许多教学策略方面的资料。

2、民间游戏活动资料。主要有《民间游戏集锦》一书,和课题组搜集的本地民间游戏活动素材(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这些材料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名称,以及简单的游戏规则与活动情况,为课题组资料的积累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主要有《心理学教程》、《运动解剖学图譜》、《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育统计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丛书。这些理论专著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4、教学设计。见诸教学杂志,其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游戏活动,这些活动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本课题游戏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课题假说和理论依据

(一)本课题建立了以下几个假说

1、通过课题组的努力,能够收集整理出大量民间游戏活动方式;包括本地(台州各县市)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和全国各地具有典型性和可行性(适用于小学教学)的游戏活动;

2、通过研究,能够总结出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整合策略;

3、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4、能够增强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民间体育游戏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不仅愉悦了身心,还受到友爱、合群等教育。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曾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灵活性与选择性为发展本地区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

3、信息社会的通讯设备和网络资源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收集资料的工具和渠道。

4、现代教学理论为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

四、研究目的与对象

(一)研究目的

1、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编写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教材。

(二)研究对象

1、对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爬竿活动、拍毽子、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过云梯等 13个民间活动项目内容进行研究。

2、对通过群体抽样,选择巾山小学、巾山实验小学1—5年级22个完整教学班(详见附表

1、附表2),以及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基本相同的1097名学生(详见附表3)参与民间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研究。

五、研究过程

(一)前期工作(2004年9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问卷法、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3、修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行家、专家指点,在此基础上作修改,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4年10月——2005年5月)

第一阶段:(2004年10月)

召开课题组会议,由负责人作开题报告,并进一步论证,完善了课题的研究方案,提出课堂实施初步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法及行动研究法。

第二阶段:(2004年4月——2005年7月)

1、课题组成员轮流作课,并对课的内容进行互动评课,聘请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参加,对课题研究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2、召开全组会议,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请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最后大组整体探研。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讨论法和经验总结法。

第三阶段:(2004年4月——2005年7月)

1、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活动,课题组成员上了《龙的精神》、《报纸畅想》、《板凳接龙》、《跳房子》四节观摩课,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心得,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总结法。

2、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编写教案,其中蒋启鸿老师编写的教案《动物园运动会》获台州市二等奖,负责人撰写的论文《略论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获台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三)成果总结阶段:(2005年8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

2、课题组全体成员着手整理资料,制定课题延伸计划,并聘请教科室领导作指导,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1、现行《教学大纲》、《省小学体育教参》

2、解放后人教社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小学体育教材》

3、《教育统计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基础调查(施前教师、学生基础状况的调查)

2、典型调查(实验班学生施后心理状况、课外活动情况调查)

3、综合调查(实验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对实验项目评价的调查)

(三)特尔斐法

在项目内容可行性研究中,采用专家、教师及部分领导独立评定,综合统计的方法,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数理统计法∶

1、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1)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2)实验班施前、施后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差异比较。

2、样本平均数显著性的程度差异检验。

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程度差异比较。

3、样本平均数程度差异检验。

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

4、所有测试数据用CASIO fx-3600Pv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出总数、平均数、标准差、西格玛爱克斯和西格玛爱克斯平方等五个统计量后,运用T检验的方法检测均值差异和程度差异分析实验效果。

(五)对照实验法∶

1、固定组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

2、单组实验∶实验班施前、施后自身对照。

3、实验可变因素的控制∶

(1)对照班、实验班的人数相差控制在 8%;实验班实验教材的授课时数严格按省编小学体育课本“选用教材”规定的时数(三~五年级每学年分别为6.577.5课时,占学年总课时的10%-12%)进行。其它授课内容、课时量实验班与对照班保持一致,以尽可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

(2)对照班、实验班施前、施后身体素质测验的项目、时间、地点、次数、器材规格和测验老师完全相同,成绩由其它体育教师测定,为实验提供了最真实可靠的数据。

(3)对照班、实验班施前、施后生理机能指标肺活量的测定全部由台州医院的专职医生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进行,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4)实验班实验教材教学研究课必须整班学生参加,为教学实验的可行性提供广泛的基础。

