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作文
调查报告
美国——写《我的父亲》,美国教师要求一周内交稿,要求孩子们去采访父母亲、亲戚、邻居和父母的同事,要求孩子们从多侧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就这样完成了。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让孩子们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今后在工作上也能派上用场。我国则要求当堂完成,按照写“父亲的外貌—事例—表现的品质”模式进行,容易造成孩子的作文说假话,千篇一律,同一模式。
日本——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日本小学六年级的教例:《就语言进行调查作文》,学生搜集身边的外来语,调查一下其由来和同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1)将自己经验过的事实、词典、百科全书中查到的事实整理出来。(2)阐述自己对这些事实的感想。(3)认真思考文章的结构。并提供三个同学想写内容的笔记,为学生作参考,寻找自己想写的东西,来写一篇调查作文。
调查作文以调查、实证的方法展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在近代日本语文教学中就已经出现。昭和期生活作文实践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生活调查作文。而战后,调查作文不仅仅是作文教学,而且还是一个自然、社会的观察调查研究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自我定题、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以文字形式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调查作文更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生活体验,与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契合。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体验感受。调查的内容生动有趣,调查任务本身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作文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察、创造。学生把写作任务看成是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从而投入浓浓的情感。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思考生活现象,强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作文中不是单纯地强调思想教育的成分,更注重学生调查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独特发现。如一篇名为“朱别川的污染和鱼的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河流鱼以前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水质的污染(取样化学分析);污染和鱼的生存关系(实验);污染水中的鱼的死因(对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在调查中,自然而然地做出道德评判。这比空洞呼吁环境保护的作文要深刻得多。这样的作文不是简单的道德反省,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获得了一次体验,受到了比道德反省更加深刻的教育。
看国外的作文教学,我们发现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犹如一股清风,给人带来新鲜的气息。
因此我们可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对当下的作文教学进行反思。
1、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
日本的一位富有影响的教师富原义德指出:“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由生活力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生活。”作文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体验需要以情感为内驱力。只有学生对生活投入浓浓的情感,才能打通他们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联系的道路,让学生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以前我国作文教学更多地以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进行,重视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等环节。作文教学重视思想教育的因素,应试的功利较浓。在作文教学中,最忌无病呻吟式的写作,学生不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悟出生活的真谛,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搞纯粹造作的文字游戏。我们能不能从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获得一些有益的反思?
非常欣喜的是近年来体验式作文的提出。体验式作文既是对长期应试作文教学的颠覆,也是对作文教学新秩序的建构。学生回到了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生活,自动地获取素材,表达心中的感悟。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敏感之心,热爱之情去生活,自由地用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当学生伴随着浓浓的情感体验生活时,会形成对生活的多种情感体验:一个幼小的生命的消亡也会心碎神伤,他人的一个微笑也会心跳不止;面对辽阔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顿生渺小之感;静听时钟滴答、心跳的律动感叹生命的有限……
2、作文写作不等于道德反省
长期以来,我们把写作与立人联系在一起。作文强调“反省”与“审慎”,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变成一种脱离现实的静寂。1998年的高考作文中,很多考生虚假地捏造了父母双亡,家庭惨遭变故就是一个例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类现象,写尊敬的人,难忘的事。学生便挖空心思地去杜撰材料,捏造一些表面感人,实际上子虚乌有的事情。教师心中的评判优秀作文的标准完全被扭曲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育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虚假、欺骗性的话语来获取作文的高分,其结果不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恰与新课程目标相背离。
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基于生活的真实,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洞察它们之间的本质及相互联系,以探索的目光去解读生活。我们应致力与培养立足于生活的完整的、具有主体的价值判断的人,具有把握自身、洞察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人。
当然,日本生活调查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调查涉及理科、社会科等内容,容易失去语文性。此外,偏离了生活调查作文早先倡导者所追求的目标。早先的目标是促使儿童把握社会生活的真实,加深对生活、社会的本质的认识,而目前教材的调查作文单元题材偏重于自然、语言等内容,避开了最初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作文教学的启示很大,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 出了从两个角度上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1.自然观察——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 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2.生活调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这种调查可以有这样一些方向:1.有关生产劳动 中生产技术方面的调查;2.有关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调查;3.有关生产及消费中的经济问题的调查。例如,劳动记录(日记)“西红柿日记”是农家儿童体验生产技术的记录,包括(1)温室的制作,(2)栽培中的肥料,(3)播种的方法,(4)温室的管理,(5)移植等。进一步,可以调查西红柿的收获、销售,从中了解经济问题。通过这样的日记可以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作用及社会中的分工等问题。村山指出生活调查作文是在生产关系中 认识事物的过程。村山所倡导的调查作文首先是让儿童在家庭的生产性劳动中产生作品,而这一出发点是从自 然科学的方法开始的。通过这一积累,使学生在生产关系上思考生活问题,并发展为大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
附:参考文献
1.方明升著《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曹明海,陈秀春著《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
2005年2月4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 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从上述定义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
芦田将上述的人的形成,自我确立的思想贯彻于教育,他认为教学“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教师指导之第一意义是培养要写之愿望,其它的指导皆是此后之事。针对学生所学 的内容在短期内就遗忘、“磨灭”之议论,芦田认为这是一种“剥落”,而并非“磨灭”,即学习者以往就没 有用心学习,他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之物。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芦田针对课题方式,提出了“随意选题”的作文教学思想。“随意选题”之目的是要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芦田认为作文的 题材应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万物春发秋实、人 的起卧衣食,皆为文章。而其评价标准是以自我满足为唯一标准。
对“随意选题”的一些论说,人们很自然地批判芦田之说是否定教学的系统性,是自然主义。但芦田则明 言“没有指导的作文如放置不管的植物,会生长,但不会结硕果。”并未与自然主义同调。
芦田分两个观点具体化了作文指导过程。第一,即前述的培养要写之愿望。芦田在这里提出了学生的主体 性之课题,并加以充分的强调。第二,“给予儿童的生活作文以意义”。这其中包含着阅读作为范文的文章,概括写作之法,给学生淡写文章之体验、推敲文章之经验,回顾写文章以来的变化,批改、评价作文等。但芦 田认为这只是些细节。
小砂丘在他的《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 之法首先是作为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自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
“将人生看作为作文之法是我作为教师的出发点。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 自己的‘个’之发现。”
小砂丘将“写”看作为自我发现之手段、自我存在之确认、自我教育之方法。小砂丘通过自己整个生涯来 实践他的以写的方法来贯穿的整个教育思想。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这样 小砂丘将“生活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的特征是通过教育而 发展起来的普遍的人的性格:真实性、积极性。
生活作文的指导中的提示有:“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主动地写”等。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写作者内在的真实,即其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侧面的真实的统一。
小砂丘说道:“城市有城市的真实、女人有女人的真实、孩子有孩子的真实、小偷也有三分真实。我期望 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表达,而表达的形式则是第二位的。”“讨厌就写讨厌、愤怒就写愤怒、喜欢就写喜欢,把 所想的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样作者对所写的就抱有充分的理由和责任。”“写的题材、表达应是完全自由的。不是要等到要你写才写,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才写。学生不是被逼着写,而是(自由地)自己想写,就能写 出很好的作文来。”
小砂丘通过真实性的思想,将生活作文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文学情操这些具体教育领域,而推广至人的 形成的整个教育。通过自己的眼、耳、手、心来反映的客观事物过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小砂丘的两种真实 的统一过程的思想将人的形成中的辩证法带到了作文教学中。
所谓“积极性”就是人对对象物的作用,并且执着地追求一贯性。“既使跌到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是我们 唯一的生活武器。这种积极性同执着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小砂丘语)小砂丘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纯情与否、有无科学性、有无社会性、有无诗意;或是现实的 文章、浪漫的文章、都市的文章、农村的文章;或是有内容而缺乏表达,有表达而缺乏内容等等。”但其最重 要的标准是有无积极性。这一看法是针对明治以来实行的学校教育的现状提出的。小砂丘认定生活作文的基本 标准是积极、能动地写,还是被动地写。要在儿童身上培养这种积极性,执着,培养不屈不挠的坚强的儿童。积极性和执着是人的生活的原动力。而这种培养的起点就是有意识的语言活动——生活作文。
小砂丘本人是在严峻的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成长起来的,他的教师生涯也是在偏离城市的,被资本主义发展 冷落的农、山村地区度过的,这使得他的思想充满着克服困难、追求生活的内在动力感。在这种切实的生活感 受中,他把握了儿童成长的真谛、教育的真谛——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培养。
站在民间,在野的立场上,小砂丘以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明治以来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他看到明治 以来的学校教育中,越到高年级、越是优秀学生就越是模仿成人。成绩好就是模仿得好,就是记忆得好。这是 因为成人的“感化”太多了。他指出这是“邪道”。他认为应建立这样评价:喜欢自己的人就是优等生。
