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0:3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

第一篇: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

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语言素材也没有达到一定的积累,所以一提到习作时,很多同学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把习作的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随文安排一些“小练笔”,想方设法去淡化习作难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能,使他们不再惧怕习作,真心爱上习作。

一、典型句式的仿写练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句式,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鲜花和星星》这首儿歌中有这样一句。“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图片后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最喜欢,天上的白云: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这样的仿写学生不仅掌握了技巧,而且有效的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典型构段方式的仿写练笔。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模仿文中的精彩句子,更要模仿文中的精彩段落,使学生有习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习作能力,例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有这样一段:“原野热闹非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写法(总分构段,有概括,有具体)。接着,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课间活动,操场真热闹啊!”写一段话。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

三、发挥想象,空白补写。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此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利用课文插图展开练笔。

例如课文《人有两个宝》就配有一幅插图。我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完成小练笔:—的双手会——。

有学生说:“医生的双手会输液。”“我的双手会写字”„„„这样的练笔锻炼了说话组织语言的能力。

2、抓住课文特殊标点进行练笔。

课文中,文本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进行了言语表达训练。

例如《世界多美呀》里这样一个句子:“它看到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得,小河是碧澄澄的„„.”

教学中在理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之后,利用省略号进行拓展,小鸡急切的从小洞眼世界,还看到了那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思维得到张扬。”我看到太阳是红彤彤的。”“我看到小草是绿油油的。”„„

实践证明,“随文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一座无痕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把随文练笔的训练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能尽快进入习作的自由王国,能够意到笔随,充分享受习作的自由与乐趣,从而让他们的真情在自己的习作里自然流淌,让习作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成为他们倾诉表达的自由乐园。

第二篇:“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巧用

“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妙用处处

孙晓霞

【摘要】“随文小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那么如何用好“随文小练笔”呢?我认为可以在学文前、学文中、学文后练笔,促进学生深悟文本内涵。

“随文小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生活实际,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文本。下面就 “‘随文小练笔’之亮点”和“‘随文小练笔’之巧用”两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随文小练笔”亮点一二三

1、促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而“随文小练笔”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小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自己的出的,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这样做,贴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可实实在在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单元作文训练,学生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直至誊写,有一个较长的写作过程。我们教师批阅一次作文往往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及时品尝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而“随文小练笔”就不一样,学生动笔的时间短,我们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促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而且不同的文章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如果弃置不用,那么,这些素材将渐渐被学生遗忘。而“随文小练笔”就起到了让学生适时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写下来的作用,能为今 1

后的习作积累起丰厚的素材。

3、促学生文本内涵的深悟

我们部分老师认为语文课就该是学生说说笑笑,热热闹闹40分钟,那才叫“精彩”,我认为有点偏差。而如果仅仅把阅读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也未免有失偏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再说,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阅读与表达对话,一些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不能丢。如,品味鉴赏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学会遣词造句等等。而“随文小练笔”就能促学生达到这种效果,深悟文本内涵。“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但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最佳时机,使“随文小练笔”在促学生深悟文本内涵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随文小练笔” 妙用前中后

1、学文前练笔,学生趣也浓浓,激其深悟文本内涵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因此,我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头。而实践证明,“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在学文前练笔”则是课堂教学开头的一种好方式。如教学《捞月亮》时,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思维能力挺强,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我先不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而是让他们根据这题目自己来编故事。一听到“编故事”,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他们充分想象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结果一个个故事都非常动听,什么“小猴子”、“小猫”、“大象”等动物都出现在故事中了。大部分学生都是讲这些动物不够聪明,把水中月亮的倒影当作“月饼”。这时,学生乐了,在乐中也懂得了凡事都要搞清楚后再行动。这时,我亮出了故事“我利用月亮倒影的原理哄表弟”。这“捞月亮”是完全出乎学生意料的,无需太多的言语就能让学生明白:遇事动动脑筋还可以把本属于“愚蠢的行为”变为“聪明的行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猴子观海图”和“仙人指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后描述一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后,然后再与文本对话,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学习,展开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能尽情地领

略到了黄山奇石的美,还学到了里边独特的写法。

学文前练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孩子们在与课文的对话中能悟到自己试写时在观察、想象、构思、表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轻松地提高了写作能力。2、学文中练笔,学生意也浓浓,促其深悟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外,还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们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会打断教学的思路,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我想,如果我们能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抓住练笔的恰当时机,使课堂练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效果肯定是非常理想的。我们可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设计“随文小练笔”。如:

