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 《有趣的算式》教案
《有趣的算式》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关键: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剧院仪。(或挂图)
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板书:探索与发现
(一)有趣的算式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5)依据规律填得数。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
3、第三关:神奇的9(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3)发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
(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4)“卖关子”。
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个数字中,推出来,你相信吗?
学生A:不相信!
学生B:老师怎么讲迷信呢。学生C:感到迷惑。(5)运算规则。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2,5,0。最大四位数:5210 最小四位数:1025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达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6)学生探索。
①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②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
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第二篇: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1一、观众还是演员
如何看待学生大概是每个新手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第一次给学生讲完练习册之后,我的指导老师任老师建议我声音再大一些、讲课应该要照顾到所有学生、需要有效组织好课堂。带着这些建议,多次观摩任老师的课堂,我才重新界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并不仅仅是课堂的观众,而是跟我一样,是课堂的生成者,如何有效的组织起学生,让他们深度的参与到每堂课中,是我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做到位的工作,从单独讲解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有信心做好一堂课的导演,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把握好紧张与鼓励的度,一起发现与创造,在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参与感。
二、脚手架与本质
教数学到底是在教什么?你希望学生从你的这一堂课中能收获些什么?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设定的情感目标真的达成了吗?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义务替学生看得长远一些,尽量做好素质教育。在给学生讲解四年级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这一节的五三练习册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计算200—198+196—194+…+8—6+4—2。”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数学科目致力于培养的能力,讲解过程中,我给学生抛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能从这道题观察归纳出什么?第二个是综合分析一下应该是多少个2相加?然后带领他们一起找规律。两个班都讲完之后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这道题,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我真的通过这道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了吗?恐怕没有。
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先从本节课的题目《有趣的算式》和前面做过的找规律的简单题入手,冯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很深,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让他们自己建造,而不是带他们参观我们自己的建造好的,参观的意义很有限,而自己建造的体会则不同凡响,数学的本质是公平合理、简单有效。我本应该通过这道题和前面的简单题学习让学生们意识到,《有趣的算式》究竟有趣在哪里?其实有趣在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复杂并不可怕,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合理有效的被解决的,如果我能从这个出发点进行建构,学生大概率能自己找到(4—2)结果含1个2;(8—6+4—2)结果含2个2;(12—10+8—6+4—2)结果含3个2,那么复杂到(200—198+196—194+…+8—6+4—2),结果就应该含有200/4=50个2这一规律的。自己发现与教师带领的思维轨迹天差地别,一个是开拓一个是跟随。
我理解工作中感悟的滞后与进步的缓慢,也希望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与大家共勉,谢谢。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2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教师的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在小组活动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培养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3《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在有趣的算式这一节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一关一关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如何来根据所给算式找出相应的规律。从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学生的总体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但是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课堂练习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如何应用找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后应该加强练习的讲评力度,让学生强化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力度。
洋县黄金峡镇中小 罗世海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4对于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摆脱心中的抗拒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数学知识性增强,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困生更是表现出明显地懈怠。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上《有趣的算式》这一课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犹如游戏一般。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地达成上是非常成功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游戏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学生从1~9这9个数字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不说出来,想在心里。例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输入9个“2”,再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学生开始都不相信。在我连续猜对了三个学生最喜欢的数字后,学生都用惊奇的目光看这我,有的还发出了“吔?”的声音。这时候我故意卖关子,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的秘密,只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筋思考,勇闯三关,就能发现迷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索活动中。
二、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数学游戏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愉快的合作,从而完成任务。
闯关进入第三关“寻找神秘的数”时,有的学生运气好,选的四个数字经过三、四次运算就找到了神秘数。而有的学生选的四个数字要经过八、九次运算才能发现。当有的学生已经发现“6174”这个神秘数后,我激励他:“祝贺你,发现了神秘数。请你去帮助你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也很快找到,然后你们一起闯关,好吗?”学生都非常乐意去帮助别人。随着一声声惊喜地“找到了!我找到神秘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被人帮助加入到帮助别人的行列里,教室里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让人感动。很快得,全班学生就完成了这个看似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生帮生”合作的力量。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使学生某些潜在的能力有表现的机会。
