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最优化(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0:2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技术的最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技术的最优化》。

第一篇:教育技术的最优化

电化教育的最优化

教育最优化理论在国外早已开始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原苏联就向中小学教育界提出了“教学过程 的积极化”号召, 并已存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法。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 副院长巴班斯基院士研究了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证了选择最优教学结构的标准和程序, 总结了原苏 联罗斯托夫地区学校在实施教学最优化方面的先进 经验, 为形成最优化教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1977 年前苏联教育科学院编辑出版了巴班斯基的专著《教 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82 年他又出 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原理)》、《教学过程最优 化》、《教育学》和《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 等著作。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在我 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自20 世纪80 年代初, 我国也开 始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电教界开始 把这一理论引入电化教育。南国农先生在1981 年《电 化教育研究》第二期发表的《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 论和实际问题》一文中, 把“电化教育和教学与教学过 程最优化”列入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之一。1985 年7 月出版的由他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一书中 把“实现教育最优化”引入电化教育的定义:“运用现 代教育媒体, 并与传统教育媒体结合, 传递教育信息, 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并指出:“教育最 优化: 包括选择与确定最优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它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 能使 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 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也就是要提高教育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 扩大教育规模, 取得更有时效的教育效果。教育最优化的标准主 要有两个: 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很明显, 南 国农先生等发展了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对我国教育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肖树滋先生在 1988 年1 月出版的《电化教育概论》一书中把电化教 育定义为“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并且提出:“实 现教育最优化既是电化教育追求的目标, 又是电化教 育的过程。”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 支持。1991 年5 月至1995 年9 月原国家教委组织了 “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课题研究, 由中央电 教馆主管, 全国的31 个省、市、自治区82 所中小学近千名教师参加了研究,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二十多 年来, 许多同志对教育最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 研究推广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媒体选用最优化、教 育效果最优化的基础上, 对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 学设计最优化和教学技术最优化作了大量研究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教学工作中, 提高质量是永恒 的主题, 教育最优化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最优化的理论为什么首先在我国电化教育 中引进、发展、创新和实践?这就是肖树滋先生所指出 的, 实现教育最优化是电化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这里, 我们要用学习、回顾他的理论和实践来纪念肖老逝世 一周年。教育最优化理论首先在电教中引用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 电化教育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信 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其本身就是最优化的选择、最 优化的实践。知者, 智者也!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反 应最敏锐的除了军界和工商界就是教育界。“最优 化”一词应该有最优秀、最优质、最优美、最优选、最优 惠和最有优势等意思, 其中“最优选”、“最优惠”是基 于含有经济价值观的考虑。“最”字在这里表达一种追 求、一种愿望、一种认定、一种意向。这些内容应该在 我们的工作中努力求索。教育最优化理论在国外早已开始研究

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就向中小学教育界提出了“教学过程 的积极化”号召, 并已存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法。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 副院长巴班斯基院士研究了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 论证了选择最优教学结构的标准和程序, 总结了原苏 联罗斯托夫地区学校在实施教学最优化方面的先进 经验, 为形成最优化教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1977 年前苏联教育科学院编辑出版了巴班斯基的专著《教 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82 年他又出 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原理)》、《教学过程最优 化》、《教育学》和《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 等著作。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在我 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自20 世纪80 年代初, 我国也开 始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电教界开始 把这一理论引入电化教育。南国农先生在1981 年《电 化教育研究》第二期发表的《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 论和实际问题》一文中, 把“电化教育和教学与教学过 程最优化”列入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之一。1985 年7 月出版的由他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一书中 把“实现教育最优化”引入电化教育的定义:“运用现 代教育媒体, 并与传统教育媒体结合, 传递教育信息, 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并指出:“教育最 优化: 包括选择与确定最优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它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 能使 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 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也就是要提高教育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 扩大教育规模, 取得更有时效的教育效果。教育最优化的标准主 要有两个: 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很明显, 南 国农先生等发展了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对我国教育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肖树滋先生在 1988 年1 月出版的《电化教育概论》一书中把电化教 育定义为“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并且提出:“实 现教育最优化既是电化教育追求的目标, 又是电化教 育的过程。”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 支持。1991 年5 月至1995 年9 月原国家教委组织了 “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课题研究, 由中央电 教馆主管, 全国的31 个省、市、自治区82 所中小学近千名教师参加了研究,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二十多 年来, 许多同志对教育最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 研究推广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媒体选用最优化、教 育效果最优化的基础上, 对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 学设计最优化和教学技术最优化作了大量研究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教学工作中, 提高质量是永恒 的主题, 教育最优化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最优化的理论为什么首先在我国电化教育 中引进、发展、创新和实践?这就是肖树滋先生所指出 的, 实现教育最优化是电化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这里, 我们要用学习、回顾他的理论和实践来纪念肖老逝世 一周年。教育最优化理论首先在电教中引用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 电化教育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信 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其本身就是最优化的选择、最 优化的实践。知者, 智者也!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反 应最敏锐的除了军界和工商界就是教育界。“最优 化”一词应该有最优秀、最优质、最优美、最优选、最优 惠和最有优势等意思, 其中“最优选”、“最优惠”是基 于含有经济价值观的考虑。“最”字在这里表达一种追 求、一种愿望、一种认定、一种意向。这些内容应该在 我们的工作中努力求索。

