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一课的教学感悟
南昌八中 李艳
【摘要】: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本文所述为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一些感悟: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为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课堂设计依据;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课堂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保证。
【关键词】:实践;自主探究;高效;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正是以此为理论背景,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实施的关键与难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换句话说,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该如何实施“主导--主体相结合”,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如:(1)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松散而效率低下;(2)缺乏必要的指导,不敢多对学生的学习作出适当的评价;(3)自主学习活动花样繁多,为了自主而“自主”。
基于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以进行理论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该种模式的课堂实施策略。本文特选取《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二、对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为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课堂设计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体现主导的有效性;如何就符合学生实际特点来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策略。我认为其关键在于重视人的设计,强调“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入分析、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生,“以学定教”,才能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这样才会做到重点、难点的设计合理、合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学和学习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认知结构分析以及学习动机分析。其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即分析学生认知中结构中的“利用性、可分辨性及稳固性”。
[实践]在本节课的课前准备中,通过对学生预备能力的分析,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面积的求法,图形的割补拼,已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但初二学生对形到数的运用上仍较为薄弱,同时初二的学生,数形结合与抽象思维尚不能胜任体会,对从面积的割补来证明勾股定理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明晰了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情境,让学生自主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而非机械的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数学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数学教育的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确定其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教学情景,从而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
(二)、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课堂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强调在初中数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在数学教育走向多元化的时期,“活动”才是支撑教学目标的最佳支点,我们要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现与提出问题,致力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主体活动,自主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并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
1、恰当的动机激发情境创设,为在课堂教学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作好有利铺垫。动机激发的情境创设,可以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想;也可以是数学自身发展引起的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或者是处于认知结构中并列关系知识的类比、猜想与迁移。合适的教学情境,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活动成为可能,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践]在本节课的动机激发情创设中,通过以特殊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关系。通过拼图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与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进入问题者“角色”,真正“融入”了学习活动之中,把“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同时在这当中渗透了以形助数的思想方法.2、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应只对学生呈现结果,而要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探究问题,将自主学习活动层层深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同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深入探究,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实践]根据学情分析,于是在构建数学的环节中,我设计了3个知识探究让学生自主研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
知识探究1:通过以特殊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让学生大胆猜测存在于直角三角形三角之间的关系。
知识探究2:从特殊到一般,取不同数字进行验算,来验证得出的规律。
知识探究3:通过对正方形的截割拼补完成面积恒等变形,揭示规律。(事先准备好四个全等的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设计上述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对新知识进行猜想--操作感知--探索证明—整理运用的活动,完成了定义的意义建构。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问题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增强学习活动的体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对问题进行层层递进的探究,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使他们“探”有所思,“学”有所获,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多方式多渠道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是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保证。学生成功的体验是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保证。对高中数学课堂评价,更多的应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应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均注意满足不现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我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并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积极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积极构建教师、学生自我、同学之间的评价主体与评价活动,如:在数学构建环节中,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或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由若干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完成小结,最后由教师修正等自主活动形式;在理论迁移环节中实行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上黑板板演或实物投影学生解答过程,让学生进行评价的活动。通过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做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同伴的优点,乐于接纳同伴的意见,敢于对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在互帮互助,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第二篇: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原则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力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校掀起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实施途径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特成立深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模块;“四环”是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延伸”四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种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2.实施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导学案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具体要求是:
(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格式研讨。
(3)集体讨论。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
(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
(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 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严格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要控制好课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课堂活动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要让活动成为学生内化知识的载体,成为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为彰显个性的场所。要摸清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4.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教学行为
