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5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

《共享资源》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互联网知识后,对网络知识进行的一项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局域网内部资源建设、浏览、使用的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学习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资源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建立一个在局域网内进行资源分发、作业提交的固定模式,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了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通过浏览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分享资源的快乐,激发学生把自己资源给别人分享,学会享受被分享的成功与喜悦。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局域网概念。

2.学会在局域网络中找到共享资源的方法。3.掌握将自己资源给大家分享的方法。

4.通过寻找教师在网络上预先存储的资源,学会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教学重点

局域网概念;浏览、使用网络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教学难点

浏览、使用共享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奥运年,那么大家知道今年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吗?那今年的奥运会是第几届呢?

2.师:那么,你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呢? 3.师:是啊,当你把你的收获告诉别人,那么你的收获就会变成一份、二份、甚至更多,就会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

4.师:今天,老师也找了一些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在哪里呢?原来,它就在老师的电脑里,你们想看吗?

二、浏览、分享网络资源:

1.师演示:从“网络资源”中把“奥运”这个文件夹复制到桌面。2.生操作,把文件夹复制到桌面上,并进行浏览。3.能告诉大家,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吗?

(1)关于奥运图片PPT,老师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好看而又有意义的照片,觉得非常快乐,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朱子迁同学,在假期里画了一幅关于奥运的画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老师,老师现在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3)一个奥运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老师觉得也蛮有意思的,跟大家一起分享。

三、认识局域网:

1.师:刚才,老师把我收集的资源,通过局域网(板书),共享给了大家,让大家都获得了快乐。那么,什么是局域网呢?

2.师:我一起打开课本P148页,齐读。通常把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

3.师:局域网呀,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的意思就是局部的区域,就是上面说到的一定的范围。4.师:一定的范围,可以是同一个地点(址),不超过几十千米的范围。你能举例吗?(一个房间、一户人家、一幢楼、几幢楼)

5.局域网的管理、使用、经营属于某一户人家或某一个单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我们学校的局域网。而局域网的资源,通过设置,是可以跟老师一样让大家一起共享的。

四、学习共享资源:

1.师:刚才大家在分享老师的资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网络共享是怎样实现的呢?

2.师演示共享“我的文档”文件夹中的“图标”文件夹。

3.引导学生观察:设置共享的文件夹与其它文件夹有什么不同?并学一下共享的手的姿势。

4.思考:

(1)老师电脑上有这么多文件夹,为什么只能看到这一个文件夹呢?(2)文件能不能直接共享呢?

(3)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共享(图片、文档、软件、音乐、视频等)?什么样的资源

不能共享?(带有病毒、不健康的、保密的资料)5.生操作练习。

6.师:设置了共享,那么我们怎样来获取别的小朋友电脑里的资料呢?师演示获取教室最远处的一个学生电脑中的文件。

7.认识机房内各个计算机名称。指名演示。8.学生之间相互有规律的进行查看和浏览。

9.师:对于查找到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浏览,也可进行复制。10.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如果在局域内,文件夹长期的开着共享的话,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侵入。所以,如果我们的同伴已经获得了你的资源,那么我们要及时把这个共享关闭。谁愿意来试一试呢?(指名演示)11.集体关闭共享。

五、练一练:

1.将自己前几节课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并浏览好朋友的文件夹,从中获得1—2件有效资源。

2.学生展示。

六、课堂总结:

1.师: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揭题:共享资源 2.师:好的。我们通常说的连网,其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把局域网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以达到资源共享;第二种,是连到因特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网,通过因特网,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的资源。

3.师:分享别人的资源是快乐的,把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同样也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力争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知识的展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到,而不是教师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基本上实现了这种设计,采用“快乐的分享”这一主线,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局域网的认识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课堂教学,本节课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也有几点不足之处:

1.在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有待调整,特别是学生练习的时间需适当延长,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共享资源的便捷性、体验局域网分享的快乐感。

2.学生操作后的反馈环节,可以再多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更投入的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第二篇:《共享资源》教学设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第30课《共享资源》教学设计

