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实践中反思 感悟中成长 ---- 两堂音乐课的体会
实践中反思
感悟中成长
----两堂音乐课的体会
摘要:家常课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摇篮,公开课是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一堂糟糕的音乐公开课与一堂朴实的音乐家常课所带来的思考与感悟,对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是多么珍贵!在实践中反思,在感悟中成长,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关键词:音乐
公开课
家常课
教学效果
公开课是公之于众的教学活动,它源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音乐公开课也不例外。许多音乐教师为了上公开课,费尽心思,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反复磨课,反复修改,努力让自己平时的教学水平得以升华。而一般的音乐家常课,与公开课相比,真的是相形见拙,相差甚远。不敢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单凭对音乐的一份执着和热爱,从毕业工作以来就一直兼职音乐教学。许多年来,我只听过几节音乐课,更不知道一节正规的音乐课到底该怎么上!单纯的教唱,将富有情趣的音乐课就变成了学生所说的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无聊课了。这样的课怎么能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美感呢?又怎么能“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近几年,随着参加县级音乐研讨会的次数增多,我终于接触到了真正的音乐课。这对我的感触很大,我多想像别人那样在音乐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啊!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的竟是代表教研区参加县音乐教学大比武。尽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单凭几节听课获得的经验,那是远远不够的,结果也当然可想而知了。后来教研室领导来我校音乐调研,我呈现了一堂家常课,而这堂普通的家常课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如此阴差阳错,一堂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竟不如一堂平平常常的家常课?能否找到公开课与家常课之间的契合点,使公开课像家常课那样返璞归真,而家常课又能像公开课那样精彩纷呈呢?反思比较自己这两节有代表性的音乐课,有了以下几点启发。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音乐课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的个人魅力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特长:有的老师自身专业技能好,有的老师教学语言甜美,有的老师上课很有亲和力等等。记得那次在县音乐教学大比武的赛场上,我是参赛的八位老师当中唯一一位非专职的选手。心理素质差又缺乏经验的我,自始至终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自卑、紧张、压抑的心情影响了教学效果。后来给县教研室领导上的调研课,刚接到通知时也很紧张,但转念一想,上的是常规课,听的又只是周老师一个人来,再说我已经有了上一次公开课的经历,知道了音乐课的基本环节,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我带着轻松的心情走进课堂,并把这份轻松传递给了学生,整堂课的气氛融洽,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由此我想到: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教师首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受课堂内外的各种因素所影响,不要顾及课的性质和听课老师多少,眼里心里唯独能装的只是学生。只有这样,即使自己很普通,也一定能上出有自己特色的课,能亮出自己最闪烁的地方,课堂教学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
二、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教学成败
为了体现公开课的效果,每次上公开课,引领的老师便会挖空脑门将课设计得五花八门、别出心裁,但结果往往华而不实,甚至连基本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就拿我的那次教学大比武上的课来说吧,因为是借城里的班级上课,我认为城里的孩子要比乡下的孩子能干。设计时,一直在想:“这点城里的孩子应该会吧?”“这条城里的孩子可能行吧?”尽管费尽心思将课设计得花花俏俏,但由于对学生和自身的估计不足,又没经过试教,所以上课的时候心里根本把持不住底儿,能把课上结束已算个大幸了。“传统、老套、乏味”是评委的最终到评价!
