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用随文练笔演绎习作精彩”成果汇报
曾读过张志公先生写的《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记忆犹深的是文中指出:“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说到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其实,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结合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学生学有榜样。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我的阅读教学中,我很关注随文练笔,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巧用小练笔的:
一、借鉴精彩处,迁移创新。
我们的教材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课文体现了精巧的构思,合理的布局以及多样的表达方法。如果教师能合理地对其进行迁移运用,准确地讲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片段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方法的领悟。
例如,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文章2、4、6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特点很明显,都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教学这篇课文时,以第四段为例,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语言感悟鱼的多、鱼的美,随机积累了夸张、排比的表达方法。其次,让学生找中心句,领悟这一段如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之后,出示随文练笔作业,列举了一些中心句,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也可以自己确定想要写的中心。如:(1)我们的学校真美啊!(2)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3)公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
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红薯长得又肥又大,连肚皮都撑破了。玉米像一排排士兵,露出金黄的牙齿,笑嘻嘻地守卫着田野。
这段文字围绕“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具体描写了棉花、大豆、高粱、稻子、红薯、玉米等,勾勒出了田野丰收的景象,在突出中心的同时,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表达方法。
二、领悟文章内涵,改说改写。
习作教学要“激发思维,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情景”。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为学生自由想象提供了凭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古诗词改写成别有情趣的现代文。
比如,《语文园地》中《小儿垂钓》这一首诗,很贴近孩子的生活,诗中的小男孩“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引导孩子们说出理解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成了记叙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1)要把握原诗内容;(2)借助想象,把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刻画出来。
有位同学这样改写道:
<<小儿垂钓>>改写
一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有一个长着圆圆脸蛋,头发蓬乱的小男孩正坐在河岸上一心一意地钓鱼。河岸上绿草长得十分茂盛,遮掩住了小男孩的半个身子。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路过此地,他要去北村却不认识路,就请教这位钓鱼的小男孩,只见小男孩急忙向老爷爷摆手示意,原来是怕惊走了水里的鱼儿。
又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敏捷地把鱼钩往上一拉,“哇,好大一条鱼。”他连忙把鱼放入鱼篓,又热情地为老爷爷指路去了。
三、抓住空白点,想象补白。
“补白”即学生对“空白”的再创造。想象补白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调控语言的能力,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培养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阅读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所写对象。
例如,《风筝》一文第四自然段在描写我们放风筝时是这样写的:“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我发现这里有空白可补。于是,在学生感悟了作者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后,我让他们对这段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片段描写。要求如下:(1)把玩时时间的长用文字纪录下来。(2)重点描写我们在田野里奔跑的情景。(3)想象并刻画风筝飞高时我们的心情、动作、神态。
有位同学在片段中这样写道:
从早晨8点、9点、10点······中午1点、下午3点,一直玩到下午4点,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放风筝的男孩子们,把空中的风筝当作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一会儿紧追不放,一会儿又连连放手,脚步左挪右移着,眼睛却始终盯着属于自己的风筝。小女孩们随着飞翔的风筝,在草地上蹦来蹦去,当风筝飞高时,她们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绽放着,她们的双手不由地拍得啪啪直响,她们的嘴里高呼着:“我的‘幸福鸟’飞到云彩上了。”
这样的片段练习,形式小、活、巧。它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创造潜能。长此以往,必然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巧用随文练笔演绎作文中的大精彩。
第二篇:随文练笔,练出精彩
随 文 练 笔,练 出 精 彩
福建顺昌高阳中心小学李丽华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果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因为阅读中的“理解”不单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习得。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也就是让学生随文练笔,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引发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化习作为练笔,让习作与阅读水乳交融,和谐运行,让学生时时有话可说,有法可依,在不经意的练笔中培养写作乐趣,夯实写作基本功。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项有效方法。