淮安市淮城镇勺湖中心小学 任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互联网知识后,对网络知识进行的一项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局域网内部资源建设、浏览、使用的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学习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资源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建立一个在局域网内进行资源分发、作业提交的固定模式,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须注意网络防火墙设置,需要预先对机房进行测试。防止因防火墙设置影响教学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在设置共享文件夹、访问网络资源前都应注意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教学时可以通过访问教师预先提供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作为导入方法,也可以通过提交上节课作品,进行作品比赛的形式,来到入新课,着重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化难为易,让学生掌握浏览网络资源的一般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对比网上邻居与我的电脑窗口的异同,注意消除学生的陌生感。通过浏览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分享资源的快乐,激发学生把自己资源给别人分享,学会享受被分享的成功与喜悦。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局域网的概念。

(2)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共享资源。

(3)掌握分享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网络上的资源,学会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2)通过教师引导,掌握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享网络资源,体会分享的快乐。

(2)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第1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局域网的概念、浏览、使用共享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2.难点:浏览、使用共享资源,设置共享文件夹。

四、资源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共享文件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奥运年,那么大家知道今年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吗?那今年的奥运会是第几届呢?

2.师:那么,你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呢?

生一齐回答“有”

3.师:是啊,当你把你的收获告诉别人,那么你的收获就会变成一份、二份、甚至更多,就会让更多的小朋友知道。

4.师:今天,老师也找了一些关于奥运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在哪里呢?原来,它就在老师的电脑里,你们想看吗?

[设计意图] 基于网络,资源是最最基本的东西,把自己收集或制作的一些资源通过一些平台共享给大家,这就是资源共享。反之,在平台中获取别人的有效资源是分享。在教学初始,就为这堂课赋予了一个快乐而温馨的主题——“分享奥运”,首先让同学们感到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能够把自己的快乐共享给别人,自己将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其次,分享和共享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双方的共享和分享,能够快速获取信息,促使双方得到进步、得到快乐。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份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制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浏览、分享网络资源:

1.师演示:从“网络资源”中把“奥运”这个文件夹复制到桌面。2.生操作,把文件夹复制到桌面上,并进行浏览。3.能告诉大家,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吗?

(1)关于奥运图片PPT,老师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好看而又有意义的照片,觉得非常快乐,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朱子迁同学,在假期里画了一幅关于奥运的画并通过电子

第2页 邮件发给了老师,老师现在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3)一个奥运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老师觉得也蛮有意思的,跟大家一起分享。[设计意图]这里,学生共享到了PPT、JPG、SWF、TXT等格式的资源。学生在逐个打开这些资源进行浏览时,一方面被这些资源所吸引,一方面也明确地感受到了共享的资源可以是多种格式的。此时,学生们想学习“共享资源”的方法、想立刻来试一试,这一欲望被充分激起。

(三)认识局域网:

1.师:刚才,老师把我收集的资源,通过局域网(板书),共享给了大家,让大家都获得了快乐。那么,什么是局域网呢?

2.师:我一起打开课本P148页,齐读。通常把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

3.师:局域网呀,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的意思就是局部的区域,就是上面说到的一定的范围。

4.师:一定的范围,可以是同一个地点(址),不超过几十千米的范围。

你能举例吗?(一个房间、一户人家、一幢楼、几幢楼)

5.局域网的管理、使用、经营属于某一户人家或某一个单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我们学校的局域网。而局域网的资源,通过设置,是可以跟老师一样让大家一起共享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局域网的概念,使学生对局域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是非常明确,主要就是“一定范围”究竟指的是哪些范围,脑子里非常的模糊,因此我们再通过大家由小到大的范围进行不断举例,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局域网的概念。

(四)学习共享资源:

1.师:刚才大家在分享老师的资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网络共享是怎样实现的呢? 2.师演示共享“我的文档”文件夹中的“图标”文件夹。

3.引导学生观察:设置共享的文件夹与其它文件夹有什么不同?并学一下共享的手的姿势。

4.思考:

(1)老师电脑上有这么多文件夹,为什么只能看到这一个文件夹呢?(2)文件能不能直接共享呢?

