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海门小学四年级课题组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行为表现为霸权与控制、学生行为表现为从众与退缩、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衡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它以对话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典型课例的研究,发现在教学中,师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我等多种对话形式是并存的。教师要努力创设安全自由的对话环境,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教学氛围,积极维持对话,为学生搭建对话的桥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对话理性的人,让学生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关键词]
对话 对话教学 实践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师的行为表现为霸权与控制;学生行为表现为从众与退缩;课堂群体生态的失衡;危险的“花盆效应”。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造成教师教育民主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丧失。只有采用对话教学这种方式,才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平等、民主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而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才能实现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理论思考 1.理论依据(1)关于对话
山西大学刘庆昌老师认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话是普遍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会话,都可以看作是对话。这样的对话要求这人有一定的资格才能参与到对话情境中,也要求对话的两个人或两类人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和追求才能坐下来对话,否则,处于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对话。不过,有一点很明显,这种对话是限定在人与人之间的。还有一种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在此意义上,今人可以与古人进行对话,一个人可以与客观存在但他极可能永远不会熟识的人进行对话。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也使对话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发展到了人与机的对话。但无论是哪一种对话,都已经超越了原始语言学的意义,把对话与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话必然是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精神的体现。
(2)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
教学与对话是紧密联系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是形形式式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的确,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不仅仅传授已有的文化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只有能唤醒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学活动作为人的对象的、塑造人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过程,它是以促进个体的全面成长和总体“生成”为旨意,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的是培养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要关注教与学双方对意义的理解,强调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言说、相互倾听以及共同体验和意义分享。对话就是实现这种教学的方式。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和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教。教师学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2.概念界定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必然涉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发生嬗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进一步讲,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对话教学可能以对话方式的教学呈现,但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对话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属于对话教学。对话的精神是与现当代社会民主化的潮流以及人类的后现代生存状态相联系的。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
二、研究目标
(一)通过对对话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在课堂上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通过对话教学的研究活动,把学生培植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学生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并能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三)通过对话教学的研究,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初步确立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模式和操作方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2.行动反思研究:运用这一方法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3.案例研究法:以案例剖析的方法对相关对话教学的课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1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收集课题相关的资料,归类整理。2.组织课题组成员阐述自己对对话教学的理解、体会以及实践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6月)
1.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本课题相关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2.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课例,对照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加以分析、讨论和总结。
3.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体会,鼓励课题组成员发表相关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形成成果阶段(2007年7月)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五、实施过程
(一)对话教学的表现形式
我们通过对日常教学的观察,对典型课例的分析,发现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固定的模式,而是多种对话形式并存的多维模式。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阅读课堂中,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能动情。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陶醉在文学大师们丰富多彩的作品中,解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自己要沉下心来,反复阅读,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就是课程”,师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只是对照教参,大致浏览一下课文,然后在备课本上把教案抄一遍,就算备好了。以为这样就能驾驭课堂,就不会出现知识性错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每位教师各负责一个单元教材的备课任务,要求对教材进行解读分析,查阅相关的文本、音像资料,再给出一份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然后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进行备课交流,由该教师说明教学设计意图,阐述个人的教学理念。其他教师补充各自对文本的解读体验,提出不同的教学思路。同组教师在交流阅读文本的体会中,思维相互碰撞,在听取他人阅读体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感悟。
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体关系。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将师生关系定位为一种对话交往关系,两者在对话中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创生,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阅读对话的价值得以凸现出来。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文本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相信自己能读好的积极情感,敞开心扉,主动接纳每一篇课文。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指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以“你看见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等话题进行提问,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参与阅读,观其形,听其音,闻其香,尝其味。让学生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经验积累,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参加文本的意义建构。这种阅读不再是教师强加的分析,真正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正如肖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因此,我们积极搭建学生之间的对话载体,使多方面的信息得以沟通,阅读的经验得以交流,学生的知识得以互补。在对话教学中,鼓励学生彼此对话、相互交流。在对话的氛围中,学生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从而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通过学生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