课堂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目前,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练笔”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时机不准。教师选取“练笔”的时机比较随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就安排学生“练笔”,致使学生无话可写,有的也只是套话、假话、空话,失去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的意义。更别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和排斥的心理,真可谓“得不偿失”。
二是切入不准。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一个“练笔”的点就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于是出现“切入不准”的现象。
三是形式呆板。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
一、呆板的形式。如学了写人物的文章后,都要求学生写“我的爸爸或妈妈”。
四是缺乏指导。
1、缺乏“练笔”前的指导。主要是缺乏“练笔”前应有的铺垫,如没能做足课文朗读,词语、句子、内容的理解,写法研究等一系列“练笔” 前的铺垫。也没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致使“练笔”要么孤零零地,与文本脱节,与课堂不和谐。这样就使学生的“练笔”进展不顺利。
2、缺乏“练笔”中的指导。很多时候老师是一声令下,就算完成任务,没能及时抓住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如思维定势、想象不合理等进行有效的引导,造成“练笔”效果低下。
3、缺乏“练
笔”后的指导。很多老师是写了就算,听之任之,没有评价,没有修改,没有提升。而有的老师让学生“练笔”之后,安排个别学生读一下就算完事,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老师虽有评价,但没能抓住每次“练笔”的不同目的,进行对症下药。
如何让随文练笔更有效,真正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服务?针对随文练笔的作用和现状,笔者据个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的小练笔,谈几点尝试性的做法。
一、找准基点,练笔在情感交汇处。教材中,有不少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课文,教师的精当讲解,学生的熟读体会,都会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之中,有许多话要说,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把“点”选择好了,训练到位了,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来。
初上〈〈鸟的天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已初步从文字的描叙和文本插图中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在深读感悟时,我再次用电脑展示文中大榕树的插图及鸟的天堂“百鸟合鸣”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大榕树,通过画面、音乐,再现渲染情境,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对鸟的天堂的赞叹之情呼之欲出。我适时导写: “鸟的天堂”含有一种胜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美名传扬四海。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如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一游呢?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词设计者,你能否根据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设计出不同人群的导游解说词或广告商呢?
设计小练笔如下
情景一:一群来自广东“南方旅行社”的游客,来到了“鸟的天堂”,面对着这些榕树比较熟悉的游客,你如何讲解
情景二:一天,旅行社安排你接待一个由东北人组成的旅游团。他们中的人大多数是第一次见到榕树,你该如何向他们介绍“鸟的天堂”?情景三:国际旅行团带来了一个由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外宾组成的旅游团,他们多数人是第一次到中国,你准别怎样讲解?
我让学生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情景设计导游词。再写下来。结果学生兴趣很高,充分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课文静态、动态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很多孩子在介绍鸟的天堂“百鸟合鸣”时,还加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的孩子写道:每当晨光熹微或暮色苍茫之际,群鸟比翼展翅,上下翻飞,盘旋起舞,嘎嘎而鸣,蔚为奇观。有的孩子这样写:鸟因树的存在而更加快乐,树因鸟的欢歌而更显生机,树和
鸟因人的保护而得以延续,人因树和鸟的和谐而留恋,这是一处“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处寻”的和谐美景。课文的动情点不少。如果教师能善于捕捉和挖掘这种情感蓄积点,将学生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当学生的激情快要迸发时,及时指导学生把激情化为文字,将这种情感和感悟沉淀下来,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也不外乎是一次练笔的好机会。
二、巧妙引导,练笔在情节空白处。海明威曾说:“作者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受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冰山原则。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露在水面”的八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了解没有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七。语文教材引入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名家经典,很多作品中都留有空白,或含蓄,或简练,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让学生依据潜伏信息去想象创造,达到了意境深远、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这就是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把隐性的因素显性地展示出来。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平台。
我在教学六年级课文《詹天佑》一课时,从课文最后一段入手,抓住“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这句话,精心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我适时引导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清政府官员、普通百姓、帝国主义者、你会说什么?今天会有哪些国家的人到中国来游览?他们会怎么称赞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请选一角度,展开想象,动笔写下来。稍逝片刻,孩子们进行了交流:有的学生从清政府角度这样写:詹天佑,好样的!你 给我们中国人争了光;有的学生从普通老百姓角度写:哎呀。真了不起啊,真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詹天佑太伟大了!有的学生从帝国主义者的角度这样写:没想到中国会有这样的人才啊,真是出乎意料!可恶,他怎么能修好呢?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当时到中国来游览的一位外宾我会这样称赞:“中国还真有人才啊,真是个卧龙藏虎的地方,能修建这样宏伟巨大的工程,真了不起!
