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周记,妙趣练笔

时间:2019-05-13 00:5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周记,妙趣练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周记,妙趣练笔》。

第一篇:巧用周记,妙趣练笔

巧用周记,妙趣练笔

内容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不无端空耗学生宝贵时间的角度去考虑,试用周记代替笔记的练笔形式。

一、制定好周记练笔计划。周记系列练笔要与课本作文训练同步,要有生活气息,要选好标题,要有感而发;周记还要通过多种检查进行反馈评比。

二、周记练笔方法指导:

1、有感而发选材新

2、思考生活立意新

3、另辟蹊径角度新

4、形式多样技法新。周记训练还要做到换位思考。关键词:周记、目标、方法、指导

毋容置疑,勤写日记确实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快速提高。问题是,现实学校生活中,我们的孩子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实在无暇静下心来写日记。如若逼迫他们坚持写日记,有的罗列流水账,有的干脆抄袭文章应付,还有的改日期充篇数。日记成了学生的额外负担,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此本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不无端空耗学生宝贵时间的角度去考虑,试用周记代替日记的练笔形式,强有力地释放出了作文教学的正能量。

周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写真心话的习惯,提高读写并用的能力,在轻松愉快中拓展思维,自然抒发真情实感,形成妙趣练笔的“快乐作文法”。要写好周记,必须让学生梳理一周生活,于平淡处显真情,尽其所能再现生活,表达自我。

一、制定好周记练笔计划

(一)、周记系列练笔目标

1.周记与课本作文训练同步。如课本要求学生写观察作文的,就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勤于观察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瞬息万变,观察阴晴雨雪,观察风云气象,选择一个独特视角,写出一篇完整的周记。

2.周记要具有生活气息。儿童的心灵纯净如水,儿童的眼睛纯真无暇。巧借周记,让学生真实记录社会生活,童言童趣闪现其中,慢慢养成了写真话的好习惯,如作家贾平凹所言:“学会用真诚写文章。”通过批阅学生的篇篇周记,能感受出童言无忌之美。

3.周记要有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独到的标题具有“题好一半文”之妙。力求学生的周记打破以往写日记无标题的坏习惯,学会围绕中心拟标题。标题要贴近生活,可大可小,字数不宜过长。如《与市长谈心》、《成长的烦恼》、《一周小事记》皆为令人喜欢的小标题。4.周记要有感而发。学生写日记时,忙于凑够篇数,苦于时间有限,真情难以流露。通过周记训练,学生情动于心,促成一吐为快的童真境界。一篇之内,叙事完整,感受浓厚,不至于读起来空洞无物、无病呻吟。

(二)、建立周记检查、反馈系统。

周记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周周练笔的习惯,有必要建立一整套检查、反馈系统,规定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补救措施。

1.自我检查。反省自我,放能成大器。自检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张扬其个性。凡是没有完成的,一律上报组长,口述原因,作自我批评,并在规定时间内补写完成。学生补写告成,就等于战胜自我,相当了不起!

2.组长检查。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对本组本周内周记完成情况如实检查,如实督促个别学生补写,评出“周记之星”。

3.学生互查。学生之间相互检查的过程,即是相互阅读周记的过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谓一举两得,学生乐在其中。

4.教师抽查。抽查组长记载的最有价值的周记,并随机抽查若干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力求一周比一周完美。

5.反馈评比。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纠正,新奇巧妙的周记要张贴学习园地,附带中肯的文字评析,让学生从中获益。

二、周记创新练笔与方法指导

周记应不失时机给以适当指导,指导的时间可在检查之后结合问题进行,尽可能结合阅读教学和课堂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创新。要让学生写他人所未见,写他人所未想。一周之内,时间充足,让学生收看电视,互相讲述家庭趣事、社会新闻,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广开“材”路,写出新颖别致的周记。

(一)有感而发选材新

周记本着说真话、写真事、吐真情为原则。太阳每天喷薄而出,生活每天崭新崭新的,周记的题材也应富有生命力。如《干渴》以大旱缺水为题材,《医院见闻》以看病经历为题材,《养兔经历》以小动物为题材,《今天我做饭》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所有这些周记,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二)思考生活立意新

