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0: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

第一篇: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

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

摘 要:书法作为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培养师范生的审美能力、书写能力和从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有弊的一面。文章分析了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的现状与意义。

关键词:书法;高校师范生;现状;意义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师范院校无疑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肩负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任,尤其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书写潦草,经常出现笔顺错误、错别字,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还会误导学生,使其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写在黑板上、批在作业本上的字东歪西倒,那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可想而知。因此,书法成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

一、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探析

(一)有利的一面

1.社会对有书法特长的教师需求剧增

随着各地中小学对教育部相关通知的贯彻和落实,对有书法特长的教师需求非常大。以重庆市为例,据相关专业人员统计,未来五年重庆市将有五千左右的中小学书法教师需求缺口,而高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足够的专业书法教师,因此相关部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同时担任书法教师。同时,由于受教师编制的影响,中小学录用专业书法教师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有书法特长又能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师备受青睐。

2.就业压力大,促使师范生认真训练

现在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师范生就业需经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层层筛选,还面临考编制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工作对象大多是6~12岁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写得一手规范标准的楷书。因此,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自觉加强对书法的学习和训练。

3.书法教学条件良好,学习氛围浓厚

目前,师范院校均开设有书法课。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书法教育在全市名列前茅,从新手入学起就开始进行书法教育,大一大二每天晚上均安排有书法课,而且严打考勤,从软笔字到硬笔字,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学。学校还自主编订了书法教材,聘请专业书法老师,学校还实行严格的三笔字过关考试,因此整个校园书法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各类书法活动层出不穷。

(二)有弊的一面

1.急功近利,疲于应付。书法是需要修炼内功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与积淀,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掌握是不太现实的。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师范生心态浮躁,急于求成,很难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更别提把一笔一划写得细致入微。同时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各种活动,无心顾及书法练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逢交书法专业,便临时抱佛脚,严重影响了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课时量少,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小学教育师范生将来面对的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艺术类课程,因此课程门类多,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虽然书法学习内容多,但每个星期只开一节课。此外,有些师范院校开设书法课较迟,大二大三才开课,学生还未完全掌握,就面临实习期或求职期了。

3.学习目标模糊,观念落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师范院校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专业练习和考试中极易表现出不良的写字习惯,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认为学习书法已经不再重要,既然学校安排了课程,就被动地上课学习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先进的学习理念。

4.脱离实践,缺乏创新。书法只有真正拿起笔来写,才能在点横顿挫中感受其魅力,偏向理论学习,忽视实际练习,永远不能有效提高对书法的审美力和领悟力。另外,学生满足于对着字帖临摹练习,缺乏科研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意义分析

(一)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汉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书法艺术已不仅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它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国际交流中,成为各国人民热爱的艺术。汉字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是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只有教师热爱书法,精通书法,才能更好地扩大中国书法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让中国书法艺术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朵奇葩。

(二)书法教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作业本上的批语,都离不开书写,良好的书写能有效地架起师生联结和共鸣的桥梁,良好的书写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功。一手潇洒美观的粉笔字,往往能让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中,规范工整的板书能提高学生接收知识的效率,让教学更为轻松,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也在情理之中。对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而言,一手好字能让自己在合格课、公开课中脱颖而出。

(三)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教育之所以在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着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这与社会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关。鲁迅先生说“书法......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中国书法兼具诗、画、乐、舞等多种表现功能,因此学习书法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四)书法教育有助于师范生克服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在开放的环境中,师范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面对一些不公正现象,加上考试、就业的压力,紧张、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随之而来。中国书法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多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体现,对学生看待、处理问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书法欣赏和书写体验有利于对师范生真性情的培养熏陶,有利于锻炼师范生宁静恬淡的心态,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喜忧参半,任重道远。只有加强高校师范生的书法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师范生的书法教育,中国书法这门传统文化艺术才能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李默尘,书法,高校师范生不应欠缺的技能,咸宁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现状浅析与对策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现状浅析与对策

何谓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分为理性修养和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成熟。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加以中国化了的学说体系。我们只有认同它,才能应用它。政治修养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这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政治素质。

一、大学生党性修养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行为功利化,把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信仰。