正是在这样的想象画面练笔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不管是清政府还是普通老百姓,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由衷地赞叹詹天佑及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整合文本,练笔在拓展延伸处。
拓展延伸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延伸点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总之,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开阔。
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的结尾,我紧紧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中心句,设计了一个练笔,让学生写写自己身边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学生纷纷动笔,写到了遵守公共次序,爱护公共财产等等。甚至有同学写到了“5.12”大地震后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实例:“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武警、消防等救援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通过各种手段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那些生还者调整好心态之后,也志愿加入了救援大军,和救援人员一起继续救人,这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啊!”学生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德不仅仅的德国人特有的,而是全世界共有的,我们中华民族更是如此。
四、循序渐进,练笔在平时模仿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语句优美,采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篇赞美家乡的短文。例如:“家乡小河的水变清了„ „ ;家乡街道两旁变绿了„ „ ;家乡的马路变宽了„ „ ” 这段文字内容丰富,反映了家乡旧貌换新颜的主题。有了仿写这根“拐杖”,学生更快捷地获得了简单的习作方法。
像这样的仿写式练笔,往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教师若经常做有心的“插柳者”,日积月累,就会“有柳自成阴”。
另外,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和反馈,做到能随堂交流的就随堂交流,能张贴展示的就张贴展示,能投寄发表的就投寄发表。在一次一次的练笔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找准基点,巧妙引导,整合文本,循序渐进,坚持平时随文练笔,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写中知读,亦读亦写,联读悟写,真正发挥读写结合的功能,使随文小练笔厚积而薄发,随文练笔,也就能练出精彩!
第三篇:“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巧用
“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妙用处处
孙晓霞
【摘要】“随文小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那么如何用好“随文小练笔”呢?我认为可以在学文前、学文中、学文后练笔,促进学生深悟文本内涵。
“随文小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生活实际,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下面就 “‘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和“‘随文小练笔’之巧用”两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随文小练笔”亮点一二三
1、促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而“随文小练笔”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小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自己的出的,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这样做,贴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可实实在在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单元作文训练,学生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直至誊写,有一个较长的写作过程。我们教师批阅一次作文往往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及时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而“随文小练笔”就不一样,学生动笔的时间短,我们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促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而且不同的文章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如果弃置不用,那么,这些素材将渐渐被学生遗忘。而“随文小练笔”就起到了让学生适时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写下来的作用,能为今 1
后的习作积累起丰厚的素材。
3、促学生文本内涵的深悟
我们部分老师认为语文课就该是学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40分钟,那才叫“精彩”,我认为有点偏差。而如果仅仅把阅读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也未免有失偏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再说,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阅读与表达对话,一些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不能丢。如,品味鉴赏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学会遣词造句等等。而“随文小练笔”就能促学生达到这种效果,深悟文本内涵。“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最佳时机,使“随文小练笔”在促学生深悟文本内涵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随文小练笔” 妙用前中后
1、学文前练笔,学生趣也浓浓,激其深悟文本内涵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因此,我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头。而实践证明,“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在学文前练笔”则是课堂教学开头的一种好方式。如教学《捞月亮》时,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思维能力挺强,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我先不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而是让他们根据这题目自己来编故事。一听到“编故事”,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他们充分想象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结果一个个故事都非常动听,什么“小猴子”、“小猫”、“大象”等动物都出现在故事中了。大部分学生都是讲这些动物不够聪明,把水中月亮的倒影当作“月饼”。这时,学生乐了,在乐中也懂得了凡事都要搞清楚后再行动。这时,我亮出了故事“我利用月亮倒影的原理哄表弟”。这“捞月亮”是完全出乎学生意料的,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让学生明白:遇事动动脑筋还可以把本属于“愚蠢的行为”变为“聪明的行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猴子观海图”和“仙人指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后描述一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后,然后再与文本对话,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学习,展开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能尽情地领
略到了黄山奇石的美,还学到了里边独特的写法。
