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201203225484(学号)姜玉翠(姓名)指导教师 刘海燕
摘要: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后,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充当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的主要角色。何谓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而作文教学就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是深远而又独特的,也唯有创新思维才能够使写作教学出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好局面。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对包罗万象的生活进行创造升华的美丽过程。学生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寄笔于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没有新意的作文就很难成为一篇好作文,因此写作教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新天地!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
材料
正文:
本人在农村乡镇任教,而在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难题,尤其是一些写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是“谈文色变”。每次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会人云亦云,交上的文章也只是勉勉强强东拼西凑,毫无新意与深度。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写作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中学生,处于相同的年龄段,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内容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都相似。所以,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有助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写作教学的新出路唯有创新思维。
写作中的创新从何说起呢?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扎根于生活,精选写作素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给学生写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精心选材、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润色语言诸多方面多下功夫、下巧功夫!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沉闷。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负担。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也是增进学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人”游戏,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 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精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总是说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作素材的积累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这也是作文创作不竭的源泉。
我们都非常了解,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也单调;尤其是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一线,又没有什么图书可读,甚至连最普通的电视都不能经常看到,这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让学生写出有创新意识的文章呢?因此,只有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一方面来自阅读,另一方面则来自生活。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感受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 样的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成立读书活动小组,让同学们把好书搜集到一起交流,这样就扩大了阅读范围。抓住热点问题,感悟社会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有了热门话题学生的激情可想而知,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会与现实碰撞,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就会产生。同时,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多媒体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全校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写作大比拼、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不但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从而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 “谈文色变”了。这就是写作中创新思维的源泉,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加强想像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像是创造力的翅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像。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事物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过去的生活,想象生活背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生活,这样借助想象、联想,发挥灵感的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新的主题,写出好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 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编写童话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塑造故事的主人公,构思有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几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词语揉合在一段话中,这是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使课内所学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特有的感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加工,并尽力创造出新的作品;这些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也就是在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在写作中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综合、使得新的艺术形象更有创新思维的光芒!
针对教材中的名篇练习,开发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这可先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如《穷人》一文,我布置续写《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让学生去思考西蒙的孩子命运究竟如何。批改时发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烘托了一个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纯朴善良,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通过续写,既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准则。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推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创新思维在学生的写作中放射光芒!比如:科学幻想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幻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在命题上给学生以启示,如:《我到了月球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28年后的我》„„想象力像一匹骏马,聪明的人能够驯服这匹骏马,让他按自己的意志去奔驰,放得开,收得住。这样常常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创造精神。相信经过这样长期不懈的引导,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做到多放少收,“放”即写放胆文,就是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义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凿磨,精益求精。
“多收少放”是就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而言,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
虽然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够丰富和深刻,但是一旦引入创新思维,立刻便能爆发出新的火花!比如: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也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立意来。比如,小草这一事物,从它生长的特点看,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风吹雨打,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哪里有水、空气和土,哪里就有小草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人类所具有顽强品格。另一方面,从小草的生存价值来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它对人们又是个不利的因素。同样,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路旁有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有未关的水龙头……对这些见惯了的内容,很多小朋友常常是不加思索 地把它作为自己学习雷锋、做好事的素材,他们是否还能想出这里边包含着其它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只要教师稍加的引导,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来: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自来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多向思维。逐渐地,有些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会在头脑中不断重现;通过审题,可以全面了解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把握选材重点,大致确定题材。然后进入立意和选材的阶段。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必定能给学生写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也让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绽放异彩!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在写作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63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163页,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4]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2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二篇:浅谈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字桥中心小学郑登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贵在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习作教学的要求中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语文教师更应倾注满腔心血于作文教学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反之,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兴趣是知识的源头,若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学生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习作中出现创新也就事半功倍了。所以,习作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乐于动起习作的笔。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呢?
