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时间:2019-05-13 00:5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第一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址坊镇中心小学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为了在我校“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建设中,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编组基本原则

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档,再按2:2:2比例搭配分组、小组人数一般以6人为宜。座位应调整为AABBCC相邻、相向。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情变化进行2~3次的适当微调,要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

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目标

应将合作小组建设成为一个有效学习的组织、有效管理的团队,应该建设具有: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同时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学习小组。

三、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职责

1、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组长,如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等。

2、是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每个组中设立若干事务组长,如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等。各组长要明确职责,参与小组管理。班主任要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工作,让各小组长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

为了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 1

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目标等项内容,并要做到能够大声背诵出这些内容。

五、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一般有三种:同质互学、异质帮学和小组群学。同质互学就是同一组内A与A、B与B、C与C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异质帮学就是同一组内A帮B、B帮C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帮扶;小组群学就是在组长的共同带领下,就共性的重点问题组织小组成员穷尽智慧,分析讨论,研究解决。

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培训

1、统一培训。年级组、班主任要有计划的开展小组成员的统一培训,逐步培养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乐于展示、勇于合作的精神。引导他们养成通过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展示、点评和质疑,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习惯。

2、优生培训。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培养优生成为小组的学习领袖,从而有效带动全小组的学习。

3、待优生培养。待优生的培养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待优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实现。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有效实施待优生的培养。

七、小组成员素质的培养目标

1、会收集。能够收集和积累与教材息息相关的、对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的信息和资料,开拓知识视野,增强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会思考。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思考教材的编排意图,思考学习的重点,思考切入的方法,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学习达到的目标。

3、会讨论。针对学习的内容和问题,能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懂得讨论的方法。

4、会倾听。在小组讨论时,会倾听同学的分析和意见是否合理;在小组展示时,会倾听对展示的问题的分析和讲解是否到位;在同学和老师点评时,会倾听点评得是否准确和精当。

5、会表达。对讨论和展示的问题能够声音洪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

6、会质疑。能够针对同学的讨论和展示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7、会协作。能够与同学共同协作,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高效快捷地解决个人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问题。

8、会归纳。对学习的内容会梳理,对学习的方法会归纳,对学习的规律会总结,对学习的过程会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会归类。

9、会评价。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激情投入、积极参与、交流展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八、小组组长的选拔的标准和方法

一个优秀的小组长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小组长的选拔在小组建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选拔组长的标准主要有四点:一是富有亲和力,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学业优秀。选拔方式要多样。3

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九、小组长的培训

小组组长的培训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小组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十、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

1、评价原则

(1)整体性评价,包括三个指标:

① 参与率:指小组成员在讨论或展示过程中的参与广度与程度。如果有一个同学游离于小组之外,本小组优秀一票否决。

② 精彩度: 指展示者语言、姿态、神情以及对内容展示的精彩展示程度以及观摩方自发为展示方鼓掌喝彩的次数。

③ 含金量:指展示学生在展示内容的知识量、思维量、创新量综合体现程度。

(2)累积性评价,包括三个指标:

① 课堂表现:小组全体成员在课堂表上的综合表现。

② 小组成绩:根据平时的诊断成绩、单元测试以及大型考试小组平均成绩。

③ 综合评价:根据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自主管理力等方面 4 的表现,对小组进行的累积评价。

2、评价主体

班主任、学科教师、班委会、团支部是小组评价的主体。

3、评价方法。

学科教师负责对每堂课上各小组“五步三查”各环节学习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展板上呈现。

学习委员:负责评价并记录各学科教师对各小组的课堂评价结果,周六反馈给班长。

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分别对个小组的自主生活力、文娱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记录,周六汇总反馈给班长。

团支部:负责对个小组的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友爱感恩等方面的考核和记录,周六汇总反馈给班长。

正付班长:每天对各学习小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观察和记录,结合各块负责人反馈的考核和记录,评出三个最佳学习小组。

班主任:负责对学科小组长、学科班长、值周班长的培训、管理和评价;关注学习小组的结构、动态、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上周班级学习小组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点评,表彰最佳学习小组,促进“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

