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儿美术教案——不同形状的罐子
课
题:不同形状的罐子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感受三个不同形状的罐子,比较罐子之间不同的特征,培养儿童敏锐的感受力。2.通过直觉感受,用线表现形的不同特征。
教学要点:1.选择造型特点不同的陶罐,便于通过对比感知每个罐子的形状特点。
2.鼓励儿童大胆用线画出特点不同的罐子,运笔要认真、果断,不能潦草。
教学准备:教师:三个不同形状的陶罐。
学生:8开纸,深色尼龙水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摆在桌子上面的东西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教师启发儿童认识器皿的使用功能,这些是用来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皿。
提问:陶罐的基本构造有哪些部分?
教师引导儿童通过具体观察,了解陶罐的构造:有圆形的罐体、罐口、罐底。此外,有的罐有双耳,有的罐有像杯子一样的把。
提问:这些罐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启发儿童根据对罐子的高矮、大小、不同形状的分析,认识不同罐子的特征。
●作画提示:1在纸上画三个不同的罐子,可以考虑从最高、最大的一个开始画。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可以靠在纸的一边,也可以画在纸的中间。然后再比较着画其他两个。2.画罐子从哪里入手?先画罐口,然后根据口的大小画罐体的形状,最后再添画罐子的花纹。
●教师辅导:1.行间巡视应不断强调罐子的不同特征,要求儿童进行比较。2.画面安排要注意罐子在画面空间的大小和位置。3.展示典型作业,作为示范引导。●作业评赏:展示全体学生作业。
找出表现特征最好的作业,说一说优点在哪里?
小
结: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罐子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注意表现出它们形状的特点。
本课作业中体现了儿童敏锐观察和表现物象不同特征的能力,这是造型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教学指导建议:
本课适合4~5岁儿童学习。
克服幼儿绘画中形象概念化问题,其主要方法须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通过观察、比较,善于把握不同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画好形的造型基础。
第二篇:少儿美术教案——从不同角度看人
从不同角度看人
教学目的
○让儿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表现人。○让儿童感受不同的空间知觉。教学要点
○让儿童观察和了解人不同角度的形象特点。
○尽量让儿童用自己的认识组织线条表现人的正面、侧面及背面。教学准备:
教师:不同角度人的图片资料。学生:8开纸,单色尼龙水笔。教学过程
●观察与讨论
提问:人的正面、侧面和背面所能看到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儿童明确正面观察人的形象,可以看到五官(两只眼、两只耳、一个鼻子、一张嘴),还可以看到一部分头发。正面人的衣服有纽扣、衣兜、衣领……
侧面只能看到人的半张脸,看到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只耳朵,头发长在脸的后面。
背面只能看到头发的形状和身体的背部。●作画提示
○根据自己对不同角度人的理解,画出三个不同角度的人。○针对作业中产生的问题,具体观察侧面人的五官在人脸外形的什么部位上,以及头发应该在头部的什么部位上。
●教师辅导
○应有顺序的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作业。可以考虑先画正面的人,再画人的侧面和背面。
○通过具体观察使儿童创造侧面形象的表现方法,不要急于教会具体画法。
○多以鼓励的语言促进儿童动脑思考,创造方法表现。●作业评赏
○对照展示全体学生作业。○指出自己认为表现正确的作品。○充分肯定儿童的创意表现。教学指导建议
本课适合4~5岁儿童学习。
儿童的空间知觉发展,需要通过对实物反复进行观察,逐渐提高认识,才能正确表现。教学中且不可过于急噪,拔苗助长。对儿童的创造性表现,首先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三篇:少儿美术教案——从三棵不同的树
课
题:三棵不同的树
2.学习用线的疏密变化表现不同的树。教学目的:1.了解树的有关知识,观察各种树的形态特点。
教学要点:1.培养儿童养成注意观察周围景物的习惯,并能细心观察其变化。
2.为帮助幼儿克服用概念化图式表现的习惯,本课要求表现不同粗细、高矮、曲直的树形,并创造不同树叶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不同品种树的图片资料或影视资料。
学生:预先观察不同的树,8开纸,单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树木的种类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常见的树? 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常见树,如在北方有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银杏树等。在南方有梧桐树、椰子树、榕树等。槐树是路边种植较多的树,小卵形叶,像羽毛一样成对排列,夏季开花。◎杨树也是许多公园和公路边常见的树。树干又直又高,树叶呈桃形,比较宽阔。早春先开花后长叶,花序下垂像一条条毛毛虫。◎柳树生长在河边,枝条柔韧,叶子狭长成对排列在细长的枝条上,向下垂随风摇摆。
◎梧桐树,幼树皮绿色,平滑,叶子宽大,树荫利于遮阳。◎榕树,有气根,许多下垂的根入土后形成许多支柱。叶子厚,深绿色卵形。教师反馈:◎椰子树生长在热带,为常绿树,树干很高,叶柄三角状,有长叶鞘,羽状复叶。提问:树的外形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儿童认识树干有高矮、粗细、有直有弯的不同。树叶的形状、排列不同,树冠的形状也不一样。
二、作画提示
○我们画三种不同的树,要求有高矮、粗细和曲直的变化。○可以从树干入手画,考虑画三个不同品种的树,树叶的特征应有所区别。
○树叶要画得密些,树干可以适当画一些花纹。
三、教师辅导
○行间巡视鼓励儿童大胆用长线画出树干的形,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形添画树叶。
○对各种表现形式的树头,及时给予鼓励和示范,对特别有创意的表现形式给予充分肯定。○注意树的不同变化及线的疏密排列。
四、作业评赏 ○展示全体学生作业。○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
本课作业充分体现儿童的创造形象的能力。每张作业的树冠表现都是极具个性特点,对树叶的造型表现都呈现了独有的创造。
第四篇:少儿美术教案
罗丹文化艺术学校教案 第2周
一,教学目标:1聆听有趣的故事激发绘画热情,并未画面添加丰富场景。2初步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和特色能力及规则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色彩:09号黄色宝宝,朱红色,黄绿色宝宝。2提醒孩子涂色先浅后深,黑色最后再用。三,教师材料准备:8开素描纸,水粉(群青),范画。
学生材料准备:油画棒,调色盘,排笔。
四,教学过程:1,点名。2讲评作业(上周手工课上出现的问题)⑴名字写的太小,拼贴时太紧。⑵剪条条时应该一样大小,拼出名字公整一些。3导入:1小朋友喜欢吃鱼吗?鱼好吃吗?小鱼分为哪几部分呢?你们最喜欢吃鱼的哪几部分呢?小鱼什么形状呢?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鱼呢?吃鱼的时候从那个地方开始吃呢?喜欢吃鱼头吗?小鱼身上像三角一样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钓过鱼吗?小鱼生活在哪里呢?4讲故事。《小黑熊钓大鱼》