(二)部分学生党员的个性化突出,但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三)部分学生党员服务意识淡薄,只关注个人发展,不善与帮助和团结其它同学。

(四)部分学生党员作风浮躁,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在思想、工作、学习方面不能以身作则,不能很好的处理荣誉和责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五)部分学生党员艰苦奋斗的作风淡化,怕吃苦、怕受累,不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贪图安逸,对自我的要求标准较低。

二、学生党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党性修养?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有价值的个人理想,并为之奋斗,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积极主动参与创新争优活动。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对于理想的坚定而稳固的信仰。党章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观念。无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多么大的曲折和反复,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是不能动摇和改变的。只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作为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党员,应该树立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时刻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争先创优。

(二)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政治素质,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放到实践活动中去检验。学生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加强理论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指导,加强党内生活锻炼,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每一名学生党员都应该把提高个人党性修养真正具体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

(三)加强组织纪律性,树立大局意识和模范意识,提高执行力。纪律就是一个群体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约束和规范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使之所有言行举止都趋向于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学生党员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上成为先锋,更要做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团队的精神,积极组织和带头参加各项学生集体活动,在学生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加强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道德水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强弱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员道德要求的自我认知不够全面准确,自身的道德素质亟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全面提高,道德实践需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紧抓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应该从思想上紧抓党的宗旨,提高对党员道德修养的自我认知水平,并努力落实到实践中去。

第三篇:高校信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高校信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蔡 晓 丽

(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 要:本文从中小学信息教育与高校信息教育衔接的新视角出发,通过对目前中国高校信息教育中存在的若干突出的问题及对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给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高校信息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信息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无限丰富的信息,人们再也无法按照传统的处理信息的方式去记忆它们,而要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中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体现在人才培养策略上,就是要从传统的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教育观念也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来。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教育,而发展中国家更要迎头赶上,否则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中产生的“数字鸿沟”将更进一步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也充分意识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乃至中小学纷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新思想,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涉猎信息技术和其他多门学科的知识,这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如果从2001年在高中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算起,部分高中学生将于2002年将升入大学,初中学生也会相继步入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必推动高校也要相应地进行信息教育课程的改革,从而与中小学信息教育有很好地衔接,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信息教育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校信息课程设置上仍然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并且假设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零起点”。高校与中小学所教的知识点重复,并且有些内容到毕业时已经淘汰了。这种状况使得高校和中小学这两个本来应该承上启下、不断拓宽加深的两个学习阶段变得壁垒分明,如同“井水不犯河水”,课程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里普遍开设的都是《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上和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存在很多低水平重复的地方。另外,大多数大学还没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名义上有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兴趣选课的权利,但事实上只有很有限的课给学生选,为了凑满学分学生还得上那些课,即使他们早已掌握了内容、哪怕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自学达到要求,这与学分制的可选择性的本意背道而驰。

(二)信息化条件不高、学习资源缺乏。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网络中心,都很重视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落实到学生课余使用和课堂教学还是很难让人满意,几乎完全靠国家投入的高校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而相应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不上教育规模的发展,很多学生感叹高校的信息化条件甚至不如中学。

学校机房紧张,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全天开放,很多学生只能在外面网吧上网,网吧的经营者本着利益驱使,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用一些手段吸引学生玩游戏聊天,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沉迷于游戏、聊天与虚拟网络生活,结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另外,网络上可用的教育资源缺乏也是导致学生容易沉迷于网上娱乐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教育网站的功能往往侧重在“行政管理、对外宣传、新闻传送”方面,不可能也做不到用学习资源和研究信息来吸引学生,忽视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

(三)学科性倾向替代了工具性和综合性。高校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中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技能[2]。

然而目前高校的信息教育学科性倾向严重,片面追求学科系统化、教育内容偏深而不实用。学生往往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去学一些计算机理论、概念、编程等,参加各种辅导班、费了很大精力通过考试后才发现学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

学生没有把信息技术看成是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没有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改变和帮助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四)教师缺乏教学策略和方法。大部分大学教师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和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上课时仍沿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些学生逃课、找人代听课现象的一部分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是无益。

而信息教育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是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生教育的观念。信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素质,它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创造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如何针对以上问题给出对策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设置的调整、国家政策的支持,但考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

