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诗意八景》教学设计
诗意八景
学习目标:
1、进行语言训练,学习从具体形象到凝练深刻的表达。
2、同景异诗,合作求新,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合作体现创新,共性中彰显个性。
3、搜集、欣赏、品析羊城新八景。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提炼语文元素,将语文进入生活化进程。
4、借助现代科技,丰富语文学习媒介。
学习准备:
1、小组前往羊城新八景进行参观、了解。
2、学生整理相关的照片和资料。
学习过程:
一、猜一猜(游戏导入):
呈现羊城新八景图片,进行“猜一猜”游戏。猜到的同学,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该景观。板书:八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游一游:(口语交际)
1、星级导游:
学生打开电脑,进行小组合作的口语交际练习,即星级导游景观分层介绍。要求:一级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介绍景观;二级能加入移步换景的连接语;三级能将景观的特点,以及自己游览时的独特感受,借助相关的资料,进行交流。
全班汇报,进行“星级导游”的展示。
2、诗意导游:
学生打开电脑自己进行游戏,带领学生轻松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
湿地唱晚,自然天堂;科城锦绣,未来世界;荔湾胜景,人文风韵;古词留芳,岭南精髓;越秀风华,日新月异;云山叠翠,浓郁苍劲;珠水流光,溢彩纷呈;塔耀新城,浪漫之都。
(在游戏中不留痕迹的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课堂)
三、赏一赏:(诗歌创作)
过渡:刚才同学们介绍的羊城八景,语言生动又形象,而 且对仗相对整齐。你们知道这种语言凝练,讲出来就像唱歌一样的表达方式叫什么吗?
赏析写景诗歌:
过渡:自古诗人多爱美景,每每闲暇必游历于山水之间,咏叹出许多的美诗佳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自己可以美美的读一读。
学生自由打开网页读读自己喜欢的诗文,其中古体诗五首,现代诗三首,儿童诗两首。
(广泛的阅读,从量的积累,感性的冲击,从而为学生提供写诗的梯子)
3、从欣赏中提炼写诗的方法:抓住景观的特点,写出独特感受;语言精炼,高度概括。
4、老师现场就《山行》改编一首《游陈家祠》。
老师从图入手——用四字词语概括——逐渐勾勒出诗的轮廓——成品诗。
游陈家祠(中国)XX 慕名而来小路幽,青砖红瓦有家祠。雕梁画栋彩塑绝,古朴典雅砖雕妙。
(老师的平行诗,给孩子可模仿、可学习的蓝本,提供没难度、很轻松的诗歌创作的小坡度)
注:教师的诗重在好让学生上手,而非让孩子感觉高高在上,跳起来也遥不可及。
四、写一写:(布置写诗)
1、学生各自进行同景异诗的创作,同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好通过网页的链接回复在班级网站的BBS专栏中。
2、小组选出优秀作品,全班汇报,展现学习成果。
(同景异诗的创作,有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可以多元、多角度看待事物。修改是很多写作课的薄弱环节,应重视。)
五、唱一唱:(展示演唱)
请个别学生演奏音乐课上掌握的竖笛来演奏《小小少年》的乐曲,同学们各自试着将自己的诗歌合着音乐演唱。
(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成就,并模仿古人,吟诵自己的佳作。)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题名称:《成长的故事》
四年级(2)班 指导教师:吴慧 活动时间:2011年9—11月 活动背景:
随着新课程脚步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我想融合现代教学理念而采取开展了一次《成长的故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新教材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教材第七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在进行本组教学是,我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讲授本单元时,我展开了一次《成长的故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表演、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评价别人的作品。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提高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表演、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学难点:
1、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评价别人的作品。学生准备:
1. 学生个人搜集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成长故事。
2. 学生把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图片等制作制作成手抄报 教师准备:
引导学生讨论分组,分别搜集查阅资料。拍下学生活动的花絮。制作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种的指导性文字,明确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 2 的内容。
1、自读,划一划重点词
2、交流,说一说自读情况
3、点拨:
(1)活动内容:伟人、名人的成长的故事,或者小伙伴、亲人的成长故事。
(2)活动方法:阅读有关书籍、访问相关人物、给相关人物写信„„(3)展示形式: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制作ppt„„
(二)组织学生分组、制定计划:
1、组织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选出活动小组长。
2、指导制定计划:提醒学生安排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
二、小组讨论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实施阶段
1、按计划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收集资料。
2、学生将活动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准备展示。
1、展示课:
1)讲故事活动:请准备故事的学生讲讲名人、亲人、小朋友的成长小故事。
(2)演短剧活动:请准备课本剧的学生演一演名人、亲人、朋友的成长小故事
(3)小报展示:开展一次小报展示,2、展览会:
(1)小报展:将学生制作的小报,进行张贴,供大家阅览欣赏。(2)文章展:将学生写的自我成长文章,进行张贴,供大家阅读了解。
(3)电子展:讲学生做好的电子小报或ppt演示稿,输入电视终端,供学生点击阅览。
三、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派代表上台展示)。
过渡语: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中,从课外收集了很多各人、伟人的故事来读,而且还准备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先来。
1、讲故事。(两人)老师问:你是怎样准备讲这个故事的?
