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问题式教学模式初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初谈
武威十三中
徐鹏程
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填鸭式”、“管束式”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单纯强调智商的开发,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僵硬,这样的知识不但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转为人的智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注重学生问题的开发,必须要有活生生的政治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问题教学模式
政治问题教学模式主要通过阅读、思考、回答或启发回答的提问,一步步展开对知识点及内涵的探究活动。政治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预习提问,学生自疑→学生讨论,探索质疑→教师导拨,合作释疑→巩固反思,实践创新。这种的教学模式体才能引导学生从“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方面发展。
二、问题教学模式中的四结合
1、一节好课源于教学的第一环节——课文导入,在每节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预习提纲,从而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向教材处延阅读范围,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启发与自学相结合
自学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而阅读又是自学能力的开始,只有通过训练,学会阅读,才可能进入深思“质疑”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教材中的字都认识,就人人都会阅读,熟不知阅读需要思考,绝非仅凭识字就能完成的。因此我提出政治阅读“问”(即一问是何主题、二问在我国有何现实意义、三问我们当今社会有哪些代表物或现象、四问我们该怎么做)的要求,对于教材中的课前导语、大小正文和小字资料,阅读时都不能轻易放过,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出有效的信息并作好相应的笔记。
3、质疑与释疑相结合 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在课堂上大胆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或是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从而把政治学深、学透。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中学生也有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同时倡导学生进行否定回答,经过思考讨论,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归纳。质疑过程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引起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分析讨论中,人人动脑,人人动口,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又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4、政治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理论与生活结合,特别是“以事证理”,让政治理论而谈理论,突破政治抽象的思维定式。例如在学习“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你的最高理想和近期理想分别是什么?”、“你为实现自己的最高理 想和近期理想准备怎么做?”要求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回答。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掌握一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实际,向独立思考问题的方向迈进。
三、问题教学模式中的四注意
1、注意提高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懂得敢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利用教材中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教育学生,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问别人所不能问的问题,从而自觉地把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
2、注意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启发同学们的思维,就必须消除学生紧张和自卑两大障碍,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敢于大胆质疑的学风,才能使学生确立起“我要问”、“我能问”、“我善问”的信念。
3、注意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第一根据课文上下节并没有提出问题。第二,在对照比较中寻找问题。第三,进行假设性提问。例如在讲对外开放时,提出假设“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开始了大肆享受行吗?,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4、注意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反之,就有可能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师在解答问题时,绝不要以给学生唯一正确答案为目的,教师应发挥“指点迷津”的作用,应多设几个参考答案,少几个标准答案。
总之,问题式政治教学模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我们也应避免满堂课都在提问的弊端,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造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第二篇:初谈初中科学教学范文
初谈初中科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地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教学语言在字斟句酌、符合学科知识的前提下,还应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疲劳,激发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我深信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去留心寻找相关的内容了。
2、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精讲,指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初中科学知识内容庞杂,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3、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好知识的必要前提
初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或审题不清、或漏看漏写,由此造成的失分往往让人扼腕痛惜,但粗心失分的情况却不会因为多次的失分而消失,分析其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不规范,学习上诸如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记笔记不动笔,生活上例如起床不整理被子、房间里面的东西放的毫无规律导致东西经常找不到等等,以小见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初中生是可以改造的,平常的教学中咱们就应该给学生灌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并以身作则,否则学生不听你的。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问题。
第三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或没有多少价值,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去年,笔者曾经参加了聊城市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获奖者的语文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仍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努力将模式和艺术两重属性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开辟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第四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宁宝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四、运用深化
弄清了知识的本质,不等于真正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必须把理性的认识具体化,在实践中完善认识。运用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深刻体悟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升华认识。这一过程,教师要紧紧围绕所学知识的本质精心设计习题,一题一得,做到对学生学习情况心中有数,莫泛泛练习,事倍功半;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将激发新的问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旨在着力体现新课程关于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把现代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所遵循,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期望的数学教育的目标。
案例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第六单元——
加与减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淘气一家人到商场买电器,你们猜猜看,淘气可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⑴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⑵ 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⑶1台洗衣机、1台电冰箱和1台电视机一共多少钱?„„
3、归类整理提出的问题,指明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⑴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⑵ 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
二、组织探究
(一)师生共同探究“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的问题。
1、独立思考:你怎样解决“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的问题?