(1)在“情真意切时”练笔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很大的共鸣,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就是练笔的最好时机。我在教学《老师领进门》这一课时,教学到“今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拄杖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时,我先告诉学生文中的“我”为何许人,当学生对刘绍棠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时,我安排小练笔:就是这样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见到教育他培养他的恩师时,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作者的成功与老师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学生写出了作者感谢田老师传授给他文化知识,还有许多学生还写出了感谢田老师教给他做人的道理。无形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作者——一个出色的文学家对小学老师的尊敬,并对他又产生了几许敬佩。这样,抓住时机,及时训练,自然恰当,学生有话可说,且对课文的理解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2)在“美妙绝伦时”练笔

有些课文,在描写美景时,能恰当地表现出当时的意境。如《林海》中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林”描绘得很美。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大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的意境。画面上美好的景

色,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此时,我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此时此刻,你走近了大兴安岭,面对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样的练笔,就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一次绝妙的想象训练。

(3)在“情节空白处”练笔

有些文章,它的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者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不写,为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教学时,又往往需要对这些地方作扩充和填补,才能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是常见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在此处适当地安排一些“随堂小练笔”。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挂两枝笔的孩子》的最后一段“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不久,小亮的两枝笔又挂起来了。”王老师说了什么话,文中没写,具体内容必须由读者去领会。这时,我便设计《王老师这样说„„》这样的小练笔,让学生把该内容具体化,写个小片断。这个练习必须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上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又一次促进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了。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对待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至于这评价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没有把原文过早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充分读,激烈辩论中,自己去深入体会,然后我才告知原文。这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再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文中着重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作出的贡献,为了学生更形象地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抗美援朝时期的有关资料后,我引导学生想“大娘想起„„”、“小朋友想起„„”、“大嫂想起„„”从而把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作的贡献都补充进去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很显然,这样的“随文小练笔”,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3、学文后练笔,学生情也浓浓,助其深悟文本内涵

为助学生再进一步领悟文本内涵,在学习课文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文本的不

同特点设计再“随文小练笔”。如学习了《台湾蝴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读了课文,看了图画,你想夸夸台湾蝴蝶吗?请运用书上的词语来写写,说明你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会积累,并会主动运用。这样不但促进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深悟文本内涵,而且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海底世界的鱼”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仿照书本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来写写其中几种最有特色的鱼。再如教学完《万里长城》后,我用课件出示了万里长城气魄雄伟的图片。对学生说:“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这样,就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万里长城》又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再如在教学完课文后,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为文中的人物写简评。如很多课文都可以安排这个环节:《草船借箭》、《狼牙山五壮士》、《忆铁人》、《“我是您的儿子”》、《两块银元》、《挑山工》、《少年闰土》„„再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小珊迪》《凡卡》等课文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写写信,跟这些孩子比比童年。这些都是用心灵去体验的作业,虽然没有读读抄抄记记背背,但是留给我们学生的是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是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育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住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就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促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体验、内化文本。“随文小练笔”亮点多多,我们何不妙用之呢?

第三篇:浅谈随文练笔

浅谈随文练笔

版石中心小学陈金秀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尝试,我觉得我们可以从阅读教学入手,以教材为范本,在课堂上认真做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而随文练笔就是一种将写的训练训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这种练笔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作文素养。

宋朝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善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在写作中有首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恰巧具有模仿的天性,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文本中生动、经典的句式和教式,(如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承接句段)等一些形式感较强,表达效果独特的句段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真正拥有仿写这根“拐杖”。通过大量的形式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本质和规律。

如《做一个最好的你》最后一段话:“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做河里一条最活泼的小鱼,做林中一根最挺直的小树,做草地上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做天上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这就是一个很生动、经典的片断,这个片断充满了诗意,是本文的主旨,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他们在读

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让学生仿写句子。

如果那。

如果那。

学生个个奋笔疾书,然后争先恐后发言,气氛极为热烈,学生写出的内容也非常的精彩,如果老师能长此以往地有选择一些精辟片断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那么学生无形之中就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往后的作文批改中,你将看到的是优美的词句、丰富的内容。

由此可见,随文练笔是多么好的一种写作方法,首先这种小练笔既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言语感悟,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其次,不但为练笔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还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面对每次的作文,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孔不入情可抒,而这种小练笔就不一样了,这是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因为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深受学生的喜欢,让学生品尝到了写作所带来成功的体验,所以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三,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主线上,使语言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也保证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在语文课堂如能有效地进行读和写的有机训练,我想学生的习作一定会绚烂多彩。