(5)民间活动内容选择的控制条件为:必须具有民间性(来源于民间和现行教材中没有的);科学性(有利于儿童成长发育,促进身体健康);普及性(大部分学生通过基本练习都能完成);层次性(活动内容有梯次,有变化);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好玩有趣);安全性(有利于教学组织、课外活动不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七、研究内容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搜集整理游戏内容

1、游戏的搜集:我们在搜集与整理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途径进行搜集。主要渠道有:(1)查阅文献。主要到图书馆、文化馆查找。(2)访问。对致力于民间文化研究的专家、地方上具有威望和该方面专长的长者进行访问。(3)联络朋友。对各县市的民间体育游戏的搜集,主要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收集。(4)网络。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应的游戏资料。(5)书籍。

在内容的选择上制定了控制条件;必须具有民间性;即来源于民间和现基本联系都能完成;层次性;活动内容有梯次,有变化;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好玩有趣;安全性:有利于教学组织、课外活动不容易发生伤害事故。通过访问、查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搜集到了诸如放风筝、打秋千、抢四角、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爬竿、过云梯、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扔沙包、滑滑车等各种各样的民间体育游戏,这些游戏在当地广泛流传,不仅小孩子爱玩,连一些大人也乐此不疲深受群众欢迎。

2、分类整理: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初步设想为:按地域分类;按游戏的规模分类;按工具分类等。

(二)民间体育活动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1、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分析与整理

(1)筛选。根据可行性原则,对游戏活动按是否可应用于小学教学进行筛选。如按小学生的特点,分直接运用的游戏、改编后可运用的游戏、无法运用的游戏等。

(2)分类。在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按活动场所分;按适用范围分;按使用工具分;按活动方式分┅┅。例如:在我们搜集到的本地诸多民间体育活动中,经过筛选,确定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打陀螺、爬竿、过云梯、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扔沙包等13个项目为我们引进的活动内容。这13个项目中,既有雨天在室内进行的游戏(抓子、踢毽子、拍三角、跳房子、徒手游戏)又有适合冬季开展的户外活动(跳绳、跳皮筋、滚铁环、打陀螺、扔沙包),既有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游戏,如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跳房子、徒手游戏等等,又有适应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等。按活动方式,如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中,主要围绕走、跑、跳、投掷、攀爬、滚翻等几大块,我们根据各种民间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2、民间体育活动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受竞技运动体系的影响,其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场地器材要求高,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难以掌握,课外合校外不易开展锻炼等因素所制约,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进程。因此我们将我国优秀而宝贵的,流传在民间的体育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和实验,改编成适合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之一,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尝试,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整合的策略有:

(1)补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直接运用于教学,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这是直接补充教学内容。

(2)结合。把民间体育游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3)替代。以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材料替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直接应用游戏进行教学。

(4)拓展。引导学生学会游戏后,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游戏活动。不仅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又拓展了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研究后期,将把所有的游戏材料整理成小册子,形成相对系统和完善的小学体育活动的补充资料。

(三)小学体育课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教学策略

1、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不同的游戏内容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再选择活动内容上也表现出不同。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如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我们引进了跳房子、徒手游戏、拍三角、打弹珠、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四至六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我们可引进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等项目,使学生的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情况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江南的气候四季分明,并伴有梅雨季节。以往在雨天由于缺乏游戏内容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以下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民间体育活动后,我们可以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知识,如雨天室内课,可安排学生玩拍三角,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完成三角的折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合群、友爱精神,在拍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合协调性。还可以在室内踢毽子、抓子、做做徒手游戏等。

春冬季节,天气寒冷,为了使学生能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趣味性强但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滚铁环、打陀螺、跳绳、跳皮筋、扔沙包等,改变以往冬季学生怕冷不爱动的局面,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玩耍,既开心又学到了抛、跳、躲、闪、挥臂、抽打等动作技能,达到体育课预期目标。

夏秋季节,天气干燥晴朗,学生的衣服穿得少了,身上的束缚少了,玩起来特别轻松。因此,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诸如打弹珠、爬竿、过云梯、拍三角等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广阔得户外场地中感受运动与游戏的快乐。

3、民间游戏活动的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活动应进行适当的控制:遵循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原则,注意不超越课程目标要求;不减缩必要的教学内容;适当控制课时;适当组织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等。