他的这些批判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来说也是切中时弊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在每一个学科中具体地落实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教育。这其中“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一笔很好的遗产。
三、生活调查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1930年10月号的《作文生活》杂志上,指出生活教育的理想和方法就是认真观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儿童 们周围的生活事实,把握生活、劳动的原则,确立真正的自治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方法被称之谓“调查作文 ”,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村山俊太郎在〈生活调查和作文在农村中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 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 出了从两个角度上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1.自然观察——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 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2.生活调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这种调查可以有这样一些方向:1.有关生产劳动 中生产技术方面的调查;2.有关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调查;3.有关生产及消费中的经济问题的调查。例如,劳动记录(日记)“西红柿日记”是农家儿童体验生产技术的记录,包括(1)温室的制作,(2)栽培中的肥料,(3)播种的方法,(4)温室的管理,(5)移植等。进一步,可以调查西红柿的收获、销售,从中了解经济问题。通过这样的日记可以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作用及社会中的分工等问题。村山指出生活调查作文是在生产关系中 认识事物的过程。村山所倡导的调查作文首先是让儿童在家庭的生产性劳动中产生作品,而这一出发点是从自 然科学的方法开始的。通过这一积累,使学生在生产关系上思考生活问题,并发展为大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
南勤治在《多摩河野营中的儿童自然、社会课题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城市中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法,将调查 作文进一步发展为单元性的学习。以下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项目。
课题:有关河流的地理概念及其术语的掌握,河流的生产、生活功能(流域的人们是如何利用河流的)
作业及观察
1.大的石块存在何处、垒石头的方法,参观捞石船。2.滩和塘的比较,水温、鱼。3.河堤的研究、必要性、建造方法。
同隅田川作比较、联系北陆水害作思考 4.渡口的位置、经营、收入等。5.目测河宽
研究河水减少的原因
河水的利用、河水和生产的关系 6.研究捕鱼的工具、捕鱼的方法。
调查楼息于多摩河的鱼类
7.渡口附近船只的调查,其用途、所有者、价格、采访造船木工,使船运作的力量是什么? 8.人体在水中浮起的道理。
鱼、船、人在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
横渡河流的方法。
方法指导
1.在河边垒造洗衣、用水的台阶 2.访问渡口工作人员 3.在河滩的沙滩上举行讨论会 4.采访渔民 5.划船活动 6.游泳
上述的单元生活学习以生活调查作文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形成综合学习,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 大为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四、野村芳兵卫的“生活学科”思想
在生活作文的思想历程中野村芳兵卫的论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认为学科可以大分为读书学科和生活学科两类,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据直接经验的学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 成人的文化传授和儿童的文化观察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侧面,其特征是一是有教科书的学科,一是无教科书的学 科。野村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读书”和“写书”的过程,野村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 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 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野村认为文化是生命的自我表达,任何学科其根本都是意志的表达。相对于成人的“既存文化”,儿童的 “野生文化”(“写书”的过程)同样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野村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传授而未认识 到儿童自己构筑自我文化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倾向。野村以为构筑生活的力量在于生命力自身,“依我之见,存在就是自然,因此也是物、也是心。”真知只有通过情、意才能培养。野村的思想同芦田一样具有十分明 显的东方的直觉观念特征,这些思想家们力图把东方的“悟”的过程在教育中演绎出来。野村认为生活作文的指导是“生活学科”的基础训练。观察和表达的结合是通过生活作文的方法来实践的。同时,观察和阅读的结合也是连系生活作文,而得到训练的。野村通过吸收教育现场教师的经验,使得生活 中的口头表达转变为书面表达的过程体系化。野村总结出了“写的教学”的五种样式。
(一)悄悄地速记下学生在运动会、教室、早晨见面时、十分钟休息时所说的话,以后读给学生们听。— —散文或会话或儿童剧的样式
(二)学生们叫喊的话、自言自语的话。例如看到校园里的花时、妈妈买来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时。学 生的高兴、惊奇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一些语言。把这些语言以短诗的形式记录下,然后读给学生听——儿童生活 诗的样式
(三)观察学生们的生活,记录下来后读给学生们听——日记的样式
(四)把对学生们的表扬、提醒等写成信的形式,贴在教室里,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读——信的样式
(五)记录下学生们自己的故事,以后读给学生们听——童话的样式
另外,野村对“原原本本地、真实地写”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一)在以成人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来论说善恶之前,应让学生自身的眼睛来观察、自己来思考才会有“ 真实地写”。即是否是学生自身的真实应是第一要求。——生活的观察
(二)学生是否能就自己的生活想说什么都说出来了?应当开拓这种发展的自由度——新鲜自由的表达
(三)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放开眼界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视野的扩大
(四)必须进行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的文句的指导——句的意义
生活作文的思想一开始就不是仅停留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的。它是关系到儿童观、教学观、课程构造等可 以说整个教育的思想,但它的具体的方法和实践的展开还是从语言表达的指导出发的。
五、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
战后初期,由美国占领军的强大外力停止了含有军国主义内容的课程,军国主义教育体制迅速崩毁。此后 由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规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方向。使节团报告对日本战前公立教育中的高度划一的、注 入式的、由上而下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的出发点应是个人,民主主义社会教育的基础在 于认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种教育理念也提示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即“儿童中心主义” 的方法。主张教育方法应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以及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的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美国占领军的教育政策虽然在对当时的日本教育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的、解放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其缺 乏具体性,是由上至下的、观念的、抽象的论说,实际上造成了学校教育某种程度的混乱。教育上的任何理念 要产生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课题结合起来,必须适应教育的风土人情。个人的价值、个性 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社会中来思考才有意义。“生活作文”作为产生于日本教育基层,具有不少实践经 验、理论的教育方法在人们对“新教育”的期待逐渐淡薄的情况下又一次复兴了。在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和5、60年代发展中作出理论贡献的小川太郎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谓“生 活和教育的结合。”小川认为在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近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卢梭在思 考农民的解放、创造对旧制度革命的主体中,构想了同劳动、生活结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从年青时就在农民 中共同劳动,在扎根于贫苦农民的生活、劳动中,思考、实践克服贫困之教育。这种思想在日本就是通过“生 活作文”来实现的。
《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小川太郎在他的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 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所谓自由即由于种种偏见,儿童丧失了实事求是地表达自身生活的事实,第一,以及围绕着这些生活的思 考、情感的自由。应当让他们从偏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获得观察真实、表达真实的自由。
第二、所谓现实主义即生活作文教育一方面是确立自由地认识的主体,一方面是培养实事求是地反映实在 的现实主义。
第三,真正的人道主义不仅是在于人之悲喜相互感染的、原始的同一性中,而更重要的在于依据对自我和 他人的生活的感情、观念的正确认识,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同一性。生活作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上述的人 道主义。
第四,生活作文的方式应同班级集体的建设结合起来。生活作文的一个独特方法是让学生的作文置于班级 集体中,进行以此为中心的集体讨论。儿童想隐藏起来的事,不想让他人知晓的事,往往也是自身不想清晰地 认识、想回避的问题。这样的事,由于同教师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仅这一点就是儿童的自 由和认识的进步。这样的问题置于班级集体中,个人的问题成为集体的问题,进行民主的讨论,本来职业、阶 层不同的家庭中的孩子们在认识共同的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了友谊的纽带。个人成为集体的一员,集体成为个人 成长的场所。生活作文将改变班级集体的质量。
六、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造的课题
以“生活作文”的思想反思我国当前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国,作文教学一向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教学上把作文看作为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的 培养过程,大多在作文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上作努力。
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倾向就是语言主义,即对语言(字、词、句、篇)的要求就是对作文的要求。如小学四、五年级的作文要求是:要扣住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要基本通顺,用词准 确,不写、少写错别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卷面干净,标点符号要运用正确。在教学中,虽然有些老 师也注意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但最后都要落实到语言要求上,很少深入思考通过作文记录生活、思考生活,从而使作文不仅成为语言的应用过程,而且是思维的过程,人的形成过程的问题。
从语言主义出发形成了对技术主义的追求。首先是系统化。以一个实例来看,如课程教材改革中推出的九 年制义务教育课文S版语言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题目分别为“××干什么”“有趣的游戏”、“一只西瓜(或 其他水果)”、“商场(或其它地方)一角”、“做对(错)了”、“我的一位长辈”。这些题目分别从写一 件事、写一样物品、写一个地方、写一个人物等角度来确定,把作文变为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表达的有次序的、有规则的、机械的训练,作文的题目在时空分隔上系统化,而实质上是僵硬化。其次程序化。例如上述的“ 有趣的游戏”一题中的“指导”是这样的:1.选择一个游戏写。……
2.按“开始——进行中——结束”三步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尤其要把“进行中”这一步写具体。
例如“从几个方面写一种水果时,一般可以从它的形状、这样的“指导”彼彼皆是,颜色、重量、香味、味道等几方面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这个顺序可以是方位顺序,也可以是观察顺序。”等等。一 般来说,程序化使得学生可以有条理、有依据的作文,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但程序化是将电脑的处理过程来分析人的写作过程,这种方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写作过程呢?另外,程序 化地描绘一样物、一个人、一件事对于发展人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它能力意味着什么呢?