学文前练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孩子们在与课文的对话中能悟到自己试写时在观察、想象、构思、表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轻松地提高了写作能力。2、学文中练笔,学生意也浓浓,促其深悟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外,还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们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会打断教学的思路,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我想,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抓住练笔的恰当时机,使课堂练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效果肯定是非常理想的。我们可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设计“随文小练笔”。如:
(1)在“情真意切时”练笔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很大的共鸣,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就是练笔的最好时机。我在教学《老师领进门》这一课时,教学到“今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拄杖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时,我先告诉学生文中的“我”为何许人,当学生对刘绍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时,我安排小练笔:就是这样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见到教育他培养他的恩师时,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作者的成功与老师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学生写出了作者感谢田老师传授给他文化知识,还有许多学生还写出了感谢田老师教给他做人的道理。无形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作者——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对小学老师的尊敬,并对他又产生了几许敬佩。这样,抓住时机,及时训练,自然恰当,学生有话可说,且对课文的理解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2)在“美妙绝伦时”练笔
有些课文,在描写美景时,能恰当地表现出当时的意境。如《林海》中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林”描绘得很美。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大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的意境。画面上美好的景
色,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此时,我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此时此刻,你走近了大兴安岭,面对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样的练笔,就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一次绝妙的想象训练。
(3)在“情节空白处”练笔
有些文章,它的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者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不写,为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教学时,又往往需要对这些地方作扩充和填补,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是常见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在此处适当地安排一些“随堂小练笔”。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挂两枝笔的孩子》的最后一段“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不久,小亮的两枝笔又挂起来了。”王老师说了什么话,文中没写,具体内容必须由读者去领会。这时,我便设计《王老师这样说„„》这样的小练笔,让学生把该内容具体化,写个小片断。这个练习必须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上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又一次促进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了。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对待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至于这评价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没有把原文过早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充分读,激烈辩论中,自己去深入体会,然后我才告知原文。这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再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文中着重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作出的贡献,为了学生更形象地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抗美援朝时期的有关资料后,我引导学生想“大娘想起„„”、“小朋友想起„„”、“大嫂想起„„”从而把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作的贡献都补充进去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很显然,这样的“随文小练笔”,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3、学文后练笔,学生情也浓浓,助其深悟文本内涵
为助学生再进一步领悟文本内涵,在学习课文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文本的不
同特点设计再“随文小练笔”。如学习了《台湾蝴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读了课文,看了图画,你想夸夸台湾蝴蝶吗?请运用书上的词语来写写,说明你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会积累,并会主动运用。这样不但促进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深悟文本内涵,而且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海底世界的鱼”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仿照书本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来写写其中几种最有特色的鱼。再如教学完《万里长城》后,我用课件出示了万里长城气魄雄伟的图片。对学生说:“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这样,就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万里长城》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再如在教学完课文后,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为文中的人物写简评。如很多课文都可以安排这个环节:《草船借箭》、《狼牙山五壮士》、《忆铁人》、《“我是您的儿子”》、《两块银元》、《挑山工》、《少年闰土》„„再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小珊迪》《凡卡》等课文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写写信,跟这些孩子比比童年。这些都是用心灵去体验的作业,虽然没有读读抄抄记记背背,但是留给我们学生的是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是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育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就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促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体验、内化文本。“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我们何不妙用之呢?
第四篇: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
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读写结合的经验之说.读写结合,一直以来被小学语文界公认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良方。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呢?那就应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因为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我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的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小练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起习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小练笔设计浅谈几点做法:
一、把握文本经典,模仿练笔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谋篇布局、潜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用感悟并掌握表情达意的技能,达到提高作文的能力。如如《山中访友》文中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运用排比、拟人化的写法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教学时,以此为练笔契机,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后,再让学生模拟课文的情境,联系生活见闻,学习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韵律,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我班学生陈凌菲这样写道:你好,凉爽的风儿!你悄悄地送来了阵阵鱼腥味儿!你好,飞舞的浪花!你奔腾在大海里,弹奏出一曲动听的旋律,多么悦耳啊!你好,蒙蒙的薄雾,你如一面轻,把海岛变成了一座迷宫,你是要我去探索吧!„„
二、挖掘文本,放飞灵性
三、在品读内心处丰满形象
四、填补文本,激发潜能
1、照样仿写-----借他人之长,写自己的文章。
2、灵动补白---补出孩子灵动的火花。
3、真情表达----情到深处,写心动的一霎那。
4、想象续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后续故事
一、捕捉文本典型处,写自己的文章。
二、情感喷涌处,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于思辨争议点个性表达
一、以文本中精妙的语言表达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二、以教材中可以触发学生想像的内容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课堂中情感喷涌处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教材中特别的描述手段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以教材中典型的段式结构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教材中特别的谋篇布局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一、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表达欲望,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二、从多个角度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三、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让学生进行想象揣摩,寻找续写点。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小抓起,使其早日养成读书──习作的习惯。虽然低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优美课文,谈谈体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就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注重文章的首尾照应。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首尾照应的句子,充分地读,认真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然后运用作者这种方法,教师以《一件傻事》写下一个开头:“岁月流逝,童年一去不复返,但是童年的桩桩趣事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干的那一件傻事,至今想起来还忍不住想„„”让学生根据这个开头续一个结尾。有了范文的指引,学生特别感兴趣,并很快就续出了挺不错的结尾。有的学生写道:“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想起我干的那件傻事,就不由得脸红色了。”
接着教师又以《一张珍贵的照片》写了一个结尾:“每当遇到烦恼或困难时,我都会想起这张照片,想到照片中的老师和老师那鼓励我的话语。”让学生根据结尾续一个开头,有了前次的经验,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挺轻松地续好了开头。有学生这样写道:“在我的相册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你想知道
照片中的人是谁吗?让我告诉你吧,他就是我的老师。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时时在我耳边响起。”
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教师把难度再加大一点,让学生运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个开头、结尾。学生不但不畏难,反而情绪极为高涨。“唰——”“唰——”“唰——”很快就把开头、结尾写完了,且写得相当不错,就连平时一写作文就头痛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地写了两大段。你看,写得多好哇!开头是这样的:“在我记忆的长河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唯有童年时代发生的那件事特别有趣,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结尾这样写道:“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我一想起这件事来就直想笑,因为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不,学生已经学会了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要写中间部分就容易多了.小学语文那么多名家名篇,每篇范文各有独到之处。可以挖掘文章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习作。如: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可以练习写读书笔记;学完古诗,可以把它改写成声情并茂的记叙文;学到文章省略或内容的中断处,可引导学生想象,并写下来;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进行想象,续写结尾。像《凡卡》一文中的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到底收到没有?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会是怎样的结局
呢?,想象一下,并写下来。还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习作;长的文章可缩短,短的文章可扩长。也可对文章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评价。利用文章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像《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场面特别感人,让学生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并描写下那动人的一幕。学生有了现成的题材可写,兴趣自然浓厚。读中写,读后写,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
第五篇: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新丰县马头中心小学 周丽萍
(通讯地址:马头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
因文而异,随文练笔,合二为一,让学生写自己所思所想,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作文教学,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把对教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款款流淌于纸上,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生动活泼的随文练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实现习作训练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快乐起航。随文练笔,读写和谐共振,奏响了语文教学的华美乐章,获得了最佳的课程效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随文练笔读写结合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阶段脱节,训练无序。而学生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我在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中发现,生动活泼的随文练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实现习作训练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快乐起航。
