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

时间:2019-05-13 00:1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

第一篇: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

《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一“标”多“本”下高考改革的思考》

聂幼犁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课程系,上海200062)

英文标题:

摘要:

关键字: 新课程,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10-0033-08

为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程改革下放了部分课程管理权,同一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多样化教科书(简称一“标”多“本”)是其中之一。但由此引出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命题改革,始终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尽管教育部正在逐步向各省、直辖市下放高考命题权,但即使在同一省内,也存在与此相同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临近推开,这个问题也加速跃出水面,愈益突出。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和学习,充分发挥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教材的特色和教学过程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全面地测量与评价教学或学习的成就,这大概是所有制定教育政策者的初衷。然而,事实上总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其中,高考则是学生学习内在的“指挥棒”,这几乎是“铁律”,并非中国特色,世界各国都如此,情况不同,表现程度不同而已。高考的竞争及其特点是社会竞争及其特征的客观反映和延伸。尽管教育理论家们可以用许多道理和实例忠告公众,一次考试并不反映和决定终身,但考生和所有与考生利益有关的方面,首先考虑的是考试的结果对考生的前程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全面测量与评价是一种理想和努力的方向,但理想、方向固然重要,却并不能取代现实和用什么方式、方法到达。当社会诚信和全面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足以保障其客观和“三公”时,人们会本能地放弃“全面”而选择“三公”,无奈地相信那可爱又可恨的考试——不公平中的公平。因为,每个考生的权利因此可以少受其他“先天”的或人为的因素干扰,至少理论上是如此。人们对“文革”的教训记忆犹新,大规模推荐入学的做法,不仅使大学无法正常教学,而且使基础教育也难以为继,其中有强烈的政治因素,社会诚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诚信是全社会的事,前途光明,却有待时日和努力。全面衡量与评价的有效和可靠性,即使从技术层面上看,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有些是世界性难题,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在正常情况下,在与无法超越的功利相联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不按评价者的意图来表现,智商越高,越是如此;有些有中国特色,如“快节奏”、“大跨度”的教育或课程改革、高期望值和高竞争率的负面效应等;有些有办法而缺乏实施的条件,如考试社会化、命题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加考试机会、进一步提高阅卷信度、考试的信息化等。这些都非一蹴而就,而牵动千家万户的高校招生却是每年必须进行的。

考试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所有要素必须互相契合,任何一方面的“长”、“短”或改革,必然要求或限制其他方面的协同或变化,否则,就可能损害甚至破坏其基本的功能,甚者不如不改。因此,考试改革必须从实际效果出发作系统的考虑。这个“实际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量效果;二是对教育的反拨作用,或者说“应考”效果。前者直接决定测量与评价的成功与否,从长远的观点看,后者具有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左右着测量对象本身的变化。

那么,如何使现实的教学或学习不仅在舆论宣传、行政督导上,而且尽可能在事实上按照课程改革的方向去努力呢?除了极少数优秀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组织的“理想”方式评鉴外,对大多数学生的取舍而言,考试,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改革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偏差越小,成绩越好;偏差越大,成绩越差。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考试本身是一种抽样测量,不可能将考生学过的所有内容都放进考试。高考是在普通高中毕业水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关注的是进一步深造的潜力,所以目标可以比课程目标少一点,“精”一些;但如果高考的目标与课程标准“差拍”或错位,或者另搞一套体系——“两张皮”,虽然在理论上有可能是更好的,但是课程标准就会在事实上变成对教学或学习不怎么起作用,甚至根本不起作用的纸上谈兵。这在有着长期科举传统和以考查知识记忆见长的我国,尤其如此。有一个调查说,高中教师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研究高考说明,而读教学大纲的不到百分之十。尽管这个调查的样本还不够大,但经验告诉我们,其结果是比较可靠的,甚至是一个不需要调查的调查。面对现实,只要考试真的想做课程改革的“仆人”和“杠杆”,就必须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反之,只要课程标准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真是要实行的,就应当让考试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特别是高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试测量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1]言下之意,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不成体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从史学上看,学科体系是相对的。迄今为止,史学体系一直在被不断地认识和创新,从未成为某种固定的模式。史学体裁更是不一,“章节体”可以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专题”也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而且还可以有别的体裁。文明史并非只有“章节体”才能体现,“专题”同样可以展示。

其次,从教育上看,虽然高考的目标与学科体系有密切关系,但其本质不是学科体系,而是考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能力和深造潜力。这些能力与潜力可以在“章节体”的学习和考试中折射,也一样可以在“专题”的学习和考试中反映。

其三,从命题上看,命题时的“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的这个“实际”应当是考查对象的实际,即学生学习的对象、过程及其结果的实际,而不是其他理论或学术观点的实际。过去的“章节体”可以做纵向的理解与命题,并与其他学科综合,现在的“专题”也可以作横向的理解与命题,并与其他学科综合。

其四,从实践上看,直接从教科书介绍、分析过的史实中提问题的知识掌握水平考查,只是高考目标的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属于方法或能力的考查,这些目标的考查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通过后者进行的思维方法或能力的考查不仅有更好的效度,对教学有更明确、有利、有力的导向,而且可以弥补课本的局限,使考试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五,从“文明史”上看,文明史首先表现在人类文明的观念和视角上,新课标的制定者已经根据史学研究和学生的情况从内容的选择和观点的运用上考虑了这一点,即使有所不足,命题时同样可以通过“搭桥”的方式,从更完善、更新的高度去审视。上海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老教材的内容试行了从文明史视角切入的处理,实践证明,既较好地完成了考查任务,又达到了导向的目的,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并得到了同行的赞誉。