语言主义的教学目标、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练习主义的教学现实。一方面是记忆,“多学课文、多读、多想、多背,把书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操练,把主要部分写具体”、“扩写”、“续 写”、“看图作文”等等。但是教师学生辛辛苦苦地教和学,并没有带作文教学的好收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 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怕考作文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中,产生了种种扭曲的作文教学现象。在这样的语言主义、例如,吹牛作文,或是为 作文而生活。由于定题作文、必须写、被逼着写,就产生了不少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却不得不写的情况,于 是不着边际的任意编造,想像,写出的是“吹牛”作文,自然作文中应有的真实性、合逻辑性没有体现,还助 长了作文可以假造的不良思维倾向。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教师不断地提醒同学要注意观察生活。有的教师则制 造一些“生活体验”,如为了写“擦鞋”,就要求学生把鞋和鞋油带到课堂上,实际擦一遍,然后写。即所谓 “为作文而生活”。但诚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临行前老师对我们说回来每人要交一 篇作文,到了那里要仔细观察。结果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本末到置的方法不会产生真正的好作文,学 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为应付作文考试,教师、学生找范文、套模式。更为邪的是毕业班的 学生大多在教师的指导下,临考前先背出许多篇经老师修改的自己习作的“范文”,作文考试时根据自己的判 断有选择地将“范文”填充到试卷上。显然这是邪道,但却人人效法之,此为何因?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人的发展,人格形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面对着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扭曲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真正的意义及其正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内敏夫《生活缀方成立史研究》1977 [2]志摩阳伍《生活缀方再入门》地历社1992 [3]梅根悟编《综合学习的探索》劝草书房1977
第二篇:日本生活作文
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 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上述定义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
芦田将上述的人的形成,自我确立的思想贯彻于教育,他认为教学“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教师指导之第一意义是培养要写之愿望,其它的指导皆是此后之事。针对学生所学 的内容在短期内就遗忘、“磨灭”之议论,芦田认为这是一种“剥落”,而并非“磨灭”,即学习者以往就没 有用心学习,他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之物。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芦田针对课题方式,提出了“随意选题”的作文教学思想。“随意选题”之目的是要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作文的过程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芦田认为作文的 题材应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寻找,应是确有实际感受之体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万物春发秋实、人 的起卧衣食,皆为文章。而其评价标准是以自我满足为唯一标准。
对“随意选题”的一些论说,人们很自然地批判芦田之说是否定教学的系统性,是自然主义。但芦田则明 言“没有指导的作文如放置不管的植物,会生长,但不会结硕果。”并未与自然主义同调。芦田分两个观点具体化了作文指导过程。第一,即前述培养要写之愿望。芦田在这里提出了学生的主体 性之课题并加以充分强调。第二,“给予儿童的生活作文以意义”。这其中包含着阅读作为范文的文章,概括写作之法,给学生淡写文章之体验、推敲文章之经验,回顾写文章以来的变化,批改、评价作文等。但芦 田认为这只是些细节。
小砂丘在他的《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 之法首先是作为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自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将人生看作为作文之法是我作为教师的出发点。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 自己的„个‟之发现。小砂丘将“写”看作为自我发现之手段、自我存在之确认、自我教育之方法。小砂丘通过自己整个生涯来 实践他的以写的方法来贯穿的整个教育思想。小砂丘将“生活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这样的特征是通过教育而 发展起来的普遍的人的性格:真实性、积极性。
生活作文的指导中的提示有:“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主动地写”等。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写作者内在的真实,即其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侧面的真实的统一。
小砂丘说道:“城市有城市的真实、女人有女人的真实、孩子有孩子的真实、小偷也有三分真实。我期望 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表达,而表达的形式则是第二位的。”“讨厌就写讨厌、愤怒就写愤怒、喜欢就写喜欢,把 所想的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样作者对所写的就抱有充分的理由和责任。”“写的题材、表达应是完 全自由的。不是要等到要你写才写,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才写。学生不是被逼着写,而是(自由地)自己想写,就能写 出很好的作文来。” 小砂丘通过真实性的思想,将生活作文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文学情操这些具体教育领域,而推广至人的 形成的整个教育。通过自己的眼、耳、手、心来反映的客观事物过程也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小砂丘的两种真实 的统一过程的思想将人的形成中的辩证法带到了作文教学中。
所谓“积极性”就是人对对象物的作用,并且执着地追求一贯性。“既使跌到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是我们 唯一的生活武器。这种积极性同执着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小砂丘语)
小砂丘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纯情与否、有无科学性、有无社会性、有无诗意;或是现实的 文章、浪漫的文章、都市的文章、农村的文章;或是有内容而缺乏表达,有表达而缺乏内容等等。”但其最重 要的标准是有无积极性。这一看法是针对明治以来实行的学校教育的现状提出的。小砂丘认定生活作文的基本 标准是积极、能动地写,还是被动地写。要在儿童身上培养这种积极性,执着,培养不屈不挠的坚强的儿童。积极性和执着是人的生活的原动力。而这种培养的起点就是有意识的语言活动——生活作文。
小砂丘本人是在严峻的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成长起来的,他的教师生涯也是在偏离城市的,被资本主义发展 冷落的农、山村地区度过的,这使得他的思想充满着克服困难、追求生活的内在动力感。在这种切实的生活感 受中,他把握了儿童成长的真谛、教育的真谛——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培养。在民间,在野的立场上,小砂丘以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明治以来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他看到明治 以来的学校教育中,越到高年级、越是优秀学生就越是模仿成人。成绩好就是模仿得好,就是记忆得好。这是 因为成人的“感化”太多了。他指出这是“邪道”。他认为应建立这样评价:喜欢自己的人就是优等生。他的这些批判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来说也是切中时弊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在每一个学科中具体地落实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教育。这其中“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一笔很好的遗产。
三、生活调查作文的思想和方法
1930年10月号的《作文生活》杂志上,指出生活教育的理想和方法就是认真观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儿童 们周围的生活事实,把握生活、劳动的原则,确立真正的自治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方法被称之谓“调查作文 ”,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村山俊太郎在〈生活调查和作文在农村中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 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 出从两个角度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1.自然观察——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关 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2.生活调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这种调查可以有这样的方向:1.有关生产劳动 中生产技术方面的调查;2.有关生产劳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调查;3.有关生产及消费中的经济问题的调查。例如,劳动记录(日记)“西红柿日记”是农家儿童体验生产技术的记录,包括(1)温室的制作,(2)栽培中的肥料,(3)播种的方法,(4)温室的管理,(5)移植等。进一步,可以调查西红柿的收获、销售,从中了解经济问题。通过这样的日记可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作用及社会中的分工等问题。村山指出生活调查作文是在生产关系中 认识事物的过程。村山所倡 导的调查作文首先是让儿童在家庭的生产性劳动中产生作品,而这一出发点是从自 然科学的方法开始的。通过这一积累,使学生在生产关系上思考生活问题并发展为大家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
南勤治在《多摩河野营中的儿童自然、社会课题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城市中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法,将调查 作文进一步发展为单元性的学习。以下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项目。
课题:有关河流的地理概念及其术语的掌握,河流的生产、生活功能(流域的人们是如何利用河流的)作业及观察
1.大的石块存在何处、垒石头的方法,参观捞石船。2.滩和塘的比较,水温、鱼。
3.河堤的研究、必要性、建造方法。同隅田川作比较、联系北陆水害作思考 4.渡口的位置、经营、收入等。5.目测河宽
研究河水减少的原因
河水的利用、河水和生产的关系
6.研究捕鱼的工具、捕鱼的方法。调查楼息于多摩河的鱼类
7.渡口附近船只的调查,其用途、所有者、价格、采访造船木工,使船运作的力量是什么?