[参考文献] [1 ]何涛.全国电化教育馆长会议在京召开[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4).[2 ]李祺.发展电化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9).[3 ]肖树滋.电化教育[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4 ]肖树滋.电化教育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5 ]王庆武, 李祺.教育技术发展历程[Z ].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化教学局编印, 2002.[6 ]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7 ]宋成栋.在“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 ].电化教育研究, 2000,(10).[8 ]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9 ]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0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11 ]马丽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通俗讲话[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12 ]刘晖.展望世纪教育 纵议热点问题[J ].电化教育研究, 2001,(9-10).[13 ]钟志贤, 杨蕾.21 世纪的教育技术: 走进教育信息化[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3).[14 ]李祺.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评述[J ].现代教育技术, 1998,(2).[15 ]南国农.谈谈电化教育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J ].电化教育研究, 1981,(2).[16 ]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M ].北京: 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7 ]王庆武, 李祺.教育技术手册[Z ].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化教学局编印, 2000.[18 ]郝文武.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J ].教育研究, 2002,(10).

第二篇:浅谈蛙泳腿部技术最优化教学论文

摘要:蛙泳的关键技术是腿部技术动作,掌握了腿部技术动作就可以说学会了蛙泳;通过“感知——模仿——水下练习”腿部技术动作训练,以达到掌握蛙泳腿部技术。本文以蛙泳的教学实践,从腿部技术动作要领、腿部技术动作练习方法及预防和纠正错误方法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蛙泳腿部技术动作的最优化教学法,旨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蛙泳技术,探讨学习蛙泳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蛙泳;动作;腿部技术;教学;方法

前言:蛙泳是最古老的一种泳姿,是模仿青蛙的游泳动作形成的,在蛙泳游进过程中,身体位置随手退动作不断变化,两臂和两腿的动作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进行,蛙泳是双臂同时对称划水及双腿同时对称蹬夹水、配合换气的一种泳姿;蛙泳属于“易学难精”的一种泳式,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双臂划水与双腿蹬夹的协调配合以及双臂双腿的协调动作与换气的配合。腿部技术动作是学习蛙泳关键技术动作;腿部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在水中的前进速度和水中的正确姿势;解决了腿部技术动作,就能保证手臂、呼吸配合等动作的顺利完成。腿部技术动作是蛙泳主要推动力的来源,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蛙泳教学中必须重视腿部技术动作。

一、腿部技术动作要领

蛙泳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 ,只有掌握正确的腿部动作技术 ,同时与划臂和呼吸有机配合 ,才能发挥蹬腿动作的最大实效。但是在初级组教学中 ,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蛙泳腿部动作技术 ,使蹬腿动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造成了身体漂浮不起来或者只蹬腿不前进的现象 ,因此影响了整个蛙泳配合技术的效果。教学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蛙泳腿部动作基本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蛙泳腿部动作基本技术要领。一般分为收腿、翻脚、打腿、漂浮四个不可分割的动作阶段。在教学中要抓住收、翻、打退和滑行四个环节,在腿的一次动作中,要求收腿正确,翻脚充分,打退连贯,滑行放松。在动作节奏上,强调收腿时要慢而放松,打退时要快而有力。