总而言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命题者如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树立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观念,熟悉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实践情况,提升立意高度,改进设计思路、革新处理技术和转变操作习惯。

要做到高考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一致,有两个基本前提是必需的,一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规定要比较清晰,直至用行为化的语言来描述,尽可能避免教、学、考等与高考有关的方面见仁见智,发生重大歧义,使其确实能够成为高考的依据;二是有相应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技术作保障,使考试能够全面、有效、可靠地测量这些既定的学习目标。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这两个前提都不够成熟,甚至有较大的距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2]。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个性发展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所以,制订课程标准时,就出现了难题——非写不可,又难以按目标的表述要求做到具体、明晰、行为化,即按照“学习结果”的方式描述,只能做比较原则的定性规定。另外,又由于为了使教材的编写者、课程的实施者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历史知识目标大都只作了粗线条的规定,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正如穆易宁先生的文章所评论的“比较简略”,“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从贯彻《纲要》精神,鼓励教材、教学突破原有的模式,革除旧习,发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积极性上看,新课标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长期形成的、有很大“势能”和惯性的旧的教学理念和做法,确实需要相应的强有力的开放来冲击,才足以树立新的理念和重构新的体系。可以这样说,新的课程标准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

从这两年新课程试行的情况看,尽管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还存在利用以前的蓄势和各种手段“开倒车”的情况,但教科书从一枝独秀向“多”花争艳发展的趋势已有所激发;尽管由于史论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使教师有一定的“失重”感,但百家争鸣的格局也正在发动。于是,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准备做的、等着做的和等着看的人都开始关心高考这一事实上的“末日审判”,高考支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考的改革是多么的重要!高考不仅要承担既定的遴选任务,更为关键的是要回答社会赋予的“是否应当相信课程改革?”“该不该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或学习?”等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命题面临的不可否认的第一要义。可以这样说,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课程改革的焦点!

综上所述,为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高考除了加紧研发有效的测量方式和技术并创造条件实施外,还必须在制定高考目标和说明时,研究和做好课程标准的“补台”工作。

历史知识是过去的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能力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知识的“活性”和个性倾向。理论上,知识的掌握包括记忆、理解、运用等累积性的层次,已经内涵了能力。因此,当我们探讨知识的掌握及其水平时,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是“知”,即“你知道吗”,“知道多少”;二是“识”,即“你理解吗”,“理解的深、广度如何”;三是“用”,即“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吗”,“解决怎样难度或复杂的问题”。传统上,我国的历史考试在“知”的目标上见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考查理解、运用目标的试题及其命题技术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其成就令人瞩目,但尚处于自发的探索阶段,还需要有效、可靠的系统梳理。

从性质上看,高考有其特定的基准,在此基础上,为不同水平与个性的考生搭建展示其已有成就和潜能的平台。当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规定得比较“简略”时,实际上,不同版本的教材执行的是在方向、框架上可能相同,但在具体的史实、观点、分析方法及其掌握水平上不尽相同的目标。因而,高考命题最佳的方法是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为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分别命制试卷。如英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考试就以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能力(思维方法与历史意识)为核心目标,由五个以大学为核心的考试委员会分别为选择不同史实目标和个性的学生命制试题。这种方式工作量大,对命题者的要求很高,还要有系统的试题储备、等值处理机制和协调制度。这种制度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还与英国的社会与教育传统有关。日本的由文部省组织的“第一次共同考”加各大学自主考试,也是一种既强调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又照顾到考生与高校个性要求的较好办法。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普及,竞争程度较小,因此只需看平时成绩和通过相对统一的,知识要求较低的学习潜能考试,但进名牌大学、强势专业学习还得通过大学自主进行的考试。上海市在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教材改革过渡时期采用过“同”、“异”结合的组合卷(即在一份试卷中,为两种或多种教科书的共同部分命制相同的试题,为不同的部分分别命制不同的但在主要参数上等值的试题,俗称一卷两分岔或多分岔),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用在本次“一标多本”的改革,就不是过渡的问题,必须科学合理、持久地建立解决不同试题等值问题的机制,另外,每一次命题以及考后分数处理的工作量也会明显加大。新高考如果偏向某一版本,这个版本就会在事实上“一统天下”,教科书多样化的开端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如果在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求同”,就会产生凌驾于多本教科书之上的“求同”版,其时,不仅会出现多种“求同”版,使经国家审查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变为陪衬,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但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答其中二或三个模块的试题)大概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必须贯彻好课程标准下的有利于推进百花齐放的教材和教学这一基本准则,如果另立目标,后果如前所述;或者不立目标,每次按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来命题,在我国,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可以想见的,在教学实践上,更可能出现多种“合成本”或“大全本”和“补充本”。到那时,只要有可能,学生就会放弃负担既重,成绩又“云遮雾障”的历史学习,基础教育界甚至高校也可能呼吁取消历史考试(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在确定“三加一”时,曾经做过一个意见调查,有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考应当取消历史,其中包括著名大学的历史系。理由是历史学生负担太重,导致学习僵化,其高考成绩与大学的学习成绩相关甚低或没有相关性。)。这种“自毁长城”的局面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如果采用同一卷,高考目标就有必要对课程标准中规定得比较“简略”的“内容标准”做符合课程标准框架、指向和原则的目标化的规范。设想如下:

(一)在“知”的层面上,将比较简略的概述具体为明晰、可理解的知识点,并做出必要的限定和解释,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了解”、“知道”、“列举”等记忆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如有可能,还应当做出心理学意义上的规定,如“回忆”、“再认”等。

(二)在“识”的层面上,对已经确定的知识点分别提出明确的理解方向和程度的要求。下列常用的要求和术语可供参考:

1.背景:国内、国际;

2.条件:客观、主观、主要(或基本)、根本;

3.原因:主观、客观、历史、当时、主要(或基本)、根本;

4.联系:事实、本质、因果、对立、统一、同一;

5.矛盾:主要、基本、根本(或本质);

6.特征:本质、形式、根本(或本质)、显着;

7.目的:直接、间接、主要(或基本)、根本(或宗旨);

8.性质:一般、特殊、根本;

9.作用:主要、直接、间接、长远(或历史);

10.影响:直接、间接、正面、反面、历史;

11.意义:当时、历史、实际、理论。

……

以上要求可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连贯性来取舍和侧重。另外,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简述”、“概述”、“讲述”、“概括”、“分析”、“认识”、“理解”、“说明”等理解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

(三)在“用”的层面上,应当对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及其所需要的思维程度给出界定,必要时用实例加以说明:

1.具体解释和界定运用的类型及其程度,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

2.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但没有明确阅读怎样类型、形式和难度的史料,通过哪些途径?信息的提取要达到什么水平?高考目标应当加以必要的明确。

史实知识的运用已经内涵了“能力”,但不是“能力”的全部。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实知识处于被运用的状态。因此,对知识运用的规定,只是考察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还有一个取什么观点、方法来运用的问题。正确的史实只有和正确的史论(观点、方法)正确结合,才可能构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后者的迁移性更大,对素质的提高也更重要。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以“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作了抽象的定性规定。欲使其变为可操作的高考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甚至是刚开头。穆易宁先生认为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应该有一个大致范围”,对以前高考的十条能力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具体化[1],这个的意见是非常实际而中肯的,不仅可以使高考在理论、方法上有确定性,从而提高测量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提高理论和方法论的思维水平,使历史课程向能力、素质的方向转型。万事开头难,开始可以适当粗一点,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依笔者愚见,至少,这两方面应当先行一步,时机成熟时抑或可以像英国的课程标准那样合二为一。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的所谓“基本”应当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政治学科的改革取消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专题,前些年开始,上海市的高考说明增加了这方面的目标,遗憾的是没有深入下去[3]。如何从文明史的高度来选择和重构这些观点和方法,如何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其程度大概是最不容易的工作,前者和史学理论的进展有关,后者同历史教学的研究水准和传统有关。比如,是否可以提出地理、地缘与人类文明,文明交融、冲突与传承,现代社会与思想潮流,公民意识与法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文学艺术与社会修养,宗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和平竞争与全球经济,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与个人发展等更加贴近时代和学生的思想方法?

(二)“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和能测量,确实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如我们都知道质疑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假设能力、整理与鉴别证据的能力和构思论证能力等,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这这些能力的具体研究却大都停留在经验或大而化之的层面上,缺乏系统的、操作性的思考与研究。上海市的课程标准吸收了上一次课程改革以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能力及其水平和探究行为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可供研究和制定高考目标时参考。具体如下:

中学历史课程培养的能力包括:

搜集史料

能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搜集史料;能围绕主题,多渠道、有目的地搜集各类史料。

提取信息

能按一定的要求,提取史料中直接和间接的有效信息;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解决问题

能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运用解释、论证或反驳等方法,史论结合,解决问题。

交流成果

能用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述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观点进行完善或辩驳。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水平是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要求和评价依据。学习水平按四个递进的层次分类。以下学习水平中的“Ⅰ级”是对初中阶段的要求,“Ⅱ级”是对高中阶段的要求。

A.识记与鉴别

Ⅰ.掌握公元、王朝纪年和按某些文明标志划分历史时期的常用方法;了解中外文明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甄别有关历史材料等。

Ⅱ.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与基本观点;掌握每个历史主题的基本线索与基本史实;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相关历史事实或观点做出真伪或是非判断。

B.领会与诠释

Ⅰ.领会中外文明的主要特征,理解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的影响;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Ⅱ.运用已有知识,对有关史料或问题进行解释、梳理和提炼,作出必要的说明。

C.分析与综合

Ⅰ.运用提纲、表格或地图等形式,分析或综合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历史背景、主要史实和历史地位。

Ⅱ.在新情境中采用多种史料,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发展进程、重要特征及其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优秀成果。

D.评价与论证

Ⅰ.了解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基本历史评价;感悟重要历史时代特有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精神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意志和道德情操。

Ⅱ.依据各类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作出评价;根据已有历史知识独立思考,阐释、论证相关问题。[4]

初中探究型课程的一般程序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形成课题;

●围绕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归纳;

●根据有效信息形成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探究成果;

●展示、交流探究成果。[4]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

●从已知信息中发现问题,评估问题的价值;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策略;

●实施研究方案,并在研究中加以调整;

●完整表述或概括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反思研究过程,检验与评价研究成果。[4]

考试是一种教育测量,属于间接、特殊的心理属性测量。所谓“间接”,是指考试所测量的不是某物体外在的属性,而是考生内在的心理属性,如知识、能力及思维品质等,看不见、摸不着,须通过解决问题才能折射出来;所谓“特殊”,是指考试与一般的心理测量不同,考生有专门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考试的学习和训练背景。