8.人体在水中浮起的道理。鱼、船、人在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横渡河流的方法。方法指导
1.在河边垒造洗衣、用水的台阶 2.访问渡口工作人员
3.在河滩的沙滩上举行讨论会 4.采访渔民 5.划船活动 6.游泳
形成综合学习,将
上述的单元生活学习以生活调查作文的基本原则为基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 大为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四、野村芳兵卫的“生活学科”思想
野村芳兵卫
在生活作文的思想历程中野村芳兵卫的论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认为学科可以大分为读书学科和生活学科两类,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据直接经验的学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 成人的文化传授和儿童的文化观察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侧面,其特征是一是有教科书的学科,一是无教科书的学 科。野村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读书”和“写书”的过程,野村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 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 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野村认为文化是生命的自我表达,任何学科其根本都是意志的表达。相对于成人的“既存文化”,儿童的 “野生文化”(“写书”的过程)同样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野村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传授而未认识 到儿童自己构筑自我文化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倾向。野村以为构筑生活的力量在于生命力自身,“依我之见,存在就是自然,因此也是物、也是心。”真知只有通过情、意才能培养。野村的思想同芦田一样 具有十分明 显的东方的直觉观念特征,这些思想家们力图把东方的“悟”的过程在教育中演绎出来。
观察和表达的结合是通
野村认为生活作文的指导是“生活学科”的基础训练。过生活作文的方法来实践的。同时,观察和阅读的结合也是连系生活作文,而得到训练的。野村通过吸收教育现场教师的经验,使得生活 中的口头表达转变为书面表达的过程体系化。野村总结出了“写的教学”的五种样式。
(一)悄悄地速记下学生在运动会、教室、早晨见面时、十分钟休息时所说的话,以后读给学生们听。— —散文或会话或儿童剧的样式
(二)学生们叫喊的话、自言自语的话。例如看到校园里的花时、妈妈买来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时。学 生的高兴、惊奇会产生发自内心的一些语言。把这些语言以短诗的形式记录下,然后读给学生听——儿童生活 诗的样式
(三)观察学生们的生活,记录下来后读给学生们听——日记的样式
(四)把对学生们的表扬、提醒等写成信的形式,贴在教室里,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读——信的样式.(五)记录下学生们自己的故事,以后读给学生们听——童话的样式 另外,野村对“原原本本地、真实地写”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一)在以成人社会的文化价值标准来论说善恶之前,应让学生自身的眼睛来观察、自己来思考才会有“ 真实地写”。即是否是学生自身的真实应是第一要求。——生活的观察
(二)学生是否能就自己的生活想说什么都说出来了?应当开拓这种发展的自由度——新鲜自由的表达
(三)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放开眼界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视野的扩大
(四)必须进行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的文句的指导——句的意义
生活作文的思想一开始就不是仅停留在语言表达的指导上的。它是关系到儿童观、教学观、课程构造等可 以说整个教育的思想,但它的具体的方法和实践的展开还是从语言表达的指导出发的。
五、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战后初期,由美国占领军的强大外力停止了含有军国主义内容的课程,军国主义教育体制迅速崩毁。此后 由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规定了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方向。使节团报告对日本战前公立教育中的高度划一的、注 入式的、由上而下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型的教育的出发点应是个人,民主主义社会教育的基础在 于认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这种教育理念也提示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即“儿童中心主义” 的方法。主张教育方法应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以及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的权利和责任的认识。
美国占领军的教育政策虽然在对当时的日本教育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的、解放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其缺 乏具体性,是由上至下的、观念的、抽象的论说,实际上造成了学校教育某种程度的混乱。教育上的任何理念 要产生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课题结合起来,必须适应教育的风土人情。个人的价值、个性 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社会中来思考才有意义。“生活作文”作为产生于日本教育基层,具有不少实践经 验、理论的教育方法在人们对“新教育”的期待逐渐淡薄的情况下又一次复兴了。在战后“生活作文”的复兴和5、60年代发展中作出理论贡献的小川太郎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谓“生 活和教育的结合。”小川认为在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近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体现了这 一思想。卢梭在思 考农民的解放、创造对旧制度革命的主体中,构想了同劳动、生活结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从年青时就在农民 中共同劳动,在扎根于贫苦农民的生活、劳动中,思考、实践克服贫困之教育。这种思想在日本就是通过“生 活作文”来实现的。
《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
小川太郎在他的理,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 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
所谓自由即由于种种偏见,儿童丧失了实事求是地表达自身生活的事
第一,实,以及围绕着这些生活的思 考、情感的自由。应当让他们从偏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获得观察真实、表达真实的自由。
所谓现实主义即生活作文教育一方面是确立自由地认识的主体,一方
第二、面是培养实事求是地反映实在 的现实主义。
第三,真正的人道主义不仅是在于人之悲喜相互感染的、原始的同一性中,而更重要的在于依据对自我和 他人的生活的感情、观念的正确认识,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同一性。生活作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上述的人 道主义。
第四,生活作文的方式应同班级集体的建设结合起来。生活作文的一个独特方法是让学生的作文置于班级 集体中,进行以此为中心的集体讨论。儿童想隐藏起来的事,不想让他人知晓的事,往往也是自身不想清晰地 认识、想回避的问题。这样的事,由于同教师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仅这一点就是儿童的自 由和认识的进步。这样的问题置于班级集体中,个人的问题成为集体的问题,进行民主的讨论,本来职业、阶 层不同的家庭中的孩子们在认识共同的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了友谊的纽带。个人成为集体的一员,集体成为个人 成长的场所。生活作文将改变班级集体的质量。
六、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造的课题
以“生活作文”的思想反思我国当前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国,作文教学一向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来看待的。教学上把作文看作为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的 培养过程,大多在作文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式化上作努力。
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倾向就是语言主义,即对语言(字、词、句、篇)的要求就是对作文的要求。如小学四、五年级的作文要求是:要扣住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要基本通顺,用词准 确,不写、少写错别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卷面干净,标点符号要运用正确。在教学中,虽然有些老 师也注意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但最后都要落实到语言要求上,很少深入思考通过作文记录生活、思考生活,从而使作文不仅成为语言的应用过程,而且是思维的过程,人的形成过程的问题。
从语言主义出发形成了对技术主义的追求。首先是系统化。以一个实例来看,如课程教材改革中推出的九 年制义务教育课文S版语言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题目分别为“××干什么”“有趣的游戏”、“一只西瓜(或 其他水果)”、“商场(或其它地方)一角”、“做对(错)了”、“我的一位长辈”。这些题目分别从写一 件事、写一样物品、写一个地方、写一个人物等角度来确定,把作文变为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表达的有次序的、有规则的、机械的训练,作文的题目在时空分隔上系统化,而实质上是僵硬化。其次程序化。例如上述的“ 有趣的游戏”一题中的“指导”是这样的:1.选择一个游戏写。……
2.按“开始——进行中——结束”三步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尤其要把“进行 中”这一步写具体。
这样的“指导”彼彼皆是,例如“从几个方面写一种水果时,一般可以从它的形状、颜色、重量、香味、味道等几方面写。”“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这个顺序可以是方位顺序,也可以是观察顺序。”等等。一 般来说,程序化使得学生可以有条理、有依据的作文,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但程序化是将电脑的处理过程来分析人的写作过程,这种方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写作过程呢?另外,程序 化地描绘一样物、一个人、一件事对于发展人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它能力意味着什么呢?