因为是周记,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要指导学生从凡人小事中挖掘材料,立意表达。一位学生见到一颗小树苗被风刮倒,自己用小手把它扶起,浇水培土。没过多久,小树苗长出了新芽,这位小同学高兴得手舞足蹈,带着欣喜劲把自己扶持树苗长活的经过写进周记里面,文章情真意切,饱含生活哲理,小朋友们争相阅读。

(三)另辟蹊径角度新

好文章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它非同一般的写作角度,对已经写过的材料,要变换角度,另辟蹊径,挖掘出新主题。比如一般人赞美荷花,自然而然来一句“出淤泥而不染”,对淤泥丑化到极点。班内偏有一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其实,淤泥更具有令人赞美的精神,如果没有它提供养料,荷花能如此美丽吗?”如此闪闪发光的语句,竟出自一位孩子稚嫩的笔端,理应归功于周记练笔训练!

(四)形式多样技法新

对于小学生而言,受生活阅历限制,写起作文来,经常来个开头、中间、结尾式的“老三段”,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毫无阅读新意。有了周记练笔训练,可设法让学生尝试写不同题材的文章。清新俊逸的小诗,情感浓郁的散文,台词丰富的剧本,逻辑严密的小论文,均可让学生“牛刀小试”,见识一下“百花齐放”文章大家族。天生好奇的孩子们借助一周的能量储备,精心构思自己喜爱的作文样式,布局谋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小诗、小剧本、小杂文接连出现,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童趣之美!

三、周记练笔训练的换位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从一个角度看惯了,不由恹恹欲睡;换个角度看就物,顿感醍醐灌顶。通过周记练笔训练,深感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何其重要,深感压抑学生的个性何其误导。虽然学生的时间不够用,学生的空间不够开阔,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但为人师者应该向他们提供时间保障,引导他们积累素材,向他们展示“新花样”,利用他们现有的生活环境,创造性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并结合不同范文的小练笔,定能喜获作文教学的好收成。

第二篇:巧用追问艺术,让语文课堂妙趣无穷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在教学中“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而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那么,什么是追问呢?“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或深化或纠偏,“穷追不舍”,有利于学生的正确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教师的追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还有吗”“好不好”之类的追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追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追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追问的艺术性,把握时机,充分发挥追问的效能。

对于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追问的时机和场合

课堂教学追问往往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同时又应该是随机的,临时的。它有着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向学生思维的广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追问,由于它的生成性,同时就具备了不可预测性。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两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何时追问,何处追问,就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追问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课堂学习氛围有所松懈,学习状态低迷的时候。

课堂学习速度过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焦虑造成认知的困境,造成情绪的浮躁,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然;即使速度适中,若匀速不变,没有节律,没有起伏,没有变化也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没有刺激。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强烈明快的节奏感,如一首诗,更如一曲音乐,一个恰当的情境性追问,引导学生时停、时急、时慢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使知识更好的渗进学生的心里,这是教师追寻师生和谐的最高境界。如,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前15分钟结束等学生容易放松的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恰当的追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增强教学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环境。

(二)思维肤浅,思考方向迷茫,深度广度受限的时候。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借鉴别人的较多,自己的独特见解较少。表述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别人的意见或旧知。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怎样理解?”“你是如何认识的?”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并且体会到思考带来的愉悦。同时,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再往深处想想看,这个问题说明什么?”“它和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刨根究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态度与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三)思维混乱,学习高度紧张,产生歧异莫衷一是的时候。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鼓励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甚至鼓励“异想天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创造个性品质,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有批判精神,勇于提出创新性见解。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实在难得,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了思考。

(四)求异过度,考虑问题一味求新,剑走偏锋,“钻牛角尖”的时候。

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思考中一味求新求异,从而远离文本,产生不合逻辑的思维结果。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简单的予以否定而不能充分阐述理由,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不服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适当的追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思维上的问题,自行纠正,快速回到正常的思维轨道上来。

