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

时间:2019-05-13 00: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

第一篇: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3年)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行动计划书

行动计划书的背景:

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危机和种种不利因素。审视现状,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凭借先进的质量管理机制和一定的生源优势,在教学质量方面提升迅速,相比较而言,我校近几年质量提升的速度较为平缓;随着区域间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战略实施,我校生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入学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基础、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教师间由于学校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教学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至今仍然存在,而学校近年来教师队伍几乎没有更新,教师对学生状况变化的不适应普遍存在,变革和影响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待学习困难学生、特殊家庭学生、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态度在不同教师间差异显著,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和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对立,由于生源状况的变化,有效改变这些同学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习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也是学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在这种状况下,发展的过程中,要聚焦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积累和提升,关注教师的有效教育和有效教学,通过各类项目载体有效地促进教师智慧地教,其关键点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的转变,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建立自信,完善人格,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其关键点是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影响下改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重要抓手。

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技术投入和学生成绩产出并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改善教学技能,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有时并不能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问题未解决之前。学校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视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的一个重要起点。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导致学生成功地学的必然前提,也是促进教师智慧地教的重要保证。

学生成功地学,首先要有成功者的心态,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富于激励的周围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善待学生、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进入学生心灵,这都是教师教育生活中教育智慧的具体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使得教师教学技巧、环节设计在课堂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增强学校办学吸引力和竞争力。

学生在变化,家长群体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在学校不但学习知识,而且,学校提供一个安全的、和谐的、利于学生人格发展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要求。有些家长希望挑班级、甚至挑教师、班主任,看重的正是这种隐性的环境,即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推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校办学满意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解决学校瓶颈性问题的关键。

在背景分析中,明确提到,由于区域位置、生源变化,目前我校存在学习困难学生、特殊家庭学生、行为偏差等学生,有效地影响这些学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既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也是学校总体上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对这部分学生,加班加点地补课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办法,但最后似乎成了唯一办法,改善他们的学习心态,使他们在不断地激励和发现成功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才是本质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最大的受益者应当是这部分同学。

基于以上的几点认识,学校把建设和谐师生关系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行动计划书

一、指导思想

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要求下,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引领下,通过制度建设、机制配套、项目载体推进、实践研究保障,积极建设和谐师生关系,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有效地解决学校目前办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1、总体目标

构建起促进师生交流沟通的机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能体现尊重、赏识、信任等特征,教师把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追求成功等心理和行为特质纳入教育和教学目标,师生对话在课堂和课下普遍开展,激励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评价方式,学校师生人际文化呈现出“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的特征。

2、基本思路

以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优化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为着眼点、以课堂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馈、辅导)为核心,以校本研修、项目试验为抓手,以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导向为保障,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动力,通过建立机制、落实制度、项目推进、改革评价等举措推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并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人际文化。

三、基本任务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了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通过理论学习、观点探讨、教师社团建设、校本研修、项目实验等方式,让教师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改善课堂教学。

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反馈、辅导是教师日常教学的常规环节,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常规五环节中不断探索新的师生交流沟通方法,通过师生的沟通对话,有效交流,使师生相互信任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了解,指导行为富于针对性,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五环节的质量。

3、开展项目试验。

针对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驱动,以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地开展项目试验,让每一位教师在项目研修和项目实践中体会改善师生关系带来的教育教学效益,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教育价值判断。

4、改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

学校如何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是学校的价值导向。学校一是要改变评价手段,引入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等方式;二是要改变评价重心,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纳入评价体系,将教育教学的过程纳入评价体系。

5、改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以成功地学作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基础之上,以展示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以赏识、信任、尊重、鼓励作为日常的评价行为,塑造学生自信、自主、成功的心理品质。

6、形成师生的对话行为。

通过师生的课堂对话、课下对话、评价性对话、网上对话,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进入学生心灵。强调教师的对话精神,通过多渠道的沟通交流形成师生双边的对话互动。

7、建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是全面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感沟通、情感激励、情景感染创设积极的情感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行动策略

1、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策略。

以现在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开展项目试验,在行动中关注问题的有效解决。

2、聚焦微观操作的行动策略。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切实关注如何做的问题,聚焦教师的操作性行为,对可行性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3、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的行动策略