语言主义的教学目标、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练习主义的教学现实。一方面是记忆,“多学课文、多读、多想、多背,把书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一方面是操练,把主要部分写具体”、“扩写”、“续 写”、“看图作文”等等。但是教师学生辛辛苦苦地教和学,并没有带作文教学的好收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 作文、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怕考作文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中,产生了种种扭曲的作文教学现
在这样的语言主义、象。例如,吹牛作文,或是为 作文而生活。由于定题作文、必须写、被逼着写,就产生了不少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却不得不写的情况,于 是不着边际的任意编造,想像,写出的是“吹牛”作文,自然作文中应有的真实性、合逻辑性没有体现,还助 长了作文可以假造的不良思维倾向。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教师不断地提醒同学要注意观察生活。有的教师则制 造一些“生活体验”,如为了写“擦鞋”,就要求学生把鞋和鞋油带到课堂上,实际擦一遍,然后写。即所谓 “为作文而生活”。但诚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临行前老师对我们说回来每人要交一 篇作文,到了那里要仔细观察。结果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本末到置的方法不会产生真正的好作文,学 生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为应付作文考试,教师、学生找范文、套模式。更为邪的是毕业班的 学生大多在教师的指导下,临考前先背出许多篇经老师修改的自己习作的“范文”,作文考试时根据自己的判 断有选择地将“范文”填充到试卷上。显然这是邪道,但却人人效法之,此为何因?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符号的操作。离开了人的发展,人格形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面对着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扭曲的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作文教学的真正的意义及其正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内敏夫《生活缀方成立史研究》1977 [2]志摩阳伍《生活缀方再入门》地历社1992 [3]梅根悟编《综合学习的探索》劝草书房1977
日本教育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视,青少年读物的出版量居世界之冠,课外活动小组“读书会”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评论各种书籍,写读后感或者书评,然后举办报告会在学校宣讲。他们把写和读联结作为作文教学的两条主要途径之一,注重读中讲写法,培养语感和文感,认为阅读最终可以转化为写作能力。以阅读为基础的写作有:读后感、读后的联想和想象、速写、扩写、仿写、给课文的主人公和作者写信、抄写、摘录、提要、缩写、改写,等等。
第三篇:日本(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日本(100字)作文
我喜欢日本的和服,却不喜欢日本的军服
我喜欢日本的鱼腥味,却不喜欢日本的血腥味
我喜欢日本的历史,却不喜欢日本篡改历史
我喜欢日本的团结,却不喜欢日本的侵略
日本,不是不好
而是在历史面前
没有承认错误
倘若一天日本知错
也喜欢那日本的种种初一:雪城 篇一:日本作文例析
日本作文例析“在历史中生活”
山东淄博十七中 张宏伟
日本的国语教科书课文分为阅读、作文、听说、语文知识四类。出版公司有详细的指导资料,作文也不例外。
日本学校图书公司编的《中学校国语
(三)学习指导资料》(类似我国的《教师教学用书》
以下摘要介绍各节的“指导事项”。
完成。其中②是
教学内容 注意循序渐进。上述《中学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对指导选材规定:初一“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题材,归纳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初二“广泛地寻找题材,丰富自己的思想”;初三“根据目的场合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题材,加深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理解”。(5)
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能力,教师为作文设计多个小题,参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引导作用明确,导之有序;学生写作中要听说读写想,课内课外,修改交流鉴赏,完成多个小训练,最终完成一篇作文,主体地位牢固,从思想到语言,写有所得。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有志者深入探索,形成了许多新见解。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出题,学生一节课或两节课写作,教师批改发还,仍是中学作文教学基本程式。类似日本明治前期的状况。学生作文材料的搜集还不能与阅读教学、社会家庭、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机结合。初中毕业阶段的写作完全以应试为主。范守纲先生说,我国的作文教学重升学、重语言形式、重结果,而外国的重实用、重心理发展、重过程。(6)切中肯綮。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我国的语文教学着眼政治教导和应试,日本则是立足人生感悟和成长。
二00一年我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培训,在北京师范大学聆听了各位新课程改革研究专家们的报告,明确了中小学教育要实行“自主、合作、探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指导思想。
下页篇二:日本作文评价给我国作文评价的启示
日本作文评价给我国作文评价的启示
作者:朱文秀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点击数: 717 更新时间:3/25/2007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总是收效甚微。日本是亚洲强国,也是我国的近邻,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语言文化传统上,两国都有许多无法割裂的联系,如今又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要求和挑战。日本语文教育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对作文教学方向的把握、对作文教学规律的探索,仍 给我们诸多启示,尤其是作文评价体系,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从作文评价目标来看,更加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
1998年12月,日本颁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明确了初中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培养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养成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加深对国语的认识,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该“纲要”关于初中各年级的教学目标都对思维能力培养有明确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也突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一年级“写作”内容有:“(1)从身边生活及学习中发现课题,收集材料,并归纳成自己的见解。(2)要明确自己想传达的事实、事情、主题、见解和心情。(3)为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心情而选择恰当的材料。”由此可见,学生写作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地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而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独立创造的行为。作文教学的目标决定了作文评价的目标。评价一篇文章的等级,除了要对遣词造句、结构布局、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判断外,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观察生活的能力,是否具有独立自主地收集与研究相关资料的能力,是否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能 力,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相比之下,“我国的写作教学更多的是在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内容生动上下功夫,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初关注上,不能不说是有所欠缺的。”如小学四、五年级的作文要求是:要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在教学中,虽然有些老师也注意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但最后都要落实到语言要求上。作文教学不是解决内容的问题,而是解决有了内容如何运用语言表现的问题。这个认识左右了中国作文教学几十年,在作文教学评价中则表现为讲究语言修辞,讲究文章模式,讲究写作方法,所谓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成为优秀作文的标准,导致中学生作文普遍出现“新八 股”现象:
语言苍白,情感虚假,思想混乱,思维模式化。
鉴于我国当前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现象,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与日本的作文教学目标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评价实践操作中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我国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已经在作文评价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如张化万老师就提倡“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唯一准绳.,不要因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孩子大胆新奇的想象。”其实除了我们惯用的作文评价原则之外,可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要从作文的不同方面来看待学生的能力。例如为学生的一篇作文打两个成绩,一个是“语言表达分”,一个是“个性创意分”。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他的作文独特而有个性,或是充满真情实感,他的“个性创意分”就是“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作文缺乏新意,“个性创意分”的评价就让他们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二、从作文评价的内容上看,更加重视对写作过程的考查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文教学理念受美国教育思潮的影响,由表达自我、反映日常生活为中心转向适应社会需要、反映社会生活为中心。日本学生的作文写作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参与事件进程的过程。例如,作文题《为了搞好学校广播》,教师从发现问题、寻找根据、考虑不同意见、提出对策和方案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表述意见”的全过程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表述意见”的写作形式,而且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这种作文理念的影响,日本作文评价关注的不是写作的结果,而是学生写作的过程,如考查写作前学生搜集了哪些资料,考查学生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考查学生是否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等。这种评价导向,促使学生既要奔波于图书馆查资料、奔波于社会搞调查,又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文,还要排版设计,打印装订。“在日本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携带各种文件夹的儿童的身影,这种文件夹随着每次上课的学习记录和到手资料的装订而逐渐厚实起来。”日本作文教学很少使用定性评价,他们认为 作文评价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最终鉴定,而是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最终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的过程。
我国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过程,主要途径是课堂作文:教师当堂命题,学生当堂写作,然后是当堂收卷。对于写作活动过程中的“修改”、“评价”及“反馈”环节,绝大多数教师的实践理解往往视之为学生的“文字修饰”和教师的评分工作。教师评价作文一般分三步走:读通全文,在原文点画圈注:品味精妙的词句,改错字错词,找病句。
二、精心点评:开篇是否新颖精练;选材是否扣题;语言是否流畅; 结构是否完整等等。
三、总批:有何建议。客观上讲,我们在写作数学评价上只注重结果,是人为地在学生
头脑中事先划定一个框框,禁锢和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写作结果是很重要,但如果把它摆到
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到这一“步”能否走好。其实,我们很应该借鉴这一步,因为家长的参与在客观上形成了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作文评价让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每个人的评价侧重点和层次性又可以有所不同,比如让作者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进行自我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互写作文评语; 让家长监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编者按:总觉得让家长参与改作文对我国学生不是很适用,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差别很大,有些亲子沟通不好的家庭,孩子的作文反而可能不愿让家长看,至于让“家长监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这样把孩子当撒谎者设定,也太冷酷和严厉了);让老师对学生作文过程及结果进行终端评价;还可以推荐学生作文在班级“作文园地”、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等处刊出,或是参加各级作文大赛,到各级报刊杂志投稿,让社会力量也来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这样的多层次、多元化评价,对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四、从作文的评语来看,更加注重感情的交流