(五)思维迷失,面对具体语文问题无法入手,不知该怎样去解答的时候。

这种情况的追问其实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对语文题目本身的追问,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追问。因为在很多时候,比如现代文阅读的训练中,很多学生会发生面对题目不知如何去做的现象。情急之中,有些学生会胡乱填写,导致原来可以从容应答的题目失分。

二、巧妙追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启发生命。新课程极力倡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个性化。所谓“一个千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认识和鉴赏的原因,学生在个性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错误的情况。有的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可能会造成尴尬的场面,那么教师是盲从还是拒绝呢?显然,教师可以尊重学生但不能盲从学生,可以通过巧妙的追问,表达教师拒绝的本意。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倾听,尽管学生可能运用的是另类的话语方式,尽管他可能将课堂拦腰割断,使教师处于尴尬之境,但是如果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它,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它,用最大的诚心去赞赏它,就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如王崧舟老师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一听到学生说“邱少云是傻瓜”,就让其坐下,根本不听其如何解释,谈何追问?怎么能这样去伤害一个孩子的尊严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上第二节课的时候,他顺势引导说:“孩子,你是不愿意看到邱少云死,是吗?”学生不住地点头,王老师接着说:“将心比心,谁不想活下去,我理解你,而且我相信,邱少云当时肯定也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同学们,你们再仔细听,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他一定会听到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更强烈、更坚定的声音,谁听到了?”随后,学生举手如林,有的学生说:“邱少云,你可不能啊!你一动,身后的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将被敌人发现,战友们将会遭受重大伤亡,如果你一个人的牺牲能够换来战友们的平安,死也是值得的。”回答十分精彩,当然这节课也赢得听课者的掌声。所以,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倾听,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

(二)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问题提出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启而不发,问而无答”,怎么办?这时,追问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或者,降低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分问题,或者,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特别是对由于缺少知识或理解不深不透不细造成的失误,教师既不应给予草率评价,也不应忙着明确指出其错误,而应采取提供线索、放大错误等方式进行“追问”,以便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这样做的意义显然要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追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追问形式的灵活多样上。我们要能根据每一堂课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各种追问形式,从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的提升。有一教师在上《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总结时说:“人物描写要抓住特征,莫泊桑擅长人物描写,课文中的几个人物都能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接着就追问一句:“一名画家用3年时间画了一幅人物画,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出来,这样的画与莫泊桑的人物描写相比,谁更有艺术价值?”结果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这两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教师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场景很尴尬。

(三)教师要注意追问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课堂追问的科学性是有效追问的前提,它首先要求我们的问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指向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对学生的常识性知识进行“穷追猛打”,甚至不断拷问学生天文地理数理化生的其他学科知识,失去了语文课堂的基本定位,这是极不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追问不仅要紧紧扣住语文学科特点设问,更要紧抓文本,使相关问题符合文本特征。比如在实用类文本中可以通过追问强调文本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而在文学类文本中则更侧重文本语言的形象优美。另外,课堂追问的科学性还要求我们在追问时必须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确定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通过追问形成有效地过渡迁移,使学生形成认知新图式,建构认知新意义,从而达成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课堂追问的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分问题的设置要合乎逻辑。比如在《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和《白杨礼赞》两篇文章的比较迁移过程中,我们可以有两种形式的问题设置。一种是归纳式的:白杨树有哪些特征?——到底为什么写白杨树?——北方的战士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追问《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阅读所得。使学生既能明白文中“落叶”的含义,又能进一步理解象征手法。还有一种就是相反的一个推理追问过程:象征手法是怎样的?——文中“落叶”象征了什么?相比而言,前一种归纳推理形式的追问更具有明显的促进学生技能掌握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追问设置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归纳推理形式的追问,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追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它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迅速地判断,自然地引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使这种教学技术更趋成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思想的成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

第三篇: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

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读写结合的经验之说.读写结合,一直以来被小学语文界公认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良方。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呢?那就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因为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我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的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小练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习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小练笔设计浅谈几点做法:

一、把握文本经典,模仿练笔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谋篇布局、潜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表情达意的技能,达到提高作文的能力。如如《山中访友》文中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排比、拟人化的写法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教学时,以此为练笔契机,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后,再让学生模拟课文的情境,联系生活见闻,学习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韵律,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我班学生陈凌菲这样写道:你好,凉爽的风儿!你悄悄地送来了阵阵鱼腥味儿!你好,飞舞的浪花!你奔腾在大海里,弹奏出一曲动听的旋律,多么悦耳啊!你好,蒙蒙的薄雾,你如一面轻,把海岛变成了一座迷宫,你是要我去探索吧!„„

二、挖掘文本,放飞灵性

三、在品读内心处丰满形象

四、填补文本,激发潜能

1、照样仿写-----借他人之长,写自己的文章。

2、灵动补白---补出孩子灵动的火花。

3、真情表达----情到深处,写心动的一霎那。

4、想象续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后续故事

一、捕捉文本典型处,写自己的文章。

二、情感喷涌处,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于思辨争议点个性表达

一、以文本中精妙的语言表达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二、以教材中可以触发学生想像的内容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课堂中情感喷涌处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教材中特别的描述手段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教材中典型的段式结构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教材中特别的谋篇布局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一、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表达欲望,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二、从多个角度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三、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让学生进行想象揣摩,寻找续写点。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小抓起,使其早日养成读书──习作的习惯。虽然低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优美课文,谈谈体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注重文章的首尾照应。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首尾照应的句子,充分地读,认真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然后运用作者这种方法,教师以《一件傻事》写下一个开头:“岁月流逝,童年一去不复返,但是童年的桩桩趣事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干的那一件傻事,至今想起来还忍不住想„„”让学生根据这个开头续一个结尾。有了范文的指引,学生特别感兴趣,并很快就续出了挺不错的结尾。有的学生写道:“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想起我干的那件傻事,就不由得脸红色了。”

接着教师又以《一张珍贵的照片》写了一个结尾:“每当遇到烦恼或困难时,我都会想起这张照片,想到照片中的老师和老师那鼓励我的话语。”让学生根据结尾续一个开头,有了前次的经验,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挺轻松地续好了开头。有学生这样写道:“在我的相册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你想知道

照片中的人是谁吗?让我告诉你吧,他就是我的老师。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时时在我耳边响起。”

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教师把难度再加大一点,让学生运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个开头、结尾。学生不但不畏难,反而情绪极为高涨。“唰——”“唰——”“唰——”很快就把开头、结尾写完了,且写得相当不错,就连平时一写作文就头痛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大段。你看,写得多好哇!开头是这样的:“在我记忆的长河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唯有童年时代发生的那件事特别有趣,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结尾这样写道:“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一想起这件事来就直想笑,因为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不,学生已经学会了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要写中间部分就容易多了.小学语文那么多名家名篇,每篇范文各有独到之处。可以挖掘文章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习作。如: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可以练习写读书笔记;学完古诗,可以把它改写成声情并茂的记叙文;学到文章省略或内容的中断处,可引导学生想象,并写下来;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进行想象,续写结尾。像《凡卡》一文中的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到底收到没有?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会是怎样的结局

呢?,想象一下,并写下来。还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习作;长的文章可缩短,短的文章可扩长。也可对文章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评价。利用文章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像《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场面特别感人,让学生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并描写下那动人的一幕。学生有了现成的题材可写,兴趣自然浓厚。读中写,读后写,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

第四篇:“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巧用

“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妙用处处

孙晓霞

【摘要】“随文小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那么如何用好“随文小练笔”呢?我认为可以在学文前、学文中、学文后练笔,促进学生深悟文本内涵。

“随文小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生活实际,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下面就 “‘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和“‘随文小练笔’之巧用”两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随文小练笔”亮点一二三

1、促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而“随文小练笔”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小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自己的出的,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这样做,贴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可实实在在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单元作文训练,学生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直至誊写,有一个较长的写作过程。我们教师批阅一次作文往往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及时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而“随文小练笔”就不一样,学生动笔的时间短,我们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促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而且不同的文章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如果弃置不用,那么,这些素材将渐渐被学生遗忘。而“随文小练笔”就起到了让学生适时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写下来的作用,能为今 1