第3页(3)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共享(图片、文档、软件、音乐、视频等)?什么样的资源不能共享?(带有病毒、不健康的、保密的资料)

5.生操作练习。

6.师:设置了共享,那么我们怎样来获取别的小朋友电脑里的资料呢?师演示获取教室最远处的一个学生电脑中的文件。

7.认识机房内各个计算机名称。指名演示。8.学生之间相互有规律的进行查看和浏览。

9.师:对于查找到的文件,我们可以直接浏览,也可进行复制。

10.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如果在局域内,文件夹长期的开着共享的话,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侵入。所以,如果我们的同伴已经获得了你的资源,那么我们要及时把这个共享关闭。谁愿意来试一试呢?(指名演示)

11.集体关闭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学共享文件夹图标中那只手的样子,加深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认识:

1、共享文件夹的图标与普通文件夹的图标是不一样的;

2、共享文件夹的图标为什么要加上那只手?

3、单个的文件必须放在共享文件夹中才能共享。在学一学、试一试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再次激起学习的兴趣。

同时,这里增加了关闭共享这一环节,意为帮助学生养成在网络操作中要有条有理、有始有终等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随时随地具备防范病毒入侵的意识。

(五)练一练:

1.将自己前几节课从网上下载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并浏览好朋友的文件夹,从中获得1—2件有效资源。

2.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这里,不仅是对前几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阅,体现了课堂的延续性,同时也是对大家学习本课内容的一次考验,考验大家能不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遇到问题能不能自己想各种办法进行处理,能不能快速获取同伴们的有效资源。

(六)课堂总结:

1.师: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揭题:共享资源

2.师:好的。我们通常说的连网,其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把局域网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以达到资源共享;第二种,是连到因特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网,通过因

第4页 特网,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的资源。

3.师:分享别人的资源是快乐的,把自己的资源与别人分享同样也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尾处进行揭题,简明扼要地点明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首尾呼应,将分享的快乐与共享资源划上等号,体现了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为了预防学生把局域网与互联网混为一谈,在此做了一个延伸,阐明了两者的关系,体现了教学的延续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力争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知识的展现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到,而不是教师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基本上实现了这种设计,采用“快乐的分享”这一主线,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局域网的认识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课堂教学,本节课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也有几点不足之处:

1.在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有待调整,特别是学生练习的时间需适当延长,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共享资源的便捷性、体验局域网分享的快乐感。

2.学生操作后的反馈环节,可以再多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更投入的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第5页

第三篇:第21课诸子百家 教学设计

第21课 诸子百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②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③针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④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⑤收集与“诸子百家”有磁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②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主张,要求学生能够与当时的社会联系起来,分析他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教学要点

1.重点: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课的重点,应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

2.难点:“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讲“人”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诸子百家”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铜铸造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掌握什么是青铜器?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是什么?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什么叫饕餮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

第21课 诸子百家(板书,以下黑体加粗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姓名 时期 学派 成就

孔子 春秋后期 儒家 提倡“仁”,广收门徒、发展教育,整理文化 孟子 战国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人要有骨气 老子 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 道家 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 今胜于昔,“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什么叫百家争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强调:“春秋战国是由分立趋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a、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下面要学习的几位著名的思想家,我们要注意他们哪些人是生活在春秋时期,哪些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

b、“由分立趋向统一”:引导学生回忆旧课,涉及西周分封诸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内容。c、学派:我们经常会听到“三教九流”的说法,那么什么是“三教九流”呢?(没有学生知道,也有部分同学知道一点)

关于“三教九流”有各种说法,我们现存介绍一个最常见的说法:“三教”即儒、释、道(释为佛教,这在前面的内容里简单介绍过)。“九流”即: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九家学术流派。“九流”中司马迁选取影响比较大的六个称为“六家”。他们是:儒、墨、道、法、阴阳、名。这里我们将着重学习前四个:儒、墨、道、法。

诸子指各派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子”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知道吧?(学生已经在语文课中学过)