2、评价(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谁来评议一下,他们讲得怎样?
3、读文章。(两人)老师问:你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
4、评价(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谁来评议一下,他们读得怎样?
5、演短剧。(数人)请组长来介绍他们排练过程的事。
6、评价(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谁来评议一下,他们演得怎样?
7、手抄报(两张),请手抄报制作者介绍本组制作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情况)
8、评价(课件出示评价标准),谁来评议一下,他们的手抄报做得怎样?
四、选出最佳小组(播放音乐)
1、学生出来贴小红花。
2、统计评选结果,并进行表扬奖励。
五、学生谈谈上了这节课的收获 总结阶段
六、小结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成果,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很积极、很认真,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得非常好。当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收集资料,学会了评价。从读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中,受益匪浅,相信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启发的。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俗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多读像这样有益的书籍,将来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七、活动反思:
在这两个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怎样查资料,怎样面对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知道了优秀广告的特点,并知道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的广告有损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而且能根据所学设计出简单的广告,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有:学生搜集的资料并不够充分;在设计广告环节学生的生活面窄,思维受限制,多有雷同之处。因此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读书。
第三篇: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制作纸花
教学目的:
1、学习纸花的制作方法,使学生能制作出大小不同的各色纸花,制作纸花用于装饰生活与娱乐环境。
2、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懂得生活与美术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制作纸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花瓣的粘贴过程。教学准备:
彩纸、双面胶、一次性筷子、剪刀、花瓶 制作纸花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已做成的各式各样的纸花欣赏。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的花和鲜花比较有什么优势?(生:不会枯萎)
3、师:对了,我的纸花不会枯萎,如果我们要用花装饰我们的小房间,我们就可以选择用纸花来装饰。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制作纸花。(板书课题)
二、将授新课
1、设问:怎样制作纸花呢?制作纸花
3、讲授方法步骤(示范进行)
1)折剪花瓣
A、剪出手掌宽,可展开成长条状的各色彩纸若干叠;
B、将其中一叠展开,再将纸绕在铅笔上挤压,使彩纸变皱
C、将其一头略加修饰;
D、展开即成花瓣。
2)花瓣下部要先黏上双面胶,把花瓣叠粘到一次性筷子上。(3)花萼和花茎分别用不同的绿色皱纹纸包缠,宽度约一指宽。
三、观摩强化
1、认真观摩教材上的制作步骤和提示图。
2、教师再示范两次叠绕花瓣的过程。
四、学生作业,开展竞赛活动
1、准备四个容器,将全班分为四大组开展竞赛。
2、做的又快又好的纸花才能插进花瓶中。
3、请每个组推选一个代表将纸花略微组织、摆弄。
五、展评小结
1、教师小结并提出思考:纸花还能在什么场合使用?