而那堂家常课是在自己学校给自己班级的孩子上课,我太了解他们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为他们量身设计的。在《故乡的小路》这课中,有一个音乐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变拍子”(除了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外,整首歌以3/4和4/4交替进行的。)按照常规的设计是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打拍子,然后发现拍子的变化规律。平时我也教孩子们打拍子,可要听出变化的节拍并用手势打出来,确实有难度。课堂上如果按常规的设计来处理这环节,既达不到目标,我也不好下台。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发现整首歌是三拍子和四拍子交替变换呢?苦思冥想之后,我明白了只要能听出每小节的强拍就能解决问题了,即使听不出来,动手打节拍也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吧?于是我引导学生将每个小节的强拍拍在手上,弱拍则拍在腿上,边拍边数。果然不出所料,整首歌的节拍只拍了一遍,学生就发现了拍子的变化规律了,重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被突破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告诉他们“变拍子”这一乐理知识,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听课的周老师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不同的评价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公开课也好家常课也罢,一堂课在设计之时不要刻意去模仿名师,抄袭别人的作品,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学生,多去关注学生会在课堂里想什么做什么。只有设计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才能使简单、朴实的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激荡智慧飞扬的天地。
三、充分的情感交流,焕发课堂生机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教学,特别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心灵交流的催化剂。记得那次教学大比武的《折小纸船》的课堂上,我与借班的学生没有情感基础,加上自己的稚嫩和紧张,教学时根本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只是想着如何顺利地完成事先安排的教学环节,一味机械地教重复地唱。尽管我一个劲地提醒:“唱响点好吗?唱响点好吗?”可学生始终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唱出歌的情感和韵味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这种缺乏情感碰撞的课堂,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呢?
而调研课《故乡的小路》,我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想方设法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上课伊始,我与学生以拉家常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畅谈自己故乡小路上的点点滴滴,触发对故乡小路的无限思念与遐想,以唤起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词的内涵,我先让他们边听乐谱边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朗读来抒发对故乡小路上的小花小草的爱恋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配上音乐的节奏,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当几个调皮的男同学用粗重的声音歌唱时,我抓住时机耐心诱导,让他们明白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和人文内涵。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唱歌的积极性,我又不断变 2
换唱歌形式,用“噜”、“啦”唱,男女生对唱,小组分唱等等。整节课我和学生相处默契,一起融入了音乐,一起沉浸在这份美妙的享受当中。在告别平时觉得漫长的四十分钟时,都还依依不舍呢。
是啊,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是师生生命交融的平台。教师只有真实情感的付出,才能收获学生真情的汇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弯下腰来”融进学生队伍,带着真诚走近学生,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让学生在精神的快乐和心灵的满足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张扬自己的个性,发展生命的智慧。
四、恰当的媒体使用,提高课堂实效
多媒体的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如果盲目使用或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为了参加那次教学大比武,在备课过程中,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每个环节只要能在多媒体上展示的都做到了课件里。费时费力制作的课件,竟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教师忙于展示课件,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减少了,课堂效率的低下也不言而喻了。
教学《故乡的小路》时,我删繁就简,课前只准备了歌曲的范唱和一张只有歌词歌谱的幻灯片。教学时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上,只在突破 “变拍子”这个重难点时,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补写节拍号。这样简单方便的操作让人一目了然,学生也在探究体验中掌握了乐理知识,教学效果却非常好。可见多媒体恰到好处的使用,多么需要技巧和智慧啊!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各种经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扎实上好家常课,勇于挑战公开课,让自己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努力让音乐课堂成为开发学生音乐潜能的乐园,为学生终生享有音乐乐趣而奠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2、金亚文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3、陈荣芳 《课堂设计,不妨简朴一些》 《中国教师报》2005年136期
第二篇:从实践中成长 在成长中感悟.