从明治维新算起,日本的作文教学大体经历了格式化的模仿、儿童中心主义、日常生活作文三个主要阶段,日常生活作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的发挥,以表达个人的感情和培养个性为主要内容,重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如表现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谊、教师的关心、人生的体验等等。教师不仅在作前指导中贯彻了“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一原则,而且在作文的评语中,也最注重“真情实感”。这种作文评价观充分体现了日本语文教育对人本主义的重视。过去,日本由于过度强化自然科学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科学的教育,导致许多学生文化贫乏、感情冷酷,青少年犯罪及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因此,在现代日本的语文教育目标中,极为重视人文学科教学,注重人的思想、精神、道德、感情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种观念渗透到日本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作文评语就是一个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态度。例如,一个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怎样收养了一只被别人遗弃了的小猫,表现了一种对孤独可怜的动物的深切同情。老师的评语就写道:“小猫的遭遇真可怜,它在雨地里发抖的样子和凄苦的叫声,是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体贴的朋友了,我真为它高兴。”他们认为评语不应该是对学生作文作冷峻的评价,而应该是对学生内心感情的理解。只有这样的与学生心心相通的评语,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作文的价值,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我国当代的作文教学也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但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限制,老师担心学生的真情实感容易出问题,学生也担心自己要是说了真话可能连及格都难保,所以双方都回避,宁愿保守一些,和别人的一样至少是求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在作文的评语上就无法实现。教师的评价,更多地是在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上下工夫,体现这种倾向的最经典的做法便是“精批细改”。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的经历、情感、思想等存在代沟,教师评改时未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成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地来批改学生的作文,挑剔学生作文中的种种不是,似乎批改作文,就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不足,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帮助。此外,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写作,对于文章的构思和写作过程已经陌生,他们在
“精批细改”时往往以单一的标准来评改,轻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了,思维活动被忽略了,激情被抹平了,剩下的只能是不见成效的令人头疼的写作。日本作文评价注重表现和挖掘学生情感的亮点这种做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中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稳定性,在写评语时一定要善于挖掘出掩盖在文字背后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加以评价,用真心、诚心打动学生。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摆正自身位置,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局外人、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学生作文的参与者、与学生一样的生活体验者和学生思想的交流者。所以,我们写评语时要满怀深情,尊重学生的不同语言表现,多一点商量,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热情,如“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赭山公园写得多美呀!”“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多想在你的作文里看到生动的表情和对话”??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评价方式得当与否,评价效果优劣与否,都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语文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方面提出的“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等理念与日本是相似的。但不难看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理念在实践方面的确与日本有些差距,而这些差距正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借他山之石,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写作教学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也必将促使我们自觉地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下页篇三:日本语作文
中国人がいつも大声で喋るのはなんでなのか
2組吕强 黑龙江大学
多くの外国人は中国人がなぜいつも大声で喋るであろうかという疑問を持っているようだ。中国人によってこの質問の答えはちょっと違うと思う。それについて自分の考えを述べてみようと思う。
中国人にとして私はある中国人の悪い習慣に対して恥ずかしいが、全世界の人民がその悪い習慣に対して、友好的で理解のある態度を本当に持ってほしいのである。外国人は中国人がいつも大声で喋るということについて嫌な気持がとても強いというのは中国のことをよく知ないからだと思っている。
最初、歴史的と地理的な原因に考えてみよう。中华民族は農耕民族であるし、広い田畑で耕作した時、距離が遠いので交流のために大声で喋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また、中国の山岳地帯が多いので通信が呼びに頼むという話があった。例えば、四川盆地の中で山多くの重慶と平原多くの成都が300キロメ-トルしかの距離がなくて、しかし、地形のために成都人は重慶人より声が大きいのである。それで、何千年、何万年の間に中国人の先祖代々は大声で喋るという習慣になった。
また、それは中国人の強い群体意識に関係もあると思うのである。
展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て、人民の生活水準が高め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あった。それで、経済が基礎にとして、初めて中国の国民教育のレベルは高め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あった。しかし、一人或いは民族の文明程度は数十年の間に高められない。
しかし、中国政府と中国人民が自分の文明程度と修養を高めているのはみんなが見えるし、中国と世界各国の友好交流の深めに伴って、時間の移り変わりに従って、世界各国の人民は文明国家があるべきの立派な姿を見えることを信じる。
例えば、中日友好のために、中国人と日本人は双方の文化や歴史などよくお互いに交流すればいいと思うのである。政府間の交流より民間の交流は深くに双方の人民の生活を知るということによいのである。例えば、日本人は中国への旅行の頻度を増えて、中国人の日常生活をよく体験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また、日中大学生の交流を加え、双方の文化や歴史などよく習えるようになる。そうすると、必ず、誤解が少なくなるようになって、日本人は中国人の習慣に対して理解できる態度を持つことになる。さらに、経済と社会の発展につれて、きっと中国人の文明程度と修養が絶えずに高まることができて、最後に礼儀作法の正しい民族が見えることになる。
それらはなぜ中国人いつも大声で喋るという問題が派生した自分の考えと感想である。実は、ある不満の声や誤解などが出て来て、そして、解決されるという過程が世界各国の友好交流を進めるという過程のである。それで、今からどんな問題があっても、交流は最も適切な解決方法であると思う。
篇四: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摘要】: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是近、现代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为了克服这种分离带来的弊端,在日本近代教育中产生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这一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扎根于日本社会的土壤中,与日本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的民间教育运动。同时,它所包涵的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近代以来,源于科学主义、能力主义的种种教育难题有着普遍的意义。生活作文是运用作文表达的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本研究首先以中日比较研究的视角,提出现代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剖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生活作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回顾,以及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整理,明确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以及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教育中面临的课题。最后,在分析、评价现代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基础上,明确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作文教育中的位置和形态。序章“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要明确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序章以思考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基本问题为起点,从两方面:现代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我国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阐明这一基本问题在现代条件下的表现。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在现代表现为儿童生活中,人的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活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开始全面丧失。从60年代经济高
度成长期以来的日本儿童生活和当前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这一危机的存在。比较中日两国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现代化运动中存在的共同倾向。另一方面,近代学校教育中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和教学在现代学科教学中过度发展并扭曲。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功利的应试作文表达能力为追求目标,形成由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构成的教学结构。这样的教学结构导致作文教学中背离生活的倾向严重,使作文教学丧失了促进儿童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教育作用。现代中国教育应当进一步认识近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应当意识到现代儿童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吸取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探究具体学科教学(例如作文教学)的改造问题。
突。日本教育的发展中并没有寻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教育的主体性,包括教育价值的主体性和儿童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始终存在。作为大正时期自由主义教育的一翼,铃木和北原提倡“童心主义”的儿童观,并以此来指导文章表达活动。这种儿童本位的作文指导方法同样是追求教育价值主体性的表现,迄今仍有意义。但文学性的作文指导的力量仅限于社会的某一阶层,它无法解决公共教育规模上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时,占社会大多数的儿童所处的生活问题就会抬头,文章表达无法仅仅安于富于诗意的童心吐露。作为面对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野村芳兵卫在课程上对生活教育的作用的探讨和小砂丘忠义对人性及儿童的思考都为确立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基础作出了贡献。生活于本世纪3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时期的野村和小砂丘离开传统精神和自由主义,走向生活,走向现实主义,因为他们需要回答那个时代的生活给教育提出的课题。当然,野村的基于客观功利主义的生活教育说是一种承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小砂丘的在现存生活中追求人的形成的思想是一种批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进而,实证的调查作文和立足于地区的北方性2教育都是生活作文在教育实际中的展开。调查作文是促使儿童准确把握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方法,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把握生活现实的结合。处于特殊地区的北方性教育是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对生活的探究,它反映了地区生活是生活作文运动的基础。以野村和小砂丘为同人的杂志《作文生活》p92o年代-193o年代)提出和明确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方法。生活作文的基本
概念是?【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g623.2 ??【目录】:序章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13-33其一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与日本高度成长期以来儿童生活的变化相比较13-22 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方法剖析29-3
3一、命题作文系列中的表达的分类训练29-30
二、写作程序训练中的虚假作文问题30-
31三、为作文而模拟生活的方法31-33 下页 余下全文
第四篇:关于日本作文600字
关于日本作文600字四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日本作文600字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作文600字 篇1夏令营的组织者安排我们到日本的普通人家生活三天,我很有顾虑。因为要与容易令人产生复杂感情的日本人过家庭生活,总让人有诸多顾忌。我去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之家,父亲是雅马哈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女儿是中学老师。我们一见面,他们的热情就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他们的好客之谊,他们的天伦之乐,为工作为家庭而奋斗努力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良子老师在饭后拿出了一些资料给我看。这是一些英语资料,是关于帮助解决苏丹的孩子贫困饥饿问题的倡议。她拿出几张照片,照片上是苏丹瘦骨嶙峋的黑人小孩,一个个睁大着惊恐无助的眼睛,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感到同情和怜悯。她告诉我,这些是她负责领养的其中一个小孩,每个月她都会定期寄生活费给他。她又哀伤地告诉我,她所领养的第二个孩子生病死了。她悲悯地说:他们需要的钱并不多,但没了这些钱他们就可能失去生命。她的眼睛里闪着慈善的泪光,殷忧之情难以言表。我替她用英语给苏丹小朋友写了信,她感激兴奋得像个孩子,说一定会把我的心意带给苏丹的孩子。在良子老师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我意识到,无论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之下,人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心总是有着阳光美好的一面。
人性的光辉当闪烁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离开良子家时,她流下了眼泪,真诚的眼泪!