4、引进民间体育活动应注意安全教育

我们引进的13个民间体育活动中,大多数内容简单易学,危险性较小,但也有几个内容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抓子、踢毽子等,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强调安全。像爬竿和过云梯这两个项目,对身体的上肢力量要求较高,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要强调学生不要去模仿,以防跌落受伤;而在做扔沙包游戏时,应注意沙包的大小,重量及沙包周边的缝线有没有裂开,防止沙子飞溅伤到眼睛;抓子和踢毽子,本身没有什么危险性,如果在玩的过程中,不注意身边的人或物,很容易伤到别人或自己被什么东西划伤、碰伤(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楚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强调安全第一。

八、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完成13个民间体育活动项目115个教材内容的整理与创编工作。经过收集、整理和重新创编,对194项内容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筛选出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民间特色并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115项内容,进行文字加工处理,可编写成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具体目录见附件1)。

(二)实验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受到学生、体育教师、学校领导的普遍欢迎。

1、学生对民间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详见附表

4、附表5)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事物的态度、兴趣是他们重要的价值取向。从两表统计中看出∶94.5%和93.4%的学生认为实验项目好玩,希望学校开展此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欲望;其中 68.7%的学生有自备器材;有57.4%和62.8%的学生在课后和校外参加该项目活动,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2、专家和教师对民间活动内容的论证给予肯定的评价

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能否适合小学体育教学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从民间性、科学性、普及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因素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组织部分专家、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对每项内容独立进行可行性评价(详见附表6)。

统计结果表明:所实验的141项民间活动内容,认为适合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占83.81%;认为可有可无占15.64%;认为不适合的仅占0.55%,说明实验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大多数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实验学校的教师对今后在教学中运用充满信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项目在学校实验的情况,我们分别对实验学校的全体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了调查(详见附表

7、附表8)。

调查分析:体育教师认为实验项目有必要推广和准备在体育课中运用的占94.44%;持否定观点的仅占5.56%。班主任反映,84.62%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提高,并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无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开展此项活动给予支持。因此,调查表明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民间活动项目的开展给予肯定和支持。

4、实验学校的领导对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给予充分肯定(详见附表9)在对实验学校领导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学校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的占97.4%;100%的认为对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促进;97.4%的认为有必要将实验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加以推广。学校领导对民间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热情、关注和支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也是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

(三)开展民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效果

1、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见表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表1--略)说明∶

“-”表示p > 0.05,差异无显著意义;“+”表示p < 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表示p < 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2、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程度差异比较(见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程度差异比较(表2—略)

3、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比较(见表3)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比较(表3—略)

统计分析:实验两个学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共计36项,差异有显著意义和有非常显著意义的有11项;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程度差异比较看,实验前低于对照班的有6项(P<0.05或P<0.01),实验后低于对照班的项目为0,比较情况是明显减少;实验前高于对照班的有2项,实验后高于对照班的有12项,比较情况是明显增加。以上数椐表明,经过实验,实验班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班。

4、对照班施后、施前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见表 4)

对照班施后、施前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表4—略)

统计分析:在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男、女生生理机能和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中,36项指标经T检验测定,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的有21项,占58.3%;差异有显著意义的有 5项,占13.9%;有10项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对照班通过一年的正常体育教学,身体机能和五项身体素质的增长也很正常。

5、实验班施后、施前男、女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见表 5)

实验班施后、施前男、女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表5—略)

统计分析:在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男、女生生理机能和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中,36项指标经T检验测定,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的有 30项,占83.3%,而对照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的占58.3%,实验班超过对照班25%,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班只有3项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对照班有10项差异无显著意义,进一步说明实验取得了预定的效果,反映出实验班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提高十分显著。

九、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完全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服务。

(二)建议∶

1、继续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实验,以取得广泛的经验。

2、进一步修改内容、完善学练方法,争取出版实验教材,拍资料片,便于广大体育教师、班主任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略

第二篇: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运行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活动,游戏内容丰富,游戏形式多样,在给带来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幼儿园可将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资源有效渗透在《运动》课程中,与之相辅相成,从而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现实生活,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具有以下特点: ◆随意性: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气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如“木头人”游戏只需要借助身体的部位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剪刀、石头、布”游戏只需要两个幼儿就可以进行。