第四篇:浅析随文练笔

浅析随文练笔

有人说当今的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几乎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因而作文不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就是闭门造车,虚情假意。其实我认为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缺乏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从家庭、社会、广播电视以及多媒体网络中去寻找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以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将随文练笔这种作文教学方式渗透至语文教学中去,把文本的生成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在课堂中训练随文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做的尝试。

一、借助插图,填空式随笔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图文并茂,而往往图上的内容在文本中的表述不多。此时若运用练笔,给图配文,细致入微地情景再现,就可以让学生从静止的画面中想象出动态的场景,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充分感受画中的情。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幅榕树的插图。我在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后,启发学生重点观察插图中的榕树,并采用了填空式练笔写话:

这是一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榕树。你看,它的枝干多得不可计数,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有的(),还有的()。1

你瞧,它的绿叶如此茂盛,远看,();走近仔细一看,()。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轻拂下,整株榕树()。看着如此枝繁叶茂的南国的树,我不禁想()。

这一填空式练笔,让学生凭借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思如泉涌,一段段生动传神的文字跃然纸上,把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形神兼备地展现出来。

二、依托文本,想象式随笔

文本的空白,在课文中是随处可见的,也可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造而显现。利用这些空白,进行想象练笔,既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入情入境地体验和感受,还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在《风筝》一文的结尾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中,作者用省略号创设了文本的空白,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充分利用文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接着“续尾巴”。由于对文本已经有了深入的解读,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我创造性地设置想象随笔,不但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华,感受文本传递的情感冲击,更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练习了写话。

三、凭借范例,模仿式随笔

课文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例子,文本中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的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和巩固性原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文本为柺棍,尝试语言的练习;以文本为迁移,形成语言技能,并内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如在学习完《鹅》

一课后,我让学生尝试着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和结构,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通过这种仿写训练,教师引导了学生积极去运用文本模式,学习文本语言,从而加深了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并及时使理解得到了迁移和巩固。

四、依据理解,抒情式随笔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抒情式随文练笔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易于激发情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同身受,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设置了“抒发敬意”的教学环节,对这位在余震中仍然坚持骨髓捐献的台湾青年,让学生用笔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敬意。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情感得到了升华,深深地感受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并通过随笔把这种敬意真诚地表达出来。

五、根据文意,拓展式随笔

练笔中的拓展提升,目的是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赋予了文本新的含义,提升了文本的价值,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完《落花生》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据此提供了一次小练笔:我想做(),因为我认为()。这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表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这样的随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对文

本的理解,而且强化了感悟和语言的并用。

可以说,随文练笔的益处多多。首先,它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在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相促进;其次,这种以课文内容为素材,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因为是在对文本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了练笔的难度;再者,随文练笔的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因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与此同时,这种练笔方式始终紧扣在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的主线上,使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紧密联系,也保证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五篇: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旅游,那么随文练笔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览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的习作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随文练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说随文练笔很及时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习作舞台,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有了这个舞台,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孩子们变得乐于习作、善于习作。

在此,我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中的小练笔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练笔练在空白处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空白点,或者有一些笼统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笼统之处具体化,这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想象练笔。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这样描写到: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一描写告诉我们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了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滴水穿石这一过程,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孩子们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都过去了,水滴是怎么做的呢,它怎样才把石头击穿的呢?请大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描绘一下水滴石穿的动人场面。生1:几百年过去了,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出现了个碗口大的坑儿。

生2:几千年过去了,游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碗口大的坑儿更深了。生2:几万年过去了,寒来暑往,季节轮回,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被穿透了,可以这头望到那一头了。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将滴水穿石的过程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了,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练笔练在情深处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本的文章,有的隽永含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惊叹……它们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作者“为情而造文”,学生“循情而读文”,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学习《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时,为了帮学生体会人们与邓小平爷爷的深情厚谊,我这样设计教学:

师: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的时候,祖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的时候,澳门、香港人民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往宝岛台湾的时候,台湾同胞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的民众又有什么话想对邓爷爷说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说一说。

生1:祖国人民会说,是您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祖国经济繁荣,人民安康,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谢谢您!

生2:香港、澳门人民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结束了我们百年屈辱的历史,我们永远感谢您!