3、激励原则及办法

(1)、即时性。小组活动后,及时对小组活动情况给予肯定和评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等形式使小组得以积极向上地健康发展。(2)、激励性。一节课结束后,对各小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用评价板展示出各小组的情况;每周结束后,进行一次自主学习之星、展 5

示之星、助人之星、明星小组评定,将每周评出的最佳学习个人和学习小组公布在班级光荣榜上;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全学期的综合评价结果,评定出高效学习之星、学习进步之星、展示之星、助人之星以及各类明星小组。学校要根据实际采取一些新颖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二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建设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建设

课堂中,通过小组、小组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通过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身价值,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力,促进情感发展,增强社交能力,真正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的开展,小组建设成了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我校的小组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组长不能组织本组的学习,组员不听组长的管理,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完成学案,不能积极参与等等。因此,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小组建设。

一、优化合作学习小组

(1)、建立合作小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达到小组间水平相似,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首先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4—6人为一组,按性别、学习成绩好、中、差搭配,让学生先进行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由于尊重学生的组合意愿,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感到宽松、自由、和谐。同学间的情感才能交融,人际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2)、实行小组命名法。由于组别多,不便称呼和区别,于是我们实行小组命名法。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来给自己小组取一个个性化的组名。下面是各年级个性化小组组名及口号摘要,如: “阳光组”,口号是“阳光少年,阳光向上”;“风云组”的口号是“让我们像风一样,去追逐云的梦想”; “追梦组”,口号是“梦在远方,心的方向,追梦少年,激情飞扬”……看,多振奋人心的组名和口号呀!其他的还有春草组、彩虹组、奔马组、奋斗组、创新组……各班级的小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各自给自己的小组冠上一个响亮、富有内涵、具有激励的名字。由于每个名字都是小组奋斗的目标,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强大的激励作用。同时每个小组名字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荣誉和自豪,他们每个人都会为捍卫这一荣誉和自豪而团结、进取、努力。

二、培养合作学习小组长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孩子队伍中最进步的孩子!”,只有最进步的孩子,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威信,才能带领和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因此,在指导合作学习的实验中,我们重视了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组长的选拔要充分考虑到其学业成绩、同学关系、组织能力和能否以身作则等方面。选拔时,实行民主选举,让每个组员根据组长的选配条件进行推选。由于实行民主选举,组长能得到组员的充分信任,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由于组别多,小组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老师无法全部落实、了解。为了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等情况都能及时、具体、准确的了解和评价,这就非常需要小组长的大力支持了。为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我们首先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协助老师落实小组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组织开展组际竞赛活动等。接着,大胆放权,扩大小组长的权力。如:小组长除了有发放材料、带领组员活动、分配组员任务、综合大家意见、代表组员与教师或别组联系等常规权力外,还给小组长有评价组员的权力。有权力给小组成员加红旗、奖励分数、写评语等。这样,小组长的权力扩大了,他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能更自觉地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每周还组织评选一次“先进学习小组”和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小组长”,以此激发小组长的工作热情和小组间的竞争学习。最后还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及时反馈小组的管理情况,让小组长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指导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让学生杂乱无章闹哄哄的“合作”,或只停留于表面形式的说说,那都是无意义的。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着重进行以下的指导:(1)指导自觉预习。首先,教给预习的方法。即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作业。在作业中遇到问题要学会及时对照例题或查寻资料尝试解决,同时要学会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等。其次,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提前预习一至二课时的内容,多者不限。根据超前完成情况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如:作业超前完成1课时的奖励分票2分,超前完成2课时的奖励4分,3课时奖励8分…以此类推等,久而久之,促进了预习习惯的养成。

(2)指导合作讨论。通过合作讨论,能使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或片面或肤浅的理解深化,并有效的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把新课学会转化为会学。天长日久,这种“自学”就会成为“自觉”。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为了合作讨论不流于形式,我们首先提出合作讨论的具体要求。如: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勤于思考;要耐心、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大胆地说出来,大胆地与同学争议;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清楚,但不大声喧哗;如果在小组讨论中意见分歧无法统一,可派代表先到附近小组请教;在组际交流中,小组要派代表大胆把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等等。

