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新课标的特点和教学策略建议_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特点和教学策略建议
李绍金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以往颁布的各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特色。结合各地对《新课标》培训和研讨的成果,以及本人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将《新课标》的新特点归结为十个方面。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的十个新特点
第一,对高中历史课课程性质的认识新。《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继续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揭示了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
1996年起,原国家教委颁行独立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尽管后来作过多次修改,但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一直没有多大改变:2002年4月第1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实,《教学大纲》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的这一定义,是对“历史学”性质的定义,是从学术上来描述的,它同样适宜于大学阶段的历史课,实际上并没有认清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比较起来,《新课标》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高中历史课开设的目的。第二,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的的认识新。归结起来,《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目的作了三个方面的描述:①知识教育与学科能力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③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结合《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规定,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建议来理解,《新课标》对后两者更加重视,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
归纳《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也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教育。结合《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以及对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出的建议来理解,《教学大纲》对更加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体现出“以基础知识为中心”的理念。实话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目标的规定,太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教育”的抵触情绪,并没有全面揭示历史学在对人的价值观形成、情感培养方面的教育功能。
总之,《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规定,是对《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标规定的重大发展。传统的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对能力和教学要求往往采用“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方式,对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应达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而《新课标》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体化,从而明确了高中教育历史课程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
第三,对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揭示新。
《新课标》用了相当篇幅全面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原有的《教学大纲》没有“教学理念”方面的内容。
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并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是还高中历史教学本来的面目。第四,开发历史教学资源的观念新。
《新课标》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这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完整而准确地概括。它扩展了师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视野,启迪了思路,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资料”不足的问题。同时,它又为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第五,历史教学内容新。
原有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复,依然是中外“通史”教学。
《新课标》采用“模块”加“专题史”的形式,把中外历史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共25个专题,定为必修课。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规定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第六,教学活动要求新 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过去,“开展历史课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开展的“要求”。《新课标》把“讨论”、“调查”、“阅读”、“访问”、“演讲”、“观看影视资料”等等活动“法律化”,必须在教学中组织这些活动,变以往的“第二课堂”为现今的“第一课堂”。历史教学活动将更加活泼。
第七,学习评价手段新 在教学评价上,《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1.评价对象和参与者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教师,而且包括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对历史教学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当然,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2.学习评价目标和内容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知识及能力领域,还包括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习评价方法多元化,有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等,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理念,寓学生的学习活动于平常的生活活动中,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八,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新
《新课标》要求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要借助现代所有的信息媒体(除了课堂外,还有网络、报刊、图书馆的图书,等等)进行学习活动,要生生、师生合作学习。正如《新课标》指出那样,“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全新要求。
第九,历史教材观念新
在《新课标》条件下,只有《新课标》是唯一的法定依据,学生所使用的“课本”再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课本”只是学习的最重要资料,历史学科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利用为教材。
《新课标》全面实施后,将出现一个《课标》,多个《教学大纲》,多套课本以供选择的局面。据了解,经教育部批准,已有四家出版社邀请有关专家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了四套各具特色的高中历史教材。
《新课标》还给一线教师发挥才智提供了编写“教材”的空间。《新课标》说:“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是说,除了国家级的教材外,可以有省级教材、市级教材,还可以有校本教材。
这种新的教材观,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第十,对历史教师素质要求新
《新课标》把历史教师作为一种历史教学资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
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这种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教学观念要新。“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历史教师不再只是“讲”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交往,要“学”历史,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要有新的学习能力。由于信息渠道的拓宽,学生掌握的信息资源肯定大大超过老师。做一名称职的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3.要掌握新的教学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成为基本要求。现今的历史老师多是“文科”出身,恰恰在“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问题上存在着缺陷。
4.要迅速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管理手段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在《新课标》下,学生的学习不再限于课堂,不再只依赖于“教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只是一个“分数”。这种新形势下,怎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评价,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5.要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新能力。历史教学资源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教师要能够发现利用现实的、活生生的历史资源,结合书本的“历史”,教活历史课。教师不光要能依据“教材”教“历史”,而且要能够“编”历史教材,包括校本教材、地方教材。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策略建议
(一)加快历史教学资源在“硬件”方面的开发,建立校本历史教学资源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应加快本校历史教学资源网的建设。就现有条件,这个网的组成可以包括四个方面: 1.以“网站(网页)”为核心的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收集国内外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网络信息,收集本校师生历史教与学的成果。
2.以“图书馆”为核心的传统文本历史教学资源。学校要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同时,通过适当方式与兄弟学校、大学院校图书馆建立联系,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
3.以“历史遗迹”为核心的实物历史教学资源。学校可以通过适当途径与附近的“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其他“历史遗迹”的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建立校外历史教学资源基地。
4.以“专家、知情老人、历史科名师”为核心的人力历史教学资源。要采取适当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争取他们为提高我校历史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二)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以便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有位专家说:“培训是教师的最大福利。”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可以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教法转变、角色转变等。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民主教学,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加强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进。
要围绕“如何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动力的机制”进行探索,促进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要采取措施,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
要创设民主的、活泼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哪些建议
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哪些建议?(作业)
一、教学建议
