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

时间:2019-05-13 00:2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

第一篇: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

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

陈艺瑜

我们都知道新课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我们是认识与接受的。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并没有尝试有效、多元的阅读推广办法。

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

4、学生阅读材料比较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这需要师生有阅读材料,共读群文或一本书,但由于条件的制约,在一学期内教师很难让全体学生去买上几本相同的书。

该如何解决这几个老大难问题呢?让学生真正“爱阅读,会阅读”呢?2015年春,我校的“基于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目标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我们希望能通过践行群文阅读课,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强化阅读的主体,丰富阅读的方式,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实。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群文阅读教学,其议题和内容基本也是以课外为主,大都凭教师的自发参与和热情来做,想法很好,但与课堂没多大关联,课内教学不改变,往往也没有阅读的时间加以保证,因而也只能处于自发和自流的状态,有的老师觉得群文阅读性价比不高,也降低了实践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那如何基于课内课文教学来展开群文阅读,让群文阅读常态化?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常常在探究一个问题——通过学习与思考,实践与研究,我们便有了“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模式这一构想。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无缝链接,才能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进行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浅谈两点,一是“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的实践方法。二是“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运用。

一、“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的实践方法

(一)、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

这种实践方式是把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优势都利用起来。现行语文课本中的不少文本对于孩子来说,理解并非难题,但是老师经常处理得比较复杂,总想挖掘文本中所有语言文字训练点,忘记了要把语文课上得简简单单。这无疑浪费了不少课堂教学的时间,也给课内群文阅读带来了时间上的障碍。为了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我们可以选择了一些学生感兴趣又比较容易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点比较少或孩子容易掌握的课文,如童话、神话、寓言、古诗,简化课堂教学,只选择孩子们最难掌握的一到两个语文训练点进行教学,将两个课时的课文教学压缩到一个课时内,在保证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节约出一个课时的时间,第二课时进行与文本相关的课外文本阅读。选择相同题材的课外阅读文本,文章结构不能太复杂,要有相似性;各篇能找到相同的训练点。如果能选择内容相似或相反的作品,展开阅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1、先课内后课外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第一课时,老师就抓住了文中的字词和让孩子通过文本感受寓言故事揭示道理的特点这两个教学点进行教学,既落实了字词基础,又让孩子对寓言故事的揭示的道理铭记于心。而第二课时,老师让孩子们回忆自己曾听说过的,通过动画片看过的,通过儿童文本读过的寓言故事,激发孩子对寓言的阅读兴趣,再给孩子们带来了《买椟还珠》《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故事。我先引导学生初读,在抓住每一则寓言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他们很愚蠢?”这个议题分五步学习:①分析题目。②讲述的事情起因。③找做这件事情的目的。④找结局。⑤看手段。“还珠”“信度”“刻舟”,孩子通过比较发现这三个人,笨就笨在做事的手段上。进一步感受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让孩子们了解文字阅读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这样,从课内文本出发,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文本进行阅读,做到课外阅读进课堂,有指导,有交流,也有收获。

2、课内外同步

群文阅读就有这样一个好处,学生在读文章时,会无意识地进行比较、发现几篇文章的特点,这个过程是阅读单篇文章无法做到的。教学《女娲补天》时,我结合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两篇故事同步进行阅读。

在学习中,几篇文章的学习目标相同,学习方法相同。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神话故事的相同点,达成阅读目标。

(二)课内多篇统整,进行群文阅读

首先可以

1、整个单元的课文整合

先通过相对比较集中的方式处理字词等基础知识,而后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处理一个单元的课文。以三年级下册第10单元“奉献”为例来讲讲,这一单元安排了《大禹治水》《炮手》《小河的歌》《邮箱里的花束》四篇文章,文本较为鲜明地通过具体事件或描写来体现了主人公无私奉献的主题。根据三年级的学习水平,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勾画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学生理解识记。在此基础上,把四篇文章以“奉献在哪里”为议题组织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群文阅读,基本上2-3个课时可以完成课文重点的理解。然后再拿出一个课时结合语文天地对以上所学进行巩固。这样最多4-5个课时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大体上节约了2-3个课时,可以再拿一节课从《同步拓展阅读》中选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还可以再安排一节小练笔,让孩子选一个最喜欢的有奉献精神的人,写写“XX,我先对您说 ”课内和课外得到很好的结合,这样学生对“奉献”主题的含义及对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有深刻的认识,情感得到进一步的熏陶。