在对江苏地区高校的学生状况展开调研后,笔者总结出现代大学生的几个特点:

[3]

(一)现代大学生平民意识较浓,但社会危机感欠缺。近几年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教育由

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由原来的“天之娇子”变为“大众学子”,在思想上由贵族意识转为平民意识,认为大学时光人人有,不值得珍惜,导致思想放松、纪律涣散、学习懒惰、不求上进。而他们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接触少,还未体会到将来就业的压力与挑战,缺乏危机感。

(二)过于自我,价值取向多元。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过分关注中长大,自我意识较浓、团队协作意识较淡。在生活中追求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群体,在学习上追求实用性知识和技能、功利性强,在目标上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成才,价值取向多元化

(三)学习态度和计划性有待提高。大多数同学能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能主动学习,力求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知识”,但部分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做笔记、复习和总结等。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能自觉地学习、看报纸杂志、学习实用技术、上网学习的人占多数,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计划性,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聊天。

(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大学生大都在20岁左右,生理、心理正逐渐走向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具有强烈的想独立的愿望,但对未来、对社会很迷茫,缺乏职业规划和对社会的关注。

三、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精选教材、采用学分制。首先,鉴于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非“零起点”的状况,选择或编写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材。

将学分制落实到实处,将选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按照难度和内容进行模块教学,例如分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网络技术模块、数据管理技术模块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对教师和课程进行选择,进行符合个别需要的学习。实施的困难在于选课学生数少的教师会很有很大压力。在教学进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学部分课程,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学分、申请免修,达到一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缩短培养周期、减少培养费用、提高办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二)引资办学,开发学习资源。在硬件上,建议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拨款,改善信息化环境,国家应当按照扩招后的规模核拨经费,减轻高校创收压力;也可吸引社会力量和学生自己投入的方式改善硬件环境,例如学生自己购买电脑,学校提供网络支持和机房,进行统一的管理等;在软件上,开展一些关于信息及其使用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开发符合高校教育规律、符合教学特点和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的教育软件,建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工具型、资料型、平台型辅助教学软件与素材、资料库。

(三)整合多科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学科性倾向,提倡教师在教学时应按照ACM/IEEE-CS提出的“广度优先原则”对信息技术课程作粗线条、全景式的介绍,引导学生从应试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确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工具性的特点使之跨学科,培养综合课程的意识,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同时,高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家目前的就业、经济、政治形势,体会到一定的社会危机感,从而珍惜大学时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成为“复合型人才”为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

(四)改革机制,促进教学。采用学生选教师、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制度,鞭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鼓励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研究,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合作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定期召开小组教学研讨会进行研究和讨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4]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0.[2] 祝智庭 钟启泉.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肖育亮.对大学新生导向教育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5).[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1 Problems and Solution to college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

CAI Xiaoli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0)

Abstract : this essay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 in college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of the cohesion betwee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 and college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And a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isproposed.Keywords: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 of college;creative capability;curriculum reform;information quality;

第四篇:高校实验室教育现状研究

随着高校对学生实验能力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理工类高校还是文史类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自身的实验课能力。在众多的西医院校,实验课同样受到极大地重视。但由于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中医类院校在实验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上尚显不足。

1.非中医类高校实验课能力培养现状

在众多高校对实验能力培养中,最基本也是最值得重视的是观察和思维能力。【吴兰功】在以流体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做了深入的探讨。就观察能力,指出观察应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明确观察的目的,清楚观察目标。就思维能力,指出应在明确观察到的现象基础上独立思考其现象的原因,并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结果。

许多高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各界普遍提出新一代的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体系中实验课程设计中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熊俊涛、孙宝霞】以其所教授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为例,指出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出需提高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并加大实验科研经费投入等措施。

更多的高校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李发荣、吴臻】等人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上,以生物系的实验课程设置为例,就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教材的编写、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张鹤峰】以《电视节目制作流程》课题实验为例,还提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创新潜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各大高校以实验课为切入点,深化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指挥棒,做出积极回应。

2.中医类高校实验课能力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中医作为一门经验医学,从老师的教学到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现代科研思路的提高,中医药理论客观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因此,中医中药的教学应当在以实验为基础的西医发展模式中取其所长,深入开展实验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王彩霞, 崔家鹏】指出增设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苦寒泻下的不同方法,建立了脾虚证动物模型。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通过建立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记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及动手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这种直观教学、重视中医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中医由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转变有重要意义。并极大提高了中医的可重复性,降低了中医的玄学意味。