◆简便性: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都很简单,可以就地取材,如纸牌、草绳、竹梯、轮胎等都能成为游戏材料。

◆趣味性: 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富有趣味。如“炒黄豆”是幼儿很喜欢的游戏,可以边说边跳,节奏感很强,幼儿百玩不厌。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一)根据运动需要选择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样,但有些内容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脱节。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能将收集来的游戏“拿来就用”,而要从幼儿的实际运动需要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

◆追求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游戏,对于幼儿的品格培养、能力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扮演“小鸡”的幼儿体验着妈妈的辛苦,扮演“母鸡”的幼儿能意识到要爱护自己的孩子。由此,可以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又如,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丢手绢”“荷花荷花几月开”,让幼儿在追逐奔跑的同时感受与同伴玩耍的乐趣。

◆注重针对性

民间体育游戏老少皆宜,但并非所有的游戏都适合幼儿,因此应根据幼儿的运动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运动器械为主的游戏,如玩风车、跳绳子、踢毽子;二是以基本动作为主要特征的活动,如以走、跑、跳为主的“拍手背”“猫捉老鼠”游戏,以钻、攀爬为主的“捕鱼”“小乌龟上山坡”游戏,以投掷、平衡为主的“盲人击鼓”“呼叫喊球”游戏等;三是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的游戏,如玩水、玩泥、玩沙、爬树等。根据不同运动的要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水平选择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

◆考虑安全性

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时,还要考虑游戏材料及游戏玩法的安全性。首先,游戏材料要选择轻便、易操作、安全的。如“抽陀螺”游戏,陀螺有铁的、木头的、塑料的等多种材质,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木头的和塑料的。其次,在玩法上尽量避免动作幅度较大,幼儿不能控制的游戏。如“抬轿子”游戏,要求两名幼儿双手交叉形成“8”字,一名幼儿坐在上面。这样的玩法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所以我们降低了难度,让幼儿抬“大西瓜”。(二)根据实际情况改编游戏

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游戏器械已经消失;有的游戏太简单,达不到运动的目的;有的游戏太难,不适合幼儿玩。因此,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改编游戏,让幼儿既能锻炼身体,又乐在其中。

◆改变材料 民间体育游戏中所用到的砖块、瓦片、铁箍等游戏材料,有些很难找到,有些不适合幼儿游戏,因此在保持游戏原貌的前提下,我们可根据游戏的需要和幼儿的游戏特点替换一些材料来开展游戏。如“滚铁环”游戏中,原来用轻的、薄的铁皮做成的铁环找不到了,现在的铁环又很重,幼儿要掌控它有一定难度,于是可用塑料“风火轮”做幼儿的游戏材料。改变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的适宜性,轻巧柔软、体积适中、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游戏材料,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关注。

◆调整玩法

教师若能把握幼儿的游戏特点,对游戏的玩法稍加调整,传统游戏就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如“木头人”游戏中,“木头人”的动作一直是走或保持身体的某一姿势,玩的次数多了,幼儿便会失去兴趣。于是,教师把“木头人”的走变为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将走、跑、跳、爬、滚等各种基本动作融于游戏中,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幼儿玩得乐此不疲。

三、民间体育游戏的运用

(一)合理设置民间体育游戏课程

根据幼儿园运动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以不同的活动形式融入幼儿运动课程中,全方位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稳扎稳打的“必修课”

首先,我们充分利用早锻炼活动,根据每日不同的运动发展目标,穿插相应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机体协调发展。

其次,教师有目的、有地组织集体体育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掌握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基本玩法,建立基本规则,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小班每周安排一次,中大班每周安排一至两次。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园专门设立了民间体育游戏区,并根据场地分割成几个小区域,如平衡区、竹竿区、玩沙区等,每周各班可轮流进入活动区。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游戏内容,有较大的自主游戏空间。

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会自主发起一些游戏活动。教师把一些小型的游戏材料投放在幼儿随手可取的地方,鼓励幼儿自主开展运动量小、人数不限的民间体育游戏。如“开锁”“拍纸牌”“挑线”等游戏,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可以巩固已学过的游戏内容,还可以开展即兴改编的新游戏。