后的习作积累起丰厚的素材。

3、促学生文本内涵的深悟

我们部分老师认为语文课就该是学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40分钟,那才叫“精彩”,我认为有点偏差。而如果仅仅把阅读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也未免有失偏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再说,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阅读与表达对话,一些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不能丢。如,品味鉴赏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学会遣词造句等等。而“随文小练笔”就能促学生达到这种效果,深悟文本内涵。“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最佳时机,使“随文小练笔”在促学生深悟文本内涵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随文小练笔” 妙用前中后

1、学文前练笔,学生趣也浓浓,激其深悟文本内涵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因此,我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头。而实践证明,“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在学文前练笔”则是课堂教学开头的一种好方式。如教学《捞月亮》时,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思维能力挺强,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我先不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而是让他们根据这题目自己来编故事。一听到“编故事”,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他们充分想象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结果一个个故事都非常动听,什么“小猴子”、“小猫”、“大象”等动物都出现在故事中了。大部分学生都是讲这些动物不够聪明,把水中月亮的倒影当作“月饼”。这时,学生乐了,在乐中也懂得了凡事都要搞清楚后再行动。这时,我亮出了故事“我利用月亮倒影的原理哄表弟”。这“捞月亮”是完全出乎学生意料的,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让学生明白:遇事动动脑筋还可以把本属于“愚蠢的行为”变为“聪明的行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猴子观海图”和“仙人指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后描述一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后,然后再与文本对话,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学习,展开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能尽情地领

略到了黄山奇石的美,还学到了里边独特的写法。

学文前练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孩子们在与课文的对话中能悟到自己试写时在观察、想象、构思、表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轻松地提高了写作能力。2、学文中练笔,学生意也浓浓,促其深悟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外,还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们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会打断教学的思路,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我想,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抓住练笔的恰当时机,使课堂练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效果肯定是非常理想的。我们可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设计“随文小练笔”。如:

(1)在“情真意切时”练笔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很大的共鸣,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就是练笔的最好时机。我在教学《老师领进门》这一课时,教学到“今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拄杖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时,我先告诉学生文中的“我”为何许人,当学生对刘绍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时,我安排小练笔:就是这样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见到教育他培养他的恩师时,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作者的成功与老师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学生写出了作者感谢田老师传授给他文化知识,还有许多学生还写出了感谢田老师教给他做人的道理。无形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作者——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对小学老师的尊敬,并对他又产生了几许敬佩。这样,抓住时机,及时训练,自然恰当,学生有话可说,且对课文的理解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2)在“美妙绝伦时”练笔

有些课文,在描写美景时,能恰当地表现出当时的意境。如《林海》中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林”描绘得很美。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大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的意境。画面上美好的景

色,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此时,我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此时此刻,你走近了大兴安岭,面对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样的练笔,就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一次绝妙的想象训练。

(3)在“情节空白处”练笔

有些文章,它的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者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不写,为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教学时,又往往需要对这些地方作扩充和填补,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是常见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在此处适当地安排一些“随堂小练笔”。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挂两枝笔的孩子》的最后一段“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不久,小亮的两枝笔又挂起来了。”王老师说了什么话,文中没写,具体内容必须由读者去领会。这时,我便设计《王老师这样说„„》这样的小练笔,让学生把该内容具体化,写个小片断。这个练习必须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上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又一次促进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了。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对待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至于这评价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没有把原文过早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充分读,激烈辩论中,自己去深入体会,然后我才告知原文。这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再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文中着重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作出的贡献,为了学生更形象地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抗美援朝时期的有关资料后,我引导学生想“大娘想起„„”、“小朋友想起„„”、“大嫂想起„„”从而把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作的贡献都补充进去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很显然,这样的“随文小练笔”,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3、学文后练笔,学生情也浓浓,助其深悟文本内涵

