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班化管理

时间:2019-05-13 00:0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小班化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小班化管理》。

第一篇:大班小班化管理

大班小班化管理,为把份内事做得更认真

——舒洪小学 张叔阳

何谓大班小班化?大班小班化就是把一个大班级分成几个小班,由任课教师各负责一个小班,对所负责的小班的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指导、帮助和教育。这种全新的形式温岭中学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樊局的指导下,为更好地精细教学过程管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始大班小班化管理的探索,也正起步,现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基本做法:

我校共有24个班,专任教师54人。每班学生40-55不等,在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将每个班级分成2个小班,每个小班20多个学生,每个小班由一名教师负责担任小班主任,这名教师来自原来大班的学科任教教师。上课基本上按大班,搞活动按小班进行,晨读、中午、课外活动时间,按小班由小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以任教学科为主研究性学习指导和学生生活、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辅导。

二、相关制度:

1、学校建立大小班班主任职责,提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原则并落实工作职责,并与学期考核奖励挂钩。

2、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将学校这一做法告知家长,在每个班级门口走廊上墙大小班主任的照片和联系电话。

3、建立定期进行检查和落实效果评价制度。学校校务班子人员每人联系一个年级,具体负责本年级大班小班化管理,并学校开展年级组活动成效的评比。

三、变化和收获:

1、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更到位。

实行大班小班化管理,相对教师的管理力量更强了,每个小班20来个学生,既有小班班主任,又有大班班主任,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心目”中,也都在教师的“视线”内,一当有学生有情绪波动,老师就能及时发现,予以关注,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下,更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成长。同时,学生寻找教师也比较方便,对教师也更熟悉和信任,有利于良好的沟通交流。

2、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实施大班小班化不仅仅在于“数量”的大小变化,更主要在于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原来学科的任课教师,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还可以利用下班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为不同的学生成长创造了外部环境:“特长生”在课堂里吃不饱时,课外可以接受老师的指导,知识面更加开阔,“中等生”也不会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原先由于班级人数多,那些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很难得到老师的个别辅导。由于人数的减少,老师可以关心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挥。他们在老师的培养和真诚的指点下,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增加,成绩稳步上升。

3、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了教师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虽然我们小学教师是全面型的,能够胜任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但在学校的现实中,有的教师可能一直没有或很少担任过班主任,有的一直以来就是任教同一门学科,甚至有的可能已经不会任教现任教学科以外课程。实施大班小班化教育,让老师人人参与当班主任,参与管理学生,教师个个都有“兵”带,尤其是让那些一直没有担任过班任的教师得到了锻炼。在小班化的辅导中,英语教师也做起了数学作业的辅导,语文教师也读起了A、B、C,让学习课程使教师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更好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4、有利于全方位育人,建立和谐校园。

育人没有小事,学栟茶、学长坑,就是要求我们要把每一件普通的事做好。在实行大班小班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奉行“细节成就大事”:

一是与学生交好心。要求班主任都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注重亲情化,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交朋友,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

二是督促检查要到位。当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时,学习意志薄弱,行为不规范时,班主任老师要第一时间掌握,并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他。三是家校之间的联系要到位。尤其是要善于与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的家长沟通,参加并开好家长会。

四是评价工作要到位。要密切关注小班内同学的表现,学生的进步和违纪行为等都要作鼓励和教育并做好记录,学校、年级组也定期对表现好、进步快的同学进行表扬。

大班小班化形式开展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比更有效,教师工作的目的性和责任心得到了加强,学校各方面工作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

四、思考和建议: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和实施,我校的全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试行大班小班化教学,得到一定的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进行调整的基础。

1、由于实施时间比较紧张,学校的前期准备不足,以至于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辅导过程中比较麻木,跟学校的要求有所脱节。如何在全体教师中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积极性,落实职责需进一步解决。

2、如何科学安排好小班主任的配备与时间安排。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任教师全校性竞赛辅导与所担任的小班主任管理时间上的两难,如在实行无缝隙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分配小班主任的管理时、学习辅导时间以及“2+1”活动时间等。另外,每一个班级学科教师专业上肯定是不齐备的,如何更地让师生进行双向选择等。