(一)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时空。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环境。只有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客观条件。学生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大胆地假设,才有可能创新与超越。首先,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然后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各人独特的才能,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投入全身心的活动,这样,他们才会充满自信。再次,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积极的思维,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如《童年趣事》、《可笑的事》、《可怕的事》等出示一组让学生可选择,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家庭联欢会、和妈妈下棋、帮爸爸戒烟、给爷爷过生日等,这些题目均可以写,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会“百花齐放”,不会是众口一词了。
(二)重视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哪怕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发现写得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班上及时地表扬、讲评,持之以恒,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浓厚兴趣和爱心,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地参加作文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导之以兴,启之以趣,使学生的心理由“厌”变为“爱”。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不达到“入迷”的地步,便不会产生灵感。通过作文教学的实践,我加深了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大提高作文水平。
二、通过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与城市孩子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比,农村孩子毕竟生活单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生习作也不例外。因此,作文教学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学生走进社会,把社会生活请进课堂,或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掌握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我的作文活动课中通过开展生活模拟、小品表演、学做小导游、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微型社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更加有利于我们再现生活的某种情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我保证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专用时间。同时综合运用“两室一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一室一角”即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为学生的课外自由读写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又积极开展以“四会”、“三赛”、“四评”、“两欣赏”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创作素材。“四会”即:新闻发布会、主题演讲会、阅读交流会、主题辩论会;“三赛”即:背诵古诗赛、课本剧表演赛、作文竞赛;“四评”即:手抄报、古诗配画、读书笔记展评,日记展评;“两欣赏”即:佳作欣赏,《自编作文集》欣赏。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另外,精心组织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到社会活动中去探索、思考和创造。如带领学生到新落成的联村幼儿园参观,学生回来后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参观记。指导学生开展环保小调查,并写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书。
三、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培养其思维的独创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其实,小学生的作文也离不开想象。要让学生在文中体现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就要启开那道想象之门。为此,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像力一旦增强,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它会给作文无限灵光与创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如电教多媒体等,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为作文教学的创新,为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新时期的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鼓励学生要有奇思妙想。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比如续写训练、想象作文、古诗文的改写等形式的练习,都是为
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一次释放。如《小珊迪》一课,补写“小珊迪被马车撞了回到家的情景”。又如“假如我有一对翅膀”、“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扬科生活在我们中间”、“小珊迪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对话”、“二十年后的我”、“三十年后的家乡”等等。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知识社会的灵魂。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学生在作文中如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不但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对于新时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中都要努力为学生架起创作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作文从小就有一个独特的创新见解跃然纸上。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
点燃创新写作火花,提高创新写作能力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高坡镇初级中学校
李 强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扩展描述,创造新形象,培养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扩展性描述,使文中单调干瘪的形象变得鲜活有生气。
1、改变诗词体裁,创造新形象
语文教材中诗词体裁的课文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结构上的跳跃性,艺术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使形象丰富、生动、鲜活;补充、完善诗词中空缺的结构,使情节连贯、有序、具体。而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无不浸透着学生的创作个性。如改写《西江月》,学生细致描述了夏夜天气的微妙变化。其中有的联想到月亮姐姐吵醒了沉睡的鹊儿的美梦,要和它说悄悄话;青蛙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星星也为这迷人的夜景而感动的落泪……一个个新鲜奇妙的形象孕育而生,学生微妙神奇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2、扩充情节内容,创造新形象
将课文中简略或一笔带过的情节描写,发挥想象联想,增加内容,扩充成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我让学生结合插图,通过想象,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情、心境,体会角色的社会意义。通过扩充情节,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崭新形象跃然纸上。
二、学习写法,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