通过“猜数字游戏”、“勇闯三关”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我顺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刚才,我们探索了有关1、9的有趣算式,发现它们在运算时有这样一些规律。那其它的数字有没有呢?谁要是最先发现了,我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了最高点,个个拿着计算器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一个学生兴奋地汇报:“我发现3也有这样的规律”。我根据他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问其他学生:“有规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有”。“好,就把它命名为‘周航锐发现’吧!”所有学生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周航锐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要知道,他平时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高,上课时常走神,学习成绩也不好。这一次,他竟然第一个发现了。这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来了。有学生小声嘀咕:“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有学生下课后,还追着告诉我他们的发现……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5孩子的天性需要游戏。不管是什么游戏,只要是沾上“游戏”两个字,孩子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游戏能给孩子即将活跃起来的心理机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对于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摆脱心中的抗拒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数学知识性增强,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困生更是表现出明显地懈怠。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上《有趣的算式》这一课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犹如游戏一般。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地达成上是非常成功的。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6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新课程则增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也就是强调所谓的“大数学观”。任何一课的教学都不是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必须与生活相融,与其他学科相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可这些非知识层面的东西又都是隐性的,或者是有待开发的。灵动的课堂应该具备一定的张力,而这种张力便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拓展延伸,通过图片、音乐、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实践活动等手段实现数学与诸多领域的接轨,达到激发情感、开阔视野的目的。 今天在执教《有趣的算式》一课时,我通过查阅资料,研读教材做了这样的处理。在开课之初,我给学生简要讲述了“高斯求和的故事”,课件出示: 1+2+3+......+100=5050,谈话:”你知道他是怎样很快算出来的吗?,其实很多算式中都蕴含着十分有趣的规律,伟大的数学家高斯正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才很快算出了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有趣的算式探索其中的奥妙。”新知探究环节选用教材上的两组算式引导探究,将余下的部分素材放到了练习环节,压轴习题则是探秘5050的由来。课中还给学生介绍了“回文数”“蜻蜓咬尾数”等趣味小知识,将语文中的回文联回文诗与回文数相联系,课后留给学生一个实践活动—和同学或父母一起探究“数学黑洞值”。 最让人回味的是当通过计算得出121、12321、1234321后,我随机抛出:“这几个结果有点意思”。特意留了半句。学生激动的表情历历在目,他们纷纷举起手,争抢着回答:“老师,我们在语文里面也学过这样的。”“老师,我知道!”“老师,我也知道!”。于是我让他们一起背诵了刚学过的回文联。并补充了自己积累的另外一副,告知孩子还有回文诗,课后可以去了解。通过这样的处理,孩子的兴趣的到了提升,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数学课堂接上
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地气,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也都应运而生。再纵观全课,“高斯求和”融合了知识和趣味,有始有终。趣味名词的介绍彰显一个“趣”字。课后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了新的时间和空间。
正所谓大象无形,一节好的数学课是集语文、科学、品德、艺术、生活等诸多门类为一体的综合体。拓展延伸之于数学,如阡陌之于圈地,溪流之于大海。只有重视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才能实现真正的“大数学”,才能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7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有趣的算式》,本节课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合作探究式的学生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有层次。 本节课中教师以如来佛祖给孙悟空出难题的故事作为情景导入,设计了三个关卡,每个关卡是难度不同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节课始终贯穿重难点,重点是发现规律,应用规律,难点是如何去找规律。从简单的1×1,11×11……到最后的111111×111111一步步的去找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第一关游戏中1×1=1,11×11=121,111×111=12321……当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再教师继续出示第二关999999×999999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中已经出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时候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正向的找规律,而是循序渐进的增加了难度。如 ____×____=99999980000001,或是999×999积是几位数这样的问题,学生都能准确的解决。并且教师还设计了你问我答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和规律有关的算式让同学来回答,巩固知识点。这一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之后的.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中,教师很少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在探究9×9,99×99,999×999是否有规律时,教师采用的是同桌两人合作的形式,一个人按计算器,一个人记录,再两个人一起找规律的分工方法。去推算999999×999999的结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好玩。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8《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便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这部分内容也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学生在面临各种困难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逐步形成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
3、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质疑,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反思如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闯关活动,让学生在闯关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猜测
当学生面对四个算式: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学生认为数位多的要用计算器算,数位少的可以口算。
教师适时提出质疑:是不是所有复杂的算式都能用计算器来解决呢?把学生带入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中,认真思考:111111111×111111111=?学生独立解决,结果答案不一样,教师再次提出质疑,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
然后再猜一猜111111111×111111111=?全班交流,找规律,解决问题,最后进行验证。整个过程,让学生大胆的质疑、猜测、发现规律,验证。
三、指导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奇妙的宝塔”环节,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比较算式——找出算式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习方法。并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第一关主要是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第二关,放手让学生探究,懂得学以致用。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观察分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从而培养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能力。具体体现在:999999×999999=?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如:第三关:奇怪的142857,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这组算式奇怪,奇怪在哪里呢?