3、探索建立研究性学习、互助学习的氛围,大班小班化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选择进行分班,促进了主体自主、自控学习,如何坚持以学生主体自主发展为原则,在教师的有效督促、指导下,更好地完成学习,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需不断研究。

第二篇:小班化班级管理

学习小班化班级管理体会

望海学校中学部

王立国

学习小班化班级管理体会

通过假期的学习对我校进行的小班化管理和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学习。对本学期的班级管理和教学都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小班化教育是指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源自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缩小班级规模实验。“小班化教育”的定义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发达国家的教育似乎就是以课堂人数少、班级组织灵活、授课方式多样而赢得人们的羡慕,而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生源人数的逐步减少,那些在生源大战中不占据优势的普通初中学校如何通过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来实施精细化教育,让更多的普通学校的孩子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加自信、阳光,成为更优秀的自我。

就传统大班而言,“少一半学生,多一倍关心”成为小班教育最吸引人的亮点,试想,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得到多一倍的关心呢?揭开小班化教育的面纱,教师对孩子更多的关心只是一种外在的表像,而如何让将这种关心化为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才是关键。

一、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孩子的三“多”与“三少”

1、机会多——树立自信。30个人左右的一个小班,宽敞的教室、独立的书柜、灵活的座位,变化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提供和了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集体中,实行全员设岗成为可能,通过集体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不论学生成绩是否优秀,小班化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孩子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鼓励,在小班环境中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进入初中的每一个孩子正值少年走向青年的人生转折时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进入中学新集体之际,迫切渴望被新集体认可,在小班中可以让每个孩子有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就是尊重并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小班课堂中,学生人数少,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的提问不同类型的学生,让每个人充分参与学习和讨论,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孩子能够很快找到自信,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关爱多——感受幸福。“让学生因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也是小班化教育的亮点所在,因为“班级人数少一点,教师关爱多一点,沟通交流勤一点,课外辅导实一点、成长进步快一点”,从而极大的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揭开了小班化精致教育的面纱,“关注生命质量,享受教育幸福”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如通过教师为学生记录成长日记、为学生拍摄活动中的各种照片、精心设计各种特色活动、与每个学生坚持对话交流、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任何教育者成功的必备秘笈,小班教育让这种爱更加具体化、行动化,从而让爱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3、体验多——快乐成长。体验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生活经历,没有亲身的体验,难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班级规模小,学生能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感悟,通过各种特色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特的生活经历显得格外珍贵。而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教育活动又可以各种形式精心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成长历程。小班教育中不仅关注活动中的体验,更关注活动之后的感悟,而各种体验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的时候恰恰是过程之后的感悟与体会,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能真正明白活动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小班化教育为孩子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但现有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学小班化教育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小班教育中仍有许多明显的困惑:

4、对手少——盲目自满。班级人数减少,竞争的对手也自然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易被眼前的成绩所满足,缺乏毅力与耐挫力,认为自己在班上名列前茅,恕不知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还更加激烈,让学生明确自己对手与努力的目标显得十分必要。而在仅有20多人的集体中生活,学生的交友圈子也比较小,不易从更多的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长处,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团体,在学习上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在班级交往中更好的实施同伴互助,是值得小班教育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5、时间少——压力过大。大多数人认为,从传统的大班40-50个人的教学转为30个人左右的课堂教学,小班中的孩子不仅应该学得轻松、而且应该玩的快乐。而实际上,目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对小班教育的高期待值一旦与小班学生成绩简单的画上等号,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将承担比大班学生更大的压力。各门学科的教师也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而教师之间如何有序的安排时间,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与心理负担,是小班班主任迫切需要协调的重要工作。

6、样板少——缺少标准。小班化教育中我们鼓励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中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设立标准进行批评定,然而什么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评判标准却让老师很困惑,我们每年可以轻松的评选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各科学习进步之星、文体艺术之星等,但是这些仍然不是个性化学生的评判标准,因此教师最终还是以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和评价小班学生,最终难使小班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彰显和发展。

