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0: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

第一篇: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

浅谈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历史这门古老学科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在时代的潮头。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它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也要注意科学性、互动性、实效性。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优势

方法

问题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优势

1、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让多媒体功能全部展现出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用大银幕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理解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加到位。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要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和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战争全过程,仅仅让他们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战争片段进行思考、研究,那么,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海战役、平壤战役、与日本签定不平等条约等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同时,借助课件交互功能,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制作一个Flash课件,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这样,真实而动态的演示过程就能让学生很容易掌握战争的具体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三、强化思维力度,提高记忆效果

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的电影电视画面与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例如讲述 “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概念。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方法

1、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古代埃及》这课时,教师首先利用首页向学生展示的是多幅古代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2、创设问题情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引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比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在网站的思考园中,让学生通过对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以及监工残酷对待奴隶等三幅图片进行观察分析,说明其反映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浏览网页(含超链接)主动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挖掘静态图片后的动态信息,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崇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资源的科学性

历史学科有其科学性、真实性。网络资源的运用要有选择性和准确性,千万要避免一些不真实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资源的引用和使用,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2、教学流程的互动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主旨不谋而合。

总之,信息技术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已展露出端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与历史教学进行整合,能更好地达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历史课堂充满灵动的光彩。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单纯的知识储备型人才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历史教师,由于历史作为记载过去的学科,时间久远,理解史实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感知历史;同时利用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容易被新鲜事务所吸引的天性,使这项技术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认知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一、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

1、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学历史的都知道一句话叫“历史没有假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虽不可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例如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利用网络技术将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近似真实的历史情境,消除了学生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很快被这种情境所吸引,融进了这段历史当中。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史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地图地貌等,可以在网站上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大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历史知识,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既然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这种现代化手段,来使我们的历史课更加生动、高效。下面我以《戊戌变法》一节课为例来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形象导入本课,明确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设计的有的放矢。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戊戌变法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价戊戌变法。上课时先播放《中国近现代史》声像资料,仅用了六七分钟就介绍了戊戍变法从开始到失败的过程,以及变法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边浏览课件边重点分析戊戍变法的内容,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评价戊戍变法,在这里不仅给出了大量的各派的观点、学说,而且适时点拨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形成对戊戍变法的正确的认识。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下制作的课件能高度浓缩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剖析历史事件。

变法内容和意义是教学重点,为此,我设计了“归类措施表”,把变法内容分为4个方面,16项措施,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措施会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再引导学生把变法的意义归纳为“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对本节难点“如何评价戊戍变法”这一问题,荟萃各派具有代表的观点,甚至掺杂一些虚假的信息、建立它的资料库,以便让学生搜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得之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料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向教科书、权威挑战。结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思想的敏锐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活跃性和流畅性,大大超出了教师的估计和想象。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只给材料、不给结论的信息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3、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模拟历史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讲解贯穿全课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模拟历史剧:一是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让学生自己表演,并适时用投影仪显示论战时的插图,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论战的激烈情景。二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情景。通过表演,学生不仅重温了这段历史,而且对袁世凯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袁世凯的阴险狡诈,为以后讲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作了铺垫。同时,设计了一个列表归纳分析(戊戌变法的内容对谁有利)、一个材料分析(光绪颁布诏书的真正含义)和一个关于爱国主义(谭嗣同自愿牺牲的意义)的小讨论。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再配合信息技术的声、图、影效果,能使他们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乃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快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姓名 :

李世银

学科 :

职务 :

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单位 :湖北省宣恩县长潭中学

手机 :***

地址:湖北省宣恩县长潭中学

邮编 :445504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今天的教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一直是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拟就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

众所周知,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目前信息技术已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包罗万象,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诸多方面,农村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如运用信息技术所负载的丰富网络资源,则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点,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拟谈以下两个方面的看法。

方面一: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积极影响

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积极影响,我主要谈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容置疑,历史是开放性的课程,它应该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旧局面,那么,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本身具有速度快、信息广、检索简捷、使用方便、内容质量高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育教学资源。以往教师获取资料的渠道狭窄、手段落后,引用的资料往往陈旧、滞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因为与实际情况不吻合而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生疑。而网络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也有利于图文并茂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例如:赤壁之战、红军长征、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美国西进运动、莫斯科保卫战等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就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这将有效地增强所授知识的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虽然不可重复历史,但可再现历史情境。我们利用影视资料、文物图片、地图影像等就可以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内容,这样我们就为历史教学营造出了生动形象、声像图文清晰的历史“场”,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信息技术平台,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不仅很丰富,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我们可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历史资料呈现给学生,还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基本概念、有关史实时,做到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从而使历史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历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不可否认,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可增强历史的可信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可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它使声像并茂的历史场面多次再现,打造出历史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同学们的情操。网络资源表现力丰富,信息直观性强,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将极大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以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这些教学内容为例,历史久远,属于世界古代史范畴,教材对它们的讲述又偏向纲要性,且缺乏易于理解的解释性文字,这就极易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并运用之。因此,我们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很有必要,因为它能助我们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第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力

素质教育强调每个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可操作性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开发个性潜能和创新思维。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也不在于单纯记忆一些历史知识,了解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资料、推敲历史证据,形成综合、分析、甚至运用史料的能力,形成辨证思维和有效的批判意识,树立唯物、科学的历史观。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我们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之下,学生和老师有了平等享受参考知识的地位,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贯彻研究性学习,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操作简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青睐。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而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昂兴奋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步步提升。方面