◆别具一格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还充分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抖空竹大赛、风筝节、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等。每年四月的“风筝节”已成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活动,说风筝、画风筝、做风筝、放风筝„„幼儿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风筝的美、放风筝的速度与技巧,感受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

(二)有效组织民间体育游戏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民间体育游戏多源于劳动人民的劳动情景,游戏情节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愿望。如在“猎人抓野兔”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说:“森林里的小兔子有危险了,猎人正准备去抓它呢,我们该怎么办?”只见“营救队员们”急不可待地出发了,他们自己选择难度不同的“小路”,有的奋力跨过宽宽的“小河”,有的用力爬过高高的“小山”,有的走在摇晃的“独木桥”上„„幼儿勇敢地前行,“小兔子救出来了!”“我们胜利了!”幼儿欢呼雀跃。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或赋予其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材料“活”起来,让幼儿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丰富幼儿的运动经验。

◆开展竞赛,激励挑战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赛性,在活动开展得比较成熟时,我们充分利用竞赛来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如在“风火轮”游戏中,幼儿有的推着风火轮到处跑,有的拿着风火轮丢来丢去,有的索性坐在了台阶上„„这时,教师拿出了几张地图,神秘地对幼儿说:“今天熊博士请你们帮忙,需要推着风火轮、按照藏宝图的要求去找宝藏,你们分成三组,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幼儿顿时来了精神,根据藏宝图中的提示,有的在小路上滚风火轮,有的在桥洞下滚风火轮,有的在陡坡上滚风火轮„„大家你追我赶,找到宝藏后,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同伴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游戏竞赛,能让幼儿体验成功感,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因材施教,挖掘潜能

民间体育游戏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运动目标。如在“有趣的空竹”游戏中,操场上一个个彩色的空竹吸引着幼儿,可是摆弄了很久,幼儿就是抖不起来。“没劲!”“不好玩!”教师说:“我的空竹本领大,除了能抖起来,还可以在地上滚、转圈、翻跟斗„„”没等教师说完,幼儿纷纷说:“我也会!我也会!”于是五彩的空竹伴随着幼儿的笑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玩法,渐渐地,居然有几个幼儿把空竹抖了起来。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既挖掘了幼儿的运动潜能,又能达到让幼儿锻炼的目的。

在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改编和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变换游戏的玩法,完善游戏的规则,与幼儿一起运动、游戏,感受民间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第三篇: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一个永恒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使得整个世界都在不断地反思、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途径。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冲击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新的体育健康标准实施已将近三年,它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理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困惑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变自主为自流;追求表面的热闹,强求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探究的泛化等现象。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也曾指出:“多数学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并无多大改变。” 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将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机械化和浅层化,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一个不喜欢体育学习的学生,必然会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消极逃避的行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完成,这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实践新课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选择、处理教学内容已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民间体育游戏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项目,在实践中娱乐性强,学生易学喜玩。通过对本班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趣味性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欲望。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技艺性、健身性、教育性的特点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一般直接取于自然,甚至是废旧物品)易于普及,学生家长也会指导,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利于体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外延伸。在民间体育游戏中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还能使之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竞争合作、学会创新。同时,学校在民间体育游戏开展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基础,如每

年全市举行“冬季三项”活动,我校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将流传在民间的体育游戏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成适合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之一,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教材。从而更好的实践新课程,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理论依据:

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进行作了具体分析研究,在课题实践中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充实的依据。

1、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思维则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具体表现为:接触新事物较敏感、有较高的兴趣,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此阶段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民间体育游戏将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会生活、交往、竞争和合作。

2、《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

三、研究目的:

1、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编写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教案。

四、研究内容:

1、在搜集与整理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访问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等途径进行搜集。

在内容的选择上制定条件:必须具有民间性;即来源于民间和现有基本联系都能完成;层次性;活动内容有梯次,有变化;趣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好玩有趣;安全性:有利于教学组织、课外活动不容易发生伤害事故。通过访问、查资料、等方式,搜集到了放风筝、捉迷藏、、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爬竿、跳房子、抓子、徒手游戏、扔沙包、等各种各样的民间体育游戏,这些游戏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小孩子爱玩,连一些大人也乐此不疲,深受群众欢迎。

2、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民间体育游戏直接运用于教学,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这是直接补充教学内容。结合:把民间体育游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替代:以民间体育游戏材料替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直接应用游戏进行教学。