二、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班主任的三“易”三“难”

小班化教育需要班主任更用心的去管理这个集体,去认真研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选择合适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小班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比大班更精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变环境易,变理念难。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的温馨、舒适及个性化的环境布置是小班的特色,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浓郁的人文关怀是小班的魅力缩在,从环境开始改变是每一个小班班主任带班之初的工作落脚点,它利于班集体的在初期阶段的迅速形成,并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产生归属感,减少适应新集体的时间。然而小班环境的布置不能象家庭装修那样成形后便一成不变、主人懒得打理了,而是应该与学生成长同步、随生命季节更替。每个学校对班级环境布置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小班教育更需要的是班主任能将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三年,并在日常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简单的将班级环境布置的任务交给学生干部完成,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理念,难以将环境育人的功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激发班级活力的阵地。

2、重个体易,重全体难。小班化教育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悉心的关注和指导,受传统大班教育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许多小班班主任仍然习惯于重两头、带中间,习惯将工作中心放在班级个别学生身上,而那些在班级中听话的、个性不太显著的孩子往往因为不会给老师添麻烦而容易被忽视,老师在对同班学生中关注程度上的深浅不一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压抑与失落,这在小班教育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不均衡,让每个孩子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如通过师生在周记中的深层对话、用网络、信箱、QQ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方式交流、用一线通经常给家长发送教育经验、记住每个孩子的生日并在特殊的日子送上特别的惊喜„„只要班主任用心,将每个孩子当成宝,才能真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才能成功打造一个特别优秀的小班团队。

3、学经验易,成特色难。小把化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我们都可以尝试、学习和借鉴。然而独特的才是优秀的,一个班主任要在小班教育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是难以提升和超越自我的。我们在培养个性化的小班学生的同时,也寄希望于能通过小班班集体特色的建设打造一批有个性的优秀班主任,小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沃土,一个能将自己发展与小班孩子生命成长融为一体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为实现这个目标,班主任必须走实践、积累、反思、创新之路,只要这样,理想中的小班化教育才能与我们渐行渐近。

第三篇:小班化班级管理初探

小班化班级管理初探

士林中学谢文伟

实行小班化管理和教学已将近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在不断地借鉴别的学校的经验和自己的摸索中前进。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一,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

在班级布置上,我做了精心的安排,使教室的环境更具有教育的意义,更具有文化气息,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才艺的展示,促进了自主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墙面上开设各种版面,展示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作品,如学生的优秀作文、学生的收藏、学生的绘画书法、个人及小组的奋斗目标和座右铭等作品,并且以此来不断地激励学生平时如何更好的学习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自己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墙壁栏目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尤其对成绩不优秀的弱势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让这些学生同样也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更好的融入班集体。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同学之间相互提醒与帮助,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促进了共同发展。

二、班级管理方面

(一)、学习分组、展开竞争

我将本班30人分为六个小组,每组5人,设组长一人,主要负责监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值日工作,自修课的纪律,同时调动本小组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等。组员按成绩,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的表现均匀的分配,每个组员相应的担任一门课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该科目的作业本的收缴工作及课堂上要更积极的协同组长,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作业比认真,发言比积极,纪律比安静,打扫比干净。每周综合各方面评出优胜小组两个和优胜个人若干个。

(二)、班级内设各种专职委员会

另外还设立了学习委员会(各课代表)、卫生委员会、纪律委员会、文体委员会、宣传委员会等,每个委员会给他们明确分工,比如学习委员会的成员和职责明确。

学习委员:朱冰倩 车诗淇

各科课代表 语文:陆炎炎 宋晓兰数学:李敏耀朱冰倩

英语:高丽雅 王圣洁科学:吴东旭姚开颜社会:贺寅涛思品:李耀江

职责:

1、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学案和作业本的收发工作,认真负责好早读,当好任课老师的小帮手

