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时间:2019-05-13 00:0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出了很多由来已久的教学误区,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改观。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安的现象。课堂多了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却丢了课堂最宝贵的东西——有效。课堂的有效性,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学生学得会,二是学生的能力得到确实的提高。无效的课堂如同嚼蜡,学生长久处之,也许并不烦恼,但也不会有快乐。农民的快乐凭借秋天的收获;工人的快乐寄托工资的高低;科学家的快乐依靠研究成果;那么一个学生的快乐,应该建立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一种幸福感。像眼下的很多课堂,学生是笑了,但究其根源笑在何处呢充其量就等同于一个笑话所带来的结果。据此,笔者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一句话足以证明情境对于整个课堂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以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呢

1、现实性

所谓的现实性,就是指创设的情境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即使是动画故事、神话传说,也应该是生活的再现,以及依据生活素材而进行的加工创造。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例如在讲授元角分这部分题时,我就联系了生活的实际,问学生每天是怎么花零花钱的,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的单价,商店是怎么写的售价的。这样的情景易于学生的经验接轨,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针对性

情境导入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已有的行为水平,还要考虑学科特点,简单点说就是要有数学的味道。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惊醒解释和应用,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授轴对称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带着镜子沿对称轴放到图像的另一面,看看镜子里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将镜子中的数学抽象成轴对称,并理解轴对称的数学知识。

3、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是特别的深刻,理性也不够强,情境的生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能不能让学生兴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感到轻松愉快,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不含括号的三部混合运算,我才用了“夺红旗”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在数学学活动中兴趣浓厚。

(二)、探究活动的有效实现

数学课堂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如此才能在有限的实践和空间中,实施探究学习更加有效。

1、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探究,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有效组织。有没有生动活泼的情景,有没有耐人寻味的材料,能不能诞生新颖别致的问题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东西,无动于衷,激不起心中的波澜,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弹劾体现有效性探究活动在当下数学课堂历史不可或缺的,但是活动的开展是个人独立钻研,还是小组合作以及全班交流,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一切都仰仗教师的调度安排。不同的课堂,课堂中不同的环节和内容,探究的方式是不同的。只要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我们都应该坚持。另外,课堂上教师的热情参与,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最后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宽容欣赏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的精华被吸收过来了,糟粕也被迫起了,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被引入课堂。通过实践检验,新的学习方式的确发挥了极大的效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更多的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点缀放在课堂上,学生从中没有多大收获。所以教师应该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学习效益。

(三)、巩固练习的有效体现

1、习题充满人文关怀的趣味性

这样的练习题,克服了过去单调乏味,呆板严肃的缺点,使学生不再感到沉重和紧张,也是体现数学是一种文化的内涵。热情吉利的语言,富有情趣的内容,会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挑战。

2、习题倡导气息的开放性

《数学课标指出》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习题设计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才能焕发数学习题的时代气息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的设计一些开放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得调控,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我们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有很多共识。但是这些共识归结一点:就是力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有效教学

时间:2014-04-21 10:25来源:福星小学 作者:李义胜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增效,而绝不是减效或失效。而我们有些课堂中,把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为了“放养”,一些情景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力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多了不少无聊的提问,把课堂变成了随堂。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怎么样才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增效,而绝不是减效或失效。而我们有些课堂中,把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为了“放养”,一些情景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力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多了不少无聊的提问,把课堂变成了随堂。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怎么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现结合我从教数学十余年,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谈点我自己的看法,权作引玉之“砖”。

我认为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有效地备课,有效地指导,有效地互动,有效地布置作业,有效地反思。

一、有效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有效备课需:备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课堂的预设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备目标———明确要做什么。在备目标的过程中,应兼顾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对上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有一定的预测。目标定位的准确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备核心环节———明确要怎么做。在备核心环节时,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核心问题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

2.备练习———精讲精炼,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练习应该有目标、有层次、有重点、有拓展。备板书———板书能使课堂教学的主线清楚地呈现出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3.备学生———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4.备应变———要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测,做出应对的预设。

二、有效指导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代写论文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效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下面我选取有效讲授、有效提问等几种具体的有效指导行为,作一简单阐述。1.有效讲授

步骤一:用一个清晰的、描述此概念特征的定义作为开始:“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步骤二:提供关于此概念的例子,并将此概念与定义联系起来:“比如像2,3,5,7这样的数,它们的约数就只有1和它本身。所以2,3,5,7都是质数。”步骤三:提供反例:“比如4,9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所以4,9都不是质数。”步骤四: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检查:“下面哪些数是质数:11,7,12,13,10。为什么?”从本例可以看出:清晰明了的讲授必然是有条理性的,易于学生理解的。2.有效提问