拓展:引导学生学会游戏后,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游戏。不仅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又拓展了体育游戏的空间和时间。

3、在课题实践中,充分利用每周五固定的小组教研活动,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相继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案商讨;对民间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准备民间体育游戏课例、图片、案例资料;民间体育活动教学探讨(教研课、互动评课、);教师们通过课题实践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2007.10——2008.1):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成立课题组;(2)拟定实验方案;(3)上报实验方案;(4)组织理论学习,准备开题。

2、实践探索阶段(2008.2――2009.12)

(1)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情况进行调查;

(2)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讨论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3)积累完善阶段(2010.1――2010.5)

(1)撰写结题报告;(2)推广改革实验成果。

如今,我们的研究实验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这段时间里,我们紧紧围绕《研究方案》做到计划落实,措施到位,富有成效。

1、立足实际,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工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高度的和谐一致,才能高效的实现教育。而课题实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课题研究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意义。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及时召开了课题组全体人员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学校教科室特地为课题的实施举行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动员会议,安排好校本课程的课时,提出设想,并就课题的材料的选择、研究课的实施、活动时间的安排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协商和统一。制定出了《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并就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主要内容等提出了实验构想,体现了课题研究源于问题、立足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

2、加强学习,有效推动课题研究。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和指南”,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要转变观念,则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因此学校领导协同课题组主要成员从不同网络中精心选择了有关民间体育游戏方面的文献资料,组织广大实验教师精心学习,指导课题实验的实施;同时课题组还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科研方法的理论集训,观看相关教学录像,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提高,为课题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3、扎根课堂,落实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题研究活动。

(1)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课题组建立了周五课题研讨活动制度,每双周进行课题研究课的备课。每次集体备课由课题组长负责,确立中心发言人,围绕备课课题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课中如何对器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其他教师针对中心发言人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尤其是器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补充与修订,最后再由中心发言人结合集体研讨情况,重新整理教学设计。

(2)研讨课堂,寻找民间体育游戏的时机。

课堂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寻找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课题组“一人一课”、“观摩课”、“同上一节课”等研讨活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课堂教学的研讨,实验教师积极撰写了多篇反思案例,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六、课题阶段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全体成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1、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不少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投身教改实验,积极开发各类民间体育游戏,并写出一些关于此类的论文、总结、教学设计,均获得了同行们一致好评。

2、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加强,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做法,而是着力于积极开发并启发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的使用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人及组员开设的公开课教学多次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3、民间体育游戏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本组教师通过课题实践提高了创造性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和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七、课题研究面临的困难

教育科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一年多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困难重重。

1、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繁重,教师学习、进修“充电”的时间很少。没有足够时间学习,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要研究与试验是困难的。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个别教师的观念转变较慢,课堂教学方法较保守,在参与研究中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还不够。

3、课题组教师材料积累意识淡薄,导致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材料有所遗失。

八、今后的打算

课题研究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标志着一种成功,如果没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说明那是不真实的研究或没有价值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加大研究力度,严格按计划执行每次研讨活动,深度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资源。深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课堂教学会变得更有生气。

第四篇:小学体育教学成果资源

小学体育教学成果资源

通过这一期的国培,我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收获,希望对我们的同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新的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改革的目的。

二、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设计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体育的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教学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其中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参与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是可能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进行投掷教学,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劳。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每变换一种器材,每更替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2.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在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

从学习环境中得到体验,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感是从他接触的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环境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学习环境,另一类是隐性的学习环境。显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场地。器材、教具、学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物情景等;隐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教学中的模拟情景等。小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景中游戏玩耍。他们的学习环境往往需要把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有机结合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景,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单、双脚跳”教材时,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故事,通过游戏贯穿全课。课的导人采用图片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视。听和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练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

3.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本身给学生造成的问题,例如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体力问题,学习动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也有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发生冲突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勿庸置疑,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把宏观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并变成可操作性的内容,逐渐减少理念和行为的差距。努力的方向是真正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发展,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动态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机制。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研究总结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课题研究总结

十一道沟学校小学部——高玉鑫

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是体育课的生命,如果离开了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各种各样的身体技术练习,体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专家、学者呼吁体育教学要重视技术教学,特别是去年,全国上下的一些体育研讨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新课程下的体育技术教学这一主题,显示出体 育课要回归的态势。