发展方向。
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诸多优势,以及在教学中更能激发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递效率;超越课堂时限,利于学困生转化等特点,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全体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要做到与“导学案”的有机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六)统筹协调,高位运行
建立教研、督导等部门推进工作的机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学校负责活动组织、调研、督查、经验交流及推广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2.教研组要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要组织“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导学案”设计、论文、经验总结文章评选活动;要培植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推广经验,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专业服务。
3.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方案,认真实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质检组、考评组等组织,加强每天的日常过程监控。
校长把“创建高效课堂”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习和思考,提高课程管理和指导能力;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要创设良好的高效课堂建设环境;要经常参加教研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解决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创建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五不”:一不急功近利;二不求全责备;三不闭关自守;四不见异思迁;五不半途而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注意总结、反思和调整,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确保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立高效课堂的学科实施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
(二)试点探索阶段
第三篇:《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李依航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如何顺应教学发展的时势,制定合适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对真正发挥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意义。我校制定了九步导学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引学示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点拨提升、质疑问难、有效训练、总结深化、布置作业这九步,以这种形式的教学,充分体现的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知识的主动探究,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体。本文对于高效课堂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教育 九步导学法
数学教育任务已转变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应从传统的集中于教学内容方面转变到教学过程方面,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主动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消极被动行为,而是双方相互交流信息与情感沟通的过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会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留在家里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这样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口语交际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入主课堂,为充当主角作好心理准备。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从“两抓”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三、运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我校主要采用采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知识的输入者,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弱,学习效率较低。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了一根木棒,用铝线自制了一个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便很快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好奇与求知欲,并使情感、态度、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的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究其应用价值。”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会富有生命力。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五、多关心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分档提问,及时对差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差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先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在教学中对差生坚持
“低起点,小步子”,使学生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以小步子前进,将挫折的频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长期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诱导他们发挥潜力。因此,要多关心差生,多与差生谈心,不歧视冷淡差生,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入,使差生由厌学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六、重视课堂小结
总结也是一门大学问。无论做任何事,做完就不了了之,那么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什么,无法更上一层楼。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不但要总结出每个小组出现的状况,每个小组之间的进展状况和学习合作的效果,还要根据出线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合作积累经验。同时,学生也要做好总结,总结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感悟,让他们在总结中进步。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反省的过程,养成了好的总结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跃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的智慧》林崇德 开明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徐钦荣
濉溪县桥中心学校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工作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新课标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高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因此,高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高效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效是珍惜课堂时间,珍惜学生的生命必然体现。那么,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开展高效教学呢?
一、兴趣和爱好添加高效的课堂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可避免枯燥无味而且有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佳境,放下包袱,学有所得,而且能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孩子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因此,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
二、高效的设计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设计,力求有独特构思,有创造性、实用性的教学设计,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如果设计的独特而新颖,有深度、有广度、有见解,既可以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大气之感,又可以体现原生态的数学味道。展示给学生的是高效的数学课堂,学有所得,生有所获。因此,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教学设计的合理、独特、有效,是成就高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前提。提高教学设计主观上应重视如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位。高效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才华,挖掘的是学生的潜能,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提升的是学生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位、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受益的群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进行角色转换,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探究学生怎样才能将疑难问题领会、如何设问和解疑、如何提升问题的高度等。当我们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我们设置的问题才会更加有效,才会更有可挖掘的价值。
2、深入挖掘文本。文本是我们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与学生沟通、合作、探究的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指导者,应重视、关注所选择的文本。在读懂、读透文本的前提下,潜心钻研文本的深度、广度,并用心查阅具有可借鉴性、有效性强的教学资源,再结合对文本评价式的深层次阅读,会加深我们对文本高层次的领会。文本挖掘到位,才会推进下一步的有效进行。
3、择取有效资源。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择取有效资源的能力。教材内、教材外的篇章,都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样本,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提升的载体。但是什么样的课外资料更适合自己学生选用,教师要站在客观角度理性、全面的去思考,要
明确自己的学生需要提升哪些方面,需要借助怎样的资源在短期内让学生有更大的飞跃,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用心去择取文本内容。