对推进的具体项目,采用项目负责制,并形成项目团队,通过项目团队的分项试验,形成经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好配套管理制度。

4、与学校整体工作整合的行动策略

建设和谐师生关系,其实验项目、行动过程,与学校的质量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工作、科研工作、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整合,渗透在各项工作进程之中。

五、主要项目载体

在教师的集思广益下,提出了这样一些项目设想,有效部分项目已投入实施运作,每一项目不做展开。

1、备教助教活动

2、师生展示性评价活动

3、作业本改革

4、师生交流板

5、一对一助学活动

6、师生作业笔谈制

7、师生长谈话制度

8、考试评语制度

9、赞赏卡制度

10、书香校园活动

11、师生茶话会

12、做微笑教师活动

14、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15、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

16、学生心灵导师项目

17、建设课堂情态项目

18、教师社团建设项目

19、网上互动交流项目 20、对话技巧培训项目

第二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

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民主;真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今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教育工作的我,尤其是职中的教师,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困惑。去年我国有几起教师被杀事件,有一起就在和我同一县城的一所初中……我们教师的教育方法也该改革。

现今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特征之

一。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积极倡导;另一方面学生仍固守本份,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没有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请看某校的这样一组骇人的数据吧:29.3%的学生被罚过站,18.6%的学生被罚过写作业;一位有15年教龄的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业业的骨干,而学生的喜欢率却只有9%。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自主能创新吗?这更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民主性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

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真诚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当然,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1----2012学年)

赵屯小学

四年级二班

吴红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例如,有一位数学教师,对那些做作业不主动的学生不是大批特批,而是在布置作业时这样讲,我原来想留五道作业题,但考虑到你们的心情,我就留三道题好了。(实际上他只想留三道),学生一听,马上说:老师,您还是留五道吧。老师说,那好吧,我留五道,如果你做三道,也算你完成作业。结果全班大部分同学做完了五道题。事后,老师大加表扬,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做作业的现象大大减少了。1.确保主体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问题多,学生思考得少。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客。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反对"死教书,教死书;死读书,读死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这也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2.突显个性化

个性化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要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教育个性化不是畸形教育,不是要求学生片面发展。它要求的是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均获得发展。个性化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陶行知深刻地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加强培养发挥创造力",个性化教育就是要特别注重这种个性差异,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同他们自身相一致的教育,并且在某些领域、在某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给充分地认识和发挖出来,使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3.注重情感性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

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实事。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有人提出了一个理念:"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可爱的"。我们还应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可爱之处。即我们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看待去学生,而应当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这个原则的大前提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师爱,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应在沟通师生情感方面多做文章。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1----2012学年)

赵屯小学

三年级一班

牛延英

第四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理想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人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形成的多层次、多性质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 特征 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系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的每一句 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无不影响着学生和教育教学的效果。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师生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的关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所说的师生关系;狭义上,师生关系是特指在各种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谈的师生关系及理想的师生关系均是狭义的师生关系。当然,师生关系不能脱离“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是处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优化,是建立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的,因此,其具有独特的特征。

首先,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重师长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教师的指教与批评,尊重师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师的最大满足。尊重师长,爱护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其次,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对于师生关系民主化的要求更加强烈。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简单的知识灌输者,成为知识传递的“火炬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力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所以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处于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他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再次,共同创造,教学相长。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与学,知识不再是单独的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教与学不再是某个人所能完成的活动,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那么怎样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想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

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方法、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还要掌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学生活动、走访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要以宽容之心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多了解他们想法,及时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的思想倾向、习惯、愿望、兴趣、爱好等要表示自己心中有数的尊重,这样,会让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省去不少的烦恼。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对学生的认识偏见,做到公正公平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教育决策,避免了再现一些教育上的失误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摆正心态,可尝试从两方面入手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第一.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平等。

传统的教育观念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学性,看不到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基本需要,使学生丢掉了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愉悦体验,学生的独立个性、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使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成为对立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民族、平等。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质疑和展示的空间,使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想法得到尊重,这样并不意味着削弱了教师的权力,反而还会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发展进步得更快。

