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随文练笔,让习作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点燃
优化随文练笔,让习作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点燃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蓝袍小学冯应欣
联系电话: 0662-5568260
内容摘要:当前,习作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习作程式化、成人化、虚假化的倾向十分严重。单靠在作文课上加大写作的专项练习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甚至会误入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化难为易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优化随文练笔,是加强写作实践的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开展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有助于分解习作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使习作教学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方法与形式:进行文本补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多给插图配文,让学生拥有敏锐的眼睛;对话文本人物,让学生倾诉心中的真情;注重文段仿写,让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面向生活拓展,让学生找到习作的生命之源。
关键词:随文练笔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双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体现了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多有畏难情绪,作文程式化、成人化、虚假化的倾向十分严重。为了扭转这种状况,许多教师不断加大作文课的教学力度,试图通过加大专项训练的密度与难度,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然而,这种功利性的心态却凸显了作文教学的“难”,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导致不少学生对习作越来越怕、越来越不会,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深入反思这种教学现状,使我们认识到: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习作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急需找到一个化难为易的切入点。可是,这个化难为易的切入点在哪呢?
新课程理念指出:应在大量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那么,除了习作课,我们应如何拓宽写作实践的途径呢?笔者认为: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优化随文练笔,不断进行有效的读写迁移,让习作教学春风化雨般融入到阅读中去,做到化难为易,最终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双赢目标。为此,在近年来的阅读教学中,我每一篇课文都安排1—3次的随文练笔,充分发挥了随文练笔的“实、短、快、活、新”的特点与优势,优化习作方法的指导,将一 1
些习作的难点与重点分解到练笔中去,增强学生的习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开展随文练笔的方法与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巧加运用,现结合本人的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进行文本补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学生习作能否做到丰富与具体的关键。学生习作的干巴、空洞、无物,主要原因是缺少想象力。想象力的培养可以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在中间或结尾很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这就是文本的空白,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补白式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我”都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却没有清楚地交代产生这种爱的原因。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空白,对学生们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但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两个母亲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通过抓住重点字眼“悔”和“恨”理解,品读,朗读,诵读,配乐读,听读,引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两个母亲相同的情感,拓展升华为感恩手语,给同学创设一个感恩的想象空间。经过想象,学生们纷纷以富有情感的语气,写自己的父母亲,有写爸爸的,写得父爱如山,而写妈妈的,写得母爱如海,真实动人。
这样的练笔,丰富了想象,能充分表达了对父母的挚爱,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因为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习作变得具体生动。习作,在突破阅读教学难点的同时,变得不再难。
二、多给插图配文,让学生拥有敏锐的眼睛。
观察是小学生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写作素材的获得,往往来自于学生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与独特的感受。在现实教学中,观察习惯与观察能力的缺失使许多学生的习作陷于无序与无物,以致产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那么,应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与发现写作素材呢?
我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给插图配文的形式,很好地强化了观察能力的训练。因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图文并茂,其图意是文章的形神结合点,但有的插图在课文中的表述并不多,抓住这些插图进行配文练笔,既能抓住文章的主旨,也使学生进行观察与想象,把文章写具体。
如,教学古词《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熟读全词,基本了解了词的大意和所表现的意境后,我让学生运用想象的手法以《幸福的农家》为题,写一篇看图作文。学生纷纷按词意对图画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构思和写作,很快,一篇篇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气息和儿童生活情趣的小作文出现了。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一条两边长满了青草的小溪流经一个小村庄,溪边有一座矮小的茅草屋,屋里有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正在一边喝酒,一边说笑,他们带着南方的口音,说话轻松愉快,好像是喝醉了。他们是谁家的老人,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原来,他们有几个勤劳可爱的孩子!你看,大儿子正顶着烈日,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他也不叫一声苦。二儿子正在树底下编织鸡笼,全神贯注的,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最可爱的是那小儿子,他正趴在地上,翘着小腿,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摘那溪中的莲蓬,他在想„„啊,农村的生活多快乐呀!