百家泛指各学派。

“诸子”、“百家”都是泛指。①儒家

儒原来是指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长期从事儒这个行业,因此他所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⑴孔子:名丘,字仲尼。相传孔子“圩顶”,圩音乌,意思是中低而四傍高。大家看一下课文中“孔子像”,是不是有点“圩”。当然,还有人说孔子的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也有人说是因为孔子的母亲在尼丘山下生了他,故名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他也被尊奉为“大成至先师”,“文宣王”。现在你如果到孔子的老家山东曲阜,能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府、孔庙、孔林。死后的孔子很是风光。但孔子在世时,却很不得志,虽然他出身贵族家庭,但在他3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17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在鲁国不得志的情况下,周游列国,想找到个施展才能的地方,但最终是两手空空。有件事比较有意思:有一次,孔子在郑国与他的弟子们走散了。弟子们到处都找不到,只好问人。有人告诉孔子的弟子,东门外有个人“累累如丧家之犬”,弟子们一看果然是孔子,有个弟子就告诉孔子这件事,孔子也不乏幽默地说:“然哉!然哉!”孔子转运是在他死后,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过什么?(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的主要成就:政治上、教育上、文化上。(指导学生看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政治上:“仁”是做人的道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高的道德要求。“礼”是行为规范,要体现西周社会等级秩序。教育上:孔子广收门徒,“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议论,成为后世传诵的格言。你们学过《论语》十则,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说一说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学生背诵)

文化方面:(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相关知识,强调《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写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书)

思考课文中的阅读,指导学生回答。

⑵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仁政”的思想,“民贵君轻”的主张,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做人要有骨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思考与讨论”。

②道家:首先要求学生注意“道家”与“道教”的区别,“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

⑴老子: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楚国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指导学生看“老子像”。

要求学生通过《淮南子》里的故事了解道家思想中“祸”与“福”关系。

“无为而治”方面的思考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⑵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为学生讲几个《庄子》里面的寓言。如“梦蝶”、“鼓盆”、“非鱼”等。

③法家:韩非子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李悝、吴起、商鞅都是法家思想的人物,他们在各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适应时代的要求。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是信奉儒家学说的。但他和孟子的思想有区别,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荀子的思想吸收了一些法家的观点。他的两位最有名的弟子李斯与韩非都是法家的人物。指导学生看课文中有关小字。

韩非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过世。这就和道家的思想不一样。指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关于老子“小国寡民”的内容。

“法治”,结合商鞅变法思考“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始皇用韩非的思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我们前面所学的“焚书”事件,正是韩非思想“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体现。法儒两家,法家掌权“坑儒”;儒家掌权“罢黜”。

墨家和兵家的内容,同学们自己看。

“身边的历史”:与“诸子百家”有关的成语故事,先用小黑板写下来,让学生抄下来,选择几个成语解释。

《老子》:大器晚成、无中生有、受宠若惊、视而不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论语》:任重道远、待价而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三思而行 《孟子》:杯水车薪、出类拔萃、拔苗助长、缘木求鱼、与人为善 《庄子》:螳臂当车、井底之蛙、得鱼忘筌、越俎代庖、望洋兴叹 《孔子》:避实击虚、出其不意、知已知彼、出奇制胜、风雨同舟 《荀子》:青出于蓝、前车之鉴、后发制人、生杀予夺、四海为家 《韩非子》: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吹毛求疵、兵不厌诈、自相矛盾

四、教学反思

在课堂开始时,学生进行阅读教材,挑选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讲出点什么来,也许是因为我给大家留的时间比较多。另外,他们在语文课中学习过《论语》中的一部分内容,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外,由于我在课堂上生动的讲解,补充的课外知识较多,也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而“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课堂的时间分配上和讲解的内容上来说,一直都在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这一教学重点。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是通过讲“人”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诸子百家”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从而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四篇:21课教学设计

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北京故宫代表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明长城的修筑,其规模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一大奇迹。这两大建筑都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知道长城的起止点,训练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认识到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

情感目标 : 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四、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故宫和长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 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五、教学过程

导入: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明清皇宫。

1、明清都城——北京(回顾)。

2、北京城的构造(由外向里依次为京城、皇城、宫城)。

3、故宫体现大一统国家气派(布局整齐、对称、和谐、严谨,建筑色彩采用红墙黄瓦,太和殿建筑规格高装饰豪华,故宫建筑所有数字和九有关。)。

4、故宫的地位(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故宫体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

过渡:明清王朝迁都北京是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古代帝王修建长城是为了什么?