2、师生提出各自运用的计算方法,交流辨析:
⑴500+800=? 5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加上8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是13张一百元的人民币,13个100元是1300元,所以500+800=1300。
⑵我先想5+8=13,所以500+800=1300。
⑶5个百加上8个百等于13个百,就是1300。
⑷我用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的方法算出的。
(二)师生共同探究“1台冰箱比1台电视机贵多少钱”的问题(简略略处理)
„„
三、作出解释
1、引导归类整理提出的算法:借助直观计算、理解成几个百相加得多少个百、用旧知识类推迁移„„
2、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今天我们是在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要学会运用上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3、质疑
四、运用深化
1、解答学生前面提出的可以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的问题。
2、书上P51页习题。
五、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鼓励与肯定。
3、提出今天学习遇到、以后学习要解决的问题:⑴1台洗衣机、1台电冰箱和1台电视机一共多少钱?⑵非整
十、整百数相加减,应该怎样计算呢?
案例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通过亲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发现—概括—应用”的学习方法。
3、通过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再现表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关键:充分感知,适时抽象
教学过程:
一、引发问题
1、直观、初步认识长方体:
讲桌上的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在立体图形中,最基本的形状是长方体。你知道讲桌上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吗?自己课桌上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2、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3、上面大家谈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都是长方体的,当我们明确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4:认识面、棱、顶点: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先结合学具认识几个新的概念:
面:(拿着教具模型,用手掌摸着它的面)大家摸摸手中学具上这平平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作“面”。(指着另外的面)这也是它的面„„我们这里所说的“面”都是平面。
棱:(用手指划着模型的棱)这是两个平面相交的边,我们把它称作“棱”。请你用手摸摸自己手中学具上的棱,并说说是哪两个面相交得到的棱。
顶点:(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这三条棱相交的尖尖的部分,也就是一个点,我们把它称作“顶点”。请你把另外的顶点指给同学看。
请你指一指这几个模型(四面体、台体等)的面、棱、顶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面、棱和顶点,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5、提出问题:(拿着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非长方体模型)这是长方体吗?这呢?根据什么说这个是长方体,而这个不是呢?
二、组织探究
1、请大家用课桌上的长方体学具与非长方体学具进行对照,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进行研讨:
大家研讨得挺好,现在来汇报你的研究收获。(你认为有几个特征就说几个特征,老师帮你记录。)谁愿意先汇报?(学生举起学具汇报研究所得,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进行点拨,规范表述语言,特别是数“面”、数“棱”的方法,即“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认识指导要到位。)
三、作出解释
1、整理获取的结论,使之条理化:
⑴你能把长方体的这些特征有条理地整理一下吗?(结合板书,学生可以从数量、形状、大小和长短几方面整理;也可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整理。)
⑵到底长方体的特征有几点?是否都重要呢?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概括的?(通过看书,使学生明晰——长方体的特征就是三点:①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⑶师:这就是长方体的三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识别一个形体是不是长方体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辨析比较,抓住本质:
⑴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学具(指长方体模型与非长方体模型)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为什么它是长方体?而它却不是呢?
⑵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三个特征中最本质的是“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⑶我们前面列举实例中的电视、冰箱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在长方体形状基础上的艺术加工。
3、建立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识图:
⑴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了哪几个面?
