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多媒体,共享资源,轻忪教学
利用多媒体,共享资源,轻松教学
涧口乡洪崖小学 吉小丽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我前年参加了县里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今年又参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深深感受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容量与魅力。利用多媒体,享受网上资源,辅助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先进的,多功能的表达方式,其形象,生动,鲜活的界面,尤其是突出重难点的动表画面,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思维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是新课的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上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开课能否把学生吸引住,使学生对所受课文感兴趣。
例如我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从网上下载了一段《唐山大地震》的片段,以及我国2008年四川的大地震段。让孩子们还没读课文,都已感受那种场面的残酷与无奈。这个视频反映地震时人们的惊慌,害怕,无处可去的悲哀,看着亲人被困的无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使学生比较感性直观地了解有关地震的一些情景,为学生了解地震时父亲如何不顾一切救儿子,挖了三十六个小时,没人再来阴止他的场面有了深刻了体会。学生们看的个个流下了泪水。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领悟知识,留下深刻印象。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对教材感知与理解,而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属于间接经验,学生只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有关的感性知识才能理解它。多媒体教学正是学生领悟知识的一条捷径,它使用的各手段,以它特的表现力,结合网络资源共享,能免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讲的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虚与实之间互相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于课堂,从太空到海底,从远古到眼前,从自然到社会,从异国到本土,所有事物,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亲眼目睹,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我在讲《五彩池》这片课文时,由于学生对这种自然景观了解很少,又没去过那个地方,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述和课本上的的插图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五彩池的美丽图片,再加上配乐朗诵。学生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完全被五彩池美丽的景致所吸引,仿佛真的去那五彩的瑶池转了一圉。
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最佳作用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的一定的作用。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十分不利,因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情节或者场景,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的内容,以得到一些直观的感受,例如,在古诗诵读的训练时,教师可以播放与诗文相配的音乐,设置一种情境和氛围,从而无形的感染学生,使他们融入诗文的意境中自然而然的加深对其的理解。
四,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降低背诵的难度。
小学语文课本要求背育的课文很多,如何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这项任务,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把要背诵的内容按其叙述的顺序归纳成一组幻灯片,并借电子白板放出来,可帮助学生降低背诵的难度。
总之,利用多媒体,共享网络资源。力争把每节课都上成一部精雕细琢的作品。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心中最难忘的课。终生回味无穷。
第二篇:《共享资源》教学设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第30课《共享资源》教学设计
淮安市淮城镇勺湖中心小学 任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互联网知识后,对网络知识进行的一项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局域网内部资源建设、浏览、使用的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学习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资源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建立一个在局域网内进行资源分发、作业提交的固定模式,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须注意网络防火墙设置,需要预先对机房进行测试。防止因防火墙设置影响教学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在设置共享文件夹、访问网络资源前都应注意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教学时可以通过访问教师预先提供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作为导入方法,也可以通过提交上节课作品,进行作品比赛的形式,来到入新课,着重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化难为易,让学生掌握浏览网络资源的一般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对比网上邻居与我的电脑窗口的异同,注意消除学生的陌生感。通过浏览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分享资源的快乐,激发学生把自己资源给别人分享,学会享受被分享的成功与喜悦。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局域网的概念。
(2)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共享资源。
(3)掌握分享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网络上的资源,学会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2)通过教师引导,掌握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享网络资源,体会分享的快乐。
(2)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第1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局域网的概念、浏览、使用共享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2.难点:浏览、使用共享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四、资源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共享文件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奥运年,那么大家知道今年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吗?那今年的奥运会是第几届呢?
2.师:那么,你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呢?
生一齐回答“有”
3.师:是啊,当你把你的收获告诉别人,那么你的收获就会变成一份、二份、甚至更多,就会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
4.师:今天,老师也找了一些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在哪里呢?原来,它就在老师的电脑里,你们想看吗?
[设计意图] 基于网络,资源是最最基本的东西,把自己收集或制作的一些资源通过一些平台共享给大家,这就是资源共享。反之,在平台中获取别人的有效资源是分享。在教学初始,就为这堂课赋予了一个快乐而温馨的主题——“分享奥运”,首先让同学们感到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能够把自己的快乐共享给别人,自己将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其次,分享和共享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双方的共享和分享,能够快速获取信息,促使双方得到进步、得到快乐。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份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制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浏览、分享网络资源:
1.师演示:从“网络资源”中把“奥运”这个文件夹复制到桌面。2.生操作,把文件夹复制到桌面上,并进行浏览。3.能告诉大家,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吗?
(1)关于奥运图片PPT,老师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好看而又有意义的照片,觉得非常快乐,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朱子迁同学,在假期里画了一幅关于奥运的画并通过电子
第2页 邮件发给了老师,老师现在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3)一个奥运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老师觉得也蛮有意思的,跟大家一起分享。[设计意图]这里,学生共享到了PPT、JPG、SWF、TXT等格式的资源。学生在逐个打开这些资源进行浏览时,一方面被这些资源所吸引,一方面也明确地感受到了共享的资源可以是多种格式的。此时,学生们想学习“共享资源”的方法、想立刻来试一试,这一欲望被充分激起。
(三)认识局域网:
1.师:刚才,老师把我收集的资源,通过局域网(板书),共享给了大家,让大家都获得了快乐。那么,什么是局域网呢?