二、雄伟的长城。

1、介绍长城的历史沿革。

2、明、秦长城哪些不同。

3、长城的作用。

4、长城的象征意义。

合作探究:

1、长城在历史上有何作用?

2、长城精神是什么?

三、动脑筋:国家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课堂精练。

小结: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故宫代表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取得巨大成就,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明长城的修筑,其规模和质量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一大奇迹。

2013-5-28

第五篇:scratch教学设计 第21课高山滑雪

第21课 高山滑雪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读脚本的能力,学习他人的设计技巧。

2、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写出设计作品的过程并能将它转换成scratch语言。

3、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八大模块搭建脚本,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启发学生的想象,发挥创意。【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作品的设计过程。

2、难点:帮助学生将设计作品的自然语言转化成scratch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主题

奥地利高山滑雪名将Hermann Maier从最陡峭的斜坡完成了最快速一跳!真是勇猛的滑雪选手!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粉身碎骨,这就是全世界最刺激的运动之一——高山滑雪。在网上也有很多精彩的高山滑雪的动画或游戏,我想同学们也看到过,甚至还玩过,今天老师请同学们自己也来体验一把,创作一个高山滑雪的作品。

二、范例研习

(一)范例

请同学们欣赏老师自己创作的一个简单的模拟滑雪的动画,请看!动画开始,用鼠标点击“PLAY”,滑雪者开始滑雪,在舞台固定位置通过切换造型变化,实现滑雪效果,周围的树又大变小在移动,实现滑雪的动感效果,障碍物也由大变小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小企鹅在横着穿过雪道,添加气氛。如果滑雪着遇到障碍物,滑雪者发出叫声或来一个精彩的动作。

(二)教师演示其他作品,启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二)挑选你干兴趣的一个范例探究一下,然后用WORD写下你的构思。

三、猫咪剧场

1、出示老师的文本范例:

◆ 故事大概:滑雪者在高山上滑雪,周围的树又小变大或由大变小在移动,实现画面的动感效果,障碍物也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如果遇到滑雪者,滑雪者发变化。

◆ 舞台:高山、雪地……

◆ 角色:滑雪者、树、障碍物……

2、学生独立写剧本

研习他人作品和老师的范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吗,赶快写下自己的剧本。

第二课时

一、讲述导入

师:上节课同学已经学习他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完成剧本编写,这节课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剧本,继续用SCRATCH来创作。

二、解决问题

1、请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请大家帮他们完成某个设计。1)如何控制角色有小变大?由大变小?以下是其中一种方法。

2)如何控制角色滑雪中在一定范围内上下颠簸的效果?

3)还有其他问题吗?请提出。

三、自由创作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有部分同学已经了高山滑雪的作品,请同学展示,大家提建议。

2、根据建议继续修改和设计自己的作品,还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创作。

二、学生创作

1、学生开始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分享交流

1、展示作品。

2、发现问题,课后可以继续再设计,使作品更有趣。学生作品

下载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1课 共享资源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第21课《观潮》教学活动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第21课《观潮》教学活动设计 任各庄镇后泥河小学 刘春瑜 【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

    作文教学开发资源 共享资源

    作文教学开发资源 共享资源 如何立足日常现有的教学要素推进作文教学呢?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首先引进几个概念:作文信息;努力利用班级教学的特点及它的社会性;工......

    21课《太阳》教学设计

    21课《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层次明晰,语言......

    第21课《风筝》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 《风筝》导学案 编写人:时间:2010.1123 审稿人: 班级: 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借助网络,了解鲁迅生平及重要作品等信息 2、解读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

    第21课教案

    21搭石 教材分析: 搭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而现在的孩子大多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教......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第一个问题: 六年的学习中,你经历了很多位老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导入新课,板书......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了解昆曲和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京剧是“国粹” 过程......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内容标准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