从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
—— 穆珍奇
摘要:七月下旬,天气非常的热。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我开始了我的假期社会实践。今年暑假为了配合学校要求,以及所学知识实践的需要,我去了西安泓沣公司做社会实践!为的就是发现自身的不足,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在这家企业进行了1个月的假期社会实践。这是一家私营企业。我想通过这次实践、工作使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从课本走到社会,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体验一下自己日常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取长补短,完成自己的学业。关键词: 发展史 电子 机器设备 社会实践
实践地点:西安泓沣电子公司
实践时间:2009.7.27——2009.8.27
实践目的:做为一名在校生,我抱着深入社会的心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作为即将在不久的未来踏入社会洪流的大学生,仅仅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不去接触社会就永
远不会知道社会的规则,依此类推,任何东西不去接触就永远不会了解它。在学生阶段的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能只靠书本去认识它们,这样的认识太浅薄了,不能算是真正的认识。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去接触这个社会上的东西,俗话说人是社会的主人,我们要享有主人的权力就必须先了解社会,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被社会所左右,那样的生活不会幸福安乐的,只会是痛苦和无奈的。要想在这种紧张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无疑,你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相对人才过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史无前例的激烈。没有特别才能的庸才将被社会淘汰。只有我们认识了解了这个社会和以后我们的工作要求,才能在毕业以后较快的适应相对学校而言要紧张的多的社会节奏
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以下是我的实践总结:
一.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造就你良好的心态,这一点很重要。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时刻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不一定一直做分内事,我还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领导都会看在眼里。在学校,只有
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不断地丰富知识。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我在实践中也体会到这一点。因为电子系列制作的相关知识在平时都有听别人介绍过,通过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它的制作流程!增添了不少专业知识!我对于此次调研活动冲满了兴趣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我本身工作兴趣爱好的缘故,其次是我对国产电子方面本身的好奇心。
三.涉足诸多领域,尽情享受磨练”.工作之余,我担任过会场秘书,参与过职位面试,我的付出不求有所回报,但我一直相信人和人的相处靠心,只要用心待人就一定能收获他人的真心。不管时间长短,身为其中一员,就要尽我所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四.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认识更多不同层次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总不知道说什么,这是很尴尬的。在做工作期间,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变多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感觉到了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
在一个月的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着实让我非常的难过,有时想过放弃,但坚强的意志是我又成了下来。在学校里总觉得自己学的还可以,一但接触到实际,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多么的少。离实际还有相当的距离。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少次说过这句话却不去想它所包含的真正意义,直到实践后才对这句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也明白了人的潜力是需要自己去发掘的,理论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想事情、做事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认识客观事物要实现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地一次飞跃,而从理性回到实践是认识事物的第二次飞跃。两次飞跃紧密的连在一起。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身份不同说话的口气就会不同,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
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六.一定要自信。自信可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经历了种种以后,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虽然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但重要的是你有能力。与名校生在一起,我不曾胆怯、从不自悲。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明白一个人的毕业院校无法代表他的处世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自信我们不比任何人差,而相比于知名高校的学生,我们的优势正在于不会眼高手低,有着较为平稳的心态。有人说:“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他便是最可怕的。”而我要说:“当你做好一切心理准备的时候,你就必然能战胜一切挫折。”
七.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真正的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重要的社交经验和技巧。其中以礼待人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公司的形象问题。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真正明白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校园毕竟是太小了,我们在学校学的是理论知识,我们必须要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我们总以为在学校上课枯燥无味,总向往那些自语自在享受生活的人,总有着别人不知到的理想,总想着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但我现在开始明白,所有的想象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会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在实践后才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多么有用,自己是多么的需要进一步充实,其实实践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使我对企业管理理论上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了解企业内部实际运行过程对各部门组织
机构有了更直接的认识,了解市场销售的概念,对市场调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经验。在今后我还会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2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应该多方面的培养自己,对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
【尾声】
这个夏天,缺了团聚,少了闲情;
这个夏天,朝九晚五,充实忙碌。
走进社会,才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井底之蛙;
走进社会,才发现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昨日之时已然逝去,属于我们的是今天和明天。实践的岁月虽浅尝辄止,但却足以为我指明方向。无论今后的道路或平坦或曲折,我都将全力以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三篇:教学实践中反思成长感悟随笔