5.学生自我的对话
自我反思对阅读乃至整个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我对话是完全开放的,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自我理解包含四个层次:向他人开放;与他人交流;某种包含自我更新意味的自我反省;重新与他人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总是在不断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生成着。在此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升人文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我们力求让学生的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为了让这种对话得以外显,就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活动,如结合课文阅读进行小练笔、每周两记、单元作文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同自己对话。
(二)对话教学的实施途径 1.营造对话氛围,使学生想说
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学生会产生畏惧紧张的心理,学生的思维、语言、表情等都会呈现出一种僵化的状态。这时与学生的交流就难以开展。因此,要开展师生对话,教师首先要积极地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对话的氛围,使主体沉浸于积极的对话状态中。(1)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走进课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对话。一旦“对话”离开了民主与平等,只能算是教师的“独白”。同时,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教育资料的选择加工以及对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进行“激活”,使它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案例:洪老师在一次上教研课时,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很陌生,学生比较紧张。于是,洪老师便与同学们齐唱歌曲《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王老师边打着拍子,边轻声和唱,歌声响彻教室。唱完后,洪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把我给感动了。我一定要把你们的歌带回家去。当然,也要把微笑给你们留下。现在我们合作学习一篇课文。上课!‛此时,学生个个脸上显出愉快的神情。
洪老师的导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的心理相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对话环境,在接下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2)建立倾听与表达的课堂礼仪
课堂常规的积极意义在于维系班级授课的正常动作,但课堂常规不应以牺牲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为代价。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教学中,应废“规范”而提“礼仪”,确定以“课堂礼仪”来引导学生课堂行为的理念。小学生学会倾听的具体礼仪可以是:①耐心,不随便打断对方说话,不争吵。②认真听,注意力集中。③积极响应,认真思考。学会表达的具体礼仪是:①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②声音响亮,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个体,对某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反应速度、思考深度都不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另外,在教学上我们调整“秧田式”的课堂座位,采用“马蹄型”座位,组内“小马蹄”相融合,利用小组交流与组际交流,尽可能使每一个对话主体的机会均等,还学生以“真本性”和“个性”。
2.创设情境,引发对话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1)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
案例:教学《桂林山水》是一篇介绍山水风光的文章,仅凭课文的朗读,学生很难感受到景色的迷人。因此,教学此课时,一开始我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山水》风光片,配以课文朗读,通过优美的画面及老师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让学生去感受美,并在美的情境中激活生活经验与原有认知,此时让学生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赞美对桂林山水的印象,学生就有话可说。如让学生用一句话说漓江的水:
生:漓江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生:漓江的水秀丽无比。
生: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很清,也很绿。
生:漓江的水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
师:那漓江的水怎么样呢?句子不完整,老师给你一个关联词‚虽然??但是‛,把句子补充完整。
生:漓江的水虽然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但是给人梦幻般的柔和。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对话的引子和载体,成功的对话必须依托有质量的问题。作为对话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进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思维磁场。在一定条件下,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可以向学生提供智力背景,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案例: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课文最后有一处写到鸟儿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老师向学生提出质疑: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后来要飞走了‚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你品出什么来了?
生:灯火是火柴点燃的,火柴是大树作成的。鸟儿可能把灯火看作大树的孩子。它想看看大树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生:因为它对大树的友情很深,而现在,火柴就要……大树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所以看了一会儿。
师:它不忍心……它……看着这个朋友,它包含了深情地看了一眼。是这个意思吗?
师:对呀,他们多少时间没有见面了?生:一年。
师:一年过去,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不伤心,不忍心。他看了一会儿,他看了一会儿,他在用目光在和大树交流感情呢。同学们……还有谁要说?
生:我觉得大树,鸟儿在沉思……因为它就是看着这个灯火就是大树,当时大树被伐木工人砍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当它变成灯火照亮别人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它在沉思。
生:它可能第一眼看了灯火,不相信灯火是大树;它可能第二眼看了灯火,它觉得这个灯火就是大树。
师:对呀,它简直不能相信,这就是它那么熟悉的朋友大树。所以它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当它认出来的时候,它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后来他为什么又看了一会儿?飞走了又看了一会儿?
生:因为一旦火柴点燃的火烧完了,这也证明是大树的生命结束了。它想在和最好的朋友离别之前,再看它一眼。
师:你说得真好。这两个看之中,包含了小鸟多少的深情和留恋呀!同学们,经过你们刚才尽情地交流对话,你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小鸟的这种深情。
(3)创设活动情境
小学生喜好动,在课堂上采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案例:陈老师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在学生整体学了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学完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我们脑中留下了双龙洞的美丽景色,那你们想不想让这些美景与大家一起分享呢?我们现在就出台‚请你做小导游‛,要求根据游览示意图做导游,为同学介绍作者的游览顺序以及在游览中见到的美丽景色。
此环节学生兴趣盎然,表现积极。这其实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教学文本的内容,理请作者的写作思路,使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交融,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3.抓住时机,积极维持对话(1)在学生生疑时,引发对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解的问题,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排除疑点,豁然开朗,一旦帮助学生闯进了学习的难关,那么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案例:在教学《尊严》时,学生读了哈默说的三句话时,有的学生提出:哈默为什么不先吃饭呢?针对这一疑难,教师进行点拨: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哈默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一下吧!在引导学生具体感知人物形象之后,老师再次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我觉得哈默可以先吃了再劳动;我觉得吃了东西有力气才能劳动;我觉得那是哈默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不想不劳动就获得食物;……
这里教师将一位学生的问题交给所有学生去讨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对话中。
(2)当学生感情体验较浅时,拓展对话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因为这是儿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一种解读。虽然学生的感悟往往比较浅,但教师还是应小心翼翼地加以关注和保护。
案例: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老师组织大家交流:谈谈你对小夜莺的印象。
师:你们静下心来,与课文‚对话‛,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现在大家交流一下,分享你们收获的快乐。
生:我很佩服小夜莺,他勇敢、机智,把德国兵带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是个小英雄。
师:你真会感受!