1、收腿

收腿动作不但不产生推进力,还会给身体带来阻力,因此一定要考虑如何减少阻力。

收腿是大腿带动小腿慢收;收腿时小腿慢慢向大腿收拢,尽量少收大腿;或者说是小腿勾起,尽量向大腿方向收;大腿与上身的夹角尽量保持一直线,尽量少收腹收大腿,两腿稍内旋,以较慢的速度和较小的力量使小腿和脚尽量靠近臀部;膝关节随腿的下沉向前边收边分;为了将腿收至最有利于打水的位置,收腿过程中双膝间距不能过大。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如果我们从正面角度来看收腿结束时,两膝的距离与肩同宽,而且看不到小腿,说明收腿时小腿始终在大腿后面的投影区域内,这样的窄收腿,更有利于减少小腿收腿时受到的水的阻力,为蹬水创造有利条件。

2、翻脚

翻脚对蛙泳蹬水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阶段,而是在收腿还没有完全结束时就开始了;翻脚也就是收腿的继续,打腿的开始;在收腿将要结束时,两脚就开始做外翻动作,两脚外前转,双脚跟外分,并尽量分开,脚趾指向左右,膝关节稍向内转,最终使脚掌和小腿内侧形成最有利的(向后的)对水面;在翻脚结束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两膝之间的距离。

须注意的是:在脚外翻动作未完成到位时就应该开始做打腿(打水)动作,最终的外翻对水姿势是在打腿动作开始不久时完成的,而不能等完成翻掌摆出对水姿势后再开始打腿。

3、打腿

打腿能产生较大的推进力,是蛙泳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动作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

(1)打腿的方向。现代蛙泳腿部打腿(打水)的方向是径直地向下向后而不是水平地向两旁蹬。以脚掌和小腿内侧形成最大的对水面,直接向池底打去,产生最大的动力。这就好比举着芭蕉扇用力往下扇扇出很大的风。

(2)打腿路线。垂直俯视,从外形上来说在打腿过程中双脚运动轨迹是对称的、弧度很小的两条曲线,接近直线。而向两旁蹬夹的路线像三角形。

(3)打腿的发力和速度。正确的蛙泳打腿并非开始就要快速猛力发力,而是开始要用缓劲来做(这时进一步完成翻脚),直到脚掌和小腿内侧感觉水的压力,再加快速度和发力,最后要以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最加的打腿效果。

4、漂浮

蛙泳打腿结束以后,双脚并拢,脚板打平,借助打腿的力量,使下身上升擦近水面这样依靠惯力向前漂浮,这样既减少前进的阻力,又为下一个动作循环做准备。

总之,为了提高腿部动作效果,应将四个腿部动作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连贯又有明显的节奏感,即:收腿要慢而放松,翻脚要快而用力控制,打腿要均匀加速和用力,漂浮要保持好流线型姿势。

二、蛙泳腿部技术动作练习方法

我国大多数学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把蛙泳作为游泳教学时的首选;蛙泳教学中腿部技术动作是整个蛙泳技术动作最先教的、最难掌握好的技术动作;腿部技术动作掌握的好坏、掌握动作的快慢直接影响整个蛙泳教学进度,所以蛙泳腿部技术动作教学的好坏很关键;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蛙泳腿部技术动作,并掌握好蛙泳腿部技术动作就成了我们教学者长期思考的问题。游泳教学一般采用水陆结合的方法,蛙泳腿部技术教学也是采用水陆结合的方法进行。

1、陆上模仿练习

陆上模仿练习学生能看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便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在陆上练习教师能清楚的看到学生的动作技术,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1)坐撑在地上或池边:上体稍后仰,两手体后撑,做收腿、翻腿、蹬夹水、并腿分解练习。要求:收腿-大腿带动小腿,边收边分;翻腿-向外翻脚,脚的蹬水面对准水,膝关节稍内压;蹬夹-向后弧形蹬夹水;停-两腿并拢伸直放松停一会;教师边讲动作要领,边检查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反复练习,反复纠错,在学生脑海里建立一个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为下水做准备。

(2)等分解动作做熟练后,再做连贯动作;做连贯动作时掌握好动作节奏,翻脚和蹬夹水的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先慢后快,达到熟练为止。

(3)俯卧在凳子或出发台上做上述动作练习。俯卧在凳子或出发台上做蛙泳腿部技术动作练习跟水中蛙泳腿部动作一致,在熟练的基础上直接做连贯技术动作,使蛙泳腿部技术动作定型,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较快的掌握正确完整的蛙泳技术动作技术。