炎热的夏季我来到了向阳幼儿园,和我搭班的是我师范的同学加现在的师傅黄琳柳老师。从此我们和小2班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环境布置。在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用自己的手来创设环境,做的只是简单的画画剪剪。但在真正上墙面时,才发觉原来每一个小制作都有一席之地。而且环境的布局和思路也有很大的学问。整体的颜色也需在纷繁中有主线,整个教室的环境既要显得大方得体,又能经得起细看推敲。就拿墙角那棵树来看吧:在转角处显出立体感。用捷士贴做树叶,粘贴时又不是全部贴上,做出立体的形状时才贴上。犹如真的树叶在树枝上摇曳。再把主题的名字挂在树前的小网中。原来在制做之初,已经深思熟虑,将主题的影子映入其中,而不是盲目的装饰。
接下来的九月是辛苦而又香甜的。在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时,孩子们大多都有不同时间的哭闹。还有几个幼儿特别吵闹利害有时还会逃出教室…….下午午睡更是难熬,有的幼儿在家本来就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是边哭边睡把别的小朋友都吵醒了。陌生的环境和忧虑的心情使孩子们变得更敏感。这时只见黄老师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哄着幼儿入睡。孩子紧张的情绪被缓解了。渐渐的安定下来,渐渐入睡了………这让我懂得了爱,我们用父母般爱给孩子,孩子会回应我们的。
在以后的日子中,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黄老师的课总是能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动起来,还时常表现出很开兴的样子。这是为仕么呢?在认真听课和自己上课对比反思后,我发现原来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特别熹欢游戏和用动作来表达学习。于是在教学活动中用游戏贯穿活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不断互动……于是一首首儿歌,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律动,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习着,互动着………
以后的路还很长,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反思中,我想我一定会有更多更精采的感悟!
第四篇: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青年教师学校公开课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组织了青年教师有效教学课堂评比,给了青年教师一个展示自己,促进成长的机会。每次做完课都会发现有很多遗憾。也许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反思+实践+研究=教师的成熟。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思考成熟起来的。
学校一直在提倡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是我们设计课的根本。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们认真组织,精心准备。紧扣学校比赛要求:如何体现40分钟的有效,怎样将这堂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是学生的反应。学生的表现是积极的、主动的。对习题的反应也是很快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课上完了,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我觉得本堂课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尝试让学生力所能及的自己准备教学用具,以此,让学生认为化学的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课堂中的东西。我们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也是为了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堆积模型,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总体来说,本节课很好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的训练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还是没有完全放开,让孩子们完全活起来,真正达到学生自己科学探究。课堂上完全是孩子们自己探究,尤其是我这节课,我还是没有胆量让学生们自己去设计,说明平时做的还是不到位,这种训练太少。
新课程要求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索,我们做的还是不到位。所以我们这次做课的经验与教训我会在平时的上课中继续延伸。。
课上完了,有很多值得借鉴还改正的地方,每次的公开课都会促进我的进步。而且同组人给我之处很多优缺点,我会继续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010年5月
第五篇:反思中教学 感悟中成长
反思中教学,感悟中成长
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启动过程中,我已连续参与了二轮高一学年的教学课程改革,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此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和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体会到了只要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就会尽快地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就目前为止我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得失,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一. 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二.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当然要配以多样的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复习课,我们往往通过各类习题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已学过的知识;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学生上讲台、游戏比赛、讨论、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另外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一些明显的优势: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特别对于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会事半功倍。
三.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破之有效: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讲解,重要的是要配以基础,经典的习题,当然适当地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那是最好不过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选择例题和习题时最好能从易到难呈阶梯式展现。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突破教学难点也是有帮助的。一堂课难点不宜太多,突破一个就可以了,最好的突破方法还是在讲之前就应该先做好铺垫,扫清后面可能出现的障碍,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这样效果比直接讲要好的多,这种方法我是屡试不爽。
四.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刚毕业那会,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得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结果却是多数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规律,而且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另外现在的试题量过大,有些学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的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六. 对学生特别是差生应鼓励为主:
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在课堂上的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适时适当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基础差的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题目数据改改,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应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同时教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七.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另外新课改更要求教师要有团体,合作的精神。我们新教师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博采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总之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