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时间:2019-05-13 03:2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第一篇: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三中学

林碧中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但我们仍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事业还存在诸多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新课改开启了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崭新篇章,这既是充满希望的,又是富于挑战性的。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手段结合历史教学的自身特点,正越来越密切地融合到历史课程教学当中,前所未有地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有哪些,最后针对目前实际历史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缺陷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找到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 整合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便利,还在教育事业上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历史所讲述的是关于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学习历史的目的是通晓过去,启发未来,它具有时间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讲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不宜天马行空地添加过多的渲染色彩。怎样才能既保证历史的客观性和严肃性的同时,又可以生动、明晰地把各种繁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条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满怀热情地主动投入到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对于此,新课标中就明确提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帮助人们实现了这个愿望。所谓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就是指:以历史教学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历史教学的自身特点,大力地提倡并发展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这种整合并不只是各种数字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各个部分经过优化、重构,有机结合起来,以整体层面的效果为判断依据,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包括哪些含义

1、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

多媒体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易于取得。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加入一些图片,声音,视频以及flash动画等元素,更能帮助学生从视听感等多角度快速准确地理解所描述的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过去的历史教学工作中,由于知识体系抽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很容易主观臆断而产生的一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偏差。现在多媒体的介入使得历史知识更为形象化、具体化,相比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图像信息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长久地储存在脑海当中。在播放多媒体资料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把握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停顿,对课程当中的重点疑难点进行扩展性的讲解或概括性的总结,还要注意保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全消化本环节的知识再开展下一环节的学习。比如在讲授《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时,通过数字和影像资料直观地展示出当时的抗战局势,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认知的环

境;播放一些经典抗战电影的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当时抗战形势的艰苦性和紧迫性,从而推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了广泛深入的人民战争的必要性。通过展示根据地的军民组成和军民互助合力劳作的图片,展示出根据地军民在抗战的最艰苦阶段,进行轰轰烈烈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使学生真切地理解大生产运动为巩固根据地人民抗日政权,渡过严重困难,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最终不仅让学生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那段历史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还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使用简便和内容丰富的优点,尤其是它的动态演示功能很有效果,但将信息技术手段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只不过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鞭辟入里的分析,幽默诙谐的例证,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在课堂上展示古代铜钱实物,并让学生模仿一段古人进行商品交易的小品,寓教于乐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唯信息化是从,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整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

1、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中学生出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往往会对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信息技术自身具有创新、先进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历史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一定会吸引学生的目光。一旦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就由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出学生积极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2、轻松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的时间性特点就是指它所讲述的都是关于过去的事情。对于大多没有什么阅历的学生来说,时间、空间、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在理解某些成因复杂的历史事件时难以理清头绪。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将该历史事件的特定背景逐一罗列出来,并辅以重要人物的简介,通过图片,动态影像的展示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得出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或总结。只有这样,课程才能看得透、记得牢。历史教材通常内容繁杂、知识结构不很系统化,所以往往造成教师在课堂上板书辛苦,学生疲于应对,没有消化知识的时间,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采用信息化教学后,老师可以在课下就提前将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把历史教材的内容清晰条理地把更多的内容展示出来,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3、多维感官刺激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的研究发现,视听并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加快人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手段,信息技术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感官氛围,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形象化,使学生自觉进入眼、脑、手、耳协调一致的高效率学习模式,达到加快理解速度、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四、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避免内容臃肿、结构杂乱的情况。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在保证涵盖整个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量突出重点和难点,授课过

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辅助性的背景介绍要一带而过,对重难点要深入讲解;如果片面地追求课件内容的充足,而不其质量加以控制,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在本质上无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变本加厉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会过多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住课程的主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好奇心,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

3、教学过程中切忌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如果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而放弃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使用,就很难实现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初衷。说到底,信息技术仅仅是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关键还在于信息技术的驾驭者,即授课老师所能发挥的主导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失了人的能动作用,学习就成了照本宣科的机械复制过程。授课老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套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比如开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主动性,最终由老师进行概括点评,纠正错误认识,形成正确的共识。参考文献:

[1] 何克拉.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电化教育研究, 1999(1).[2] 杜芳.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中国电化教育研究, 2003(9).[4] 彭伟国,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2).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单纯的知识储备型人才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历史教师,由于历史作为记载过去的学科,时间久远,理解史实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感知历史;同时利用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容易被新鲜事务所吸引的天性,使这项技术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认知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一、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