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和熏陶。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三)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事做出合理的判断。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认识。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五)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如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往往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待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
(六)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支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篇:新课标历史
教育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字: 新教材,问题情境,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6-0055-0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会学”是建立在思考问题基础上的,这需要经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搜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的能力,才能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路径。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究;没有问题,学生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没有问题,要求学生体验、感悟就是空话。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也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标的这三种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
一、课前导语设置应探究的主要问题,开宗明义,激发问题意识
三种新教材在课前的导语部分,都精心设计,提出了学习中应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在教学伊始就营造了问题意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如:人教版教材在导语部分设计了“探究的主要问题”栏目,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编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重要特点?”岳麓版教材在导语部分设计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在“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货币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人民版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导语部分设计了“学习建议”栏目,提出学生应探究的问题。如“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单元,编者这样设计问题:“要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根据本专题提供的内容,深入思考为什么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为争夺世界市场的控制权出现了哪些冲突和战争?世界市场形成对各地区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这一历史过程中能揭示出什么基本规律?”导语中设计的问题,都是本课或本单元要求学生必须探究和理解的主要问题。新教材通过问题方式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进入带着问题状态,使学习建立在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上。促使学生将学习建立在“想学”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发展到“能学”、“会学”、“坚持学”。问题的创设是培养主动学习的关键。新教材导语部分一般都提出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和应弄清楚的问题;同时又注意到将问题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这样在学习之始,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在课文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学思结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起始于问题,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本特征。孔子曾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有学思结合,只有通过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才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由“学会”转向“会学”。新教材强调学思结合,设计了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栏目,以问题插入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建立和强化了问题情境。
岳麓版教材针对课文的知识内容,以问题框的形式,及时妙巧地插入问题,如“鸦片战争”一课,结合相关内容,插入“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人教版教材在课文中专门设立了“学思之窗”栏目,通过问题的插入,积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一课,“学思之窗”的问题情境是:“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想一想,中国这时为什么奉行不结盟政策?”人民版教材则在课文中设立“学习质疑”“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插入问题,如“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在“学习质疑”栏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在“议一议”栏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当时全国的统一起了什么作用?”三种版本的新教材在课文中创设的问题,旨在诱导学生学思结合,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思维从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在课文结束部分,通过对问题过程的探究,为正确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高中“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张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直接感受,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三种新教材正是从这一改革的理念入手,在课文结束部分,设计专门的栏目,取代传统教材以知识掌握为目的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过程的探究,促进知识整合,思维深化,能力升华,个性发展。
人教版教材设计“本课测评”与“学习延伸”等栏目,以问题探究为宗旨,既强调知识的整合与掌握,也关注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既有知识层面的归纳总结,又有能力层面的创新,从而体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本课测评”以问题形式,学生必须掌握、理解和运用的内容;而“学习延伸”是针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兴趣的学生,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扩展,这类问题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结论,甚至连基本的历史资料都不齐全,需要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假设和论证,以求问题的解决。这部分不做统一要求,体现了教学的选择性。如“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编者在“本课测评”中创设的问题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盛唐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当时出现了哪些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有哪些代表作?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苏轼与辛弃疾有哪些代表性词作?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而在本课“学习延伸”中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阅读下面所列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诗略)“请阅读辛弃疾下面两首词,说出它们的不同风格,后一首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词略)显然,这样的问题要求更高一些。
岳麓版教材在课后设计了“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等栏目,前两个栏目以史料解析的形式,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扩展,供有兴趣的同学探究,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选择性。后一个栏目通过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自我评价,这部分内容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性。如“巩固新生的政权”一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95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其中说,„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相关着,是为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这话引用了什么典故来说明历史经验?联系当时的国内外局势,你对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原因如何理解?”“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徙、人身等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有民主制度下,人民才能普遍享有这些权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人民版教材在课后设计了“自我测评”与“材料阅读与思考”两个栏目,前者侧重学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后者则提供相应的史实材料与背景,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前提下,分析解决这类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以拓宽、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课,创设的问题情境是:“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以下材料讲的是1865年—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各省将军督抚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们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材料略)
三种版本教材在课后创设的问题情境,与传统教材相比,知识与结论并不是惟一重要的,学生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作为学习的延伸过程,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思维、自我评价、创新意识、动手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这就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素材,符合高中课程设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既为学生进入社会和高等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创设“探究活动”的新课型,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探究,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结论死记硬背,不知其所以然。新课程理念下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注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思维路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集中训练学科能力,三种教材都设计了“探究活动”的新课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研究过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收集整理资料,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如何在假设的论证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发现,体会和掌握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人民版教材编者设计了“学习与探究”的课型,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如“为哥伦布领航”的学习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创设探究的问题是:“哥伦布航行美洲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航行美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有哪些?勇气、科学知识、个人梦想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如何?总结现代航
海技术在哪些方面比哥伦布时代有进步?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完善?未来世界海上航运业发展的前景如何?”