五、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数学规律局限性
在第三关“奇怪的142857”中,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142857到底奇怪在哪里?从而全班交流。进而通过观察142857乘7、乘8……,并比较,发现142857乘7、乘8……并不存在这样的规律了,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11=***4321,让学生体会有些数学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局限性。
总之,本节课,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不仅让学生发现了算式背后的规律,更让学生学会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的教学投入不够,教师的教学状态不够活跃。
2、课堂中教学环节过渡还不是很自然,数学语言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
3、不能很好,灵活地处理课堂问题。没有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第二关的教学探索中,不够放手。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9本节课在设计上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并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原有的第三关“神奇的9”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进行调换。使学生在学会了第一关“奇妙的宝塔”的学习方法后,在“神奇的9”这关中能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自行探索,发现这些算式背后的规律,逐步体会到探索的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发现,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10《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探索与发现(一)》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便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学生在面临个中困难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能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本课的《有趣的算式》要求学生能够探索、发现出一些算式的规律,能应用规律解题,能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本课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通过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学生在闯关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结合预习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探究
“观察分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自主预习了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破了教材中的重、难点。并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时间把握不够好,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课前的预习为课堂添色不少,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积极进入探究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学生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算式背后的秘密和规律后,他们非常兴奋和开心,就像吃了蜜糖一样,那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非常强。不过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老师不断的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和提醒孩子认真地探索态度,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探讨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能发现规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尝到探索的甜头,产生探索的兴趣。
第三篇: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1
一、观众还是演员
如何看待学生大概是每个新手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第一次给学生讲完练习册之后,我的指导老师任老师建议我声音再大一些、讲课应该要照顾到所有学生、需要有效组织好课堂。带着这些建议,多次观摩任老师的课堂,我才重新界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并不仅仅是课堂的观众,而是跟我一样,是课堂的生成者,如何有效的组织起学生,让他们深度的参与到每堂课中,是我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做到位的工作,从单独讲解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有信心做好一堂课的导演,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把握好紧张与鼓励的度,一起发现与创造,在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参与感。
二、脚手架与本质
教数学到底是在教什么?你希望学生从你的这一堂课中能收获些什么?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设定的情感目标真的达成了吗?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义务替学生看得长远一些,尽量做好素质教育。在给学生讲解四年级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这一节的五三练习册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计算200—198+196—194+…+8—6+4—2。”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数学科目致力于培养的能力,讲解过程中,我给学生抛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能从这道题观察归纳出什么?第二个是综合分析一下应该是多少个2相加?然后带领他们一起找规律。两个班都讲完之后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这道题,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我真的通过这道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了吗?恐怕没有。
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先从本节课的题目《有趣的算式》和前面做过的找规律的简单题入手,冯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很深,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让他们自己建造,而不是带他们参观我们自己的建造好的,参观的意义很有限,而自己建造的体会则不同凡响,数学的本质是公平合理、简单有效。我本应该通过这道题和前面的简单题学习让学生们意识到,《有趣的算式》究竟有趣在哪里?其实有趣在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复杂并不可怕,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合理有效的被解决的,如果我能从这个出发点进行建构,学生大概率能自己找到(4—2)结果含1个2;(8—6+4—2)结果含2个2;(12—10+8—6+4—2)结果含3个2,那么复杂到(200—198+196—194+…+8—6+4—2),结果就应该含有200/4=50个2这一规律的。自己发现与教师带领的思维轨迹天差地别,一个是开拓一个是跟随。
我理解工作中感悟的滞后与进步的缓慢,也希望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与大家共勉,谢谢。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2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探索与发现(一)》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便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学生在面临个中困难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能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本课的《有趣的算式》要求学生能够探索、发现出一些算式的规律,能应用规律解题,能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本课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通过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学生在闯关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结合预习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探究
“观察分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自主预习了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破了教材中的重、难点。并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时间把握不够好,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课前的预习为课堂添色不少,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问题积极进入探究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学生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算式背后的秘密和规律后,他们非常兴奋和开心,就像吃了蜜糖一样,那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非常强。不过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老师不断的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和提醒孩子认真地探索态度,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探讨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能发现规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尝到探索的甜头,产生探索的兴趣。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3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教师的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在小组活动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培养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4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便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这部分内容也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学生在面临各种困难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逐步形成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
3、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质疑,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反思如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闯关活动,让学生在闯关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猜测
当学生面对四个算式: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学生认为数位多的要用计算器算,数位少的可以口算。
教师适时提出质疑:是不是所有复杂的算式都能用计算器来解决呢?把学生带入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中,认真思考:111111111×111111111=?学生独立解决,结果答案不一样,教师再次提出质疑,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
然后再猜一猜111111111×111111111=?全班交流,找规律,解决问题,最后进行验证。整个过程,让学生大胆的质疑、猜测、发现规律,验证。
三、指导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奇妙的宝塔”环节,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比较算式——找出算式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习方法。并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第一关主要是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第二关,放手让学生探究,懂得学以致用。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观察分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从而培养
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能力。具体体现在:999999×999999=?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如:第三关:奇怪的142857,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这组算式奇怪,奇怪在哪里呢?
