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word)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
(工作单位:三门峡市技工学校,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英语学科是技工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那么,作为一名技校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英语教材的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有目的、有计划的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技校英语教材有二十二个单元,几乎每个单元中都有德育内容。例如:第一单元“Introductions and Greetings”一文 ,教给学生日常见面的问候、介绍和告别方式;“Mechanical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一文,向学生讲述了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的伟大发明。第十四单元“Who Is Your Idol?”一文,通过对话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偶像;“Liu Xiang”一文,通过介绍刘翔的成长历程以及获得的成就,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第十五单元“Talking about Olympic Games”一文中 ,讲述了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中国人带来的欣喜和自豪;“Fuwa”一文中,介绍了5个福娃各自的造型来历及其寓意。第十八单元“Success Is a Choice”一文中,列举林肯和海伦.凯勒的事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通过这些课文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英语教材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格言 ,比如,“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等,通过这些格言的教学,引导学生要勤奋努力 ,立志成才。
二、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学习英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1、设置情境,分角色演示。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家里招待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How much...?”时,可以设计购物场景,安排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实战会话。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
2、排练课文对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日常对话,内容涉及购物、求职、聚会、度假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饰演,这样不但能有效增加学习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尤其对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更是大有益处。
3、教师在练习环节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题目,使学生的思想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引导。例如:“Who Is Your Idol?”一文讲完后,我反问学生,“Who Is Your Idol?”引导学生理性面对偶像崇拜,应该去学习偶像们成功背后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崇拜,疯狂追星。又如:“Talk about Olympic Games”一文讲完后,我问学生,“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你想做奥运会的志愿者吗?)”,激发学生不但要有爱国之情、爱国之志,更要有爱国之行。
三、结合英语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结合英语礼貌用语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英语口语教学非常重视说话的语气,同样的一个内容,通过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当你想让别人帮你做某件事情时,你可以说:“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Can you close the Window ?”。也可以说:“Close the Window.”,但其语气效果悬殊,给人的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的。又比如在征求许可时用“May I„?” 等句型如“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代替“What’s your name?”能受到较好的效果等。通过经常与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对比、体会,使学生能切实体会到语言交流的技巧和艺术,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利用西方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例如:在“父亲节(Father’s day)”、“母亲节(Mother’s day)、“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一致的西方节日,课堂上通过讲解这些节日的来源,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比如在母亲节对自己的母亲说“Mum,I love you.Happy Mother’s Day。”或者在父亲生日时对他说“Dad,I love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把德育教育从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领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行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3、通过中外历史文化的对比,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但在现代文明方面却落后于许多西方国家,造成现在很多学生盲目向往外国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对自己的祖国则感情淡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明辨是非,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人家的好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而不是盲目模仿。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爱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更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尊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同时,品德得以培养,性格得以完善,气质得以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堂以外的生活中所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的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示范作用(如学识渊博、气质优雅、聪慧自信、幽默真诚、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英语教学工作都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研究,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简介:1980年4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汉族,现工作于三门峡市技工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适应性。通讯地址:三门峡市技工学校教务科。电子邮箱:3kyou-1@163.com
第二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庐江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喻林