第二,热爱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正可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该是多么和谐融洽。可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仍有个别教师还以能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为荣,把讥讽挖苦作为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将打骂学生作为“治恶压众”的法宝,却不知这些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很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一些悲剧的发生,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僵化,怎能建立理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三. 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是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艺术、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 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使自己更有智慧才干。学生都喜欢有才气的老师,如果老师的知识量丰富,业务水平高就会折服一大批学生,所以在工作之余,教师应该多读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书读多了,你的各方面智慧才干就会更突出,你的课堂就会越发的让学生喜欢,你与学生的距离也会越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最直接的“阵地”。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到自身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认识等方面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大脑灵活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被你的课堂迷住。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先做好自己,只有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用自己行为方式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

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被关爱、受重视,学生才会热爱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二两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会有和谐的学习气氛、积极的学习情绪和和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高,感受性灵敏,反应能力强,思维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构建[J].教育评论,1998,(2):25-27.[2] 李德显.师生权利与角色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34-40.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讲稿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羊磴镇文峰小学————瞿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根据中心校的安排,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我感到诚惶诚恐,如有不当之处,望大家多多包涵!针对这个话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

一、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

当前在校园在中普遍存在师关系紧张的问题,其背后有多方面的根源,最主要的是当前中小学缺乏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压力过大。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教育强调升学率,“升学指标”成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一些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抹杀,导致个性走向叛逆,与家长、教师的教育唱反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受高薪打工族的影响,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举例2000元与200元的区别)造成了学生“我不想学”,但在升学率和绩效工资的双重压力下,教师对学生只能“我要你学”;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一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专横霸道,接受不了老师的批评,于是出现了师生之间紧张关系的现象。由于当前校园法制建设薄弱,学校并没有完善的校园法规对学生进行管理,当学生屡教不改的时候,教师只能采取“零容忍”态度,用道德进行说教,教育效果甚微。当前在校园中出现一种怪现象,学生在校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责任便推在教师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教师不敢轻易管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睁一个眼闭一个眼,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他们更加放肆,漠视法校园法规,随意顶撞教师的教育。稍不满意就会上访上告。(我们镇最近就有学生因为和老师发生矛盾,到中心校告老师的状说:“如中心校领导不管,他要上访教育局,要让我们老师下课。”)因此,当前必须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要为学校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要提高教师教学管理的艺术水平,要完善校园法制建设,同是也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有效解决校园师生关系所面临的矛盾与困境,构建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历史责任 和谐社会的建立靠的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历史责任落在了教育工作者身上,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负起这种责任。在现阶段,完成这种历史使命,注定要付出比平常更大的努力。我们常说,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她职业的神圣和担负的责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的标准。其实,“德高”是个社会标准,要求教师“德高”的意义,最终要在社会上体现。所谓德高就是指教师的道德修养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教育学生,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是整个社会的典范,教师只有“德高”才能令全社会肃然起敬;“学高”则是教学标准。这里的学高,我认为,不是单单是指你的学历有多高,而应指你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有多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是常流水,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究,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真正“学高”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性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的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毛主席的这段话正是描绘了一幅由政治和谐,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这是宏观的和谐、整体的和谐,而宏观的和谐、整体的和谐,正是有一个个微观的和谐和局部的和谐所组成。作为学校来讲,追求和谐的局面,不仅是服务和谐社会的需求,更是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一是教育单位自身的需要。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和谐的氛围,发展就无从谈起,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现实追求和长远目标的相互协调,就不会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希望;如果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就会缺乏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因此,学校的整体和谐是学校发展的自身需要。二是教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谐的氛围,可以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职员工自身的发展。反过来职工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和谐氛围的建立。一方面教师提高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课堂上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炼的讲解折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和个人魅力,以慈善友爱的个性特点,正直无私高尚品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赢得学生的佩服和尊重,获得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可以想象,在一个和谐的氛围里,教育学构成和谐的音符,使师生都得到身心的良好愉悦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句话充分说明,教师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和教师自觉主动地担负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任,对于加快和谐社会的建立和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

1.教师主导的因素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传授者,在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角色使教师决定了师生关系的走向。一般说来,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听从老师的教导,和老师畅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如果老师能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便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互益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友好和信任的桥梁。但一般来说教师并不能做得很好,主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I)教师的基本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基本的条件。作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更要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对事、对人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如果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低下,世界观扭曲,人生观消极,试问会对学生产生何种影响?教师的言论、行为与学生们已有的道德观念或是非观相冲突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更别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当然,素质十分低下的教师毕竟很少,但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不规范行为却很常见。例如,对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理想的消极态度,工作懒散、被动、效率低下;对学生的侵权行为表现在体罚,侵犯学生隐私权,侮辱学生,等等。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尊重学生,是不能当好老师的,当然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2)教师的教学方式。