2、对不交作业或者抄袭别人作业的同学实行监督和扣分

3、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主动给予讲解解题过程

4、不得包庇同学,做到公平,公正

(三)、组长和值日班长共同管理

在小班化班级纪律管理上,我将各小组的组长与值日班长结合起来,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各小组的小组长每周一轮,负责本周全班各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出勤等各方面的统计工作,并将一周的信息反馈到老师处,同时评出本周的各项文明之星;值日班长由班干部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作好每天的评价记录,认真填写班级日志,及时将记录的信息反馈到班主任这里,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定。班主

任通过班级日志,也能及时了解班级发生的事情。及时发现较大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为了及时掌握班级学生之间的矛盾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各方面的表现,我还充分利用班级的纪律委员会,向他们询问班级的状况,(或者以纸条的形式给我)。做到了解每位学生的各个方面,并对部分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

(四)、制定班级公约

为了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中,我结合本班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习惯,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班级公约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的遵守班级公约,我让全班同学都对公约的内容进行学习。实施过程中对犯错的同学对照公约的条款来进行加分和扣分,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

三、学生评价方面

每周的组长负责将全班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出勤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将每周得分及时公布,每月,每学期进行累计统计,综合各方面每周、每月、每学期评出优胜小组两个和优胜个人若干个,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班级管理起来也得心应手

四、加强家校沟通

小班化管理要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家长联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从而发现形成他们这种性格、兴趣等各方面的原因,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同时让我们的家长也能了解一些关于他们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增加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小班化集体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五、存在的困惑

(一)、小组打分难

在学习方面的评分我觉得比较烦,每节课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或者活跃程度综合打分,这对老师来讲都有点烦;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的不同的分数,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我个人感觉实在是太麻烦了。能否找到比较好的办法?

(二)、缺少相应的教辅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少学案等教辅资料

第四篇:大班中的小班化教学

大班中的“小班化”教学

------提高单招单考学生机械识图成绩的教学方法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王小燕

摘要:本文主要涉及为提高机械识图的教学效果,先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在大班中实现“小班化”教学,再由这批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关键字:学生现状 教学条件 小班化教学 因地制宜 教学方法 效果 我从事中职教育十来年,这十来年见证了中职教育改革的发展。目前,我们学生的发展方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习技能面向社会;一类,通过单招单考继续深造。我从10年开始接触单招单考的学生,主要教他们《机械识图》。机械识图不管是最初的总分120分还是现在的60分,作图所占的比分都是较重的,而学生失分较重的也在这块,提高学生的作图水平也就提高了机械识图的成绩。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继而提高识图成绩?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的既定条件,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决定学生成绩的关键。

一、教学现况分析

首先,我们先分析下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职校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毫无兴趣,恶性循环越学越不理想。虽然我接触的单招单考的学生进校的目的很明确,进校的分数也有一定的限制,相对来说要比就业班的学生要好一点。但很多共性的缺点依然存在,例如偏科现象很严重,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缺乏,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不会学习等。在这样的学习状况面前,学生成绩较难提高,在要保证升学率、本科率的压力面前,老师的责任空前的大。尤其象《机械识图》这样的课程,作图能力的提高本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次,是教学的条件的限制。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都不一样,这些客观条件也就限制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学方法确实很好,但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施展不开,或是施展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还是挺先进的,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机械识图》这样的课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方很多,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让老师更好地讲解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按道理学生应该学的不错,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同学学得不错,大部分处于似懂非懂,还有一部分一点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是师资力量不够,一个老师面对的学生太多,还是一群层次落差极大,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尝试了许多方法,结果发现因为人数众多,施展不开。机械识图老师真正的教学不仅在于传授识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能力,而且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同,产生的差异极大,这就要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避免陪太子读书的现象出现,但因人数众多我只能注重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掌握,无法一一帮助学生培养获取这些能力,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有几大难题一直困绕着我。一是课堂的学习效果低,即使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普及,学得好的学生屈指可数;二是课堂纪律难控制,尤其是练习课时,当某个学生有疑问,一对一解答时,其他学生就比较难控制;三是课后作业很难收,就算是上课时答案已经讲解过,仍然有好多学生不会做,继而不交,或交上来的是空白。