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古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学生们大部分都是自小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长大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身手的生活,从而形成了没有责任感,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尊重,缺乏起码的生存能力等等这些坏习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我们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高中英语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遵循联系学生实际、恰如其分的原则,选择德育渗透点。要具有“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情感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探索出一条捷径。通过自己的内化和吸收,将书本上传达交流的情感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如举行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让学生写观后感等活动。通过具体情境来感化学生,熏陶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使其在活动中继续深化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总之,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育学生知识,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做人,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德育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它也渗透在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学科当中。因此,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责无旁贷。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多么重要。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作为老师,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义不容辞。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言行;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要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孩子良好品质的树立和形成。
关键词:德育教育 英语课堂 渗透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作为英语老师也义不容辞。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尝试: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度外,其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德育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强一些,英语口形、口音乃至单词、句子甚至是动作,学生都在模仿,逐渐地连老师的品格、人格也会受到模仿。作为育人在先的工作者,我们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所以由表及里,为学生作表率,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信”以及对老师的“爱”。记得有一次,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书向三(五)班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扫帚、铲子凌乱的倒在讲台前。我皱了皱眉头,顺势将扫帚、铲子扶了起来并把它们放好。看到我的举动,原本有点喧闹的教室安静了下来。我并没有批评做清洁的孩子,只是告诉孩子们:“这仅仅是举手之劳,Ms Yang愿意做这件小事儿而让我们共同的‘家’整洁干净。我也相信孩子们跟我一样爱我们的‘家’!”说完后,我便开始上课,整堂课孩子们很认真,效果很好。之后,我再到三(五)班上课,再也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有一次,我发现有孩子主动把倒在底上的扫帚扶了起来,虽然并不轮到她做清洁。由此可见,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几乎每一课都能发掘一定的德育素材,这就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及时并适时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四册What’s he doing ? 这一课讲了两个孩子为了在妈妈生日时给妈妈一个惊喜,悄悄为妈妈准备礼物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刻意强调了妈妈收到礼物后的欣喜与安慰,并告诉孩子们我们也要向Sam 和Amy学习,像他们一样爱爸爸妈妈,做一个有爱心孝顺的孩子。并给孩子们布置任务,回家后问问长辈的生日,并比一比谁能记住它并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后来有家长跟我交流说孩子在她生日时给了她一个很大的惊喜,当天孩子起得很早对妈妈说生日快乐,因为他想成为第一个祝福妈妈的人,并为妈妈送上了亲手制作的贺卡,表达对妈妈浓浓的爱和感激之情。《先锋英语》一年级起点第十二册Unit 9 In the year 2050讲了一群孩子种树、清扫森林,并畅想2050年的生活的故事。通过此我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热爱我们的地球母亲。并让他们畅想小学毕业后进入中学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介绍,我告诉他们:中学学习不能偏科,要文、理科结合,全面发展。中学生活时间较机动,自主时间较多,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为主,要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并劳逸结合。通过学生的介绍,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希望自己能进较好的中学,如四、七、九中等,这时我告诉孩子们:有这样的目标是好的,但目标的实现光靠嘴巴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时,从平时点滴小事做起,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口头、笔头),背熟课文、单词、句型,还要积极自我提高和强化。只要大家努力,相信大家的愿望都能实现。这些教育,对孩子特别有鼓动性,他们也容易接受。
三、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TPR(全身反应法),小组合作学习,小师傅带小徒弟等方法,这些方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他人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德育是一种思想,它催人奋进,导人向善。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有机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身心方面也有所进步,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第四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德育工作是英语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英语中切实落实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主义的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乐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情绪,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摆脱失败的苦恼,从而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关键词】德育,德育方法,小学英语,德育因素
{引言}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倡导高效有趣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英语课程标准》同时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运用语言情境。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加强英语教育的德育因素,运用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英语教师作为课改的的主体,创设高效的课堂,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高效性,利用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道德说理法,鼓励创造法,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和乐观的精神,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切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优秀的青年,创设全面,高效生动的英语课堂切实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掘潜在的德育因素于英语教学之中,符合新时代,新课标对全面,高效,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内在实质精神。