生2:我认为小夜莺有点像王二小,可他比王二小机灵,因为他帮助游击队消灭了敌人,而自己还活着,王二小却牺牲了。
生3:我反对,小夜莺保全了自己,是因为游击队向他发出了一声哨声。这是事先确定的暗号,小夜莺听了才迅速隐藏,保全了自己的。要是有人事先给王二小递暗号,他也能躲起来,避免牺牲。
师: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4:我也认为小夜莺比王二小机灵,路上德国兵三次盘问,但都被他巧妙的应付过去了,如果不机灵的话,恐怕早就没命了。另外他还会用鸟叫来向游击队传递情报,既使游击队提前做好了准备,又保全了自己。
生5:虽然书上没有写出王二小是怎样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的,但路上肯定也少不了盘问。日本鬼子可比德国兵更狡猾。王二小能一直把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肯定也是非常机灵的。
生6:我补充,王二小之所以中途没用鸟叫什么的来传递情报,是因为他事先没跟八路军约定暗号,要知道,他可是在给八路军放哨时被鬼子抓住让他带路的,不像小夜莺是有备而来,与游击队事先约定好了的。
这里,老师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全盘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让学生感悟更深。
(3)当学生理解有偏差时,点拨对话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个性发展也存在着差异,对于相同的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视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碰撞的基础,也是实现沟通、培养多元意识的契机。
案例:教学《给,永远比拿快乐》这一阅读短文时,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中,为什么用‘我的儿子’,而不用‘你’?‛一个多么细小、容易忽视的字眼呀,然而学生却读出了问题。我随即把这个‚绣球‛抛给了他们,让他们从文本中体会。短暂的静止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换,因为这是信。‛有的说:‚‘我的儿子’比‘你’来得亲,表达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所以不能换。‛有的说:‚用‘我的儿子’,更能体现出高尔基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所以用‘我的儿子’好。‛……
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学生说、读等活动),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三)对话教学的模式
要把对话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势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控与整合,在加强听说读写,学习语言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的基础上,使之达到优化与高效,我们经实践,将其组合过程如下:
1.初读整体感知,巧妙选择话题
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用于文本??言语作品,进行“对话”,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整体感知,感知言语作品的“语表层”。它以学生自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书,既要有时间上的保证,又要有“量”的保证,要让全体学生个个读得认真,读得充分,在读中结合原有认知结构(即原有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知识积累等)产生新的感知。教师要相信学生,根据不同课文的情、趣、理、义等特点,激起学生的情,唤起学生的兴趣,启动起学生的内驱力,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象,并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或抽读课文,或同桌互读检查,或四人小组读评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规范的言语谈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尽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言语表达,使言语充满个性化,以触发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有一个整体的、笼统的语感。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则及时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同时,要因势利导,相机选择巧妙的话题,顺水推舟进入新的教学环节。
2.熟读文本精思,自主领悟话题
要以学习文本的言语为本体,选择文本独特的言语形象、言语蕴含、言语情感、言语音韵、言语规律等有价值的、易展开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对这些话题,我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喋喋不休”“唠叨不止”地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而是让学生抓住这些能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发挥个性、健全人格的话题,通过对文体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个性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要让学生从具体言语材料中领悟一般言语表达规律,建构语感心理图式,为言语形式的能力迁移做好铺垫。只有当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的“愤悱”状态时,教师才可用启发、点拨、暗示等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进一步熟读、精思、观察、体验、想像,使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3.研读探究交流,多元解读话题
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母语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中间包括双重的言意转化,即学生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言语作品的“言”进行对话,进而在对言语还原的基础上融进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转化为读者自己的“意”,此为第一重转化;接着,学生把“意”转化为独特、规范、鲜活的“言”,此为第二重转化。同时,学生与文本言语的对话,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等,赋予文本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开拓和建构。学生抓住话题,通过对文本言语熟读精思、含英咀华后产生的个性感悟,就是“双重转化”“自我建构”的结果。对这“五彩缤纷”的结果,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交流等对话形式,“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叶圣陶语),并通过美读对个性感悟加以内化、加深。当学生的感悟有违于价值取向时,教师要在鼓励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再次认真研读文本,和文本进行再次对话,通过言语产生再感悟,使感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总之,只要是价值取向内的个性感悟,教师都要尊重、鼓励、欣赏。这样,学生在多向对话中通过言语作品享受鲜活的言语内容和形式,特别是感受言语习得、精神发育、情感净化和语感的积淀、广化、美化和敏化,并从中达成师生共识体谅,形成一种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的理性宽容的人文情怀、生命历程。
4.活读迁移运用,拓展创新话题
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文本感悟和人生感悟结合起来,最终提升整个生命价值。可以说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以言语作品为中介而展开的一次融学生主体感悟、作者真情倾诉、教师真切关爱于一体的言语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感知、领悟、积累文本的鲜活言语,掌握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和技巧,是阅读对话教学个性的体现。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活读课文,以教材作为学习语言的蓝本,根据教材的言语特色,设计多种动态的言语实践,迁移运用文本言语,让学生在拓展创新的话题下,将学得的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言语,并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实现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六、研究成效小结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为:
(一)师生关系得到重塑。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重新确认了教师角色。
1.做学生的倾听者。课堂教学中,老师做孩子们忠实的倾听者,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则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学生的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二)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使学生在得到认可与欣赏的同时,弘扬了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而学生一旦从所谓“权威”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就会敢于用自己的话来畅述自己的认识,真正显示自我的生命活力。同时,在平等的对话中,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存在的独特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课堂教学价值得到提升。“对话”作为教学的一种新形势,客观上确定了具有多向的交互性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价值。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中,课题组教师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大力变革了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现代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参与课题的老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有部分获奖。
七、问题探讨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对话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面对考试的现实压力,如果这种改变不能被现行的社会评价体系所承认,注定是要失败的,在我们不能改变社会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适量的训练对提高学科成绩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如何在对话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考试的要求,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是我们所要考虑的。
