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访谈,引导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体验式教学,引导理解战争形势走向,体会战争决策的重要性。通过观看战争资料片,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评价”的方式来教学。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上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方式来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是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的话,那么,最终是什么事情成为“那粒火星”呢?在这次战争中曾爆发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战役?又给人类带了什么样的灾难呢?让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图》,请学生讲述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争夺情况
学生:结合图文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一点即燃的“火药桶”。那么,这个“火药桶”到底是怎样点燃的呢?
一、谁点燃了“火药桶”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教师:放映《萨拉热窝事件》资料片断,引导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燃了一战的战火,那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中的普林西普呢?你是否赞同普林西普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突发事件?最好举出一二件实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提示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指出这类带有恐怖性质的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确实是个威胁,也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这次由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教师:指导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找出各参战国,并且结合形势图来介绍各战场的分布情况,指出,一战爆发后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战役在西线。在这次战争中发生很多惨烈的战役,下面就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来感受一下。
二、凡尔登“绞肉机”
教师:为什么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呢? 学生:主要是因为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教师: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⑴ 作战时间长(1916.2.21——1916.12.18)⑵ 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近百万人 ⑶ 现代化武器的使用(飞机、毒气弹等)⑷ 死亡人数多,共伤亡70多万。
教师:为学生放映《凡尔登战役》的资料片断和《凡尔登战役形势图》,感受战役的激烈和残酷。
师生达成共识: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三、人类的灾难
学生读课本107页的第二自然段,回答:
1、一战持续的时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一战的结果: 协约国胜,同盟国败
3、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 参加国有30多个国家 ② 人口15亿 ③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 ④ 840万人阵亡,2100万人受伤 ⑤ 战费2084亿美元。
教师提供图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认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教师启发学生从参战国本身性质及参战目的入手讨论分析,得出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局部看,塞尔维亚等国家从事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
(三)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他们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及一战的相关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可以涉及一战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战争规模、破坏程度、死亡的人数、损失及使用的新式武器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卡片对本课进行小结。
教师: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美好的,地球需要安宁,人类呼唤和平,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愿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四)巩固基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 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 B 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德、俄、英、法卷入战争之中 C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 凡尔登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属于同盟国作战国家的是()A 土耳其
B 奥匈帝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下列欧洲的参战国中,唯一一个国家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这个国家是
()A 塞尔维亚
B 奥匈帝国
C 俄国 D 德国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役是
()A 塞尔维亚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凡尔赛战役
D 攻占德国战役
6、世界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坦克的国家是()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A 1914年
B 1915年 C 1917年 D 1918年
(五)能力提升: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往往一个偶然的事件却会酿成一场大的战争或**。比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人类进入21世纪后又发生了9.11事件,结果爆发了美伊战争。你怎样看待突发事件带给人类和平的威胁?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教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教案
课型:新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结果,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2)使学生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温故知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二)导入:战争并不是人类历史的主流,但一说起战争就让人记忆犹新,深恶痛绝。因为它有巨大的破坏性,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新授: 1.预习导航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2)三国同盟分别是、、等国;三国协约分别是、、等国.(3)一战的导火线是.(4)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5)一战的性质是一场.(6)一战的结果是.2.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1)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有哪些?
(3)有人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对吗?说明理由.甲: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乙: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战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
(4)一战的结果怎么样?产生了哪些影响?
(5)一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四)学习整理 熟读记忆(课堂小结)
(五)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 双方的利益不同 B 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 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3)有人认为一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4)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 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B 美国对德国宣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 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D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5)下列史实不属于一战影响的是()
A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B 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C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6)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因为()A 战争武器先进 B 战争进程速度快 C 作战范围广泛 D 战争的残酷性
(7)列宁曾说世界是第一次被瓜分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什么时候过度到帝国主义阶段的?
②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他们矛盾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导致的结果如何?
③这一结果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那些重大影响?
④客观上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8)你如何理解一战的性质?
(六)教学反思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素材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公里的地方穿过索姆河。德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号称“最坚强的”防线,其第一线为9个师,预备队4个师。以后兵力增加到67个师。英、法方面原计划以法军担任主攻,但因凡尔登战役动用了法军大量兵力,改以英军为主。最初投入兵力为39个师(战役过程中增加到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法军14个师。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战法,企图通过消耗德军兵力达到突破的目的。为协调两军行动,规定每次进攻到达线不能自行超越。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晨7时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当天法军和主攻方向上的英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则毫无进展。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7月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占领了德军第二道阵地。德军利用对方进攻的间歇,迅速调集兵力,加强纵深防御,并在一些地段上实施反击。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占领了第三道阵地,但未能发展为战役突破。9月3日,英军32个师、法军26个师第三次发起进攻,截至12日向德军纵深只推进了2~4公里。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18辆(被德军击毁10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数量较少,收效不大。
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2 中华书局版1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登战役,美国的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运用历史地图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战况,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提高通过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分析,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2学情分析
1、播放视频《索姆河战役》导入新课,主要是通过视频呈现战争的残酷,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惨剧重演?
2、组织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等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并养成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
3、通过对一战伤亡统计表、战争资料图片的对比分析,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3重点难点
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索姆河战役》,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知识要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1 根本原因:(2)在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3)一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4)欧洲的“火药桶”在什么地区:(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6)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活动3【活动】活动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知识要点。初步形成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体认识。通过对一战伤亡统计表、战争资料图片的对比分析,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树立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活动4【练习】练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萨拉热窝事件 B.英、德矛盾 C.塞尔维亚独立 D.争夺巴尔干半岛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马恩河大会战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是()。A.1913年7月~1917年11月 B.1913年8月~1917年11月 C.1914年7月~1918年11月 D.1914年8月~1918年11月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在()。A.欧洲 B.欧洲和亚洲 C.欧洲和非洲 D.亚洲 5.如何评价普林西波的个人英雄行为? 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的学习即将结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最后,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五篇:2013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新人教版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3)讲授新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
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
触即发。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 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4)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
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
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5)一战性质:
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
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作业: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