为助学生再进一步领悟文本内涵,在学习课文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文本的不

同特点设计再“随文小练笔”。如学习了《台湾蝴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读了课文,看了图画,你想夸夸台湾蝴蝶吗?请运用书上的词语来写写,说明你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会积累,并会主动运用。这样不但促进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深悟文本内涵,而且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海底世界的鱼”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仿照书本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来写写其中几种最有特色的鱼。再如教学完《万里长城》后,我用课件出示了万里长城气魄雄伟的图片。对学生说:“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这样,就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万里长城》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再如在教学完课文后,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为文中的人物写简评。如很多课文都可以安排这个环节:《草船借箭》、《狼牙山五壮士》、《忆铁人》、《“我是您的儿子”》、《两块银元》、《挑山工》、《少年闰土》„„再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小珊迪》《凡卡》等课文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写写信,跟这些孩子比比童年。这些都是用心灵去体验的作业,虽然没有读读抄抄记记背背,但是留给我们学生的是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是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育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就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促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体验、内化文本。“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我们何不妙用之呢?

第五篇:巧用周记评语,为学生成长护航

巧用周记评语,为学生成长护航

【摘要】写好周记评语对学生的周记写作很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周记中的亮点,加以鼓励,提高写作兴趣,教师融入童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亮点 写作兴趣童心细心疏导健康成长

当语文教师这些年,无论是代初中或是小学高年级,我一直都给学生留周记作业,希望通过学生一周的学习和生活积淀写出有新意的习作,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我保持着学生周记每本必改的习惯。

提起改周记,写好周记评语可是重要一环,起初在批改周记时,由于工作忙,或是出于敷衍,对于写的好的就根据自己的大致印象在学生的周记中批上“好”、“很好”、“语言优美”等等一些不关疼痒的词,而其他的统统冠以“阅”字的批语草草应付了事。后来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们都把写周记当成一种负担,写起周记来同学们都胡乱应付,后来一名优等生说出了这样的话:我讨厌“好”、“很好”之类的评语,我希望老师对我的周记作出诚恳的评价。痛定思痛之后,我逐渐思考和摸索,终于对写周记的评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发掘亮点,及时勉励,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周记写作来说保持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写周记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写一两篇优秀周记很容易,但要使学生保持写作兴趣,使周记常写常新就比较艰难了。发现亮点,及时予以鼓励,有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句赞美的语言足以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推动力。“真不错,这样巧妙的开头你能想出来!”一句带着温馨又带期望的话语,能唤起暂时落后同学的学习信心。“不错,事件真够新颖的,虽然语句还欠点火候,努力一点,你肯定能行!”在点评中,多给一点鼓励,少些批评指责,就等于给我们的周记写作带来多一分希望。

善于发现亮点,发掘学生周记中的闪光点、积极因素。即使全篇一词、一段写得不错,也值得特别指出,加以肯定。为了鼓励写出真情实感有见解有深意的好文章,我常常不吝惜美好的语言加以鼓励。曾经教过一位同学,不善表达,害怕写作文,一遇到写作文就应付或想办法开溜,有一次在周记中写了一篇还算像样的评论一类的文字,我抓住这样的机会给他

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观点很独特,可见你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很难写出来的„„”没想到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激起了这位同学巨大的写作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终于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了,作文课上再也不用发愁了。这样的评语使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有类似的生活经历,能够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共鸣,在心理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以后也敢于发表自己的人生感悟了。

当然,重视发现、开掘学生周记中亮点,并不是说我们对于学生周记中的错误、缺点就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了,可以在批改中选择好批改点,选择那些有较大批改价值的地方。对于学生,不宜要求过高,要善于发现并赏识他们的闪光之处,使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