五、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数学规律局限性
在第三关“奇怪的142857”中,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142857到底奇怪在哪里?从而全班交流。进而通过观察142857乘7、乘8……,并比较,发现142857乘7、乘8……并不存在这样的规律了,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11=***4321,让学生体会有些数学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局限性。
总之,本节课,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不仅让学生发现了算式背后的规律,更让学生学会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教师的教学投入不够,教师的教学状态不够活跃。
2、课堂中教学环节过渡还不是很自然,数学语言缺乏准确性和严谨性。
3、不能很好,灵活地处理课堂问题。没有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第二关的教学探索中,不够放手。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5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在有趣的算式这一节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一关一关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如何来根据所给算式找出相应的规律。从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学生的总体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但是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课堂练习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如何应用找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后应该加强练习的讲评力度,让学生强化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力度。
洋县黄金峡镇中小 罗世海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6
孩子的天性需要游戏。不管是什么游戏,只要是沾上“游戏”两个字,孩子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游戏能给孩子即将活跃起来的心理机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对于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摆脱心中的抗拒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数学知识性增强,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困生更是表现出明显地懈怠。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上《有趣的算式》这一课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犹如游戏一般。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地达成上是非常成功的。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7
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有趣的算式》,本节课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合作探究式的学生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设计有层次。 本节课中教师以如来佛祖给孙悟空出难题的故事作为情景导入,设计了三个关卡,每个关卡是难度不同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整节课始终贯穿重难点,重点是发现规律,应用规律,难点是如何去找规律。从简单的1×1,11×11……到最后的111111×111111一步步的去找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第一关游戏中1×1=1,11×11=121,111×111=12321……当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再教师继续出示第二关999999×999999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中已经出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时候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正向的找规律,而是循序渐进的增加了难度。如 ____×____=99999980000001,或是999×999积是几位数这样的问题,学生都能准确的解决。并且教师还设计了你问我答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和规律有关的算式让同学来回答,巩固知识点。这一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之后的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本节课中,教师很少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在探究9×9,99×99,999×999是否有规律时,教师采用的是同桌两人合作的形式,一个人按计算器,一个人记录,再两个人一起找规律的分工方法。去推算999999×999999的结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好玩。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8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游戏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学生从1~9这9个数字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不说出来,想在心里。例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输入9个“2”,再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学生开始都不相信。在我连续猜对了三个学生最喜欢的数字后,学生都用惊奇的目光看这我,有的还发出了“吔?”的声音。这时候我故意卖关子,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的秘密,只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筋思考,勇闯三关,就能发现迷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索活动中。
二、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数学游戏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愉快的合作,从而完成任务。
闯关进入第三关“寻找神秘的数”时,有的学生运气好,选的四个数字经过三、四次运算就找到了神秘数。而有的学生选的四个数字要经过八、九次运算才能发现。当有的学生已经发现“6174”这个神秘数后,我激励他:“祝贺你,发现了神秘数。请你去帮助你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也很快找到,然后你们一起闯关,好吗?”学生都非常乐意去帮助别人。随着一声声惊喜地“找到了!我找到神秘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被人帮助加入到帮助别人的行列里,教室里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让人感动。很快得,全班学生就完成了这个看似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生帮生”合作的力量。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使学生某些潜在的能力有表现的机会。
通过“猜数字游戏”、“勇闯三关”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我顺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刚才,我们探索了有关1、9的有趣算式,发现它们在运算时有这样一些规律。那其它的数字有没有呢?谁要是最先发现了,我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了最高点,个个拿着计算器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一个学生兴奋地汇报:“我发现3也有这样的规律”。我根据他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问其他学生:“有规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有”。“好,就把它命名为‘周航锐发现’吧!”所有学生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周航锐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要知道,他平时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高,上课时常走神,学习成绩也不好。这一次,他竟然第一个发现了。这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来了。有学生小声嘀咕:“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有学生下课后,还追着告诉我他们的发现……