通过岸上动作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巩固技术动作。如果在岸上技术动作都不能形成一定的正确姿态,如果下到水中,由于学生对水的了解不够,水的浮力,水的阻力的存在更容易破坏技术动作。

2、水中练习

在岸上蛙泳腿部技术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在水中尽量少做分解动作练习,因为水中有阻力,再做过多的分解动作,会使学生混淆动作概念;条件成熟直接做连贯的技术动作练习,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动作概念,在以后教的过程中就很轻松。

(1)抓池边做蛙泳蹬腿练习。

(2)蹬边滑行做蛙泳连续蹬腿练习。

(3)扶打水板做上述练习,在适当时候做完整的技术练习。

在水中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体会水感,在技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水中练习。在水中练习时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技术情况,及时向学生传递信息,改正、巩固技术动作。

三、蛙泳腿部预防和纠正错误方法

在蛙泳腿部动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

(1)收腿的幅度过大造成角太小,角太小在水中表现为臀部露出水面。其纠正方法是注意提醒学生收腿幅度,也可令其仰卧做收腿动作。

(2)翻脚时不蹦脚尖。这种情况,应在陆上练习时强(下转283页)

(上接282页)化翻脚动作,帮助其勾脚尖时的肌肉感觉。

(3)翻脚时两大腿没内夹。教师可立或蹲于学生一侧用双手臂箍住学生两大腿,令其翻脚练习;也可用绳限制其外张。

(4)打腿不以小腿内侧及足内侧面对水而是以脚掌蹬水。这主要是翻脚不够或打腿不走弧线造成的。纠正时应注意翻脚的到位及打腿的路线。

(5)收腿过快。这主要是收腿过分用力,动作节奏没有掌握好;在练习时强调慢收腿,肌肉放松,在蹬的时候要相对快些。

(6)违反竞赛规则性的错误。如蹬壁后滑行及打腿后的滑行时出现的再次打腿动作等。这种情况只要在教学中结合规则学习就能避免。

总之,蛙泳的腿部技术动作是初学者学习游泳的基础环节,良好的腿部技术动作可以产生60%以上的前进动力。只有当初学者较熟练地掌握了腿部技术动作并且能够推动身体前进以后才有可能学会蛙泳,而且这一技术掌握得越好,今后蛙泳的速度也会越快,动作也会越标准,所以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教学基础环节,做好示范动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柏力.蛙泳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2,5.[2]宋静敏.蛙泳初学者的——学会蹬夹腿力[J].中国学校体育,2005,3.[3]魏元媛.浅谈蛙泳教学中学生腿部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J].科教文化,2009,5.[4]黄文为,王童,罗汉礼.蛙泳腿部技术最优化教学探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6,6

[5]温仲华等.跟专家学游泳[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

第三篇: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学习《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途径”后有感

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祥嘉初级中学:刘继兰

在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这段选文中,巴班斯基提出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分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并为此提出了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些措施,学习了这段文字后,我深有感触。其实,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并不是一种内涵性的负担过重,而是一种外延性的:即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延长学习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所造成的负担。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担任语文这一门学科的教学,由于年轻,争强好胜,总想取得好成绩,便一味地去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尤其是期末考试期间,学生更是练了一套又是一套,就这样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其结果呢?学生在刚开始的一学期还能取得好的成绩,本以为这样下去学生会一直持续这样的成绩哈!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后面的几个学期间,学生再也没有取得过我理想中的成绩了。那时的我也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直至我看了巴班斯基的“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后,我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一直挂在嘴里的减负其实最应该减的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问题。

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给教师、学生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也许我们很多教师(就包括我自己)在这一点上认识得也不是很清楚。

首先:为了给学生提供“题海战术”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很多教师往往是整天趴在资料堆上疲惫不堪,成为百分之百的教学机器。

其次:学生长期在题海中挣扎,频繁且过难的考试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养成了失败者的心态。

此外:教育战线触目惊心的悲剧时有发生。《珠江晚报》1396期刊了一篇文章——13 岁小学生《为解放自己,向老师投毒》;重庆14岁少女晓芸不堪重负,用鼠药杀死了母亲、祖 父、祖母;特别震惊全国的是浙江金华17岁的好学生徐力忍受不了太重的学业压力,举榔头 弑杀母亲;还有学生自杀、学生放火烧学校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更可怕的是潜在的恶果:学生在长期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没有自己发展的时间、空间,由此扑灭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之火。伴随着身体素质下降的是才能的泯灭,性格的扭曲和创造性的窒息。致使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不会主动学习,见书就头疼,毁了他们一辈子。反复做题训练的是技能,而老师们错误地把技能当成能力、看成创造,这样的学习实际上是复制、拷贝、克隆,技能有时会扼杀创造性。