在这个不断要求创新的时代,中医若没有发展与创新,必然会落到时代的后面,最终被历史所抛弃。创新是中医前途和命运之所在。中医的创新,应到首先是中医的教学模式开始。中医教学模式的创新又应首先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广西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的【方卓】也在其文章中提到须改革现有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型中医学人才的培养。【苗兰英、赵丹玉】等人以生化实验课为例,就如何培养现代中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应当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并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众多中医药教学工作者及从业者都看到现代中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验的弊端。从现在中医实验课程现状来看,更多的是机械地重复、验证前人的实验结果,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为解决这些弊病,中医教学者也在以实验课程设置为切入,进行着各种积极地尝试与探索。但实验课改革未能由点到面,形成系统,尚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的能力。实验课的改革需进一本深化改革。就改革与创新的方法与思路,我们不妨借鉴张仲景《伤寒论》的临床思维方法,在实验课中体现比较观察、辩证认识和联想融合的思维方法。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义、教学建议

颜文臣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只因我平时在书写方面比大家稍注重一点,脱离教学也有些年头了,也就没有什么好的教学经验,因此坐在这里发言交流,旨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写字(书法)的渊源和书写技巧。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

今天我要交流的主要有六大块:

一、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

三、中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写思路。

四、开展书法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书法是华夏炎黄子孙创造出来的、并为历代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民族文化瑰宝,是中华国粹;是中国文化艺术峰巅上的一棵青松;是世界华人创造出来的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国方块文字经过不断完善和科学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既源之于中国方块文字,又高于中国方块文字的、具有东方中国特色的抽象文化艺术;是凸显中国东方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精华的生龙活虎;中国书法它本身又同时具有力量之美和音乐、舞蹈之美,它具有融艺术性、实用性、抽象性、高雅性、共通性于一体的特点。鲁迅先生曾讲:“是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而今这门独特的艺术已不仅为国人所喜爱,而且远播重洋,驰誉国外,比如日本、韩国,他们把中国书法的原理运用到自己的文字中,形成了以自己民族文字为素材的书法艺术。在朝鲜,越南,东南亚华人聚居地,新加坡等国家,书法 也很有影响。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领风骚,放射出奇异夺目的光彩。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些都得益于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只有广大民众热爱书法、练习书法才能保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练习书法既能丰富世界文化,又能提高个人修养,也可能实现书法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代的商品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中国毛笔书法在当今的时代已经接近是纯艺术的东西,再加上中国书法在现代文化的条件下受到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人们对于中国书法这个东西已经是敬而远之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电脑、手机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因此,电脑、手机已经代替了手工操作,办公和写字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用笔写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用毛笔写字的人那就更是凤毛麟角。在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不够重视每周一课时的写字课,甚至把写字课上成了语文课。所以,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过去人们会说“字如其人”,字被看做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然而,现如今这第二张“脸”却日益被忽视。因此,中国书法在当今社会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去年8月,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也谈到: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 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书法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为此,国家教育部从今年开始确定了几个省市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试点教学,我们云南省是祖国西南方的唯一试点,所以,在座的各位教师,以及今天没有到场的所有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艺术教师背负着推广中国书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提高认识,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要成为书法爱好者,从内心深处爱上这个艺术瑰宝,勤练书法,培养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终身学习,享受书法,为学生做出榜样、做出楷模。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这里要说两个方面。)1.开设书法课的要求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在一至八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这里强调的是在语文课程中安排每周一课时的书法课,所以教学的主体就是语文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美术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应该这样理解,书法课每周最少一课时,最多不限。

2.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四至六年级起开设毛笔书法课,在进一步提升硬笔书写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学写规范的行楷字体,提高书写速度;重点学习毛笔书法,掌握基本的描摹技巧,根据教学内容强化书写质量和开展与书法有关的观摩、比赛活动。初中一二年级在规范写好毛笔和硬笔字的基础上,侧重书法艺术训练。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包括高中阶段),强化临摹名家书法,使学生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中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套中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把书法练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打通书法与识字教学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书法,在实践中运用书法。(简单介绍《小学书法教材》的教学目录——可用实物投影)