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却有遭遇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及相应的“对”!“是”等对话充斥课堂。或者为提问而提问,故弄玄虚,结果当然是“启”而不“发”。有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有一位数学教师将一计数器(学生还不认识)放于讲台上,欲开讲前,问:“同学们发现我们的教室多了一样什么东西?”生前后左右顾盼之后,发现教室后面坐着来听课的校长,遂答道:“多了校长”。老师斥责道:“校长又不是东西。”……这些形式上的师生对话实质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因为其目的不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或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以此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要使提问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应力求做到:A、清晰。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待回答。B、有价值。问题必须有学习价值,能引发思考和探究。C、趣味性。提问必须考虑趣味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D、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E、广度和开放性。好的提问能激发不同角度的思维,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三、有效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有效互动应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时,师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具体操作和对话交流,逐步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相关概念和知识。这样在师生互动中形成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四、有效练习。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常听到数学教师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做过练习反复出错?反思后的结论是: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的练习设计重复、单调,训练机械,缺少趣味性、创造性,抹杀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成绩优异者品尝不到创造的快乐,成绩落后者体会得最深的却是挫败感。于是,作业就成了“负担、累赘”的代名词。练习设计分为课堂练习和家庭练习两种。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当、紧扣教学内容、有趣味性,难度适中,必做和选做相结合。如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一课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①请用圆规在纸上不同的地方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你发现了什么?②请用圆规在纸上画出精美的图案,拿给爸爸妈妈欣赏,说说它像什么?③请你大胆试一试,不用圆规,用你找到的工具画个圆吧!这个案例就利用了小孩喜欢“显摆”的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作业犹如磁石把学生深深吸引,让他们在快乐中去完成作业。

五、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去观察、发现和内省,课后反思不在多,贵在精。我认为记录这些内容为重点: 1.记下精彩。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应有批注与勾画,可与师生共享。

2.记下败笔。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但须及时发现并总结,避免下次重蹈覆辙。对课堂教学的中的败笔进行回顾、梳理,并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于自身快速成长、迅速成熟。3.记下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时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灵感,甚至产生顿悟。这时一定要将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这些宝贵的资料会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我认为在有效教学中,应把学生的立场和教师的立场结合起来,去备、教、改、练和反馈,这样教师就会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

俗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导入,我认为应该结合课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导入法。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直接导入法,新课一开始,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开始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就可以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内容——两位数的加、减法,在这里我们将学习到加、减法的新算法。”这样用简捷,明快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

此法多用于与前面知识联系不大的起始课,直截了当,为新课的学习保证充足的时间。应用此导入法时,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动性,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以旧引新法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由迁移规律可知,当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时,教师就可以把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搭桥铺路,形成正迁移。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如:在教7.8乘2.4时,先做复习题:

78×24=()

780×24=()

78×240=()

780×240=()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结果,找出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出示7.8×2.4提问:你们能计算出这道题吗?由于有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特别是计算课的教学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故事引入法

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我就用了故事引入法。师: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猴妈妈分西瓜”的故事:小猴子一家可喜欢吃西瓜了,有一天,猴妈妈买了3个大小一样的西瓜分给猴爸爸、猴哥哥、猴妹妹吃,妈妈说:大家快来吃西瓜了。爸爸说:“给我来一块西瓜。”猴哥哥听见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妹妹更贪心,她抢着说:“我也要,我也要,我要比哥哥多吃一块,我要3块,我要3块。”,猴妈妈想了一想,有办法了,它先把第一个西瓜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爸爸1块,把第二个西瓜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哥哥2块。把第三个西瓜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妹妹3块。故事讲到这,教师提问说:“同学们,你知道谁吃的多吗?” 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讲故事,其目的在于引入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而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导入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另外,故事引入最好通过教师口述,与教师生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创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如三年级《秒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

师:(放映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课件)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秒)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创境导入艺术,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能够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交融统一,往往能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一定的理性思考,学生在导入教学中积蓄的情感,也会转化为他们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导入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贴近实际生活,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

五、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就是结合新课,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求知若渴的状态,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赛跑吗?有一只红蚂蚁和一只黑蚂蚁,它们准备在草地上赛跑,决一高低,大家看,红蚂蚁沿着圆形的跑道跑,而黑蚂蚁沿着正方形的跑道来跑。谁先跑完一圈,谁赢。比赛马上开始(多媒体演示赛跑过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些为红蚂蚁加油,有些为黑蚂蚁加油)最后红蚂蚁先跑完了一圈。这时,有学生提出:“这个比赛不公平”,我抓住时机提问:“为什么不公平”,大家看,红蚂蚁跑完一圈是圆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我所创设的悬念中积极探索。最后找到了答案。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不仅学会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精彩的悬念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操作导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养成从探索事物的根源去获得知识的习惯。如:“有余数的除法”。首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把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很快摆好,摆出两个正方形;再摆:9根小棒还是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这时,学生发现剩下一根小棒不够摆一个正方形。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操作,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获得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操作是探索的手段,因此操作导入在教学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在计算和图形教学中都必不可少,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实物演示,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等等,只要运用适当、巧妙,都不失为好的或比较好的艺术形式。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情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1]。情境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识的运用模糊不清。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概念。上课伊始,我拿出准备好的糖块和一杯水,学生们看到我这些道具很好奇,这时候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我这里有5块糖,一共是3克,这杯水是3克的,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后,糖水有多重?”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大笑起来:“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呀,一共33克呗。”我在看到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看起来难,我们就以这杯糖水为例,来层层剥开比和比值这节的真面目。”随后我不断引导学生从比的定义为突破口,自己小组探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整节课学习气氛高涨,回答问题踊跃,也带动了我的讲课积极性,整体效果非常好。