1、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学历史的都知道一句话叫“历史没有假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虽不可重复历史,但可以再现历史。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例如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利用网络技术将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近似真实的历史情境,消除了学生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很快被这种情境所吸引,融进了这段历史当中。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史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地图地貌等,可以在网站上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大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历史知识,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既然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这种现代化手段,来使我们的历史课更加生动、高效。下面我以《戊戌变法》一节课为例来谈谈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形象导入本课,明确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设计的有的放矢。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戊戌变法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价戊戌变法。上课时先播放《中国近现代史》声像资料,仅用了六七分钟就介绍了戊戍变法从开始到失败的过程,以及变法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边浏览课件边重点分析戊戍变法的内容,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评价戊戍变法,在这里不仅给出了大量的各派的观点、学说,而且适时点拨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形成对戊戍变法的正确的认识。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下制作的课件能高度浓缩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剖析历史事件。

变法内容和意义是教学重点,为此,我设计了“归类措施表”,把变法内容分为4个方面,16项措施,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措施会对谁有利、对谁有害,再引导学生把变法的意义归纳为“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对本节难点“如何评价戊戍变法”这一问题,荟萃各派具有代表的观点,甚至掺杂一些虚假的信息、建立它的资料库,以便让学生搜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得之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料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向教科书、权威挑战。结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思想的敏锐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活跃性和流畅性,大大超出了教师的估计和想象。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只给材料、不给结论的信息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3、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模拟历史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讲解贯穿全课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模拟历史剧:一是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让学生自己表演,并适时用投影仪显示论战时的插图,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论战的激烈情景。二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情景。通过表演,学生不仅重温了这段历史,而且对袁世凯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袁世凯的阴险狡诈,为以后讲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作了铺垫。同时,设计了一个列表归纳分析(戊戌变法的内容对谁有利)、一个材料分析(光绪颁布诏书的真正含义)和一个关于爱国主义(谭嗣同自愿牺牲的意义)的小讨论。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再配合信息技术的声、图、影效果,能使他们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乃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快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姓名 :

李世银

学科 :

职务 :

职称 :中学一级教师

单位 :湖北省宣恩县长潭中学

手机 :***

地址:湖北省宣恩县长潭中学

邮编 :445504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今天的教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一直是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拟就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

众所周知,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目前信息技术已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包罗万象,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诸多方面,农村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如运用信息技术所负载的丰富网络资源,则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点,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拟谈以下两个方面的看法。

方面一: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积极影响

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积极影响,我主要谈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容置疑,历史是开放性的课程,它应该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旧局面,那么,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本身具有速度快、信息广、检索简捷、使用方便、内容质量高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育教学资源。以往教师获取资料的渠道狭窄、手段落后,引用的资料往往陈旧、滞后,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因为与实际情况不吻合而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生疑。而网络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也有利于图文并茂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例如:赤壁之战、红军长征、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美国西进运动、莫斯科保卫战等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就可以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这将有效地增强所授知识的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虽然不可重复历史,但可再现历史情境。我们利用影视资料、文物图片、地图影像等就可以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内容,这样我们就为历史教学营造出了生动形象、声像图文清晰的历史“场”,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信息技术平台,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不仅很丰富,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我们可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历史资料呈现给学生,还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基本概念、有关史实时,做到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从而使历史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历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不可否认,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可增强历史的可信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可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它使声像并茂的历史场面多次再现,打造出历史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同学们的情操。网络资源表现力丰富,信息直观性强,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将极大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憾。以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这些教学内容为例,历史久远,属于世界古代史范畴,教材对它们的讲述又偏向纲要性,且缺乏易于理解的解释性文字,这就极易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并运用之。因此,我们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很有必要,因为它能助我们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第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力

素质教育强调每个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可操作性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开发个性潜能和创新思维。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也不在于单纯记忆一些历史知识,了解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资料、推敲历史证据,形成综合、分析、甚至运用史料的能力,形成辨证思维和有效的批判意识,树立唯物、科学的历史观。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我们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之下,学生和老师有了平等享受参考知识的地位,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贯彻研究性学习,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操作简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青睐。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而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昂兴奋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步步提升。方面