这篇练笔虽然简短,但学生能在文本大意的牵引下进行观察与发现,写得很有条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了相应的想象与创新,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再现了词的情景,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使人从静静的图中看到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受到图中的情。
插图配文练笔,让学生与作者进行一次很好的对话与交流,不但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对话文本人物,让学生倾诉心中的真情。
当前,小学生习作“造假”的现状十分突出,假人、假事、假感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学生在平时习作时鲜有真切的情感体会,不懂得如何表达真情。那么,如何让学生有多一些的机会激发真情,倾诉真情呢?我在阅读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我对主人公说”的练笔活动,具体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其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然后抓住时机要求学生练笔,写几句或一段最想对课文主人公说的话;最
后进行交流,提升感情。
如在教学《凡卡》时,我先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凡卡当学徒的悲惨生活,同时播放《命运》配乐的解说词,学生对小男孩的悲惨遭遇产生了同情心,有的甚至为之落泪。这时,可引导学生:“同学们,当你亲眼目睹了小男孩的悲惨生活时,你想对小男孩说点什么呢?”于是,学生们纷纷动笔,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凡卡,您太可怜了,假如您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绝不会让受苦受累,我们一定会帮你过上幸福的生活。
——凡卡,和你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在家有父母的疼爱,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
„„
看到学生们都写出了真感情,我鼓励他们课后以《凡卡,我想对您说》为题,写成一篇文章。第二天检查发现,学生们大多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对小男孩的同情,篇篇练笔都是内心的真情流露。
学生之所以写出了这样的好练笔,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易于激发情感的情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情感熏陶,他们不再需要进行“无病呻吟”般的抒情,而是真真切切地把心中情倾诉出来。所以,在阅读教学“情到浓时”,一定不要忘了让学生练练笔!
四、注重文段仿写,让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
当前,学生怕作文,除了“无话可写”的原因,也还有“有话不知怎样写”的原因。语感能力不强,语言的匮乏、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能力的不足,让不少学生视习作为畏途。因此,作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及早把握语言的规律,增强语感。
那么,应如何让小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呢?根据语言训练的渐进性原则与巩固性原则,我认为:文本是最好的范例,依据文本进行仿写练习,可以摸索语言的规律。许多课文都有可供学生进行语言技巧练习的句段,可以让学生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比如,在教学《穷人》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写作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学着文本中的语言形式、结构特点的等,进行“我想象旧社会中的穷人”的小练笔,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环境——人物——事例——结果”的写
作方式,写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穷人。又如,在教学了《少年闰土》,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写出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学生也写得不错。
这样的仿写练习,学生及时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文本作迁移,在练笔中形成语言技能,把握语言的一般规律,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习作能力。
五、面向生活拓展,让学生找到习作的生命之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习作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现实生活是习作的生命之源。但是,当前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普遍不高,兴趣不大,原因之一就是习作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缺少生命之源,注定无法盛开娇艳的花朵。过去,许多学生的习作动机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极少能把习作作为自己生活与学习的乐趣与需要。那么,应如何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生命之源,让他们把习作作为生活与学习的一种乐趣呢?