迅速而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向另一类对象的思维特性,称为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都蕴含着可供借鉴学习的写作技法,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典型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学习,积极灵活的运用于写作,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学习写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正确精当地运用语言,准确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境界,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文中通过替换、比较、选择,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美;抓住优美语句品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声响美,描绘的意境美,抒发的情感美,在熏陶感染中鼓励学生积累(赏读、背诵、摘抄)、恰当地运用于写作。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文中的月色描写时,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用词的优美,感受月色的朦胧美。在训练环节上我安排了仿写训练,让学生仿写一段景色,恰当地选用优美词句,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语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生动有灵气。
2、学习不同文学样式的写作手法
语文课文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此类作品的写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写作,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如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讲稿时,我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以强有力的证据,分条屡析地阐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时,学生们写出了诸如《学会运动》、《树立自信》、《做时间的主人》等演讲稿。教学《三峡》,指导学生学习按顺序写游记的方法……为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游览、观赏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写作训练。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其他的写作手法:内容的详略得当、结构的总分式、典型环境中的心理刻画等,教师要细心挖掘,携取一点,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寻找思维的发散点,变通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新信息的思维。语文教学中隐藏着许多可供发散思维的信息源,教师要善于捕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角度、新观念出发认识事物,变通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赋诸笔端。
1、文尾续写法
依据课文故事结尾的发展情况,猜测、想象故事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进行续写。一些课文结尾给人以模糊的答案或造成悬念。如《孔乙己》,孔乙己命运结果怎样?可让学生猜测孔乙己的不同命运。即使没有明显的悬念结尾,教师也可故意设置续写的提示。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续写于勒再次回来时的情景的训练,进行思维的扩散训练。总之,续写可突破思维的唯一性、集中性,让学生的思维生发开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2、写读后感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读后感应鼓励学生力求从问题的不同思考点出发,选取一点,抒发感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立意出新。如写《伤仲永》的读后感,有学生从方仲永出发写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有学生从“父利其然也”出发进行评价等,形成观点各异,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新课程走向创新、走向综合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加强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密切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挖掘两者的结合点、思维的创新点,指导学生写作,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意的创作,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篇: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内容提要: 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创新教法,敢破陈说,做出探索钻研的表率,精心训练,营造一种创新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自觉、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从想、写等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兴趣 求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国际国内形势使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要增强实力,离不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全新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而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语文教师,应时刻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应结合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教法,激发新奇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好奇地想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想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它有利于开启思维的大门,克服学生的迷信和盲从,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小石潭记》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依照书中的内容画出画面。上课时,当我拿出几幅较好的画面时,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结合画意以及老师简洁生动的描述,不仅弄清了作者的游踪,而且对书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全石以为底‛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教学的效果是培养了学生的领悟力和鉴赏力。又如,在教《狼》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说:‚谁对狼有新的认识?‛有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两只狼和一个人相比,狼的力量显然比人强多了,狼完全没有必要‘假寐’和‘洞其中’,而应在‘缀行甚远’,还没有到麦场的时候,就扑上去,把屠户给吃了。结果,不仅没能将人吃了,反而让人给打死了。我认为狼不可能蠢到那个程度,这应该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他的话引得全班哗然,激起了其他同学发言的欲望。这个同学能想出这一问题,说明他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我当场就鼓励了他。在如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春字,然后问道:‚你们看到这个字后想到了什么?‛瞬间,教室里就热闹了起来,有的想到了‚青青的小草,盛开的鲜花‛,有的想到了‚春耕秋收‛,有的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由这句俗语我又引导他们想出了一些关于春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像放飞的鸽子,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于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臵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从而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一首《游子吟》,能使学生重温父母伟大的爱,从而在感情的海洋里去体会《背影》中深沉的父爱;而声情并茂的阅读,又使《荷塘月色》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那委婉细致,清新相互的笔调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情感去品味作品,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有时,我也会巧妙地设臵悬念,提问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二、敢破陈说,做出探索钻研的表率,善待学生的出格问题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之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地钻研,吸引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努力研究新问题,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发现。