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3 00: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第一篇: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一、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在教学之前,布置预习作业:第一,查阅书籍或上网浏览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吕岩和袁牧学生不熟悉,需要进一步了解;第二,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尽可能地弄懂字词、句的意思;第三,初步理解并试着回答预习和课后提出的有关问题;第四,标出或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二、组织学习,引导品味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进行烦琐的分析,逐字逐句地讲解。应以组织者的身分,适当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尤其是第一首《牧童》和第二首《湖上杂诗》,诗意浅显,很好理解,教师要充分放手,多给学生自学的机会。

1.初读,质疑难

第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预习所得。第二,将小组内疑而未果的问题提出班内交流。第三,筛选提炼问题。

2.再读,释诗意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阅读实践,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已有一定的提高。他们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已基本扫除了语言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只需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上的字词稍加指点即可。例如:“玻璃”一词的解析,指的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不是现在的玻璃。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用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教学时,首先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他同学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引导分析疑难问题和有异议的地方。

3.三读,悟意境

教学时,第一,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第二,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主动调用自己的内存,展开联想,欣赏其景趣、情真之美。如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句中的“弄”、“三四声”,引导学生联想到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的情景。从《湖上杂诗》一诗中的“异”、“羡”两字,体会诗人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的心情。从《稚子弄冰》一诗中的“脱”、“穿”、“忽作”等字,体会小孩子弄冰的可爱之景。第三,指导感情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 1 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第四,引导学生把诗的意境画出来。

三、课外拓展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为学生推荐三四篇优秀诗文。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累和表达。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悟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

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背诵《墨梅》。

2.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竹石》

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

(2)理解诗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首诗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抓字眼,明诗意。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坚韧不拔。

任尔:随你。人,任平。尔,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想意境,悟诗情。

(1)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植物?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

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读朵朵花开淡墨痕,体会痕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第二课时

一、背诵《墨梅》。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竹石》。

1.初读指导。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在重阳节怀念家乡的兄弟。)

(2)引导学生自学。

(仿照学习第一首的方法:初读,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细读,逐句连起来讲解;精读,想象情景,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思考、讨论、交流。

①指名朗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逐句试讲。(注意书上注解。)

③讲述全诗意思。抓住以下关键字:咬、立根、千磨万击、任。

2.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3.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和郑燮的《竹石》两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二、讲读第三首古诗《石灰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吟:歌唱。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读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一说若等闲在这里的作用? ②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说一说在这里的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欣赏三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三首古诗。

4.默写。

(四)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三首古诗。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同学们,我们要在读懂诗句、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诗人朴实无华的文风。

板书设计 :

墨梅(清气)竹石(坚劲)石灰(清白)―――――借物抒情

第四篇: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详细解读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三首古诗。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

1.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3.在说的基础上,把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写下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2.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暇和美好。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设计理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千百年前的古诗,如今读来同样让我们感动。吟诵是古诗词与学生学习的桥梁,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通读诗词句,认识生字词。

2.查阅工具书,借助资料,弄清古今字音、词义的变化。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4.适当批注,并对疑点进行标注。

5.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的童年生活的古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第一首诗:《牧童》

一、创设情景,回顾引入

(一)出示“牧童骑黄牛,边吹边走”的动画,并配以古诗《所见》的文字、声音。指导学生跟着吟诵。

(二)你想说什么?这样童趣盎然的古诗我们还学过很多,谁能说一首。

(三)是呀,童年是一支动听的歌,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优美的诗。用心去揣摩童年这首诗,你能读出美好的韵味。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

【设计意图:创设童年生活的童趣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学习《牧童》

(一)大声诵读,亲近古诗,检查预习效果。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每个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读准确、读清楚、读得有节奏就是一种美。同时指导书写“蓑”。

3.就近找个伙伴合作读,读整齐、响亮,读得有节奏,读出味道。

【设计意图:古诗是一种经典,千百年前的作品,我们如今读来,依然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共鸣,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贵财产。如何亲近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在不同的朗读要求下,多次反复地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祖国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二)品读想象,理解诗意。

1.小声的静静的用心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有所想,有所悟。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生活趣事?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交流,同时结合学习。(1)“草铺横野六七里” a、重点理解“铺”: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

b、播放大草原的画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草场? c、如果你身在其中,你会怎样?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2)“笛弄晚风三四声” a、结合注解理解“弄”。

b、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c、结合指导朗读。

(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a、“不脱蓑衣卧月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牧童不脱蓑衣卧月明,那是因为什么? c、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d.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e、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设计意图: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横”、“弄”、“卧”,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小牧童,就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f、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适时地朗诵古诗中的句子,读出自己体会到的诗韵。g、天为床,地为席,在清风、明月中,和衣而卧,那是何等地自在,何等惬意。h、一起诵读此诗,能背的背。