这样的学习现状和教学条件下,如何才能提高机械识图的成绩?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客观的,作为任课老师要想把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好,显然不太可能。这样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一种合理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这种方法不应是针对某节课,某个知识点,它应该是把课前、课上、课后贯穿为一个整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的过程,而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把上课当成重点,课前课后轻轻放下。作为老师,课堂是可控的,课前课后的可控程度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24小时与学生呆在一起,我们也不是最了解学生的,或者说我们顶多只了解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只了解表面情况。天天呆在一起的是学生,最了解他们的还是学生,所以要利用学生作为纽带,把课前课上课后贯穿为一个整体,把学习的过程延续起来,成绩自然就能提高。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改变现状,提高大部分学生的机械识图水平,再也不出现“屈指可数”的情况呢?我从事机械识图教学以来,就在想,如果班里的人数少,能实现小班化教学,这样的现状也许能改变。“1978年格拉斯(G1ass.V)和史密斯(Smith.M.L)调查研究后认为,“一般而言,小班制的教学要比大班制教学有效。学生的平均成绩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班级规模达到目的15人以下时,其效果会迅速提高。”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每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的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当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学生时,老师就能仔细的去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便于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反之,如果需面对五六十人,就很难实现卢梭提出的这种理想的教育方式,而且有时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不得不对学生进行一些强制性的纪律要求,压制了很多学生的个性。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即使有些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但也只能以个别、少数学生为中心。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实施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如此明显,但目前的状况无法实现,怎么办呢?这让我想到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这部分人带动周边的人共同富起来,这样的效果如何,现在的中国就是见证。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先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在大班中实现“小班化”教学,再由这批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呢?先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一个班分出十来个相对基础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老师一对十或一对十五,因材施教,重点指导,再由这批人每人影响两三个学生,不也能实现“小班化”教学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把这种方法试着运用到现有的课堂教学上,结果发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作业能准时交,并且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课堂纪律良好,学习向心力有明显提升,营造出了好的学习氛围。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是分层,挑出班里机械识图较好的学生。我所教的班级人数一般40左右,根据学生学习机械识图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先选出十个小组长。这十个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品行端正,有正能量。对这十个学生要先进行心理建设,要让他们明白选他们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他们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课前课后通过对其他学生的指导巩固知识点,是自己的机械识图的作图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总之一点,要让他们清楚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配合度。

其次,针对这十个小组长因材施教。当然,因材施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相对于几十个学生而言,这就轻松多了。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我能把握的是课堂,因而,在课堂上对这十个组长,我进行一对一指导,这个过程是透明的,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学习。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起到辅助调节作用即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上课,老师在他上课的过程中指出不足,进而让他课后再强化。当然,这样的课主要是练习课,机械识图主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课上,我并不看重他们的答案,往往是让他们一个个讲解如何做这道题,把分析过程逐一说出来。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先要给他们一个讲解的初步规则,给他一个框架,按照这个基本框架讲解不至于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出现。例如: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我给学生的规则是这样的:先分析基本形体,这是个五棱柱,先补五棱柱的三视图

用侧平面截切后得到的投影如下:

用正垂面截切得到的投影为:

最后,擦去多余线条并加深:

这样的分析解题过程交给学生讲解。老师通过学生的讲解过程,可以了解其学习程度指出其学习薄弱处,给与强化。刚开始,学生对这种方式不太熟悉,讲解不怎么顺利,甚至有学生认为只要会画就行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训练后,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任何题目拿到手,学生能马上切入进去,并且知道自己哪个知识点欠缺,哪部分细节画不出来。当然,这种方式的训练只靠课堂是不行的,课前课后需加强巩固。我采取的巩固方式是给每个学生配三到四个组员,一组一个整体,组长课前课后指导监督组员完成作业,指导学生的同时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其他学生也能得到帮助。学生天天呆在一起,组长的指导时间远远比老师要多,所以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提高,这是一种共赢的教学方式。