四、开展书法教育教学的几点看法(这里想说八个方面)▲ 主要针对毛笔书法教学而言:

(一)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对大家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陌生了。学生初学书法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有的认为无关紧要, 有的感到枯燥无味, 因而缺乏热情和兴趣。为使学生热爱书法,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一是介绍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列举古今学书法的典型事例,如“王羲之写字换白鹅”,“墨池”,“退笔冢”、“苏东坡书扇办案”等故事。三是开展“名帖欣赏”、“书法在生活中”等活动。从而,使原来感到学书法无用、无味的学生,转变了态度,爱上了书法。四是在学生书写时可以播放平静、舒缓、高雅的轻音乐或者民族乐曲,《高山流水》、《平湖秋月》、《鱼舟唱晚》等,让学生在悠扬、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凝神、沉静,由内到外,受到音乐美和书法美和谐的艺术感染。五是教学中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保持兴趣、增加信心。六是评价多元化。教学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讲评的评价方式。抓住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讲评,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做好养成教育。

1、写毛笔字既可以站着写,也可以坐着写。初学者可以坐着写,坐姿要求:头正-身直-胸舒-臂平-足安。头正,头不能歪歪斜斜,头稍向前倾,眼睛离纸要保持大概一尺的距离(约33厘米)。身直,上身要坐端正。胸舒: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的距离(约6厘米)。臂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以与肩等宽为宜。

(1)掌握正确的握毛笔姿势:手指的捏、勾、顶、靠。要求写字时全身心地投入。①举例:手指的捏、勾、顶、靠的手势图片(五指执笔法1张)。

(2)握硬笔的姿势: 右手执笔,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握住笔杆的下端,离笔尖约一寸左右(约3.3厘米),笔杆的上部斜靠在 食指的根部。笔杆与纸面约呈现45°角。硬笔书法(铅笔、中性笔、圆珠笔、钢笔)的教学会相对单一些,但我们要尽可能的把枯燥无味的书法课变为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堂。

3、掌握几种毛笔书写方式:悬腕法(坐)、枕腕法(坐)、悬腕法(坐)、悬肘法(站)。②出示手势图片3张。

4、培养学生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习惯。

5、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弄脏墙壁,不弄脏同学的衣物等。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书法艺术。

生活中处处有书法,比如在一些生活用品、车辆、学习用具、广告、报刊、杂志、建筑物等物体上都会有书法艺术。③举例。(展示搜集的作品21张)。作为教师首先要养成欣赏身边书法的良好习惯,再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留心书法艺术,培养学生随时随地欣赏书法的良好习惯。课上可以讲讲王羲之小时候酷爱书法,连走路、休息时也在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笔法,手指在身上不断比划,日子一久,衣服被手指划破的故事。

(四)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

书法不仅是线条艺术,它还是关于语言文字的艺术,一件完美的书法作品总是语言新颖、内容健康、文情并茂,字里行间流露着韵味、情调、意境等内涵。书法艺术是用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来共同表达思想境界的,日本的书法理论家伊福部隆彦在论述“汉字书法的美的本质”时说:“汉字书法的艺术特征,既具有由运笔而产生的点、线流动的造型美,同时又具有依据文字词句加以表达的象征性的概念美,两者之高度的协调产生书 6 法美。”可以说,在一切艺术门类中,只有文学艺术与中国书法的血缘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了。