2、主体课文+拓展阅读课文+课外文本(整合)

课本中有的主体课文和拓展阅读课文在内容、主题或结构上有相同点或相似之处,老师要善于抓议题整合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如六年级下册“冲突”单元中主体课文《小抄写员》拓展阅读《我看见了大海》两篇文章中两位父亲在冲突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在教学《我看见了大海》时,我又找了《父亲的爱》、《多年父子成兄弟》两篇课外文本与前两篇文章组成群文,以“父爱是什么”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情节冲突,心理路程感受不同的父亲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父爱。

3、拓展阅读课文+课外文本

北师大版的课文,中年级每单元都有安排“开卷有益”,高年级每单元也安排了“拓展阅读”,其中有些文章可以通过一个或几个议题组合成群文进行阅读。如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科学精神”单元的拓展阅读中安排了叶永烈写的两篇人物传记,一篇是《床头上的标签》,一篇是《工业炸药之父——诺贝尔》,我又从《叶永烈讲述100个科学家的故事》中再选一篇《当上“科学明星”前后》就可以围绕“怎样写传记性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比较学习中了解到《床头上的标签》是抓住李比希的一次失败的教训及后来他以此为鉴严谨认真,取得实验研究的成功来表现科学精神。《工业炸药之父——诺贝尔》是通过正侧面结合来凸显诺贝尔的热爱科学,不畏艰险,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当上“科学明星”前后》则通过介绍英国化学家戴维当上科学明星之前与之后的经历进行对比,表现戴维

热爱科学事业,不追求个人的荣誉的精神。再结合本单元中学习到的《当代神龙氏》《詹天佑》《一个这样的老师》三篇主体课文,谈谈:“什么是科学精神?”

(三)课内教学为点,课外阅读为面

语文教师应将推进儿童阅读作为自己的份内职责。我们在教学到适当课文时,可将同一作者写的作品或节选自的整本书推荐给孩子,做专门的阅读先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做儿童阅读的引领者。

1、从课内找拓展点

如教学冰心《忆读书》一文时,我着重让学生围绕着作者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说说冰心是怎样读书的?当学生谈到作者一生读过许多好书,如情节曲折《三国演义》、人物如生《水浒传》、精彩质朴的《西游记》、情真意切的《红楼梦》都足以让冰心心动神移。那时,我班上学生都读过《西游记》,有一部分学生读过或正在读其他三大名著,我在教学完课文后,选择了这个文本作为群文阅读拓展点,进行了《谈名著中的人物》的群文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读《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放风筝》、《三打白骨精》让学生聊聊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以故事为契机,再推荐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品读四大名著青少版,当然也鼓励基础好的孩子读原著。搭一个登高望远的台,引导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入四大名著中去。

2、推荐同作者的作品

教材中出现许多优秀作家写的文章,有叶圣陶《荷花》、冯骥才《花脸》、林海音《迟到》、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老舍《草原》、郑振铎《唯一的听众》等,作家笔下还有许多经典作品,值得学生品读。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课文后,选同一作家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再进一步推荐学生读整本书。

一、二年级首选有趣的童话书,三、四年级推荐一些关于英雄、友情、冒险、可激发同情心的书,而五、六年级要学生喜欢读奇幻故事、成长小说、动物小说、侦探小说。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林海音的成长故事《城南旧事》,老舍的《骆驼祥子》,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上学期,教完六年级上册地球家庭一单元后,孩子们认识了企盼世界和平的雷埭,善良的罗伯特、瑞恩后,我从《草房子》里节选了四篇描写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的文本,进行《认识小伙伴》群文阅读,学生们被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深深吸引,课上让孩子找出文中的人物特点是什么?就“你会与他交朋友吗”这个议题聊开了,再推荐他们读整本的 4

《草房子》,孩子们兴趣盎然,与文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充分感受儿童的真、善、美。