翻开那不愉快的一页,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的中日关系。情绪化的“仇恨”无法了结,简单化“崇日”更无必要,我们应该思考了!历史是不容改变的,更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在反省中崛起,在崛起中改变!
日本作文600字 篇2今天我们在神户游玩。从上本町出发乘近铁。原先的那辆车速度太慢,我们不得不换成了一辆快车。近12点时我们抵达了神户。
久闻神户牛肉大名,我们进店品尝了一下。果然牛肉酥松、劲道,配着沙拉和罗宋汤,让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生田神社。寺庙旁画着一头色彩斑斓的猪,祝愿着己亥猪年万事如意。我们来到寺庙前,我摇了摇比我手还粗的麻绳,上面挂的铃铛叮当作响。
随后我们原路返回,去往日本的第一家咖啡馆——北野物语星巴克。这个星巴克共有两层,里面有一些闷热。星巴克旁有一个小亭,上面标着“北野物语馆”五个大字。
顺着这条街往前走,我们发现了一个领事馆,其实它更像一个美术馆。我们并没有进去参观,但我们从其他参观者的照片上看出来,这是一个关于三维立体的美术馆,拍照就好像身临其境。这条街上还有“英国馆”,它们都是针对外国人所建造的。
看完这些后,我们就去往了日本大名鼎鼎的三大温泉之一——有马温泉,坐了一个小时让我昏昏欲睡的公交车后,我们到达了那里。
有马温泉分金汤和银汤。我们先去了银汤,在路上我看到了有些人在泡脚。
在热气腾腾的温泉中泡的皮肤变得红彤彤之后,我从银汤出来了,喝了一满杯冰牛奶。妈妈打算去泡金汤,我在金汤外的一个玩具博物馆里玩儿了一会儿。
还算幸运,我们赶上了6:30最后一班回神户的公交车。
吃完饭已经八点多了,明天还要坐飞机回上海,所以我们打消了去神户港灯塔的计划,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回到了大阪的瓦屋町水晶酒店。
日本作文600字 篇3在暑假即将结束的那几天,我跟我幼儿园时候的好朋友阿宝一起,在日本,从今治启程,横穿濑户内海,跨过六座岛屿,最后到达了尾道市。历时七个小时,完成了74.6公里的骑行。
我们骑在盘旋而上的山坡上时,脚酸腿麻,脸被晒得一碰就疼,呼吸艰难,不停地叫苦叫累。可是爸爸一直在鼓励我说:“遇到困难时要咬紧牙关,再加把劲就能度过难关,才能长本领”。于是,我咬紧牙关,使劲往坡的顶端骑去。这时,汗水裹带着防晒霜滚落到眼睛里,像被花露水喷过一样又沙又疼。我不断想要放弃,可看着前面我的朋友和他的爸爸也在努力向前骑,心想:“我绝对不能输给他们呀!”。因此,我并没有气馁,继续坚持不懈地蹬着踏板。啊!终于登上那座很高的大桥了,这里就是平坦的路面了。当时,我脸已经胀得通红,汗水咸得我只好眯着眼睛向前骑,很是难受。脚已经累得快不能动了,但是我还坚持到底。到了下坡时间了,我们一步也不用蹬,只用拉着一点儿后刹车,下坡不用费一点力气,而且还很爽呢!后面的路程,即使汗水又很多次沙住我的眼睛,我也依然坚持不懈地骑了下去。
又骑了一两个小时,我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于朋友们很远了。爸爸再三叮嘱我要加速,加速,再加速!结果,我把前轮的档调到了最大,急速地踩着踏板,心想:“这下我就会很快追上他们了!”。随后,我从牙根儿里挤出了长长的“嗯……”的一声,脚像直升机螺旋桨一样快速地转起来,急速向前冲去。我看见前方有个直角转弯,我觉得我是要摔了。果真预感变成了现实,由于速度极快,我把刹车狠狠地拉紧,使劲将车把转向右边,可还是无效,直接连人带车一头载进草丛里,弄得我眼冒金星,左脚上满是伤口。但是我还是勇敢地站了起来,含着眼泪启程再次上路。
这就是我74·6公里骑行的故事。这让我体会到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坚持和勇敢。
日本作文600字 篇4这几天,因为做着每一课时的“导学单”,课堂教学的任务较之以前变得更加明确。学生课前已经做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对教学任务心中已经有数了。
从侧重于我个人的教学构思,侧重于我个人课堂的表现,转向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于是这几天的教后反思似乎已经程式化了。
是呀,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学,还要老师教什么;如果老师教了学生学不好,还要老师教什么。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的任务如下:1、了解聂荣臻;2、读通课文;3、学习字词;4、了解故事的过程,概括主要内容;5、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当中终于有人能够直接地讲出聂荣臻元帅的生平经历。卢婷同学课前一定做足了功课,找到了关于聂荣臻的资料,并且花了时间背熟了。因此,课上她能面对全班同学胸有成竹地介绍。我对大家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要你们照着资料来读。卢婷这样的做法很好,以后她一定还会记得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第四个环节。
在了解故事的过程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组成部分: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按照课前的预想,引导他们把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比较着读。回顾前两篇课文,学生说出《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这两篇课文的故事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说一说《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三篇课文互相对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了故事的组成部分。
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部分内容组合起来,概括成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说,来看看谁说得既完整又比较简洁。在一遍又一遍地交流中,连后进生们也能够轻松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课堂上,就应该舍得让学生花时间“练”,让更多的学生“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学”。
第五篇:日本“生活作文”
日本“生活作文”
一、日本“生活作文”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方明生博士认为:早在日本学校教育确立初期的明治时期便产生、发展,并在战后再次复兴的“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扎根于日本教育土壤中的、“原产”的教育理论。这一教育理论和方法超越了教育理论中对“舶来品”的全盘接受和模仿的肤浅,以教师的大量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了既是现实的,又是具有教育思想深度的作文教学法,并将其理论扩展到社会科等其它学科,成为学科教学及生活指导中的基本方法之一。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上述定义看,日本“生活作文” 重在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而并非仅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
1、“生活作文”的滥觞者芦田惠之助
“生活作文”的滥觞者当推芦田惠之助,尽管他并未明确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芦田惠之助处于大正自由教育时期,他对明治维新以来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十分不满,认为明治维新以来只知一味模仿,而无内省之余。初等教育亦是如此,全无深思教育结果之暇。教育的目的、方针只重舶来之论,而不考虑眼前的儿童如何。于是,芦田欲以回归东洋的传统思想(佛教)来寻求克服这种自我丧失的危机的方法。他以传统的思想方法,从内部精神来寻求人的形成的逻辑。芦田从坐禅中悟得自身以往只读他人之书、听他人之言,而未及从自身体验中把握确实之物的境界,悟得人的个性的发挥是人生命的根本。他指出:教学“如果在确立主动的学习态度上无效,那么任何教授都是无意义的”,“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教师指导的第一意义是培养“要写”的愿望,其它的指导皆是此后之事。如果学生将所见、所闻、所行之事,真实地写下来,自然而然会产生某种思想,这样的写就不会是件苦事。
诚然,在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中,芦田惠之助的思想和实践仅算前史。它们虽对作文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芦田并未明确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不过,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来看,芦田所涉及的课题始终是生活作文中必然要接触的基本问题。因而,芦田的思想始终影响着生活作文的思想和实践。
2、将生活作文理论化的小砂丘忠义
在生活作文的理论化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小砂丘忠义。小砂丘忠义是1920-1930年代出版发行的杂志《作文生活》的主要编者,他提出和明确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方法,把“生活作文”的思想推广至各个学科,以生活作文的思想来构筑他的有关人的形成的整个教育的思想。
小砂丘在《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之法首先是作为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自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
“将人生看作作文之法是我作为教师的出发点。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他自己的‘个’之发现。”
小砂丘将“写”看作自我发现的手段、自我存在的确认、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生活作文”同人性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思考“生活作文”的意义。而人性的基本特征则是通过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普遍的人的性格:真实性、积极性。
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作者内在的真实,即其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侧面的真实的统一。
小砂丘通过真实性的思想,使生活作文不仅仅停留在修辞学、文学情操这些具体教育领域,而推广至人的形成的整个教育历程。同时,两种真实统一的思想,又将人的形成中的辩证法带到了作文教学中。
小砂丘认为评价作文的标准有各种各样。“纯情与否、有无科学性、有无社会性、有无诗意;或是现实的文章、浪漫的文章,都市的文章、农村的文章;或是有内容而缺乏表达,有表达而缺乏内容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无积极性。
所谓“积极性”就是人对对象物的作用,并且执着地追求一贯性。“即使跌倒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武器。这种积极性同执着相结合才能产生威力。”(小砂丘语)
3、村山俊太郎的“调查作文”思想
1930年10月号的《作文生活》杂志上指出,生活教育的理想和方法就是认真观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儿童们周围的生活事实,把握生活、劳动的原则,确立真正的自治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方法被称之为“调查作文”,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
村山俊太郎在《生活调查和作文在农村中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提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村山超越了旧自由主义的生活作文,提出了从两个角度安排生活作文的主张。①自然观察。即在同社会生活的关联上,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的相关关系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实验、观察、认识。②生活调查。即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一般社会生活中,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很显然,村山俊太郎的“调查作文”已经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扩大为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4、把生活作文提升到“生活学科”思想的野村芳兵卫
