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时间:2019-05-13 00:2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第一篇: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于是,20世纪的“兴趣小组”演变成了今天的“百门课程”、“课程超市”,这种课程走势是否有可能进入了误区,课程开发的依据又是什么,需要我们客观地思考。

走出课程膨胀期 □ 孙清亚

现如今,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几门自己的校本课程,似乎都能成为一个笑话。于是,新奇的课程现象,如“课程超市”便应运而生。同时,许多伪课程、假课程、垃圾课程、短命课程等也开始满地滋生,这种乱象概括起来有以下4种情形: 情形一:滥用“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说成是课程。如过去的升旗仪式变成了“升旗课程”,成人仪式变成了“成人课程”,班会活动变成了“班会课程”。

情形二:“课程开发”界限模糊,导致开发对象不清。有的仅仅是对国家课程某个模块、某个章节的校本化改造,或将其中的一个实践活动说成一门课程,如“英语听力课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等。

情形三:对相关课程的概念认识肤浅,导致课程门类鱼龙混杂。如《XX社区垃圾桶布点科学性调查研究》本是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一个研究活动,却被说成是一门课程,这显然缺乏课程常识。

情形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本校课程文化。许多学校开发的课程都是由于学校领导的喜好而一时兴起,或是来自其他学校的舶来品,如古钱币课程、JA课程等。

这些课程乱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学校所处的课程开发阶段不同。在我国十几年的课改进程中,学校课程开发大致分为课程匮乏期、课程膨胀期和课程收敛期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匮乏且资源不足,国家课程难以开齐开足,校本课程开发就更无从谈起;到第二阶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的课程开发热情骤升,供学生多元选择的课程便大量地涌现,然而由于过度开发,课程浪费、课程剩余等现象也随之产生。但与此同时,大量的 1 课程开发试验也使部分学校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的课程开发状态,进入第三阶段,即课程收敛期。

基于此,我认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应锁定在两个需要上:一是满足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如果我们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纵轴,社会发展需要为横轴,那么两种需要的结合点就是我们设置的课程。关键就在于要找准这些结合点。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期,我们应该在最佳发展期内设置或强化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学记》中所说的“当其可知之时而教之”。

当学校课程进入膨胀期,研究的重点必须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文化建设,即课程的内涵发展。而课程内涵发展的依据,我将其概括为“同心圆结构”——即以家庭或学校为中心,向外延伸到社区、区域、中国、全球甚至太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都是围绕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来开展。通过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此外,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区域和区位特征,并以此来做为本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京源学校)

课程本质是学生的需要

□程红兵

如今,许多学校都日渐成为“超级课程学校”,各式各样的课程大量涌现,让学生应接不暇。

那么,这种“超级课程”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自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体系之后,许多学校就开始行动起来,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积极开设选修课程,以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个性。这些选修课程基本上都是由本校教师设计开发的,因此又叫做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作为经验,此类课程得到很快传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效仿,同时,学校之间也开始了相互间的竞争。于是,“课程超市”诞生了,上百门选修课成为常态。

其实,大量开发选修课程的初衷是好的,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是这条路走着走着就歪了,现在校本课程呈现怎样的态势?许多学校在课本印刷、课程数量上盲目攀比,甚至不惜花钱购买书号出版自己的 2 校本课程。而这些印刷精美的课本最常用的地方却在于应付上级检查,或者供其他学校的同行前来参观。校本课程此时成了外在的形式,失去了其内在的意义。以至于,这些课程到底是否经过专家审定,是否还在学校开设使用,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成了无人问津的事。为了攀比课程数量,一些学校不惜花钱请校外专家编制五花八门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却囿于本校实际无法开设。所以,有时一些课程的出版之日就是它的死亡之日,因为课程只要一出版就标志着工作完成,再也无人顾及。

校本课程本身没有错,只是应该搞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和印刷的精美,不在于是否正式出版,而在于这些课程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然而,现实中有不少学校的课程开设只是适应教师需要而非学生需要,教师有能力开设什么就开设什么。校本课程应该源自学生本体的发展需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尽可能地反映本校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实际需要,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

那么,该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我认为,学校应该关注校本课程的本质意义,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建构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课程规划,基于本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基于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规划课程;同时做好学生调研,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分析学生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并付诸实践。在课程开发的同时,必须关注这些课程是否具有质量保证。打开校门,引进专业资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不主张请专家代为编写教材,因为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培训教师的一个良好抓手,但我鼓励引进专家对课程进行审阅,用第三只眼看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开发之后就是实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关注这些课程是否排进了课表,是否像国家必修课程一样得到时间、空间、教师等资源的充分保障,并且有合乎实际的评价。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课程开发绕不开三个着眼

□ 龚待忠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校本课程建设过程 3 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准绳,以课程的价值取向为保障。在坚持“校本”这个中心之下,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以下3个着眼点。着眼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

国家课程是教育学生最主要的课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限于班级人数过多、学生兴趣差异等问题,无法真正做到“关注个性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可以依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供其选择,加上人数往往较少,刚好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愿望,根据学生需求聘请校外专业人员。此外,是不是课程开设的数目越多越好呢?

