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新人教版(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根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大家还记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吗?这些成果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拓宽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给人来造成更大的灾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场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展示目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2.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造成了哪些灾难?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讲授新课】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板书)
1、教师简单介绍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2)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2、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1)斐迪南夫妇被刺
(投影)“被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画像及斐迪南简介。
指定一名同学复述事件的经过。
(提问)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生1:做的对,对侵略者就要这样给他点颜色看看。
生2:普林西普的行为太冲动,刺杀不会解决民族矛盾,只会导致大战的迅速爆发,加重 1
民族的灾难。
(教师指点)说明斐迪南访问的挑衅性。刺杀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做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2)巴尔干半岛危机
(指出)直接影响大战爆发的地区是巴尔干半岛。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就成了点“火药桶”的这粒“火星”。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互相讨论、发表看法)(电脑演示)“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观察图,了解半岛的局势,记忆各国的位置。诱发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导学。形象、直观,激发情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简介半岛的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找个借口而已。
3、大战的爆发(板书)(概述大战爆发经过)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碟,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德、俄、法、英四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大战爆发了。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奥匈;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一方。(由学生评价意大利的参战)
(学生讨论)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自己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教师指点)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奥以此为借口,挑起了战争,首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意大利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大战中重大战役(板书)凡尔登战役(1916年)
介绍凡尔登要塞的战略位置重要性。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战况及插图。(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掌握战场形势)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134页小字本页插图“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激情导学,制造气氛。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学生谈论图片包含内容和看图后的感想)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此后的形势对德国更加不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大战的结束(板书)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协约国胜,同盟国败。2.大战的性质(板书)
启发学生从参战国的性质、目的等分析。
(归纳)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因此,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3.大战的后果(板书)
大战最后怎样结束了?哪一方胜利? 主要参战国家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大战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相互讨论,谈自己的看法)(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沉重苦难,历时4年牵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造成重大物质损伤和人力伤亡。)
4、讨论:
请同学们从一战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性质及其目的入手分析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思考并作答)
(教师指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它绝不是一次偶然灾难,而是经过了几十年酝酿和准备的大厮杀。发动战争的是两大军事集团的资产阶级和王朝统治者,因此,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是正义的,但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意义,不能改变总的帝国主义的性质。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学生讨论回答)【全课小结】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以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板书设计】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业设计】《同步导学》P92—95
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
1、课堂上教师预设的太多,学生动态生成的太少。学生的思维一直禁锢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条条框框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主动地解决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让学生根据问题找答案。
2、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教师有时多次的催促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
3、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给学生学习战争史的方法,注重“授之以渔”。
4、课后小结过于简单。课后小结要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它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升华。今后突破的方向:
1、教学模式上,变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自己提问,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回答。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点拨,2、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结合实际方面。如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斩首”行动等,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恐怖行为?个人所进行的和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活动性质一样吗?对现在
美国的行为如何评价?
3、因人施问,有的放矢。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必须因人而问。
4、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会采取比如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过程回忆写本课小结,或者将讨论的问题整理成书面答题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要学生积极参与,也要学有所获,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第二篇: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新人教版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重要史实。2.能力目标
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3.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工业革命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但是直接生产了这些产品的工人的生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进行了反抗,最初的斗争形式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失业的根源不在于机器的使用,而在于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于是决定通过罢工等形式迫使资本家提高政治地位,19世纪30到40年代欧洲发生了多次这样大规模的运动。(指图都有哪些运动),而英国的宪章运动就是这些斗争中很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展示目标】
为什么把这次英国的工人运动叫做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历时12年,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失败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巴黎公社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做出了哪些努力?他们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讲授新课】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1.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1)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无产阶级的处境日益恶化; 2.工人运动发展的过程:
破坏机器。捣毁工厂——罢工,经济斗争——政治斗争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2)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4.英国的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 2)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3)政治要求: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4)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5)意义:
①标着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③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阶级条件——工人运动的兴起
3)思想条件——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2.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大学毕业后被聘为《莱茵报》主编,因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报纸被查封。后来到法国,开始流浪生涯。因为宣传革命思想,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在欧洲各国过着流亡生活。3.《共产党宣言》——标着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发表:1848年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内容:分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4)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5)意义:
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发表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法国国内深刻的社会矛盾 2)工人阶级的组织性与觉悟提高
3)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反抗。(普鲁士统一德国——普法战争——路易·波拿巴·拿破仑被俘(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三帝国——资产阶级政府屈膝投降——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赔款50亿金法郎——成立公社的运动——资产阶级政府准备镇压——激化起义)
2.过程:
1)1871.3巴黎工人起义
2)选举产生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扑:五月流血周 4)失败:1871.5.28 3.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失败的原因:
1)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
2)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5.意义:
1)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这一尝试的具体表现。
2)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巴黎工人却以高昂的热情和革命首创精神,对旧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宝贵财富。
3)公社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不断的奋斗。6.《国际歌》
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作曲家盖特谱曲。【全课小结】(利用板书)
(工人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成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同步导学》P73—75 教学反思:
统观整个授课过程,本人认为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已达到期望的水平,学生也掌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对《共产党宣言》以及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有了切实地了解。同时,本课的讲解中还存在一些令本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巴黎公社的资料较少,特别是相关的影视资料短缺,无法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通过让学生们演唱《国际歌》,在歌声中体会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素材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当时战线由南向北,在亚眠以东50多公里的地方穿过索姆河。德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号称“最坚强的”防线,其第一线为9个师,预备队4个师。以后兵力增加到67个师。英、法方面原计划以法军担任主攻,但因凡尔登战役动用了法军大量兵力,改以英军为主。最初投入兵力为39个师(战役过程中增加到86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法军14个师。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战法,企图通过消耗德军兵力达到突破的目的。为协调两军行动,规定每次进攻到达线不能自行超越。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晨7时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当天法军和主攻方向上的英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则毫无进展。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7月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占领了德军第二道阵地。德军利用对方进攻的间歇,迅速调集兵力,加强纵深防御,并在一些地段上实施反击。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占领了第三道阵地,但未能发展为战役突破。9月3日,英军32个师、法军26个师第三次发起进攻,截至12日向德军纵深只推进了2~4公里。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18辆(被德军击毁10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数量较少,收效不大。
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简述萨拉热窝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提高学生概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访谈,引导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体验式教学,引导理解战争形势走向,体会战争决策的重要性。通过观看战争资料片,对战争的灾难性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评价”的方式来教学。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上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方式来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是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的话,那么,最终是什么事情成为“那粒火星”呢?在这次战争中曾爆发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战役?又给人类带了什么样的灾难呢?让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图》,请学生讲述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争夺情况
学生:结合图文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一点即燃的“火药桶”。那么,这个“火药桶”到底是怎样点燃的呢?
一、谁点燃了“火药桶”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教师:放映《萨拉热窝事件》资料片断,引导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燃了一战的战火,那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中的普林西普呢?你是否赞同普林西普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突发事件?最好举出一二件实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提示学生从刺杀目的、手段性质、刺杀结果三方面来评价。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指出这类带有恐怖性质的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确实是个威胁,也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这次由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教师:指导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找出各参战国,并且结合形势图来介绍各战场的分布情况,指出,一战爆发后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战役在西线。在这次战争中发生很多惨烈的战役,下面就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来感受一下。
二、凡尔登“绞肉机”
教师:为什么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呢? 学生:主要是因为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教师: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⑴ 作战时间长(1916.2.21——1916.12.18)⑵ 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近百万人 ⑶ 现代化武器的使用(飞机、毒气弹等)⑷ 死亡人数多,共伤亡70多万。
教师:为学生放映《凡尔登战役》的资料片断和《凡尔登战役形势图》,感受战役的激烈和残酷。
师生达成共识: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
三、人类的灾难
学生读课本107页的第二自然段,回答:
1、一战持续的时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一战的结果: 协约国胜,同盟国败
3、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 参加国有30多个国家 ② 人口15亿 ③ 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 ④ 840万人阵亡,2100万人受伤 ⑤ 战费2084亿美元。
教师提供图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认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教师启发学生从参战国本身性质及参战目的入手讨论分析,得出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局部看,塞尔维亚等国家从事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
(三)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他们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及一战的相关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可以涉及一战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战争规模、破坏程度、死亡的人数、损失及使用的新式武器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卡片对本课进行小结。
教师: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美好的,地球需要安宁,人类呼唤和平,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愿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四)巩固基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 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 B 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德、俄、英、法卷入战争之中 C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 凡尔登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属于同盟国作战国家的是()A 土耳其
B 奥匈帝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下列欧洲的参战国中,唯一一个国家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这个国家是
()A 塞尔维亚
B 奥匈帝国
C 俄国 D 德国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战役是
()A 塞尔维亚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凡尔赛战役
D 攻占德国战役
6、世界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坦克的国家是()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A 1914年
B 1915年 C 1917年 D 1918年
(五)能力提升: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往往一个偶然的事件却会酿成一场大的战争或**。比如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人类进入21世纪后又发生了9.11事件,结果爆发了美伊战争。你怎样看待突发事件带给人类和平的威胁?
第五篇:2013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新人教版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3)讲授新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
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
触即发。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 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4)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
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
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5)一战性质:
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
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作业: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