其中不囿于陈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做出表率尤为重要。‚读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很精辟,有的问题则很幼稚。但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出格‛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如在教杜甫的《石壕吏》时,有学生就问:‚差吏当时为什么不抓杜甫?‛底下立刻就有人反应了,杜甫也是做官的。他紧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既然杜甫是做官的,为什么杜甫不去阻止呢?‛如果说该同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有点幼稚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了。又如在讲《故乡》一文时,有学生就问到:‚为什么把杨二嫂划为‘辛苦恣睢’一类的人?‘恣睢’一词的解释应为‘放纵凶暴’,从鲁迅的描写上看,杨二嫂虽然放纵了一点,但并不凶暴啊?‛还有的学生问:‚既然《故乡》是以鲁迅本人在1919年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的,那么迅哥儿为什么不能认为是鲁迅?不是鲁迅为什么又称迅哥儿?‛再如教《马说》时,有学生曾大胆的提出疑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论断有片面性,他说:‚伯乐虽然经验丰富,有识千里马之才,但伯乐毕竟有自己的喜恶,如果一匹庸俗的马,投伯乐之所好,私下给伯乐送点礼,行行贿;在选马时,让伯乐说自己是一匹千里马,那庸俗的马不就成了哄骗一时的千里马了马?‛我当场就激动地表扬了他的说法的新颖和创造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课堂教学中,哪怕学生对问题的一点点的疑惑,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要给予追问和善待。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新知识、新领域的引爆点。即使是错误的‚瞎疑‛也要倍加呵护,因为‚怀疑‛的过程远比‚结果‛珍贵得多。
三、精心训练,开辟走向成功的道路,启发学生奇特地写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因为作文本身就是一项最具创新能力的活动。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主要是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敢于奇思妙想,发表新颖的见解,表现独特的情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大胆地、自由地写。有这么一个故事:曾子之妻有一天上街,其子哭着也要去,曾子之妻骗其子,回家杀猪给孩子吃。曾子之妻回家后该怎么做呢?围绕曾子之妻回家后,我让同学们充分地发挥想象。有的说曾子之妻该杀猪,还有的说不该杀,并纷纷说明自己的理由,有的还举例证明。然后我让他们连缀成文,这样一篇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就出来了。
‚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创新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能力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天地。为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我给他们写作的更多自由,有时作文时,我甚至连文体、格式也不强调。只是启发学生写的内容,让他们想写什么就怎么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要比想象中好得多。
创新的核心是求异。求异,就是对被人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就是能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我主要从两方面去训练培养:其一是‚更元思维‛,大千世界,一切事物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就是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如果变换一下因素,就可能产生新的思路。例如,蝉,在闷热的夏日里,它不分白天黑夜老叫个不停,真是可恶之极,但是,在中药里,却是医治小儿麻疹一味绝不可少的良药,实在又是美极。‚更元思维‛就是要求善于改变思维的方式,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二是‚逆向思维‛,对一些大家约定俗成的看法,反向去思维,挖掘有现实意义不同传统理解的新观点。如,‚这山望那山高‛,有的同学指出,原来是讽刺那些见异思迁的人,现在用来作为改革者的一种追求不是很好吗?身在‚这山‛,应想到望到那山的高,才不致于固步自封,才能不断前进。‚逆向思维‛能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更能表达有个性,有新意的观点见解。当然,培养学生奇特地写,并不是让学生写得越离谱越好,这里的奇特是奇思妙想,而不是胡思乱想,要让学生正确地反映生活,要写得合情合理,符合生活逻辑。
四、树立信心,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有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而要有这种精神,就要树立自信心。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创新能力受到压抑,学生不敢大胆尝试,不敢表达各自观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努力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勇于尝试的习惯。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课前演讲的训练,每天上课前由我设定话题,提供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演讲,然后我再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语言、仪态等进行点评,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自信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如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作文比赛及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如自己办手抄报、当小记者及出墙报等,极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另外,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善待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热情予以肯定。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老师不怕问倒,因为这正是他们深入钻研的结果,是他们有所创新的开始。总之,对学生创造的火花要及时添加助燃剂,使火花变成火苗,变成火把,只要树立了信心,才有可能。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在于许多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将大大改观语文教学效益差的状况,学生的语文水平必将迅速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朱开晴《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2002年第一期第39页《中小学教学研究》
2.杨红玉《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002年第一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郑远洋、唐世贵《提高语文素质的几点做法》2002年第四期第15页《中学语文》