正是由于这个“特殊”,再加上高考强烈的功利特征,使得考生和与考生有关的方面会在应考过程中,用“题海战术”、“押题策略”等办法,尽可能地将考查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试题在实际上转化为考查记忆和熟练水平的试题,结果却损害了学习的宗旨和效果。人们尽可以谴责这种做法如何急功近利,用各种舆论的、行政的手段加以抑制。但现实地考察这种做法,却是合乎情理的——如果用这种方法能取得高分,人们就一定会暂时牺牲“能力”而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教”与“考”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命题的本身,利用得好,是一种进步的动力。解决“题海战术”和“押题策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积极地改革试题,合理地引进新材料、新情景,以及据此提出既在情理(即目标)之中,又在意料(即押题)之外的新问题,使“题海战术”和“押题策略”不能奏效,至少奏效甚微,使得教、学、考等有关方面都知道,只有平时按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和学习,突出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脉络,注重能力、思维品质和个性的发展才能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得到高分。

基本知识和基本脉络是个既相对于史学,又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概念。为了使教师与学生两方面都“放心”地将注意力和更多的时间放在思维训练和培养上,切实减轻记忆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压缩史实知识,强调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不求“知识点”更多,但求“知识点”更明确和理解得更透,以及由此学到的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更实、更好。压缩史实知识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高考目标中加以控制,对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点”作适当删减,保留最具思维价值的“知识点”;二是在考试的分值比例中加以控制,压缩其权重。由于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史实知识的要求要远多于发达国家,而在思维方法上又甚差于发达国家,因此,就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能力训练而言,前者的效果可能更好。

近十年来,上海市高考历史科采用了上述两种办法,在高考目标中,“知识点”逐年减少,至今已经比《教学大纲》压缩了近一半;命题时,又尽可能将“题眼”放在目录、大事年表(基本知识)和每一章开篇的概述(基本脉络)这些教、学、考等方面都能看得见和取得共识的“知识点”上,这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解放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所有的考查目标(包括史实、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观点和方法)都突出了学以致用的特征,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必须运用应当掌握的技能、观点和方法来解题,而与教科书中具体的史实知识关系不大,有的几乎没有关系。这就是所谓“海派”风格的基本点,具体地说:

1.以与教科书和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不同的方式,在鉴别正误、判断对错、确定是非等简单应用的层次上考查史实知识的识记情况;

2.以已经学过的史实知识为载体,采用与教科书和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不同的变式,考查已学史实知识的理解水平;

3.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问题,考查已学史实知识的运用活力。

4.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视角,考查“获取历史信息”方法的掌握特征。

5.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课题,考查基本观点、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开拓能够适应大规模考试的新形式、新问题和新题型,为新课程的高考目标寻找新的测量模式。

7.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改革阅卷理念、方式和规则,在确保阅卷信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开放式试题的比重,为不同特点、水平的考生提供展示其综合能力、学习潜能和个性倾向的平台。

8.考试是一门科学,学科专家、教学专家还必须经过相当的学习、研究和训练才能够成为命题专家。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命题研究和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普力度,使命题改革推出的节奏和力度既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也使大家更理解和支持考试改革。

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而且较成功地用历史学科是思想性、人文性、应用性学科的形象改变了历史学科是记忆性、机械性、背诵性学科的形象。在“三加一”和高考录取时,政治、历史成绩通用的体制下,在历史有三本教科书,政治是一本教科书加近两年时事的情况下,选考历史的学生逐年增多,成为文科选考科目之最。据不完全统计,最不擅长记忆的考艺术类考生半数以上选考历史,在理科向文科转向的学生中,选考历史的居多。

举上海市的例子是想说明不求更多、但求更好,减轻记忆,导向思维及其实施策略这个道理。如何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能否开卷?上海市上一次教材改革后的会考曾经实行过,虽然效果不甚理想,但问题不是出在开卷上,而是出在试题及其他措施的配套上。初、高中新课程试点学校采用开闭卷结合,对开卷部分的试题作了相应的改革,情况就大为改观。另外,运用多媒体等视听设备创设情景和问题,并进而实现基于网络技术的考试(E-Testing)也应当是努力的目标。

课程标准用了较多的文字规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2]

这些本应是中学历史学科应当具有的极为重要的目标,在“知、行、意”中,是它们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测量中,被试者有更自觉、强烈的功利意识和意志控制,即使“知”之,但“行之”与否,怎么“行”,抑或反“行”,则取决主体对“行之”后果的利益判断。从心理学上看,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属于态度领域的测量。“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等因素构成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先有的倾向与准备”。[5]有效、可靠的态度测量的基本前提是被测者意识不到需要作假;或者意识到了,但不需要作假,如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对被测者没有利害关系,甚至有利。因此,其适用性比认知领域要小得多。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只是“净化”部分不真实的测量结果,校正测量结果的解释,而且还有许多适用条件。高考是大规模的团体测量,其结果对考生来说,有着非常现实的利益关系,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趋向于按照评价者的要求应答。更何况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规定的那些目标都与政治思想、民族情感、世界观念、人生态度等“主流意识”有关,此时此刻,有谁宁愿冒被“一票否决”或失分的风险,而坚持说真话呢?这些,都使高考丧失了有效、可靠地测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更何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还需要有一整套与认知领域不同的测量技术上的保障,如,即使被测者主观上想说真话,还有正确认识和标准表达与解释的问题。这正如医生必须对病人的陈述作科学分析,因为病人的感觉往往是一种假象,甚至与病因错位或颠倒,而且不同生理状态和文化背景的病人对相同的病症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述。因此,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即使是“民主、自由”和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国家,可以宣布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习能力考试或学习潜能考试等等,都属认知领域的考试,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从实践上看,对以专门的教育、教学、训练为背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与评价,最好的方式是与考生有关人员,如教师、家长、朋友的长期观察和交流,以及对被观察到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可比较的、标准化的量表处理。这一点,思想政治学科有其丰富而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考试所考查到的是可能蕴含着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及其倾向,而非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