基于这点,中小学书法教学从书写内容上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效率。这种整合的最佳切入点就是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内容。古诗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积累古诗词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书法课上,语文教师选择书写内容时首先应该选择相应的古诗词。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书法教学而言,除了选择古诗词外,还应该选择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课文内容。使书法课与语文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书法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条件允许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书法教学。利用课件、录像、实物投影、光盘等现代教育技术用最少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最清晰的演示、最直观的形象,使书法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许多专家在网络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系统、专业、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会减少老师的工作量,也能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实物投影还能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书写情况,由此可以进行对比、交流,通过相互点评,达到共同进步,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书法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众多的东方艺术门类中,中国书法最集中、最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的精神追求,书法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审美教育为根本目的的,但我们在实施书法艺术教育时不应忽视它的德育功能。由于书法艺术在我们传统文化中 的特殊地位及其自身特点,通过书法教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书法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的儿子熊秉明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内含丰富,博大精深,有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能以最简单的手段和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我们在欣赏书法时,不但能体会到线条以及线条组合中所形成的黑白空间的变化,而且还能够看到线条及线条所构成汉字势态的变化,进而通过这些变化体会出刚硬、挺拔、粗犷、俊秀、含蓄、文雅、凝重、浑厚、妩媚、精美等丰富内容,这是书法艺术形式上的审美。另外,从文字内容方面,还能看到丰富的感情色彩,领略中国书法的精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怀在《文字论》里总结得好:“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自古以来,书法创作者往往都是以健康向上、言简意赅的诗歌、词句、楹联、名言警句作为书法创作的内容,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以及“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这些内容,富含哲理,健康向上,对人们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另外很多书法作品都饱含深刻的道理,充分体现为人处世的准则,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④举例子(天下为公、上善若水、锲而不舍等等18张)。当然,还可以根据书法与做人的很多相似之处,自然而然地把思想品德教育与书法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

1、如根据横平竖直、端庄工整是写字基本要求的特点,教育学生行得正、站得直是做人的最起码准则。

2、根据字于细小之处见功夫。一点一捺都要清晰交代、不能含糊的特点,教育学生要学会从平凡之中见伟大。

3、从运笔只有均匀、沉着,才能写出饱满有力富于弹性线条的技巧中,教育学生感悟只有稳重做人、踏实做事方可取得成功的道理。

4、根据写字不能出格,出了格的字就显得过大,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教育学生一定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否则“出格”就会惹麻烦甚至触犯法律。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竞赛活动。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书写基础以后,就应该开展多种方式的活动,如现场创作比赛活动,写字经验交流会,举办作品展览会等有关书法艺术的活动,以此来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学期至少应该开展一次活动。

(八)提高教师自身的汉字书写能力。

过去有老师会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是的,书法教学,不一定要求教师具备多好的书写技能,但在上课前,一定要练习练习并能熟练地书写将要讲解的汉字或者作品,为学生做好示范,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得心应手。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包括自身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理论水平,教师要经常阅读名家书法作品,简要了解名家书法的特点,尤其是颜柳欧赵四大楷书家的楷书特点,边学边教。专家一再提醒:先让学生学习颜真卿的楷书,然后学习柳公权,接着学习欧阳询,最后重点学习赵孟頫楷书技巧。因为赵孟頫的楷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他的 作品能让我们直截了当地观察每个字的挥笔之势,这样便于我们临摹学习。所以,这套中小学书法教材中所用的毛笔字就是赵体楷书。

五、分享《赵孟頫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赵孟頫楷书的特点:

第一,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藏露结全。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际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第三,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四,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严谨,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

2、分享《赵孟頫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⑤课件分享92张)

六、分享铁燕英老师“点”画的教学设计

(内容见提纲中)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在今后书法教育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下载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高校小学教育师范生书法教育现状与意义(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

    黄家营镇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书法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好洋教体发[2011]150号《洋县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

    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从去年下学期起,我镇小学1-6年级开始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为营造学生爱书法、学书法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书法艺术修养,传承中华艺术瑰宝,学校在开展书......

    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 摘要 ] 我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部分农村初中的书法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对书法学习的认知水平不够,家长也不够......

    书法教育

    关于创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 县直各学校、各中心校,县书协: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全国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精神,加强我县各类学校素质教育......

    书法教育情况

    小学开展写字教学工作自查报告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书法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

    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

    高校国学教育现状与学科属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方兴未艾,但由于存在实践先行、理论建设滞后的问题,所以造成国学的学科属性不明,这成为制约国学发展的瓶颈。许......

    浅谈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现状与途径(本站推荐)

    浅谈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现状与途径 广元市昭化区朝阳乡小学薛春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在科技高速发达,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的“礼仪......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周记(5篇材料)

    周记有别于"流水账"、"日记"等形式,流水账是有什么就记录什么,不需要作任何修饰和认识的升华,而且内容不限,一周之内可以记录您每一天的任何事情。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周记,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