2.对话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预设和生成这一对矛盾关系需要教师灵活的处理。
3.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对话中总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如何让我们的对话教学能兼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更多地听到弱势学生的声音,使他们都能从同一情境中获取知识,生成问题,避免出现强者愈强而弱者愈弱的现象,是我们必须解决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2.《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倪文锦 李冲锋
3.《对话教学初论》刘庆昌《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2期
4.《现代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著作
第二篇: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目前全国很多的地区都在做民间剪纸的保护和发展,其重点在于对剪纸艺术形态的保护性措施,很多的地方是把剪纸作为一个校本课程在开发和研究。
文化遗产告急,保护民间文化应该从教育入手,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2006年6月10日,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中国记忆》,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需要我们加强传承意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2.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在剪纸的活动中获得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
3.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
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内容
剪纸的一般常识、剪纸的造型方法、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的创作方法。重点
主要以团花为主,让学生会图案纹样的制作方法,能自己设计简单的团花纹样,引导学生制作比较精细的纹样,并能设计有一定主题的制作纹样单独纹样,如动物类、花鸟、风景等。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立足于通过剪纸课内外结合,重视在剪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锻炼,着力探索在剪纸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综合能力方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成立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
2.通过调查报告来收集学生关于剪纸综合作品的调查资料,明确在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
3.制定学期的活动开展计划:学生:举办剪纸比赛
二、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1.定期给学生进行剪纸知识讲座。2.每学期进行剪纸作品大赛。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5年12月)
1.整理各阶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交流,完成课题的总结性报告。2.整理教师、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整理和汇总。
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就剪纸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从学生、教师层面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剪纸的认识、喜欢程度已经对之产生的困惑。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和去图书馆查询等方式去认真学习。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剪纸制作工具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剪出及其生动的形象。从开始准备剪纸到一张剪纸作品的完成,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民族文化。
对于剪纸教学,我认为:首先让学生了解剪纸,包括剪纸的历史及其发展,剪纸的特点、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剪纸的步骤、一些剪纸技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剪纸知识,基本技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主张以技法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力求让学生在懂得基本的剪纸技法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五、研究成果
1.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在开展活动前,我们剪纸课题教研组对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了解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剪纸知识不了解,能力有限。对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讨论,认为应该在小学生中进行剪纸知识的讲座,让他们了解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了解剪纸的特点、种类。所以,我们课题组每学期都对学生安排了剪纸知识讲座,聘请校外剪纸经验丰富的董老师、艺人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活动,本校小学生了解了剪纸的历史及其发展,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2.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剪纸是一项手、脑、眼并用的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剪纸又是个耐心细致的活,因此,也培养了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民族风情,熟悉了生活。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3.剪纸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了美术教育,加深了课题研究教师对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对落实素质教育的理解。增进了教师课题研究、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产生深远影响。
六、问题与反思
1.如何更好的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剪纸活动中来,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如何在剪纸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是课题组成员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们的剪纸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有的这些都对我们今后的剪纸教学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真进行剪纸教学的后续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王东子
一、课题的提出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寻找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不断探索,在实施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启智的力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研究。二、课题的实验目标
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破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从多种活动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改革以教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课题的实验假设
1、研究对象:
我们分别从中年级段选择两个实验班,暗设两个对照班,从每个阶段的起始入手。通过对照比较,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2、实验方法:
⑴实验法:在理论假说的引导下,制定研究目标、思路和实验步骤,将理论假说转化可供操作的材料、程序和方法。
⑵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实验班与暗设对照班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形成资料为实验提供依据。
⑶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
⑷个案法:对实验班的个别学生(优等生、潜能生),进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研究。
四、课题的实验研究过程
1、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学生看成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和师生双向活动的主体,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从根本上说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客观反映,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正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初期,教师的态度、行为,会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可畏的,又是可亲可信的,这正是学生人格稚嫩的表现。作为教师应该关注这一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会随之高涨,对语文的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的情感融洽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处于自主积极的探索之中。