岳麓版教材则设立了“综合探究”的课程,如“破解李约瑟难题”的综合探究课,编者从学生主动探究的角色意识考虑,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请思考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中国传入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岳麓版教材创立综合探究的意图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重在过程的参与,并不期望得出科学的结论,旨在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对话交流,提高主动探究创新的兴趣。凡有一见之得,教师都应充分肯定,通过探究交流的途径,加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使之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人教版教材也设计了“探究活动课”,如“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探究活动课,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问题:“(1)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有哪些?又有哪些严峻的挑战?(2)用事实分析„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认识其严重的后果。(3)就中国或者你所在的地区应该如何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4)批判西方中心论者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挫败利用„全球化‟来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企图?”以供学生选择探究讨论。这样,学生在“研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历史情感得到升华。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历史的“客观性”,确定的内容,给定的结论,往往使学生造成错觉,认为教材所讲授的知识就是客观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惟书惟上之学风直接影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史既是客观的,但它又是人们对历史有意识的选择、复原和认识,这样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过程,必然是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当然,这种选择的主观性一定要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历史学家卡尔·波普尔就主张:“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历史和自然科学一样必定是有选择的,否则历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满。”对待历史,观点各异是正常的,关键是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这就是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当学生认识到所谓历史,就是依据史实材料进行探究和解释,历史思维的学习主体意识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五、通过认识史料,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意识
“课标”明确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如何再现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历史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感,是当前历史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历史认识首先建立在对史实材料的认识基础上,主体在认知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但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分强调以纲(大纲)为纲,以本(教
材)为本,教师教教材,学生记教材,教材被神圣化,知识是确定的,结论也是惟一的,学生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创新意识被扼杀在教材的定论中,人文精神也难以滋生。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是历史学家主观解释的产物。当他们依据史料阐释历史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阶级、时代、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民族精神、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他们选择的立场、观点、角色、方法也不尽相同,加之文化多元性的客观存在,最终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解释的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新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编写的定势,提供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史料,通过再现历史场景来设计问题,从而将材料的解释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认识材料的过程中,形成历史意识。如岳麓版教材在“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栏目中,就精心选择了与学生知识储备有关,但又不是简单再现历史知识的相关史料,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中,编者就精心挑选了与教材内容有关,但仅凭现成教材知识又无法解决问题的典型史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诗访录》”
创设的问题是让学生思考解释:“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回答这些问题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重复,教材中也没有现成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历史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而解决问题。传统历史教学中所谓客观的历史,即教材内容,无非是教材编者对历史的解释而已,并不是历史的定论。何况,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异,在解释中,必定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这是客观存在的,是难以回避的。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史料,如何在鉴别中得出对历史的解释,并将解释权交给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欧洲各国的历史教学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解释中辨认别事实”,“对史实有多种解释”。实际上,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
第四篇:儿童水墨画特点浅析及教学策略
儿童水墨画特点浅析及教学策略
以传统国画为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儿童水墨画教学,已经是很多教师尝试过了的。传统写意花鸟、山水、人物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有着高度成熟的笔墨、造型模式。特别是大写意一路,由于大写意其简练稚拙的造型恰恰与儿童画的简练夸张、注重主观感觉相符合,因此传统大写意的表现题材形式成为许多教师辅导儿童水墨画的首选内容,教起来成效快,结合快,易上手。但是许许多多缺乏个性的“小白石”、“小悲鸿”也随之产生。因此,这种以传统题材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遭到大家的质疑。同时,如何让儿童水墨画回归童真也成为越来越多教师思考的问题。
其实,我们要进行儿童水墨画教学首先必须明白儿童水墨画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
一、题材宽泛。儿童水墨画多以表现儿童身边的事物为主。绘画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对世界的感受的一种方式。因此人物、植物、动物,天上、地上、水里甚至宇宙,都在儿童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无所不画,涉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然,传统国画题材远远难以满足儿童的表现欲望。单调地用传统国画的梅兰竹菊等题材,压抑了儿童的表现欲,而且高度自觉的造型及配套笔墨程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于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单调的题材训练中逐渐衰退,最后我们痛心地看到孩子慢慢地疏远了我们的国画艺术。