我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面向生活的拓展练笔,让学生把文本的阅读、课外练笔与自己的生活融合起来,进行生活的思考与体验,享受到把生活真实融入到写作中的乐趣。这类练笔一般在一些讲述深刻道理,或能带给人有益的启示的文章中进行。如,在教学《顶碗少年》时,我抓住“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一中心,让学生以《第一次》为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为题材,写一篇补充题目的小作文。学生纷纷以“炒菜、洗衣服、做家务、骑自行车„„”等为题,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次,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学生们对生活的认识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又如,在教学《手中》时,我紧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中心,以《我是先进班的一员》为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建议与行动,对一些写得好的同学,我给予了热情的表扬,让学生享受到习作的乐趣。
练笔的成功,都是因为当找到了习作的生命之源——生活。是的,让学生根据文意去思索生活,把练笔植根于生活,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对于生活、对于学习是那样的重要,从而感悟到“习作即生活、生活可习作”。这,必将为习作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总之,为全面加强写作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习作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增强“以阅读带动练笔”的教学理念,加大随文练笔的力度,让习作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点燃,以破解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
附:主要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田慧生主编
2、《读写迁移的时机把握》谷春艳《语文教学通讯》(2003.1)
3、《挖掘教材资源,加强语言实践》陈丽霞《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4、《引、挑、写——高效阅读教学“三策略”》徐静茹《语文教学通讯》(2011.2)
第二篇: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新丰县马头中心小学 周丽萍
(通讯地址:马头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
因文而异,随文练笔,合二为一,让学生写自己所思所想,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作文教学,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把对教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款款流淌于纸上,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生动活泼的随文练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实现习作训练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快乐起航。随文练笔,读写和谐共振,奏响了语文教学的华美乐章,获得了最佳的课程效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随文练笔读写结合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阶段脱节,训练无序。而学生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不详的现状。我在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中发现,生动活泼的随文练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实现习作训练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快乐起航。
一、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练一练。
新教材的课文精美的插图,大部分的插图都是对课文的形象再现。文与画是相通的,图画能起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训练学生的能力。而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对插图你够重视,忽略了插图。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课文的插图与课文之间有一定的留白,有的图多,文字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留白,引导学生对插图再利用,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在教《清清的溪水》一课时,有个插图是小兔,大象和棕熊在种树,而课文只写了大象和棕熊没写小兔。利用这个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展出想象小兔在干什么,会和大象与棕熊说什么,先说说看,然后写一段话。学生们都很有兴趣,写得也很精彩:写小兔和大象一起种树的过程,还有的写小兔边种树边教育大象和棕熊爱护环境或写他们一起种树变好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等。这种练笔,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精彩片段仿一仿。
“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儿童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难,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老师说的要写得生动具体。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章可循,才会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与规律,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如学习《猫》一课,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会淘气,由此随文练笔:满月的小狗、满月的小鸡„„《桂林山水》一文,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把桂林的山水写活了。于是,我在这一课结束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景物。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得非常生动。学生们不会看到作文题后“左顾右盼”,为写“什么”犯愁。
三、在奇思妙想中续一续。
