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策略”[模版]
甘肃省省委宣传部、教育厅
教改论文征集〃评选
论文名称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姓名 杜强秀 工作单位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教育管理中心 通讯地址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 联系电话0943-6681206 电子邮箱duqiangxiu@126.com
甘肃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
2011年8月
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方法初探
杜强秀
(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教管中心,白银 730917)
摘要:本文从班级规模、师生关系、教学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小班额条件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客观优势,并对在小班额条件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班额、教学、教学活动模式
在我们农村地区,由于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新时代农民心中,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加之打工子女进城就读趋势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农村小学近年的生源数量减少。就我们本地来说,王家山镇辖区五个小学,2009年班级人均数为18.7人,2010年班级人均数为16.2人,2011年班级人均数为8.5人,小班化趋势十分明显。这为我们探索小班额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和难题。但专家们却指出:小班额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和密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会得到全面发展,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小班额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量的减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做出相应的变化,不仅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频率增加,而且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改善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当前农村小学实施“小班额”教育教学,应着重从以下
几个方面开展:
一、变化教室空间,增大师生接触面。(一)师生相处一室,教与学两位一体。
首先要求教师把办公桌由办公室搬入教室,促使教师基本全天在教室办公。为此,可以把教室的1/3(也就是教室的后门处)围装起来,留给任课教师办公。班额在5人以下,也可以把学生放在教师办公室里教学,这样教师就很少离开自己的学生,课上课下相处一室,从而很大程度上会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在形式上平等师生关系,彻底体现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教师的一言一行全在学生的注视之下,学生的喜怒哀乐尽在教师目光之中,情感上的师生互动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二)班主任在课间活动中创特色,蕴内涵。
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以班或班内小组为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学生的课间活动,开创出班级或小组特色。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功能,有针对性的帮助情况特殊的学困生,让他们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体验到被接纳、被信任的安全感,体验到教师给予的理解、支持、体谅和鼓励,体验到其个人价值,从而促使其发挥潜能。
(三)学习环境要美化、优化、个性化。
小班级环境布臵遵照的原则是: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环境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和安全性,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合师生情感。首先,为了便于分组教学的实施,学生课桌可按学习小组分片儿摆放,形式相对稳定,打破死板的“秧田式”,并提倡教师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使之便于小组学习和讨论。其次,教室墙壁布臵力求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栏目的形式、名称不要求统一,师生自由设计创新。
二、教师备课要有特色,因人而易,因材施教。
教师要改变过去的大班额教学方法,备课时要充分体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家庭环境等方面做到案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初步将学生分为三层:(1)学习兴趣浓厚,成绩稳定;(2)学习不用功,有潜力,成绩不稳定;(3)学习比较吃力,成绩不理想。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将统一的教学目标按学生的不同层面进行教学,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同时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施分解,设计坡度,设计弹性练习。
三、学生分组学习,强化师生互动性
这里建立的学生学习小组是互助合作型的,它坚持的理论基础是:“当个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工作时,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必然依赖每个个体的力量。这种内部的依赖使得每个人都去激励、帮助他人做好每件有助于集体成功的事情,热爱他人”。它组建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组4-6人,相对稳定;公平竞争。这样,“组内异质”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奠定了基础; “组间同质”又可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为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激励创造条件。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学习小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少进行面向全体的满堂讲,多进行个别指导,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小组去动手、动口、动脑。与此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活动进展,及时深入到小组之间,学生之间,为某个小组或某些小组成员定目标,并进行个别化的群体指导和个体指导,最终创出组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不面对全体对学生个体提问和评价(这一环节只在小组内部进行),只对小组群体提问并做整体评价,以此促进小组的团结协作。
四、教学方法要恰当适用
首先,作为教学方式、手段的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
本方法。如老师的讲述、提问、演示、指导,学生的听讲、读书、联系、观察等,是教学活动中的单项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教学活动的元素。其次,作为教学活动程序或操作步骤的方法,即教学活动模式,是教学手段、方式的组合,它相对独立完整,能够完成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如一般教师上课应用的最基本的“诱导动机—讲授新教材—复习巩固—练习应用—检查反馈”的程序。第三,是有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这三个层次的的方法是相互依存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综合而言,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三疑三探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五、实行弹性作业、多向检测。