把握好群文阅读的实践切入还不够,群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很大一部分的难点就在教学策略的探索与运用上。阅读策略需要通过教师对学习活动用心设计,让每个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二、“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运用

课内外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也不是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而是借助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1、比较式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最大的优势就是多篇文本围绕教学议题形成结构化阅读,只要引领学生将多种文本进行多层次的比较,在比较中,学生自然就会有所发现。“比较式阅读策略”就是让教师立足整体,设计比较性问题,促使学生去比较阅读。

2、浏览式阅读策略

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考验的就是课堂时间。因为群文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引领学生读的,它没有承担应试任务。因此我们要在群文中教学生默读、浏览、略读、跳读、扫读等策略,一方面节省课堂时间,一方面让学生学习阅读,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质疑讨论式阅读策略。群文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例如,早上,陈燕青老师执教《有趣的颠倒歌》时就让孩子们讨论:“你觉得这些颠倒歌里有哪些地方好玩呢?”孩子们热烈讨论探究,汇报自己的理由,个个津津乐道。再比如今年群文阅读大赛有个老师执教《三个儿子故事多》,就问:“每个故事中为什么前两个儿子没成功,只有第三个儿子成功,他们各自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妙处?”学生任选一个故事进行讨论探究,随后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发现,明白原来用前两个儿子与三儿子做比较,更能突出三儿子的优秀品质,这种手法叫衬托。再回忆读过的课文《城市的标识》中如何运用“衬托”的手法,内化了知识。

当然,在群文阅读学习中,学生还可以练习到联结、判断、猜想、归纳等等更多的策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模式可以让群文阅读这棵大树根基更扎实,枝叶更繁茂,生命更蓬勃!我们对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才初具雏形,在下阶段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思考、实践、研讨和整理,使之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借鉴,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受益。

第二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实施策略

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和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一直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的研究,下面是我总结的想法和做法。

一、立足课内,抓好课堂主阵地

这些年来,教育界各种改革轮番兴起。但我始终相信,抓好课堂基础教学才是教育的根本。学生只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1.研读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本是学生前进的方位图。虽然一册教材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但每篇都是编者深思熟虑的选择。教师只有明白编者的意图和单元前后的联系,才能真正把课文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2.以一带多,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兴趣

课文只是范例,不足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教师进行补充。学完老舍的《猫》,我们给学生推荐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美国作家海明威的《雨中的猫》;学完了老舍的《草原》,我们推荐沈苇的《巴音郭楞变奏》、席慕蓉的《夏日草原》和李若冰的《山湖草原》。在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的阅读中,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二、放眼课外,拓宽阅读大舞台

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华美的国宴,那么课外阅读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特色美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人曾经统计,一个人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占总知识的70%。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也不难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1.立足选文,拓展整本书及相关文章的阅读

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学会有层次地阅读。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学完《祖父的园子》,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学完老舍的《草原》,推荐阅读他的散文《内蒙风光》;学完鲁迅的《少年闰土》,推荐阅读《故乡》;读完安徒生的《丑小鸭》,推荐阅读林清玄的《你心里的天鹅都去哪儿了》……这种延展性的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让他们学会了思考和比较。

2.播放音像,吸引学生投身阅读

教育研究表明,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记得以前,我和儿子一起听广播――《阅读与欣赏》《午间半小时》《子夜星河》等。这些好的语言类节目能够慰藉心灵,提高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在我们学校,各年级教师会集中准备内容,利用午间时间分班进行播放。低年级孩子们听经典童话故事,中年级孩子被有趣的科学故事所吸引,高年级孩子则在优美的诗歌朗诵、美文欣赏中学习语言。课堂上的课文朗读、情景朗读,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内容。学校每学期还会举行朗读比赛。

3.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这种作品有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接触经典作品多的孩子,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所以,我们精心挑选古诗词、现代诗、优美词句等,让学生每天一段进行积累背诵。每天下午,学校安排5~10分钟的诵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朱子家训》《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经典。