小黑熊向小花猫学钓鱼,小花猫带他到河边,可小黑觉得鱼太小了,小花猫说:“海里小河里没有大鱼,大海里有。”小黑熊坐火车到大海,大海那么蓝,他高兴极了,拿着鱼竿坐到海边钓了起来,他钓到了一只大龙虾,小黑熊说:“小龙虾你太小了,还不够我塞牙缝的。我要钓大鱼。”小黑熊又接着钓啊钓,还真调出来一条鱼。可他还是嫌太小了。突然他看到了大海里浪里翻涌小山一样,大鱼对他说:“听说你要钓大鱼,我来了,要不要呢?”
小黑熊吓坏了,好大的家伙,像一座小山,太可怕了!他吓得拔腿就跑,黑灰灰的家伙笑着说:“你别怕,我是蓝鲸,住在大海里,不是鱼!”说着,喷出水花来,可神奇了。小黑熊没钓到鱼,可看到了大海和蓝鲸,高兴极了!4示范:⑴观察小鱼的身体是由那几部分组成?脸,身体。鱼鳍,尾巴。五,作业要求:
第五篇:少儿美术教案
第一课 美术的分类
初中美术 第一册
第一课
美术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
课业类别 单一型
基础理论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分类。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
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在谈及幼儿美术教育时,一位学者曾经感慨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害;教的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
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内心产生创作欲望。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让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幼儿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幼儿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创作欲。在春天,让幼儿去公园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花丛里的蝴蝶张着几个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美丽的花纹。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的长鼻子、湖里的白天鹅,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三,可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所谓寓教于乐,让幼儿边学边玩,如:可把要画的人物或动物都做成活动的教具,孩子们通过玩活动的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出各种动态,还可以听配乐故事,说寓言,看录象,玩拼图等,开展多种活动来增强幼儿对所画内容的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泛灵伦”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热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像画他们自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全体幼儿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德不好老师也不会怪我,扫除了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要让幼儿照样画葫芦,孩子的想象受到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美术教育没有既定的模式,每次在上课时都像是带幼儿做一次探险,做一次想象中的旅游,不拘形式,不择手段,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美术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幼儿会想再会画,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教学中只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的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技能。在美术活动中,美术技能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如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者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达思维。教师应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进行不同的启迪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欣赏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这样画好、画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回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才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他们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话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信心,自强自爱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回更强,创造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图形光怪离奇,颜色五彩缤纷,满世界都是孩子们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反思: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美术教育正如文章中所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害;教的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所以我需要学习美术教育的方式。学习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化。文章告诉我美术教育要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要让幼儿从心底有创作欲望,了解幼儿的想法,知道他们的想法;美术教育要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只有拥有自我创造的第一和不同,作品才有价值,同样只有自我创造的培养才会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美术教育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只有不同的教育实施在不同的幼儿身上才会使幼儿得到真正地发展;美术教育要欣赏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每个幼儿的心里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的,欣赏幼儿作品是鼓励幼儿继续创作的重要方式。这篇文章使我懂得美术教育要别样教育,不能与其它科目一样,有它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