4.张汉平《浅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第五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邮市菱塘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朱素斌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敏捷、灵活等诸多特性是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培养 语文教学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的独创、敏捷、灵活等诸多特性是创新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掘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何为创新思维?那就是为不同于习惯性思维,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教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研究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水平标志着他智力的高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主要参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理解创新点本身。创新点所蕴含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依据。要进行创新思维,就得把握问题的实质,理解问题的含义,这样,创新思维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鸿门宴》,或从批评刘邦的角度来评,或从批评项羽的角度来评,或通过比较综合来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读懂《鸿门宴》都是其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学生根本没读,或者根本没读懂《鸿门宴》,那么,他的多角度思考就没有其生长点。
第二,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势,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比如,学生读《滥竽充数》后写读后感,要求必须从通常批评南郭先生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替南郭先生辩解。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求得富有独特性的答案。
第三,设计创新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创新思维的特征,可以设计多向思维的系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势。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多向思维是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多向思维是学生对某一作文素材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多侧面思考,以便从这种作文素材中提炼出新意,得出新颖而别具一格的写作观点的探索性思维形式。例如,大家熟知的“南郭处士”的故事,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学生通常是从批评南郭处士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拟出如下题目:《滥竽充数要不得》、《骗子的诡计》、《弄虚作假不能要》。如果我们能从各种角度观察分析,展开创新性思维,即多向思维,就会拓宽命题立意的范围。首先,从这则笑话蕴含的寓意进行纵向创新性思维,从它体现的讽刺性方面,联系生活实际立意,其作文命题可以是:《不能养成混饭吃的习惯》、《老实做人,勤恳做事》。其次,我们从批评齐宣王的角度展开横向创新性思维,其所
命题目可以是:《罢官僚主义》、《打碎铁饭碗,拒吃大锅饭》、《必须改革用人制度》。再次,我们展开逆向创新性思维,从为南郭处士辩白的角度,则可拟如下题目:《人贵有自知之明》等。
第四,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就是在完成教材所规定内容的同时,要适当补充课外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最主要的是指课堂教学组织的开放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它不仅要有师生的双向交流,还要有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趋向共识。例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进行开放性评价,只要学生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这样启发学生:假如去买维纳斯石膏像,商店里有两种,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复原的,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要买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其理由来自于课文作者的看法,“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有的同学则要购买双臂复原的维纳斯,其主要理由是只有完整才美,尤其是人体美。更有同学提出了创造具有活动手臂的维纳斯,以满足同一人不同时间的审美需要。对于上述各种意见,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五,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总结的方法很多:如概括、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学生掌握了总结的基本方法,就能有效地根据众多的、零散的信息,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比如,教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编写提纲、列图表等等,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学会概括。学生掌握了概括的方法后,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去把握文章的段落含义、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了小说《项链》后续写这篇小说。贫穷的路瓦载夫人从佛来思节夫人那儿收回了项链的巨款后,首先总结出他的性格以及心里变化,在设想她将怎样重新开始她的人生旅途。要求每人必须作三个以上的推想。然后,选出一个最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推想,写成作文。
第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具体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多读各种不同的文章,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般地说,文章是作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文章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在文章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上。不同体裁的文章,自然各有特点,就是同一体裁中的同一内容的文章,也风格各异。在阅读优秀文章时,善于发现它们的不同,善于吸取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有益的。多读各种不同的文章,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取得思维和写作的借鉴,可以从比较中学习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时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训练的机会,以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品质。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具有思维广阔性品质的学生,在学习中,能进行周密地思考,善于进行分析与综合,既考虑整体,又考虑部分。因此,思维的广阔性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只有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才能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思考问题,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狭隘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大纲规定学习的内容,还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听学术报告或看介绍科技新成就的电影。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辩证的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以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多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展拓思路,思想活跃起来,也有利于广阔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人的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多样化的智力操作,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关联,这一点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因为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还得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课案设计、课堂组织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他们强烈的创造动机,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从而以形成良好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