由于学生人数少,可以进行逐个面批。面批作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助其解决,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对学习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营造出舒缓、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运用口头的激励性评语,调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做好自己的面批记录,用以查找教学中的得与失。
分层次教学和小组学习留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长了,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必然迅速增强。但受这种相对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松懈散漫的消极情绪,教师也会在强调锻炼学生“会学”的能力的时候忽略对学生“学会”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施能力、监控能力,提高督导的力度和密度。其中重点要抓好学习质量检测这一环节,借此找出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差距,及时进行巩固性或弥补性训练。检测的形式和方法要注意灵活多变,做到“听、说、读、写”与“点、线、面”紧密结合,避免“为考而教”、“为考而
考”的考学弊端。检测频率上,我们要求每周至少进行1次小型检测,防止“消化不良者”远离分层目标和个体目标。
六、注重心理帮助,关爱学困生。
学生之间从一开始入学就显现出个体差异,并且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明显,最终产生学习困难的学生。但对每个学生而言,学习上的困难往往是阶段性或某一方面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此,教师进行及时辅导非常必要。由于“小班额教学"班小人少,教师及时准确地对学困生进行个别化教学与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辅导帮助,真正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的。教师一般采取小组带动、优生协助、多设问题、多重训练、单留作业、互改作业、详细面批、激励评价等方式表现和落实对学困生的关爱。
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心理健康问题呈明显增多态势。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客观认识、积极排解小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及时主动地给予其心理帮助。教师在思想中要明确: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社会角色,尊重、关爱、理解、支持学生是这种职业的职责;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关注学生的心理疾苦,采取积极恰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克服心理危机,促进健康成长。
以上所述的几点内容和方法,在当前我们农村小学“小班额”中,都可以有效地进行实施,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农村小学应该本着“提高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这一目的确立符合实际需要内容与方法,实施自己的“小班额”教育教学,从而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董波: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策略
[EB/OL].http://.2003-11-28/2011-10-24(报纸文章)
第二篇:农村学校超小班额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超小班额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由于城镇化经济迅速发展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部分适龄儿童随迁城市,致使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每班人数多在1―10人之间,出现超小学校和超小班级。超小班级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超小班额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充分发挥“超小”本质特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对每一位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努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的一种教育形态。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张扬的多样性教育,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教育关注。而超小班额教学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让超小班额班级教育有效地承载起教育功能,教学模式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座位的调整上,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技巧、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小现象,研究小问题,提出小策略,重心下移;教师要树立“以每个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一切工作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每位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凡事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换位思考,遇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以说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准则,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在超小班额教育中,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发现他们的独特价值、挖掘他们的无限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注意答案的不唯一性。教师要努力创设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互相讨论,把语文课堂营造成思维激辩的课堂,智慧碰撞的课堂,促进师生创意的产生,促进问题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包容的环境中愉悦学习、健康成长。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传统大班教学中,课堂结构单调,教学方式呆板,教师往往是唱独角戏,热衷于“满堂灌”,其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因此成了学生的负担、烦恼。而超小班额教学由于学生少,教师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保护和照看好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
切忌“疾风暴雨”、梦想“立竿见影”,而宜“绵绵细雨,润物无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灵活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布置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做到教师心中有数但学生却“毫不知情”,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带来快乐的同时,感受到教师关注的欣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要求,从而让学生主动、自由、充分、和谐地获取知识、发展个性。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班级虽小,但收获很大,快乐更多,爱自己的班级、同学、老师,在成长的道路上,乐意与他们同行!