3、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力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求知心理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质疑问难,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他们有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再通过同学们的讨论辩疑,解开学生心中的疑云,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5、实践应用,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实践应用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更熟练的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其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6、改革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适时机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自主探索的动力的目的。为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提炼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对这些方法、策略有所体悟,以便自觉运用这些方法、策略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动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能逐渐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就能主动健康的获得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以来,在学校教科室领导的关心下,在同年级老师的支持下,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断努力,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的研究效果。
1、学生方面
⑴良好的自学习惯已经养成。
研究期间,经过研究老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能力已经养成,能够较好地适应接下来的高年级的学习。
①听的方面。老师指导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听的习惯。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能够明白老师说的内容,知道老师说的话的主要意思。平时,也要善于倾听同学、家长的话。同时,在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比如两眼要看着对方,要尊重对方,不能心不在焉的样子,脸上一般可带着微笑,还应不时的配合对方的话没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说的方面。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老师所致力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宗旨。所以,老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声发言。同时,我们非常注重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有时,为了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一句话经常让学生反复说上好几遍。为了训练学生的胆量,我们也经常让学生上台发言,这对学生说话的自信也有一定的培养。③读的方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学生其他素质的一个基础。一个句子,一篇课文,如果不读,就无法理解他的意思。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非常优美的,很适合学生阅读。但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中年级要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所以,我们精选了一些古诗文,让学生阅读、背诵。还要求家长指导孩子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
④写的方面。中年级的学生,从一开始的写话,到现在的写一篇文章,这一个转折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多练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每个星期,我们都要求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我们比较注重读写的有机结合,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组合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学期都开展一些作文竞赛,教师也经常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投到校刊上发表。⑵学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课堂学习中,实验班学生自主尝试、自主质疑、自主评价、自主总结、自主调整等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使学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同学们还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在学校举行的课文朗读赛中,有6人分别获得 了一、二、三等奖。在少先队大队部最近举行的“我阅读,我快乐”征文比赛中,吴家琳同学写的《读〈小寓言大哲理〉有感》获一等奖,华顺洁同学写的《读〈我的妈妈〉有感》获二等奖。
2、教师方面
①提高了对语文自主学习的认识。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老师对语文自主学习的认识提高了。所谓语文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自觉地主动地经历语文学习学习的全程,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点,许多时候,老师都主动地搜集相关的资料,学习、研究,加深自身的理论素养。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要让学生做到的,老师应该首先做到。所以,在课堂上,老师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手段新颖了,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同年级的老师还把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尝试,通过对比课的形式,探究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③加大了科研的力度。
教学的实践必须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验组的老师经常反思教学,把这些反思通过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做出相应的总结。一个阶段下来,研究组成员也写了一些论文。但没有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表,需要继续努力。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教学”在很多地方,有很多老师都在研究,因此,该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但是,我们如何集众家之长,少走弯路,使该课题的研究取得更多的成绩?
2、本课题的研究是否可以在更宽泛的知识背景下展开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更多的切入口?哪种切入口最具实效性?语文自主研究如何向其它学科拓展?
第四篇: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低段识字的意义: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识字不过关,不但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指出:“就整个汉语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其关键是确立识字教学新理念、探索识字教学新方法。”如何使学生乐学、易学、会学汉字,是老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2、课程改革的需要: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材发生了变化,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约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从新教材的角度来看呢,低年级的识字量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完成这么大的识字量,老师们感觉很困惑。特别是刚刚接触新教材以来,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老师们总觉得完不成任务。而且,由于一节课不能是光识字,还有很多的教学环节需要安排,学过的生字在课堂上复现的时间和机会少,如何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汉字成了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而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如果教师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的识字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1.校本实际性
我校是花山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指定小学,生源较杂,有本市区居民的子女、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本学年我校共接收农民工子女160多人,留守儿童30多人。他们接受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程度不一,识字水平不一样。有些孩子已认识了近百个汉字,而有些孩子的识字量只达十几个。另外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一种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引领。孩子们需要在生活中去拓展这种兴趣,去实践这些方法。它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配合。但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环境等不一样,给孩子识字提供的帮助也不一样,有些家长根本不能为孩子的知识学习提供帮助。这些都给识字教学的总体实施带来了困难。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我校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此,我们想到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识字范围,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以此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
陶行知认为,生活与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之一,只有让识字走入生活,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
2、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有自身的特点,在造字原则上,由表形到表意,且意蕴丰厚,从形体上是由图形到笔画,从象形到象征,从复杂到简单,体现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经验,所以汉字来源于生活。
3、《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部分基本理念
(1)加强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从识字中学会识字,从阅读中学会阅读。识字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让学生凭借已有的识字知识,进行实践,在不断学字,不断用字中逐步领悟和习得汉字规律。而不是刻意追求汉字的系统知识。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识字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识字知识为基础,通过合作,探究学得新的汉字,由此建构新知识,并不断调整补充旧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意学。本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性实践空间,使语文课程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