最后是检验奖励机制的建立。学生的自主性毕竟较弱,更何况中职学生的自控力不理想。老师要定期抽查各小组的帮带情况,组长是否负责,组员是否配合,有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发生组内矛盾等。总之,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动态,不管是学习的还是思想的。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奖励机制是必须的。通过小测验,竞争比较哪个小组整体学得最好,给与奖励,从而激发更多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方式,前期比较辛苦,尤其在培养小组长时,花费的精力和心血很多,但后期就比较轻松了,最欣慰的是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当然,任何方式都不可能完美,还有一些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例如有小部分特调皮的学生没人要;如何对小组长进行心理辅导等等。但总的来说,这种大班中的“小班化”教学,让大部分学生的识图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值得一试。

第五篇: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比较研究

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比较研究

张寿松1,刘为邦2

(1、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浙江丽水323000 ;

2、丽水第二中学,浙江丽水323000)摘要: 小班化教育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大班教育为参照,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角度对它所依存的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教学论角度和实践层面对小班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关键词: 小班化教育; 大班教育;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749(2003)01-0075–04 1996 年上海市的12 所小学开始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试点,随后,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相继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时至今日,小班化教育已遍布我国各大中小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大班教学既联系又区别,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作些分析比较。

一、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一)小班与小班化教育

“小班”一词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年龄小,如学前教育阶段的大班、中班、小班之区别;二是指一个班级中的人数少,如甲班为50 人,乙班为25 人,则称乙班为小班。本文所指的小班即为后者,为了区别起见,将传统人数较多的班级称为“大班”。小班教育指的是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在某种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之下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二)“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都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从教育实践看,大班教育是主流,小班化教育刚起步,正处在发展阶段;从存在的方式看,小班化教育是大班教育的分解,是减少班级学额后的“小班教育”;从历史发展看,大班教育的历史悠久,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算起已有近400 年的历史,我国的小班化教育从诞生至今只有五六年的时间,当然在班级授课制之前的个别教育,不把它当作小班化教育来讨论。

二、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所依存的背景分析(一)社会学背景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一种个别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体教育。17 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它把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要求,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向学生进行教学。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和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每个班级的人数都较多,由数十人至上百人组成一个班级。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班级规模的减小创造了条件,比如我国目前的班级学额一般控制在四五十人。大班教学的存续和发展始终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紧密相联,与个别教育相比,它提高了教育效率,节约了教育成本,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班级授课制在节约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无法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力的发展能为教育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而民众又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那么小班化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经济学背景

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教育的效益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效益,也有精神效益,既有经济效益,也有文化效益,教育的所有作用和效益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一个教师在同一时间给50人上课,与给25人上课,效率是不一样的。小班化教育成本大,班级规模越小,所要求投入的教育成本就越高,成本高了教育效益是否也随之提高了呢? 国内有研究认为,小班化教育从表面上看似乎降低了效率,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以适当减少数量来换取“高附加值”的方法,避免了原有大班教学的“粗制滥造”现象,通过适当减少班级人数,使教师有时间有精力为全班而不是少数学生“开小灶”。大力加强人力资本的“高附加值生产”,看上去似乎减少了人力资本的生产数量,却使“单位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唯有这样的“产品”,才能避免推销不出去的厄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国外的研究发现,尽管把班级规模减少5 人的年平均成本预算少于延长学校工作日和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支出,但大范围和大规模地缩小班级规模还是相当昂贵的。大班教育是经济学上的规模效益理论的代表,是“规模越大单位产品成本就愈低”的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它是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化生产。小班化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反映,是对“规模—效益”理论的改进和发展,试图以缩小班级规模,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更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含金量”更高的“产品”,以较大的教育投入来换取较高的教育质量。(三)教育学背景

