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内容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与反馈、矫正的及时性,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有选择、有自由、有竞争、有合作的气氛中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有效整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高效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习兴趣盎然,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有选择、有自由、有竞争、有合作的气氛中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图文并茂的动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观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达成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蝴蝶,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启发学生举出轴对称的其他实例。接着,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三、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
四、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同学,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动画、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从立体至平面的转变,体验美的感受,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立体图形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复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达到对立体图形的感知与认识理解。
五、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氛围的形成。
在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都学好数学,教师应设法创造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并不断发展个性。学生之间存在能力差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应体现教学“个别化”,在使教学环境适合大多数学生要求的同时,又为优等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体现学习环境的全体优越,这在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合理选择个性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或班级集体教学就能做到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一个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欣赏美丽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形的共同特点,然后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观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自己点击图片观看演示,出现答案;接着在出示8个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判断对称轴的条数。有疑问或困难的,可点击图形查看帮助;练习测试,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连连看游戏,让学生把能拼成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图形连起来。通过设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六、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一个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意识。同时,多媒体教学为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造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动画演示自行车行驶的画面,车轮有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样的车轮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的车轮都是圆的?不是圆的会怎样?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播放演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轻松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模拟信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反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得地过度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2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2x上的动点p的位臵,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掌握了知识的重点。
八、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的结合,实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与反馈、矫正及时性,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如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为我们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问题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它要求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去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定会对教育、教育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教育的内 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计算机及其网络能够以软件和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信息,以交互式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探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教学环境。
1.内容、方法和技术三位一体的整合
教学内容是主体,教学方法是关键,信息技术是保障。只有理顺了三者关系,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法,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使之服务于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化、科学化、信息化,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2.教师与学生双向整合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探索、发现、利用和创新。数学课上,不仅教师要针对内容特点与媒体特性来获取信息,精心设计教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而且还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 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有效值。
3.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并重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既要注意加强引导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又要分析其内部的思维活动,掌握其学习心理。学生接受信息、感应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无一不是依靠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周密地组织学生的视听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演示,又要善于运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讲解,才能使学生形成概念,提高认识,使其观察力和思维力得到同步发展。
4.及时反馈和适时调控
所谓反馈,就是指从教学对象处获得信息,以此作为调整教学过程的依据。只有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当调控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程序,乃至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反馈信息,积极调控教学过程,变换信息,调控载体的传输方式,与学生建立形式多样、合理有效的反馈渠道,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更好地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2.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指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主动认知、参与活动的直接动因,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战胜困难的动力。当儿童学习有兴趣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递畅通。此时,学生的学习处于自觉、主动、积极的状态。因此激发、保持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率完成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将整体分解细化,充分展示局部特征,将一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之声、光、图、影、色的感官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充分的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 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圆的知识》,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被激活,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吸引性、综合性和效果性使它产生较强的教学魅力,能吸引儿童、给儿童以愉悦的美的享受,它所形成的教学美使孩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地学习。
2.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年、月、日》这一课教学“闰年”时,利用CAI课件,出示1900-2000年的二月天数顺序排列对照表,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思考:哪几年是闰年?每几年里有一年闰年?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然后出示一些练习题。当练习到判断1900年是否是闰年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利用课件,出示了一张1900年的年历卡。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再次发现,1900年虽然是4的倍数,可却不是闰年。从而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后得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这一论点。这样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去发现结论,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形式加以强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展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条笔直的公路表示“全程”;按任意键后,又在公路的两端出现两辆汽车表示“相对而行的两个物体”;再按任意键,两辆汽车在隆隆声中向前行驶表示“相对而行”,在两辆汽车重合时按任意键,汽车刹住并表示“相遇”,两辆汽车经过的路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同时,在画面上有一个钟表,它随着汽车的运行而运行,随着汽车的停止而停止,它展示给学生的结论是:两物体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同。由于增强了感知度,教师不用 6 讲,学生已经在声、光、色、形中明白了诸如“相对、相反、相遇、路程”等词语,从而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并体会到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及时反馈,强化学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的及时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特别是练习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决定练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某一结论的正确与否反馈越及时,学习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记忆越深刻。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及时反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一人一机,人机对话的形式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例如:“15+8=”学生如果输入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再次显示进位加法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则,计算机可以在出现错误提示后,随即出同类型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正确。这样的练习反馈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概念理解程度,规律运用等的检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判断、选择、连线、输入式交互等多种形式也对保持促进学生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5.“成功”体验,深化学习动机