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学校着意的应该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课程开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着眼于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校本课程”乃学校“本”之课程。鉴于此,我认为课程的开发,一是要考虑学校多年积淀的文化,二是要坚持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之间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互为依据、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学校课程的深层次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课程建设又为学校文化的重建提供契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所以,学校应该特别重视自身特色文化的开发,注重自身办学特色的建设。从而围绕此,建构开发出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着眼于课程价值取向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坚持“持续发展”,追求“人本自然主义”;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建构新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转变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既不是简单的教材,也不是活动课程的“替代品”,更不是经验活动的简单累积。它是一个系统的、灵活的、人本的、民主的动态课程资源。

课程的实施也应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实行引导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习角色,树立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形式也应当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积极地学。只有这样,校本课程的开设才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

第二篇:篮球校本课程反思

篮球校本课程反思

太平街小学 薛明浩 肖鹏 2011年7月

(一)、在篮球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的教学思想、策略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为了使课程计划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我大量地阅读相关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参与课程开发,缩小了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之间的距离,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篮球校本课程开始阶段,我像师傅带徒弟一样,不厌其烦地讲解,手把手地教,但是效果却不显著。经过反思和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探讨,我明确了我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出一支出色的篮球队,而是通过教学培养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孩子的终身体育发展打下基础。技术传授固然重要,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总结积累经验。于是,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由传授者逐渐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我想我会成为一个指导者和欣赏者。

(二)、在篮球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由推卸责任向勇于承担转变,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校本课程实施以前的体育课无论我多卖力的组织,孩子们最多说一句:“挺好玩,下节课我们再玩”。遇到课中的小型游戏比赛,他们也是不遵守规则,输掉了便把责任推到其他孩子身上。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孩子们有了不同以往的表现,他们在身体冲撞以后会主动道歉,犯规后会主动举手示意,“淘气鬼”变成了篮球小将,“娇小姐”变成了超级篮球女生,输掉了比赛更多的是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次课外活动,两个班级的孩子自发地组织了半场篮球赛,其中一个班级输掉后,在第二天将一份比赛经过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请我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那一刻我像个老农捧着丰收的果实一样欣喜若狂。

(三)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倡导我们体育教师教授科学健康的课间游戏,一楼的学生可以利用场地进行跳绳,跳牛筋,踢毽子游戏。但是二楼以上的学生受场地的限制,可进行的游戏就屈指可数了。现在的篮球校本课程教学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篮球热,课间里孩子们自发地用纸团,甚至手套帽子进行投篮游戏,课外活动他们自己组织篮球比赛。放学后或周末,青阳小区的公园里可以看见孩子们手指转球,胯下运球,甚至夸张地把回廊当球筐的过障碍投篮。

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独到魅力。但是,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并不是按照我们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的,在实施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篮球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一)、关注个别学生,注重思想引导。现在的孩子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在篮球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常常使孩子发生争执,互不相让。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长此以往影响了班级和学生间的团结。虽然我一直加强引导和监督,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有极个别的学生仍然在发生冲撞后不

能冷静对待。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心态的引导,发动全体学生的力量对个别学生进行监督和帮助教育。

(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第一阶段的单个技术教学不存在竞争,个体差异不明显,孩子们自由组合便于教学。但是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由于孩子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经过教学,孩子们的掌握程度就出现了差异,这时就出现了竞争和矛盾。身材矮小,身体素质不具备优势的学生在比赛中体现不到成功的喜悦后,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分组练习,让势均力敌的学生组成比赛组进行练习,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素质好的小组进步的越来越快,与另一组的差距逐渐明显,所以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进行分层次教学。

(三)性别差异明显。在教学中发现,女孩子在篮球学习中比较投入,但是缺少一种激情,她们也喜欢篮球却没有男孩子表现的强烈。她们在课程中积极参与,但是课下却没有将篮球作为游戏和身体锻炼的手段,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社会环境和女孩子的身体素质,性格和心理态度有关,但是在实践中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四)在实践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篮球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专心于教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当实践进行到今天,我感觉到了实施篮球校本课程后的变化,但是却没有相关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进步程度。所以我参照了相关资料制定了学生评价。

1、根据学生体能技能实际提高程度,随堂评价。

2、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性评价。

3、分层次的阶段性测试评价。

4、情感表现。

5、学习态度评定。

6.年终性的技能评价,全年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的综合评价。以上的学生评价刚刚制定,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验证和修改。

篮球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让我们体会到了它的突出作用。但是,也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需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它进行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与总结,以提高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性的文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经常性地变化,而校本课程完全可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随着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及时地作出调整。这也是校本课程的魅力所在,是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

第三篇: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平定县槐树铺初级中学校董智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校本课程如今已8岁了,在成长的这几年中,我深感校本课程教学的不易,因为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显露出了不少的问题,现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自认为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中缺乏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

2、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缺乏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