德育教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通过英语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学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能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现就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钻研教本,发掘潜在的德育因素
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课本,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所学的对话内容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创设情境进行自然地教育。如:在教学“Good morning” “Hi”“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时,抓住学生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Thank you”这一最为常用的礼貌用语时,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告诉孩子们,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收到奖品时要说“Thank you”。在日常生活中,同学在收到表扬或获得奖励时候时,学生自然地说出“Thank you”。我还告诉他们,别人和你说thank you时,你应该说you are welcome.使她们认识到帮助别人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帮助别人很快乐。我还告诉她们对自己的长辈,为我们做了事情,付出了很多,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会正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二、注重实用性,联系教材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进行德育教育要注意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有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因势利导,教学学家赞可夫说:“德育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发挥有效的功能。”,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我们从,懂礼貌;讲文明,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等方面入手。如:鼓励他们见到同学或老师用Hello!Hi!接受别人的帮助问候时用Thank you.等,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从一些动手动脑的方面来入手,如:遵守社会公德、规章制度,爱护动物,环境保护等方面。如:在教授At the zoo时,我除了教授孩子们描述动物特征的基本句型,还重点教育孩子们爱护身边的动物,它们也是宝贵的生命。并向学生介绍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并且告诉应该怎样拯救它们。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带着情感去参加实际活动,他们能更加认真投入的对待这件事。再有就是关于遵守社会公德和规章制度方面,在学完traffic jam.这单元以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作一些交通指示牌如: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等粘贴在教室。告诉学生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等一些基本交通规则,并且出示一些不同的交通指示标志,让学生认识这些交通指示的同时,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我在教学歌曲Faand come to my family时,我发现学生唱得感情丰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便随机让学生用 I love„来说句子。学生对此反应积极热烈,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father.I love China.I love my teacher.”,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句子进行改编,按照歌曲“come to my family”的旋律进行哼唱,教室里充满了爱的基调。
三、精心组织活动,注重德育教育的艺术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引导小学生将德育知识融入情感性或体验性,融入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因此创设课堂情景,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情景,创设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成为加深德育渗透的最有效方法。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采用硬灌、勉强的形式方法,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果,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寓德过程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情境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在实际的活动中、模拟的情境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我在教授“see the doctor”时,我把教室装扮成医院,划分不同的区域,并且给个区域挂上名称,再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都是由一名医生和几位病人组成,让他们先在组内练习对话: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cold.I have a headache...医生给出诊断: Take some medcine and drink some water.等,然后进行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对话训练。并且本单元最后,我又把教室设计成一所超市,让同学们自由结对,去超市买东西看望生病的同学,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才能使学生达到在学中知,在学中做,在学中悟.的目的。我还注重德育的艺术性,有一次我走进教室,虽是晴天,但室内日光灯却开着,是清晨早读后未关掉 我就说:I m sure the classroom is bright.你们认为白天是有必要开灯还是关灯?学生都表示应该关灯 我在黑板上写了节约能源 几个词,并补充说:我们应该节约能约,应该把能源用在该用的时候,开灯时可以的,但不是在阳光明媚的今天,对吗?.短短的几句话,虽花费了一分钟时间,却是一次结合实际的德育教育。内容真实而有深远的意义。真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道德教育,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节约的知识和内涵,在学习英语中,增强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内在的修养,痛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有益的德育教育。
小学的英语课内涵丰富,有其独特的意义和魅力。我相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走向正确的成功之路打下基础。只要我们英语教师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作到有的放矢,避免重复的说教,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地潜移默化接受一点一滴的德育思想教育。在学习英语中的同时不知不觉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规范,接受了爱国主义情感注意的思想教育,那我们良好的德育目标就实现了。