人机交互式的学习和练习形式,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快乐。机器是没有感情 的,但是一个注入教师情感的课件,却能使每个学生有机会随时得到老师由衷的称赞,正是由于计算机不厌其烦的可重复性,使学习进程可以具有异步调控性。所有学生都能在一种没有心理压力,积极主动的氛围里学习,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例如:在巩固百以内数的加法练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翻画游戏,做对一题,就出现一部分画面,并伴有老师的录音“你真棒!”。做错了,则提示“啊哦!请再想想!”如果学生不做选择,就再次出示本题,直到学生做对,给予表扬并翻出画面;如果学生需要帮助,则将本题方法渐进提示,帮助学生完成。9题全部作对,就会出现伴有悦耳声音的图片。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完成了这个游戏,他们都得到了赞扬,都取得了成功,每个人都高兴得不得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将这种成功的喜悦化为学习的动力,对数学学习由单纯的兴趣转化为乐趣最后变为志趣,从而走上主动学习的成长之路。
四、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的基 8 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3.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的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4.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5.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形成脉络,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充分认识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必然地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我们会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变化。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
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形式多样,有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使数学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中呢?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的融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学习才会有动力。只有将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得到整合,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积极性,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兴趣上去深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是平时到超市购物的情景:周末,小明、小东和小强三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到不同的超市买一种质量、形状完全一样的赛车,小明花了这笔钱的32%,小东花了这笔钱的3/8,小强花了这笔钱的 0.35倍。他们谁花的钱多,谁花的钱少? 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学生很快就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利用学过的小数来比较,有的同学利用分数来比较,还有的同学利用百分数来比较。这样不用老师去讲解学生自己就已经实现了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从而总结出了转化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在多媒体上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其余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应把操作过程主动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结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研究三角形面积学生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二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尺(一个角是30度,一个角是60度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三种方法:学生剪了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一般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电教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任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在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地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学完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实践课,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一周的温度进行记录,并根据调查的数据分别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反馈时,屏幕上展示收集的数据及制表和制图的过程,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最正确、合理的应该是折线统计图,制成条形统计图不妥。同时,再把学生自制的折线统计图在投影上反馈,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足之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四、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自从开设了教育网络平台,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为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广大师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将占主导地位,它必将成为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恰当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仅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珠街镇中心学校张仁德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于2008年正式建成校园网络,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正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下面我就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⒉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如初三几何《圆心角、弧、弦、圆心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引入,我用一组动画:滚动的汽车轮胎,转动的水车还有快速旋转的风车等,展示现实生活场景,用来说明圆的中心对称性和特有的旋转不变性,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
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最后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同样用《几何画板》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通过割补与另一个角构成一个平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圆幂定理》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将这四个命题的联系用动画演示,由点动到线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内在关系,即同一线段上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长的积是一个定值,于是可以将这四个命题统一归纳成一个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与理解和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CAI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⒋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并引导学生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来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辅助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由坐标描点,若学生点击的位置不对,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
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模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媒体的互动,内 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化解。
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的难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很重要。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直观性、形象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数学教学难点得以化解,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使复杂的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
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认识事物,减少抽象思维难度,并且可以减少老师的板演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积极性。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确实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不能完全的依赖信息技术,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不得到普及,原因有以下几点:
1、物质条件制约:好多农村学校没有电脑;城市学校不是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
2、教师的个人素质:很多教师还不能熟练的使用电脑。
3、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如果能实现资源共享,那该多好。
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