三、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超小班额班级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多元化,积极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要走下讲台,以平等的身份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探索者、活动的参与者、适时的帮助者、辅导者;教师成了师生双向交流中的一方,或者成了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中的一员,或者成了某一个学生的问题的协作者,或者到学生当中去成了班组集体活动中某个角色的扮演者。
超小班额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的,或是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
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观,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在培育学生的心智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张扬。
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相信“多一把尺子就能多出一批好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不断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作学习注重实效,教学手段不再作秀
为增强语文超小班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颖的组织形式,逐步构建适合班级实际的“超小班额”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超小班额”由于学生在10人之内,可视学生具体情况坐成圆形或小组围坐等,教师从讲台走下来参与小组活动,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式、互动式教学,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
教师要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精英”的对话,其他学生成“看客”,又要防止讨论时间控制不当,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方法亦应不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多种多样;根据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教学方法理应形式多样。对于一堂课而言,我们所要做的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追求一种简约而不失高效丰厚的课堂,努力完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一根本愿望。
五、超小班额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班主任要为学生制定成长发展档案,深入研究学生,关注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支点,让教育回归到本质,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2.超小班级教师的备课工作,一般要备到每个学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创设平台。
3.超小班级学生的作业,要求教师当堂训练、当堂完成,当堂面批,查缺补漏,及时反思,对学生的错误,要有耐心和宽容心,甚至偶尔的退步也要适度宽容,稳中求进。
4.教师切忌统揽包办。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把班级各项工作看作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不宜“事必躬亲”,而应“抓大放小”。让他们在活动中滚爬摸打,历练成长。树立团队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明确“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设计多元化,积极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创设舞台。
(备注?s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规划课题《农村小学超小班额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sGS【2014】GHB0131)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之我见
庄浪县柳梁学区牛沟小学
白双奇
甘肃庄浪
744600 关键词:农村 小班化 优势 个性 因材施教
摘要: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生源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发展,教委提出了“三面九环节”小班化教学,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固定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如今,我参加工作已有十个春秋,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小班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小班化教学更能做到以人为本。我国的传统教育始终遵循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强调循规蹈矩,守住方圆,严重压抑了孩子们的一些天性,其实质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造成思维定势,扼杀创造力的发挥。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通过个别化教育,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每个学生、儿童的需求,发展个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及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既要求真务实,又要开拓创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日显突出。
一、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小班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实施小班化教学后,班级中的学生一般只有十人左右,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了解每个孩子,照顾每个孩子,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在小班的教室里,面对几十双忽闪的眼睛,教师的心理上觉得特别轻松,上课就会充满激情,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即做到了“面授”。课堂上,教师可以面向每一个孩子。因为人数少,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甚至有多次的表现机会,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人数少,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找准孩子发展的切入点,因材施教。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对孩子的个别辅导。教师完全可以对每个孩子的作业进行面批,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可以对孩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可以及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小班人数少,老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因为人数少,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更好的备学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德要求,具体到人!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成设计a、b、c三个层次符合学生不同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在大班由于人数较多,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统一要求同步化,从而忽视和压抑了儿童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而小班就可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课后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长短处,做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
二、利于学生个性展示
1.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班级人数的减少,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在教学中,经常会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即“面批”。如语文口语交际《借铅笔》,我让学生先自己在座位上练习,然后再指名到台上表演。因为人数少,所以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也有了上台锻炼的机会。我们班上的江同学,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时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得像蚊子,下课总是默默地在座位上,和同学很少交流。在这次口语交际课上,他不敢上台表演,可是我没有放过他,而是鼓励他上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终于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虽然他的声音还很小,虽然他说话还没有说清楚,可是他能走上台来就是一种进步。在这样的赶鸭子上台式的锻炼中,孩子的胆子大了,自信心增强了。
因为是小班,才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说话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理念。
2.利于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内容需要用动作、形体语言来表示的,小班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忌“满堂灌”教学方式,给学生主动研究、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堂课中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让学生主动认识到本堂课学了哪些知识点,如何把握它们,前后知识有何联系„„,即对知识进行内化,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
3.利于教师关注孩子
就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就有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孩子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行为表现、身心健康老师都了如指掌。如有问题可以及早与家长取得沟通,以便更好的引导孩子!在大班人数多,一节课下来,有的孩子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有的甚至好几节课都没轮到过。这就大大阻碍了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小班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接触就多。孩子得到的锻炼就多,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也就多。教师增加了对孩子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4.利于学生质疑问难