生3:台湾同胞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让香港、澳门回到了祖**亲的怀抱,我们相信,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在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下,祖国一定能够统一。

……

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将自己最想对邓小平爷爷说的话写下来,舒缓动情的音乐,课前广博的积累和深刻的课堂感悟一定会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一段段充满深情的话语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自由地流淌出来,三、练笔练在拓展延伸处

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的一个有效落点,从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宽广。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我在课堂尾声时,这样去说: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此时些刻的感受吧。

孩子们听后,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生1:谈迁家境贫寒,用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国榷》的初稿,可一夜之间又化为乌有,命运对它的打击太大了,然而在厄运面前谈迁却表现得非常坚强,他用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完成了《国榷》这部明史巨著。我被谈迁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我今后也要向谈迁一样,刻苦自励、持之以恒,做社会的有用之才。

生2:在历史的史册上,谈迁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名字是响亮的,在地球的版图上,在世界的东方,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肆虐,2008的年雪灾降临、地震袭击,种种灾难考验着我们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困境中,主席、总理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困境中,我们凝聚了不屈的力量;困境中,我们成功举办了地球上最大的体育盛会!这可真是所谓的“多难兴邦”啊!艰难的历程,辉煌的壮举,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传承她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这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认识谈迁,体会他厄运面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主要的地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人生,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习作中成长,在习作中提高。

四、练笔练在语言训练处

解读文本,感悟语言往往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训练,如果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设计,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达到有效习作的目的 《黄山奇松》一文主要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松树,姿态奇特,十分有趣的景象,借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对“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读来让人感到如身临其境一般。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我这样引导:孩子们,又是一年秋末,在别的地方,也许,树叶已经落尽,小草已经枯黄,可黄山风景区却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正值旅游观光的好季节,黄山风景区又开始招募导游了,请同学们赶快创作导游词,把祖国的这一奇特景象介绍

给所有的来客吧!谁说得好,谁就会被评为“最佳小导游”。

这样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的视角,写下那最最动人的一幕。随后我便创设情境,让“小导游”们带着自己的游客,前来一一介绍这一天下奇观:

生1:现在我们来到“迎客松”面前,瞧,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了,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生2:大家猜一下,眼前这棵松树是什么松?它是陪客松。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这棵树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让游人更加感到了黄山的亲切,感到了大自然的情趣。

生3:眼前的这棵松树就更有意思了。它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身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象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呢。这就是那有名的送客松了。当您观赏完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要踏上归程的时候,您不妨回头看看这具有着绵绵情意的送客松,它那长长的臂膀,会让您更加地留连忘返。

五、练笔练在课文仿写处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它们或者句式工整,或者语言优美,或者结构独特,如果执教者能抓住这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实现课文写作方法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特色鲜明:不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绘;而且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学完本课,我即时安排练笔,让学生仿照本文写下自已所熟悉的身边的一处景色。于是孩子们的笔下便出现了《我们的校园》、《校园秋景》、《秋日的家乡》、《漫步玉湖》、《老城即景》等文章。读来无不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浓浓情意。

随文练笔,由于它贴近课堂、形式多变、方法多样而成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处处

可练笔,愿随文练笔能给老师们带来海阔天空的设想,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

下载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随文小练笔,绽放习作之花[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随文练笔,让习作快乐起航 新丰县马头中心小学 周丽萍 (通讯地址:马头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 因文而异,随文练笔,合二为一,让学生写自己所思所想,是提高阅读教......

    浅谈“随文小练笔”的妙用(定稿)

    浅谈“随文小练笔”的妙用 高要市莲塘镇第二小学莫海燕 【摘要】“随文小练笔”极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紧 随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深入领悟......

    随文小练笔研修心得

    课堂随文练笔研修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设计了形式灵活的小练笔,既提高了学生的阅......

    随文小练笔的几点尝试

    随文小练笔的几点尝试 临清市XX小学 XXX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随文小练笔 提高写作能力

    随文小练笔 提高写作能力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巴邱小学 陈小红 作文教学历来被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靠习作指导课上讲一些写作技巧是不给力的......

    六年级随文练笔与习作的链接初探

    六年级“随文练笔”与习作的链接初探 仪征市茶蓬小学费恩亭 【摘要】本人的扬州市“个人课题”《六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随文练笔”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取得了......

    随文练笔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专题实验 第一阶段个人总结 本学期,在“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

    随文练笔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 第二阶段个人研究工作总结 王文光 本学期,在“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