一、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练一练。
新教材的课文精美的插图,大部分的插图都是对课文的形象再现。文与画是相通的,图画能起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训练学生的能力。而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对插图你够重视,忽略了插图。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课文的插图与课文之间有一定的留白,有的图多,文字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留白,引导学生对插图再利用,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教《清清的溪水》一课时,有个插图是小兔,大象和棕熊在种树,而课文只写了大象和棕熊没写小兔。利用这个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展出想象小兔在干什么,会和大象与棕熊说什么,先说说看,然后写一段话。学生们都很有兴趣,写得也很精彩:写小兔和大象一起种树的过程,还有的写小兔边种树边教育大象和棕熊爱护环境或写他们一起种树变好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等。这种练笔,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精彩片段仿一仿。
“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儿童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难,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老师说的要写得生动具体。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章可循,才会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与规律,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如学习《猫》一课,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会淘气,由此随文练笔:满月的小狗、满月的小鸡„„《桂林山水》一文,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把桂林的山水写活了。于是,我在这一课结束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景物。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得非常生动。学生们不会看到作文题后“左顾右盼”,为写“什么”犯愁。
三、在奇思妙想中续一续。
奇思妙想是人生命中固有的,是生命的潜能和冲动,是语言表达最伟大的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篇课文在原有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续编故事,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更是孩子们最乐意的语言表达游戏。如在教学完《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在渔夫和桑娜的辛勤操劳下,七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同学写“桑娜为了使西蒙的两个孩子过得更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而自己的一个孩子却不幸夭折了„„”有的同学写“„„在一次捕鱼时,渔夫打捞到一箱珠宝,变卖成钱,从此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些续写中,可以看出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我设计小练笔 :同学们,在这片白色旋涡中,假如你就是其中的“独脚”、“灰头”、“红嘴”、“老沙”或“公主”,这时候你想说什么?有的孩子写道:老爷爷您怎么不呼唤我们呢?爷爷您怎么不动了呢?我是独角啊,您这是怎么了呢?难道您......爷爷您还要为我们喂食,还要呼唤我们呢......爷爷不管怎样我们都不会忘记您的,爷爷您一路走好,您放心吧,您虽然走了,但会有更多像您这样的人来给我们喂食。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会一起记住您这位海鸥老人的,您一路走好!„„
“爸爸,爸爸,您到底是怎么了,您为什么不来给我喂食呢?今天我把羽毛梳理得很漂亮,可是„„可是您却再也看不到了。”想到这儿,公主哽咽了。独脚的心也在滴血,它根本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一遍又一遍地呜咽着:“爸爸,您醒醒吧,您平时不是最宠独脚了吗?怎么您不理独脚了?„„”大伙儿也许是受了独脚的传染,叫声更加悲切。惟独老沙没有叫,他用一只翅膀挡住了自己的左脸,两滴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露出了两道深深的泪痕。„„
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四、情到深处时写一写。
新教材的文本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读后写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感受,在练笔中学会表达情感。在执教《船长》最后一部分时,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第20分钟很快就到了,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得救了,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玛丽”号上的乘客会怎样深情的呼唤呢?船长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第一、二组写一段得救人们的心里的话,第三、四组写一段哈尔威船长的心里话。
“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朋友,不是我不想家„„”这两个训练句式,请学生在音乐声中顺着这两个开头往下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问激起千层浪,此时随着音乐响起,学生的心潮澎湃,内心的话语化作动情的文字„„当学生在课堂上为哈尔威船长流下动情的眼泪的时候,我们怎能不说孩子真的走进了这个故事,走进了哈尔威船长的内心,触摸了这位英雄的心跳,读懂了什么叫做“忠于职守”,什么叫做“做人之道”!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每一个字眼都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读得投入、动情,并能在读中深化对课文的领悟,在写中提高了随文练笔的能力。在执教《长征》后设计练笔:
师:红军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会说些什么?请拿出笔,我手写我心,在书中写出你的此情此感。题目《红军战士,我对你说》,请看学生写下的——
红军战士,我想你们说:“你们太勇敢,太顽强了!”你们不怕在二万五千里遇到的所
有的困难,把困难当作成了平平常常的事情,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真令人敬佩。你们把五座连绵万里的山岭看成翻腾的小浪花,把 2200米的乌蒙山看成了脚底下的小泥丸,这种蔑视困难的气魄令人赞叹。红军战士过草地的时候,有很多的人都陷入沼泽之中牺牲了,再攻打泸定桥的时候也有很多的红军战士被敌人的枪击中掉进了大渡河中,过雪山的时候有很多战士牺牲了。然而,你们面对这些困难毫无惧色,没有退缩。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呀!
我们现在的遇到的困难跟你们的困难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但是有的人却面对一点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战胜困难!„„
这样的练笔方式,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抒发了真情。
五、让学生的习作得到展示,能习出自信,习出热情
对于优秀的习作及时地在班级里宣读,在黑板报上刊登、在班级里张贴,并在《小苗圃》中发表。我班还把优秀的小练笔,编成班的作文集,在班里传阅,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班里每个学生都以能上作文集而感到骄傲,这样学生既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激发了更大的创作热情,又听到了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称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使他们获益非浅;而且其他的学生也从这种互评互讲的过程吸收到了写作的技巧,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与孩子们一道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在浓厚的语言情境中,激起表达的热情,通过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这无疑是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向作文殿堂的台阶,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快乐地叩开作文大门,踏上作文正道。或许孩子们热爱文学的心扉就此打开,热爱写作的风帆就此顺利地轻松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