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之后,还要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征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人不同的教育方式。这里的教育方式主要指教师如何组织管理、开展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教育方式不同,班级和学生因所受心理影响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教育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强硬专制型、仁慈专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一致表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在集体道德、人际关系、完成任务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类型。这也说明,教育活动中教师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能形成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效果。(3)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

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则很容易伤害已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甚至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抗。教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误判或错判;或是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不适当的惩罚,有的教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时带着消极情绪,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容易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4)教师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心态,主要指“教师对职业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的工作不仅包括教授学生书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还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的管理等等。教师工作繁琐、任务重,并且工资并不高,最重要的是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常常得不到好的回馈,教师普遍反映现在学生难管,特别是在中小学,经常是教师煞费苦心,循循善诱,学生却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这种工作过程中的尴尬和失落感以及付出和回报严重不对等而引发的对自己工作价值的怀疑与挫败感严重伤害了教师,而且极易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2.学生因素影响师生关系发展

学生是师生关系中的另一个主体。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是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学生这个群体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包括认知、个性等方面,这些特征都和教师有着鲜明的不同,容易在师生关系中产生一些对立和冲突,影响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1)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主要指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学生总是期待教师具有这样一些良好的品质:品德高尚,知识广博;教学有方,清楚易懂;亲切热心,一视同仁;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学生最不希望教师有的行为是:蛮横专断、偏私不公、教学无能、情绪低落、缺乏爱心等。学生对教师的这种角色期待在学生对待教师时产生着重要影响。学生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评价老师,如果教师的某个方面不能达到学生的期望则会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当教师面对学生群体时,如果这个群体的期望都不能被满足,则这个教师便得不到学生们的认可,最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和对立。(2)学生的不良心态。

学生的不良心态中最主要的是逆反心理,特别表现在青春期的学生当中。逆反是青春期学生的普遍心态,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对成人的对立。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他们希望通过反对成人来证明自己的成熟,并且对自身的强烈关注使得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当教师批评教育他们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教师当众的训斥或嘲讽更可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屈辱、激愤等心理,产生公开顶撞、谩骂教师的行为。除了逆反之外,学生对学习的浮躁心态以及轻师的心理都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浮躁主要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学生以及许多学生家长对学生前途的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做事情缺乏远见与思考。这些学生期盼有美好的未来却不愿艰苦奋斗,浮躁使得他们难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周围环境心存不满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教师的教育和批评不能接受,甚至觉得教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最终与老师渐行渐远。除此之外,在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下,“师道尊严”已经不再被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个别学生的轻师心理会严重伤害教师的自尊和感情,同时影响师生关系。

(3)学生家庭文化的潜在影响。

学生家庭文化是“由家庭成员的行为、品德、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以至价值观、人生观等构成的”。学生家庭文化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后又通过学生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老师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也会受到学生家庭文化的影响。从这两个方面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例如家庭中亲子关系就对学生的安全感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时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而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一种“代理双亲”的角色,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得学生更能接受教师类似于父母的批评与教诲,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而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产生的阴影可能使学生产生亚社会行为(如远离同学、老师,远离集体等),或者超社会行为(比如学生个体在不恰当的时间,以不恰当的方式吸引老师同学注意的行为),不管是亚社会行为还是超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障碍。3.其他因素影响彼此关系发展

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之外,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还与师生所处的学校风气有关,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教师的尊重程度有关,也与师生群体规范有关。这许多因素错综复杂,对师生关系造成微妙而复杂的影响。