二、融入童心,分享学生的忧乐。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平时在学校快乐的学习、生活,双休日,农村的孩子也少不了同学之间的相聚、嬉戏,或在与成人交往中增长生活见识,或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这样的过程中,周记中体现的最多的是友谊、亲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徜徉在这些童稚的世界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欣赏着同学们的周记,对他们的童真、可爱有时会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乘热打铁,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成长中的孩子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不愿向家长、老师倾诉,喜欢在周记中写出来,我会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专心细致的解答他们的疑问,排解他们心中的郁闷,让他们迅速的振作起来,曾经班上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反映:“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在家里一有空就让他学习,完成了作业也不让他玩,有时看到父母为家庭辛勤的工作想伸一把手,又叫父母自己的写字桌前„„”对这位同学我首先赞赏他的懂事、知道孝心、善解人意,然后告诉他父母的良苦用心,虽然方法不对,但想法是好的,我鼓励他积极与家长沟通,每天利用空闲和家长沟通,取得父母的信任,让家长明白学习要劳逸结合以及自己应该帮助父母做家务来孝敬父母和训练自己动手能力的道理,这位同学按我说的去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这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感谢老师的指导,现在爸妈允许我自己安排好学习后出去玩,并且在别人面前老夸我懂事、孝顺,别提我有多高兴了„„作为一名老师能为学生解决生活上的烦恼和困难,让学生快乐的生活学习,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三、细心疏导,促学生健康成长。

和学生平等对话中,遇到最多的是解决学生间的纠纷。我细心斟酌,利用合适的评语,细心疏导,做到润物于无声,使其乐于接受。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大,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缺少帮助和关怀,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学生,我用评语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多作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学会处事、学会交往。在教初一时班上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女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与同学交往,一次,在周记中反映寝室长在就寝时不负责任,这样写道:“在老师面前装模作样,背后却阴奉阳违,带头吵闹,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严重的影响他人,我对此深恶痛绝。” 写得十分尖刻。对于这位同学她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值得肯定,但是也暴露出他心胸狭隘的缺点,在她的周记中我这样写道:“仗义执言、伸张正义并能诉诸于精彩的文字,我由衷地佩服你,可对同学、对朋友这样“深恶痛绝”也未免显得不够君子吧!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接纳她,也许她并不是那么坏。”没想到一句评语却产生了奇效,使这位女生变得开朗起来,最终和这位大大咧咧的寝室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利用周记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我做的这些工作,也许这不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我恰恰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我想,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爱戴,家长的认同,何尝又不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呢?

批改学生周记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过程,星期一周记准时收上来,我抽空就改上一两本,每天改上十几本,改好的周记当天返还到学生手里,星期四准时改完。我代一个班语文课和另外两科短学科,每星期改学生周记,不紧也不松,改周记恰巧成了我教学过程的有效补充。我细心地在周记中和学生对话、交流,其乐融融。看到学生的写作一天天进步,一天天健康地成长,我也乐在其中。

下载巧用周记,妙趣练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周记,妙趣练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巧用随文练笔演绎习作精彩”成果汇报

    曾读过张志公先生写的《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记忆犹深的是文中指出:“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说到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

    巧用汉语拼音读写记英语单词

    巧用汉语拼音读写记英语单词 童玉仙 英语这门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难学的学科,因为单词便成了横在学生面前的一个拦路虎,很多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而觉得英语这门学科枯燥......

    周记

    周记—包馄饨 2014年11月8日 雨 今天是周末,妈妈和我还有哥哥准备一起包馄饨吃 妈妈去买了馄饨皮、肉、包菜还有葱,肉已经是绞碎的,妈妈把包菜 和葱切得很碎很碎,把馄饨馅调......

    周记

    一到八周 其实,这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从开学的第一周开始就这样一周一周的过来了,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事情不懂,比喻批改作业,因为我是教二年级的语文和四年级的英语。当我收......

    关于周记[大全]

    关于周记1我的妹妹只有三岁,十分淘气,动不动就耍大小姐脾气,有时候连家长也没有办法。今天,我去奶奶家。一到家,就看见妹妹正在客厅的沙发上玩,我也没太注意。可等我定睛一看,咦?妹......

    万能周记通用[范文模版]

    万能周记通用岁月无痕,流水时光,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让我们通过周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万......

    周记 初稿范文合集

    闯进糖果店的孩子 ——记录我的大学生活的第一周如同那个闯进糖果店的孩子,当我拿着那份盼望已久的通知书,踏上来到这里的旅程时。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个孩子一样,看着糖果店的大......

    周记

    实用的周记1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逢中秋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买月饼吃月饼,我家也不例外。去年中秋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去了月饼店,买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