2.师:我一起打开课本P148页,齐读。通常把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
3.师:局域网呀,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的意思就是局部的区域,就是上面说到的一定的范围。
4.师:一定的范围,可以是同一个地点(址),不超过几十千米的范围。
你能举例吗?(一个房间、一户人家、一幢楼、几幢楼)
5.局域网的管理、使用、经营属于某一户人家或某一个单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我们学校的局域网。而局域网的资源,通过设置,是可以跟老师一样让大家一起共享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局域网的概念,使学生对局域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是非常明确,主要就是“一定范围”究竟指的是哪些范围,脑子里非常的模糊,因此我们再通过大家由小到大的范围进行不断举例,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局域网的概念。
(四)学习共享资源:
1.师:刚才大家在分享老师的资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网络共享是怎样实现的呢? 2.师演示共享“我的文档”文件夹中的“图标”文件夹。
3.引导学生观察:设置共享的文件夹与其它文件夹有什么不同?并学一下共享的手的姿势。
4.思考:
(1)老师电脑上有这么多文件夹,为什么只能看到这一个文件夹呢?(2)文件能不能直接共享呢?
第3页(3)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共享(图片、文档、软件、音乐、视频等)?什么样的资源不能共享?(带有病毒、不健康的、保密的资料)
5.生操作练习。
6.师:设置了共享,那么我们怎样来获取别的小朋友电脑里的资料呢?师演示获取教室最远处的一个学生电脑中的文件。
7.认识机房内各个计算机名称。指名演示。8.学生之间相互有规律的进行查看和浏览。
9.师:对于查找到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浏览,也可进行复制。
10.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如果在局域内,文件夹长期的开着共享的话,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侵入。所以,如果我们的同伴已经获得了你的资源,那么我们要及时把这个共享关闭。谁愿意来试一试呢?(指名演示)
11.集体关闭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学共享文件夹图标中那只手的样子,加深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认识:
1、共享文件夹的图标与普通文件夹的图标是不一样的;
2、共享文件夹的图标为什么要加上那只手?
3、单个的文件必须放在共享文件夹中才能共享。在学一学、试一试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再次激起学习的兴趣。
同时,这里增加了关闭共享这一环节,意为帮助学生养成在网络操作中要有条有理、有始有终等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随时随地具备防范病毒入侵的意识。
(五)练一练:
1.将自己前几节课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并浏览好朋友的文件夹,从中获得1—2件有效资源。
2.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这里,不仅是对前几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阅,体现了课堂的延续性,同时也是对大家学习本课内容的一次考验,考验大家能不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遇到问题能不能自己想各种办法进行处理,能不能快速获取同伴们的有效资源。
(六)课堂总结:
1.师: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揭题:共享资源
2.师:好的。我们通常说的连网,其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把局域网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以达到资源共享;第二种,是连到因特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网,通过因
第4页 特网,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的资源。
3.师:分享别人的资源是快乐的,把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同样也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尾处进行揭题,简明扼要地点明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首尾呼应,将分享的快乐与共享资源划上等号,体现了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为了预防学生把局域网与互联网混为一谈,在此做了一个延伸,阐明了两者的关系,体现了教学的延续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力争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知识的展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到,而不是教师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基本上实现了这种设计,采用“快乐的分享”这一主线,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局域网的认识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课堂教学,本节课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也有几点不足之处:
1.在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有待调整,特别是学生练习的时间需适当延长,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共享资源的便捷性、体验局域网分享的快乐感。
2.学生操作后的反馈环节,可以再多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更投入的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第5页
第三篇: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与学生从传统教学中发生了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师的“讲授法”转变成“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1、运用媒体导入,引起悬念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象戏剧般的序幕一样展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产生悬念,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知识的渴望。专家指出:教师花很大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实际上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事情。教育素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素材库中精选所需内容重新剪接、编辑、修改等技术处理,有机地整合到教案中去,再引入课堂,既可帮助教师越过制作课件障碍,抽出大量时间用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上,同时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媒体探路,得出结论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以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影碟机、录相机、音响等组合,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探究的动机,可以全方位地提供发散思维材料,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身临自然、社会历史环境,并从中寻找联想的起点、创造的灵感,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引导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方法不同,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媒体的同时,还要认真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简洁、直观中追求新、奇、趣、美的心理特点。
3、运用媒体设计,提升能力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以人为本”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中讨论一些现实问题.4、反馈与思考
媒体教学形象、逼真、直观、生动的画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趣味无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媒体教学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关键是构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媒体运用要求教师必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具备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及网络的教学素材也有较高要求。当然我们在运用媒体教学时,还存在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改正确方向,媒体教学效果会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第四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安阳市滑县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耿爱芹
邮箱:937739717@qq.com 联系电话:*** 【摘 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进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容量 自然增大,迫使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滑县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作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之一,配备了计算机教室、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寻找到了一种利用投影仪、光盘录像、计算机辅助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很大优化。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好的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等。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因此,实验前有必要用投影模拟演示试验操作方法,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反映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在以后做相关实验时得到启迪,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但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的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有时除前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变化的现象,再做一次实验又浪费时间和实验器材。