奇思妙想是人生命中固有的,是生命的潜能和冲动,是语言表达最伟大的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篇课文在原有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续编故事,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更是孩子们最乐意的语言表达游戏。如在教学完《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为文章续写结尾。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在渔夫和桑娜的辛勤操劳下,七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同学写“桑娜为了使西蒙的两个孩子过得更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而自己的一个孩子却不幸夭折了„„”有的同学写“„„在一次捕鱼时,渔夫打捞到一箱珠宝,变卖成钱,从此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些续写中,可以看出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我设计小练笔 :同学们,在这片白色旋涡中,假如你就是其中的“独脚”、“灰头”、“红嘴”、“老沙”或“公主”,这时候你想说什么?有的孩子写道:老爷爷您怎么不呼唤我们呢?爷爷您怎么不动了呢?我是独角啊,您这是怎么了呢?难道您......爷爷您还要为我们喂食,还要呼唤我们呢......爷爷不管怎样我们都不会忘记您的,爷爷您一路走好,您放心吧,您虽然走了,但会有更多像您这样的人来给我们喂食。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会一起记住您这位海鸥老人的,您一路走好!„„
“爸爸,爸爸,您到底是怎么了,您为什么不来给我喂食呢?今天我把羽毛梳理得很漂亮,可是„„可是您却再也看不到了。”想到这儿,公主哽咽了。独脚的心也在滴血,它根本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一遍又一遍地呜咽着:“爸爸,您醒醒吧,您平时不是最宠独脚了吗?怎么您不理独脚了?„„”大伙儿也许是受了独脚的传染,叫声更加悲切。惟独老沙没有叫,他用一只翅膀挡住了自己的左脸,两滴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露出了两道深深的泪痕。„„
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四、情到深处时写一写。
新教材的文本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读后写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感受,在练笔中学会表达情感。在执教《船长》最后一部分时,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第20分钟很快就到了,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得救了,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玛丽”号上的乘客会怎样深情的呼唤呢?船长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第一、二组写一段得救人们的心里的话,第三、四组写一段哈尔威船长的心里话。
“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朋友,不是我不想家„„”这两个训练句式,请学生在音乐声中顺着这两个开头往下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问激起千层浪,此时随着音乐响起,学生的心潮澎湃,内心的话语化作动情的文字„„当学生在课堂上为哈尔威船长流下动情的眼泪的时候,我们怎能不说孩子真的走进了这个故事,走进了哈尔威船长的内心,触摸了这位英雄的心跳,读懂了什么叫做“忠于职守”,什么叫做“做人之道”!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每一个字眼都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读得投入、动情,并能在读中深化对课文的领悟,在写中提高了随文练笔的能力。在执教《长征》后设计练笔:
师:红军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会说些什么?请拿出笔,我手写我心,在书中写出你的此情此感。题目《红军战士,我对你说》,请看学生写下的——
红军战士,我想你们说:“你们太勇敢,太顽强了!”你们不怕在二万五千里遇到的所
有的困难,把困难当作成了平平常常的事情,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真令人敬佩。你们把五座连绵万里的山岭看成翻腾的小浪花,把 2200米的乌蒙山看成了脚底下的小泥丸,这种蔑视困难的气魄令人赞叹。红军战士过草地的时候,有很多的人都陷入沼泽之中牺牲了,再攻打泸定桥的时候也有很多的红军战士被敌人的枪击中掉进了大渡河中,过雪山的时候有很多战士牺牲了。然而,你们面对这些困难毫无惧色,没有退缩。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呀!
我们现在的遇到的困难跟你们的困难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但是有的人却面对一点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战胜困难!„„
这样的练笔方式,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抒发了真情。
五、让学生的习作得到展示,能习出自信,习出热情
对于优秀的习作及时地在班级里宣读,在黑板报上刊登、在班级里张贴,并在《小苗圃》中发表。我班还把优秀的小练笔,编成班的作文集,在班里传阅,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班里每个学生都以能上作文集而感到骄傲,这样学生既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激发了更大的创作热情,又听到了来自同学的最真挚的称赞和最善意的批评,使他们获益非浅;而且其他的学生也从这种互评互讲的过程吸收到了写作的技巧,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正如杜甫诗中所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与孩子们一道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在浓厚的语言情境中,激起表达的热情,通过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这无疑是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向作文殿堂的台阶,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快乐地叩开作文大门,踏上作文正道。或许孩子们热爱文学的心扉就此打开,热爱写作的风帆就此顺利地轻松起航。
第三篇: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创新火花
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创新火花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谈
北海市海城区八小
梁兴琼
小学高级教师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地球的可爱和渺小以及地球上资源的特点,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突破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教学中不仅仅完成知识目标——学会字词,理解课文,而且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德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朗读感悟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受到环保教育。为贯彻修订版“大纲”的精神,突出教学重点,我采取了“激趣自读——合作解凝——读中悟情——实践探讨”这四个步骤上《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动了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独立钻研的精神,其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取得较大成功。