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渐渐喜欢上了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优势,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充分融入到课堂情境之中。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道德1修养和道德素质,在当今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德育如一缕阳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德育如一缕春风,抚慰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德育是心灵避风的港湾,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心灵受到洗礼,道德得到升华。让孩子们在畅游知识的海洋里,增强自信,体会到五彩缤纷世界的美好。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德育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不可能脱离英语文化而单独存在。如何秉承“文化之间只有区别,没有高下”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作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作为例证,具体说明该课堂可以开展的死亡教育、与他人及与自然的关系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大学英语;死亡教育
一、引言
1.德育教育的基本概念。我国唐代的学者、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克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王平丽,2007.9,今日科苑)。《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中提到“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2010-2020)》,2010)。
2.大学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教育必须有载体或者媒介,言传身教的言与身就是媒介之所在,同理文化的传播必然以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反过来讲,任何语言学习和教学也不可能脱离母语文化而单独存在,曾经热热闹闹的世界语(Esperanto)的推广正是因为没有文化根基而只能风光一时。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时、学分占比很高的课程,总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英语国家的文化,忽略也罢,重视也好,她总是在那里。
然而,决策层和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关注度还明显不够。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描述教学目标时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措词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该文件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成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层次分别对听力、口语、阅读、书面表达、翻译和词汇量作了规定,对于德育教育没有明确提及。从文本可以解读出目标的设定侧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对于文华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偏重于“术”而不是“道”。
在中国知网(CNKI)以德育教育为关键词,包含大学英语进行搜索得到的相关论文有84篇。宏观论述居多,具体事例较少。
3.实现途径(文化对比)。作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通过文化的对比来实现。在语言学习中涉及文化内容时坚持文化之间只有异同、没有高下的原则,坚持观察而不评判的原则,基于现代文明所形成的基本共识,探究不同文明在对待自然、自我和他人时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异同,力争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二、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一文中的德育教育
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的A篇课文,作者从专业护理人员的角度讲述了自己与濒死的克拉克夫人相处最后一夜的故事。故事中,克拉克夫人坦然谈论自己的死亡;为了避免家人难过而打发他们离开;将自己在人世弥留的最后一夜与作者一起度过。读者如果对东西方文化没有深入思考,不熟悉文章来龙去脉也许并不会觉得文章有任何感人之处,激发的最多只是同情和悲悯之情而已。然而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文章节选时被删除的内容,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打造一道文化大餐。
1.对待死亡。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民间文化追求以各种方法延长生命,直至长生。尽管在历史上出现过庄子这样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智者,但是汉文化的主流是把谈论死亡看作一种禁忌(taboo),担心公开地谈论死亡会带来死亡。在中国文化长期的历史中,“视死如视生”的观点促使人们追求厚葬,墓穴与陪葬品高度追求与生人相似。
本篇文章中克拉克夫人坦然面对自己死亡的事例可以作为极好的契机进行启迪性的死亡教育。教学过程可以结合耶鲁关于死亡的公开课,BBC纪录片“人体漫游”的第七集(死亡)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西方主流观点对待死亡的态度。耶鲁关于死亡的公开课主要从学术角度阐释死亡的定义,过程等等,BBC“人体漫游”的第七集(死亡)讲述了主人公Herbie同意BBC拍摄自己从患癌症到死亡将近一年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了知自己的疾病时的淡定与从容以及面对死亡来去自如的态度。Herbie去世后他的妻子和亲朋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他生前种植的玫瑰花丛,一位朋友唱起“如果你走了,我们一起注视你离开”(If you go,let’s see you go)。这些内容可以拿来和中国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相比较,和我们的厚葬之风相比较,倡导陶渊明所提倡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河”,同时也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生态文明不谋而合。
2.对待家人。中国文化一直高度期待去世时家人、特别是子女,尤其是儿子的陪伴,传统的算命先生都会说上“生有几子,几子送终”的话,所以临终前的陪伴和人死后的嚎哭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一文中主人公克拉克夫人在和作者不多的交流中断续提到“我把家人都打发回家了,不想让他们看到……”(I sent… my family … home … tonight … didn’t want … them … to see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说明克拉克夫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淡定与从容,同时也说明她为家人所作的种种考虑。
3.对待他人。今天的中国社会,医患关系高度紧张,彼此之间互不信任,“医闹”流行直至伤医、杀医等事件频繁发生。如何重构医患之间的信任,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故事中,克拉克夫人谈到打发全家人离开,却让作者留下(You … stay…)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表面看来这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从省略掉的头尾发现作者其实是一个由于病人投诉正处于留岗查看的看护者,克拉克夫人也一定了解作者的处境,所以在生前安排了为作者“正名”。一方面她让作者陪伴走完人生的末路,体现出对作者高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在她死后的讣告中专门对作者的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从而在作为钢琴教师育人无数的基础上又在生命的终结之时,为另一个正处于麻烦之中的生命提供了一只援助之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为师者自身具备较高的东西方文化素养,具备为事业投入的精神,刻苦钻研,勤于积累,大学英语的教学完全可以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之外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平丽.德育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今日科苑,2007,9:260.[2]陆月华.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人文社科,2005,7:115.[3]陈爽.大学英语教学渗透思想道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25-26.[4]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2010-2020)[S].2010.[5]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2007.(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