另外:用过多的固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占据大脑就很难再有所发展,从这些意义上讲,学校成了才智的屠场。杨振宁博士将这点讲得非常清楚。他说他父亲要是早知道他今天能拿到诺贝尔奖,小时候就会为他请高水平的物理教师作家教,就会买很多优秀的物理书逼他学习。他接着说如果真的那样,他就拿不了诺贝尔奖

由此看来,作为教师的我们确实应该想想该怎样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问题了。

在这一点上,巴班斯基就谈得比较详细,他认为,“减负”是减掉过重的负担,而不是减掉全部的负担,其实减负主要有三层含义:

一是要减掉对学生带有惩罚性的作业,当然,教材重复、过深,过难也要改变。二是要减轻过重的身心负担。三是要减轻家长过重的经济负担。

但本人认为应着重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则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课堂,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效果:

一、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初三在任何一所中学都是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这个年级的教师、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如何成功“减负”?首先应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入手。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很多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总是在学习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为什么?实际上就是缺乏学习动力,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动力,才能学得好、学得快乐。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有一所高中学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校让学生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关学习方法的研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会等方式,探讨高中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有什么不同,研究学习习惯、方法、态度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应该形成怎样的学习习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基本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班,每个小组,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在整个学校都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我觉得这种方法可用,曾经我在我所教的2005级学生的班会课上就简单地举行了一个类似于这种调查活动的班会活动,我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同学分别谈谈他们的学习方法,然后互相比较、互相借鉴,之后让学生总结谈感受。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之后的课前,我们班大部分以前不知该干什么的同学他知道课前应预习,这样才能了解课堂上老师要讲什么;也知道了课堂上应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自己课前预习时不曾考虑到的问题和自己思路的不同之处„„

二、向课堂40分钟要高效益

教学时间限定死了,质量如何保证?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向课堂要效益”。

比如说:针对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多、经验相对不足的状况,学校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实施“大兵团作战”。同一年级、同一科目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备课组资料共享,经验分享,有效地解决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

作业要求少布置,但是布置的必须是精华。最终的目标是既要追求学生的“高质低耗”,也要追求教师的“高质低耗”,达到双赢的目的。

所以,为了不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我们教师们都应毫不犹豫地跳入“题海”,奋力“游泳”、利用假期中的时间好好分析每学科学生的成绩情况国,总结得失分的原因,这样等水性好了,爬上岸时,教师手里就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再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心里就有了底。

三、利用学校内所开设的部分非主科课程和校内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比如说,现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自然与科学”、“校本课”等课程的开设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教师把主动权、选择权真正还给学生,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所以应将这些课程开设好,这样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就会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升。也就是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有高分数,还应有高素质;不只是会考试,更注重能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要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素质,具有与社会竞争的基本实力。

我个人认为:现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可能只重视学生的能力,其实学生最基本的基础方面的能力也应该要重视,因为你若不重视为,你初中生又怎样升高中,仅凭学生的能力吗?所以我们教师应思考:既要不违背“减负”原则,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应该说,如果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能时常以上面所说的四点作为你教学生的基本原则,那么至少可以说每一个你就做到了“减负”中的最关键的一步。

第四篇:论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

论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

苍湖小学

许梅华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持续改革和创新,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小学教师要想促进教育方式方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特征以及不断改

革的教育体制来进行多样化的创新,从而促进小学教育方式方法达到最优化。本文主要对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方略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推动小学各项教学活动更好开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快速的提高。

近些年来,在国家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环境和背景下,小学教师要重视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持续革新。

在各类科目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摒除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禁锢,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化特

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丰富小学教学的内容,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小学教育方式方法达到最优化。

一、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最优化,能够促进有效地提升小学

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

利于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与此同

时,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

学方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快速、有效地提升小学

课程的教学品质,使得小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好

地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方略探究

(一)课程教学思维、观念的有效革新

近些年来,在新课改的环境和背景下,小学教师必须要变

革掉传统、落后的教学思维和观念,结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

求和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

样化教学方案,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激情,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素养,提高小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创新