4、如何对校本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校本课程也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2、注重人文关怀,消除学生对校本课程“繁、难、杂”的心理障碍。最后,希望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扬长避短,再接再厉,争取办出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自主化,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大胆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一、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根据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开展他们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二、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

校本课程也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贴近生活, 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第五篇:校本课程反思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承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升华人生境界,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国学启蒙》。《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开设,就是想让每一位学生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成为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国学启蒙》一书虽然只有一百多页,但却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怎样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加强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特有的文化呢?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做足充分准备,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首先,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先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其次,我根据《国学启蒙》每一课书的内容,查阅许多相关资料作为补充。为上好《国学启蒙》课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喜好兴趣,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内墙壁,有欣赏古诗词板块“花馨诗语”、“诗词赏析”,目的是提高学生欣赏诗词、鉴赏诗文的能力;有学生动笔板块“小荷初露”,这是培养学生凝思自悟、启迪创新作品的专栏;有评比板块“状元榜”,在这里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国学的情况;现在一进班,就会被浓郁的书香环境所感染。

二、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既是“好知者”又是“乐之者”。

“人之初 性本善”这些我们成人都不太熟悉的《三字经》,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孩子们更加陌生。刚拿到校本书时,孩子们就眉头紧锁。在刚开始教学时,我就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孟母择邻”“五子登科”……一个个小故事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国学课很有意思,并不是想像得那么难,而且还很期待下一节国学课的到来。为了保持孩子们高涨的兴趣,我一方面,继续积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及诗词中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状元榜”。我鼓励学生背诵,谁背得好,谁就可以上班文化墙中的“状元榜”。“状元榜”是从“秀才”、“进士”、“举人”到“探花”、“榜眼”、“状元”,依次升级。学生们对这些科举称谓很感兴趣,因此学习地热情也特别高涨。每节课间,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到办公室找我背诵。我们班的李彤、申思、孙天泽、王思源……都把背诵国学当成了一种竞赛,尤其是桂梓腾,每天背一页,没有几天,他就荣获了“状元”称号,其他的学生们在为他鼓掌祝贺时也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国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一下子倍增,在上次国学诵读展示活动,学生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蒹葭》、《满江红》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少年中国说》等大量的古诗文,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现在只要是校本课,上课铃一响,班里就会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可以说现在孩子们把学国学当成了一种乐趣。

2、巧妙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能力。

要想让孩子们真正的在国学课程中学好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要让他们乐于诵读、熟背,更要培养他们乐于动笔参与。例如在学习孝字箴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箴言时,一节课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还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以前经常和父母发脾气,一点也不听她们的话,还要求他们为我干这干那,我现在很后悔,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小羊和小乌鸦都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从孩子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国学课程的巨大作用。

现在学生们在上国学课时,能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有想法有感受,就会随时写下来。一学期过去了,现在学生写得读后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诗,其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我把这些文章张贴到墙报“小荷初露”板块中,这些文章一经展出就受到师生一致的称赞,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关注,无不倍感自豪,更愈于动笔表达了。校本课程不仅让孩子找到了写作的乐趣,更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三、注重家长的反馈,让校本课程更加深远地走下去。

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开设,得到了家长一致的好评和大力的支持。在上次国学诵读展示活动中杜溪畅的家长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丰富了女儿大脑内存,更重要的是她逐渐能把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她会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激励自己早起,;她会因学了“乌鸦尚反哺,羊羔犹跪乳,人不孝父母,不如禽与兽”帮我擀饺子皮,为爸爸捶背……”

在一次家长征文中,李哲的妈妈这样写到“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开设,真是太好了。特别是上学期学校组织的国学诵读展示活动,更是激发了孩子诵读诗文的兴趣,在那段日子里,每天孩子写完作业之后,总是主动的诵读《少年中国说》《满江红》等诗文,带动得我至今还会背诵《少年中国说》呢。展示那天,看到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诵读,我由衷地为大兴二小的国学诵读活动叫好,这个活动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听到这些家长的反馈,我信心百倍,是呀,校本课程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为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要想让孩子们了解其文化内涵,传承其文化精华,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我们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孩子们会在古诗词文化的滋润下,在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光辉灿烂的民族精神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下载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位名师反思:校本课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篇一:校本课程>教学反思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

    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的学校课程自本周开始一直在进行。教学后,我没有在机舱里上班,不上信息技术课,所以我很紧张,很兴奋。 周三下午,我早到了学校,由于初步的信息技术课程,所以我不知道怎么......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肖镇小学张文杰 陶艺校本教材的开发校领导一直很重视,通过以往的教学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从表现的内容角度去确立教材的横向体系。学生的陶艺制作......

    田径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田径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自主化,即在老师......

    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校园植物标本的制作》 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发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能弥补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不足,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李旺琴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发展,校本课程开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

    校本课程乒乓球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高一、高二的体育校本课程乒乓球教学都取得了学生较满意的效果,对于乒乓校本课程的教学进行如下的反思:1、在教学中,应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内容、手段、方法......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黄翰栋 【摘要】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德育校本课程具有战略意义。文章结合项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