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必须吃透修订版“大纲”的要求,坚持每堂阅读课把自主还给学生,注重读悟结合,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多几分标新立异,真正动起来,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的火花。
第四篇:优化情境教学点燃创造火花
优化情境教学 点燃创造火花
爱因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想象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育者运用任何手段去启发学生想象。
可现今仍有许多美术教育者或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画什么,再画什么;或让学生一丝不苟地临摹范画;或让学生端端正正坐好,安安静静地完成作业„„单—刻板的教学方式,沉闷压抑的教学气氛不但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反而会扼杀孩子们金子般的想象。勃斯托威尔曾经说:“每一种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有种感情的动机作为先决条件。这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种没有得到的满足或者—种中这样那样的情绪。”让孩子在情境中丰富情感体验,领略成功带来的那份满足、参与时的那份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
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孩提时就喜欢涂鸦的天性迁移到绘画活动中去呢?在日常教学中我做出了以下—些尝试:
一、以故事创设情境
孩子们最爱听故事了,用故事串联教学中的几个切入点,让孩子在入迷地倾听中轻松地学习。《设计一双新鞋子》的教学中,给学生讲旅行家的故事,以旅行家遇到各种困难引导学生想象。如在雪地上行走时鞋子会长出橇快速滑行,在登陡坡时鞋子会长出许多尖齿利于攀登,在平路上鞋子又能长出轮子或加上推进器,夜里还能闪射强烈的光线既能照明又能吓跑野兽„„这些鞋子是多么富有爱心又颇具新颖。
二、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
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在《面具》教学中,先安排几个学生戴面具,模仿动物模样,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有的同学问:你们到哪里去啊?回答:去参加森林舞会。我再问:你们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当激发起孩子们想自己也拥有的迫切心情再转入教学。当面具制作好后,教师和同学们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蹦蹦跳跳地进行舞会。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感。整节课学生信心十足,气氛活跃,效果极佳。
三、以音乐创设情境
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作出了精彩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创作《我们的校园》时,先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再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学生边听边沉醉,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室里同学们认真上课,书声琅琅,操场上做游戏,踢足球,花园里彩蝶翩翩,小鸟歌唱,这样运用音乐在儿童美术中的教学,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儿童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锐的程度。他们—听到音乐就会感觉到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脑里就会出现斑斓色彩和画面,像一连串银幕镜头。
四、以角色创设情境
各种各样的生活角色令学生好奇,让学生在学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对活跃气氛,提高学的兴趣特别有效。在教学《各式各样的帽子》中,教学生制作帽子时,让学生扮演设计员和生产者。比比谁的帽子好,帽子制作好后,让学生把帽子都拿到市场中,充当“买家”、“卖家”,推销自己的帽子,或去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买卖十分红火。也可以用拍卖竞标形式,学生适应生活角色的能力特强,很受学生欢迎。
五、以演示创设情境
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对于理解掌握美术抽象知识很有效,它能引发学生直觉体验。如在三年级教学《三原色、三间色及调配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讲授,先在试管里加入等量的红、黄、蓝(两份),学生认识了原色后通过演示将原色两两等量相调即可调出橙、绿、紫。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调色形式需“等量”这—难点。
六、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让学生见之、触之、尝之、嗅之、听之,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室中洒点香水或者空气清新剂等有气味的东西,让学生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反馈,便开始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想。又如:在—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入一个造型不规则、变化丰富的物体,让学生触摸、感受,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经过—番引导之后,便开始大胆描绘„„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
七、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不多,知识面不够广,就导致大胆中图像信息少,面对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知识人爆炸的现状,在美术课中可应用多媒体。如在教学《太空旅行》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些关于宇宙、太空、飞行器的动态录像,为学生提供图像资料,了解宇宙的一些浅显知识。
要创设利于学生的情境除了灵活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外,还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贯穿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在不知刁;觉中解决重点和难点。有步骤、有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