那么,考试有没有可能使这种“可能”性和“蕴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呢?经验表明,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试题大概是有希望的,但效度到底有多高,可靠性有多大,技术寿命由多长,尚待实验研究:

1.显然不触及“敏感”问题或“主流意识”,明显允许考生发表看法的“中性”的开放式话题;

2.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的,使考生有话可说,确实蕴含立场正负或倾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投入程度的讨论式或论辩式话题;

3.以已学知识为背景,以新材料、新情景为载体,在教科书或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中没有任何答案的话题;

4.对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或答案有明确的鼓励办法,甚至有奖励措施的,出了差错至少不倒扣分的话题。

考试不仅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还必须有较大的社会公信度,即考试是否被与考试有关的方面乃至公众实际(不是无奈)认可及其程度,这是考试的公举性或权威性问题。因此,新高考的改革必须考虑考生、教师的可接受程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高考与原高考之间的过渡和接轨的问题。理论上再好的考试,如果不能被考生和教师以及与考试有关的方面积极、正确地接受,其效度和信度都会大打折扣,对教育的“反拨”作用也会大大降低,甚至走向反面。一般地说,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策略:

1.回顾和总结我国以往高考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原高考中能够为新的考查目标服务的积极因素,包括选题、立意和题型、材料、常用语等一切外在方式;

2.深入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吸收广大教师和专业部门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创造的可以(或作适当改造后可以)用于大规模考试的测量方式和方法;

3.扩大国际视野,有比较、有选择地汲取国外心理与教育测量、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比较成熟的“过程与方法”的命题理论和技术,使之本土化,为高考改革服务;

4.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加紧高考目标的研究和试题的实验研究,取得尽可能有效、可靠的实践及其程序的依据,使高考改革建立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的基础之上;

5.以教与学的适应性为基点,以现在到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为过渡期,“走一步,看一看”,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出改革措施——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可以逐步到位;权重可以由小到大;题型可以渐变成型;改“此”可以暂缓改“彼”;评分可以从“泛”到“范”等。

6.加强信息反馈,对考试后的各种数据做统计分析,准确掌握考生对命题改革的实际承受和适应能力;进行社会调查,及时了解考生、教师以及与考生有关的各个方面对高考改革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由此调整改革的策略和力度,使高考改革“有利、有理、有节”。【作者简介】聂幼犁(1953-),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公悫】

参考文献:

[1]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S].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该《手册》提出了以下理论观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及其基本特征/阶级(阶层)、国家改革与革命/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战争及其性质/历史发展之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量变与质变、形式和内容、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原因与结果等/观察与把握历史的思想方法:从事实出发、阶级分析、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结合等”。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

[5]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第二篇:高考必须注意事项

高考完全手册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高考进入冲刺阶段,也是备考最关键的阶段,对学生的心理、体力、耐力都是一次考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鼓劲工作,学生要敢于面对备考中的种种困难。

二、劳逸结合,回归教材。进入最后阶段,要特别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三、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充沛体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的理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加以注意,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考前几天和考试当中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四、准备好考试用具。一定要按考生须知中强调的考试用具备齐、备足。要准备好2B铅笔和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中性黑色签字笔),要到信得过的文具商店购买。最后几次考试要练习使用这两种笔答题。上考场时要认真检查所有考试用具是否带齐。

五、考前要事先熟悉考试场地。考生得到准考证后,要到考点看。注意劳逸结合,不搞加班加点,要对前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回头看”,不要再大量的练习,而是应该回归课本,尤其是综合科目,要更加注意夯实基础,熟悉课本中的主干知识。

慢做会,求全对;

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

舍去全不会,以免费时辰;

不求得高分但求不丢分;

只有不丢分,才能得高分。

高考考前一天注意五大事项

考点离家有多远?

高考实行统一编场,很多考生都会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学校参加考试,考前看考场也就非常必要。

考生应于6月6日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做到心中有数,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饮水处、存车处、厕所等位置都要清楚。

如果以前没有来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行车路线(步行、自行车、打车要多长时间、公交车坐几路)。

由于考点都设在县以上政府所在地,距离考点较远的考生要提前联系安排好食宿,建议考生选择距离考点较近的地方选择住宿,在饮食方面,一定注意卫生。

备齐考试用品

《准考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建议,考生可以找一条喜欢的丝带,把准考证挂在脖子前,以防丢失、遗忘。)

文具:2B铅笔、书写蓝(黑)颜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等。

特别提醒:涂答题卡使用的铅笔削得太细,会延长涂卡时间,建议把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型,涂卡时,一抹就可覆盖选项。

表:考试时最好带一只表合理安排时间。这方面不用挑剔,只要准确就行,太贵重的手表还会担心丢失、损坏,影响精力。

水: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反映,考试时很少感觉口渴找水喝,但是部分同学平时上课有带水的习惯,如果没有带水,感觉少些什么,带上自己习惯的水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遇到卡壳的题,也可以象征性地喝口水,放松一下。

雨具:考试前两天考生或家长应注意天气预报,了解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

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质地,避免考场中暑。

调整状态

其实很多考生都清楚,考前最后一天看书,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提高,但是为了保持状态,考生还是应该适当看书、调整。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高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突然打破了这种规律反而会感到不适。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休息就可以了。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适当复习

考前一天仍旧在做大量的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忧虑。就像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很有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但量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也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注意饮食卫生

很多高三考生都能注意到膳食营养,但由于天气炎热,心情紧张,冷饮、凉菜往往成为同学们的首选,这时考生有必要注意饮食卫生,必须保证食物的新鲜清洁,防止出现腹泻从而消耗体力;少食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有那些呢?高考考前一周如何应对焦虑症状?