(3)体现开放性。语文课程要有大视野。识字教学生活化是大视野中的小话题,它立足现实,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建立了语文课程通向社会生活的“互联网”,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充分相信学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充满激情,主动活泼地学习汉字。
2、参与性原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能力差、自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了针对性地指导,并为他们采取恰当的方法、选择表现时机,使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情境性原则。教师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
4、开放性原则。识字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空间上注重教室内外环境的安排与组合,同时把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识字提供丰富的素材。
四、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是跳出了单纯的“为识字而识字”的思维模式,是通过教师课堂指导,让学生乐于运用已知的识字方法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相互合作,自觉、主动地识字。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做到识字资源的生活化;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热情,体现识字形式的生活化;渗透汉字学知识,做到识字方法的生活化;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做到识字环境的生活化。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及特征。
2、研究“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3、通过“识字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构建集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识字教学模式。
4、研究“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评价体系。
六、研究过程与做法
(一)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
2、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
3、制定课题实施细则、计划。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实验组进行控制实验,本实验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逐步加深。
第一阶段: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找到提高识字生活化效率的切入点,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识字的实践活动,为识字生活化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立“识字成长记录袋”等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生活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识字量、词汇量,提高识字能力。
第三阶段:教师总结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分析学生识字心理过程。
(三)总结阶段
1、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进行总结。
2、写出结题报告。
3、以论文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张旭华 副组长:常海燕 1.探讨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
负责人:张旭华 陈 雪 兰 莹 1.总结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负责人:严 挺 周 静 董晓敏 董国敏 1.构建生活化识字评价体系
负责人:常海燕 宋兴晨 陈咏梅 方 兴 1.撰写结题报告
负责人:张旭华 1.撰写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 负责人:常海燕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探讨儿童识字心理过程。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识字不过关,不但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阻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所以,语文教育界历来都极度重视小学生识字学习。我校申报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的课题自2007年11月被确立为市规划课题后,课题组的全体老师在市级教科研专家及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研究儿童识字心理过程入手,探讨儿童是怎样掌握字形、字音、字义的,从而调动儿童的识字兴趣,提高儿童识字能力。
1、通过查阅资料和大量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儿童掌握汉字字形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儿童掌握汉字字形有一个先整体,后个别笔画,服从知觉的整体性原则,具有“完形”趋势,但易漏掉字的细节部分。这就是说,儿童对字形的掌握,最初是笼统感知字形的大体轮廓,不会细致地去观察字的具体细节,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字。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老师有意识地将“藏”字中的“臣”字写成“巨” 字,学生也往往不能发现其错误。因此,了解到儿童识字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们在识字教学时则往往更注意强调汉字细节部分,对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的字,则强调分析重点部分。(2)初步分化阶段。经过多次的感知和比较、分析、综合之后,学生对字形结构各部分有了较为精确的认识,这一阶段,学生初步建立起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对一部分字,学生见形能知其音义,听音能知其形义,用义能知其形音,如教“左”“右”时,学生往往分辨不清哪是左,哪是右,老师就编了个顺口溜:“我们写字用右手,右手下面有个口”。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清了,不仅记住了右手,左手也记住了。教师准确把握孩子的这一识字心理特点,注意引导孩子自主识字,便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3)精确分化阶段。在经过多次感知和反复学习、反复辩析的基础上,学生对字形之间的细微差别已有了明确分化,并且在结构和音义之间建立起了巩固的联系系统。如“辫、辨、辩、瓣”,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和反复学习、辨析,明确“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学生明白其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而“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
2、儿童掌握字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直观记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看图识字”和借助生活经验的方式学习汉字的读音。当儿童看到“猪”字和它的图片时,借助生活经验,就想到这个字读“Zhu”;看到“月”字和它的图片时借助生活经验,就会想到这个字读“yue”。掌握儿童识字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则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识字。如教“马、牛、羊”三个生字时,把马、牛、羊的图片贴在绒布上,在图的下面贴上相应的汉字,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辨认。(2)拼音认读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儿童学会了拼音,依靠拼音认读汉字。在读物中,往往是上边一排是拼音,下边一排是与之对应的汉字,借助拼音来认识汉字。在课堂上,教师最常用的就是生字卡片。卡片上有生字,也有拼音,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外,教师则鼓励孩子多读一些拼音读物,不仅可以巩固课内学过的汉字,还可以加大学生的识字量。(3)字形认读阶段。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字,特别是学习了一些可以作为汉字声旁的字之后,又懂得了一些形声字知识之后,学生看到某个形声字,就通过它的声旁来掌握它的字音的阶段。如“吗,码,妈,骂,蚂”都有一个“马”,借助声旁,知道这些字的读音为“ma”。(4)综合认读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比较丰富的汉字字音知识,可以灵活地借助生活经验、拼音、字形等知识来掌握汉字读音的阶段。这个阶段,只要是学生学过又没有忘记的字,学生见字立即就能读出字音来,这是汉字读音能力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建立起了汉字音与形、义之间的联系。1.儿童对字义的掌握,大致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1)实物理解阶段。儿童对字义的理解,最初是联系实物和生活经验来理解的,儿童看到“日”字,就知道它是“太阳”;看到“羊”字,就想到“山羊”这种动物等等。这种理解,是低段儿童掌握字义的一种主要形式。(2)抽象记忆阶段。儿童一边通过实物理解字义,一边在老师的教授下,通过抽象的记忆,掌握一些字的字义,包括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如“一”字,老师告诉学生:①数的开头一位,如一、二、三……中的第一个数。②同一,一样,如“一式两份”。……这种抽象字义的理解,要靠抽象的记忆来掌握。(3)会意理解阶段。这是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之后,通过会意字的知识来理解字义的阶段。教“休”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单人旁代表人,“木”字代表树,一个人劳动累了,来到树下干什么?学生就一定会说“休息”。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就牢牢地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了。(4)工具书理解阶段。上述理解方法对理解意义的量是有限的,因为我们不能每个字都靠上述方法去理解,要确切的理解字义,还学会使用工具书,通过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字义。(5)联系上下文推敲阶段。查阅工具书理解字义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工具书不可能时时都在身边,每当读书,有不理解的字义都去查阅,再则,人们读书,理解字义,有时只需要大致知其意即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推敲字义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也就形成了掌握字义的最高能力。
学生是聪明的,认识事物的潜力很大,教师充分应用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着重优化识字教学过程,大力开发教材及语文课程资源,就能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拓宽识字范围,提高识字效率。