接着就经常性地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讨论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在实验中我采用较多的是小组合作讨论、组际合作讨论和师生合作讨论。如在新授课前,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汇报预习自学的情况,解决小组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并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问。然后再进行组际的交流汇报,共同讨论小组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经过小组、组际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再由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讲解,进行师生交流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合作学习效率。

在指导合作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参与的作用,不能只是一个组织者,更不能是一个旁观者。当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倾听了解。学生讨论中遇到障碍时及时给予点拨、引导;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遇到精彩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成为合作中的一员,要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在合作中保持兴趣,在讨论中获得帮助,从而提高合作讨论的效率。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为学生思考铺路搭桥。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思维度。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即导学案,以便于他们进行有效自主的学习。

四、小组的评价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指挥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整体评价为主,以学生个人评价为辅;以当堂打分为主,以主观印象为辅;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有说服力,一定要遵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首先,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结果,更要侧重过程,老师要在课堂上一边参与小组学习,一边评价打分。每一次发言,每一次练习,每一次测验,都要及时地做出评价。

其次,小组的评价方式也别具一格,学习小组每名组员都有明确的适合其学情的具体目标,并分组列表张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在评价过程中将集体与个体有机统一,权重向集体倾斜,根据全面考核量化结果,每周或每月、每期评出进步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他们正在尝试试行组员晋级达标,小组晋级达标等激励性方法。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做法和体验,运用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而行,更不是为了追求华而不实的课堂氛围而做,最主要的是在于建立小组成员之间一种非常和谐友好的伙伴关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

总之,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积极意义。“小组学习”像是一副催化剂,催生着高效课堂的诞生。

第三篇:学生学习小组建设

学生学习小组建设

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特别给我们农村孩子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平等。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困惑和大家沟通一下: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能培养学生从小互帮互助的品行及团结协作的意识。但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常常是好学生在讨论中发言积极,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好的学生代表小组汇报,困难学生就默默无闻,根本不动脑筋去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没时间去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等等。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困难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收到班级教学中所得不到的收获呢?如果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发言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又该怎么办?

一.小组建设机制

(一)小组建设的关键----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学习小组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组之魂。

小组长的标准:态度积极、率先垂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负责任;组织、管理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

小组长的职责:(1)组织好每节课的自学、讨论、展示、评价,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2)监督并落实班规的遵守情况(3)评价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每周总结、公布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1)小组人员4—6人(小组成员要相对固定),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另外,考虑到我们教室的局限性,暂不采取全体相对而坐的形式。但为了便于开展讨论和方便管理,建议每组成员还是集中而坐,形成一个团队。班主任在每次排座位时,只需交换小组之间的位置,而小组成员的座位可采用小组内部协商、班主任协调的办法。(好班建议成绩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分上、中、下三层,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2)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3)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小组名称、小组活动口号。

(4)每个学习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负起一定的责任。

二.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

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发言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强者补充。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另外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工作情况,鼓励小组长的工作,交流经验,弥补不足。

三.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设计合作,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3)在学生单独试验与操作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师在准备课时,首先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出现混乱的局面;

其次,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时,必须镇静从容,及时引导,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

四.正确进行评价

强化小组团体激励,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另外,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及合作小组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及合作小组的建设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二、合作小组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男女生互助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我还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2.男女生互助组合

男女生互助组合主要是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要面子,特别是在异性面前,谁也不甘落后。这样一来,他们在为了完成同一项 任务时,就会更积极,更好地进行合作。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给他们的任务也是分层设置,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男女互助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也可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杨雪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以建设学习小组为立足点,采用引导小组“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既盘活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促进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内在动机激发论

学习动机是借助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互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机制。这种“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与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

2、交往需要满足论

需要满足论的倡导者(如格拉塞等人)认为,怎样才会学有成效、学业达标呢?首先得有学习的意愿。问题是学习意愿从哪里来?交往需要满足论者认为,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只是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填装知识食粮的。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都在寻找种种方式满足自己与人交往与合作、友谊、自尊(影响别人的力量)等需要。可以说,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喜爱程度、努力程度和达标程度。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满足而不是千方百计压制学生的上述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帮助他们取只得学业成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认可、接纳,也不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以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机会。因此,在合作小组中开展互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有效途径。

3、认知发展促进论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茨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4、知识建构学习论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

5、教学交往属性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主体——主体)和认识关系(主体——客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 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课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如何组建小组?