⑵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图略)。
5、认识长、宽、高
⑴(示长方体框架教具)请你观察一下: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每相对的四条棱为一组,可以分成三组。)
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通常,我们把上下垂直的棱长度叫做高,较长棱的长度叫做长,较短棱的长度叫做宽。
⑷以学具任一顶点为例,指出长、宽、高。
⑸(示一斜放着的教具)请你指出它的长、宽、高。(可以有不同说法)
5、看书质疑
四、运用深化
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量出它的长、宽、高。
五、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而且习得了探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发现-概括-应用”学习方法。
3、鼓励与评价。
4、你能用今天的学习方法研究其它立体图形的特征吗?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政治课已被思想品德课所代替。按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课较原来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编排体系、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上,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要求上都有天壤之别。为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读课程标准,熟知教科书结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该课程的航标,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握这个方向,否则整个课堂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知所云、不能把握中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该目标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来实现的。思想品德课分三大板块:(1)“成长中的我”(主要集中在七年级教科书中)(2)“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八年级教科书中)(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九年级教科书中)三大板块“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而展开的,三大板块又包括各自的内容:“成长中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三个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个部分。这些内容既相对集中,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体系。如:法律知识三个年级都涉及、珍爱生命七八年级都涉及。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知晓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体系,这样才能心中有数,熟练地驾驭教科书,否则会是目中无人,目中无“本”的教学。
第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教师如不及时“充电”很难适应时代需要。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阵地的思想品德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行思想品德课围绕“三大板块”综合道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国情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不注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不注重适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及时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很难适应教学。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框,在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用了三个图文并茂的情境材料:“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如果教师对这三个历史故事一无所知,又怎能引导学生通过这三个情境去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诚实守信。其次,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学生把教师看作权威而不可撼动,而学生更多地扮演“遵从者”角色,唯师命是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注入式灌输式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范围展开的教学内容,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主体,所以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朋友。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行为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实现“以教师 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让每个学生及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转向 “个性化教学”。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坚持 “育人为本”的理念,思想品德课尤其如此。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注重利用教材的情境材料。原来的思想政治课注重理论说教,因而空洞、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接受,给学生的感觉是“假”、“大”、“空”,可以说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科目,也是学校最不重视的基础科目。而思想品德教科书充满了大量的情境材料,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上八年级思想品德“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框时,为了使学生真正从理性的高度弄懂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我充分利用了教材第9至11页的四个情境材料:冯某养狗扰得四邻不安,污染了周边环境;“非典”时期,蒋某利用手机短信造谣惑众;工人诬陷厂长行贿受贿;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当即上街游行,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探究中去,讨论活动有关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综合归纳: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尊重他年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这样学生就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剥夺了很多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教师把学生当作整装待罐的 “容器”,采用满堂罐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缺乏的是美好情感和自主发展能力,而在崇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转为“群言堂”,由“主导”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来感悟新知。再次,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上的课感兴趣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使一节课生动有趣,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单一的方法和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容易让学生疲劳,从而失去上课的活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上课时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诸如:合作探究、讨论归纳、多媒体、学生表演、辩论会等与学生共同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演”,自己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四,落实三维目标。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而思想品德课的“三大板块”始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观点、原理是通过大量情境材料和有关辅助知识再现出来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能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这样就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达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晦涩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本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通过师生一系列的合作探究、讨论归纳等,从而生成结论,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我在上 八年级思想品德“忠实履行义务”一框时,如何忠实履行义务?该框三目的标题一目了然,如果教师直接把现成的三个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就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印象深刻。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三目下面的情境材料,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讨论有关问题,在师生活动的基础上感知:要忠实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其次,在巩固练习的反馈中进一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舞已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为了巩固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适时适量的反馈练习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完八年级“我们享有 ‘上帝’的权利”一框后,我选取了以下巩固练习:
【活动探究】
情境一:小贩喊着“新鲜牛奶,先尝后买”,一小女孩尝了“新鲜牛奶”。
情境二:小女孩尝了一点后说:“不好喝,我不买了”,小贩说:“既然尝试了,不买不行”。
情境三:小女孩喝后中毒,救护车抢救。问:(1)情境中的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受到侵犯?(2)如果你是该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请你续写情境四。(3)你是怎样评价小贩行为的。
通过这样的反馈练习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给以斧正。
赵集中学 蔡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