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精选)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走向对话的语文阅读教学,期待教师的“主问题”与学生“提问题”的合作、对撞、创新、生成。如今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引入了对话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有了新的方式和新鲜血液的注入。但是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的实际课堂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如下的难题和困境。
一、小学语文对话教学面临的难题
1、老师主宰的对话。
在正确的对话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减少课堂的霸权性,并站在平等的角度展开教学,才可以真真正正地使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促进语言本领的发展。但如老师在课堂中主宰对话,将会发生不良的影响
例如,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钓鱼的启示》的教学整个过程中,课本中出现这样一则对话内容:“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此刻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妒鱼看了一会儿,而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提问,学生的答复表现如下:
老师:请问大家在读完这段内容中父亲对孩子所说的话,大家有怎么样的体会啊??(见一位学生主动举起手来,老师表示其作答)
学生:教师我想知道,那位父亲明白离可以钓鱼还有两个小时,为怎么样的让我开始钓鱼呢?
老师:(脸上出现失望之情):你听明白教师的难题了吗?请坐!(那位学生红着脸坐下,课堂再不可能有发言的,老师指名叫起一位学生答复。)
学生:我认为父亲非常严厉。
老师:(较真问到)就为有严厉吗?(学生不可以答复,再缺乏人举手答复)
老师:文中主人翁在无人知晓的状况下钓到了大鱼,其父亲让其放掉,表现了爱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的崇高品德„„
在下下课之后,老师相比学生在任教课堂上的表现很不是很满意,并表现,我明明给学生说的机会了,可是学生总是跑题,词不达意,真是没措施,为有我本身说出正确答案了。
上述老师的表现表现了过去教学整个过程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强占班级课程授教话语权、进行课堂控制的特征,使得学生缺乏颁发和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本身意见的机会和权力,甚至不敢发言,不敢进行相互学习,从而使得抑制了学生的对话本领的发展和培养。
2、脱离文本的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理解型对话就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重视文本即所学语文课本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接触最多、认识最多和进行相互学习最多的好朋友,是对话的核心。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不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读,就随意地进行提问,让学生颁发本身的看法,说出本身的体会;有的老师甚至不带领学生完整充实地阅读课本,就直接让学生积极地发言,进行表态。
如进行《北京亮起来》的教学中,一名老师就显得非常暴躁,在领着学生朗读完后,就开始马上进入了提问环节,让学生答复“北京为怎么样的亮起来?”,“在课文中那些地方写了北京亮起来了呢”。因为学生还缺乏默读书本的内容,所以相比详细的答复还不是很了解,使得课堂气氛的冷场。
当老师对难题进行举例时,假设老师举出:请看其次自然段,不是写了“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断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不是阐明长安街亮起来了吗?大家再找找看,在老师举例的带领下,个别学习成绩较为优秀且预习过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内容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出如“环形路、商业街、故宫”等,此时老师将这样一些词语写到黑板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到此结束了。
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策略
面对如上语文教学中的困境,我们需要积极地寻找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在现实过程中发展自我的对话交流本领,以推动对话教学相比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使对话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十分主要方式和本领。
在实行对话教学时应坚持如下原则
1、人本性原则
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突出以人为本,重在人的全面发展,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个体,需要充分尊重关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其次,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充分认识学生阅读的前理解水平,体现人本意识。
2、实践性原则
相对于传统观念的重训练,对话模式下的阅读教学重的是实践.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切身体验的过程,是主体客体联接的桥梁纽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为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思考,动口的机会.首先要重视朗读:重视读的作用,读是老师和学生与课本之间的对话,读的形式有十分多种,如老师的领读,默读,背诵课文,学生之间分角色的朗读,在对文章进行含义研究的解读,和文章的引读,或添加一定词语的品味阅读等等。
其次要抓中心:学生经过读课文的文章,其实并且是一个可行变更本身生活经历对文章进行重新理解和表明的整个过程,给文章内容以新的意义和表明,从而让文章的意义得到更新和发展。
另外,还要练习写作:老师要应用好写作的机会,带领学生与相应的读者进行对话,老师要带领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潜在的读者如家长、同学等,并且激发勉励学生将写作的内容向家长、同学朗读,经过找听者,读者,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熬炼对话的本领。3.过程性原则
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结果轻过程,李维鼎先生的《语文言意论》一书就传统阅读教学轻过程重结果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如下描述: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归结起来就是过程展开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学会阅读,目的体现于过程.4.师生平等互助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对话活动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方的活动就构不成教学活动.师生间的对话是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基础之上的教育性对话,以谋求教与学最大程度的共同参与.双方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5.情感性原则
相对于传统观念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阅读对话教学策略更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兴趣,态度,情感.这不但由于纯真的动机,美好的意向,诚恳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是对话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还由于它是言语作品生成和理解的积极力量,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努力营造激发学生真诚情感的氛围.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教学,教法单一。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学习,教学耗时长,效果差。
3、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关键环节,老师重视度不够。
4、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存在极大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有不科学的因素。
5、学前教育的老师存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师德休养、个人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对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有多方面的影响。
6、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忽略了对孩子的贴身教育,辅导力度不够。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强。
7、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够充足。三至六年级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点。
8、学风不浓、学生厌学是存在着的普遍现象。
9、城乡学校差别大。师资力量有悬差,超大班额突出,教师是人不是神不能做到全顾。
10、教学设备分配不均,没有做到城乡资源共享。规模小的学校只能是希望、盼望加渴望,最后是失望。
二、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把师培师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使用多层次、阶梯式、不等式等方式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面放宽,让大多数教师都受益。
2、教师利用培训、读书、网络等学习多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对幼儿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很多方面:性格、兴趣爱好、勤学好问、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
4、培养教师专长及特长。分配教学科目用其长。
5、定期或不定期对对家长进行培训。档次不一定要好高,班内校内培训都行,不需要大道理,只要切合实际即可。