二、造型夸张,没有固定的规范。与传统国画造型的高度自觉、程式化相比,儿童水墨画造型稚拙,充满着童趣,甚至有时是那么的不合常理。如果用名家现成的、成熟的传统国画造型代替儿童偶然的、稚拙的造型,让学生亦步亦趋,只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尽管孩子的造型是那么不完美和稚嫩,但我们还是不愿意看到画面上和学生年龄不相符的“早熟”。
三、笔墨有很大的偶然性,充满了意外之趣。儿童对浓淡干湿的笔墨造型技巧不是太强,墨的层次分不清关系,水的运用也掌控不好,每一笔都是未知,每一笔都在探索,最终呈现的虚幻混沌的效果,可以说是真正彻底的“写意”。三笔一竹叶,四笔一燕子,让学生画“字儿画”,无疑是让学生少了自主探索的乐趣,画面也失去了儿童画应有的意外之趣。
四、想象奇特,往往有奇幻有趣的画面情节。很多孩子喜欢把身边发生的事用画笔表现出来,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不仅人物,就是植物也有男女老少之分,也会唱歌跳舞,也有喜怒哀乐。比起传统国画写的“意”,儿童画的“意”显得更加具有奇特性,古人的“雅、逸、荒、寒”等“意”,显然不足以表现出儿童的思维特点的。
既然传统国画题材、造型、立意,都和儿童水墨画有很大差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呢?
首先,我们必须拓宽儿童水墨画表现题材。根据教学难易程度及儿童思维特点,选取儿童有能力表现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笔墨表现。校内、校外、家中、宏观、微观等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教材中。有条件的老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图片笔墨表现,或者让学生运用数码相机拍摄学校、社会、家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将之进行筛选后进入教材。
其次,保留学生绘画造型过程中的原创性与趣味性。教师不仅要能“看懂”学生的造型趣味,更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造型意趣,并加以进一步的保护、鼓励和强化。对事物特点表现得不够集中强烈的学生作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选择、夸张、表现,忌示范造型让学生“复制”。
再次,用“将错就错”的教学机智对待学生的笔墨。孩子在作画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合规范的“错误”,常常出现不成熟的“败笔”。比如,学习一笔产生浓淡的调墨方法,而孩子却做不到,不会融合,产生了浓淡分离的“错误”,这时教师发挥“将错就错”的教学机智,抛开标准,不让技巧限制灵性,孩子笔下浓淡黑白的极大反差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
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技巧运用的娴熟与否并不重要,也不可给他们固定的结果,儿童水墨的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引导孩子放松大胆地表达感受,多些生鲜的墨趣,少些程式的标准,让他们了无牵挂,直抒胸臆,画面自然呈现满目生机。把儿童本真稚拙的“错误”的“点”发挥到极致,反而能帮助学生寻找到独特的笔墨风格语言。
最后,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绘画主题。不要以成人的“深度”来要求儿童的水墨创作,就让孩子多表现一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运用水墨语言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第五篇: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新课改理念及评课关注点
——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一
一、历史学科特点
1、历史学科课程定位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是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历史学科的特点
(1)存在形式的过去性。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2)认知结构的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认知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为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
A、整体性。历史是人类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留下的“足迹”,因此学习历史要从时间、空间、人物三方面去整体把握。人类活动具有世界性,每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因此学习历史要扩大视野,把历史事件放到世界背景中去考察、定位,形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立体的、整体的认识。
B、因果性。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 的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的手段之一。
C、发展性。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继往开来的过程,后一个过程总是在前一个过程基础之上的开拓创新;从认识论上看,人们的认识处于发展与深化之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总结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使之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3)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和灵活性。求异思维是针对常规定向思维而言的反向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最主要的历史学科能力。应重视史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解读的能力,以及思维与逻辑的严密性。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
(4)学科联系的交融性。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古今中外,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其内容异彩纷呈,纵横交错,互为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以历史为依托进行学科间的渗透、综合,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其创新能力。
二、历史学科新课改理念
1、历史学科新课改理念
中学历史课程要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本质,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奠
定基础,因此要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特点出发,突破以知识记忆为目标的面面俱到的框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规律,纠正急功近利的简单化做法。
新课改《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1)培育民族精神,树立现代意识;(2)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线;(3)多维度构建历史课程框架;(4)研究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5)重视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
2、新旧历史教学理念的比较
(1)教学目标之比较。传统历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其中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整体设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知识、技能、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总体目标。
(2)教学手段之比较。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以粉笔、黑板、图表、插图、照片、模型等直观教具为主,教学信息大都是静态的,且信息量少,信息渠道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手段,在对传统教学手段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历史教学结构、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改善历史教学效果。