这就是游戏的魅力!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9
本节课在设计上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并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原有的第三关“神奇的9”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进行调换。使学生在学会了第一关“奇妙的宝塔”的学习方法后,在“神奇的9”这关中能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自行探索,发现这些算式背后的规律,逐步体会到探索的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发现,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反思《有趣的算式》10
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新课程则增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也就是强调所谓的“大数学观”。任何一课的教学都不是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它必须与生活相融,与其他学科相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可这些非知识层面的东西又都是隐性的,或者是有待开发的。灵动的课堂应该具备一定的张力,而这种张力便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拓展延伸,通过图片、音乐、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实践活动等手段实现数学与诸多领域的接轨,达到激发情感、开阔视野的目的。 今天在执教《有趣的算式》一课时,我通过查阅资料,研读教材做了这样的处理。在开课之初,我给学生简要讲述了“高斯求和的故事”,课件出示: 1+2+3+......+100=5050,谈话:”你知道他是怎样很快算出来的吗?,其实很多算式中都蕴含着十分有趣的规律,伟大的数学家高斯正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才很快算出了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有趣的算式探索其中的奥妙。”新知探究环节选用教材上的两组算式引导探究,将余下的部分素材放到了练习环节,压轴习题则是探秘5050的由来。课中还给学生介绍了“回文数”“蜻蜓咬尾数”等趣味小知识,将语文中的回文联回文诗与回文数相联系,课后留给学生一个实践活动—和同学或父母一起探究“数学黑洞值”。 最让人回味的是当通过计算得出121、12321、1234321后,我随机抛出:“这几个结果有点意思”。特意留了半句。学生激动的表情历历在目,他们纷纷举起手,争抢着回答:“老师,我们在语文里面也学过这样的。”“老师,我知道!”“老师,我也知道!”。于是我让他们一起背诵了刚学过的回文联。并补充了自己积累的另外一副,告知孩子还有回文诗,课后可以去了解。通过这样的处理,孩子的兴趣的到了提升,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数学课堂接上
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地气,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也都应运而生。再纵观全课,“高斯求和”融合了知识和趣味,有始有终。趣味名词的介绍彰显一个“趣”字。课后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了新的时间和空间。
正所谓大象无形,一节好的数学课是集语文、科学、品德、艺术、生活等诸多门类为一体的综合体。拓展延伸之于数学,如阡陌之于圈地,溪流之于大海。只有重视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才能实现真正的“大数学”,才能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一: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探索与发现
(一)》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便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充分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是学生在面临个中困难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能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本课的《有趣的算式》要求学生能够探索、发现出一些算式的规律,能应用规律解题,能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本课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通过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学生在闯关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观察分析、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破了教材中的重、难点。并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以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在小组活动中没有放手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至于学生自己没有及时的总结、归纳出算式的规律。
4、时间把握不够好,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在设计上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并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原有的第三关神奇的9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进行调换。使学生在学会了第一关奇妙的宝塔的学习方法后,在神奇的9这关中能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自行探索,发现这些算式背后的规律,逐步体会到探索的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个特色: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发现,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在每个环节里始终贯穿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说出自己的看法,不断的进行小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讨论并交流算式和得数之间的联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教师的语言应更加具有儿童化。教学的整个环节是设置在一个闯关游戏当中。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儿童化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3、在小组活动中应更多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培养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4、前面用时太多,在第四关中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逐一进行改正,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三: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算式背后的秘密和规律后,他们非常兴奋和开心,就像吃了蜜糖一样,那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非常强。不过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老师不断的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和提醒孩子认真地探索态度,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探讨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能发现规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尝到探索的甜头,产生探索的兴趣。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四:
孩子的天性需要游戏。不管是什么游戏,只要是沾上游戏两个字,孩子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游戏能给孩子即将活跃起来的心理机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对于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摆脱心中的抗拒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数学知识性增强,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一些学困生更是表现出明显地懈怠。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在上《有趣的算式》这一课时,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大胆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犹如游戏一般。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地达成上是非常成功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游戏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
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学生从1~9这9个数字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不说出来,想在心里。例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输入9个2,再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学生开始都不相信。在我连续猜对了三个学生最喜欢的数字后,学生都用惊奇的目光看这我,有的还发出了吔?的声音。这时候我故意卖关子,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的秘密,只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筋思考,勇闯三关,就能发现迷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探索活动中。
二、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数学游戏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能够使他们在活动中愉快的合作,从而完成任务。闯关进入第三关寻找神秘的数时,有的学生运气好,选的四个数字经过三、四次运算就找到了神秘数。而有的学生选的四个数字要经过八、九次运算才能发现。当有的学生已经发现6174这个神秘数后,我激励他:祝贺你,发现了神秘数。请你去帮助你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也很快找到,然后你们一起闯关,好吗?学生都非常乐意去帮助别人。随着一声声惊喜地找到了!我找到神秘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被人帮助加入到帮助别人的行列里,教室里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让人感动。很快得,全班学生就完成了这个看似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生帮生合作的力量。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使学生某些潜在的能力有表现的机会。
通过猜数字游戏、勇闯三关等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我顺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刚才,我们探索了有关1、9的有趣算式,发现它们在运算时有这样一些规律。那其它的数字有没有呢?谁要是最先发现了,我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了最高点,个个拿着计算器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一个学生兴奋地汇报:我发现3也有这样的规律。我根据他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问其他学生:有规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有。好,就把它命名为‘周航锐发现’吧!所有学生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周航锐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要知道,他平时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高,上课时常走神,学习成绩也不好。这一次,他竟然第一个发现了。这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来了。有学生小声嘀咕: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有学生下课后,还追着告诉我他们的发现&& 这就是游戏的魅力!
第五篇:教学反思_ 《有趣的算式》
教学反思_ 《有趣的算式》
孔子在《论语》里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指出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他的学生曾子也用“吾日三省吾身”来要求自己,作为新港实验学校四年级的一名数学见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与课堂实习工作中,也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观众还是演员?
如何看待学生大概是每个新手教师都会面对的问题,第一次给学生讲完练习册之后,我的指导老师任老师建议我声音再大一些、讲课应该要照顾到所有学生、需要有效组织好课堂。带着这些建议,多次观摩任老师的课堂,我才重新界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并不仅仅是课堂的观众,而是跟我一样,是课堂的生成者,如何有效的组织起学生,让他们深度的参与到每堂课中,是我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该做到位的工作,从单独讲解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有信心做好一堂课的导演,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把握好紧张与鼓励的度,一起发现与创造,在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参与感。
二、脚手架与本质
教数学到底是在教什么?你希望学生从你的这一堂课中能收获些什么?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设定的情感目标真的达成了吗?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义务替学生看得长远一些,尽量做好素质教育。在给学生讲解四年级第三单元《有趣的算式》这一节的五三练习册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计算200-198+196-194+…+8-6+4-2。”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数学科目致力于培养的能力,讲解过程中,我给学生抛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能从这道题观察归纳出什么?第二个是综合分析一下应该是多少个2相加?然后带领他们一起找规律。两个班都讲完之后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这道题,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我真的通过这道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了吗?恐怕没有。
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先从本节课的题目《有趣的算式》和前面做过的找规律的简单题入手,冯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很深,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让他们自己建造,而不是带他们参观我们自己的建造好的,参观的意义很有限,而自己建造的体会则不同凡响,数学的本质是公平合理、简单有效。我本应该通过这道题和前面的简单题学习让学生们意识到,《有趣的算式》究竟有趣在哪里?其实有趣在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复杂并不可怕,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是可以合理有效的被解决的,如果我能从这个出发点进行建构,学生大概率能自己找到(4-2)结果含1个2;(8-6+4-2)结果含2个2;(12-10+8-6+4-2)结果含3个2,那么复杂到(200-198+196-194+…+8-6+4-2),结果就应该含有200/4=50个2这一规律的。自己发现与教师带领的思维轨迹天差地别,一个是开拓一个是跟随。
我理解工作中感悟的滞后与进步的缓慢,也希望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与大家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