三、内外结合,提升阅读新空间

1.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要让学生读书读得有效果,根据各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段的孩子识字量小,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需要老师领着读;第二学段的学生认字量增大,可要想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就需要老师在阅读中适当提问点拨;第三学段的学生阅读速度快,通过交流可以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在第一学段的阅读课上,教师会根据课文情节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改编情节或结局。说完让孩子们自己写,也可以让家长帮着写,还可以画成画。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描述,把人物形象画成卡通画,把故事情节变成美丽生动的自制绘本,完成一张张各具特色的读书记录卡。第三学段的孩子可以谈自己对人物的见解,并进行展示。“走近曹文轩”“沈石溪的动物世界”“奇妙的科技之旅”“听杨红樱阿姨讲故事”“跟着金波爷爷学写诗”等主题的手抄报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才华。

我们的阅读指导课分为六大类――新书推荐课、好书导读课、名家引领课、读书交流课、人物赏析课和朗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安排。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语文组教师结合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带领学生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交流鲁迅少年生活的一些经历,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朗诵《有的人》……学生也自己收集各种资料,展开交流,对鲁迅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学校还调整了时间安排,每天下午40分钟的两节大课和课外活动改为四节30分钟的小课,前两节课程内容不变,第三节是全校统一的阅读课。2015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尝试采用“10+20”阅读法,即前10分钟教师把问题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听完之后回答问题,剩余的20分钟学生自由阅读。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每个月第四周的阅读课为交流时间。学生或交流读书心得,或向同伴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或展示自己的读书记录卡。分享和探讨让孩子们更加喜爱阅读。

2.开启奖励机制,持续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学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给不同学段的孩子规定了阅读量和相应的阅读书目,每月有主题,评出“阅读之星”,在期末评选出“阅读快乐星”“阅读智慧星”和“阅读成果星”等。全校每学期都有100余名学生获得奖励。

“六一”节异彩纷呈的课本剧表演,更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一年级学生演出《小蝌蚪找妈妈》,可爱的小蝌蚪、大青蛙博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六年级学生演《昭君出塞》,讲究的对白、人物的机智都让观众赞叹不已。

《尚书?兑命》中说:“念终始典于学。”即所有的成就都来源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和学生一起阅读,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成长,为孩子的生命增添美丽。

(责 编 莫 荻)

第三篇:课内外结合教学方法的探讨

课内外结合教学方法的探讨

单位:塘沽区新港一小学科:科学姓名:张育红

课内外结合教学方法的探讨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学生课内外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对该教学方法的见解和思路。本文从《科学》课的自身特点研究为前提,通过“增加课内教学的实践内容”、“将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化”以及“调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等教学方法入手,具体论述了课内外教学的具体的方法和教学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保护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内外结合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探究能力。课内教学是《科学》课的基础工作,但是要将科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掌握科学实践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想,还要重视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科学》课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工作的需要。

一、课内外结合教学是《科学》课的学科特点。

人与自然是《科学》教材的主题。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规律,而事物分布于社会和大自然之中,它可能出现在课内的教学空间,也可能出现在课外的实践空间,只有将两者的有机结合,找到一个最好的结合点,才会给《科学》课教学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和领域,这也正是《科学》课的教学特点。许多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经过长期的摸索认识到,以系统的知识学习和以体验学习为主的课外教学活动不是截然对立的和不可兼容的。相反,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在课内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只有在与现实生活更紧密的结合中才能得到巩固和转化为素质和能力;而课外教学活动的体验学习只有在理论知识的总结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克服直接经验的狭隘性的局限性。因此,强调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是《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也是当前课改进程和发展中的重要的内容。

二、增加课内教学的实践内容。

1、实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课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如果不让学生得到事物具体的、鲜明的感官体验,不让学生得到探究和思考能力的提高,《科学》课的教学将会失败。在教学中如何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自然界中活生生和事物有机融合并成为学生的感兴趣认识的对象,成为在课前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三年级《科学》“植物和动物”的内容时,课本上有许多图片,但是教师不能守着课本不放,而应在课前尽可能地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开展实物收集活动,例如采集标本、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才能做到在课堂上用鲜活的实物进行教学,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和贴近生活实际的目的。