因为一直从事低年级教学,由于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时间少,有许多大人看来不必解释的问题,在孩子们心中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想说、想问。作为教师则不能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压抑学生的各种个性。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教师就能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势,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教师不厌其烦,适时点拨,让学生无拘束地质疑问难,定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保证成功的教学。鼓励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赞扬。而更应为小班学生人数少,就可以处处留意,人人留意。时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会让学生志高气昂。以心交心,以情传情,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会成倍地予以发展。
可见,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大大高于大班化教学。但要想大范围内实行小班化教学,首先,需要家长、教师更进育人观念,“小班化教育”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
当然,在小班教学实践中,我感觉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加以解决。如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很明显,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有的学生就不知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课堂上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要多培养。总之,我们只有多实践,多研究,才能发挥小班教学的整体优势,让我们的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小班化教学一定会在更多的地方实行。
第四篇:小班额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策略
小班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策略
(金强驿小学
杨晓莉)
2016年3月22-23日,我辅导站举办了小班额“创建高效课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我有幸听了8节英语教师的精彩讲授,自己也讲授了一节高年级英语课。活动之后,感受颇深。我认为课堂上如何运用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常用的教学策略如下所示:
一、参与教学策略
与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全员参与。可抓住两点:一是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个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进行自学,使个体学习人人参与;二是抓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人人多向学习交往的生动局面。
二、合作教学策略
合作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三、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的制定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传传统的“秧田型”教学空间组合形式为“马蹄型”、“半圆型”、“对边型”、“餐桌型”等形式。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为主的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
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开展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辩论、组际竞赛等活动,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
八、创意教学策略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的情境。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师摒弃“师道独慧”的旧观念,与同学们平等相处,把自己看成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敢于与教师亲近。教师要注意教法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教师的求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九、评价教学策略
评价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提高和发展。
即时评价:当场面批,指出优缺点,即时订正。
多元评价:听、说、读、写、算、操作,要全面检查,破除
第五篇:农村小学小班额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农村小学小班额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课 题 方 案
瓜州县布隆吉乡九下小学 李晓平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结构的调整等原因,我校一部分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因此班级人数减少,班级自然成小班。在面对学生人数减少而教师偏多的教学环境下,学校提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学习新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班额情况下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小班额情况下,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解决教师超编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帮助的机会,使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及团队意识大大增强;更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于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小班额情况下实施探究性教育教学,是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今年我校只有4个班级数,其中一年级仅6人,二年级8人,三年级8人,四年级5人。这样,场地、教室也宽裕了,小班化教育也就顺应生源锐减而自然形成了。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普遍存在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同评价标准等做法,很难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致使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地乏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与此相对,小班化的分层教学能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作业布臵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旨在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数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沉囿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局限在学校、课堂单一狭小的空间里,习惯于灌输接受的学习方式中,那种只求学生眼前考得好而忽视学生整个人生发展的短视行为,抑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
造性,使学生知识掌握较多,解题能力也较强,而态度、价值取向、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就我国的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开发创新潜能的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课堂死扣一本教材,课外阅读缺失,知识面狭窄,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低下;数学课堂也是如此,很少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而班级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的在幼儿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识字量较多,学习习惯好,有的则处于懵懂阶段,因此很难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优化。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研究的意义
因此,我们在小班额情况下,试图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研究如何把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如何实现活动主题的问题化和生活化,如何在关注农村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创造性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验证农村小班额情况下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课题通过对自然小班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将会使优生更有发挥潜力的空间,中下生则能稳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并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我校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
1、实施探究性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未来的社会需要会学习、能创新、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学会学习”势必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是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的通行证,教育担负着重任。所以我们必须作出顺应时代的调整。
2、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对我国传统教学进行反思的结果。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模式,像一条解不开的绳索,在束缚我们的教师,在摧残我们的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方面的控制力过强,而学生方面的自主力太弱,以致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和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 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阻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乃至学习潜力的进发,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几年,素质教育的理论已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许多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切实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反思当前的各科教学,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师授生从的双边关系、分析式的教学结构、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捆绑了学生的思维;课外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捆绑了学生的手脚;课内课外一本教材捆绑了他们的智慧;考试评估仅凭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捆绑了他们的个性和信心。因此,在学习中,很多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较低,这种教学所造就的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才显然不符合21世纪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全民化的需求。因此,要转变这种局面,要调整这种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3、实施探究性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其中自主探究学习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没有自主探究学习就失去了学生学习的根基,探究也没有了活力。所以,在农村小班额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习方式,稳定生源,关键要在自主学习上狠下功夫。