在开学阶段,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每个年级的跑、跳、投、技巧、体操、篮球、等各年级的学生必学的技术内容,并确定了各个技术项目在各年级中要达到的目标,按照必学内容和达成目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一、各年级完成的教学:

一年级:

1.10米直线走。2.原地掷轻物。3.单双脚交换跳。4.前后滚动。5.广播操。

6.篮球看谁拍的多。

二年级:

1.小学低年级走和跑教学。2.二年级投掷教学,本学期的重点是学会原地侧向投掷沙包。3.通过学习直跑曲腿跳高。4.前滚翻成坐姿。5.原地踏步走时,做到了左脚起步,重心稳定,动作自然协调。同时队伍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6.篮球:,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三年级:

1.50米快速跑。2.原地侧向投掷垒球。3.立定跳远。4.仰卧推起成桥。

5.齐步走立定。6.篮球学直线快速运球。

四年级:

1.站立式起跑。2.双手向前掷实心球。3.急行跳高。4.前滚翻成起立。

5.队行变换。6.选学原地投篮。

五年级:

1.蹲距式起跑。2.各种姿势的掷实心球。3.蹲距式跳远。4.后滚翻。

5.武术操。6.三步上篮。

六年级:

1.弯道跑技术。2.侧向推铅球。3.跨越式跳高。4.分腿腾越山羊。5.少年拳。6半场练习及规则。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和有效性教学的有关文章,提高自己对新课程下有效性教学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撑。重点学习了《谈体育新课程中的有效性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育》《提升体育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指导的新思考》《技术,体育教学的生命》《谈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教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实践的核心问题》等10多篇文章。通过学习,拓宽了教师对课题的思路,有利于工作顺 利开展。等等,受到了不小的启发。

研究至今,我的每一堂体育课都能紧紧围绕本课题展开教育教学,并根据实施计划和研究的目标开了六节课题研究课,并积极开展自主研究课。在实践中,加强平时研究,改进方法,用研究课来检验研究的效果,并有针对性的调整下阶段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年级,不同的学生,作了不同目的的研究,并认 真作好了记录,从研究的情况来看,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取得的成效 1.技术教学游戏化

在教学中,我通过有效性教学游戏化的手段,将一项体育技术进行分解,把一项体育技术分解为很多个小游戏,但这个游戏必须包含了所学技术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游戏中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在游戏中愉快、有效的学会技 术。

2.有效性教学情景化

小学生对于角色扮演十分感兴趣,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技术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情景,即技术教学情境化,通过让学生扮演适合技术学习的角色,使技术学习融入教学情景中,让学生在表现角色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会 运动技术。

3.有效性教学民主化

我们都知道,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民主、和谐的运动技术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空,解放学生的多种器官,使学生放松心情,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自主地和大家一起商讨、尝试、改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使学习技术的过程成为学生共享成功、品位快乐的情感体验过程,实现“知 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帮助学生养成了终身体育的习惯。

4.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体育技术

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再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所学体育技术的特点设置一些问题,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主动寻求问题答案,从而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动技术,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知识经验、智能水平等)特点创设问题,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把运动技术的学习内化为自我需要,让学生体验探究,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师生的教与学更加有效。

三、下阶段研究的设想

1.下学期,围绕让学生学习连续的体育技术和让学生学习有用的体育技术 两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2.加强提炼,巩固本学期研究成果,形成有效策略。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课题研究总结

高玉鑫

十一道沟学校小学部

下载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活动资源的研究(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

    子课题一: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的研究 (2012-04-29 14:45:11) 转载▼ 标签: 分类: 研究方案 杂谈 课题《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 子课题一:......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中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研究报告

    城口县沿河乡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中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研 究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地、各校要特......

    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数字化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数字化研究 摘 要 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教学有参考价值。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数字化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兴趣培养的研究 曹伟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体育活动(五篇范文)

    科研论文: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体育活动 内容摘要: 《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带给......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它给很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孩子......

    小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推荐5篇]

    瘦西湖第三小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一)体育活动: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资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资源长春市宽城区小南小学郑超内容摘要: 积极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挖掘与利用体育课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