大班教育是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让人人都接受相应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广大民众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小班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教育学基础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反映,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小班化教育顺应了这种要求。二是教育公平理论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理论要求教育要不分种族、性别、人人平等地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公平;要求教育过程应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而不是完全一样的)教育,教育的进度和方法要适合个人的特点。小班化教育在教育过程层面更充分地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精神,企图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优生优育政策的具体实践,我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控制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倡少生优育优生优育。优生属于遗传学的范畴,优育则属于教育学的范畴。

三、教学论层面的比较

(一)教育活动要素的变化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构成教育活动的三要素,由于小班化教育活动中教育要素———受教育者(学生)的数量变化,从而导致了其他诸要素之间的组合变化。与大班教育相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育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接触的频率增高,学生的受教机会明显增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情感交流。据统计,小班化教学比起大班教学,学生人均占有发言时间要高3倍以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时间人均占有量要高5倍以上。

(二)师生关系

在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有三种观点:一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主张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落实双基为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巩固。一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主张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太阳,教师是月亮,月亮必须围着太阳转,教学过程以活动为中心,强调“做中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走的是中间路线,认为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很难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总是忽左忽右。考察现行教育实践,大班教育偏向于赫尔巴特,小班化教育偏向于杜威,在教学模式上,大班教育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小班化教育较注重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三)教学环境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与大班教育相比呈现出如下变化:一是教室的空间变大了,功能设置更加全面了,教学环境更优美了,往往是一个班级两个教室,或两个班级三个教室。二是室内的配置发生了变化,课桌椅的外形也有了变化,功能设置也更加全面了,根据教学需要可将桌椅组合成不同的形状,诸如马鞍形、T 形、花样型等多种形式,辅之以地板、地毯或大块泡沫拼图,上课也可席地而坐,教室四周有壁橱、陈列架、办公角、电化教学角、玩具角和体育器材角,教室的走廊也配上壁橱、鞋箱、雨具箱等。小班化的教学环境不再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是一个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更具人文性、开放性、情感性和生活性。(四)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针对性,因学生数的减少,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了解,使得老师能较清晰地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从而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个别辅导,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二是情感性,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要素的变化,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的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流露也更直接、更明白,这易于教师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生活性,由于教室空间格局的改变,较容易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得学生在班集体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情,由于教师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民主思想的充分体现,使得小班化教学生活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四是主体性,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过程更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五)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而提出的。诸如目标性、教育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原则,大班小班均应遵循。但由于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教学原则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比较而言,如下四条原则在小班化教学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一是平等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二是主体性原则,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三是开放性原则,指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利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开展讨论,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四是综合性原 则,提倡教师跨学科教学,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整合,优化教学过程,达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凡是适用大班教学的方法,小班均可选择运用,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研究法等等。根据小班化教学的自身特点,如下三种方法对小班教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一是分组合作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需要进行合理分组,利用学生间的和谐互动,相互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个别指导法,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大程度实现因材施教。三是活动游戏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六)教学质量与效益

“小班化教育的质量与有效性”的争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研究的结论,正反两方面都有。目前对小班化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比较笼统,与大班教育相比,总体呈现较多优势。据美国学者过去50年间发表的论述学生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近300 篇论文表明,班级规模下降至30名以下,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生能力普遍增强。当班级人数降至15到20人时,效果更为显著。另据美国田纳西州的“师生成就比率实验”(简称STAR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学生(无论是白人还是其他种族,无论来自内地、城市、郊区或农村)在标准成就测验和在基本技能测验中,成绩都明显优于大班学生;小班中的留级生数量少于大班;在人数相同的大班(有助教和无助教),学生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即使在大班中添加教师,也没有缩小班级规模有效。我国上海的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四五十人的大班比较,综合能力强于大班,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国内的其他相关研究也表明小班化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对学生的个性教育、创新教育、道德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利形式。

四、实践层面的比较(一)资源配置

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班级学生数。传统大班的班级学生数一般在40~60人之间,个别情况也有七八十人一个班的,小班化教育的班级学生数一般在20~30人之间,往往因年级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法国1968年公立小学平均每班26.3人,英国、德国、丹麦等每班25~30人。美国1998年联邦教育部要求全国努力将小学1~3年级班级规模控制到18人以内。