高考时很至关重要的,这样的话高考前一周的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建议高考考生多进行正向暗示。针对应试技巧,特别强调高考考生要多给自己正向暗示,多使用肯定句。她指出,考生在高考考试前和开始考试的5分钟内较为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此时高考考生可以暗示自己“我有一点紧张是正常的,我可以正常发挥”;中途遇到怯场也不需担心,考生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顺利完成考试的。”等正向暗示。提醒广大考生,高考考前填写考号、姓名等资料时应放慢速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出错机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放慢肢体动作起到平复心情的作用。

此外,高考临考前一周,考生或多或少会出现焦虑的情况,如失眠。失眠是高考考前最常见的焦虑症状,是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自然反应,适度的焦虑还能促使更好地发挥水平,对此考生不需过度担忧。陈老师还建议考试,如果早上起来后感觉精神不太好,可以用冷水洗脸,平常有洗冷水澡习惯的高考考生还可以洗个冷水澡,但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遇上感冒等身体不适的情况时就不要尝试了。

在高考前注意事项中:缓解高考考前焦虑是刻不容缓的。那么,高考考前一定要保持一颗平稳的新,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发挥出一个更好的成绩。

高考前最后一周必须做的三件事情

离高考还有最后一周的时间,这个时候要想再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已经来不及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一个档次也是不实际的。最重要的是调整号自己的考试状态,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不要给自己12年的学习留下遗憾,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考前一周,应该做一下三件事情:

第一、理清思路

我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里面反复强调,不管读书做题,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在最后一周,不可能再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一遍。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的走进考场。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最好是高考的考试大纲上的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就要抓紧再看一看。

第二、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

错题是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我在《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中提出了“三个本”的概念,就是笔记本、错题本和课本。其中笔记本和课本用来理清知识的思路,错题本用来理清解题思路。我也一直建议大家在平时学习中用一个错题本来整理错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大用场了,在最后一周一定要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拿出来再认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题思路。这个时候要注意,对于一些偏题难题就不要去理它。除了错题之外,需要看一看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题型比较普遍,高考中考类似题型的可能很大。即使没有考,也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复习来掌握一般的解题思路和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高考中的题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绝大部分题型不可能是新的,只要我们复习好了错题和典型例题,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不用花什么时间去思考就知道怎么做了,节约大量的时间来做难题和检查。

第三,调整好状态

1、调整好生物钟。作息时间要和高考一致,最后一周不要熬夜,保证自己在上午9点和下午2点正好处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

2、每天保持一定的做题量,保证考场上做题的状态。有的人休息一周,精神倒是休息得挺好,但是上了考场就蒙了,这是要不得的。但也不能再搞疲劳战术,这样不利于高考发挥。

3、注意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平时吃什么高考期间还吃什么。在高考前几天可以稍微吃好点保证身体,真正考试的时候不能吃的太好,热量太多会让人感到坐着不舒服,在考场上难以安静下来。

这三点方法,不仅用于高考,我们平时的任何重要考试之前,都应该按照这三点来。才能保证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第三篇:从实际出发 真抓实干

从实际出发

真抓实干

——“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在这个初冬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团校主办的“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第四十五期的培训,我是带着学习的目的来的,所以十分珍惜这次培训学习。培训从2011年11月14日开始到2011年11月18日结束,每天的日程安排得紧紧的,虽然辛苦、累,但收获却是巨大。

听了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同志在启动会上的讲话,明白党和国家政府对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让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大。

听了贵州大学教授谢萍的《教师人文素养》和贵州省团校高级讲师李东志的《教师礼仪》讲座,要做好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贵州省委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吴祖平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让我们的教师明白中国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经过生死奋斗的选择,让中国人的内心更加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选择。教师明白了这一点,思想、认识提高了,才会教育学生;在贵州省团校讲师禄红“励志训练在未成年工作中的运用”的活动中,让我们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贵州省团校教师的“祖国好家乡美”活动短片及歌曲的传唱,要我们树立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把这些带到学校,带给我校的教师,带给我的学生们;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

克的《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分析指导》讲座,对我来说,虽然了解一点,但都理论化多一些,不太好操作,听完后,激发了我的灵感。特别是团省委春晖中心蔡顺华主讲的《春晖感恩教育》,特让我感动,我们确实应该反思自己:我们好好回报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人,回报社会,让“感恩”之花遍开神州大地;还有学习小组讨论、德育教育经验分享,从中获得不少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全体教师都要重视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的进行,它不是任何一方的、单方面的教育活动。在后面的学习中也是收获很大。

通过五天的学习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真抓实干,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培训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去。