6、密切家校联系。家校互动,随时掌握孩子(学生)的动态,不让学生处在夹层中,失去了家校的监管。加强对孩子的家庭辅导。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都要实行正面教育。扶正学生的身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7、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外表搞得怎么样,关键在于: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的口碑能成就学校教育的兴衰。老百姓呀,应该利用他们那张金口多为学校摇旗呐喊,把指责变为理解,把误解变为宽容,把阻力变为动力,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8、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一切最终的责任都是学校承担。我觉得只要学生购买了人生伤害意外安全保险,一旦发生伤害,经济补偿这块应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9、各级政府及组织要把关心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从舆论上、思想上、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空头口号少喊一点,具体工作多做一点,把温暖送到教师心间。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数学教学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对学生的将来学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小学数学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好数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而当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当,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不仅仅对我们教学资源是一种浪费,也是对学生的极不负责的,不能够让学生轻松的学到大量知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将这些问题联系实际,最后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词: 小学数学 ; 教学方法 ; 课堂 ; 教育质量;
引言: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圣地,课堂是它的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舞台。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当中的重点。国家为学生能够学好小学数学提供了很大的投入,可见国家对数学的重视。不过在这样的重视之下,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而今天我来讨论一下,在课堂上出现在我们教师身上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水准不尽相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而较总体来说,里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合作交流存在问题
不能够准确认识“课堂合作交流”,误认为“合作交流”就是“分组学习讨论”,缺少了合作交流的实质性。
合作交流其实是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给课堂学生较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小学生的思维是很奇特的,思考方式各种各样,教师应该让不同的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能够听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合作交流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而提出的。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个机会强化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交流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去凑这一环节,经常会一面的追求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使合作交流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仅仅是存在于形式主意,使得所研讨的问题没有了学习的价值。
在小学课堂中,需要教师选择性的去发现需要合作交流的学习内容,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交流,或者更本就没有必要去合作交流,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当发现具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时我们才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
问题而没有必要去浪费学生的时间去做无谓的讨论。学生的课堂只有仅仅40分钟,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要发挥这个时间的最佳效率。
1.2只注重课前预设,不注重课堂生成,缺乏启发性。
启发性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堂好课不可能是预设的课,而是一堂生成的课。在教学中,课前预设的知识往往缺乏启发性,也往往和课堂生成的东西不一,有时候还会出现冲突。课堂上的重点永远都是学生,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一篇话剧,那么教师就是那个编导,学生就是演员,演员才是话剧的主角。有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去安排学生的角色,甚至去配合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按照自己的预设教课,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启发性,甚至是简单、随意的处理了课堂生成的东西,课堂就会出现问题。
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讲究的是一个方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圆的面积问题时,启发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可是当有一个学生说与圆的周长有关,教师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当时这位老师只能说,你的想法太独特,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来研究这个了。过后教师课后思考说,自己的课堂太缺少启发性了,也太不充分了。
1.3课堂情景创设缺少针对性,与教学内容联系甚微,甚至是为了骗取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景是教学策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情景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创新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生成教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分为四个步骤,但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拼凑这四个步骤,故胡乱创设情景,根本没有考虑考到创设的情景能够起到它该起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平行和垂直”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两根铅笔掉在地上会出现什么图形?”之后,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在桌子上摆出可以出现的图形,教室里面学生的笔声此起彼伏,教室里甚是热闹起来。到了老师检查的时间了,虽然一个接一个的做给老师看,但老师所期望的图形还是没有出现。这种考虑不充分的情况,教师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让学生探究的情景,只会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二、解决对策
小学教育是国之基石,数学是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我来说一下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只有对相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够提高小学教学的教育水平。
2.1加强课堂合作交流,以师带生。
教师应该知道如何确定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合作交流,什么样的问题不适合合作交流,这个教师应该考虑清楚。此外,合作交流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都是教师所要细心解决的。恰当的合作交流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还会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2.2注重课堂生成、加强课堂教学的启发性。
教学本身就有它的预设的一面,但也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启发性,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能给你一个精彩的演出。
2.3建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以景促学。
我们在创设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景,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创设情景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将学习探索的内容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将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之知识背景的结合,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培养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教师可以教知识,但不能替学生学习。与其那样,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2.5正确鼓励学生。
课堂上的鼓励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成为学生前进的源泉。正确的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信心,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学会的学会的技巧。其对学生学习是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采用这个方式。
三、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其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多创新、不断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有所收获。而我们是要把我们的收获教授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的成绩来给我们做一个见证。我们要更新我们的观念,让我们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反思,今后课堂的所有问题终将会迎刃而解!