4、打破教参束缚。若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养成独立构思设计教学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常言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思考品质和思考习惯。脱离各种教参的束缚,能结合教学实际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独特的见解。一个没有独到见解、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更难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此环节富有挑战性,它可以历练、打造一位教师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5、关注学生生成,课前的预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充分准备,但不是唯一。在课堂演绎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临时生成的一些东西,如何应对课堂的某些生成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内容,呈现自然、真实、和谐、原生态的数学课堂是高效教学设计的体现。
三、变式的训练供给高效的课堂活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有模仿、记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但低层次的活动并不能形成数学能力,通过变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提炼和组织,把底层次的知识变为高层次的常识,再把数学放到现实中使用,这时数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和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时可以安排如下的变式:
变式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 6xy与6xz
② -xy与xy ③ 2mn2与-3n2m ④ 4xy2与-4yxz ⑤ 3.5与-∏
变式2:若下列每对式子都是同类项,请问括号内应填上什么样的数或字母:
23()3① -2ab与6ab ②-2a2 b3与2a()b()
2()()3③ -2ab与ab ④-()3()2与a2 b3 ∣x∣23∣y∣
变式3:若5ab与-0.2ab是同类项,则x=______,y=______
变式3:每个同学编写两个单项式(可以是同类项也可以不是)让小组内同学判断是否是同类项。
点评:在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后,运用变式
1、让学生直接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解答,是熟悉概念、形成概念的过程。由学生互相讨论后小结出同类项的特点:(1)同类项要求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的字母次数也相同,(2)是否同类项,与其系数、字母排列无关,(3)常数项是同类项。变式2-4起巩固概念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而且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可见,变式训练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交流与反省、完成又一次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设计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经。
四、教师的示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体现,它是我国革命传统的精粹部分。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首先要以身作则,特别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模范作用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对教师树立崇高、示范的作用,无疑会促使学生产生钦佩之感,从而使其认真听讲,促成高效的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并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奉献爱心。教师需富有爱心,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严和宽容都是爱的表现,宽容是信任和激励,更是
仁慈。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应该学会奉献,具有尊崇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精心教育学生。
2、终身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品质是教师终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不断的自我提高和充电,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品质,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除以上笔者总结的几点外,想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应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不断充电、钻研、探究,用心、用脑去思考和设计每一节数学课。
五、创新的能力张显高效的课堂核心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
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正所谓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在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应该更多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好数学。
第五篇: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效课堂自我县全面推广以来,我内心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期盼——质疑——探索——赞同——到现在的坚定。我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的一个舞台,给老师的一个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这次课程改革是一场春雨,让我们的课堂生机勃勃。下面是我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走出心理屏障,让质疑变为坚定
认可新的高效课堂模式,说实话我确实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我校是在今春期末开始启动的,秋季开学迅速投入实践,寻寻觅觅地搞了快一个月,要说改变,杜郎口的神话,算是一个影子,李炳亭教授的专业分析算是一个开端,而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学生。学生厌学,逃避课堂已不是某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状态疲惫,效率低下,教师负累等一些问题,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太普遍而麻木了,更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学生宁愿去操场跑得满头大汗上体育,也不愿意坐在凉爽的教室上数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来说去,还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模式有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有问题。我们的课堂不好“玩”,学生不喜欢,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们要用心探索,大胆实践。杜郎口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而我们要做的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再去摸索与探究高效课堂之路。
二、真正认识到学生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果单独问起这个问题,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学生是主角,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但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上,教师会经常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不放心”、“伤不起”等各种原因,不敢做到真正的放手,没有把课堂彻底的交给学生。教师同时担当着多种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演员,一会儿表演节目,一会报台词,总会时不时跟学生抢镜头。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有三不讲,即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学生已经学会,我们可以不讲,可以让给他讲,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我们不讲,讲了很多学生都听不懂的,我们不讲,这就是实现单位时间获取知识的效率最大化。中国有句古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我们要把课堂彻底的还给学生。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放手就是爱。
再谈到我们教师,我的理解是教师就应该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上课如同主持节目,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得准备好节目顺序、游戏规则,灯光、音响等等都要准备妥当,开始之后,镜头就要归学生了,学生都是男一号,女一号,他们都是带着智慧和创意而来,上了舞台就是Super star,我们得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的精彩表现而服务。
三、大课堂,小课堂,小组是桥梁,展示就是生命的狂欢。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高效课堂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小组学习的模式将课堂放大,一个课堂变为几个课堂,课堂中有课堂,实现了内容的丰实,形式的多样,最让人惊叹的是学生较高的参与率,以及学生在情感上的满足,最关键的是学生喜欢和接受这种模式,学生喜欢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让课堂练习给予学生腾飞的空间
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认为高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就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练习的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持,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就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事可做,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是提高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五、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又树叶。也就是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们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对于优秀生,认识主要给予高挑战,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题目的设计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自然给尖子生以挑战。在集体研讨过程中,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吸纳,学会欣赏。
总之,对于高效课堂我虽然有过怀疑,担心学生上课讨论虽然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是否真正的讨论过导学案中的问题。但是经过实践,我如释重负,学生的整体水平并没有下降,还有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大大提高。这也是让我最为高兴和欣慰的地方。另外,改革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