(二)构建识字的生活化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新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的得到反馈,激励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课题组的全体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得出,识字生活化,评价也生活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课题组老师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识字评价设定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通过以上方式建立起“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好地从生活中识字。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学习中自我完善,把同伴认的字变为自己认的字。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四是家长参与,了解自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的情况,提出希望,并配合学校教学。
2、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建立成长记录袋后,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进步有点出乎意料,一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写道:“我和妈妈上街到商店里买东西,我认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字。有米酒、洗衣粉、香皂……这种方法真好,我可以认识这么多字。”这个孩子还把这些字剪下来做成卡片放进成长记录袋。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记录方式,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识字方法,而且使他们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效果展示是评价的又一种形式。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导致了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差。随着对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的老师对过程的评价愈加重视。尤其是在生活中识字更要注重其识字的过程。每个教室都有一块墙报作为展示台,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特长、收集物,来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在班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在园地中展示课外识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把一个人认的字,变成全班认的字。这样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生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生活中的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摒弃传统呆板的单一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来主动参与,使学生更爱在生活中识字,使识字评价也更生活化,同时让评价的舞台更加丰富多彩。
低段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运用图文,巧记生字。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汉字自形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汉字雏形就是一些可表达意、形的图画,经过人们的不断研究,汉字的形体不断的演变,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所以在教学象形字时,我们就借助图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说一说,画一画,便可以轻松地记住汉字了。
2、运用方法,巧记生字。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识记汉字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就是十分有趣、十分巧妙、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事情。如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
3、掌握规律,巧记生字.如,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功能。会意字是由几个独体字组合起来构成的。识字教学中,重在使学生掌握这些汉字规律,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
3、创设情景,培养识字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老师们把生字称为“生字宝宝”,把字典称为“字典爷爷”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学习查字典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的过程。
4、给字配“画”,提高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让学1.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操场上》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打、踢、拍”等配上身体动画。
5、运用游戏,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我们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开火车、摘苹果等游戏和自选商场、菜园里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推荐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及时抓住时机,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且指导他们怎样去阅读。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7、读儿歌识字。儿歌生动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儿童十分喜欢。教师从课外收集一些儿歌、童谣等,《日有所诵》一书是一年级在教学时补充的儿歌读本,教师利用早读和午读时间,让学生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圈出新认识的汉字,利用学生的无意记忆识字。就这样,学生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三得。
8、在生活中识字。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如街道两旁的标牌、广告牌、标语,电视上的广告,包装袋上的汉字等,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拓宽了学习渠道。
9、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教室里的座位表,学生桌上的姓名卡,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 学生总结的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口诀识字法:如,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左、右、右、友)1.2.3.4.5.6.会意字识字法:如,小土尘,小大尖。
加一加识字法:如,月+各——胳 合+鸟——鸽 换一换识字法:如,快——块 跑——泡 比一比识字法:如尖——尘 人——入(详见识字方法汇编)
教师在实验研究中撰写的论文。(附识字教学论文汇编)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附实验报告)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实效
本课题自2007年11月立项以来,通过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在学校大力协助下,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学校识字实验开展顺利,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提高,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仔细的调查分析,这为教师采取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又认真学习了相关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并用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余,我们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专家培训、讲座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我们主动热情地与家长联系,充分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巩固检查孩子的识字效果。
(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集中、快速的识字学习,有效地培养孩子集中注意,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们普遍反映,一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通过识字学习的锻炼,逐渐变成从浮躁、不安分转向静心学习,理解能力也明显提高。实验证明,集中注意是孩子早慧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有了集中注意这种心理品质,就可以培养出既天真、活泼、快乐而又安静专注的优秀儿童。
3、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孩子遇到大量字形相近的字,如:鸟、乌、入、人、等,还遇到许多字形特点鲜明的字,如:妇、男、骂、尖。等,通过分辨字形结构,偏旁部首使得孩子们较早地学会比较和辨析,从而促进了观察力的发展。大量地识字可使孩子提前进入广泛阅读,知识日益丰富。我们发现,学生阅读量大了,爱看课外读物的人多了,而且有较好读书习惯。
(三)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到商店里去找商品名称,到街道上去找广告牌的错误,跟亲戚读名字的写法由来和意义,到电视中去找认字的故事,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家长参与到其中,帮助学生解决求学所遇到的困难,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拓展了育人的渠道,建立了多元教育体系。
十、课题结论与评价
1、课题结论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设计让识字教学生活化课堂模式,让学生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识字,掌握识字方法,探索识字规律,提高识字兴趣,让识字更好地为阅读服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自我评价