对待数学教学,刘可钦是艺术家,是思考者,又是开拓人.在她眼中,数学是魅力无穷的,课堂是妙趣横生的,教学是充满着理趣、情趣、乐趣,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渗透着奇妙的
创造之美的.“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信服数学是有趣的.”这便是刘可钦全部教学智慧浓缩之精华所在.她坚持不懈地反思、学习、创造,只为将数学课程变为“思考的数学”,而不是“操练的数学”;变为“有趣的数学”,而不是“令人生厌的数学”;变为“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而不是“可怕的,使人失去信心的数学”;变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的数学”而不是将学生的生活世界抛在一边的抽象的数学;变为带着“文化味”,闪耀着思想火花的数学,而不是作为解题工具的数学.在书中的课堂教学赏析案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的真正内涵.一堂好课,绝不意味着繁杂的教学方式,高超的教学手段,也不意味着多么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教学活动.一堂好课,便是师生之间一次真诚的晤对;便是智慧火花迸发,灵感涌现的一个个瞬间;便是一幅生动饱满的课堂生活剪影.而此等的“朴实无华”,也正是刘可钦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教学境界
第四篇: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决定性阶段,是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是激发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萌芽期。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进行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转变。众所周知,字词、朗诵、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几个基本构成部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往往会过于注重对写作教学的理性分析,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激发,致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效能难以获得有效发挥,进而给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形式。所谓语文写作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和引导下,用文字形式记录自己喜闻乐见和生活感悟等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写文章的优美度是影响教师阅卷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高效能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不但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章写作习惯,进而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生活记录习惯,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善于用心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兴趣。由于年龄和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很多问题和事物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因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创新力和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在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因归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进而会导致学生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僵化,在一个很小的圈子中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而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大幅降低,学生所写的文章也毫无新意、空洞乏味,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对语文写作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常常会通过让学生多看优秀作文模板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还有部分教学会要求学生必须能背诵一定的优秀作文模板。尽管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典句子,但在这句话中的“书”并非仅仅是指作文书,而是各种题材、不同类型的书籍,用这种死记硬背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显然是难以奏效的,或者说,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阶段的学生用这种方式效果会相对较好,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已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思维习惯,他们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这种优美句式写作技巧的直接引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分数,且相对较为节省时间。二小学生由于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学习任务也不是很重,如果在这时便对他们过分要求模板模拟和背诵,不但会严重限制他们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让其难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这种模板记忆下的写作教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都非常雷同,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1.2学生缺乏充分的写作素材支撑 具调查显示,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作文难度较大,自己在写作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拼凑,这样所写出来的文章不但不真实,而且逻辑性也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支撑。很多家长和语文教师思想上都认为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但真正能撼动读者心灵的文章必然需要充足的写作素材支撑。譬如,当学生拿到写作题目后,往往会坐在教师或者家中苦思冥想,或者查阅别人的相关文章,但这些都不是他们自身所真实经历过的,他们对此很难有非常真实的体会,这样所写出来的文章必然也会没有什么文采,没有打动读者的能力。
二、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能
2.1正确树立教学观念,不断尝试新型教学 要想更好、更有效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就应首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多多阅读,甚至适当的阅读写优秀的作文范文,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范文必须限制在引导性的范围内,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直接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摆脱优秀作文范文的束缚,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用自身的真情、真感脚注自己的文章。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转变,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利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将一些学生的优秀文章念给大家听,并对优秀文章的创作者进行一定的评价,鼓励学生树立自身的写作风格。
2.2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
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来源,写作源于生活。当学生体验过、见过、听过的事情多了以后,他们的情感也会变得相对较为丰富,写作素材支撑也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坚实,这样他们才能写出真实、情感逼真的作文,进而才能充分体会写作自身的魅力。因此,在教学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多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多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等,以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陶冶学生的身心和情操,进而为他们的作文写作奠定坚实的素材基础。
结语:总之,有效的写作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持续的研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利用,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效能。
参考文献:
[1]洪寅莹.基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模式下的游戏化教学方法研究——以数学教学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05)。
[2]缪义胜.探究小学阶段语文优质教学合理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3]王文英.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启发艺术[J].学周刊,2016(25)。