2、室外教学,丰富实践体验。在小学科学课中,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是知识的全部,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内容。例如,三年级《科学》“蚂蚁”一课,在进入实际观察的阶段,课堂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就要到室外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在校园或公园里,有的用水困蚂蚁,有的用石子困蚂蚁,有的将蚂蚁装在塑料袋里,挤在角落里,用放大镜观察;有的将蚂蚁放在纸片上,再放水里,用放大镜观察;有的用樟脑球困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通过与室外教学的结合,丰富了课内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学习兴趣也显著提高;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和调查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特别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通过给与学生开放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置于社会和大自然中,有利于他们对增强自身体验和丰富实践经历,达到“一举多得”的成效。

3、探究研讨,提高实践能力。现行《科学》课教材把自然、历史、地理、物理、社会生活等内容管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采用了“探究—研讨”的教学法,在课内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让小组的人员相互交流访问。这种学习是透明的。在老师事先布置了研讨课题后学生为了争取自己的发言权,他们要去查找资料,要去调查研究,要去采访,要科学周密思考对问题的看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课堂上他们各抒己见,热烈的研讨,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去。例如:《小电珠》一课,以手电筒为线索,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讨论电珠发亮的条件和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和相互讨论,并把学习电路与生活中的安装电灯紧密结合起来,把枯燥的知识学习融入有趣的解决生活问题过程,让他们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通过探究和研讨,使学生将课堂内的学习和实践与社会、家庭中的事物建立必然的联系,养成积极思考、钻研探究的学习素质,教师也从中逐步建立《科学》课的课内知识与课外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三、将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化。

1、布置课外作业。小学《科学》课中有很多有关采集、种植、饲养、环保等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一些课外作业活动。例如,植物的一生,就要求学生去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学习凤仙花种植单元前就要求学生去种植凤仙花。教学蚕宝宝的生命周期以后,就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写饲养蚕的报告,或饲养其他小动物。

2、开展课外社会实践和自然实践。组织学生去踏青,了解家乡的风貌。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或野外考察,认识和采集制作植物标本,丰富巩固自己的植物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对大自然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和社会,让学生从小了解社会生产情况。

3、组织科技创造。组织课余小组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包装袋等材料,尽量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启发创新,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主体意识的强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4、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将学生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探究精神引导到学科竞赛中,例如参加全国的和省市级的科学发明创造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5、开展搜集科技信息活动。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主动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可以实行课前“五分钟信息发布会”可以采取演讲方式,也可以自带图片、资料辅助进行表述。坚持不懈将会形成一种 “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也将逐步会提高学生探究素养。

四、调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课内外结合教学的特点是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能力的提高。由此就要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在考核标准中,不能简单地将理论知识作为评价标准,而要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探究、研讨、合作和实践能力共同做为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求全面化和多样性。因为小学《科学》的教学不要在乎学到多少理论知识,而主要是建立兴趣和探究的思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曾有过因为单纯考试而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的事情,确实得引起我们的反思;

在考核方法上,要更讲究科学,要在扩大考核标准范围的同时,积极推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考核方法。首先,要适当降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比例,但不是放弃和不重要,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为了建立《科学》课学习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要做适当的让步和保留,不抛弃和放弃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学习过程是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课内外的各种实践和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探究、研讨、合作和实践能力,过程考核是考核的核心,是将考核阶段化、动态化和具体化,是对小学生最为科学的考核也是检验教师的水平、能力和责任心的最好体现。

总之,当代教育中强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认知领域学习相结合的“综合学习”为特征。是将学科学习及学校内外各种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课内学习与社会中各种现实问题相联系。通过课内外结合教学的实践,将促进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相结合,探究与研讨相结合,从而将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出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科学杂志》07年11月

3、《新课程标准》

第四篇: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听王渺一老师讲座有感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林梅

刚认识王老师时,是在小中高的职称评定会议上,他是组长,我是组员。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不拘言笑、认真。第二次再见王老师时,是在亚细亚电影院,他和夫人一起观看《梅兰芳》,我诧异,体育老师也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观赏文艺片?第三次再见王老师时,是在电脑上,我一输入他的姓名,出来了许多网页,学生或同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热爱。我大为惊讶,这个体育老师不简单!