3.这么悠闲的童年生活,出自诗人吕岩的笔下。介绍作者。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吕岩就是“吕洞宾”,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吕洞宾到底成不成神仙我们不知道,但《牧童》的意境就像仙境一般。

4.再次齐诵古诗。过渡: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牧童在月夜下很惬意。

三、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牧童》。

(三)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首诗:《湖上杂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年轻就是美丽,韶华易逝,青春易老。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灵动的笔抒发了自己对青春的眷恋,对年少的羡慕。今天,咱就一起走进袁牧的《湖上杂诗》。

【设计意图: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效果,并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异”、“羡”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设计意图: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湖上杂诗》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2.交流反馈。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四、复述诗意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内容复述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诗意,启发学生想象,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暖花开,闲来无事,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到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三课时

学习第三首诗:《稚子弄冰》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设计意图:创设童年生活的童趣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理解诗意。弄:玩。银铮:锣。

磬:古代一种乐器,用石头或玉雕成。玻璃:古代指天然水晶石一类的东西。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小孩子从金盆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设计意图: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天的清晨一个儿童玩冰的情景,儿童的聪明伶俐、天真顽皮跃然纸上。冬天的生活也如此富有情趣。】

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4.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适时地朗诵古诗中的句子,读出自己体会到的诗韵。

四、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五、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稚子弄冰》。

第五篇: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三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

1.用品读感悟法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通过品读感悟法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4.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

难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2.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堂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初步想象画面,感知大意。】

【通过检测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情况。】

【学会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学会方法的迁移运用。】

【通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会读、会背古诗,还可以熟练用运古诗。】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课外主动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季节的古诗呢?

二、初读感知

1.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2.出示三首古诗。

3.教师总结。

4.师范读古诗。

5.《古诗三首》中,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融、惠”等生字,学生观察生字。

2.师重点指导书写“融、惠”。

3.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我能认真读句子,并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生字。

2.仔细辨一辨,选一选。

3.我会查字典。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解诗题。

2.理诗意:①读古诗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②小组合作交流③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3.悟诗情: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借助学习古诗《绝句》的方法自学另外两首古诗。

(二)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1)春天来了,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飞来飞去,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不禁感叹道“。”

(2)诗人苏轼用

“。”写出来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呈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3.实践运用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读书链接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预设:《山行》、《小池》、《咏柳》......二、初读感知

1.了解诗人

2.开火车读、自由读、指名读。

3自由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学生互评)

4.认真倾听,把握节奏。

5.预设:

①初春、晚春、初夏

②“迟日”“春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芦芽短;

④诗人看到梅子黄了、天晴、绿荫不减等,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

2.“融”字左边下框稍宽,“丫”字中间有一横,“虫”字的“口”要稍扁,中间一竖要长;“惠”字注意中间的“日”要扁,下横稍往上提,末端有一点不能丢掉。

3.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学生根据拼音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生字。

(1)春天来了,冰雪

róng

huà(),xiǎo

xī()潺潺,yuān

yang()

在水面上快活地嬉戏,yàn

zi()从南方飞回来了。

(2)他们对我们的ēn

huì()(),我永远也报答不了。

2.同音字辨析,辨字义。

(1)

聪()

恩()

(2)

()齿

豆()

(3)

()子

大()

3.我会查字典。

(1)“泛”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泛字的第六画是_______。组词是_______。

(2)“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再查

画,读音

。根据语境给“惠”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②温和柔顺;③

让利比一般优厚。

a.王大妈有一个既漂亮又贤惠的儿媳妇。

()

b.这件衣服很喜欢,就是价钱有点贵,而且商场不给优惠。

()

c.我落魄的时候,受过他不少恩惠。

()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预设:

①《绝句》属五言绝句。

这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2.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在旁边作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

3.预设:

①《绝句》写到了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

②《绝句》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

③《绝句》带给人春风拂面的感受。

④《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之情。

4.①《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描写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3.实践运用

问:春天还有什么事物呢?仿照句子自己写两句。

4.读书链接

思考问题:

(1)说说诗中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可爱的圣灵?

(2)读古诗,想象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安全提示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绝句:美好

喜悦

惠崇春江晚景:愉悦心情

三衢道中:愉悦心情

教学反思

下载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古诗三首牧童诗歌解析[合集5篇]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词语解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弄:逗弄,玩弄。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2[人教版]

    古诗三首 《墨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本课选了三首古诗,三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所写的事物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一 第一学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

    五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名称: 月是故乡明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1、会写18个生字,会认2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步诗 曹 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 以为汁。 萁 向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①漉豉(chǐ):豆制品。②萁(qí):豆茎。③然:通“燃”。 (1)诗中“泣”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

    六年级S版下册15古诗三首(教案)

    15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二......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习题

    第一课时一、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把新补充的句子意思写出来。1.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②江清月近人。2.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