实现小学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创新。

果教师一味地运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的教学氛

围很难被活跃起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被调动和激发起来,不利于提高小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因此,要想又好又

快地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最优化,小学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

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教

学方法和模式下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分

层次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因材施教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还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或者多种教学方法来强化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的学习意见和想

法,逐渐提升了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小学

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逐步实现小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最优化。

(三)学生主体性教学地位的充分尊重

在以往的小学课程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在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

现状下,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得不到更好的缓和和活跃,不利于小学课堂教学

效率的最优化。

现如今,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革新,学生的主

体性教学地位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更好的重视。因此,为了能

够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最优化,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

生的教学主体性,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鼓励和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

地去探索和研究知识,并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

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教学流程

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够过分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同

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完善和提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有效地融合起来,不断完善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流程,并在各

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

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习和探索各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从而强化和加深学生对小学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各学科知识,并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去,在实践中深

刻地理解和体会所学知识的运用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教学流程

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方法和模式,最终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

品质,并实现教育方式方法最优化的目标,教师要革新旧的观

念,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

地去学习知识,参与课程教学,促进小学生能够取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篇:《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受益非浅,《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该书所倡导的教育教学观念仍有其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是什么呢?通过阅读和反思,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要选择最优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必须采取下列的行动,这些行动,综合起来,就是教学内容最优化的程序。

1、深入分析教材的内容,并判断它是否能够全面地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通过钻研、通读教材,如果发现必须充实教材内容,那么,教师就必须借助教学参考书和有关该学科的科普读物予以解决。与此同时,还应使教材内容现实化:即以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最新例子、事实等,来充实教材内容。在内容中考虑学生日常的生产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点,这是教学内容现实化的一个方面。依靠学生周围现实中所熟悉的事实、例子,探讨和完成课上所学问题的作业,可以同时完成几项教学任务:保证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的职业定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掌握知识,从而保证提高既定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这正符合最优化的目的。

2、从完整选择出来的内容中找出最主要的、基本的、最本质的内容。以便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在练在这些教学内容上。

3、进行学科间协调是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学科之间教材不协调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降低教学效率,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还会有一些恶劣后果,一方面是教材过多重复,另一方面又很少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相关学科的材料,依靠这些材料,本来是可以简化教学,加速获得所期望的成果,读后感《《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读后感》。在解释某些概念时,学科之间不能协调一致,有碍于学生掌握这些概念,使他们不能理解不同学科应用一些概念的特点。

4、按照可能规定给该课时的教学时间来安排教学(一节课或几节课)的内容,教师必须确定新授教学内容的每一部分所需时间,如果发现,讲授参与性和例证性材料的时间不够,那就从中选出最必要的内容进行讲解,其余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学。

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选择对一节课来说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但是,这种选择却有习时、甚至在下一课提问学生时,把注意力集中很大困难,许多教师往往按照“各种方法都用”、“平均使用”的办法来使用教学方法,或者主要采用“流行”的方法,这都不利于方法的最优组合。

要掌握选择教学方法的方法,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有效地运用其中的每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我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精彩。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选择和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配合运用各种方法。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能为学生认知能力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当然,在多样化方面应该适度,以免使教学成为不断变换活动形式的万花筒,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切不可机械地搬用各种方法,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和使用。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对教育来说,需要的并不是大量时间,而是合理地使用少量时间。他的这一明智想法,以及通过我们今天的实践,都有令人信服的证明:坚决改进研究学生的实践,是研究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而且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优秀的教师善于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的阵地不仅是在课堂,也可以是在户外,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到乡村去郊游、到农村去实践,等等。

教师真正的技巧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所具有的禀赋和才干。纯朴的作风、机敏的手法、有分寸的情感等,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各位老师,让我们把现代化和最优化结合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潜力,使教学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让我们设计出最优化的壮丽大厦。

下载教育技术的最优化(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技术的最优化(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过程最优化》的读后感

    《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是我在同事家发现后感觉挺好借回来看的。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它不像其它的理论书籍一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

    2006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技术组合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

    读书心得体会《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拥抱经典 享受阳光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延吉市煤矿学校教师 袁守玺 暑假里,我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新课......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读《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有感 其实,我是一个挺爱看书读书的人,但自小就比较偏爱文学类的书籍或一些闲书杂书。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后,才比较多的接触到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而且......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是什么 :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最优化理论 尤里·康斯坦丁诺夫·巴班斯基(1927--1987)是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土,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教育活动、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