4、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各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有效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插秧式”的,强调整齐划一,它以“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精英主义”为价值取向,新课标提倡“牧羊式”教学,它倡导“师生平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体”的价值取向。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式也必须由“接受式”走向“探究性”,让学生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根据新课程
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提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提出了疑问。通过该项课题的研究,旨在用新课程的理念武装教师,端正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意义重大。我们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为宗旨,其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从为“掌握”而“教”走向为“发展”而“学”,为学生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做真正的学习主人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二)研究的内容
1、班级课程授教相关原因的探究
(1)教学气氛的营造。教学气氛的营造除设计部署各种适合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使教室部署更趋现代化、动态化、家庭化,挂上部分学生的作品外,还要常常更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运用老师丰富的教学体态语言,创设(创造条件)方便于人际交往的教学时空。
(2)组织形式的探索。从组织安顿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可行的控制和应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组合,大胆采用五官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激发勉励教学法、老师和学生交融教学法、活用资源教学法、动手操纵教学法、留有余地教学法等全面实施(实际的行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3)班级课程授教的高效。根据小班化的特征,做到备课(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到每个学生,实行全班、分组、个别化教学相联合,充实变更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加学生实践和施展脑、五官、手、足和身体功能的机会,把课堂的时空交还给学生;作业实行面改、经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反馈、个别指导修正、无书面家庭作业,追求作业的时效
性;注重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发展,不但强调学科学习,也强保养成教育,强调健康的情感和发挥潜在能力,做到多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教学相长的原则落到实处,尽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堂效果与利益。(4)教学艺术的展现。在课堂中,加快老师和学生交流频率,老师和学生心灵的互相碰撞增多,极易刺激引发出老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得老师们去钻研、探索一套符合小班教育的教学艺术,使得老师可以大胆地去尝试诸如书画特色课、语数联合课、说话活动课、音乐活动课、游戏美术课、综合活动课、唱游与体育活动联合课等。(5)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有参与合作教学策略、多层次教学策略、兴趣教学策略、自主教学策略、交互教学策略、创意教学策略、评价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
2、小班化班级课程授教相关方式的探究
主要有探究式、自主自学式、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合作式、老师讲解、练习拓展式等。
(三)实施探究性教学研究的预期结果。
本课题实验研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从过去主要研究“如何教”到现在研究“如何学”,以学论教,实施“主体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三、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3---2012.5做好课题实验的各项准备,创设小班化教育环境氛围,因材施教,发挥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第二阶段:2012.6---2012.12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
第三阶段:2012.1---2013.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影像资料等。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李晓平,校长,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
成员:杨建,教导主任,三年及班主任,海生鑫,一年级班主任,李菊兰,二年级班主任,李静,三年及班主任,负责具体的课题实施,如:课堂教学的教案、反思、总结、资料的收集等。
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及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实验中,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主体性教学思想,认真学习解读各学科课程标准,研究“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等等。
2、调查研究法:对小班化教育的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调查;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认真研究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备课关注学生的需要——预设,上课关注师生合作——预设与生成和谐,课后关注反思——学生的表现,致力于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组实验教师认真履行实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积极参加实验培训,主动对实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并履行实验计划,每学期至少做1-2节教学观摩课,每学期至少写一篇实验论文或经验材料,定期交流。
(二)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验教学要跳出了原有的思维局限,从过去“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旧的教学模式之中走出来,探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上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教学思路的设计者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读而生疑”、“疑而能问”、“交流协作”、“尝试解答”,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多想、多思,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适当拓宽延伸,可以让学生自由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创造和提升,使之“入乎其内”、“化乎其中”、“延伸于外”,进而避免“死读书”和“读死书”。
1、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观念上,坚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由“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探索学习过程,呈现学习过程,调控学习过程。
在教学目标上,能认真分析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生活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的目标应体现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始终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欲望是调节教学进程的依据。教学中体现学习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及有意义的建构,激发学生极有兴趣地探索知识,参与实践。
在教学关系上,营造主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师生平等互助的关系,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想和见解,尊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评价上,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探究学习的评价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探究本质的把握上,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目标。
2、是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就强调“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我们就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疑”的探究学习能力。主要做法有:(1)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教师对于学生能够经过探究发现的结果,要及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探究能力。(2)教给探究的方法,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支撑,就会有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发现、不断收获、充满乐趣的过程。(3)加强指导,在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指导,科学引导安排,指出方向,尽力做到省时高效。
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1)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和集体交流想结合的形式。(2)明确小组协作学习的要求,学生自己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3)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不抱偏见,从正面引导,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