二、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于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设备和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代,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最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教师都支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却是参差不齐。加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所以有必要在此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运用信息技术目的。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使用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而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要考虑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值得提醒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第二、要进行合理设计并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无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教案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另外,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我们应该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多媒体教学组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效性。

第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图表法、朗读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体现出整体的功效。另外,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师生互动质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是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能够驾驭这些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进行学习。就教学理论而言,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教材、教具、教师等因素,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于历史教学,更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一言以蔽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意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有利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能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势所趋,我们历史教师足可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杜芳信息技术融入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4

3、时冬梅浅议多媒体与历史教学 [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0

4、尹继彩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 J ].新校园(理论版)2010.10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技术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层次。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专业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高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整体、持续的终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追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就是在这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最大的变化是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努力实践“用智慧打造充满活力的新课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反思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巧妙之举或失误、疏漏的地方。通过反思去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核心。

2.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集体备课不仅可以用老教师的知识经验弥补新教师的缺陷不足,而且,还可以用新教师的新理念和新观点改变老教师的旧思想、旧模式。这样,集体备课就真正实现了新老教师同伴互助、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力。

3.从互动交流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最便捷、最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专家、同行进行跨时空、跨地域的互动交流。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与这种最便捷、最广阔、多层面、多渠道的学习交流活动,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培训。互动交流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捷径。

4.从参与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教师的凝聚力;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教师潜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相信只要用心教育,用心钻研,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在专业上更大程度的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努力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会出现新工具、新技术和新创意,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懂得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如何决策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

1.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形象化教学

由于本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讲起来比较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作为教师就应深钻教材、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创设情境教学。情境创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内在需求,也是联系与现实生活与世界的桥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习直观化、形象化。例如,在“多边形工具”一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校园花园的场景,在学生感受美的气氛中提出思考,进行任务驱动:我们想用手中的鼠标记录这一美好画面么?然后出示教师电脑创作的由线条组成的花园美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任务驱动法”构建学生自驱力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任务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科学合理的任务,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自选图形”时,我设计的任务是:运用自选图形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由于学生对这个卡通人物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

3.注重课堂评价

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例如,在教Powerpoint、FrontPage2000等软件的使用时,我采取了“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制作该作品的意图、过程、采用的方法等,让其它学生给予评价。还有就是要注意评价时机的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4.小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采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围绕拟定的几个问题上网搜集、查阅、下载有关资料。做好相应的资料采集,并要求学生利用WORD完成资料的编辑和排版,并完成研究报告。这种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操作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体验着自己动手的乐趣。最后,通过和其他同学的共同协作,得到自己满意的成果。

三、注重德育教育

1.注重日常行?楣娣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是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二是要求学生安静有序地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三是要求学生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四是要求学生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上网冲浪成了时尚,网上聊天成了时髦的话题,网络游戏使部分学生流连忘返。很多学生都喜欢计算机课,但是这些喜欢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而是来源于对游戏的热度。我不反对学生在学习之余玩一些有益的电脑游戏,放松心情,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游戏,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列举一些国内外青少年因长期沉迷游戏不能自拔而导致犯罪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自觉的控制对计算机的“热爱”,经得起各种不良诱惑。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良好的道德意识包括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等,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学完“word部分”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利用 word进行贺卡的制作。在“母亲节”“教师节”来临之际,鼓励学生亲手制作贺卡赠送给母亲和老师。这样既节约了学生的零用钱,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学完“电子邮箱部分”的内容后,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大家平时都用电子邮件联系,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又可以挽救多少树木。并由“电子邮件”引申到电子对帐单、电子贺卡等,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时刻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在提高自己素质的同时,与时俱进,做一个永不懈怠的求知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跟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才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获取新信息。

参考文献:

[1]朱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J].吉林教育,2007,(09).(责任编辑 陈始雨)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之我见

钦州市钦北区青塘第二中学 区善森

[摘要]: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许多学校都建设了“班班通”,使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科教育成为可行。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我就两年经验来谈谈运用信息技术在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做法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讲《欧洲西部》一课的课前2分钟,先播放欧洲风光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用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就播放一些欧洲西部的牧场和生活片段,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气候对欧洲西部农牧业及生活的影响,即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终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也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种植;人们的饮食也以牛羊肉及乳产品为主。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而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介绍大陆漂移假说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怎样解决这一重难点呢?首先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过程及内容,随后将书中的插图215、216、217,用移动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1)拼和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为什么会有古老地层相似?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分布在南美和非洲?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大陆漂移假说是有科学道理的,同时知道,在科学求知的道路上,不仅要有钻研探索精神还要有献身精神。在此过程中,即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及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中东地理位置时,用闪烁来突出“五海三洲”之地。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中东石油分布时,用闪烁来突出世界石油储量丰富的区域--波斯弯、也可用其他颜色来表示主要产油国的位置。这样学生就形成比较鲜明清晰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教学整合可以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有利于地理教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它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去继续深入研究,但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只有我们精心策划,细心制作,恰倒好处地使用,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才会对现代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许骏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0(05)

2、《计算机应用基础》乔兰柱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09)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李子运著 中国远程教育,2010,(05).

下载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教师:肖义文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看学不如动一动 老屯中学张文英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步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摘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河南省杨庄高级中学王二华【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必将成为一门基础学科,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笔者......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学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在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钱春花)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历史科组:朱铁甲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仅......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杜少飞陈仓区李家崖小学0917—6295396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传统的教学产生冲击,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