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效果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气体的产生和溢出,颜色的变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试验现象,丰富学生思维,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它能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直观的实验和体会,对掌握所学知识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钢铁生锈等,短的如氢气的爆鸣等,用计算 机虚拟实验,可以跨越时空,即可直接将实验过程用图像显示出来。又如分子和原子知识部分,实验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将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体积、分子和原子间作用力、原子排列方式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讲清楚,利用计算机对这一过程进行模拟,使之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较难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识,在自然、有趣的环境中得以顺利掌握。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是老师设计实验,学生“照方抓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遏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事先进行模拟、分析、处理,让学生自己找出实验的最佳方案,再予实施。有些学生因为好奇而喜欢将实验药品随意混合或任意改变反应条件来观察发生的变化,老师也会因考虑安全因素而加以制止,虽然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但实属无奈。CIA课件的发展 ,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创造不同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的“实验室”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进行设计、探索、实验。人机交换可以显示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轻松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气,它通过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然而为了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品味,资源的拓展更是必要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以偏偏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哲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很多教师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升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那么如何做到依托视频辅助教学,让拓展有效甚至高效,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品味得到提升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入环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学习的最佳途径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绘,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海底世界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本地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见到过海,对海底更是一无所知。缺少对海底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海底的神奇,显然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课件来再现海底。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地观看海底世界奇异景色、丰富物产,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想了解海底世界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在课文里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海底世界再次亲密接触,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和感官的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学习,研读文本。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讲述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描绘的是恢弘的历史画卷。虽然内容丰富,情感真实,但他所反映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优势,可在课前创设情景,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红军强渡大渡河,巧过金沙江,英勇无敌,气壮山河,这一切在悲壮、激昂、气势磅礴的音乐中再现,学生进入了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真切地感受到红军的不畏艰险,英勇乐观的精神。当看到十几名敢死队员在由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上一边铺木板一边同对岸的敌人战斗的情景时,同学们不禁为所有战士捏了一把汗;当看到战士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渡过浩浩荡荡的金沙江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当看到战士过草地陷入泥潭永远没有起来时,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正是利用多媒体,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造了一座桥梁,实现了时空的跨越,让学生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字拓展,使讲解更加丰富
有时教材是一篇文章的节选或改变,呈现的文本内容是单薄的,学生从中进行的解读也是单薄的;有时我们的教学会遭遇难点或重点,于是我们的解读需要超越,于是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进行一些文字资料补充,这就是文字拓展。文字拓展,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更能走进文字,与文本进行对比整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
当学生在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二自然段,对“褪色”、“过时”等语句进行研读时,教师适时地出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并提出要求:“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时老人自己节俭,对海鸥毫不吝啬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屹立于学生的脑海,此时引领学生再次对文本进行品读,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拓展,使语言更加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讲,写景的文章,以及文章的表达抽象的时候,需要借助形象、多彩的图片,帮助理解文本,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这就需要图片拓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课,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出示多彩的颐和园图片,让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老人与海鸥》,课堂中学生讲到“谈起海鸥老人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有说不完的话题”时,老师出示老人谈论时的照片,生动的眼睛以及动作,结合照片,学生的感悟更加形象。
任老师《盘古开天地》一课中,课前出示风景图片进行语言训练,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风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有效地弥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感悟文本的时候出示了重点句和与课文有关的插图,如感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时,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配合盘古上举天,下踩地的插图,让学生更加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
四、视频拓展,使情境更加真实 为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情境,渐入佳境,有时需要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基调,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那个时空,体验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让情感随着情境而推进,与此共鸣,同时能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使语文更加真实,这就需要视频拓展。
例如在《观潮》一课中多次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观潮,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视频拓展,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理解词句和朗读句子。所以后来的读仿佛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视频拓展引导学生由不愿意读到读出了味,读得意犹未尽,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播放当时地震视频,因为本课故事发生在地震时候,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学生不易感受其中的情景,无法理解地震带给人们的危害与灾难。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故事背景,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环节简短又轻松,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却不可或缺,因为让学生凭空想象是很难完成的,这些视觉资源的引入使语文课平添了生气。
这样动态演示与声音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使陌生的生字与熟悉的环境和生活经验产生了某种联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实现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除了综上所述的拓展形式外,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结合的形式,例如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口头与图片拓展结合等等,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多通道的拓展,调动多种感官与文中语言进行比照,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现在利用多媒体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拓展,是语文课堂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这种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品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