二、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于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设备和技术日趋成熟的当代,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最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教师都支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却是参差不齐。加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所以有必要在此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运用信息技术目的。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使用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而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要考虑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值得提醒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第二、要进行合理设计并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无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教案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另外,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我们应该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多媒体教学组织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效性。

第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图表法、朗读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体现出整体的功效。另外,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师生互动质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是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能够驾驭这些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进行学习。就教学理论而言,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教材、教具、教师等因素,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于历史教学,更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一言以蔽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意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有利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能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势所趋,我们历史教师足可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杜芳信息技术融入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4

3、时冬梅浅议多媒体与历史教学 [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0

4、尹继彩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 J ].新校园(理论版)2010.10

第四篇: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1.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轻松地设计教学过程,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课堂过程,共同领略历史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魅力。学生们的探索思维会让学生求知欲增强,有些学生甚至会在创新过程中超越了教师提供的思维空间。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会极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源,量力而行。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筛选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等。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会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联系,进行学术讨论,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受限于时间、人员、内容的局面,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2.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然促进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网上资源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具体分类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考古学、史学理论、科技史、战争史、生活史、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艺术史、地域文化、史学专家争鸣等,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站,我们不仅可以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还可以看到一些教学理论、教学总结、试题集锦等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在一些硬件建设比较好的学校中已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众多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已掌握了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一方面,他们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发达国家有效的教学模式,如英特尔项目新模式。今年暑假期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组织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获益匪浅。如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立足于校园网,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会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答疑者。学生在掌握大量教学资源和材料的基础上,主动大胆提问,质疑现有的史学观点,考察教师的知识面和水平,面对学生的“车轮战”提问,教师无疑会在某些问题上卡壳,甚至只能说“我暂时解决不了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丑事情,正是教学相长的大好契机。这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角色大转变的趋势,这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更加丰富而扎实的历史知识,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知识,更要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无疑是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双重意义,既锻炼了学生,又督促了教师。

此外,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优化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供了可能,进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历史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关注世界上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观念,这必然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整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整合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网络全覆盖,互联网撒遍神州大地。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面对这种信息技术的大变革,如何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呢?下面谈一下我的一些做法和看法,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力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怎么会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呢?怎么能够在有限的时空、有限的能力局限下有所创新呢?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兴趣、爱好的促使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尽管自己的阅历还浅、知识还贫乏、能力还低下,但他们会努力去追求,努力去完善自我,甚至会干出不平凡的事情来,这是被实践早已证明得出的结论。传统教学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枯燥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并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例如讲授《桂林山水》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桂林的真实山和水的视频给同学们播放,在柔美的音乐中,配合抑扬顿挫的朗诵,与文章内容和情景相对应的图片逐一展现在屏幕上,营造出了散文的意境,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深受感染,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例如在讲授《春》时,我精心选择了最能体现季节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场景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想象和体会,学生体悟了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2、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以克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如在阅读说明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对说明的对象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识,呈现有关的图片或效果图,会很有效。如教授《赵州桥》时若能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则能使学生清晰的认识拱桥的外形构造,理清说明顺序,增强感性认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只有一块黑板,而黑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顾去讲,不去板书,对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应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四、合理调配呈现时机,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应用现代技术,首先要最佳的呈现教学内容。其次要最佳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而不是摆花架子作秀。最后要把握最佳的呈现时机。现代技术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在突出重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时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切忌让学生当成看电影,做游戏,心早已跑到教学外面的世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内涵丰富的学科,具有多学科、多信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特点,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能有效地扩大语文课堂信息容量,方便了课堂教学与学习。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学校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教师在运用计算机教学中还不够娴熟;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缺乏主见,存在盲目性;由于条件限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存在许多障碍。这也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努力把“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这一教学研究做得更好,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我一定会趁这次教育信息化的大好机遇,努力学习,深入探究,发展自我,提高自我,为我们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下载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历史科组:朱铁甲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仅......

    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

    浅谈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历史这门古老学科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

    历史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 社会发展很快,我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历史教学时间课时少,一周只有两节,但教学任务重,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教学效率就很低,就有被淘汰......

    有效的历史教学

    有效的历史教学-----2013年暑期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应该首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这个话题曾在2007年的国家级刊物《中学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课题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这个课题自开展以来,不仅仅是我们课题组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方面有一定......

    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广大教师共同探讨的普遍问题。那么,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

    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融......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秀屿区实验小学 林赛棋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现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