三、不良师生关系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区别

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紧张、死板,充满着威胁和恐怖,这会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漠然。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个人的需要层次得不到提高,而停留在低水平上,或形成满足需要的不正常方式,这都会造成学生不良性格的形成。如缺乏被爱需要的满足,会造成学生的孤独、冷漠、自卑、退缩、或冷酷、嫉妒、攻击等;缺乏安全感会造成自私、不信任、多疑、贪婪等。缺乏尊重会造成自卑、自弃、不尊重他人、攻击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很难向高水平发展,很难形成高尚的人格。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对老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互爱互敬,心心相通,就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巨大的力量。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我们且不究其是否偏颇,但至少说出了“和谐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欣赏、鼓励每一位学生,宽容、理解每一位学生,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1.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此,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包容的情感,是十分有效的感情投入,更是学生乐学的动力。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无疑是“移情效应”的具体体现。一位老师刚走进新接的班级教室,就被同学们前仰后合的哄堂大笑搞的莫名其妙。原来是一名调皮学生正在学孙悟空上窜下跳扰乱课堂秩序呢。冷静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此时的一举一动都被几十双眼睛盯着,如何处理这起事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他镇定自若的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认真地对这位同学说:“你很有表演天赋,把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得很逼真。” 这一番话出乎了同学们的意料,不少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话说完了,面对以期待、好奇的目光注视他的同学们,他微微一笑,诚恳地说:“本学期由我做同学们的语文老师,我很喜欢语文,我愿和同学们一起来学好语文,包括来研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不过,下次我可以请这位同学来为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要学孙悟空的形象?”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会心的笑声。

这件事过后,他也进行了反思: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静”治“闹”,教师要能放下架子,要能够包容学生,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深入学生,从引导学生的发展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走上成功之路,感受成功的喜悦。人因价值而平等,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领域即表现为要求师生平等,优等生和学困生平等,教师必须也只有认识到学生和自己一样是存在价值、拥有人格尊严的人,把学生真正的当人看待,彻底改变对学生进行“管”与“灌”,改掉施以超负荷重压的思想,才能形成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古语有云:“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常和他们共话家常,或观察、或调查、或鼓励、或帮助,真正意义上和学生平等相处,以情感人。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型也好,益友也罢,都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不偏爱,不强制的爱,不盲目的爱,不粗暴的爱,不扭曲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因为爱,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补。

2.发扬民主,多一点因势利导

陶行之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条件下,学生真正处于主体、主人、主动的地位中,学生才乐于、敢于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其实,学生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扬权和自主权,如果教师重视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因而,教育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教育家罗杰斯也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一位老师在一堂作文课上,发现有个学生在埋头做小动作,悄悄走过去,只见他在抽屉里玩从家里带来的石榴,他没有发火,对大家说:“大家看,这位同学为了上好这次作文课,还带来了实物,真是有心人啊!”同学们听了,都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位同学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位明白他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而是结合本次作文的内容——作文中要注意描写,请他把藏着的石榴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甚至在征求他的同意后,请他剥一剥,分给同学们尝一尝,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我常想,在走进新课改、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今天,我们在高喊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我们自己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教师的民主、宽容,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唱在口头上,还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这是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注重个性,多一点鼓励和欣赏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家借助于古希腊神话的启示,研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关实验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相反,如果教师不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过低,甚至歧视学生,学生则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的品质就会一天天的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有更大的耐心,更多的鼓励和较高的期望,避免师生关系紧张,要做到严而有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就会在密切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搞好教育教学活动。

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依赖与依恋心理,特别是小学生。当他们得到了所期望得到的教师真挚的爱与关怀,得到了教师的宽容、理解和鼓励时,往往在心里感到快慰与满足的同时产生乐学、上进、听从教诲的倾向,这就如“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老师”,而教师则以自身的爱移情至所教的学科,最终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换取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鲁西南有一个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久而久之“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在惊叹姜村的神奇的同时,人们也在问,是姜村的水土好吗?是姜村的掌握了叫孩子的秘诀吗?还是姜村的老师会点金之术?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对秘密一无所知。而是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以为老教师,听人说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什么原因被贬到这个小村子,老师教了不长时间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告诉我将来能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会成为作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会成为音乐家。等等。不久,家长发现她们的孩子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再难管,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终于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新娘的力量呢?那位老师是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啊!