关于小班学生数的确定,一般认为25个左右学生的规模较为合理。据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最佳为25个学生左右,学生太多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若学生太少,虽可最大限度实施因材施教,但同时又会失集体教育的促进力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到底班级规模缩小到什么程度才最有效也众说纷纭,美国的一项研究认为,班级人数大于17效果越不明显,也有研究认为17是一个标准的数字,还有研究表明,从30人减到18人的效果比从22人减到18人的效果好。美国的作法一般是一个班18~20人。

2、教师配备

从现行的教育实践看,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的教师配备数基本是一致的,一般是每班配备教师2人,但由于小班化教育的班级学额减少了一半,所以比较而言,师生比成倍的下降。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缺乏适应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能力,仍然沿用落伍的教育教学技术,那么小班化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起多大作用。

3、教室配备

传统大班教育,普遍实行的是一班一教室的固定配备,而小班教育的教室配备有“一班两教室”和“两班三教室”等两种方式,除正式上课的教室外,另一个为准备室或活动教室。(二)问题与建议

1、有效管理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教改取得成功的前提。一些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哗众取宠,方向偏离,将小班化教育实验变成牟利性质的经济行为,增设课程,延长学时,不仅不能轻负荷高效益,反而大大增加学生负担,以此谋取学生成绩的提高,试与普通班拉出档次,显示区别。目的是让社会和家长能明显看到小班化教育的成绩,从而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一些学校虽然进行了小班化教育实践,但却并未按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要求去做,一方面是有人、财、物、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观念改革思想、进取精神、自身素质等方面的欠缺。

2、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一切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一些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准备,他们仍习惯于老作法老经验,仍充分的体现教师为主的思想和教学方式,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缺乏对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也缺乏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其次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水平难以适应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素质的高水平和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做到多种知识和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相互渗透,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益的要求。

3、政策支持

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小班化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小班化教育在我国从诞生到现在还不到5年,与大班教育相比,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还显得很稚嫩,还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从政策层面讲,诸如“小班化教育管理条件”、“小班化教育办学标准”、“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建设标准”以及师生比、生均面积、经费投入、教师要求等方面都亟需修订和完善;从操作层面讲,需加强小班化教育质量的评估,构建小班化教育的微观(教学质量)评价和宏观(教育质量及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小班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小班化教育在我国刚起步,从各地的实践看,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发展前景看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班化教育必将更现实更普遍,从多角度开展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和讨论,显然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下载大班小班化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小班化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小班化

    关于小班化教学及管理的感受 2010年我校因学生数量锐减而开始实行小班化,对于小班化,通过学习及实践,我有几点感受。 一、小班化在学校方面,是一种理念的彻底更新。实行小班化教......

    小班化

    “让每一个学生绽放个性光彩” ——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在今天只有赢......

    小班化

    说实话,从寒假开始备课准备进行“小班化”教学到现在,我没有很清晰的“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只是最近的紧急“训练”,突击听课,特别是教研员马老师来之后,我才开始很认真的思考“小......

    b6英语课堂教学大班小班化的尝试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英语课堂教学大......

    小班化班级管理细则(优秀范文五篇)

    八年七班优秀学习小组公约及评比细则 一、指导思想 1、以培养同学强烈的班级荣誉感为指导思想; 2、以促进同学自觉遵守校纪班规,自觉主动学习为目的; 3、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带......

    小班化教学下的班级管理

    小班化教学下的班级管理我校因受学生生源和地域的限制,于2010年秋季全面实行了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班主任......

    浅谈小班化班主任管理的建议-班级管理(范文)

    浅谈小班化班主任管理的建议首先,我想给我们的老师出一个问题,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做班主任的感觉如何?对,一个字“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身兼多种角色,当学生突然生病,班主任就要充......

    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与大班化教学[大全五篇]

    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与大班化教学 摘要:小班化教学是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策略,而在小班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符合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