2.教师的言语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可亲、风趣的言语与学生交流,及时旨定,帮助理顺思路,调动学生的直觉感觉能力,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美感。
3.在班级、校园中布置画刊、画廊、工艺角、展览室„„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营造—个富有艺术情趣的客观环境,为发展学生的创造空间提供良好条件。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将学生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单一被动的感知与感官的全方位参与发展,必能带动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模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张晓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语言表现素养、写
作素养的手段和过程。如果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从生活的内容扩展到语文的课文中来,学生真正学会读写结合,那么
他们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就再也不会害怕写作文,而且写作能力就会跟着随文练笔得到提高。所以说随文练笔是
“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接受与创造的桥梁,是达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实践新课标思想的体现。多文一练,寻找练笔的新视角
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你一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能不能
多文一练就是指多篇文章(可以以一个组为单元的用笔表达一下。又如《扁鹊治病》,请学生写下《跨越
多篇文章)中设计一种类型或一个方面的随文练笔让学
时空的对话》:蔡桓公由于不听人的劝告,延误了病
生作书写练习。
1.1 仿写段落或片段
情,最后不治而死,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跨越时空,蔡
桓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仿写它的开头。该文开头虽只有
2.2 练在拓展延伸点
三句话,但言简意赅,是写人文章非常需要效仿的好方法。
笔者就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写一个人物的开头。
1.2 想象练笔
拓展延伸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也是文本理
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延伸点或关注文本的背
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总之,让学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空白点,或者有一些“概写”
生打开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会更开阔。
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概写的地方具体起来,如《捉摸春天》,让学生蒙上眼睛在黑暗中感受失去光
就是想象练笔。《中彩那天》是讲父亲把不该属于自己
明的恐惧和失明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让学生仿照《假如给
家的中彩奔驰车毫不犹豫地还给叫父亲帮忙买彩票的库
我三天光明》给海伦写一封信,写写自己在黑暗中的感受。
伯。课文只有这样一句话:“第二天库伯派人来,把奔 ”投机取巧“是正道
驰车开走了。”笔者设计这样的练笔:“库伯先生把汽
3.1 取题
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怎样?这一家
指导学生借风使船,向课文要题目。《乡下人家》
人分别会说什么?应该透过怎样的描写才能突出'父
学过之后,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深切感受,再请学生说
亲'的诚实?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1.3 写写所思所悟所感
说如果要写成自己所认识的,可以组成什么人家?学
生七嘴八舌,如“水上人家”“幸福人家”“城市人
这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学习的情感而设计的练笔。
家”“山上人家”,然后让学生学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技
如读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写写读后感,或者写一写对
巧,抓住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选用朴实生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
动、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自己最熟悉的人家描绘出来。
对的”这句话的理解。读了《尊严》写写自己对“别看到
3.2 取材
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
指导学生借题发挥,向课文要题材。学习《颐和园》,严”这句话的理解,或者写一写自己与文章主人公哈默的让学生仿照《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和对景物优美的描写,对比,或者写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的。
1.4 写写说
写写家乡的白佛庵或和阳广场;学习《牧场之国》,让学
生学习文章中对牧场之国的生动描写中表达的作者热爱
这是从练笔主体角度设计的书面表达。可以从两个
家乡的感情,让学生写“粉条之乡”,也将自己对家乡的热
面写:一是写写“对自己说”,如学了《尊严》《全神
爱之情在对粉条制作的描写中表达出来。
贯注》等课文,写写“我想对自己说”;二是写写“对
3.3 取意
课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说”。寻找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
2.1 于情动处写出精彩,由“表”及“里”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积累,对《乡下人
家》《麦哨》《牧场之国》等文中的景物特点进行比较
评价,或赏析某些精彩片段,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感受;
一旦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便会产生
或对书中的某些内容如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等发
巨大的“情感磁场”。因此,教师要捕捉文章的“动情
表个人的一得之见,然后观察自己的家乡,把印象最深
点”,以拨动学生心理之弦。如《普罗米修斯》,让学的一处景物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文章的写
生体会“最严厉的惩罚”:面对宙斯毫无人性的惩罚,作方法,乃至一些好词好句也可以引用。
普罗米修斯没有屈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最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和县郝桥学区实验联小)
2011年6月上
第16期(总第2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