我想,只要倾注了教师热情的期望与积极的鼓励,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欲望,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4.以情化人,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陶行之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生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

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神情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

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陶先生的成功就在于他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宽容,最能引发起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下意识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因此,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带着爱心与宽容心走向学生心中的教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他用奖赏的方式对待一个尚不成熟的犯错误的孩子,精心设计,方法独特,使学生心悦诚服。可见,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教师需要真诚的、包容的情感,表现出对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无条件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的学习、生活。为此,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方面,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另一方面,对课堂内偶发事件,教师既要能够驾御自己不动怒,又要能够控制局面不乱套,在较短的时间内恰如其分的应变处理。

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冷静,有时更需要以学生意想不到的豁达胸怀,采取宽容的态度,以“退”促“进”、以心服人,才能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有一首歌叫做雾里看花,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面对教育,也许我们也得有一双慧眼,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睁着的眼看学生的优点、长处和潜能,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如果能闭起那只眼,那些所谓的不足,和缺点就看不见了。俗话说:谎言说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先把他看成是什么人。骗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如何骗孩子。

5、加强沟通,及时化解与学生的矛盾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是正常的,那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要怎样解决师生之间的摩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沟通,在于交流。师生之间的矛盾主要分为学生犯错和老师犯错。学生犯错的情况我们就拿我们老师因事耽搁,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来说。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解释、沟通、交流,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不负责任,进而会讨厌这样的老师,从而厌学。如果我们能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将你耽搁的原因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在了解真相后,从而理解你,在学生心中就会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觉得你负责、敬业。从而尊重你、信服你,进而喜欢你的所教的学科。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的细节

1、尊重每一个学生

我们向来提倡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先要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而且,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2、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人,是一个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而不能以教材和考纲为本,搞大一统一刀切的批量生产。真正的人道精神首先意味着公平。教育上的公平,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学生。

3、尊重学生的特长

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长,而不是他的缺点,所以我们要培养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及潜能。作为老师应该去发现并发扬孩子的这些个性特长,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教育不是要抹杀学生的独特性,而在于寻找每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在无数条人生道路上,找到一条最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学生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藏的能力。

4、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更要尊重学生自由安全的人身权利。体罚和变相体罚问题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痼疾。有一首也许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儿歌,反映了一部分学生的悲惨生活:“在我心中老妈最凶,成天把我骂得头昏脑痛。在我心中老爸最凶,成天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在我心中老师最凶,常常把我留到7、8点钟。”其实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关着学生不让他们吃饭,这是违法的。据说加拿大小学生的第一课就是,当父母或老师打你以后如何报警。打孩子判7年以上徒刑,而贩买海洛因只判3年。

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一文中说:教育中的皮鞭和拳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羞愧和耻辱。试问在教师的体罚羞辱声中长大的学生,在常常遭受父母皮鞭抽打中长大的孩子,还会有人格的尊严吗?

5、让学生与褒奖零距离

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对人的褒奖太吝啬一些了,非要取得辉煌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才有资格得到赞扬。其实普通人在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更需要褒奖。一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小手举得高高的,站起来说:“雪化了是水。”老师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声请坐后,便环顾四周,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继续问道:“还有谁想回答?”有一位学生说:”雪化了是春天”老师满面笑容地赞扬道:“你镇聪明!”这位学生高昂着头坐下了,先前的同学却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说明该同学想象力丰富,而“雪化了是水”的答案也应该得到肯定与褒奖呀!这也是科学而合理的答案,两者各有精妙之处。多么遗憾,这位老师错过了一次鼓励学生的机会,给孩子柔弱的心灵以挫折、失败的体验。

学生最爱听的五句话

1、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停止做某件事是,建议你说:“你自己来做决定吧。”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老师爱你,但老师不喜欢你这样做。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告诉他,“老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自己,批评学生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当学生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时,需要你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你最宜说的是“你其实想说的是什么?”。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欢迎和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

5、当学生和你讨价还价时,你一定要告诉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比如,有近视的学生需要戴眼镜,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戴眼镜。

人们常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其实,教育也是一样,只有真正做到和睦、和平、和谐的氛围,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所起色,有所作为,有所进步。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揣摩,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实践。唯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前程似锦。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如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海涵!谢谢大家。

下载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更新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从事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的辛苦甘甜只有自己知道。曾经迷茫过:为什么我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为什么我的学生会这样却对我呢…......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之子课题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玉林附小 彭勇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Meixianzhiyejiaoyuzhongxin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电工电子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石元辉 论文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摘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丁 娟 初等教育系05级综合文科专业[摘要]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打造和谐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大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一、研究的意义 师生关系式学校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亲近童真,完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至理名言。李镇西老师说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的典范。巴学园的小......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东阿县大桥联校教师路吉山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