第四篇:浅谈公司如何从实际出发——开源节流

浅谈公司如何从实际出发——开源节流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内开源节流,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逐渐成为管理者们谈论较多的话题。对企业的老板来说,面对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如何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现有的资源有效地拓展市场,以及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开源节流,顾名思义就是:开辟源头减少流失。是指在理财时开辟更多的赚钱渠道,对于浪费的开销进行有节制地控制,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开源”就是增收——开辟增加收入的途径;“节流”就是节支——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与费用支出。

在目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除了通过不断开展新业务和提高服务水平来开辟新的利润源外,如何充分利用手头一切资源来节省成本,减少不明智添置费用和一大部分设施闲置造成的浪费,这也是企业保持竞争力,持续运营的关键。可见,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同时又不影响运行其他的应用和服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开源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节流是增效的措施。也就是说:企业开源加上节流的总和才是最大的企业效益。因此,任何企业在推行开源节流时,都必须双管齐下。

首先:企业如何实现“开源”

凿开利润的源头——增加销售量 :唯有开源“活水”来,独特的卖点创造高利润 :

1、分部采销部门通过积极与厂家谈判,争取更多的货源与资源,保证门店销售的货源与资源到位,使门店在销售过程中做到“后顾无忧”,积极投入到门店销售中去。

2、降低滞销残次比例,滞销库存的严重超标,导致库存周转率低、严重占压公司资金、并存在库存结构严重恶化等问题。为了减少公司资金无限期的占压,合理运用资金,改善库存质量使企业资金能够有效流通,进而提高公司公司效益。

其次:企业如何实现“节流”

1、加强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准确性,使预算管理的刚性和权威性得到保障和认同。加大工程预算管理的过程监查、纠偏力度,突出预算结果的导向性,逐步向专业审计靠拢。

2、进一步提高前期投标报价与后期施工中出现商务问题后可协调和可运作的前瞻性,提高商务报价能力,为工程后期运作做好商务铺垫。规避风险,减少公司法律成本。

3、对于工程材料、办公物资等物品的采购,应该做到货比三家,在清晰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期货买卖。以加强再用材料和资金的周转。合理的安排购买材料,减少采保运杂费用的支出。同时建立完善的领取材料和物资的制作,做到合理的领用物资。

A、对于办公物资的采购:可以分为总部统一配发和当地自采,对于商品价值教高的物资(例如;电脑等),公司应统一采购配发。首先,可以在物资审批过程中对物资的配发进行监管精简,防止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然后根据各项的需要统一调配,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定是否应有储备,从而规避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对于一些商品价值相对较低,适宜分部当地自行采购办公物资,就应该给分部放开采购权限,这样不但可以做到价格最优势,也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

B、对于办公用品的领用:办公用品实行集中发放,分部行政部根据办公用品的到位情况按周办理办公用品发放工作。对于耐用办公用品如出现破损必须交回已损坏的物品,方可再领用新品,办公用纸必须双面使用后方可作废,这样办公用品每周节约率最起码能达到10%。

C、分部行政部可以定期协同各职能部门、门店兼职资产管理员对各部门办公物资进行盘点抽查,将好的闲置物资调拨的需要的部门使用,从而防止出现物资浪费现象,提高资产利用率。

4、分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资源节约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教育引导员工带头提高节水节电自觉性,强化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研究节约的机制,在分部和门店中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和风尚,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和费用控制人人有责、人人有为,节约资源。

加大力度,深入宣传开展节水节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节水节电的知识措施,营造分部门店合理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氛围。

认真落实总部的部署,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配合,制定节水节电的目标、配套措施,合理安排销售及费控,切实做好电力高峰安全保障工作和节约用水工作。

分部电话费一直是居高不下的开支,分部对于长途电话应尽量使用VOIP电话,同时严格控制私人电话,对于违反者,应该做出严厉处罚。

5、人力资源要针对目前公司的用人情况,在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资等方面形成系统管理,建立符合公司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实现高层次运作。控制人工成本,使每位员工工作量达到饱和,发挥员工最大积极性。

6、把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努力消化并缓解策略性降价等因素给公司实现销售带来的压力,为公司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实现做大做强、绝对第一的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四: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所包含的二个方面的管理体系:一是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二是搜集并整合外部相关资源,最终融入内部管理体系的过程。来进行优化和上下游相关业务伙伴的交易行为,从而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减少成本,促进销售。

在市场总体环境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在某些环节削减成本将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降低,对企业的客户服务造成不可预见的影响。单纯节流并不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要使企业的经营核心从产品转向服务,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并通过知识管理、客户关怀等方式充分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在价值,将客户看作一口井而非一碗水,开发客户的客户,实现动态开源。开源节流不是领导或者老板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靠广大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去执行,创造开源节流的企业文化,大家一起来琢磨开源节流,只有这样,才能将开源节流的思想深入人心,各个部门和门店从点滴开始自身做起,从节约一张纸开始,从不浪费一支笔开始。平时细心一点,及时把灯关上,把电脑关上,把空调关上,把水龙头关上。为企业多创造一份财富,少浪费一份资源。

第五篇: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浅谈

题目:《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浅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081030001

2姓名:黄玉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实践、从实际出发

内容摘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因此,无论是个人的学习生活,还是国家的政策或计划,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文: 人类的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和基础,意识的产生是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作为世界观的最根本观点,形成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路线就是事实求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就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把作为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的实践看作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和最高标准。”

当今社会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高速变化,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与不断变革的时代,斗转星移、日新月异,我们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使我们的思想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