新生入学后,经过一段磨合期,班主任对全体学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组织一项面向全体新生的学习能力测试,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 每组6人,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 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且不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

•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外,还要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组内日常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二)、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选定由学生自荐、小组同学选举产生。小组长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会被及时更换。小组组建的原则

1、均衡

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使各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组都应有大体同等数量的A层、B层生和C层生。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

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

在保证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教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同一小组,以免激发其逆反心理,影响小组学习及开展其他活动;C层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适时调整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核心,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学习小组长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他应当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在选举前,教师可以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5、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在教室周围设立展示牌。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预习: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红线”

“导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AA、BB、CC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将疑难问题向上层级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若有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主要是向该学科拔尖的学生寻求帮助),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对班级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即课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任课教师沟通,由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

在课堂上,小组讲座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

没有展示任务的小组则根据课堂情况自主学习,如进行组内小展示,或者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已掌握本节学习内容时,可以关注展示内容或演练展示内容,准备点评,在还没有掌握好本节内容的情况下,则继续学习。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组申请同时展示。如果某一小组无法完成展示任务,则让出其展示机会,其他小乡进行补充展示

课堂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更不是“预演”,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展示,还能通过对学生表现欲、展示欲的激发,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们备课时会经常预设:学生学会了没有?内心怎么想?情感态度怎么样?在此,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学情调查。

3、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

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学生负责完成。点评的学生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思路,在点评的过程中同步作出总结和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或是其他解法,然后征询其他小组或任课教师的意见,完成点评工作。

六、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学习形式,因而学校特别重视学习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1、小组长培训 对小组长的培训分3个方面:一个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都要与学习组长、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的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学习班长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在完成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后,教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2、小组凝聚力的培育

小组凝聚力是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提高的期望,不甘示弱的团队意识、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的欲望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小组巩固、建设中,在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团队意识、展示欲望等几个方面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小组的目标意识培养

教师用这样的问题“为难”学生:你们小组的集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你们小组成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通过这些提醒,教师督促学生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在这种目标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计划性,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作好引导与督察,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督促学生实现目标,不断取得突破,提升自身能力。

七、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1、小组管理 在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起依托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考核的开工是实话小组捆绑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迫使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就成了N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各“小班”的学习质量,在小组学习中发挥着牵引和桥梁作用。小组捆绑考核目的是将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进行一次督促,这样既扩大了督促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小组建设和管理的精神核心。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刻苦努力、团结合作的团结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人人为班级的争先意识;建设好奖惩平台和交流平台;建设好班级自治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以班级文化为主导,激励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工作分为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和课外的常态评价。

课堂上的常态评价,即教师按课堂流程,安排好小组的合作学习工作后,对下以环节进行评价:预习整理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解读,对目标知识的理解状况,参与课堂展示活动的准备状况,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及帮扶状况,课后针对学习目标的整理巩固状况等。课上常态评价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地参与、思考和交流,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一节课结束后,由学科班长结合课堂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各组内的学习组长结合课堂表现给组员打分,并在班内指定的位置公布成绩。各组的综合得分及组内的成员得分情况,一周汇总一次,在各个班级外面的展示板上集中排序公布,以激励各小组不断竞争、不断进取。

课外的常态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课堂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要求,课外小组活动与课堂一样开展合作,并且始终要围绕课堂展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行为规范。课外常态评价涉及自我管理的效度评价,参与有益活动主动程度的评价,组织活动的能力的评价,关心集体、他人及文明礼貌程度的评价,课堂外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总之,小组学习不仅要成为支撑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支点,而且成为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

下载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自从今学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后,我在这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感觉到有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就这一教学模式谈几点意见一、开......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

    小组合作学习范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体会 本学期我校实行课改,讲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课堂中来。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观摩,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

    小组合作学习稿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小学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

    小组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好小组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将班内学生分小组管理,这种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改逐渐成熟的时候,小组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

    小组合作学习

    小议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困生搭建发展的平台 摘要: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纪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取得实......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