第四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古诗文赏析会
【活动目的与任务】
1、掌握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
2,能对古诗文作品的赏析写成心得交流。
3,通过赏析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经典,传承文明的精神。
【活动方法】
教师案例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案例赏析引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案例赏析内容:《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端,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宝佑二年(1256)进士,历官至江西提刑安抚史。德佑二年(1276),元军兵围临安,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
出使元营议和,遭叛徒出卖,被元兵扣留,于北解途中逃脱。临安陷落以后,他在福建、广东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广东五岭坡①被俘,囚大都(今北京)狱中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元世祖至正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于大都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先生文集》。
1279年正月,元军将领张弘范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②,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战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帅索之益固,文天祥不能辞,乃以过零丁洋诗与之,以死明志。
诗的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勤奋读书,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学考试进入仕途(壮元出身);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自资军费,起只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诗的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作者应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如风中的柳絮,无所依托;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如雨打的浮萍,无所归宿。其中蕴含的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已的抗元经历,表现出忧愤之情。前者“惶恐”、“零丁”表示地名,后者“惶恐”、“零丁”表示心情,构思精巧、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感情炽烈。
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两句是千古名句,广为流传。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这便是作者对张弘范之流的有力回答,是气贯长虹、垂训千古的伟大人格的写照。
总之,此诗大气磅礴,沉郁悲壮,回漩激荡,慷慨苍凉,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着不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语言浅近,属对工巧,自然流传,一气呵成,成为爱国诗作的代表。多美丽的赏析啊!同学们你们读了这首诗后也有类似感受新的吗?你能把他们述之文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赏析方法指导
(一)。品味词语
1.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2.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结合该词对突出主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开头、结尾)进行赏析。
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狂”字妙趣横生,说说妙在哪里? “狂”字笼罩全篇(结构作用),形象的流露出诗人内心因被贬而郁积的情绪(内容),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情(情感)。
(二)品味语句
1.从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
2.指出诗句或词句描写的内容或者事物的特点
3.联系作者的情感、愿望
4.联系诗句蕴含的哲理
5.结合全诗或全词谈谈在结构中的作用
如: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后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这题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鸟拟人,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内心痛切之深。
(三)表现手法
1,写景类:借景抒情(描绘景物,借以抒发作者的感受。),2,叙事类:托物言志(对事物或者事件的描绘,借以抒发作者的愿望、志向)
3,对比 衬托 象征 用典照应 寓情于景 起兴 渲染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4,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
5,想象。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6,托物言志。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莲,花之君子者也。”
如:
《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试品析一下。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四),体会情感
1、结合标题
2、结合背景
3、分析意象
4、结合修辞
如:
1、《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
依据题目:“春行”联想游春时的心情,一般是喜悦,欢快的。再结合原句:“最爱”、“不足”等词也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2、《过零丁洋》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文天祥于宋末兴元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再结合诗句内容:可以感受到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五)语言特色赏析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洁洗练等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描绘画面
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合理的(符合诗歌意境、主旨)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
如:《天净沙 秋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三句所呈现的画面。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
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前行。
(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意象)。
1,善于在平时学习中积累诗词意象
2,善于从作者的客观物象中把握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
3,把握诗文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读懂由情景关系构成的意境。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解析: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三、活动准备
1,分组
根据学生在古诗文理解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意愿进行分组。
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文进行赏析(可以从意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析)。
四,布置作业
1,自主赏析自己选择的古诗文,写成赏析心得。
2,小组评选出1—2篇优秀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诵自己选择赏析的作品。
二,小组展示,评价选出的优秀作品。
1,作品作者解读自己的赏析文字。
2,小组内自评赏析文字。
3,小组间互评。,三,教师总评
四,填写“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表”。
“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表”引发给学生。
五,小结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人把自己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思想,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通过诗文传给我们,我们就得读好,赏析好。今天,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读诗文,目的是提高我赏析古诗文的能力,更近,更真实地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六,课外任务
自选一首古诗文进行赏析,并把赏析文字山传到互联网展示自己的成果。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4、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 内容安排:
1、美丽的校园
2、可怕的白色污染
四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1、通过调查、统计、观察、游戏、收集资料、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些科学方法。
2、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本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注重加强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
4、交流总结活动:要举行“汇报会”、“展示会”等活动,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使活动富有实效性。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