因此,无论是我们的个人学习生活,还是国家的政策或计划,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

个人的学习生活

记得从小我们就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有要当科学家的,有要当医生的,有要当飞行员的,有要当律师的,有要当教师的,有要当总统的......还有要拯救世界的,到最后才发现连自己都拯救不了。现在看来觉得是那么的可笑,笑完之余,认真的想一想又觉得是情理之中。小时候由于接触的事物少,经历少,对事物的认识就很浅,更无法想象社会的复杂性,只是凭着一时的爱好,就给自己确立目标.根本没有切合实际地思考,认真地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还有其实现的可能性。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了认识的局限性。话再说回来,如果是现在我们就变得实际多了,就像没上高中之前,就会认为自己可以上清华北大,到了高二就想着上重点大学就不错了,到了高三就觉得最多上得了一本的学校,高考完了连自愿都不敢报了。这说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和对自我的认识的深入,制定的目标会越来越贴近实际,符合自己。

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在《傅雷家书》中讲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当学生的时候,倘若不把马克思主义“身体力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实地运用,那么一朝到社会上去,遇到无论怎么微小的事,也运用不了一分一毫的马克思主义。所谓辩证法,所谓准确的世界观,必须到处用得烂熟,成为思想的习惯,才可以说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的锻炼。否则我是我,主义是主义,方法是方法,始终合不到一处,学习一辈子也没用。从这个角度上看,马列主义绝对不枯索,而是非常生动活泼有趣的,并且能时时处处帮助我们解决或大或小的问题的,——从身边琐事到做学问,从日常生活到分析国家大事,没有一处地方用不到。”

“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极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我常常有这么个印象,就是一般人的政治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实际斗争而学习。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都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面,或是到了工厂里,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学校里亦然如此,据在大学里念书的人告诉我,他们的政治讨论非常热烈,有些同学提问题提得极好,也能作出很精辟的结论,但他们对付同学,对付师长,对付学校的领导,仍是顾虑重重,一派的世故,一派的自私自利。这种学习态度,我觉得根本就是反马列主义的,为什么把最实际的科学——唯物辩证法,当作标榜的门面话和口头禅呢?为什么不能把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道理化到自己身上去,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作风中去呢?”

我想傅雷讲得很明白,学以致用,学是为了用,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地去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从实际出发,才会在对的时间做好对的事情。

国家政策或计划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上的各民族是千姿百态的,各民族的发展更是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胜利。

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就中国而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根据时代的特征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而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历史上就有过因为没有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而导致了错误。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斯大林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改革,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当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得到巩固和加强后,仍继续沿用这样的制度,就出现了问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导致经济片面发展:工业发展很快,而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某些方面还有所降低;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农村情况更差。面对这一现实,赫鲁晓夫执政后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对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他首先从农业入手,开始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大量的玉米,想以此来增加粮食产量。由于他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没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大量种植的玉米生长矮小,几乎没有收成。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直接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考虑,没有从实际出发,加上个人又太急于求成,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他还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时期,便提出了许多超越现实的口号和目标。最终,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也没能有效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其改革而是失败的。

再看一下我国,在1934年 王明、博古等领导者在突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一意孤行,片面地模仿前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模式,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国民党要强于中共,就采取全面的攻击,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力量更加薄弱和分散,采取了全面攻击敌人。先后犯了冒险主义、保守主义、逃跑主义,所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红军被迫转移阵地,中共开始了慢慢的长征路。

还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跃进运动,就是由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也由于部分领导人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实际的调查,就胡乱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还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全国各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 在农业上,也提出“以粮为纲”。由于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忽视国情,忽视实际情况,“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大大失调;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很多人饿死。

以上都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所造成的错误,当然也有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功典范。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的路线,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局面等因素,决定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这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的改革开放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这场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邓小平指出:“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一个还不发达的阶段。”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场伟大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

还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创举。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中国近代史遗留的任务,台湾、香港、澳门曾经沦为西方帝国列强的宰割对象,未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邓小平同志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运用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哲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也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为解决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一个国家实现统一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它为在当今世界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上都是坚持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邓小平的人生理论与实践》

香港新闻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回归实践论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解读》

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邓小平的实践辩证法》

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一版

《邓小平

民族理论与实践》

民族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03410.html

补充说明:由于个人的阅历与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无法自己写好4000多字的论文,从书上和网上借鉴了很多,似乎在东拼西凑,但每一句都是经过大脑的思考才决定写下来的,就算是抄,也是深思琢虑了许久才运的。这像马拉松式的马哲论文,历时很长,但也没觉得好,终究凑合着交上去了,还麻烦老师您费神指点指点。

下载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的东西是理论,看得多了,会感到困倦。现实是活生生的,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的幸福和快乐,最终是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案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案例 王琼瑛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发表看法和互相交流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

    一切从实际出发[五篇材料]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全方面、多角度的谈谈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如何从实际出发去求职

    如何从实际出发去求职目前又到了毕业阶段,各用人单位纷纷入住各高校打起争夺人才大战,且有愈演愈热的趋势。而毕业生们因为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要想找称心如意的工作也较难......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现在拥有的条件一定要加以把握与利用,摸不到的东西尽量先放在一边。宏伟的事业不是说我们永远都做不到,只是现在的底子太薄,我们需要慢慢积累。 不尊重实际是我们走弯路与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

    从实际出发——杂谈、感悟

    从实际出发—— 杂谈、感悟 今年是祖国的60华诞,看着祖国日新月异发生的巨大变化,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成长壮大的雄伟丰姿,我的心情异常激动。 我军军人把忠诚于党作为自己......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具体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第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