(1)具有实用性。由课题组教师总结出来的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学习认知特点,孩子们在实验中走一遭,常规、习惯得到了培养,识字与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2)具有发展性。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入了认真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十一、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分析表明,遗忘率比较高,中下层生更为严重,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所以,如何巩固识字,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对这一课题有浓厚的兴趣?如何处理识字方法多样化带来的大量信息交流?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才算是高质量的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第五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蚌埠市后场小学《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07年,我校申请参加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小学语文古诗诵读教学实践研究》的实验,经总课题组批准正式成为实验学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有力领导和课题组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实验教师和学生三年多的共同努力,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了我校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同时,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整体提高了我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回顾三年来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由于实施了较为科学的研究策略,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现把研究情况做一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认为,“每一伟大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这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当然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有各种不同的概括和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表述,如爱国团结、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自立自强,天人和谐、以人为本、贵公贱私、求同存异等都是贯穿古代、现代、当代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就是历史铸就的民族魂。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合理性和价值取向,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重要的现实效应。文化是一个宝藏,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求,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做出新的解释,添加新的成分。人们在创造、构建新文化时,首先要正视传统文化的存在,在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只有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是新文化的摇篮和基础;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二、课题研究目标。
让学生在接触、了解、诵读经典诗文的同时,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汲取祖国深厚的文化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在学生纯净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诵读经典,培养高尚情操与趣味,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深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生视野,制订诵读计划,指导学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赏析中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每天晨读15分钟,并进行朗读和理解指导,以提高学生解读、欣赏古诗词的能力,深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举行各种活动比赛等: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知识比赛、古诗词书画作品展,经典诵读活动。写作积累,随笔记录诵读感悟,体悟人生,利用课文篇目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师生共同学习古诗诵读。为了配合实验班级的研究与实验,我校大量购置了名师古诗教学光盘,组织师生共同观摩学习。教师学习名师如何授课,学生也亲眼目睹了同龄的孩子是如何学习古诗诵读的。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古诗的兴趣,也有效的提高了师生诵读技巧。
(二)加强古诗教学的教研工作。我校实验教师在积极投身课题研究的工作,教研组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古诗诵读教学的专项研讨工作,并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古诗诵读教学大练兵。我校课题组长王伟面向全市开课,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教学中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体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精神风貌,人文素养。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市教科所专家的一致肯定。
(三)诵读经典诗文。因为参加实验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所选诗文只要求大致理解其内容,了解人文背景,学习传统民俗知识,并发掘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探讨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学生的记忆黄金期,引导他们尽可能多的诵读经典诗文,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导向。
(四)积极参与中心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有限的经费里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组的学习实践活动。先后派实验教师远赴江苏太仓,甘肃酒泉等地观摩学习。并组织学生集体订阅中心课题组推荐的书籍《读懂中国》,使学生拓展视野,传承传统文化展现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利用经典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紧紧围绕研究课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积极开展教学实验,并在学习笔记本上记下学习理论的心得,记下开展活动的体会,及时反思总结,不断调整,达到更佳效果。
2、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将所学灵活运用、展示,从而体验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例如我们在班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经典诗文朗诵会等,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同时也变得更有礼貌了。
3、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到很多学生都只知道一些洋节日,什么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以端午节、清明节为契机,开展手抄报、主题班会、诗词朗诵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都说要好好地过这些节日,记住我们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我还提出了韩国申请端午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的事,同学们愤愤不平,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既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六、课题研究成果。
1、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都有一定提高,语文课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所传授的知识面不断扩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素质。张明铁校长的实验论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校品味》荣获区一等奖;课题负责人吕玉虎副校长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2008工作报告获市教科所好评并向全市各实验学校推广学习;课题组长王伟撰写的实验论文《浅谈小学古诗教学》获中心课题组评选一等奖;学术指导吴延红的实验论文《古诗教学点滴体会》获区一等奖,中心课题组评选二等奖;实验教师马玲玉的实验论文《浅谈课题研究中的收获》获中心课题组评选一等奖,在酒泉参加的课题组举办的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研究员郑夕莲的实验论文《古诗教学新思路》获中心课题组评选二等奖,公开课《饮湖上初晴后雨》获区二等奖。
2、学生的收获最大,实验班的学生在三年的实验中,积累的最少学生记诵的古诗文也在百首以上,这不仅对他们语文学习大有好处,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与提高,不但知道并牢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将之贯穿于自己的行动当中。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变得有礼貌,尊老爱幼等等,总之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素质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由于在研究中开展了各种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诗歌朗诵水平、诗词创作能力、文言文理解阅读能力以及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等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
七、研究感想。
课题研究虽然结题了,但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却没有结束。这是一条只有开始没有终点的研究之路,在这条长满荆棘也盛开鲜花的道路上,我校全体师生,会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把传统文化的火炬高高举起,照亮每位师生的精神家园。虽然研究过程中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研究方法,但这次的课题研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成长的舞台,也促进了我们师生的共同成长。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蚌埠市后场小学 二O一O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