(3)学习方式之比较。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过分强调被动接受式学习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轻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过分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而放弃社会实践活动,过分注重学习的量与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质与过程。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体验性、问题性、合作性,并将这些视为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4)课程资源之比较。传统的历史教学将教科书及少量的历史挂图等直观材料理解为课程资源的全部。新课改《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它分属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层面,包括教参、课外读物、直观教具、视听材料、多媒体资料库、互联网、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历史遗址与遗物、当事人和亲历者的回忆等,新课改课程资源较之传统教学课程资源丰富了不少。
作为课程资源核心的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也大量增加了有关文化、科技、社会史等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生活,这样更好地发挥了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工具”的功能。
(5)学科能力之比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定位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这一能力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的层次。
新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又分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历史学科特殊能力又可根据递进关系,分为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四项,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挂钩。新课程的能力目标,较之传统目标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历史新课程理念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理念的批判、继承、创新和发展,广大历史教师应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加深对传统历史教学理念弊端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在历史课程改革中自觉地加以贯彻实施,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三、历史学科评课关注点
1、看是否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
育思想。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里所谓历史的眼光就包括这种整体的眼光,这种史学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对自己、对社会的洞察力和穿透力。通俗地讲,就是在认识问题时能看得深、看得广、看得远,能看到别人一般看不到的层面,这是一种历史的独特眼光,是史家之法的核心。
课程标准提出,中学历史教学要从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出发,把握教学内容;从历史认识的角度出发,把握教学方法、手段与策略;从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出发,提高教学效率。要重视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使用外语进行历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讲求实效地认真试验和逐步推行。
2、看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
历史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学习方式的改善,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要鼓励学生广泛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水平。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发现不同问题,听辨不同声音,懂得多元理解,敢于“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使历史学真正成为一门启迪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的聪明学、智慧学、人文学。
求真、求实是史学的根本宗旨、原则,是灵魂。有了正确的史料,还有一个如何解释和评价史料的问题。在目前大力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要着意为孕育历史学的求真、求实精神而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悟治史之精髓。
3、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1)看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看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强调对主干知识的把握,重视知识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所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指能体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的知识以及重要的历史结论等。
(2)看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看教师是否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史料分析能力。现行教材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针对学生实际,适当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和分量,采取了在一段史实旁边设置一则史料,或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叙述中穿插一段史料的方式,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就地取材”,眼光向下,对于教材中的“第一手资料”要珍惜,不能熟视无睹、轻易放过,不要冷落或遗忘了它们,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习史料、读懂史料、理解史料,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献资料融入正文部分。
突出学科能力,注重以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关注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历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激起学生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培养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使学生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造就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宽阔胸怀,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促使学生追问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同哲学、文学一样,从终极目的上来讲是要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存状况的。历史课程的讲述要从阶级斗争史转向文明史,从精英视角转向民众视角,从理解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解读,从线性思维走向网状思维、立体思考等等。共同呵护学生的心灵,共同关爱学生的成长,这才是历史学科的终极意义。要把学科特点、学科体系和基础教育现状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协调,发挥其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的作用。
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动过程。因此,我们在研究考察历史事件时,绝不能孤
立地、静止地去作观察,而应当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作具体的、动态的分析,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一事件对现在所发生的及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多维的时间意识,不仅关注“过去时”,还要正视“现在时”,同时着眼“将来时”,学会前瞻后顾、左顾右盼;学会领悟其中蕴涵的那种历史感。
4、看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历史来自于证据、证据来自于史料的历史认识思维出发,引导学生以课程资源为载体,从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获取历史信息,强调对文献、实物、口述等各种类型史料的阅读、搜集、甄别、整理、分析、对比和综合运用,使学生掌握初步的了解往事的方法,形成基本的思考往事的能力,以促使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