我一直期待着能揭开王老师的神秘面纱。2月5日下午,我聆听了王老师给我们作“综合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的专题讲座,7日,又参加了常州市第一届体育论文报告会和答辩会,我深深的被王老师的执着精神和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所折服。他的睿智大气、妙语如珠、幽默诙谐不时的博得阵阵掌声,更使与会者在交流中得到了启示。常仁飞局长称他是体育界的一面旗帜,是常州教育界的骄傲。

他天生就这么优秀吗?

不,为了扭转人们对体育学科的偏见,还体育学科应有的尊严,他提出了“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并为此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坚定信念、专业规划、自我评价、教学研究,从而促进专业成长。其中,他举例自己曾经发“痴劲”,详备几学期的课,做到每节课都是精品课、公开课,这是怎样的执着呀!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积淀,才有了他今天的从容淡定,胸有成竹。拥有激情、热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要对教育拥有一辈子的热情和执着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或许他最初的梦想只是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却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求真务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已上升为一种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带动了大批常州体育界中的有志人士!从而,在江苏省、全国奠定了常州体育教育界的地位。我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王老师改变了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我羡慕这个学科的教师,因为,有领军人物的带领,有浓厚的学术研讨气氛围绕,齐心协力,他们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当然,从王老师的身上,也说明一个道理,学科无论大、小,任何学科都一样,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科中发挥的作用。

再反思自己21年的工作历程,我不免想起于丹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是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宽度变得丰盈而充实。

我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找到了自己的奋斗坐标:

1、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发现问题形成课题进行研究,3、打造美术学科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做事情要有计划、条理。否则,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2009、2、8

第五篇:写作如何积累素材:课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写作如何积累素材:课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不完全调查: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不喜欢习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小学生没有自觉写日记或习作的习惯,甚至把写作文看成是一种压力。其实不是学生不想写,而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大部分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苏轼曰:“写作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可见,“物”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如何积累?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1、读写结合注重课堂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就时常用教材为例子。如在教学中,我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同时,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如每次学完课文之后,我都让学生即兴说上三五句,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

2、注重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写作经验之谈,因此我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首先我以学校的图书室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题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其次,班级借书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再次,采取各种方法激发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约定每个星期三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后互相交换书。又如: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采蜜集”,并把积累起来知识进行不定时的强化和运用。如安排了课前谈话5分钟,开火车请几个学生把刚积累的古诗或成语说一遍等。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讲出自己积累课外知识的同时,又收获了其他同学讲的自己不曾看过的知识,效果很好。

3、不拘一格在日记训练中积累

让学生平时多记日记,不要求什么格式,只要求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更丰富了,很多内容还在运用到习作中,从而减轻写作的难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但是在帮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情感、语言、素材后,学生的习作就不再是干巴巴的了,看着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诗句引用,看着学生标新立异的布局谋篇,心中难免暖暖的。我想这是习作的真正用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下载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内外结合,丰盈群文阅读的生命3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文阅读探讨课教案

    群文阅读探讨课教案教学时间: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第二节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执教老师:唐xx 教学内容:童话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这篇童话中小女孩......

    “群文阅读课内外资源整合”研究活动总结(5篇可选)

    “群文阅读课内外资源整合”研究活动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为了生命的丰盈心得体会

    《为了生命的丰盈》心得体会 又新学校 马桃 利用暑假时间,我认真的翻阅了《为了生命的丰盈》感受到了新教育在金堂开展得如火如荼,拜读完各位优秀教师的研究感受和成果,自己......

    让生命愈加丰盈生

    德育论文 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谈优生教育有感 绵阳市实验高级中学康健***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由于应试教育潜在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优生就是......

    群文阅读--课例--说课稿

    群文阅读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单篇精读课型设计向群文阅读课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二、教材分析 《古诗四首》是我选取的四首以“爱国”为主题的诗......

    五年级群文阅读评课稿(范文)

    那山那水那人 首先,要感谢五年级语文组的亲人们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让产后回归的我迈开了教学成长的第一步,其次,要声明以下言论仅代表我级部的片面意见,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海......

    课内外阅读

    课内外阅读的协调发展 ——有感于班级图书角 新学期开使一周了,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的图书角什么时候再继续办啊?我寒假又买了三本书,都看完了。”“你们还喜欢继续开展这个活......

    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点滴[精选合集]

    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点滴 望都县张庄学校刘环 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结合,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外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在学......