二、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在数学学习上立体思维能力较差。以往题海战术应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都不符合现代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的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新教材中“平移”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旋转门”、“推拉门”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演示它们的运动过程,从而揭示平移概念。并设计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将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演示出来,孩子们一开始以为是一款小游戏,兴趣十足地盯着动画看小熊的运动路线。同时配以当下最受学生们喜爱的TOM猫的卡通形象讲解平移的过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识。将抽象知识融合与动画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望,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倒数这节课时,倒数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简单地给学生套用定义,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定义,但是对于知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却相差较远。这节课的讲解,我采用的是开放式讨论学习的方法。有的说:“倒数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学倒数有什么用处?”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从课本开始,认识概念,找清定义,明白倒数的意义。在理清基本知识后,我有拓展一些带分数、小数、整数……直到最后讨论了“1”和“”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么用简单的方式找到倒数?通过大家自己的讨论与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四、提供材料,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良好的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独立思考[2]。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过程中,有一道题,花坛是圆形的,直径3米,在花坛外修建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道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在求大圆的直径时得出3+1=4米,忽略了小路在花坛的直径两边都延伸了1米。由此看出学生感性材料的缺乏致使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全面考虑问题。因此,学生对具体丰富的思维材料接触越多,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达到从具体的事物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的过渡。

五、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是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知识引导给学生。教师在探究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立足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引导他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范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小河小学

兰才芸

【摘要】在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课堂教学不单是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题;关键是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就是教学的效益,看一节课是不是有效果,就看学生有没有进步或是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到好不好,如果这节课学了,却没有学会或是没有得到发展,没有收获,那便是无效教学或是低效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进一步的提高,现在课堂教学不单是有求教师传授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课堂有效学习就非常重要了。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着对学习的内驱动性。如果课堂教学只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中丰富多彩乐趣。使学生愿学。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数学,从生活化情境中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活泼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例10时,老师这有10斤油要装在瓶子里,每个瓶子只能装3斤,要几个瓶子来装?引导为什么要用4个瓶子来装,因为装满3个瓶子还有1斤油还要一个瓶子来装。有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解决。接下来学生就可以独自解决例10。

2、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程有其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游戏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上下、前后》在教学这一课时,导入时问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就是指鼻子、指眼睛,抬左手,抬右手,找左耳,找右耳。同学们请把食指放在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看哪位同学动作最快?学生会非常高兴积极的参加游戏,又熟练的掌握了左右的方位,刚才这个游戏同学们动作都很快,现在老师想增加点难度,大家再来试一下,好吗?接着用拍小手游戏,听口令找上、下、前、后拍两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各个方位。在游戏教学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写”。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能够对知识深入理解,情境创设还要符合学生是兴趣特点,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每一个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还要增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快乐中学习,发挥其主动性。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用有趣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例如,在我刚接任四年级的数学时,学生基础比较差,刚开始只有几个人考及格上课学生不听课,课堂纪律也比较差,班上有个别学生很有个性。上课时就像一面镜子,老师开始说话,学生也开始说话,你对他凶,他也对你凶。上课就像吵架,每天都要吵上一两节课,还要跟学生斗智斗勇。这样的环境下,班上成绩就别想提高了,采取多讲多练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一个班级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又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法,把这群顽皮捣蛋的学生的头目到讲桌下第一桌,盯紧他,平时和他多谈谈交交心,交流老师对他的希望,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期望,收服了他们的“老大”其他同学也就不敢在课堂上吵闹了。班级纪律得到改善,再加上老师把知识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改良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方便学生理解,清晰授课,让学生明白每节课的重难点,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时还用幽默的语言来激活课堂氛围。渐渐地学生从几个及格到十几个再到二十几个及格,学生看着自己的成绩一次次提高,也越来越有信心学习。然而有时学生也会得意忘形认为考好了就放松了不努力学习了,学生会非常敏感老师叫他跟某某同学学习,认为老师心中就只有某位成绩好的“优等生”。因此在班上首先承认他们每一个同学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告诉他们你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你们不是某一个人的代替品,因此老师不拿你跟他们比较,老师只有你自己跟自己比,拿今年的你跟去年的你比,拿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比,拿这一次成绩更上一次成绩比有没有进步。每天进步一小点,一年后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

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暂,且活泼好动,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口算课、背乘法口诀时可以进行一对一比赛,小组比赛,开火车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停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引领小学数学课堂走向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潡.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胡文海.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初探.吉林省启迪与智慧月刊2015.4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凤城吾都小学 高彩云 有效教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作为教师,只有精......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千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邓春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鹦鸽小学刘志峰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字数:2475 来源:教育学 2013年8期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霍山县与儿街中学 但德刚 二零一一年六月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随着我县有效教学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方法在此大背景下不断创新,人们......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金晓华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全文5篇]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折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