第五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该学科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条件。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所在。但是农村语文教育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从哪些方面改进等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便能为我们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方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运用在实践中。但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较好,但实效性比较差。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而有些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正确,学生不明白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时候合作讨论没有足够的时间,几个学生刚刚凑到一起还没怎么讨论,时间就结束了;有的小组里,只是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几个同学对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合作啊讨论啊之类的;在小组里,发言的依然还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倾听的份;还有的小组因为缺乏良好的组织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时居然成了聊天玩耍的机会,更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很多的问题表现了出来。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首先,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就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善于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确实意见不统一,确实遇到疑难问题时才去合作,这样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习;再次,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的方向、问题、内容、范围,小组内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还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内容而定,教师应该协调好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两种倾向:首先是目标替代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把目标当成过程,学习过了、分析过了就以为学生学好了、分析好了,殊不知两者之间差距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了,不代表他学好了,掌握了,理解了、吸收了,同样,分析过了也不能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过程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不能实现,更说不上教学任务的完成了。其次就是很多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在语文指导朗读过程中,朗读一般也讲究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二是数量,读的多了,过程就体现了,质量上相应也应该体现出训练过程,一遍遍的朗读,争取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进步,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体会文中的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提高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但是我认为对多媒体资源的开发还应该更加合理、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比以前更加优化了,体现在教学中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难否认,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所带来的便利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在多媒体运用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所以就把课件当成提升自己课堂水平的筹码,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追求课件的新、奇,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在课堂上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的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是主要手段,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很明显是跟着课件走,教学过程被设计得有条不紊,教学进程由课件来控制,教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这样就导致课件 2
占据了教学的主导,教师却变成了多媒体的播放者,完全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多媒体课件了。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严厉禁止多媒体的运用,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应提倡和推广,但是同时也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使多媒体的运用更加合理、科学。多媒体运用的好,确实可以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只是希望多媒体不要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甚至有些纵容,这就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在一篇文章中,阅读应该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些忽视,刚读一遍课文,就让学生说书你喜欢哪一句、哪一段,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说的只是琐碎的东西,说的也是课文的某一个方面,提的问题也相对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的也不全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这确实是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是没有利处的。学习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也需要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努力,如果有些学生的读书心得只是来源于自己喜欢读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学不读,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完整,不全面,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阅读上的缺陷。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选取某一重点段落进行品读赏析,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的,但是如果割裂的文章的整体性,只看重某一段则是有害的。还有些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出示某些重点语句或是段落,引导学生品读,试想,脱离了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境,描写的再美的词句或段落能有多大的魅力呢?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对于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品位也要放在大的背景和氛围中进行,千万不能割裂开。
五、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了思维的发散,而忽视了整合优化,导致学生们的思维有点过分。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总结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有的说乌鸦很聪明,自己想到了喝水的办法;有的说乌鸦爱动脑筋,有的说乌鸦很勤快,到处找水,还 3
有的说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不干净,也有的说乌鸦不太聪明,怎么不找吸管喝水呢,到处找石子多累啊,更有学生说乌鸦叫声很烦人,不讨人喜欢„„而这位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微笑点头,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好像已经走进了误区,这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与文章的结合,前几种意见说明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比较到位,而后几种意见显然脱离了文章主旨,而教师却没有及时评价,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再让学生说说“乌鸦还有别的方法能喝到水么”,相信教学效果会好的多。
六、针对一篇文章,提问的问题不宜过多,也不能琐碎甚至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喜欢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提问与回答,这样会使课堂显得过于繁琐、饱满,教学思路也不够清晰明确。课堂中应围绕一个大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性和内涵的题目,在问题中,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统一,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回答,说明我们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摸得不透彻,或者也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够深厚。在课堂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很多突发性问题,有时也会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无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避开,但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需要解决但又不是重点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时间分配,不能占据大量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或许我们还会碰到更多的问题,有些还会让我们觉得棘手,不知道从哪里解决好,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旨的指导下,逐渐摸索自己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思路,我们一定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