在生活作文的思想历程中,野村芳兵卫的论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认为学科可以大分为读书学科和生活学科两类,即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据直接经验的学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成人的文化传授和儿童的文化观察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侧面,其特征为:一是有教科书的学科,一是无教科书的学科。野村将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读书”和“写书”的过程。野村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 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
野村认为文化是生命的自我表达,任何学科其根本都是意志的表达。相对于成人的“既存文化”,儿童的 “野生文化”(“写书”的过程)同样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野村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传授而未认识到儿童自己构筑自我文化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倾向。野村以为构筑生活的力量在于生命力自身,“依我之见,存在就是自然,因此也是物、也是心。”真知只有通过情、意才能培养。
5、揭示生活作文本质的小川太郎
小川太郎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小川认为在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近代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就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卢梭在思考农民的解放、创造对旧制度革命的主体中,构想了同劳动、生活结合的教育。裴斯泰洛齐年轻时就与农民共同劳动,在扎根于贫苦农民的生活、劳动中,思考、实践克服贫困之教育。这种思想在日本就是通过“生活作文”来实现的。
小川太郎在他的《生活作文与教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①表达真实的自由;②依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④集体主义教育。
二、我国作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现状
先看作文教学。从作文的性质上看,作文本身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因而作文离不开生活。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是,老师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远离生活,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听到作文就头痛,写作文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事。一定要写,就只能给老师来一个空话、大话、假话、废话连篇。记叙文吗?一句搀扶摔倒的老奶奶的谎话,可以从小学一直说到高中毕业。仿佛学生增长的只有身体,大脑并不随着多添几个细胞。议论文更是惨不忍睹,今天写要珍惜时间,明天写失败是成功之母,后天写随地吐痰的危害。字数要求好办,不是有老师教吗,“字数不够例子凑”。例子就更简单了,惜时有鲁迅,失败乃成功之母有爱迪生,随地吐痰者遍街都是。
再看语文教学。本来,语文是一门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课程。按理语文课应该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二是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不是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吗?那么,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就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说”,而是学生充分的“践行”,在语言实践中自得、自悟,关起门来抱着一本书是肯定学不好语文的。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却违背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先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直盛行的所谓“五大块教学法”,即无论什么文章,什么文体的教学,均强行分割为五大块: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老师教学时,就按此分割一一道来;学生听课时,就将此五大块一一抄下;考试时,再将此五大块认真背背。后来开始搞所谓“启发式教学”了,就是把满堂“讲”变为满堂“问”,也不管有无必要,更不会顾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反正问题满天飞,砸死人不偿命。其结果当然是老师越教越蠢,学生越学越笨。一篇优美感人的文章,一开始可能是赵谦翔老师所说的“学生自读要流泪,老师一讲就瞌睡”,后来就成了“学生自读想瞌睡,老师未讲已熟睡”。没有生活,一切都完。这大概就是不少小学生、中学生都讨厌语文课的根源吧。
我们整个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林存华是这样认为的:“进入现代,科学知识在学校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世界’严重‘入侵’了‘教育世界’,再加上制度化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教育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被‘殖民化’了。于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几乎都被排除在课程之外。最为严重的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也一度失落了。如此,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概括起来说,我国当今的‘教育世界’是一个成人的世界、书本世界、符号世界、单一片面的世界、抽象经验的世界、冰冷的世界,而不是儿童的世界、实践的世界、具体体验的世界、多元丰富的世界、鲜活的世界。”
以上现象表明,当今中国的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已经高度隔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师生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的扭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日本的“生活作文”思想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三、日本“生活作文”思想的启示
事实上,从生活作文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已经超越了作文教学本身而成为了一种教育思想,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生活作文强调“即使跌倒了也不停止的积极性”,强调“各人的作文之法就是他的修身、他的历史。换言之就是他自己的‘个’之发现”。而语文学习既然是一个个性化的实践过程,那么,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就应该是第一位的。阅读,应该要学生自己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写作,应该要学生自己观察、积累、思考、提炼,写真情实感,写独特感受,倡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这就有利于引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创造力。
第二,生活作文重在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而并非仅仅以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这与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是一致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实现自我成长、完善人性的过程,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意义,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熏陶思想感情,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的过程,这是工具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它的结合体就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说明语文课程不仅要学习语言,还要张扬个性,传承文明,注重人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是一个“全人”的教育。生活作文思想和我国新的语文性质的定义都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生活作文以生活世界为写作的对象,追求作者内在的真实即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与外在的真实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的统一。小川太郎更进一步将生活作文的基本原则称之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意味着“生活”(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教学世界也是教师与学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因而,恢复生活的教育力量恰恰是现代教育面临的基本课题。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照学生的理想生活”,“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林存华语)。那么,未来需要通过生活作文,重新发现“生活”的价值。
第四,“生活学科”的思想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具备课程意识。袁振国博士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教师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从课程种类、课程内容到课程时数全都是统一制定和统一要求的,所以从教师、校长直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课程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第五,“调查作文”的做法与今天我国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可启示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课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关于研究性学习,我在拙文《论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中提到,它具有6个方面的价值追求:①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持续探究的兴趣;②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张扬学生怀疑、批判的精神;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学习的体验;④培养起学生分享与合作的品质;⑤养成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求证精神;⑥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机制。而这一切,不也正是日本生活作文所想要追求的吗?
总之,日本生活作文内涵丰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